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1b978f04a1b0717ed5dd6c.png)
解: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g× 98%= x × 20% x=245g 需要水的质量=245g-50g=195g
答:需要水的质量为195g。
讲授新课
小结
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解题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若有某溶液A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后得到溶质质
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
加水质量为x
50克98%的浓硫酸 20%的稀硫酸 解法1: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 g×98%=x×20%,x=245 g。 245 g-50 g=195 g。
加水后稀溶液质量 50克+x
答:把5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加水195克。
讲授新课
【例4】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 要多少克水?
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 成。其中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主要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 。
讲授新课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单位要统 一
×100%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100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g 10 20
溶剂(水)质量 /g
90
80
现象 氯化钠溶解 氯化钠溶解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20%
讲授新课
已知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说:“200C时氯化钠饱 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溶质质量/g 36
答:需要水的质量为195g。
讲授新课
小结
有关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解题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若有某溶液A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后得到溶质质
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
加水质量为x
50克98%的浓硫酸 20%的稀硫酸 解法1: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50 g×98%=x×20%,x=245 g。 245 g-50 g=195 g。
加水后稀溶液质量 50克+x
答:把5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需要加水195克。
讲授新课
【例4】把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 要多少克水?
我们应该学习商家向消费者介绍产品那样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组 成。其中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主要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 。
讲授新课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单位要统 一
×100%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100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g 10 20
溶剂(水)质量 /g
90
80
现象 氯化钠溶解 氯化钠溶解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 20%
讲授新课
已知20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有人说:“200C时氯化钠饱 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溶质质量/g 36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 溶液的形成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 溶液的形成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246ef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2.png)
+
溶剂
胶体
浊液
特点:
不分散的随意相混
不均一、不稳定
以分子形式分散
溶质微粒直径<1nm
以阴阳离子形式分散
分散质微粒直径1~100nm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
振荡
纯净物
溶液
物质
混合物
→
特点:
……
均一、稳定
水+油
静置
P31
→
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胶体
。
分散系
(如:泥水)
悬浊液
(先脱水CuSO4·5H2O = CuSO4+5H2O,再以Cu2+、SO42—形式分散)
♥我会说~~~
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CuSO4
溶剂
H 2O
已知溶液溶质&溶剂
双氧水
已知溶质&溶剂溶液
石灰水
75%酒精
硝酸
H2O2 Ca(OH)2 C2H5OH HNO3
H 2O
H 2O
H 2O
H 2O
I2的CCl4溶液
分层
分层
水和植物油中
加2-3滴洗涤剂
分层
不分层
静置后
倒出液体试管
是否干净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比较干净
✌乳化现象
洗涤剂去油污 — 乳化作用 (形成乳浊液)
植物油
和水
(大油滴)
洗涤剂
乳化作用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要分层】
原理:将大
油滴分散成
小油滴
能用水冲
洗干净
溶剂
胶体
浊液
特点:
不分散的随意相混
不均一、不稳定
以分子形式分散
溶质微粒直径<1nm
以阴阳离子形式分散
分散质微粒直径1~100nm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100nm
振荡
纯净物
溶液
物质
混合物
→
特点:
……
均一、稳定
水+油
静置
P31
→
乳浊液
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胶体
。
分散系
(如:泥水)
悬浊液
(先脱水CuSO4·5H2O = CuSO4+5H2O,再以Cu2+、SO42—形式分散)
♥我会说~~~
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CuSO4
溶剂
H 2O
已知溶液溶质&溶剂
双氧水
已知溶质&溶剂溶液
石灰水
75%酒精
硝酸
H2O2 Ca(OH)2 C2H5OH HNO3
H 2O
H 2O
H 2O
H 2O
I2的CCl4溶液
分层
分层
水和植物油中
加2-3滴洗涤剂
分层
不分层
静置后
倒出液体试管
是否干净
分层
不干净
不分层
比较干净
✌乳化现象
洗涤剂去油污 — 乳化作用 (形成乳浊液)
植物油
和水
(大油滴)
洗涤剂
乳化作用
(乳浊液)
【不均一、不稳定,要分层】
原理:将大
油滴分散成
小油滴
能用水冲
洗干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ppt复习课件(3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ppt复习课件(34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9a7c5ff01dc281e53af057.png)
第九单元┃ 溶液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室温下向一定量水中逐渐加入食盐晶 体,并用筷子搅拌,当加到一定量时发现食盐不再溶解了,此 时的溶液我们将它称为________ 溶液,若还能继续溶解食盐晶 饱和 不饱和 溶液。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量都会 体,该溶液称为__________ 不饱和 使原来的饱和溶液转变为__________ 溶液,因此说溶液的“饱 一定温度 和______________ 一定量溶剂 和”或“不饱和”必须指明____________ 。 当改变外界条件时,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如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将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 加溶剂、升高温度 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 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 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新课标(RJ)
第九单元┃ 溶液
化学·新课标(RJ)
第九单元┃ 溶液
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_________ 均一的、 1.一种或几种物质________ ______ 稳定 的混合物,叫作溶液;溶液是由________ 溶质 和________ 溶剂 两 混合物 部分组成的,由此推知溶液属于__________( 填物质分类),溶 溶质 质量+________ 溶剂 质量。 液的质量=________
(量取)、溶解,需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 等。 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新课标(RJ)
第九单元┃ 溶液
典例1:溶液的概念、组成及性质
例1
9.1溶液及其应用(课时1溶液)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9.1溶液及其应用(课时1溶液)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d887b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4.png)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C)
2.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化学式或溶液的名称。
_氯__化__亚__ 溶液名称 澄清石灰水 碘酒 硝酸银溶液 硫酸铁溶液
_铁__溶__液__
溶质 __C_a_(_O_H__)2__ __I_2__ __A_g_N__O_3___ _F_e_2_(_S_O_4_)_3 _ FeCl2
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
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的小环境,这
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
B.硝酸铵
( B)
C.蔗糖
D.熟石灰
1.(2023·长沙)在体育中考期间,班主任为同学们准备了很多食物,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属于溶液的是
( D)
A.稀饭
B.番茄蛋汤
C.酸奶
溶质的判断:“物质名称+溶液”,即溶质就为该物 质,溶剂为水。例如:“硫酸铝溶液”,溶质为硫酸铝,溶剂为水。 备注:非水溶液在考试中不常见,习题中涉及“碘酒”(溶剂为乙醇) 和“乙醇汽油”等(我国的乙醇汽油因乙醇含量在10%左右,量少的 为溶质,因此乙醇为溶质,汽油为溶剂)。
[讨论](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___不__一__定_____;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___不__一__定_____; (3)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吗?___不__是_____; (4)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溶质是什么?_是__;__溶___ _质__是__蔗__糖__和__氯__化__钠___。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9.3 溶质质量分数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9.3 溶质质量分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95cb5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9.png)
课堂练习
3.在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 16%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 150 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解: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50 kg ×16% =24 kg, 水的质量为150 kg -24 kg =126 kg。
答:需要氯化钠 24 kg,水 126 kg。
课堂练习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量筒 。 (2)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15% 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体积为 42.5 mL。 (水的密度为1 g/cm3)
课堂练习
(3)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ABC 。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烧杯用水润湿内壁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把 50 g 15% 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 5% 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 100 g。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质质量分数
新课导入
如何判断溶液的浓稀? 能定量表示吗?
喷农药时,溶液太稀无法杀死 害虫和病菌;溶液太浓则对农 作物有害。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 熟悉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能根据需要进行有关溶液的配 制。
知识全解
溶液质量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溶质质量分数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知识全解
溶液的稀释: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知识全解
【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 天平、称量纸、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简、胶头滴管、 空试剂瓶、空白标签。 氯化钠、蒸馏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课题三溶液的浓度教学课件 (共1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第九单元课题三溶液的浓度教学课件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61784731126edb6f1a10db.png)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 还有哪些?
这些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吗?它们是 溶液吗?
探究活动一:溶液的形成
蔗糖
现象 形成什么
食盐
蔗糖、食盐很快消失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氯化钠溶于水:
溶剂 溶质
a. 溶解前
b. 溶解中
c. 溶解后
溶液是: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溶液
请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石灰水、生理盐水
碘酒、白酒
活动与探究二 :碘能溶于水吗?高锰酸钾能溶于汽油吗?
实验现象纪录
溶剂 溶质
水
碘
汽油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
现象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棕色 溶解,溶液紫色
不溶于汽油
反馈矫正: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举例) (4)碘酒里的溶质和溶剂各是什么? (5)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
溶质是什么?
练习:
• 1.下列与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虽均匀、稳定,但未必是无色的。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 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无
论久置多久也不会析出食盐晶体来。 • D.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
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及组成:
(1)特征:均一、稳定。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 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 气体、压强等),溶质也不会从溶 剂中分离出来。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
你生活中接触到的液体物质 还有哪些?
这些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吗?它们是 溶液吗?
探究活动一:溶液的形成
蔗糖
现象 形成什么
食盐
蔗糖、食盐很快消失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氯化钠溶于水:
溶剂 溶质
a. 溶解前
b. 溶解中
c. 溶解后
溶液是: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溶液
请指出下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
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石灰水、生理盐水
碘酒、白酒
活动与探究二 :碘能溶于水吗?高锰酸钾能溶于汽油吗?
实验现象纪录
溶剂 溶质
水
碘
汽油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高锰酸钾
现象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棕色 溶解,溶液紫色
不溶于汽油
反馈矫正:
(1)溶液的特征是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2)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吗?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举例) (4)碘酒里的溶质和溶剂各是什么? (5)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还是溶液吗?
溶质是什么?
练习:
• 1.下列与溶液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虽均匀、稳定,但未必是无色的。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完全相同。 • C.如果温度不变,水不蒸发,食盐溶液无
论久置多久也不会析出食盐晶体来。 • D.一种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质里,形成 均一的、稳定的
混合物。
溶液的特征及组成:
(1)特征:均一、稳定。 均一: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 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 气体、压强等),溶质也不会从溶 剂中分离出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 溶液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章 溶液 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0cad80f705cc1754270959.png)
学科素养课件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
第九章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 溶液
实验中,应取适量的蔗糖(或食盐),如果取用的量过多,在水中 的溶解时间较长,还可能会有固体因不能全部溶解而剩余,无 法判断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 溶液
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实质就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 用下扩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 地分散在溶剂中。
知识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饱和溶液有条件,确定温度不能变,溶剂定量要注明,不再 溶解是关键。
知识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通过降温结晶析出的硝酸钾晶体。 通过蒸发结晶析出的食盐晶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硝酸钾晶体
海水晒盐
知识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1)无论是哪种结晶方法,都是先形成饱和溶液后,在维持自 身饱和的状态下,把溶解不了的溶质变成晶体,从而结晶析出, 结晶后剩下的溶液成为新条件下的饱和溶液。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的主要步骤: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降 温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知识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 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摇动即会制冷,利用化学溶解吸 热原理而制作的化学制冷剂目前正逐步走入市场。这种 化学制冷剂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食品 保鲜,防暑降温,相当于小型可移动式冰箱。可作为野外 人员夏天的制冷设备。
知识点 乳化现象
乳化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1)食品行业:乳化剂用于面包制造,主要是维持面包松软的口感,防止淀粉老 化;乳化剂用于冷冻食品制造,主要是提高产品的膨胀率;还可用于制作人造奶 油等。 (2)日化行业:乳化剂被广泛地应用在洗护产品和化妆品中。正常情况下,水相 和油相物质通过乳化剂的添加,可混合形成乳液。一般分为外部是水内部是 油的水包油乳液和外部是油内部是水的油包水乳液。一般来说,首先感觉到 滋润感的是油包水型,而首先感觉到水润感的是水包油型。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
第九章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 溶液
实验中,应取适量的蔗糖(或食盐),如果取用的量过多,在水中 的溶解时间较长,还可能会有固体因不能全部溶解而剩余,无 法判断溶液的形成。
知识点 溶液
溶液形成的微观过程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实质就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分子的作 用下扩散到溶剂中的过程,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 地分散在溶剂中。
知识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饱和溶液有条件,确定温度不能变,溶剂定量要注明,不再 溶解是关键。
知识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通过降温结晶析出的硝酸钾晶体。 通过蒸发结晶析出的食盐晶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硝酸钾晶体
海水晒盐
知识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1)无论是哪种结晶方法,都是先形成饱和溶液后,在维持自 身饱和的状态下,把溶解不了的溶质变成晶体,从而结晶析出, 结晶后剩下的溶液成为新条件下的饱和溶液。 (2)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的主要步骤:溶解制成热饱和溶液、降 温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知识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 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摇动即会制冷,利用化学溶解吸 热原理而制作的化学制冷剂目前正逐步走入市场。这种 化学制冷剂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食品 保鲜,防暑降温,相当于小型可移动式冰箱。可作为野外 人员夏天的制冷设备。
知识点 乳化现象
乳化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1)食品行业:乳化剂用于面包制造,主要是维持面包松软的口感,防止淀粉老 化;乳化剂用于冷冻食品制造,主要是提高产品的膨胀率;还可用于制作人造奶 油等。 (2)日化行业:乳化剂被广泛地应用在洗护产品和化妆品中。正常情况下,水相 和油相物质通过乳化剂的添加,可混合形成乳液。一般分为外部是水内部是 油的水包油乳液和外部是油内部是水的油包水乳液。一般来说,首先感觉到 滋润感的是油包水型,而首先感觉到水润感的是水包油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九单元 溶液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8fe10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png)
氯化钠溶液(糖水)是纯净 物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包含氯化钠、水
氯化钠溶液的任一部分咸度 一样吗?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粒子 有哪些?
Na+ Cl- 水分子
外界条件不变,长期放置, NaCl与水会分离吗?
被溶解的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水分子中, 形成了溶液
20 mL水+ 一匙蔗糖
20 mL水+ 一匙氯化钠
溶液是否都是无色的?
错误
因为……
高锰酸钾 溶液 硫酸铜 溶液
紫红色
蓝色
氯化铁 溶液
黄色
氯化亚铁 溶液
浅绿色
糖水
酒精
稀盐酸
碘酒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
蔗糖
固体
酒精
氯化氢
碘
液体
气体
固体
溶剂
水
水
水
酒精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液体
液体
液体
液体
总结
•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
• 溶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气态
• 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为溶剂 • 溶剂通常为液态
A
C A = B
D 不能确定
B
2.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B )
A 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 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C 节约原料,节省成本 D 固体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
现 象 固体 消失 ;
蔗糖 能 被水溶解 结 论 形成 蔗糖溶液;
分 析 蔗糖为什么会消失?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 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 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
蔗糖溶液(糖水)是纯净物 还是混合物?
混合物
包含蔗糖、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溶液的浓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溶液-溶液的浓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2dd66eddccda38376baf18.png)
再把该溶液分为四等份,每一等份分别进行 如下操作,求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加入10g水
2.加入10g硝酸钾且全部溶解
3.蒸发10g水且无晶体析出
4.加入100g10%的硝酸钾溶液
2、有关体积的计算
练习1:配制500g 20%的稀盐酸,需要38%的浓盐酸和水各多少克? 换算成体积,各多少毫升?(38%的浓盐酸的密度1.19g/cm3)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 单位要 统一
溶质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100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浓”和“稀”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溶液越 浓, 溶质质量分数越大。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正确理解“浓”和“稀”溶液
试管编 号 溶液颜色 比较 溶剂质量 /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1 2 3
浅蓝色 蓝色 深蓝色
20
20 20
0.1
0.5 2
20.1 20.5 22
归纳:对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还 是稀。
1.溶液是否饱和与浓稀没有必然联系,即浓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 液。 2.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溶液,饱和的比不饱 和的溶液浓。 3.用浓稀溶液不能准确的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含 溶质的多少。实际应用时,通常需要准确知道一 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即溶液组成的确切 表示。 4.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很多,通常用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PPT课件(精选)38张
![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PPT课件(精选)38张](https://img.taocdn.com/s3/m/70462ef616fc700aba68fc74.png)
1.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的溶剂和溶质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1.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 的溶质不应考虑。(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2.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3.上下的单位要统一。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在20℃下,溶解度小于0.01g,被称为难溶(或不 溶);溶解度介于0.01~1g之间,被称为微溶; 溶解 度介于1~10g之间,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被 称为易溶。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气精体编的 优溶质解课度PP:T人在教压版的强化为物学10第质1k九P叫a单和元做一溶定溶液温课剂度件时。(,共气3体8张溶p解pt)在(1获体奖积课水件里推达荐到下饱载和)状态时的质气叫体体做积溶。 质。
装瓶时,瓶内有少量水份,溶剂质量偏大质质量分数偏小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x g M=50ml*1.14g/ml
M*20%=10%*(M+x)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使用该公式时的注意事项: 1.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 的溶质不应考虑。(计算溶质质量时要考虑溶解度) 2.溶液的质量包括溶液中所有溶质的质量。 3.上下的单位要统一。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在20℃下,溶解度小于0.01g,被称为难溶(或不 溶);溶解度介于0.01~1g之间,被称为微溶; 溶解 度介于1~10g之间,被称为可溶;溶解度大于10g,被 称为易溶。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继续加入该种溶质,如果该物质的质量减少,那么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
气精体编的 优溶质解课度PP:T人在教压版的强化为物学10第质1k九P叫a单和元做一溶定溶液温课剂度件时。(,共气3体8张溶p解pt)在(1获体奖积课水件里推达荐到下饱载和)状态时的质气叫体体做积溶。 质。
装瓶时,瓶内有少量水份,溶剂质量偏大质质量分数偏小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件(共38张ppt)(获奖课件推荐下载)
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x g M=50ml*1.14g/ml
M*20%=10%*(M+x)
精编优质课PPT人教版化学第九单元溶 液课件 (共38 张ppt )(获奖 课件推 荐下载 )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优质课件+限时训练(人教版)
![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优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高效课堂优质课件+限时训练(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812e16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7.png)
授课 一、溶液的形成和组成 实验与探究: 溶液的形成 实验9--1
现 象 蔗糖颗粒逐渐减小最后消失 形成什么 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溶液
观察与思考: 怎样解释食盐、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呢?
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 散,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分散在水分子的中间。
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水 中以离子形式(Na+、Cl-)存在于水分子的中间。
2.铁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D ) A.只有硫酸亚铁 B.只有铁
C.只有硫酸铁
D.有硫酸亚铁和硫酸
3.下列判断生理盐水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B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4.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课堂小结: 一、溶液
1.定义:水、空气(或氧气)
2.组成:m溶液= m溶质+ m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三、乳化现象:
课堂检测
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B )
A.面粉 B.氯化钠
C.汽油 D.花生油
3.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 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
用洗涤剂去油污 洗涤剂是乳化剂,能使油分
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
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的油珠。这些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交流与讨论:
1.洗涤剂有什么功能? 它的去污原理是什么? 洗涤剂有乳化功能;洗涤剂的去污原理是:将油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同步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同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8b84e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d.png)
新知讲解 三、乳化现象
生活中所用的洗涤剂、洗洁精、洗发水中都有乳化剂,能将大的油 污变成细小的油滴。
生活中常见乳化剂
新知讲解 三、乳化现象
知识视窗 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比较
定义
相同点 分散物质 的溶解性 分散物质 的状态 久置是否
分层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 液体中形成的混合
物
不溶 固体
分层
乳浊液 小液滴悬浮在液体中
形成的混合物
都是混合物
溶液
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 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不溶
溶解
液体
固、液、气
分层
不分层
新知讲解 三、乳化现象 【练一练】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 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若没水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 ·若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剂。如水和乙醇形 成的溶液中,乙醇为溶质,水为溶剂。 (3)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新知讲解 一、溶液
那么溶液该如何命名呢?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在命名溶液时应包含溶质和溶剂,
一般读成“XXX的XXX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碘的乙醇溶液。
新知讲解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水中加入的 溶质
NaCl
NH4NO3
NaOH
溶解前水的
温度/℃
23
23
23
溶解现象
溶解后溶液 的温度/℃
完全溶解 23
完全溶解 14
完全溶解 57
【结论】物质溶解时常常会伴随能量变化。有的物质溶解时吸热;有的
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19张PPT)
![第九单元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e9ef1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a.png)
解:设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为x 。
Zn + H2SO4 = ZnSO4 + H2↑
65 98
13g x
注意点:溶液是混合物,溶液的 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
65 98
13xg
计算,必须换算成溶质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190.06gg 100% 19.6%
答: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答:略
(2)用稀溶液稀释:
例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NaCl溶液和25%的NaCl溶液混合配制 45%的NaCl溶液1400g,问各取多少克?
解:取质量分数为60%的NaCl溶液质量为x,
25%的NaCl溶液质量为y.
60%x + 25%y = 1400 x 45%
x + y = 1400
解得: x= 800g y= 600g
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烧杯,玻璃棒
药匙
托盘天平
量筒,胶头滴管
(1) 计算: (2)称量: (3)量取:
需氯化钠 3 g;水 47 mL;
用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 用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4)溶解:
将氯化钠和水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5)装瓶贴标签: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生活中有哪些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
每100ml溶液中含溶质体积 如:某白酒的酒精度为 38%
每100 ml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 如:生理盐水浓度为0.9%
每100g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 如:某氢氧化钠溶液浓度10%
溶液的浓度 =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件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550e0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e5.png)
B.加入溶质
C.降低温度
D.倒出一部分溶液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物质的水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冰水混合物是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是纯净物,不饱和溶液是混合物
D.矿泉水是溶液
3.同一温度下,从100 mL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 mL,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C )
A.溶液变稀
B.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保持温度和溶剂不变前提下
(1)若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那么这种溶液就是 饱和溶液。
(2)向溶液中加入此种溶质,如果溶质的量没有减少, 则说明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否则,就是不饱和溶液。
知识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室温,5gNaCl在20mL水中
+5gNaCl
室温,10gNaCl在20mL水中
+15mL水
课题小结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含义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结晶
①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1)蒸发溶剂结晶。
(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习题巩固
1.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B)
A.升高温度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课时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结晶现象。
课前预习
新课推进
提问
若一种物质能溶于水,那 么它能在定量的水中无限制地 溶解下去吗?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知识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精品课堂 第九单元 溶液 第9单元 溶液复习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精品课堂 第九单元 溶液 第9单元 溶液复习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c8dfe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5.png)
第九单元 溶液 Solution
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
明 确 考 点
- Clear test site -
1.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2.除污方法及原理 3.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6.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7.溶液的稀释问题 8.溶液的配制
考点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六、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题型4.t℃,利用溶解度比较饱和溶液浓度大小
1.t4℃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_A__>_B_>_C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_A__=_B_>_C____。 技巧四:相同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_大__,浓度越大。
考点六、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题型2.溶质和溶剂质量的比较 1. t4℃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的饱和
溶液,需溶质质量大小为:__A_>_B__>_C____; 2. t4℃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C配制成饱
和溶液,需溶剂质量大小为__C_>_B__>_A_____; 3. t4℃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所
考点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 一定温度下 ,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_不__能__继__续__溶__解__时__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 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 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看2加” (1)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_未__溶__解__的__溶__质__。 (2)若溶液底部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_同__种__溶__质__,若_溶__质__不__再__溶__解___,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课
明 确 考 点
- Clear test site -
1.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2.除污方法及原理 3.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5.溶解度及影响因素 6.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7.溶液的稀释问题 8.溶液的配制
考点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考点六、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题型4.t℃,利用溶解度比较饱和溶液浓度大小
1.t4℃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_A__>_B_>_C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为:_A__=_B_>_C____。 技巧四:相同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解度越_大__,浓度越大。
考点六、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题型2.溶质和溶剂质量的比较 1. t4℃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A、B、C的饱和
溶液,需溶质质量大小为:__A_>_B__>_C____; 2. t4℃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C配制成饱
和溶液,需溶剂质量大小为__C_>_B__>_A_____; 3. t4℃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所
考点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 一定温度下 ,向 一定量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_不__能__继__续__溶__解__时__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 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饱和 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看2加” (1)观察溶液底部是否有_未__溶__解__的__溶__质__。 (2)若溶液底部没有未溶解的溶质,可以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_同__种__溶__质__,若_溶__质__不__再__溶__解___,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回顾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1)悬浊液 (2)乳浊液 (3)溶液 ------溶剂,溶质. 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多少,习惯 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
一般是水溶液.
知识回顾
•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 ①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 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分呈颜 色.
(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化学方程 式的综合计算。
准确的找到溶液的质量。计算时应先统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比较表
比较项目 意义 温度要求 溶解度
一定温度
溶质质量分数
不受温度影响
溶剂要求
溶液是否饱和
100克 一定饱和 克
M质 ×100克 M剂
不一定 不一定饱和 是比值用%表示
M质 M液 ×100%
四、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有关的换算 计算依据:溶液质量[M(溶液)]=溶液体积(V)×溶液 密度(ρ) 溶液体积(V) M(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知识回顾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计算 溶液体溶液加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补充溶质,另 一种是蒸发剂,后者又称“浓缩”,溶液稀释的方 法是补充溶剂。 m1×w1%=m2×w2%在上式的四个量中,若已知其 中一个量即可求出另一个量
【例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B.喝下汽水时感到 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碑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 D.夏季黄昏,
好题回放
【例4】将5克某种粉末完全溶解在少量沸水中,冷却时 析出3克晶体,将这些晶体滤出后重新溶解在与前同量 的沸水中,再冷却至与前同样的温度,析出2.9克晶体, 分析上述的结果,正确的是( ) A、这种粉末是结晶水合物 C、这种粉末是混合物 B.该种粉末是纯净物.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5)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 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交点温度下两种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 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能 进行有关的计算.
•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
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这是受到分 子间的间隔的影响 • ③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
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如:蓝矾(胆矾)溶于水时,
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 )
知识回顾
(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概念
⑥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达到饱和状态, 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解度为36克
【例2】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 把20克NaCI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未溶解)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
知识回顾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记准
升温、加溶剂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Exercises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的均一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质
发前).
认真审题
把握题意 规范答题 力求优异
知识回顾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物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规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例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NaCl的溶 解度为36g.
这些晶体. 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 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知识回顾
4.粗盐提纯的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转移
〖例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结晶时,停止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待液体彻底蒸发后停止加热
好题回放
• 〖例2〗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 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 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 再降温 〖例3〗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制造黑火药 的一种重要原料是硝酸钾。我国古代是用下列方法 制得硝酸钾的,其过程如下: (1)先收集硝土(主要成分是硝酸钙)用水溶解; (2)加人草木灰,待其充分反应后,可采用 的方法得到硝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 和 。
知识回顾
二、溶解度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 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关.同 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 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抓住的四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在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所溶解的克数”
C、酒精和水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例2〗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后,U形管中原来 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是 (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Exercises
〖例3〗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
单位
关系式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互算关系
溶解度(克) t0C时饱和溶 ×100% = 液中溶质的质 100(克)+溶解度(克) 量分数
×100% P%= 100+S (S>P)
S
特别注意
强调:
(1)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用概念中所列关系 式进行计算. (2)浓溶液的稀释计算,用有关关系式计算 (3)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 合的计算,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 的质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巩固练习
• 【例5】观察右图,有一烧杯装有某种液体,烧 杯上漂浮有一木块,烧杯底有少量该液体所含溶 质的未溶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液体是Ca(OH)2 溶液,杯底 是未溶的Ca(OH)2固体,现 在对 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变化 (填上升或下降,下同) (2)若该液体是KNO3溶液,杯底是未溶的KNO3固 体,现在对杯底加热, 木块 如何变化 ??
溶液的稀释、配制、混合问题
抓住溶质相等列等式
稀释前溶质质量 稀释后溶质质量 配制前溶质质量 = 配制后溶质质量 混合后溶质质量 混合前溶质质量
关键是记住溶
M质=M液 质的表示方法 ×A%=Vp×A%
好题回放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饱和溶液肯定要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大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饱和溶液
〖例5〗有下列物质:①牛奶;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水;④ 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的液体;⑥锌溶 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溶液中 的溶质分别是 。 〖例6〗纯水是几乎不能导电的.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水槽 中即为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水槽中盛的是水,则当关闭开关K时,灯炮L (填"亮"或"不亮"),是因为 (2)若此时在水槽中加入少量H2SO4,此时再关闭开关K时,灯 泡(填"亮"或"不亮"),这是因为 ,此溶液称为
知识回顾
• 三.混合物的分离 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 质,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结晶是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或说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固体物质. ①过滤使用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 烧杯、玻璃棒、滤纸. 过滤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习题回顾
[例2]某温度时,100克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 生成0.2克氢气.过滤后,将所 得硫酸锌溶液加热蒸 发掉40.2克水,再冷却到原来温度时恰好成为饱和
溶液. 计算:
(1)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些硫酸溶液若用98 %(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来稀释,则需要浓硫 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2)反应作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未蒸
知识回顾
• 结晶是溶液中的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方法主要有: ①蒸发溶剂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小的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体。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 溶液获得硝酸钾晶体.
注意:①固体溶质结晶后往往还需要过滤来取得
好题回放
〖例4〗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 离的混合物是( )
A、石灰石和食盐
C、硝酸钾和氯化钾
B、水和酒精
D、铁粉和铜粉
〖例5〗现有研细的NaCl和KNO3固体混合物, 欲分离得到此2种比较纯净的固体,分离操作的 主要步骤是 。按先后次序写出分离操作 的四种主要仪器的名称: 。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1)悬浊液 (2)乳浊液 (3)溶液 ------溶剂,溶质. 当溶液中有水时,不论水的量多少,习惯 上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
一般是水溶液.
知识回顾
•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 ①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 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分呈颜 色.
(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化学方程 式的综合计算。
准确的找到溶液的质量。计算时应先统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比较表
比较项目 意义 温度要求 溶解度
一定温度
溶质质量分数
不受温度影响
溶剂要求
溶液是否饱和
100克 一定饱和 克
M质 ×100克 M剂
不一定 不一定饱和 是比值用%表示
M质 M液 ×100%
四、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有关的换算 计算依据:溶液质量[M(溶液)]=溶液体积(V)×溶液 密度(ρ) 溶液体积(V) M(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知识回顾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计算 溶液体溶液加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补充溶质,另 一种是蒸发剂,后者又称“浓缩”,溶液稀释的方 法是补充溶剂。 m1×w1%=m2×w2%在上式的四个量中,若已知其 中一个量即可求出另一个量
【例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B.喝下汽水时感到 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碑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 D.夏季黄昏,
好题回放
【例4】将5克某种粉末完全溶解在少量沸水中,冷却时 析出3克晶体,将这些晶体滤出后重新溶解在与前同量 的沸水中,再冷却至与前同样的温度,析出2.9克晶体, 分析上述的结果,正确的是( ) A、这种粉末是结晶水合物 C、这种粉末是混合物 B.该种粉末是纯净物.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5)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 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交点温度下两种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 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能 进行有关的计算.
•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
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这是受到分 子间的间隔的影响 • ③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
中,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如:蓝矾(胆矾)溶于水时,
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硫酸铜,而不是胆矾. )
知识回顾
(二)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1.概念
⑥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达到饱和状态, 因此,NaCl在20℃的溶解度为解度为36克
【例2】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 把20克NaCI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未溶解)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
知识回顾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一般规律: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记准
升温、加溶剂
升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特殊溶质Ca(OH)2不饱和溶液
降温、加溶剂
饱和溶液
Exercises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的均一溶液
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质
发前).
认真审题
把握题意 规范答题 力求优异
知识回顾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物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规律
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例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 将36gNaCl溶于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NaCl的溶 解度为36g.
这些晶体. ②采用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提纯两种固体溶 质.如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知识回顾
4.粗盐提纯的步骤 (1)溶解;(2)过滤;(3)蒸发;(4)转移
〖例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溶液时,下列操作正 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结晶时,停止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待液体彻底蒸发后停止加热
好题回放
• 〖例2〗欲使硝酸钾从其饱和溶液中快点分离出来, 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冷却饱和硝酸钾溶液 B.在该温度时蒸发水份 C.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D.先加热蒸发一部份水 再降温 〖例3〗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制造黑火药 的一种重要原料是硝酸钾。我国古代是用下列方法 制得硝酸钾的,其过程如下: (1)先收集硝土(主要成分是硝酸钙)用水溶解; (2)加人草木灰,待其充分反应后,可采用 的方法得到硝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 和 。
知识回顾
二、溶解度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 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关.同 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 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抓住的四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 ②“在100克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所溶解的克数”
C、酒精和水任意比例互相溶解时,均称为酒精的水溶液 D、植物油溶于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 〖例2〗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后,U形管中原来 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是 (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Exercises
〖例3〗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20℃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取少量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
单位
关系式
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互算关系
溶解度(克) t0C时饱和溶 ×100% = 液中溶质的质 100(克)+溶解度(克) 量分数
×100% P%= 100+S (S>P)
S
特别注意
强调:
(1)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用概念中所列关系 式进行计算. (2)浓溶液的稀释计算,用有关关系式计算 (3)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 合的计算,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 的质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巩固练习
• 【例5】观察右图,有一烧杯装有某种液体,烧 杯上漂浮有一木块,烧杯底有少量该液体所含溶 质的未溶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液体是Ca(OH)2 溶液,杯底 是未溶的Ca(OH)2固体,现 在对 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变化 (填上升或下降,下同) (2)若该液体是KNO3溶液,杯底是未溶的KNO3固 体,现在对杯底加热, 木块 如何变化 ??
溶液的稀释、配制、混合问题
抓住溶质相等列等式
稀释前溶质质量 稀释后溶质质量 配制前溶质质量 = 配制后溶质质量 混合后溶质质量 混合前溶质质量
关键是记住溶
M质=M液 质的表示方法 ×A%=Vp×A%
好题回放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饱和溶液肯定要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大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饱和溶液
〖例5〗有下列物质:①牛奶;②无水酒精;③澄清石灰水;④ 泥水;⑤向澄清石灰水中通人少量二氧化碳后的液体;⑥锌溶 解在适量的稀硫酸中形成的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溶液中 的溶质分别是 。 〖例6〗纯水是几乎不能导电的.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水槽 中即为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水槽中盛的是水,则当关闭开关K时,灯炮L (填"亮"或"不亮"),是因为 (2)若此时在水槽中加入少量H2SO4,此时再关闭开关K时,灯 泡(填"亮"或"不亮"),这是因为 ,此溶液称为
知识回顾
• 三.混合物的分离 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 质,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和结晶是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或说除去液体中混有的 固体物质. ①过滤使用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漏斗、 烧杯、玻璃棒、滤纸. 过滤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习题回顾
[例2]某温度时,100克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充分反应, 生成0.2克氢气.过滤后,将所 得硫酸锌溶液加热蒸 发掉40.2克水,再冷却到原来温度时恰好成为饱和
溶液. 计算:
(1)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些硫酸溶液若用98 %(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来稀释,则需要浓硫 酸和水各多少毫升? (2)反应作所得硫酸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未蒸
知识回顾
• 结晶是溶液中的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方法主要有: ①蒸发溶剂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小的固体溶质.如蒸发海水获得食盐晶体。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 溶液获得硝酸钾晶体.
注意:①固体溶质结晶后往往还需要过滤来取得
好题回放
〖例4〗能依次按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分 离的混合物是( )
A、石灰石和食盐
C、硝酸钾和氯化钾
B、水和酒精
D、铁粉和铜粉
〖例5〗现有研细的NaCl和KNO3固体混合物, 欲分离得到此2种比较纯净的固体,分离操作的 主要步骤是 。按先后次序写出分离操作 的四种主要仪器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