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统计方法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
Chapter 1-气象资料及其表示方法
Chapter 2-选择最大信息的预报因子
Chapter 3-气候稳定性检验
Chapter 4-气候趋势分析
Chapter 5-一元线性回归
Chapter 6-多元线性回归
Chapter 7-逐步回归
Chapter-8-气象变量场时空结构分离
复习题:
1、气象统计预报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气象(气候)样本进行分析来估计和推测总体的规律性。
2、突变可分为:均值突变、变率突变、趋势突变。
3、气候统计诊断分析与天气统计诊断分析的不同点是研究对象不同,一个是(气候特征),一个是(天气特征)。相同点是数据资料都必须是(长时间)的观测数据。
4、()需要对结论进行一系列的推断,分析结论的可信程度以及是否为因果关系。
A 统计分析; B统计诊断;
5、采用统计诊断的方法研究天气、气候现象,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多选>。
A 了解区域性或者全球性天气、气候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异常程度;
B 探索气候变量及其与其它物理因素之间的联系;
C 对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变化状况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诊断,为改进模式提供线索和指导;
6、对天气、气候现象进行统计诊断分析,一般分为四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A科学综合和诊断; B选择诊断方法; C资料预处理;D收集资料;
7、气候统计预测,一般分为四步。首先,();其次,();再次,();最后,()。
A建立统计模型; B统计检验; C预测结论; D收集资料;
8、统计预测模型在利用大量()观测资料对气候系统内部或与其它变量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的,用于对()状态进行估计。在这一预测过程中,假设气候变化的成因和物理机制至少在(
)期间与()期间一致;气候系统保持稳定。
A过去; B未来; C预测; D观测;
9、气候统计预测过程主要由以下4个要素构成:1、(),例如:夏季降水量,8月份高温日数、暴雨日数;2、(),通常为从某些统计上显著相关的预报因子群提取的有效信息;3、(),根据数据性质、预测对象和预测因子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预测模型;4、(),对未来气候变化状态时间、空间、数量、性质等方面的预测。
A预测技术; B预测依据; C预测结果; D预测对象;
10、气象统计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多要素气象资料。例如:1950-2016年南京7月份高温日数,属于()气象资料;例如某气象站7月份日降水量与08时相对湿度,属于()气象资料。
A 单要素; B多要素;
11、根据预报(或预测、预估)对象的时间尺度可以进行如下划分:1、(),小于10天;2、(),10-30天;3、(),月、季、年;
4、(),年代际或更长。
A天气预报; B延伸期预测; C气候预测; D气候变化预估;
12、()是要素总体数学期望的一个估计,反映了该要素的平均(气候)状况;()是将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表征变量的中心趋势;()是要素(变量)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表征最容易发生的情况。()是变量小于某上限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A 平均值;
B 中位数;
C 众数;
D 累积频率;
13、观测序列为(1,3,3,3,5,6,7,8,9),平均值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A 3;
B 5;
C 6;
D 7;
14、观测序列为(1,3,3,3,5,6,7,8,18),平均值是(),中位数是(),众数是()
A 3;
B 5;
C 6;
D 7;
15、甲地区12月份气温的均方差(标准差)为1.75,1月份气温均方差为1.09。乙地区12月份气温的均方差(标准差)为1.61,1月份气温均方差为2.03。对甲地区来说,()月份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对乙地区来说,()月份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就12月份而言,()地区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A 甲;
B 乙;
C 12;
D 1;
16、累积频率是变量小于某上限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观测序列为(1,3,3,3,5,6,7,8,9)。上限为4的累积频率为()/9,上
限为7的累积频率为()/9。
A 2;
B 4;
C 6;
D 8;
17、()是指统计分析对象的全体。()是指总体中的一部分。气象上的总体指无限总体,一组气象资料就是无限总体的()。1950-2016年南京地区夏季降水量这组气象观测资料属于()。()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是随机变量。()的特征随所取的样本而变化,与其有关的变量也称为随机变量,如平均值、均方差等。
A 总体;
B 样本;
18、在随机事件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概率)。()是事件的总体特征;()是事件的样本值。
A 概率;
B 频率;
19、为使不同要素的观测数据在同一水平上比较,采用标准化方法,使它们变成同一水平的无单位的变量。气象观测数据标准化后的平均值是(),均方差是()。
A -1;
B 0;
C 1;
20、研究某一区域时,若区域中m个站气象要素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把这一区域当作一个点来研究。可使用()法,选用最具代表性的站; 或使用()法,采用m个站的平均值。
A 区域平均; B代表站;
21、 n次观测次数中,事件A出现nA次,则事件A的频率P(A)为nA/n。观测次数n足够大,P(A)稳定接近某个常数,这就是( )。概率描述的是总体特征,而()是样本的特征。
A 概率;
B 频率;
C 事件;
22、布袋中有4个球,分别标有A、B、C、D。从布袋中拿出1个球。拿到的球有()种可能。从布袋中拿出2个球(考虑先后顺序),总共有()种可能。从布袋中拿出2个球(不考虑先后顺序),总共有()种可能。
A 4;
B 6;
C 8;
D 12;
23、夏天某地区冰雹出现概率为0.03。5天中有一次冰雹的概率为();至少有一次冰雹的概率为()(多选)。
A、0.03×5=0.15;
B、C51×0.031×0.974=0.1328;
C、C51×0.031×0.974+C52×0.032×0.973+C53×0.033×0.972+
C54×0.034×0.971+C55×0.035×0.970=0.1413;
D、1- C50×0.030×0.975=0.1413;
24、自然界中各现象间存在普遍的关联。这种关系可分为两种:物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