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半导体封装测试工厂
上海华旭微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芯哲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中光电子有限公司
超威半导体公司
葵和精密(上海)
新义半导体
快捷半导体
安靠封测(上海)
东莞乐依文半导体有限公司
日月光(威海)
日月光(上海)威宇半导体
日月芯
嘉盛半导体
罗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长风
尼西
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宏茂微电子
上海斯伦贝谢智能卡技术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
晶诚(郑州)科技有限公司
银河微电子
捷敏电子
捷敏电子(合肥)
通用半导体
通用半导体(西安爱尔)
超丰
勤益电子(上海)
广州半导体器件
桂林斯壮半导体
无锡华润华晶微电子
合肥合晶
华越芯装电子
苏州奇梦达公司
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市华星电子有限公司
凯虹电子开益禧半导体
京隆科技
震坤
乐山菲尼克斯(ON Semi)
菱生
骊山微电子
绍兴力响微电子
绍兴力响微电子有限公司
美光半导体
巨丰电子
上海纪元微科
美国芯源系统
南方电子
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有限公司
华微
凤凰半导体
飞利浦
清溪三清半导体
瑞萨半导体
威讯联合
三星电子(半导体)
晟碟半导体
三洋半导体
三洋
上海旭福电子
永华电子
汕头华汕电子
深爱半导体
矽格电子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
飞索半导体
深圳赛意法电子
天水华天微电子
东芝半导体
芯宇
优特半导体(上海)
新康电子/威旭
晶方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无锡华润安盛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红光微电子
厦门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扬州晶来半导体有限公司
矽德半导体
扬州市邗江九星电子有限公司
广东粤晶高科
中星华电子
瑞特克斯(成都)电子
潮州市创佳微电子有限公司
恒诺微电子(嘉兴)有限公司
恒诺微电子上海
英特尔产品成都
英特尔产品上海
上海松下半导体
苏州松下半导体
矽品
日立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
江门市华凯科技有限公司
江阴长电先进封装有限公司
阳信长威电子有限公司长威电子
星科金朋
浙江金凯微电子
长沙韶光微电子
深圳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
国内的十大封装测试企业(这是05年的排名了):
1.飞思卡尔(Freescale)(天津)
2.RF(MicroDevices)(北京)
3.深圳赛意法(Sig-STMicro)
4.Intel(上海)
5.上海松下(Matsushita)半导体
6.南通富士通(Fujitsu)微电子
7.苏州英飞凌(Infineon)
8.北京瑞萨(Renesas)半导体
9.江苏长电科技
10.乐山菲尼克斯(Phenix)半导体
无锡新区4家IC企业入围中国半导体十大企业
2011-03-06 09:39 来源:中国江苏网
3月4日从2011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获悉,无锡市华润矽科、海力士、华润微电子、英飞凌等四家企业成功入围中国半导体十大企业。
据介绍,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以第十名入围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无锡海力士-恒亿半导体有限公司和华润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以第一名和第三名入围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集成电路与分立器件制造企业,而英飞凌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第十名入围201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封装测试企业。
注:
(1)带E号为协会预估数据。
(2) “﹡”为子公司或合营公司,其母公司或股东公司在本表也有反映。
“今年包括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邀请我们去座谈,就是谈谈整个行业性投资过热问题,8月11日,当时几大部委联合在京召开座谈会,我们公司,还有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均到场谈了谈包括生产、规模、成本、利润等方面的问题。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近日对早报记者表示
中国多晶硅产能超全球需求2倍
业内料国务院年内将出台多晶硅行业准入政策提高投资门槛,不再审批单线3000吨以下项目
东方早报记者李晓辉
多晶硅,这种原本主要用作电子芯片领域的原材料,因为搭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快车,从而在中国成为各地争上的“香饽饽”产业。
由于多晶硅项目实行备案制度,只要通过地方的环评、工艺等手续就可以上马。
目前,中国数十个城市都在打造光伏产业园,很多地方都提出了打造千亿级光伏、多晶硅产业园的目标。
这背后自然有着利益的强力驱动。
多晶硅的价格在最近短短3年间,由最初30美元/公斤,暴涨至2008年的最高400美元/公斤,再跌落至现在的60美元/公斤。
即便如此,由于一家大型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能将成本控制在35美元/公斤,并有望在2010年达到25美元/公斤的国际水平。
因此,其中的利润仍相当可观。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有19家企业多晶硅项目投产,产能规模达到3万吨/年,另有10多家企业在建,扩建多晶硅项目,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
而2008年我国多晶硅的总需求量才17000吨。
这些产能若全能兑现,将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倍以上。
因此,关于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话题,已经引起了业内的热议。
从今年7月份开始,经历大半年的光伏业整体回暖,而经过数年自由发展的多晶硅行业已经引起国务院的关注。
多晶硅行业面临洗牌时机。
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业内均预计,在年底之前,一项更为具体的、专门针对多晶硅行业的行业准入政策指导意见就将发布。
六部委调研产能过剩
事实上,炙手可热多晶硅产业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9月-10月,一场由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科技部、工信部等6大部委联合组成的调研组对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
这一切都源于,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倾向。
“今年包括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邀请我们去座谈,就是谈谈整个行业性投资过热问题,8月11日,当时几大部委联合在京召开座谈会,我们公司,还有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均到场谈了谈包括生产、规模、成本、利润等方面的问题。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锦标近日对早报记者表示。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炙手可热,这个产业链包括多晶硅、硅片、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板。
在2009年之前,整个光伏产业80%的成本都集中在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环节,而利润方面,更是高达500%,甚至高达800%。
“在2007、2008年简直是抢购,拿货多少要看关系。
”河南洛阳中硅一位销售经理对早报记者表示,“经历了去年的金融危机,多晶硅价格也一路下跌到60美元/公斤,只占到整个产业链成本的3成,但我们的货还是很紧俏。
”
暴利:从500%降到100%
多晶硅的价格在短短3年间由最初30美元/公斤,暴涨至2008年的最高400美元/公斤,再跌落至现在的60美元/公斤,有着太多疯狂故事。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STP.NYSE)一位管理层对早报记者表示,最初的样本是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宣布大力推广光伏,他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海外需求背景下,迅速做起来并在美国上市,这开始了整个光伏产业近几年100%的复合增长。
无锡尚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
“只要你生产出来了产品,根本不用算成本,总是有好几倍的利润等着你。
”上述洛阳中硅公司人士对早报记者回忆当初那美好的销售情景。
“多晶硅的价格总体说是比较透明的,就中国这么惊人的增长速度,严重供不应求,怎么可能不引起暴涨?更何况这么高的暴利,怎么能没有炒作?”上述无锡尚德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
作为光伏产业的原材料,多晶硅的匮乏,已经成为当时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中国多晶硅2006年的总产量只有87吨,2007年涨到1139吨,2008年增长到4300吨,与市场需求的缺口差上万吨。
与此同时,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光伏业规模7年时间增长近600倍,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0万千瓦,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占全球份额的30%,2008年全球前25家太阳电池生产商中,有8家是中国企业。
以江苏中能硅业这家专门生产多晶硅的公司为例,2006年6月才正式开始建设其一期1500吨的产能,当年生产多晶硅155吨,销售额在3亿元;2008年6月再建成二期1500吨产能,当年生产多晶硅1850吨,销售收入35.7亿元。
吕锦标对早报记者表示,当初他们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会有如此高的利润。
去年不到2000吨的销量,他们的净利润就达到了20多个亿,这也是他们没想到的。
他透露,2008年时,江苏中能的多晶硅综合成本在67美元/公斤,他们今年上半年万吨项目投产,成本一季度下降到46美元/公斤,今年全年控制在35美元/公斤,2010年将
计划达到25美元/公斤的国际水平。
目前更多考虑降成本
显然,在2009年之前的多晶硅行业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暴利行业。
不过,这一切随着去年四季度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一切发展了变化。
多晶硅价格已经由300-400美元/公斤,跌至今年的50-60美元/公斤。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光伏分会理事长赵玉文对早报记者表示,多晶硅价格的暴跌,实质是价格的本位回归,多晶硅暴利时代本来就不正常。
而随着多晶硅价格的回归本位,也迫使国内在技术和成本控制层面加大投入。
对于今后多晶硅的价格是否将再涨到100美元以上/公斤,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从业者,均表达出高度一致性的否认。
目前全球多晶硅产能最大的美国Hem Lock公司一位负责人EricPeeters此前对早报记者表示,全球多晶硅价格主要还是由市场决定,但是根据未来全球产能急速扩大,尤其是中国,想要回到此前的暴利时代已经不太可能。
吕锦标也对早报记者表示,看看现在国内的扩产情况,未来2年很有可能供大于求,多晶硅价格不大可能回复到100美元以上/公斤,他们目前更多考虑是如何降低成本。
地方ZF大跃进
从西部到东部、从内陆省份到沿海地区,中国数十个城市都在打造光伏产业园,很多地方都提出了打造千亿级光伏、多晶硅产业园的目标。
一直作为多晶硅重地的四川省乐山市,其太阳能光伏硅材料产业链目前有28个项目,总投资达到409亿元,投资企业包括永祥、新光硅业、东汽峨半、拓日新能(新天源)、乐电天威等。
据当地发改委介绍,截至6月底,乐山全市已形成年产多晶硅4500吨的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一,预计年底将扩张至7500吨。
在《江西2009年重点产业招商项目》中,多晶硅生产、切片应用的项目就占了26项,总投资为321.87亿元,分布在全省15个地市县。
原本没有光伏产业的陕西省,2009年初将光伏产业列为该省“一号工程”,目前已拥有8个光伏产业园区。
早报记者掌握的一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现有22个项目共达45000吨的多晶硅项目在生产或者马上将投产。
吕锦标对早报记者表示,很多几百吨的项目现在应该没办法开起来,因为成本的问题,另外一些企业的大型项目也会因为融资的问题而无法如期生产。
据早报记者了解,从2008年7月算起,全国有17个省仅多晶硅项目就有35个项目在建或是准备动工,如果这些项目都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中国多晶硅产量将达到12万吨。
而据中投证券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
省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
项目容易通过审批
“实际上现在各方面的统计数据都不会特别准确,要么是有项目,但是因为资金没有到位,或者市场不好而没有开工建设,这些都还得先看看现实的产能情况,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规划和现实都必须要了解清楚。
”上述无锡尚德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
“不论具体会有多少产能将上马,但这一切都跟地方政策有直接关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
对于地方ZF,主要有符合国家基本产业政策的项目,那么产值能够迅速做大,缴纳税收,拉动GDP,必然会迅速通过。
那么,如此没有整体布局的局面,必然造成重复建设。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多晶硅项目实行备案制度,相比很多大型工业项目需要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审批,要简单很多,只要通过地方的环评、工艺等手续就可以上马。
多晶硅又是稀缺朝阳产业,为什么不上马呢?
江苏中能目前产能已经达到18000吨,吕锦标对早报记者表示,在行业以外,他们公司甚至在2009年之前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只是在埋头迅速扩充产能。
产能是否真的过剩?
如果按照规划产能的数字总体计算,整个多晶硅产能过剩确定无疑。
按照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数据,多晶硅总规划产能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万吨,这将远远超过全球需求的2倍。
该行业警示,有三四十家的多晶硅项目都在开工建设,整个行业在近两三年内,存在一定的投资过剩、产能过剩的风险。
另外,按照企业方面的计算数据,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03800.HK)执行总裁江游分析,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有20多家企业进入,如果预测明年全球光伏安装量为1200万千瓦计算,其所对应多晶硅供应量为7万-8万吨,这样的话,中国多晶硅总体规划产能会有部分的过剩。
“不过我们不能仅仅算数字上的账,而是要看企业实际需要,和目前市面上的多晶硅厂家的实际情况。
”上述尚德人士提醒道。
“国内的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确实不能从数字上理解。
”赵玉文对早报记者表示,2008年国内多晶硅(6N以上)的产量只有4000多吨,满足下游市场1/4的需要,其余均需要进口。
吕锦标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他们企业已经开出的产能有18000吨,由于新的5000吨生产线是上半年陆续投产,投产后有三到六个月的产能提升阶段,预计今年实际产量在7500吨,现在每个月有上千吨的产量,仍然不能够满足客户的订单。
据了解,在2008年,江苏中能已经与无锡尚德、常州天合等数个主要光伏企业签署了5-7年的“定量定价”长单,合同金额高达213亿美元,收到的订金就有27亿元人民币。
实际上,如果将目前已经所知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分类可以分为:企业的实际产量、生产能力、对外公布但一直未能建成的产能。
比如,一直号称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江西赛维LDK,从其2007年6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就宣称建成1.5万吨多晶硅规模,不过直到现在尚未完成,反而被江苏中能这家行业后来者快速超过。
赵玉文对早报记者表示,在建项目可能会因为规模成本等问题停产,计划产能也会因为市场供需关系而变化,这些都只是数字的体现,但未能达到现实的供应。
他们预计今年国内多晶硅的实际产能只有1.4万吨,这实际还是供小于求的。
从这个角度,产能过剩的说法不准确。
接受早报记者采访的数位业内人士均表示,号称的明年10万吨产能规划,会随着资金情况、市场需求、成本问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搁浅。
行业洗牌时机到来
今年国庆节前,国务院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
业内均预计,在年底之前,一项更为具体的、专门针对多晶硅行业的行业准入政策指导意见就将发布。
赵玉文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提出多晶硅的产能有过剩倾向,并不意味着国家对于这一新能源产业开始抑制,也不代表对其支持力度会减弱,反而会从行业健康发展的大局整体规划。
“对于主要的产业领域,国内的情况哪个不是先产能过剩、一片混乱,然后才是ZF出面调整?这实际是个矛盾的问题,ZF早出手不行,晚出手了也不行。
”上述不具名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
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倾向”后。
9月21日,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向各省市有关部门下发了调查表,让各省市提供当地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现有及规划产量、产能、技术来源、能耗等数据。
更早的时候,据早报记者了解,9月10日,工信部电信司在洛阳中硅召开了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合作发展会议,与会的企业包括赛维LDK、江苏中能、新光硅业、大全光伏等6家行业一线企业。
据当时参会的吕锦标对早报记者表示,当时工信部问到他们一些生产规模到底多大才是规模经济时,有提到5000吨的,也有提到3000吨的,不过即使按照单线3000吨规模,那么目前整个多晶硅行业,几乎没有多少能够达标的。
就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产能的20多家多晶硅生产企业,200-300吨的生产规模比比皆是,1500吨的单线就已经算很大规模了,不仅如此,即使即将出台的产业政策对于这些已经通过审批的项目不起作用,那么高昂的成本,也迫使其无法开动。
据了解,产能在1000吨以下的单线生产线,多晶硅生产成本至少在80美元/公斤以上,另外其对于环境的污染也远比规模型循环利用的大项目更加严重。
银行已收紧多晶硅贷款
吕锦标预计,“即将出台的产业指导意见,估计主要是细化9月底国务院下发的《意见》,不过这其中的准入门槛我们现在可以有个大致的判断。
”
业内预计,首先在规模上,今后单线3000吨以下项目不再审批,提高了投资门槛,一个单线3000吨项目投资20亿元,没有实力的投资人自然无法进入;其次,关于新建多晶硅项目的能耗和技术的要求,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这意味着今后不再审批改良西门子法工艺生产太阳能多晶硅项目,今后只能新批其他如硅烷法之类能耗更低的新工艺。
改良西门子法工艺,是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的主流生产技术。
实际上,目前国家对于多晶硅的金融政策和进出口政策都已经悄然做出了调整。
从9月1日开始,废多晶硅不再允许进口。
这实际是打压小企业进入门槛。
另外,在多晶硅被扣上“产能过剩倾向”的帽子后,银行也已经对其收紧了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