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即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性即知识
德性与知识绝对等同起来的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苏格拉底将知识与德性等同的直接原因是将德性直接等同于善性,而不是将德性看作是品质的特性和行为习惯。

首先,它混淆了德性的本性与关于德性本性的知识。

德性的本性是一种客观的实在,对于这种客观的实在,不同的流派哲学家由于种种原因认识的结果可能会有差异,而且往往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别人理解的是错误的。

例如,西方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就认为自己的德性知识是德性本性的反映,是唯一正确的,其他异教的知识都是错误的。

基督教教会甚至以此为依据对异教进行迫害。

因此应该看到德性本性与哲学家们关于德性本性的具体知识不尽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有关德性本性的知识了解德性本性,那么就不会出现单纯认为自己所掌握的德性知识是唯一正确的,而别人的德性知识是错误的情况。

所以,人们会理智地看待他们所掌握的德性知识是有局限的,并不就是德性的本性,德性的本性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而且他们对其他哲学家的不同观点的态度也会更包容,甚至可以了解借鉴其他哲学家的观点,以加深对德性本性的理解。

其次,具备知识与具备德性不是同一的。

有知识不等于有德性,无知识也不等于无德性。

就第一点来讲,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传播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人们作恶不单单是由于无知,甚至是错误的利用知识去作奸犯科。


以说他们应该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可他们不仅没有正确的利用知识走向正轨,反而成为了危害社会的人。

就第二点来讲,一些知识水平较低的群体身上却闪耀着德性的光芒,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拾荒者拾金不昧的事迹,也许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值得人尊重。

因此,我们应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进行辩证、全面、客观地解读和评析,对“知识”与“德性”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进行深入探究,以促进社会发展。

苏格拉底的命题自然有其道理,一个拥有德性的人的确需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德性”,或者是能够意识到善与恶的分别所在。

能够接受良好教育的阶层自然知道什么是具有德性的,但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凭借其道德直觉与道德反思能力也能够明白善之所在。

这有点类似“良心”一说,人们通过扪心自问就能够发现心中的道德天平。

但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够认识到善,而在于能不能够身体力行地去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