文化感知与品格塑造: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体验(初中篇)

合集下载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心得体会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心得体会

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心得体会第1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解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之文化意识摘要:随着语言学研究和英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不是孤立的,在教学英语中不仅仅要教学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渗透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由于国内英语教学环境限制,难以进行大面积的跨文化交际练习,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一、引言文化意识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称“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意识”则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文化意识”一节中说:“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对“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并正进行着不断的探讨。

语言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

毫无疑问,作为人类沟通的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反应了其它的文化元素,并给它们以意义。

因此,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就像血液将整个身体联系在一起一样,它将各种层次的文化元素联系起来。

而且,语言是文化传播中最有意义的、最有力量的工具。

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多、最广的一种语言。

我国的学生多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开放、宽容与平等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提高跨文化意识。

二、培养文化意识的原因在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本身的需要,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上文已提到,语言是文化的特殊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学不能不讲文化。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蒲江中学李然【提要】:“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

”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

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而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1 本文通过文化干扰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进行归类分析,并结合外语教学,阐述重视文化教学,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并如何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学修养文化渗透素质教育布卢姆说:人在学习上的潜力是极大的,只要教育得法,几乎每个人都能掌握中小学课程。

对此我们毋庸质疑。

作为一名中学的英语教员,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下,如何教育得法,卓有成效地进行现代化英语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不少所谓的“专家和学者”仍旧摆脱不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窠臼。

填鸭式的教学外加“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的学生在劫难逃。

学习的被动成就了老师的主动,学生的兴趣成就了老师的泛泛而谈。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操纵课堂,不仅是一个老师驾驭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老师综合素质的挑战。

我们都在谈提高学生的素质,如果作为一门外国语言教学的老师都“空”素质而又何谈学生的“实”素质呢?这两者的对立和统一需要我们英语老师在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大力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种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健全人格来说起着“唇亡齿寒”的功效。

学生不是机器,而是一个鲜明的活体。

这个活体“多动”、“多思”、“多问”,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深知内外两种文化的迥然各异,在这种“外来文化意识”挑战“本国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教育,达到一种兴趣带动主动学习的景象。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本文将从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培养文化意识的途径以及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文化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认识、了解和感知。

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养文化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今天的世界中,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文化意识,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到不同文化环境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培养文化意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国际意识。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意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素养。

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积极的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和认识不同的文化,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二、培养文化意识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而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与文化相关的话题和故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不同国家文化相关的话题或故事,如中国传统节日、美国文化习俗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来了解和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的名著文学。

名著文学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等,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阅读,比如和外国学生进行阅读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一、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和培养内容文化意识,就是人们对于文化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同时领悟文化的内涵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英国学者泰勒)。

跨文化意识主要是对文化差异的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吸收各界文化优秀成果的意识,促进学生自觉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1.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收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

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

因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俗传统。

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而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

所有这些说明了,在日常学习中,要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读懂一篇文章,除了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文化背景知识。

实践表明,阅读英语作品有困难主要是因为文化意识的缺乏。

这一点许多英语学习者深有体会。

因为英语作品的作者对文章的背景文化一般都比较熟悉,材料中词语的运用以及文章意义的表达都自然得体,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但是读者不一定了解这些文化背景,这就容易出现读者认识每一个单词却不能理解文章意义的情况。

3.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的介绍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西方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感受异国风情。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策略与途径1.课堂内的文化渗透。

2022《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学习报告

2022《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学习报告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渗透》学习报告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不仅仅注重语法知识传授,也强调语言文化渗透,如此才能体现英语语言价值。

而教师需要从教学过程中提取文化因素,将这些因素运用各种方法传导给学生,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全面丰富。

1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文化意识渗透的现实意义英语作为文化载体,它所承载的是丰富的西方文化内涵,例如对西方人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人文观的展示。

而在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这种文化意识还应该借助教师之口、之手渗透到学生脑海中,强化文化意识交流,实现文化内涵穿插,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多元化需求。

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来教,还应该将其作为是一种语言文化进行文化意识传递与渗透,实现语言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现实意义所在。

2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文化意识渗透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教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词汇、语用和阅读教学3点来展开分析。

(1)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要首先在最基础的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词汇教学是初中生最先接触的英语内容,大量的词汇积累才是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

但教师要意识到,传统英语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词汇学习积累过程中陷入死循环,对词汇中文化内涵的有效渲染也没有好处。

针对这一状况,初中英语新课改标准引导下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词汇教学方法,它就基于文化渗透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举个例子,在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Module3的单词教学板块中就有“red”一词,实际上这一词汇在小学就已经出现过,当时学生仅仅学会了它“红色”的表面含义,但在初中阶段,教师要对这一词汇进行延伸,例如“red”在中国文化中还有喜庆的、吉祥的内涵。

但在西方国家,“red”就更多代表愤怒的、犯罪的等负面情绪及行为。

可以见得,中西方文化对于“red”的解读是截然不同的,教师应该将这一词汇的多种文化内涵都教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升华学生的文化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化意识是指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它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尊重、欣赏和接纳,以及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

作为英语的使用者,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节日、传统食物、音乐、舞蹈等方式,让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国家的电影、音乐会或舞蹈表演,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

提供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在教授英语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一篇关于英国文化的课文时,教师可以介绍英国的历史、地理、名胜古迹等信息,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还可以了解其他文化的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

学生们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比较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习俗、礼仪等,帮助他们认识到文化的多样性。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了解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深入了解其他文化。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原著、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等方式,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英语作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培养开放和包容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不同文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深入了解其他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自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握 ,达 到 提 高 教 学 水 平 的 目的 ,传 授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应 尽 可 能 地 具 体 化 、形 象 化 。 当然 ,要 结 合 文 化 背 景 知 识 进 行 语
文化环境中 ,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 的兴趣 。
2多 元 化 地 感 受 异 国文 化 。 . ( )成 立 “ 语 口语 兴 趣 小 组 ” ,开 展 丰 富 的 小 组 活 1 英 动 ,让 课 内 的交 际 运 用 延 伸 到 课 外 。 ( 举 行 英 语 晚会 ,让 学 生 们 能 感 受 到 浓 浓 的 英 语 文 2)
三 、初 中 英 语 教 学 中 文化 的导 入及 渗 透
授上 ,还不能达 到 《 英语课程 标准 》的要求 ,这里还有 文
化 理 解 的 问 题 。对 此 ,我 们 应 该 采 取 一 种 客 观 的 态 度 来 对 待 异 国 文 化 , 而避 免 用 自 己 的 文 化 、道 德 、价 值 观 作 为标 准 去 衡 量 异 国 文 化 , 同 时 ,又 要 避 免 盲 目 地 追 随 异 国 文 化 ,应 比较 两 种 文 化 的 异 同 ,使 自 己在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能恰
为 一 项 课 程 目标 ,它 强 调 英 语 学 习要 了解 英 语 国 家 的 文 化 和 社 会 行 为 规 范 ,提 高 文 化 比较 能 力 ,这 样 有 助 于 学 生 得 体 地 表 情 达 意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任 何 一 门 现 存 的 自然
语 言 都 包 含 有 丰 富 的 文 化 内 涵 ,小 至 单 个 的词 ,大 至 语 篇
涵 ,它是古人主要 的衣食来 源。 “ o ”一 词在语言意义上 dg
没 有 区 别 ,但 两 个 文 化 群 体 里 的 “ ” 的 文 化 意 义 却 相 差 狗 甚 远 。 “ ” 一 词 在 中 国 人 看 来 是 贬 义 的 ,汉 语 中 常 用 狗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意识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世界,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本文将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需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习俗习惯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

可以选择介绍美国的感恩节、英国的大 Ben 等,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

除了介绍西方文化,也可以适当地介绍一些亚洲、非洲等地的文化,让学生不仅了解西方文化,也能对其他文化有所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广泛的文化视野,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英语歌曲、电影、文学作品等资料,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音乐、电影等媒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所带来的情感和思想冲击。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文化内涵的英文歌曲和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和解读。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也能够更好地领会西方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英语角或者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互相交流,了解对方的文化特点,分享自己国家的传统和习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异同,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这样的活动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国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多元文化教育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让他们零距离地接触不同国家的历史和艺术,激发学生对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国际交流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外国学生交流,增进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对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些思
考。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教授一些与
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介绍英国的饮食
习惯、世界著名的英语国家的名人、重要的历史事件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
入地了解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旅
行等活动来亲身感受英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

这样的亲身体验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
英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电影、听英语音乐等方式来接触英
语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些和
英语文化有关的话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例如英国的传统节日、英语国家的教育制度等等。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化,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
共同努力。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这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跨文化交流
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品英语文化芬香——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

品英语文化芬香——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

品英语文化芬香——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作者:闫素梅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0年第1期闫素梅素质教育支持下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以大课程观念为指导,提倡英语教学要教给学生的不能只是语言,还应该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用文化渗透语言,再用语言来带动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这当学生正确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具备良好的文化意识之后,才能够在语言理解和灵活应用当中达到更高层次,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英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辨别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别,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文化理念进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最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品味英语文化分享的过程中,领略英语的魅力。

1. 基于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一直以来英语教学都把课堂当作是主阵地,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丰富的语言知识,不断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为学生跨文化沟通技能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考虑到英语课堂的重要价值,教师在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过程当中,也要将课堂作为主阵地和主要路径,在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补充大量和文化相关的知识,在拓展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促进学生对教材的多样化解读。

英语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英语教材的丰富度日益提高,大量的文章当中都包含了中西方国家典型文化的知识内容。

所以说这些教材为学生加强对中外文化了解,渗透文化意识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突破口,用好教材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例如,在教学shopping时,需要让学生重点掌握句型:How much is...? It’s...dollars. How much are ...? They are...dollars.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重点句型时,可以通过对到dollar的重点突出讲解来延伸教材,让学生掌握英美国家货币单位的单复数区分和实际用法,也补充人民币和美元的差异等知识,将知识教学上升到文化意识层面,增强学生对于文化的敏感度以及洞察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背景。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有关国家的历史、地理、宗教、习俗、饮食、音乐、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文化认知,进而促进跨文化交流。

例如,学生在了解了美国感恩节的历史和传统庆祝活动后,可以通过制作感恩节卡片、编写感恩日记等方式来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情感。

强化文化素养
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等,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深层文化内涵。

例如,通过讲解《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体现的英国文化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其中强烈的骄傲感和爱国情感,进而加深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加强价值观教育
英语学习中,不仅仅是培养语言能力,还有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英语课堂上讨论国家文化差异,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中存在的不同价值观,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并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表达。

例如,通过讲解中国人崇尚家庭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重视传统家庭观念的重要性,并通过课堂活动和作业的形式来逐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对文化知识的讲解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习俗,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强化文化素养,培养价值观念。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除了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外,更需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

文化
意识是人类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对生活和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和感知,反映了人们对
自然、人文、社会等各种因素的把握和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一、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和
多样性,增强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介绍英国的传统节日、美国的文化习俗、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和特点。

二、阅读文化类文章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文化有关的文章或故事,进行阅读和讲解。

通过阅读
这些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
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学习国际礼仪
国际礼仪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素养之一。

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通过介绍国际礼仪常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规则和禁忌习俗,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往
能力。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比如英语角、文化展览、演讲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既锻炼英语口语能力,又增强文化交流意识,促进国际文
化交流和理解。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了
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增强跨文化交往能力和文化包容性,提高英语应用
能力。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范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范文

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范文第一篇: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范文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因课文简单。

老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而使得一些评议应用不真实。

对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评议环境的认识和把握。

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

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要通过对该族文化,文学作品,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

才能达到对英语知识的完整理解。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入探究如何教材中的文化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必要性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深入探究如何教材中的文化教学融于课堂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不断增加,文化特点越来越明显。

单项选择、完形填空、补全对话、书面表达等各种题型都突出了语境,强调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理解在选材、文体风格等方面都注重题材的多样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通过故事、报道、议论等形式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多角度展示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

命题既注重从语言学角度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又侧重从心理学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相关因素,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工发展信息的能力和合理表述信息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和拓展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文化渗透,不仅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而且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策略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理解词汇,把语言延伸至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文化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习俗礼仪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

可以通过节日习俗的介绍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音视频资料、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展示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和探索英语国家的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材选择和编写上,应该注重文化意识的融入。

在编写教材时,应该精心选择或编写一些涉及到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

在课文选取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故事,让学生通过课文来了解和体会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

在题材选择上,也可以选择涉及到英语国家文化的主题,比如音乐、电影、美食等,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教材编写上,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活动或任务,比如模拟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观看英语国家的电影节目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体验和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开展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面向英语学习者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英语国家文化展示、英语国家传统美食品尝、英语国家传统服饰展示等,让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了解和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展示自己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意识。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上融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以及学校开展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文化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并且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下面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文化意识的几个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教授一些与英国文化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英国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英国的文化特点。

同样,教师在教授与美国文化相关的课文时,也可以介绍美国的文化背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背景,并且对这些文化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英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选择一个英语国家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该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并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通过这样的研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英语国家的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英美国家的传统节日,或者和其他学校开展英语角活动。

这样的交流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实践英语口语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授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文化知识、与中国文化对比、深入探究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并且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英语学习,还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知和语言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探究和了解。

可以通过英文电影、英文歌曲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应当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比如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文文章、诗歌等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师还可以通过英语绘本、英文歌曲等形式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应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当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模拟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发展出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

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读后感

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读后感

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读后感Reflection on 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As future educators, 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cultivat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awareness and its profound impact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his insightful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is multifaceted topic, delving into the challenges, benefits, and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cultural knowledge into our pedagogical practices.Challenges of Cultural Awareness.One of the primary challenges in teaching English in a culturally diverse classroom is the linguistic barrier. Students may have limite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which can hinder their ability to fully engage with the cultural nuances embedded in texts. Additionally, cultural differences can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andmisinterpretations, as students may not share the same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s as the teacher.Benefits of Cultural Awareness.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incorporating cultural awareness into English teaching offers a wealth of benefits. It fosters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empathy, promoting tolerance and respect fo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y exposing students to diverse perspectives, we can challenge stereotypes and broaden their worldview. Moreover, cultural awareness enhances language learning by providing context and meaning to vocabulary, grammar, and idioms.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Cultural Awareness.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cultural awareness into our teaching, the article suggests several strategies:Use authentic materials: Incorporate real-world texts, videos, and artifacts from the target culture into your lessons.Foster cultural exchange: Encourag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own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and create opportunities for them to interact with native speakers.Promot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Develop lessons that focus on teaching students about the cultural norms, values, and belief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community.Reflect on your own culture: Critically examine your own cultural biases and assumptions, and be mindful of how they may impact your teaching.Conclusion.By embracing 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we empower our students to become not only proficient language users but also culturally competent individuals. It i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iverse perspectives that we can create truly inclusive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中文回答: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读后感

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读后感

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读后感英文回答:Culture awareness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language. By incorporating cultural elements into English lessons, students not only learn the language itself but als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customs, traditions, and values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One way culture awarenes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English teaching is through 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These materials, such a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videos, provide students with real-life examples of how language is used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For example, a teacher can use a news article about a cultural festival in an English-speaking country to introduce vocabulary related to the event and engage students in discussions about cultural practices and beliefs.Another effective method is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By studying works of literature and art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students can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s in which the language has evolved. For instance, reading a novel by a British author can expose students to British values, social issu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allowing them to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Furthermore, incorporating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projects into the curriculum can als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For example, organizing a multicultural food festival where students bring and share dishe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an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diverse cultures. Additionally, assigning research projects on famous landmarks or historical figures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learn about different aspects of culture.In conclusion, culture awareness is an integral part of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By incorporating authentic materials, literature, art,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intothe curriculum, students can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language and its cultural contexts.中文回答: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实践和启发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实践和启发

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实践和启发广西桂林市临桂区茶洞镇茶洞初中广西桂林 5411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3-084-01语言是文化的基础,在深受其影响同时,在一些方面反映着文化。

文化隐藏于语言之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限制,文化性并非得到充分体现。

本文立足于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关解决之道,以期从新视角和全方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为学生掌握知识和灵活运用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和英语联系密切,文化在英语教学中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有意识,有步骤将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文化,全面掌握英语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前言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英语文化问题日趋得到人们关注,没有文化,学生很难将掌握语言知识,一些教育学家纷纷提出文化教育的见解。

笔者,认为,文化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学生灵活运用自身知识。

此外,文化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交际能力而且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文化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语言知识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语言是伴随着社会和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现象。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

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因此,以文化视角重新审视、积极探索值得每位英语教师深思。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作用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然而通过细致观察和走访得知,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由于缺乏其实用性环境。

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过于彰显其语言功能而忽视文化特点,以至于学生掌握很多语法知识却不能运用自如。

为此,文化研究和实践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

三、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师文化素养较低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这是个普遍性问题,此外,英语教学过于重视语言教育,忽视文化输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初中英语教师明确初中阶段文化意识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应遵循的原则,从理论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教语言的同时必须教文化”以及“初中生英语教与学当中是否应该进行文化意识渗透”两个问题。

二、教师简介李晨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英语教学专业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和英语网络教育。

三、专家来拆招四、英语教师与文化教学1.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调查1 :教师、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看法对比1. 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调查 1 :教师、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看法对比教师、学生对课堂活动的看法对比背景:调查对象为上海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的41 名学生(《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束定芳,2004:297 )。

调查 2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 Survey of High School Teachers' Practices and Needs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Consortium ,1999 )背景:此调查是美国教育部为了贯彻实施新的《全国外语教育标准》(1996 )而资助的一项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现状的研究项目。

通过对12 ,000 位高中外语教师和 6 , 000 位高中世界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191 位教师进行电话采访,这项历时两年多的研究项目终于完成,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为文化教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调查3 :Culture: How do Teachers Teach It? (1996 )背景:此调查由美国的Zena Moore 发起,对210 名外语教师进行了关于教师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调研。

Moore 在调查报告中分析了妨碍文化教学的因素,强调了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调查4 :Chinese Teachers' Views of Culture in Their EFL Learning and Teaching (1996 )背景:是由Michael Lessard-Clouston 发起的对16 位中国外语教师对于文化教学的态度的调研。

结果显示中国外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和课堂文化教学实践上与其他国家的情况差距很大,举例来说,其中69% 的被调查教师很少或者从未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文化教学,而其他国家的比例一般都在10% 以下。

调查5 :Language Teachers' Identity and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1995 )背景:此调查由Risager 进行,以英国和丹麦的外语教师为对象,调查外语教师如何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担当文化中介者的角色。

调查6 :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2011 )背景:调查人为陈姿颖,以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的160 名九年级学生、33 名曾经或正在教授九年级英语的教师和1 名该区的英语教研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设计了学生问卷(主要内容是调查学生对英语文化意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对教材中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际交际水平)和教师问卷(主要调查教师对自身文化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有72% 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和锻炼英语交际能力的前三大原因分别是:缺乏实践的机会、作业考试压力过大和学校与老师的不重视。

此外,调查还指出,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是比较感兴趣的,对文化冲突的态度也是积极的,但学生实际在课堂上能学习到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量不足,在课堂内化进行英语交际能力时间的机会不够。

值得注意的是,在考察“打招呼”这一文化知识点时,参与调查学生的正确率只有37%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在课堂的文化教学中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对自身的文化教学实际效果并不了解,对自身文化教学实际情况的评价不够准确,缺乏必要的文化教学反思,从而不能真正有效地落实对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2. 英语跨文化教学共性问题及分析虽然上述调查研究采样的地域不同,样本的数目也有差异,但是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多共同特点,概括起来有5 个方面:1)教师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比较片面;2)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意义和目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缺乏对课标文化意识要求的深入学习;3)文化教学依附于语言教学,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外国文化的掌握来处理对待文化内容,缺乏系统大纲的指导,实际教学时没有系统性,想到了就进行渗透,所以造成了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不牢固、不全面;4)文化教学内容以外显的文化行为和零碎的文化信息为主,深层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的动态特征被忽略;5)教师缺少文化教学培训,缺乏教学策略和方法,且在处理课本中相对较小的文化信息量时处于被动局面,停留在“教教材”,而未能“用教材教”。

大量相关调查都体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外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与他们实际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对文化教学表示强烈的支持,而且也认识到文化教学有很多好处,愿意采用各种手段和材料进行文化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他们却似乎完全抛弃了这些认识和理解,仍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语言教学。

究其根源,发现如下妨碍教师进行文化教学的因素:1)课时不够;2)缺乏足够的、令人满意的文化教学材料;3)教师缺乏培训,对文化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认识不足;4)没有文化测试和评价手段来对文化教学进行评价和督促。

然而,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以课时有无或教材满意与否来决定是否安排文化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拓展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五、初中阶段文化意识教学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 必要性1.1 《课标》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外国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1)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为开展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初中生的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级别目标描述五级1. 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2. 恰当使用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3. 了解、区别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4. 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5. 对别人的赞扬、请求、致歉等做出恰当的反应;6.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意义;7. 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8. 了解英语国家的人际交往习俗;9. 了解世界上主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10. 了解世界上主要的节假日及庆祝方式;11. 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12. 能初步用英语介绍祖国的主要节日和典型的文化习俗。

1.2 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老师们容易想得过于简单片面的一个问题是“学英语和学文化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老师们常常会说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互为前提。

但是,具体到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将这一因素和语言与文化统筹起来考虑。

胡文仲(2009 )指出,从能力角度看,语言教学有三个层次:1)语言能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及能力);2)交际能力(语用能力,即一定情景中使用语言的能力,细化起来,有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应对能力这三种能力);3)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上述两种能力,同时还包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和跨文化技能)。

我们从一开始学英语就接触到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又称为语言的“三要素”)。

在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三要素以后,我们就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能力。

我们可以说很多话,也可以听懂别人说的话,看懂一些文章,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具备了交际能力。

除了语言能力以外,交际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篇章能力和应对能力。

这三种能力也可以概括为语用能力,也就是在一定情景中使用语言的能力。

1)所谓社会语言能力是指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指的是语言的恰当性。

比如,我们会说“What's your name? ”这句话,但是我们还需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这么问。

比如,在过海关时,报关员询问姓名可以这么问,但是在一个社交聚会上这么说,就会显得很唐突。

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例如,可以说“How should I address you? ”或者“May I know your name? ”,这样就客气一些了。

汉语也是一样,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是有一定规矩的。

我们不能不问对象就说:“你叫什么名字?”有的时候我们说:“您怎么称呼?”有的时候说:“您贵姓?”道理是一样的。

过去我们通过句型教育法,常常产生脱离语境,为练而练的毛病。

例如,学生学会问“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这一连串问题,但实际上,很少有机会这么问。

这就是只讲语言能力、不讲交际能力造成的后果。

2)篇章能力是指你将说的话要和前面的话对得上、衔接得合适,不是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随意讲。

3)应对能力是指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绕过去,或者用一个变通的办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回答,怎么办呢?可以说“Well, well…”,也可以说“Let me se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