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东坡的趣味小故事
苏东坡的有趣小故事
![苏东坡的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a24d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9.png)
苏东坡的有趣小故事苏东坡(苏轼)是中国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传奇。
以下是一些关于苏东坡的有趣小故事:1. **与佛印的趣事**: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友,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有一次,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回答:“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后很得意,又问:“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佛印问:“像什么?”苏东坡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听后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后来,苏东坡回到家,十分得意地向妹妹苏小妹炫耀自己的“胜利”。
苏小妹却笑他:“你参禅参不过人家,打回票来却更是不堪。
”原来,佛印认为众生平等,并没有把苏东坡看作佛,而是看作平等的众生之一。
2. **“尸骨”之辩**:有一次,苏东坡与好友黄庭坚在庭院里闲聊,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死麻雀。
苏东坡走上前去,捡起麻雀,说:“这只麻雀一定是醉酒而死。
”黄庭坚不同意,认为麻雀不可能喝酒。
然而,苏东坡坚持自己的看法,甚至写了一首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黄庭坚看完后大笑,对苏东坡说:“你的诗很好,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
”3. **与王安石的趣事**:苏东坡和王安石是政敌,但两人也是好朋友。
据说,王安石变法期间,苏东坡经常去拜访王安石。
有一次,苏东坡问王安石:“你对我的看法怎么样?”王安石回答:“我对你的文章和人品都很欣赏。
”苏东坡听后很高兴,又问:“那你知道我为什么经常来看你吗?”王安石说:“我不知道。
”苏东坡笑着说:“因为你家的猪肉特别好吃。
”4. **乌台诗案**:苏东坡因反对新法被贬到黄州后,生活十分困难。
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来描述自己的困境和苦难,但诗中的语气比较讽刺和嘲讽。
结果被人告发,说他诽谤新法,导致他被贬到更远的地方。
这个事件被称为“乌台诗案”,是北宋时期的一件著名文化事件。
5. **与小和尚的趣事**:苏东坡晚年时被贬到惠州,那里有很多小和尚。
有一次,一个小和尚来找苏东坡聊天。
苏东坡问他:“你知道什么是‘秃’吗?”小和尚回答:“不知道。
苏东坡趣味小故事
![苏东坡趣味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26be2c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1.png)
苏东坡趣味小故事1.苏东坡的书法苏东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北宋时期的巅峰之作,甚至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有一天,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突然有人问他:“你的书法这么好,你平时是怎么练习的呢?”苏东坡淡然一笑,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练习方法,就是每天写字,不停地写字,不断地改进我的笔画。
”听到这话,旁边的朋友们都忍不住笑了出来。
2.苏东坡的茶道苏东坡是一位非常有品位的文人,他对茶道也有着深厚的研究。
他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茶道的文章,称赞茶是“清净而简约的精神”。
他也是茶文化在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有一天,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在一起喝茶,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写的那篇关于茶道的文章,便拿出来给朋友们看。
朋友们看完后,都惊叹不已,称赞苏东坡对茶道的理解非常深刻。
苏东坡笑了笑,说:“茶道就是要静心静气,心态平和,才能享受其中的美妙。
”3.苏东坡的“江南四学士”苏东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也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和他的朋友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和艺术。
有一天,他们决定组成一个“江南四学士”团队,以纪念他们共同的文化兴趣。
这个团队中包括了苏东坡、黄庭坚、秦观和晁补之。
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文学和艺术,并且互相学习。
苏东坡曾经说过:“我们四个人都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但是我们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才能共同进步。
”4.苏东坡的“秃头”苏东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也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的头发非常浓密,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开始变得稀疏。
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头发会掉光,于是他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有一天,他在河边散步时,看到一位老人用河边的沙子摩擦头发,效果非常好。
于是他也开始用河边的沙子摩擦头发,结果头发变得越来越少了。
后来他又改用石头磨头发,结果头发变得更加稀疏了。
苏东坡笑了笑,说:“原来头发是可以掉的啊!”5.苏东坡的“诗词双绝”苏东坡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也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名人之一。
苏轼有趣小故事
![苏轼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8e8444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f.png)
苏轼有趣小故事相传在宋代,有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名叫苏轼。
他的一生涵盖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将分享其中一些。
故事一:醉酒作文苏轼是个酒量不错的人,他尤其喜欢在酒后挥毫写字。
据说有一次,苏轼在醉酒后,把一篇文章写在了墙上。
第二天酒醒后,他看到墙上的字迹,非常满意。
于是,他将墙壁砌砖取下,将这篇醉酒作文保存了下来。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苏轼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作品就算是在醉酒状态下也能写出不俗的水平。
故事二:马上功名苏轼一生中经历过许多的官场波折,被贬到了荆州。
而在那个时代,官员的地位和金钱是息息相关的。
苏轼有一次为了博得上级的认可,以马上官员的功名为赌注,与一位同僚比试骑马射箭。
苏轼临危不乱,竟然一箭命中了目标,赢得了比赛。
这个故事反映了苏轼在官场中的机智和胆识,也彰显了他对声望的追求和渴望。
故事三:奇异的隐士苏轼崇尚自由和追求真理,曾经有一段时间他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他和一位名叫黄庭坚的诗人成为了好友。
他们经常一起吟咏诗篇,交流学术。
有一天,两人共同决定躲在一个大箱子里,出洞察世事的变化。
他们躲了很久,等他们再次探出头来时,发现已经过了七天,外面的一切都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苏轼和黄庭坚对于自由的向往,也显示了他们对于世事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故事四:诗酒趣事苏轼是个幽默风趣的人,他经常利用诗词和酒来娱乐自己和他人。
有一次,苏轼在赴宴之前,事先将纸鸢打捆送给宴会的主人,然后写了一首诗作为贺礼。
等到苏轼参加宴会时,主人看到了捆放纸鸢的地方,深受感动,过来向苏轼表示感谢。
然而,苏轼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第二份礼物,却是一只真正的小鹰,笑着说道:“听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吧。
”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纷纷称赞苏轼的诗词才华和幽默感。
这些有趣的小故事仅仅展示了苏轼丰富多彩的人生和他在文学领域中的卓越才能。
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为传颂,他的故事也以独特的方式延续至今。
虽然时光已逝,但苏轼留下的趣事和佳作仍然为我们所喜爱。
苏轼的小故事
![苏轼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052102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f.png)
苏轼的小故事1. 苏轼曾经被贬到黄州,那时候的他可真是穷困潦倒啊!但他却能苦中作乐,你说神奇不神奇?就像在沙漠中也能找到绿洲一样。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一起去郊外游玩,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狼狈地找地方躲雨,只有苏轼不慌不忙,还在雨中吟诗作对,这心态,绝了吧!2. 苏轼和佛印和尚的故事那可是相当有趣!有一回,苏轼开玩笑地对佛印说:“我看你像坨牛粪。
”佛印却笑着回答:“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还得意洋洋地觉得自己占了上风,回家跟苏小妹一说,苏小妹却直说他蠢,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儿嘛,苏轼咋就不明白呢?3. 你知道苏轼有多爱吃吗?据说有一次他吃荔枝吃得根本停不下来,一边吃还一边赞叹,哎呀呀,这荔枝简直是人间美味啊!就如同那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心里暖暖的。
他甚至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得是多爱啊!4. 苏轼在杭州当官的时候,可是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呢!他带领大家治理西湖,修堤建桥。
这就好比是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了整个城市啊!百姓们对他那是感恩戴德,他也乐在其中。
5. 有一次,苏轼和一个文人比试才华,人家说了一大通华丽的词藻,苏轼却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对方给比下去了,这不是实力碾压是什么?就像武林高手过招,一招制敌!6. 苏轼的乐观豁达那可是出了名的。
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笑着面对。
这就好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人希望和力量。
他被贬到海南岛,还能苦中作乐,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这是何等的胸怀啊!7. 苏轼和他弟弟苏辙的感情那叫一个深厚。
两人经常书信往来,互相鼓励。
这不就像是战场上互相扶持的战友吗?有一次苏辙生病了,苏轼着急得不行,不停地为他祈祷。
8.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那可真是高得吓人!他的诗词文章流传千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这难道不是一座巍峨的山峰,让后人敬仰吗?他写的那些名句,随便拿出来一句都能让人拍案叫绝!9. 还记得苏轼写的那首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哇,这写得也太好了吧!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在夜空中闪耀。
苏轼的幽默故事
![苏轼的幽默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9a870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d.png)
苏轼的幽默故事宋代文学家苏轼,以其幽默幽默的个性和丰富的才华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作品和传记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
本文将选取其中几个经典的幽默故事,与读者分享苏轼的风趣和机智。
故事一:司马光的卖象苏轼和司马光是宋代两位著名的文人,他们之间有着非常有趣的互动故事。
有一天,苏轼听说司马光要举办拍卖会,决定开个玩笑给他。
他找来一只小象,并告诉大家这是一只罕见的宫廷珍宝,非常值钱。
于是,拍卖开始了。
苏轼故意唱出一首调皮的歌词,如:“白象宫中宠,产自非洲独。
巨鼻唾涎飞,万象敬畏瞩。
”听到这首歌,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随后,拍卖师宣布开始拍卖这只宝贝,而苏轼当然是最积极的竞拍者。
在苏轼的喊价声中,象的价格节节攀升,最终以高价成交。
然而,当拍卖落下帷幕时,苏轼却把象送给了司马光,告诉他这只小象并不是什么宝贝,只是一只普通的动物。
司马光听后哈哈大笑,被苏轼的幽默和机智逗得十分开心。
故事二:苏轼的调鹤计苏轼年轻时曾任官,而当时正值夏天,蚊子成群结队,特别是在夜晚更是难以入眠。
于是,苏轼斟酌一番后,决定用一项独特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调鹤。
苏轼购买了一只非常高贵的仙鹤,并训练它在晚上的时候散发出别具一格的香味,来吸引蚊子们。
这个计策非常成功,蚊子们在鹤的引诱下纷纷飞来,而苏轼则可以安然入睡。
然而,这个调鹤计最终被邻居发现了,他们对苏轼笑得前仰后合。
苏轼释然地笑着说:“我这鹤的名字是‘蚊神’,怕蚊子的人都来我家,如果它叫‘宋代皇帝’,天天都有人拜访我了。
”故事三:宰相的骑猪记苏轼和他的朋友王珪是好友,平时喜欢开一些玩笑来调侃彼此。
有一天,苏轼写了一篇题为《宰相骑猪记》的文章,将王珪比喻成宰相骑着猪出门考察。
这篇文章流传开后,引起了许多人的笑谈。
王珪当然不甘示弱,他立即写了一篇回应的文章,讽刺了苏轼抬举自己的行为。
文章称苏轼误将普通人比喻成宰相,是一种严重的文风错误。
苏轼得知后,不以为忤,继续回应。
他在文章中道歉,说他确实弄错了,而且王珪骑的并非猪,而是种猪。
苏东坡搞笑故事
![苏东坡搞笑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e2b12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d0.png)
苏东坡搞笑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苏东坡被誉为文学绝世的人物之一。
他不仅才华横溢,还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些苏东坡的搞笑故事,让我们一起开怀大笑吧!苏东坡是宋代的一位重要文学家、政治家,以及杰出的诗人。
虽然他的生平活动被历史记载得很详细,但他的一些搞笑趣事却是实至名归的。
故事一:苏东坡的“十谏案”有一次,苏东坡担任官职时,他看到了一份降低赋税的奏折。
当时的时政环境复杂,朝堂上围绕这份奏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面对这个问题,苏东坡决定采取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苏东坡带上了十个面具,一个接着一个亮相在朝堂上。
每个面具都代表了他的不同意见,而且他还自己扮演不同声音的角色。
当他戴上第一个面具时,他用柔声说道:“听说现在要降税,这对百姓真是好事啊!”紧接着,他换上第二个面具,高声喊道:“不对,这会导致国家财政赤字!”接着,他换上第三个面具,并模仿高官的声音说:“大臣千言万语都不能说,否则就要丢官。
”通过这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苏东坡既实现了表达自己意见的目的,又让人们开怀大笑。
尽管这个案子最后没有得出结论,但苏东坡的幽默风格却让许多人铭记于心。
故事二:苏东坡的“浮力实验”苏东坡对科学也有着极大的兴趣。
在一次官场聚会上,他告诉他的朋友们自己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
苏东坡声称,他在家里抬起了一个四十斤重的大石头。
当时的宾客们都十分吃惊,纷纷询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苏东坡笑着说,他先用绳子将石头绑好,然后将自己拴在石头上,再降下水中,最后慢慢解开绳子,他就能轻松将石头抬起来了。
当时的宾客们听后,不禁哄堂大笑。
苏东坡的幽默和聪明才智使得他总能引起他人的欢笑和赞叹。
故事三:苏东坡的“断头诗”苏东坡非常擅长作诗,并且常常使用诗歌来表达他的不满和讽刺。
有一次,他在参观一座庙宇时见到一副挂在墙上的画像,画上是一个割掉头颅的士兵。
苏东坡突然产生了灵感,他当场写下了一首诗:头颅一断魂牵骨,豪杰英雄亦颇服。
人生万事终成幻,须善当机不要惧。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50字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34df7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2.png)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
一、东坡吃草。
苏轼和佛印是好友,经常互相调侃。
一次,苏轼去拜访佛印,不料佛印不在,开门的是一个小沙弥。
苏轼半开玩笑地问:“佛印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地指着远方说:“就在东坡吃草!”
二、东坡说文。
苏东坡曾经教人写文章,他说:“假如集市上的店铺各种物品都有,却有一种东西可以把它们取来,这就是钱。
世上最容易得到的莫如物,最难得到的莫如钱。
文章、华丽的词藻、事实,就像集市上的各种物品;立意,就像钱一样。
写文章如果能先立意,那么,古往今来众多的事物就纷纷涌出,都来给我用。
你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写文章了。
”
三、苏轼改诗。
有一回,苏轼去拜访王安石,恰遇王安石外出。
他看见桌上摆着一首诗,其中两句是:“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觉得不合常理,于是提笔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改完后颇为得意。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黄狗”是一种虫子,而“明月”是明月鸟。
到此时,苏轼才明白自己改错了。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37246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0.png)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苏轼,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被誉为文学界的巨擘。
他以其优美的诗词和深入人心的散文闻名于世。
然而,在他的文学才华背后,还隐藏着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些关于苏轼的趣闻轶事。
1. 诗题的误会苏轼擅长写诗,他的诗作工整流畅,表达独特。
有一次,苏轼在一个聚会上被人请教一首他曾写过的诗的题目。
苏轼思考了片刻,并没有马上回答。
待人家离开后,他笑着说:“我当时实在没有想到一个好的题目,所以直接写上了‘无题’。
”然而,这次的回答却被聚会上的人误解了,他们以为苏轼对自己的诗没有定名,故意写上了“无题”。
2. 文字游戏苏轼喜欢和朋友们玩文字游戏。
有一次,他和朋友们进行了一场很有趣的比赛。
要求是用一句唐诗的每个字取一个字组成新的句子。
苏轼临危不惧,迅速地将一首杜甫的诗中的每个字重新拼接,让人感叹不已。
这样的文字游戏既考验了诗词的功底,也展示了苏轼机智灵活的思维。
3. 与和尚的对话苏轼曾与一位和尚进行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对话。
和尚问苏轼:“念佛可以超度众生,你的诗词可以超度众生吗?”苏轼答道:“唱佛曲的和尚可以念佛超度众生,写诗的文人可以用文字超度众生。
”这段对话反映了苏轼对文学的热爱和对文学的一种理解。
4. 微官诗社苏轼创建了一个名为“微官诗社”的文学组织。
该诗社由苏轼和他的一些文学好友组成。
他们相互赠诗、批阅和讨论,共同提高文学水平。
这个诗社成员中包括了一些文学名家,如黄庭坚、曾巩等。
微官诗社的成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促进了他们各自的文学创作。
5. 水调歌头的创作苏轼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曲,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水调歌头》。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景和民间生活,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说,苏轼创作这首词时非常有趣,他把词看作是一种游戏或者谐音的小游戏,通过语言的巧妙组合,传达出深刻的意境和感情。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不仅展示了他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诗词的独特见解。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更能了解到苏轼作为一个文学家的一面,以及他在当时文坛的影响力和地位。
苏轼有趣小故事
![苏轼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d8ca5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e.png)
苏轼有趣小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界,苏轼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而他的生平也充满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苏轼的有趣小故事。
一、苏轼的“怪石”传说有一天,苏轼在游玩时,发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
他觉得这块石头非常有趣,于是决定将它带回家中。
他小心翼翼地将石头包裹好,然后让仆人将其运回家。
回到家中,苏轼将石头摆放在书房里,每天都会仔细观察它。
他常常与这块“怪石”对话,仿佛它是一个陪伴自己的朋友。
有一天,苏轼突发奇想,将自己的诗句刻在了石头上。
从此以后,这块石头成了苏轼的“灵感石”,他在写作时常常盯着它,如沐春风,思绪万千。
二、苏轼的名字苏轼是苏洵的次子,出生于北宋时期。
他在北宋的科举考试中屡屡失利,但最终成功考取进士,并且成为了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然而,关于苏轼名字的故事却是颇为有趣的。
苏轼原名为苏东坡,坡字与他的性格和作品风格非常契合。
但是,当时朝廷却认为坡字有些不吉利,希望苏轼能够改名。
苏轼很为难,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已经和自己紧密相连了。
最终,他决定留下“苏”字,但将“东坡”去掉,改名为“轼”。
轼字意为车辕上的横木,意味着承担重任、引领大家。
这个名字不仅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也成为了苏轼后来的代表标志。
三、苏轼的“败鳞图”苏轼对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画家。
据传,苏轼一次在画一尾鱼时,因为画得不满意,便将其撕毁。
但苏轼的朋友们却认为他的画很有特色,都很喜欢他的作品。
于是,其中一个朋友建议苏轼将撕毁的画收集起来,并把它命名为“败鳞图”。
苏轼觉得这个命名非常合适,于是收集了他撕毁的多幅作品,改名为“败鳞图”,并将其珍藏起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失败的作品,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苏轼的“败鳞图”也成为了他创作中的特色之一。
四、苏轼与黄州“蜜梨”苏轼曾任黄州(今湖北黄冈)知州期间,他发现黄州盛产美味的梨子。
苏轼的小故事简短
![苏轼的小故事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0cb22a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9.png)
《苏轼的小故事》《东坡肉的由来》苏轼呀,是个很有趣的人。
有一次,他在杭州当官。
那里的老百姓都很喜欢他。
杭州经常发大水,苏轼就带着大家治理水患。
老百姓可感激他啦。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想送点东西给他。
可苏轼啥也不要。
后来,有人送来猪肉。
苏轼就把猪肉切成小块,用自己的方法烧得红红的、香香的。
然后分给大家吃。
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是不是很有意思?《苏轼和佛印的友谊》苏轼有个好朋友叫佛印。
他们经常一起聊天,一起玩耍。
有一天,他们一起坐船出去玩。
苏轼看着佛印,想逗逗他。
就说:“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佛印笑了笑,说:“我看你像一尊佛。
”苏轼觉得自己占了上风,回家跟妹妹说。
妹妹说:“佛印心里有佛,看谁都像佛。
你心里有牛粪,看谁都像牛粪。
”苏轼这才知道自己错啦。
《苏轼的乐观》苏轼的人生不是一直顺顺利利的。
有时候会遇到不好的事情。
可他总是很乐观。
有一次,他被贬到了一个很穷的地方。
住的房子又破又小。
但他不难过,还写了诗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觉得只要心情好,啥困难都不怕。
《苏轼的小故事》《苏轼练字》苏轼小时候呀,字写得不太好。
他可着急啦,就想好好练字。
每天早早起来,拿着笔不停地写。
写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接着再写。
有时候手都磨出茧子了,可他也不放弃。
慢慢地,他的字越写越好,大家都夸他呢。
《苏轼画竹》苏轼还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竹子。
他经常去竹林里观察竹子。
看竹子的形状,看竹子的颜色。
有一次,他画竹子,不打草稿,直接就画。
别人问他为啥,他说:“我心里有竹子呀。
”他画的竹子可好看啦,就像真的一样。
《苏轼的美食爱好》苏轼可喜欢吃美食啦。
除了东坡肉,他还喜欢吃荔枝。
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意思是每天能吃好多荔枝,在岭南待着也愿意。
他还自己研究怎么做好吃的,真是个美食家。
《苏轼的小故事》《苏轼和朋友游湖》有一天,苏轼和朋友们一起去游湖。
湖水清清的,能看到鱼儿在游。
风儿轻轻吹着,可舒服啦。
他们一边划船,一边聊天。
苏轼生平趣事十个小故事
![苏轼生平趣事十个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2d0e3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1.png)
苏轼生平趣事十个小故事1. 孩提时代,苏轼有一个好友叫做曹宁,他们经常一起去教堂,并且还会在外面的水井里打水,但是每次去打水的时候发现水都不在,后来他们发现原来是有村民把水放到其他地方储存起来,于是他们把水搬回去,可惜的是他们迟迟没有发现。
2. 苏轼和曹宁也经常一起玩捉迷藏,它们也经常搞得满城风雨,后来有一次,苏轼被曹宁追到江边,正巧江水涨起来,曹宁惊慌失措,赶紧跑回岸边,而苏轼却步步后退,一步步走出水面,从此以后,这成为了苏轼的特殊技能。
3. 苏轼出书《论语注疏》时,小学生太阳写了“普及学习和普及理解”的词。
苏轼觉得这句话深刻,便把它命名为《行句议论》,作为《论语注疏》一书的序言。
4. 曹长青请苏轼捉鱼作乐,苏轼感到很生气,他说“没有鱼行动似乎有些可惜”,并且婉言拒绝,曹长青说“你的话中总有点暗含”,实际上,苏轼的话里正是要求把鱼关在笼子里,他很想保护这些游动的生命。
5. 苏轼来到他的家乡杭州,他见到了家里的朋友们,他们烧烤、喝酒、吃水果,甚至还唱歌跳舞,当时他把这称为“游乐园”,他深深享受这种欢乐。
6. 一次苏轼分派出官给福建,他经过一所寺庙,被佛像的慈祥安宁所吸引,他便进庙拜佛,但是只有半跪,他想半跪表示他脚下还有大地,他毕竟是个官,无法将自己完全放下。
7. 苏轼因为一段情诗《念奴娇·赤壁怀古》而被当时的皇帝斥责,皇帝认为苏轼是在谴责他,但苏轼说这是他对过去的怀念。
事后,皇帝认识到苏轼的认真态度,赦免了他。
8. 一次,苏轼去赌,那里正在比较头发的长度,苏轼的头发18英寸,他拿起腰间的刀把头发剪到15英寸,以赢取赌局,这就是苏轼被后人称为“三刀苏东坡”的原因。
9. 苏轼曾经担任过宰相、丞相以及礼部尚书,但由于官场不服而被迫退官,回到家乡乡里安享晚年。
后来,在这里他发表了众多优秀的作品,使他在世人心目中一直屹立不倒。
10. 苏轼有一个可爱又活泼的私生子,名叫柳好眉。
苏轼会教他武术、书法等,柳好眉终于对苏轼的教导上手了,苏轼会拍他的头,做个赞赏。
苏轼搞笑故事
![苏轼搞笑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2c248c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3.png)
苏轼搞笑故事苏轼是宋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也是一位以聪明才智和幽默风趣著称的文人。
他的作品多才多艺,其中也不乏一些搞笑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苏轼的搞笑故事,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故事一:苏轼与母鸡有一次,苏轼在家中写书,正专心致志,突然一只母鸡跑进他的书房,发出“咕咕咕”的叫声。
苏轼一怒之下,用力将母鸡赶了出去。
然而,母鸡居然反复进出苏轼的书房,不停地叫个不停。
苏轼实在受不了,只好放下手中的书本,与母鸡搏斗起来。
苏轼左手一抓,右手一扯,母鸡却像变了个魔术一样,总能从苏轼的手中溜走。
苏轼气急败坏,一不留神,自己滑倒在地。
这时,母鸡乘机向苏轼猛扑过去,苏轼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只能任由母鸡在他身上跳跃。
苏轼被母鸡弄得狼狈不堪,不禁苦笑起来。
最后,苏轼放弃与母鸡的抗争,干脆撤退,让母鸡成了书房的“主人”。
这个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轼在文学上的才华高度融合了生活的智慧,将生活中的小插曲转化成了一个幽默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
故事二:苏轼与黄庭坚的对诗苏轼与黄庭坚是宋代文坛的两位巨擘,他们的才华和文学成就都不可小觑。
苏轼和黄庭坚曾经有一次对诗的比试,他们约定,每人只能用一首诗来回应对方。
苏轼先开口了,他写了一首诗道:“日暮乡关何处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不知何处是家乡,故人何日见故楼。
”黄庭坚见状,立即回了一首诗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乡,家书抵万金。
”当时,苏轼和黄庭坚的诗才在当时文坛上是非常有名的,他们的诗往往都能一语双关,文采飞扬。
这次对诗的比试,苏轼和黄庭坚都展现出了他们独特的才华和幽默风趣。
他们的对诗不仅是一场文学较量,更是一场搞笑的对话,令人捧腹大笑。
苏轼的搞笑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幽默风趣和智慧才情使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的体现。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苏轼的风格和才华,也能够更好地欣赏他的作品。
总结起来,苏轼的搞笑故事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名人趣味故事例如苏东坡
![名人趣味故事例如苏东坡](https://img.taocdn.com/s3/m/78eb80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1.png)
名人趣味故事例如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
其中,苏东坡是一位备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美食家。
他的聪明才智和幽默风趣的个性使他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
以下是苏东坡的一些趣味故事。
故事一:捣乱铁匠苏东坡年轻时,曾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担任县官。
有一天,他经过一个铁匠铺,看到铁匠正用铁锤捶打一块烧红的铁块。
苏东坡突然心血来潮,走进铁匠铺,问道:“这种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铁匠回答说:“当铁锤敲打烧红的铁块时,因为铁块热胀冷缩,所以发出了这种声音。
”苏东坡听完后笑着说:“哦,原来是因为石头喝醉了酒,被锤子打醒了!”这个故事展示了苏东坡的幽默和机智。
故事二:联句对对子苏东坡喜欢与朋友们玩联句对对子的游戏,这使得他名扬天下。
有一次,苏东坡与好友王安石一起玩这个游戏。
苏东坡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王安石接着说:“亲以治家,善以教子。
”接着苏东坡说:“入以治国,出以化天下。
”王安石接着说:“常以治身,无为而治。
”这样,两人轮流对答,联出了一首卓越的对联。
这个故事显示了苏东坡与王安石之间的默契和友谊。
故事三:爱吃肉骨头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烹饪家。
他对美食情有独钟,尤其喜欢煮汤。
据说,苏东坡最爱吃的就是煮肉骨头。
为了达到最佳的口感和味道,他在煮肉骨头时坚持特殊的烹饪方法。
他要求将猪骨头煮至两面竖起的时候,再加入其他材料。
苏东坡认为这样能使肉骨头更加鲜嫩美味。
这个故事展示了苏东坡对美食的热爱和他追求卓越的态度。
故事四:狠抓政绩苏东坡在政治上也是一个出色的人物。
他任职地方官员时,注重实际工作,力求给百姓带来福祉。
有一次,他考察到一处地方,看到一个漏洞,水流直接冲向道路,给行人造成了困扰。
苏东坡立即命令修缮,重新规划排水系统,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
这个故事展示了苏东坡注重实际、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面。
综上所述,苏东坡作为一位名人,以其幽默风趣的个性和卓越的才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趣味故事。
苏东坡趣事20则
![苏东坡趣事20则](https://img.taocdn.com/s3/m/2aaeda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a.png)
苏东坡趣事北宋大诗人苏轼(号东坡)的一家人都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与其父苏询(号老泉),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也是诗文高手。
下面讲讲他们的两则小故事。
1.东坡肉苏轼喜欢竹子,他的居室四周都种上各种竹子,平时有空儿就漫步竹林观赏竹子。
他也喜欢吃肉,曾写诗一首:“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苏东坡曾经做过杭州的通判,治理了西湖,使之水路畅通,农田受益,连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农民都说苏东坡是好官,到了过年时家家杀猪宰鸡,送给苏东坡。
他收到后,记下人名。
然后把猪肉切成大方块,下好作料放在大锅里煮。
苏东坡亲自看火候,直到汤汁快完的时候,才命人停火。
这时的肉,香喷喷,红酥酥,格外诱人。
到了中午时分,他又命人按名单给大家送去,让他们过年,苏东坡也约请一些官员和老人一块饮酒、吃肉。
大家都觉得这肉味道特别鲜美,酥软适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众人给这肉起了一个名,叫“东坡肉”。
苏东坡这么做,受到当地人们的称赞,留下了美名。
大家给他的诗续了两句:“若要不瘦又不俗,除非天天笋炒肉。
”2.与小妹谈诗苏东坡与妹妹经常以谈诗的形式开玩笑,说来有趣,挺逗的。
苏小妹的额头较高,苏东坡下巴较长。
有一天,苏东坡口占两句,拿妹妹开逗:“未出厅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小妹毫不示弱,张口就说了两句:“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方流到腮边。
”兄妹俩都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对方生理上的特点,饶有情趣。
一天,苏东坡的朋友黄庭坚来访,刚落座,小妹就说:“您来的正好,我有两句没写完的诗,您帮我修改修改。
”黄庭坚忙说:“不敢,不敢。
在苏东坡面前哪敢说修改你的诗!”苏东坡谦虚地说:“老弟不必客气了,我妹妹这么信任你,当然向你请教了。
”黄庭坚也不是一般人,他是江西派的开山始祖,诗文都有很大的名气,但他还是虚怀若谷:“那我试试。
”小妹说:“我有两句诗,要添两个字,可一时又不知添哪个字合适。
你们帮我推敲推敲。
”“你说说!”俩人同时催问。
苏东坡十大幽默故事
![苏东坡十大幽默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bf4b6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e.png)
苏东坡十大幽默故事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饮食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
他以其幽默风趣的性格和作品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苏东坡十大幽默故事,希望能为您带来欢乐。
1. 苏东坡与猪肉:有一次,苏东坡在家中煮猪肉,他觉得猪肉太香了,于是就把窗户打开,让猪肉的香味飘出去。
路过的人闻到香味后,纷纷进来询问苏东坡在做什么。
苏东坡笑着说:“我在煮猪肉,你们要不要尝尝?”大家都笑了起来。
2. 苏东坡与酒:苏东坡非常喜欢喝酒,有一次他在酒楼上喝酒,喝得酩酊大醉。
他对服务员说:“我要喝一壶酒!”服务员回答:“先生,您已经喝了一壶酒了。
”苏东坡笑着说:“那就再来一壶!”大家都被他的幽默逗乐了。
3. 苏东坡与鱼:苏东坡非常喜欢吃鱼,有一次他去钓鱼,结果一无所获。
他回到家后,对家人说:“今天我去钓鱼,鱼都被我吓跑了!”大家听后都笑了起来。
4. 苏东坡与狗:苏东坡有一只狗,他非常喜欢它。
有一天,他看到狗在院子里追自己的尾巴,他笑着说:“这只狗真有趣,它追着自己的尾巴,却永远也追不到!”大家听后都笑得前仰后合。
5. 苏东坡与书法:苏东坡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有一次他写了一幅字,自己觉得写得很好。
他拿给朋友看,朋友看后说:“这字写得不错,只是有一点不足。
”苏东坡问:“什么不足?”朋友回答:“不足之处在于,你写的字太好了,让其他人都写不出这样的字了。
”苏东坡听后哈哈大笑。
6. 苏东坡与官职:苏东坡曾经担任过一些官职,但他并不在意官职的高低。
有一次,他被任命为一位小官员,有人问他是否满意这个职位,他回答:“我只要官职,不要官位。
”大家听后都觉得他的回答非常幽默。
7. 苏东坡与诗词:苏东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词广为流传。
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自己觉得写得很好。
他拿给朋友看,朋友看后说:“这首诗写得很好,只是有一点不足。
”苏东坡问:“什么不足?”朋友回答:“不足之处在于,你写的诗太好了,让其他人都写不出这样的诗了。
苏东坡智慧幽默故事10则
![苏东坡智慧幽默故事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45788b33af1ffc4ffe47ac9c.png)
1、反唇相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见一房子根基已动,一面墙向东倾斜。
王安石出上句以戏东坡:“此墙东坡斜矣!”苏东坡仰头大笑,即吟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注:二人政见不同,关系不是很好)2、针锋相对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3、投石引诗秦少游娶苏小妹时,被一难再难,及至新房门口,苏小妹再出一联: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观思索良久不得下联,苏东坡有心相帮,在远处拾一石子远远丢进湖中,秦少游受到启发,冲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4、年少轻狂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
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
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寺态炎凉苏东坡游莫干山时到一寺中小坐。
寺中主持和尚见来了个陌生人,就淡谈地说:“坐。
”又对小和尚喊:“茶。
”两人落坐交谈后,主持和尚发现对方脱口珠玑,料想此人不凡,就请客人进厢房叙谈。
入室后,主持和尚客气地说;“请坐!”又叫小和尚:“敬茶!”再一打听,方知来者是赫赫有名的苏东坡,主持和尚连忙作揖打恭地引他进客厅,连声地说:“请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苏东坡临走时,主持和尚请他题副对联。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502b8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3.png)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属于口头文学,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名人苏轼轶闻趣事的故事1.东坡肉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
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
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2.苏轼退房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
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肖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
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
于是苏轼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
”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这年七月,他客死于租住的房子之内。
(见宋费衮《梁溪漫志》3.吟诗赴宴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轰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
苏东坡的10个幽默故事.doc
![苏东坡的10个幽默故事.doc](https://img.taocdn.com/s3/m/2486aa00aeaad1f347933f41.png)
苏东坡的10个幽默故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聚宴争菜苏东坡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商议好备下酒菜,请苏东坡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东坡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连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去。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盘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东坡时,苏东坡却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那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个举人只能干瞪眼。
点评:这个民间故事被附会到多个名人身上,其他还有徐渭、郑板桥等,为了强调他们年轻时聪明伶俐。
2、巧骂贪官苏东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时,有一次微服出访,到了处州府,在一个亲戚家赴寿宴,在场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苏东坡。
酒席间,有人提议:“我们来行酒令助兴,各位看怎么样?”当时知府杨贵和县令王笔也在场,二人都是贪官。
王笔说:“我先来。
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
”另一个官员接着吟道:“一个出字两重山,一样颜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杨贵也摇头晃脑地吟道:“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这时,苏东坡吟道:“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苏东坡刚一念完,王笔就醒悟过来:好哇,“龟”和“贵”,“鳖”和“笔”都是同音字,这不是辱骂大人杨贵和我王笔吗?他立刻指着苏东坡喝道:“狂徒,你胆敢骂人!”苏东坡说:“要说骂人,我看你们刚才吟的才是骂人。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539f42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ae.png)
苏轼的有趣小故事苏轼,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其文笔雄逸豪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豪放派"代表人物。
除了他的诗词作品,苏轼还是一个充满幽默与智慧的个体,经常讲述一些有趣的故事。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苏轼的有趣小故事。
故事一:苏轼与朋友比肩才艺苏轼与好友黄庭坚是文坛重要的合作伙伴,黄庭坚以其绝佳的书法而闻名于世。
有一次,苏轼和黄庭坚一起参加了一个文化活动。
活动中,主持人邀请了一位书法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苏轼和黄庭坚看了之后,觉得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并不十分出色。
于是,苏轼提议说:“书法大家们都来比一下吧。
”主持人也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主意,便询问:“那以谁的作品为标准呢?”苏轼笑着说:“那就以黄大家的作品为标准吧。
”黄庭坚十分谦逊,不愿意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的作品进行比较。
苏轼见状,幽默地说:“我们可以用一个网球来代替你的作品,你不是很擅长网球吗?”黄庭坚恍然大悟,也笑着说:“好吧,就这样比。
”于是,大家拿出纸笔开始书写,主持人很快宣布比赛结束,所有人都在打网球。
这个有趣的故事展现了苏轼的幽默风采和他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故事二:苏轼与里巷儿童们的互动苏轼喜欢与人们交往,尤其是与年轻人的互动。
据说,他曾经在自己的府邸门口按计划放了一些小鸟,而在远处隐藏着一条看不见的线。
当有人路过时,苏轼就会提起线,小鸟便会跃上天空。
年幼无知的里巷儿童们总是对这一神奇事件感到好奇,并将之形容为"神奇的鸟"。
他们纷纷想要看看这种出奇的景象,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里巷的门口总是聚集着一群兴致盎然的儿童。
苏轼渐渐发现了这个情况,便对他们说:“你们最喜欢的小鸟,它已经飞走了,似乎不再回来了。
”众多儿童听后失望地离开了。
然而,不久之后,苏轼专程派人将几只小鸟放在了门前,当儿童们再次聚集时,苏轼又突然将线提起,小鸟们再次飞上了天空。
儿童们又一次陶醉于这神奇的景象,为苏轼的巧妙玩弄办法和纯洁的童真笑声所感动。
苏轼最冷门少人知道的小故事
![苏轼最冷门少人知道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db75d6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3.png)
苏轼最冷门少人知道的小故事篇一:《苏轼与神秘茶农》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四周环山,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这个小山村名叫青茗村,村里的人大多以种茶为生。
苏轼,这位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因为仕途不顺,被贬官到了离青茗村不远的地方任职。
苏轼向来喜爱品茶,听闻青茗村的茶叶别具风味,便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苏轼带着他的小童阿福踏上了前往青茗村的小路。
一进村,就看到一位老茶农正在茶园里忙碌着。
苏轼走上前去,恭敬地作揖道:“老丈,您这茶园打理得真是井井有条啊。
”老茶农抬起头,看了看苏轼,笑了笑说:“客官,您是从外面来的吧?”苏轼点了点头。
老茶农热情地邀请苏轼到家里喝茶。
走进老茶农那简陋的屋子,屋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老茶农拿出自己珍藏的茶叶,精心泡制了一壶茶。
苏轼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清香在口中散开,他不禁赞叹道:“此茶真是妙极,不知为何如此特别?”老茶农笑着说:“这茶啊,不仅是种得精心,还得看老天的脸色。
有一年,村里遭了旱灾,茶园都快枯了。
大家都以为没救了,我却不甘心,每天去山上找水源。
”苏轼好奇地问:“那您找到了吗?”老茶农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找了好些天,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细微的流水声。
顺着声音找去,发现了一处隐藏在石头缝里的小泉眼。
我用竹筒把水引到茶园,这才保住了一部分茶树。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这茶叶里啊,不仅有茶香,还有那股子不放弃的劲儿。
”苏轼听了,心中很是感慨。
他想到自己仕途的坎坷,有时候也想放弃,但是听到老茶农的故事,他觉得自己应该像老茶农对待茶园一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之后,苏轼和老茶农又聊了许多关于种茶、品茶以及生活的感悟。
太阳渐渐西斜,苏轼才带着阿福依依不舍地离开青茗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像老茶农面临旱灾一样。
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用心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总会迎来转机。
而且,很多时候,困难也会成为我们独特的财富,就像经历旱灾的茶叶反而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肉与无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苏轼在黄州东坡种菜时写下的对联,是写给苏小妹的。
东坡上风光旖旎,遍布奇花异草,苏轼自是情绪开朗,也变得更加浪漫。
高兴之中,苏轼在房前种了一大片竹子,看着自己的竹子雨后春笋,节节生长,自是怡然自得。
但是生性刁蛮的苏小妹见状却闷闷不乐,埋怨哥哥浪费地亩,只知道玩乐,不懂生活之艰辛。
在他看来,就应多种一些值钱的草药蔬菜,卖了钱,把生活过好,多买些鱼肉吃。
于是苏轼就给妹妹写了这副对联规劝妹妹。
在苏轼眼里,人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得活得艺术一些,作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从不一样方面解读了人生,要勇敢顽强,一片芳心,活出气节,清心寡欲尤其竹子的气节令苏轼景仰。
苏轼嗜好画竹,他对竹子的一枝一叶都有深深的感悟,都能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
2、苏轼的故事: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
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
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苏家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能够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
在这种自满的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
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
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因此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期望能得到你的帮忙。
”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
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
对着老人满含期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透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不就应。
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
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
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
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母亲微笑着点点头。
苏轼从小就是这样,在学问上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有不适宜的地方必须会提出来,即使对方是老师,也会直言不讳。
正是从小养成的这种认真对待学问的好习惯,成就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也让他受用终生。
3、‘尸骨’未寒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
江。
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的下联是:
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4、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
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
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
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
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
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5、敷衍豪门
据说,苏小妹为了找到如意郎君,曾以文选婿。
当时消息一传出,呈文求婚者不计其数。
其中有一豪门公子叫方若虚,他对小妹倾慕已久,闻讯后连忙应选。
他呈上得意诗文若干篇,谁知小妹一看,淡如白水,便提笔在上面批了一联:笔底才华少,胸中韬略无。
苏东坡看到小妹的对联,可急坏了。
方府豪门是得罪不起的,为了避免是非,便悄悄在小妹的联语后面各添一个字,把对联改成:笔底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
方若虚读后真是欣喜若狂,他急于要见苏小妹以表衷肠。
苏东坡知道小妹根本看不上他,生怕玩笑开大了不好收场,急忙托故阻止,说:“我妹妹文才是有些,但其貌不扬,脸长,额突,不信我给你念首诗便知: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方若虚怎知是苏东坡在骗自己,还真以为苏小妹很丑,于是怏怏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