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初探
内容提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力求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使学生敢于发现、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感悟知识,体验成功,实现其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全面发展。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生活——数学”、“数学——生活”观念,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探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策略。
正文: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数学知识的传授者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索学习的空间。一年来,我校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进行了“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初步构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并立项为“十五”市级重点研究课题。
一、模式的概念
“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创设问题产生情境,调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研究探索、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感悟知识,体验成功,获得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实现其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模式的教学过程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探索阶段→组织交流”。“准备阶段”即学生探索活动前的准备,主要指教师对主体的激发,它包含了师生双方情感的调动,进入“教”和“学”的准备。“探索阶段”即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主要指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索,并通过合作互动来探索寻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组织交流”即主体的充分展现、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应用,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交流活动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形成数学问题结论。
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包含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1、创设情境,主体准备;2、目标导向,主体调动;3、质疑问难,主体参与;4、引导探索,合作互动;5、形成共识,主体发展。
这三个阶段与五个环节的联系,各环节有哪些要求,可列表反映如下。
“问题——探索——交流”教学过程
阶教学基合作互动式教学过程
段本环节教师活动要求学生活动要求
准备1、创设情境
主体准备
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⑵导入新课的情境氛围
⑴做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准备
⑵做好研究材料准备
⑶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
阶段2、目标导向
主体调动⑴检测预习,培养习惯
⑵提出目标,有激励性、导
向性
⑴明确认知目标,产生求知兴趣
⑵在新旧知识的转化上引发学习
动机
探3、质疑问难
主体参与⑴创设学生质疑情境
⑵激励学生质疑问难
⑴主体参与,发现问题
⑵敢于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⑶因学施教
⑶明确目标,并投入解疑实践 索阶段 4、引导探究
合作互动 ⑴巧妙引导,启发思维 ⑵提供主体参与、实践、思维的
空间,促进合作互动,主动
探究,并注意分层指导
⑶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
其他特殊方式,启发学生思
维,突破思维难点
⑴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多层次, 多角度,交互信息,启迪思维, 主动探究 ⑵借助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或实验 等,启迪思维,突破难点 ⑶掌握学习的方法,内化知识 组织交流 5、形成共识
主体发展 ⑴启发联想、想象、猜想等进 行广泛的交流。
⑵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用学到
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
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
能力的培养
⑴充分展开联想、想象、猜想、 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 展 ⑵学会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⑶充分感受成功喜悦,达到身心 陶冶
三、模式的现实意义 我们提出的“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是以“人的发展”教育理念为指导,树立“生活——数学”、“数学——生活”观念,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生活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策略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在“问题——探索——交流”教学模式下,探寻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规律和教学策略。
四、模式的实施
1、准备阶段,即学生探索活动前的准备
⑴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准备。例如,探索梯形面积时,需要用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收集这些几何形体,通过整理复习,掌握其形体的特征,做好准备。同时用回忆或查书的形式思考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做好数学思想方法的准备。
⑵ 研究材料的准备。例如,教学“梯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一个上底、下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的梯形学具,考虑学生探索梯形面积时,会用到拼、剪、割、补等方法,因此上课前要让学生准备好直尺、剪刀和纸张。
⑶ 情感情境的准备。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蕴涵所学的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使他们情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⑴甲已两杯水都是100克,甲杯水放入21克糖,已杯水放入11克糖,请你说说哪杯水甜?为什么?⑵甲杯水20克,放入糖3克,已杯水25克,放入糖4克,现在哪杯水更甜些?对于第⑴题,学生很快得出结果,可对第⑵题,就不容易很快作出判断,从而产生一种急切的探索动机,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一节课的探索。
2、探索阶段,即根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
这一阶段,学生面对实际问题,首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或猜想,得到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或者从多种假设中选择一种合理的,或者对假设进行验证(有时也可不进行验证),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⑴ 在探索过程中,溯本求源,让学生体验科学家的创新历程。例如,教学比例尺时,让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画物体的长度(三人在黑板画,其他同学在本上画)
5厘米长的铁丝。(同学们都能画出)
50厘米长的铁丝。(在本上不能画出,但在黑板上可以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