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共存问题总结
离子共存知识点归纳总结
![离子共存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5ff3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5.png)
离子共存知识点归纳总结1. 离子的定义和性质离子是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化合物。
离子通常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是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正电荷的离子,阴离子是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负电荷的离子。
离子的性质包括电荷、大小、电子结构等,这些性质影响着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化学行为。
2. 离子共存的类型离子共存可以分为同种离子共存和异种离子共存两种类型。
同种离子共存是指同一种离子在一个体系中共存,例如氯离子和氯离子在海水中的共存;异种离子共存是指不同种离子在一个体系中共存,例如氯离子和钠离子在海水中的共存。
3.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作用、溶解作用、络合作用等。
静电作用是指带电的离子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吸引或排斥的现象;溶解作用是指离子溶解在溶液中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溶解作用会受溶剂、溶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络合作用是指离子与配体形成化合物的过程,络合作用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离子共存的影响离子共存会对化学反应、溶解度、电导率等产生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共存会改变反应速率、平衡常数等,进而影响反应的进行和结果;在溶解度方面,离子共存会改变溶解度积、饱和度等,进而影响溶解度的测定和应用;在电导率方面,离子共存会改变电导率的大小和方向,影响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应用。
5. 离子共存的应用离子共存在冶金、环境、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冶金领域,离子共存是金属提取和精炼的重要过程,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金属提取和精炼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环境领域,离子共存是污染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物领域,离子共存是生物体代谢和生物作用的重要过程,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离子共存是化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离子共存常识知识点总结
![离子共存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a005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a.png)
离子共存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离子的概念离子是指在化合物中带有电荷的化合物分子或原子。
离子根据其带电性质可以分为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和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
二、离子的产生1. 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产生。
例如,电离反应中,化合物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离子。
另外,强酸和强碱的电离产生的离子也是离子共存的重要来源。
2. 离子还可以通过物理方法产生。
例如,电解可以产生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电子轰击可以产生离子。
三、离子的分类1. 根据离子的电荷性质,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 根据离子的化学性质,可以分为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3. 根据离子的产生方式,可以分为化学产生的离子和物理产生的离子。
四、离子共存的原因1. 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
许多化合物具有离子共存的现象,是因为这些化合物中含有多种不同的离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化合物结构。
2. 强酸和强碱的电离产生大量的离子。
强酸和强碱的溶液中会形成大量的离子,这些离子共存于溶液中。
3. 化学反应和物理方法产生的离子。
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方法产生的离子,会导致不同种类的离子在同一溶液中共存。
五、离子共存的应用1. 离子共存可以用于分析化学反应。
通过检测溶液中的不同种类离子的浓度变化,可以了解反应的进行情况。
2. 离子共存可以用于物质的生产。
许多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用到离子共存的原理,如电解制取金属、溶剂提取等。
3. 离子共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
通过监测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的离子种类和浓度,可以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六、离子共存的影响1. 离子共存会对溶液的性质产生影响。
不同种类的离子共存于溶液中时,会影响溶液的导电性、酸碱性和溶解度等物理化学性质。
2. 离子共存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不同种类的离子在反应中会产生相互影响,影响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等。
3. 离子共存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生物体中的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离子的参与,因此溶液中不同种类的离子共存会对生物体产生影响。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51300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d.png)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点总结:离子共存问题1.由于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高中地理。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降水。
例如,Ba2+、Ca2+、Mg2+、Ag+不能与SO42-、CO32-等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和Cl-、Fe2+和S2-、Ca2+和PO43-、Ag+和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某些易于水解的离子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例如,在碱性条件下,AlO2-、AlO2-、AlO2-、AlO2-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例如,Fe3+和Al3+只能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于溶液中。
这两种离子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溶液中,也就是说,离子之间可能发生“双重水解”反应。
比如3alo2-+3al3++6H2O=4Al(OH)3↓, 等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还原性强的离子不能大量与氧化性强的离子共存。
例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2f85f6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c.png)
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总结离子共存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不同离子在溶液中的共存与反应规律。
下面是对高考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知识点的总结:一、离子共存的条件1. 相互之间没有剧烈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才能共存。
如Na+与Cl-、Ca2+与Cl-等。
2. 相互之间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共存。
如Ag+与Cl-、Pb2+与I-等。
3. 具有相同离子电荷的离子可以共存,但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水溶液中,如Na+、K+、NH4+等。
二、离子共存的规律1. 含有多种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溶液,当它们共存时,可能会发生离子的交换反应。
2. 当溶液中存在两种可共存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时,先用“金十字法则”判断是否发生沉淀反应。
满足金十字法则则会有沉淀生成。
3. 溶液中存在多种阳离子或阴离子时,可以借助溶液析出平衡常数的大小来确定是否发生沉淀反应。
平衡常数大的离子会先发生沉淀。
4. 溶液中多种阳离子或阴离子共存时,可以根据沉淀的溶解度积及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加入顺序来确定产生的沉淀物。
三、常见离子共存实验操作1. 通常离子共存实验操作可以先通过外观来推断是否发生了沉淀反应,再通过试剂的颜色变化、沉淀物的产生和不产生等来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
2. 实验中通常采用加酸和加碱的方法来选择不同的离子。
3.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保持反应体系的酸碱平衡,避免过量的酸碱反应。
四、离子共存的解析方法1. 离子共存的解析方法主要有质量分析法和电位滴定法。
2. 质量分析法是通过离子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沉淀物的溶解性等进行鉴别和测定。
3.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滴定分析,根据测得的电位变化来推断有关离子的存在。
五、离子共存的应用领域离子共存的知识点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1. 离子共存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如饮用水、工业废水等中金属离子的共存与分离。
2. 离子共存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自来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的浓度分析。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d4ce7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6.png)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化学反应的进行和产物的判断。
离子共存是指在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
在实际生活和实验中,离子通常是以离子固体的形式存在,通过溶解可以形成溶液。
1. 离子溶液的电导性离子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因此溶解在水中形成的离子固体在水中会形成带电的离子溶液。
带电的离子会导致溶液的电导性增加,其中离子的浓度越高,电导性越强。
通过电导实验可以判断离子是共存还是单独存在。
2. 离子溶液的化学反应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
不同离子之间的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溶液中的离子有关。
3. 离子共存的判断在观察一种溶液时,如果存在多种离子,则需要通过化学实验鉴定其中所含的离子种类。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析出法、沉淀法、鉴定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溶液中所含的离子种类。
4. 常见的离子共存情况常见的离子共存情况有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氢氧化物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
这些共存情况在化学实验和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应用,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
5. 离子溶液的应用离子共存的知识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水处理中,需要判断水中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以确定水质的好坏;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也需要通过分析离子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等。
离子共存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好离子的性质、化学反应和鉴定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和问题解决。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加深对离子共存知识的理解。
【文章字数已达上限,如需更多知识请继续咨询。
】第2篇示例: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者分子,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在一起时,就会形成离子共存。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c377a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2.png)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离子共存的概念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地存在于同一溶液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沉淀现象。
在高中化学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溶液的酸碱性、氧化还原反应等多个方面。
二、离子共存的条件1. 无毒无害:离子共存的首要条件是离子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2. 电性中和: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应保持电性中和,即正离子的电荷总数等于负离子的电荷总数。
3. 浓度适中: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溶液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
4. 温度适宜:温度也是影响离子共存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溶液中的离子不稳定。
三、常见的离子共存组合1. Na+、Cl-、H2O:这是最常见的离子共存组合,氯化钠溶于水后形成氯化钠溶液,其中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稳定共存。
2. Ba2+、SO42-、H2O:硫酸钡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因此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3. Fe3+、OH-、H2O: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它们不能稳定共存。
4. MnO4-、Cl-、H2O: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因此它们不能稳定共存。
四、影响离子共存的因素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会影响离子的存在状态,例如铁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但在碱性溶液中则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2. 氧化还原反应:有些离子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溶液中的离子不稳定。
例如,高锰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
3. 盐效应:盐效应是指盐类物质溶解后对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例如,氯化铵溶于水后会产生铵根离子和氯离子,而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和水,导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
五、总结与归纳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化学中涉及的离子共存知识点较为广泛且深入。
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共存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aac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a.png)
ξ离子共存问题一、离子之间能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的不能共存补充:1、常见物质溶解性表:①K+、Na+、NH4+、NO3-为全溶性离子,即不会产生沉淀②Cl-:Ag+↓ Pb2+微溶其他为可溶③OH-:Ba2+可溶Ag+不存在Ca2+微溶其他为沉淀④CO32-: Mg2+微溶 Al3+、Fe3+不存在其他为沉淀⑤SO42-:Ca2+、Ag+微溶 Ba2+、Pb2+↓其他为可溶2、多元弱酸及它们的酸根离子,相邻可共存,不相邻不共存例如:H3PO4为三元酸,每次与一个OH-反应,依次为H3PO4→H2PO4-→HPO42-→PO43-其中H2PO4-与PO43-就不可以共存,因为他们不相邻,会反应生成HPO42-即形成弱电解质。
二、无色溶液与有色离子不共存补充:1、常见有色离子:Fe3+黄Fe2+浅绿Cu2+蓝MnO4-紫Cr2O72-橙CrO42-黄 Cr3+灰绿2、澄清透明不等于无色溶液,澄清透明可以有颜色。
三、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补充:1、常见氧化还原性顺序:还原性:S2-﹥SO32-/SO2﹥I-﹥Fe2+﹥Br-﹥Cl-﹥Mn2+↕↕↕↕↕↕↕氧化性:S ﹤ SO42-﹤ I2﹤Fe3+﹤Br2﹤ Cl2﹤MnO4-2、见NO3-想H+:如果溶液中NO3-与H+同时出现等同于HNO3,可以将上表中的S2-、SO32-、I-、Fe2+氧化。
3、如果题目中出现ClO-、H2O2也可将S2-、SO32-、I-、Fe2+氧化。
四、常温条件下,双水解完全的离子不能共存即:Al3+、Fe3+与CO32-、HCO3-、S2-、HS-、AIO2-、SiO32-等不共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Al3+和Fe3+在酸性很强(即PH很小)的情况下才能以离子形式存在。
一般情况下Fe3+在PH﹤2、Al3+在PH﹤3的条件下才能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
五、溶液中电荷不守恒离子不能共存即溶液中带有的正电荷和负电荷量必须是相等的,因为溶液为电中性。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624a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d.png)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一、离子共存的概念离子共存是指在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离子的现象。
由于离子具有电荷,它们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对溶液的性质和反应有重要影响。
二、离子共存的现象1. 相对稳定性不同离子的稳定性不同,某些离子在特定溶液中会相对稳定,而在其他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离子共存时,有些离子可能会发生沉淀、配位或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相应的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2. 配位数离子在溶液中的配位数是指一个离子周围固定数量的配位体与其形成配位键的个数。
离子共存时,配位数常常会发生变化,配位体可能会与不同的离子形成配位键。
3. 水合作用离子在溶液中常常与水分子发生水合作用,形成水合离子。
离子共存时,不同离子的水合能力和水合度不同,水合作用也会发生变化。
三、离子共存的影响1. 沉淀反应当两种离子共存时,可能会发生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溶液中的离子结合形成固体沉淀的反应。
沉淀反应常用于离子的定性分析和分离。
2. 配位反应离子共存时,配位体可能会与不同的离子形成配位键,发生配位反应。
配位反应在化学分析和配位化学中具有重要应用。
3.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时,可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质对于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四、离子共存的判断与分离1. 溶液中是否发生沉淀反应可以通过溶液中离子的溶解度积来判断。
溶解度积是指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乘积,当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超过其溶解度积时,就会发生沉淀反应。
2. 分离离子可以通过沉淀、配位、氧化还原等反应进行。
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五、离子共存的应用1. 离子共存在环境中的应用离子共存对于水质和土壤的污染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溶液中不同离子的浓度,可以判断水质或土壤的污染程度。
2. 离子共存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离子共存对于体液中离子浓度的测定以及生物体内离子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离子共存问题汇总与解析
![离子共存问题汇总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1add15a76e58fafab003e8.png)
离子共存一、氧化还原反应1.强氧化性离子: MnO-7NO-3( H)Cr2O-7ClO Fe(Cl2)2.强还原性离子:Fe SO2S HS SO2-3HSO-3 I【分析】任意1和任意2中的离子均会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两两共存(除Fe和Fe外)。
● MnO-7的氧化性特别强,甚至能使Cl氧化,更不说Br、 I二、双水解1.弱碱根离子(除Na、Ka、Ba、Ca以外的所有阳离子)NH+4 Mg Al Zn Fe Cu Fe Sn Pb2.弱酸根离子(除Cl—Br—I、SO2-4、NO-3以外的所有阴离子)CH3COO CO2-3HCO-3SO2-3HSO-3 AlO-2SiO2-3S HS【分析】弱碱根离子水解产生H,弱酸根离子水解产生OH,如果遇到一起,会相互促进,发生强烈的双水解反应。
● 再次强调,除钠钾钡钙以外的所有阳离子均是弱碱根离子,除氯溴碘硫硝以外的所有阴离子都是弱酸根离子。
● 1中任意离子,不能和2中任意离子大量共存。
除了NH+4与CH3COO、CO2-3,Mg与HCO-3,它们虽然能过相互促进,但总的来说水解程度还是很小,能够大量共存。
● AlO-2,SiO2-3不能和任何弱碱根离子大量共存;Al不能和任何弱酸根离子大量共存。
● HCO-3+ AlO-2+ H2O ===== Al(OH)3↓+ CO2-3:这个反应比较特殊,AlO-2将HCO-3的H夺取了,这也说明了的亲H性特别强,非常容易水解。
三、生成分子1. 任意弱酸根离子不能和H大量共存(如CH3COO会和H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CH3COOH分子),因为它们会生成对应的弱酸。
2. 任意弱碱根离子不能和OH大量共存(如NH+4和OH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NH3·H2O分子),因为它们会生成对应的弱碱。
3. 钙钡银硫碳卤:BaSO4 BaCO3 BaSO3CaSO4 CaCO3 CaSO3AgSO4 AgCO3 AgSO3AgCl AgBr AgI Ag2S4.Fe3+、Ag+的络合反应: Ag++2NH3·H2O[Ag(NH3)2]+2H2O ; Fe3++SCN-Fe(SCN)2+【分析】运用相似性记忆● Ba、Ca、Ag三者在形成难溶物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离子大量共存规律总结
![离子大量共存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a2daaf312b3169a551a460.png)
离子大量共存规律知识点总结1.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响条件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响;假设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响,那么不能大量共存。
2、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注:“两性离子"指既能与酸反响又能与疏反响的离子,一般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3、离子间通常发生四种类型的反响,能互反响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仃〕复分解反响①、有沉淀生成。
如Bf、Ca2\ 等不能与SO产、CO::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0:(2 =CaC03 \ ; Cu\ F/等不能与OH 大量共存也是因为Cu2*+20H =Cu(0H)2 I , Fe" + 30H = Fe(0H)3)等。
②有气体产生。
如CO::、S2\ HS、HSO「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M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0?+2H4=C021 +氏0、HS +H*=H2S t o③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 CH£OO、P0<3\ HP0:2\ H2P0;(一般除Cl、SO:、NO—I\ Br、CIO,外的阴离子)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 +H4=H2O. CILCOO +H = CHaCOOH;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0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a +0H「二COf+HO HPO广+0H =POt‘ +H20、NH<4+0H =NH3• H20 等。
(2)、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具有较强复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常见的氧化性离子:MnOJ、C10\ Fe3\ NO3 (Hj常见的复原性离子:S2(HS ). SO?(HSOO . I\ Br\ Fe"注:Fe"与FeH Br「能大量共存(3)发生双水解反响: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常见的双水解:®A13\ Fe"和COf (HCO. )、S2 (HS ). A102、CIO 等②NIV和SiOj、Al@⑷ 络合反响:如Fe:“和SCN\ CJW ,由于Fe"+SCN [Fe(SCN)严等络合反响而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f135d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f.png)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知识点总结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离子共存规律总结
![离子共存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b5dc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b.png)
2 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是由于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 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则不能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 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存在。
例3. 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是 A. K+、Na+、HCO3-、NO3- B. Na+、SO42-、Cl-、ClO- C. H+、Mg2+、SO42-、NO3- D. Ag+、K+、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在)、可以大 量共存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4 “酸性或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注意题目 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满足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量共存 (只要满足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
例4. 若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2,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Al3+、Na+、NO3-、Cl- B. K+、Na+、Cl-、SO42- C. K+、Na+、Cl-、AlO2- D. K+、NH4+、SO42-、NO3- 解析:题目所给的溶液为酸性(含有H+)或碱性(含有OH-)溶液。正确选项应满足在酸性或碱性 都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关于离子共存问题的总结
![关于离子共存问题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4588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2.png)
关于离子共存问题的总结关于离子共存问题的总结: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2--2--2--2------H+:OH﹑SiO3﹑AlO2﹑CO3﹑HCO3﹑SO3﹑HSO3﹑S ﹑HS﹑CN﹑ClO﹑F﹑CH3COO﹑--3--HCOO﹑C6H5O﹑PO4﹑C17H35COO。
-2+3+2+2+3++2+--2--+OH:H+﹑Mg﹑Al﹑Cu﹑Fe﹑Fe﹑Ag﹑Ca(微溶)、HCO3﹑HSO3﹑HPO4﹑H2PO4﹑NH4。
+----3-2-2-2-2Ag :OH﹑Cl﹑Br﹑I﹑PO4﹑CO3﹑SiO3﹑SO3﹑SO4(微溶)。
2+2+3-2-2-2-2-Ca、Ba :PO4﹑CO3﹑SiO3﹑SO3﹑SO4。
2-2+2++2+2+S:Fe﹑Cu﹑Ag﹑Pb﹑Hg。
2+-2-2-2-Mg :OH﹑SiO3﹑CO3﹑SO3.2.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3+-2-Fe (氧化性):I﹑S。
--2--+2-2-2+-MnO4﹑ClO﹑Cr2O7﹑NO3(H)具有强氧化性,SO3﹑S﹑Fe﹑I具有强还原性,两类离子不共存。
3. 因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3+2--2---Al:CO3﹑HCO3﹑S﹑HS﹑AlO2。
3+2---Fe:CO3﹑HCO3﹑AlO2。
+2--NH4:SiO3﹑AlO2。
1/ 33+4. 因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SCN-(以上内容记在名师金典名目下第2页背诵)关于离子共存问题的总结: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2--2--2--2------H+:OH﹑SiO3﹑AlO2﹑CO3﹑HCO3﹑SO3﹑HSO3﹑S ﹑HS﹑CN﹑ClO﹑F﹑CH3COO﹑--3--HCOO﹑C6H5O﹑PO4﹑C17H35COO。
-2+3+2+2+3++2+--2--+OH:H+﹑Mg﹑Al﹑Cu﹑Fe﹑Fe﹑Ag﹑Ca(微溶)、HCO3﹑HSO3﹑HPO4﹑H2PO4﹑NH4。
离子共存问题规律总结
![离子共存问题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ac18a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4.png)
离子共存问题规律总结
离子共存是指在一个化合物中,不同离子种类以一定比例共存的现象。
离子共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氢氧化物与非金属离子共存:当氢氧化物与非金属离子共存时,非金属离子会取代氢氧化物中的氢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NaOH)与氯化铵(NH4Cl)共存时,生成氢氧化铵
(NH4OH)和氯化钠(NaCl)。
2. 酸与金属离子共存:当酸与金属离子共存时,酸中的氢离子会取代金属离子中的阳离子。
例如,盐酸(HCl)与氯化钠(NaCl)共存时,生成氯化氢(HCl)和硝酸钠(NaNO3)。
3. 盐与金属离子共存:当盐与金属离子共存时,金属离子会取代盐中的阳离子。
例如,氯化钠(NaCl)与溴化银(AgBr)共存时,生成氯化银(AgCl)和溴化钠(NaBr)。
4. 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共存:当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共存时,通常是由于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导致。
例如,二价铁离子(Fe2+)和三价铁离子(Fe3+)共存时,形成铁混合价态化合物,如铁(II, III)氧化物(Fe3O4)。
总结来说,离子共存的规律是离子之间会发生取代或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
这种共存是由于离子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和反应能力不同所导致的。
初三离子共存知识总结
![初三离子共存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677b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c.png)
初三离子共存知识总结离子是由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组成的,其中带正电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离子共存指的是在同一溶液或晶体中同时存在不同的离子。
在初三化学中,离子共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初三离子共存知识进行总结。
一、离子共存的溶液中的物质变化1.离子溶于水中:–阳离子溶于水:阳离子溶于水时,会与水分子中的负氧原子形成氢键,形成水合离子。
–阴离子溶于水:阴离子溶于水时,会与水分子中的正氢原子形成氢键,形成水合离子。
2.离子间的反应:–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可以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离子络合物。
例如,氯离子(Cl-)和铜离子(Cu2+)可以形成氯化铜离子络合物(CuCl42-)。
–阳离子和阳离子之间、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反应。
二、离子共存的晶体中的物质变化1.离子在晶体中的排列:–非金属离子:一般位于晶体的空隙中,离子间的距离较远。
–金属离子:一般位于晶体的晶格点上,离子间的距离较近。
2.离子在晶体中的替代与固溶度:–离子替代:当晶体中的离子发生替代时,会改变晶体的性质。
例如,锂离子(Li+)可以替代铷离子(Rb+)形成含锂的铷盐。
–固溶度:晶体中溶质离子替代溶剂离子的量称为固溶度。
固溶度的大小与离子的半径、电荷量以及晶体的结构有关。
三、离子共存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共存也会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在化学方程式中,离子以离子式的形式表示。
离子式由离子的化学式写在中括号中,并在化学式前面标注离子的电荷。
例如,氯化钠的离子式为Na+[Cl-]。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方程式中的离子不能被切割或拆开。
离子式只是方便表示离子的电荷和组成,离子在实际反应中是整体参与的。
结语初三离子共存是化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溶液和晶体中离子共存的物质变化、离子的排列与替代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离子共存现象。
希望这篇总结对初三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总结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ecc7b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b.png)
高中化学离子共存总结引言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我们经常遇到离子的共存现象。
离子共存是指不同离子在一个溶液或固体中同时存在的情况。
了解离子共存的规律对于化学实验和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离子的定义、离子共存的原因、常见的离子共存现象以及解决离子共存问题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离子的定义离子是指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带电的粒子。
离子按带电性质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是指原子或分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比如氢离子(H+)、钠离子(Na+)等。
阴离子带负电荷,是指原子或分子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比如氯离子(Cl-)、氧离子(O2-)等。
离子共存的原因离子共存现象主要是由于反应进行得不完全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可逆反应而产生的。
通常情况下,离子共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共存离子没有互相反应生成沉淀物。
在一些反应中,虽然不同的离子共存在同一个溶液中,但由于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成不溶性沉淀物的反应,因此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2.某些共存离子的反应速率很慢。
有些共存离子之间可能存在反应,但由于其反应速率很慢,无法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
3.共存离子的溶解度较高。
在一些条件下,本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的共存离子由于其较高的溶解度而维持在溶液中,从而实现了共存。
常见的离子共存现象硬水中的离子共存硬水是指含有大量钙离子(Ca2+)和镁离子(Mg2+)的水。
在硬水中,常常同时存在碳酸钙(CaCO3)和氢氧化镁(Mg(OH)2)的沉淀。
这是由于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CO32-)以及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形成了较小的溶解度的盐。
银镜实验中的离子共存在银镜实验中,当氧化葡萄糖与硝酸银共存时,氧化葡萄糖经过氧化反应生成的电子能够还原硝酸银中的银离子,使得银离子还原为银沉淀,形成一个银色的镜面。
这个实验中的离子共存现象是氧化葡萄糖和银离子之间的反应。
酸碱中的离子共存在酸碱反应中,常常会有多个离子同时存在。
离子共存总结
![离子共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73e17802768e9951e7388c.png)
离子共存专题总结一、溶解度表二、离子不能共存所发生的几种反应1、复分解反应(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氧化还原反应(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例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如:酸性条件下MnO4—、Cr2O72—、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存。
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①NO3ˉ与Iˉ、Brˉ、Fe2+、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②S2ˉ与SO32ˉ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③MnO4ˉ与Iˉ、Brˉ、Clˉ、S2ˉ、HSˉ、S O32ˉ、HSO3ˉ、Fe2+等不能共存;④ClOˉ与Fe2+、Iˉ、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3、双水解反应当弱酸的酸根与弱碱的阳离子同时存在于水溶液中时,弱酸的酸根水解生成的氢氧根离子与弱碱的阳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而使两种离子的水解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互相促进水解,而水解完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共存问题不能共存的原因:
1、有气体产生;
H+与CO
32-、HCO
3
-、SO
3
2-、HSO
3
ˉ、S2ˉ、HSˉ等不能共存
如CO32-、S2-、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或生成微溶物质。
①SO
4
2ˉ与Ba2+、Ca2+、Ag+等不能共存;
②CO
3
2ˉ与Ba2+、Ca2+、Mg2+、Ag+、Cu2+、Zn2+等不能共存;
③S2ˉ与Cu2+、Pb2+、Fe2+、Hg2+、Ag+等不能共存;
④OHˉ与Mg2+、Al3+、Fe2+、Fe3+、Cu2+、Ag+、Zn2+等不能共存;
⑤AlO
2ˉ与HCO
3
ˉ不能大量共存:AlO
2
ˉ+HCO
3
ˉ+H
2
O=Al(OH)
3
↓
+CO
3
2ˉ(发生双水解)
如: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也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CO32-、HCO32-、SO32-、HSO3-与H+不能大量共存,
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
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
是因为HCO3-+OH-=CO32-+H2O、
HPO42-+OH-=PO43-+H2O、
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①H+与OHˉ、AlO
2ˉ、SiO
3
2ˉ、ClOˉ、Fˉ、PO
4
3ˉ、HPO
4
2ˉ、
H 2PO
4
ˉ、CH
3
COOˉ、C
6
H
5
Oˉ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OHˉ与H+、NH
4
+、HCO
3
ˉ、HSO
3
ˉ、HSˉ、H
2
PO
4
ˉ、HPO
4
2ˉ等
不能大量共存;
若是酸性溶液,所有弱酸根离子和OH-不能大量共存。
5.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①NO
3ˉ与Iˉ、Brˉ、Fe2+、S2ˉ、HSˉ、SO
3
2ˉ、HSO
3
ˉ等
不能共存;
②S2ˉ与SO
3
2ˉ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③MnO
4ˉ与Iˉ、Brˉ、Clˉ、S2ˉ、HSˉ、SO
3
2ˉ、HSO
3
ˉ、Fe2+等不
能共存;
④ClOˉ与Fe2+、Iˉ、S2ˉ、HSˉ、SO
32ˉ、HSO
3
ˉ等不能共存;
(2)Fe3+与S2ˉ、HSˉ、SO
32ˉ、HSO
3
ˉ、Iˉ等不能共存;
注意:
MnO4-、NO3-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氧化应较弱,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具有强
氧化应性能共
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
6H+=3S↓+3H2O反应不能存在。
6.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Fe3+和SCN-、C6H5O-不能共存;
(2)Ag+与NH
4
+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如Fe3+与SCN-不共存;Ag+与NH3·H2O分子不共存;Ag+与CN-不共存。
由于Fe3++SCN-=[Fe(SCN)]2+等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7.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1)Al3+与AlO
2-、HCO
3
-、CO
3
2ˉ、HSˉ、S2ˉ、SO
3
2ˉ、HSO
3
ˉ、SiO
3
2ˉ、
ClOˉ、C
6H
5 Oˉ
发生双水解等不能共存;
(2)Fe3+与AlO
2ˉ、HCO
3
ˉ、CO
3
2ˉ、SiO
3
2ˉ、ClOˉ等不能共存;
(3)NH
4+与AlO
2
ˉ、SiO
3
2ˉ等不能共存;
由于水解和电离的相互影响而不能大量共存。
AlO2-与HCO3-虽然均属于弱酸根离子,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但H3AlO3的酸性太弱,AlO2-的水解能力太强,含有AlO2-的水溶液中[OH-]较大,能直接与HCO3-作用生成Al(OH)3沉淀和CO32-。
故AlO2-与HCO3-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与其类似的还有AlO2-与HSO3-、HS-、H2PO4-、HPO42-等。
具有氧化性的某些含氧酸根离子(如NO3-)若不是在酸性溶液中,则能与某些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如S2-、I-、Fe2+等)共存。
因为这些含氧酸根离子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强氧化性。
又如:MnO4-
在碱性条件下能氧化SO32-、S2O32-、S2-、I-,但不能氧化Cl-、Br-;在酸性条件下,MnO4-的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就能氧化Cl-、Br-。
(3)水解能力弱的弱碱阳离子与弱酸根离子(如Mg2+与HCO3-、Mg2+与HSO3-等),可以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双水解,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限制酸性溶液的条件(隐含有H+)
1.常温下PH=a(a<7)的溶液;
2.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
3.使甲基橙呈红色;
4.加镁粉放氢气;
5.常温下c(OH-)为10-n(n>7);
限制碱性的条件(隐含有OH-)
1.常温下PH=a(a>7)的溶液;
2.使pH变蓝;
3.使红色石蕊变蓝;
4.酚酞呈红色;
5.甲基橙呈黄色;
6.c(H+)为10-n(n>7)
可酸可碱的条件;
1.水电离c(OH-)或者c(H+)浓度为10-n mol/L;
2.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
3.HCO3-离子不能稳定存在的溶液;
无色溶液条件:
MnO4-(紫色),Fe3+(橙黄色),Fe2+(浅绿色),Cu2+(蓝色);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
“与Al反应能放出H
2
的某溶液”,
可能是强酸性溶液(其中不可能含NO
3
ˉ),也可能是强碱溶液。
、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
4
ˉ(紫红色)、
Fe(SCN)2+(血红色)、Fe(C
6H5O)
6
3ˉ(紫色)等。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与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有关的信息。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Fe2+与NO3-能共存,
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
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也不能共存;
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