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章 前馈控制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ff
Mff
Σ FS FC
Sp.
TC
F
θ
2
θ
1
F
Gff(S)
θ
1i
GPD(S)
θ
d
-
GC1(S)
+
- GC2(S)
GP2(S)
GPC(S)
+θ
1
前馈串级控制方框图
F
Gff(S)
θ
1i
GPD(S)
GP2(S) GPC(S)
θ
d
-
GC1(S)
+
GC2(S)
+θ
1
同样,可根据不变性条件推导G的传递函数。
特别说明: 串级控制系统与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在 结构上的区别:(图5-14、图5-15)
T 2C T 1C
燃料
串级控制系统
原油
Gff
Σ
T 1C
燃料 原油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设计错误的串级控制系统
FC T 1C
燃料 原油
F
FT TC FC
GPD(S) GPC(S)
+
上图所示系统的方框图
• 根据不变性原理设计的前馈控制已广泛应用于石 油、化工、电力、原子能等各工业生产部门。但 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用前馈—反馈复 合控制系统,下面详细说明复合控制系统在锅炉 给水控制中的应用。 • 锅炉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动力设备。在锅炉 的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是其主要工艺指标。当 汽包水位过高时,会造成蒸汽带液,其结果不仅 降低了蒸汽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会损坏汽轮机叶 片;当水位过低时,轻则影响汽水平衡,重则会 烧干锅炉,甚至会引起锅炉爆炸。所以必须严格 控制水位规定的工艺范围内。
F
θ
1
F
θ
2
θ
1
(a)反馈控制
(b)前馈控制
FS Gff Mff
F
GPD(S)
Gff(S) GPC(S)
θ
d
+θ + θ
c
1
F
θ
2
θ
1
前馈控制方框图
F
前馈控制 θ
1
ΔF
t
θ
前馈控制系统
c
t
的补偿过程
θ
D
F
F
GPD(S) Gff(S) GPC(S)
θ
d
ΔF +θ +
1
t θ
θ
1 C
θ
c
前馈控制方框图 θ
可见,无论哪种形式的前馈控制系统,其前 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均可表示为对象的干扰通道 与控制通道的特性之比,并前面加以“负”号。
5.3 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均可表示为对象的 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特性。由于工业对象的 特性极为复杂,这就导致了前馈控制规律的形 式繁多。实践证明,相当数量的工业对象都具 有非周期性与过阻尼的特性,因此可用一个一 阶或二阶容量滞后,必要时再串联一个纯滞后 环节来近似它。例如:
• 所谓“虚假水位”即在燃料量不变的情况下,当 蒸汽用量(即负荷)突然增加时,会使汽包内的 压力突然降低,水的沸腾加剧,加速汽化,汽泡 量也突然增加,由于汽泡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很 多倍,结果形成了汽包内水位升高的假象。反之, 当蒸汽用量突然减少时,汽包内蒸汽压力急剧上 升,水的沸腾暂时停止,结果造成水位瞬时下降 的假象。对于“虚假水位”,在系统设计时常作 如下考虑,即采用蒸汽流量为前馈信号,汽包水 位(主参数)和给水流量(副参数)串级,构成 前馈—反馈串级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1(S ) F (S ) G PD ( S ) G
ff
( S ) G P 2 ( S ) G PC ( S )
'
'
1 G C ( S ) G P 2 ( S ) G PC ( S )
式中,G’P2为副回路等效对象的传递函数:
G
' P2
(S )
G C 2 ( S )G P 2 ( S ) 1 G C 2 ( S )G P 2 ( S )
• 本系统不但能通过串级副回路及时克服给 水流量的干扰,而且还能实现对蒸汽负荷 的前馈控制,在稳定工况下,给水量Q将等 于蒸汽量D的变化,从而维持了水位H的不 变。
5.5 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5.5.1 Kf的整定 5.5.2 T1、T2的整定
5.5.1 Kf的整定
重要性:如果正确的选择Kf,也就能正确地决定阀 位。如果Kf过大,则相当对反馈控制路施加了干扰, 将会输出错误的静态前馈输出。 Kf的整定方法: (1)开环整定方法: 开环整定是在反馈回路断开,使系统处于单 纯静态前馈状态下,施加干扰, Kf 由小逐步增大, 直到被控变量回到给定值,此时Kf 为最佳值。
F
ΔF
t θ
F
GPD(S) Gff(S) GPC(S)
θ
d
θ
+θ +
1
1 C
θ
t
c
前馈控制方框图
θ
D
前馈控制器得传递函数:
G
ff
(S )
G PD ( S ) G PC ( S )
(2)静态前馈控制
定义:前馈控制器的输出Mff仅仅是输入量的函数, 而与时间因子t无关,称为静态前馈控制。 适用范围:一般对于补偿要求不高或干扰通道与 控制通道的动态响应相近,均可采用静态前馈控制。 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对象,有条件列写有关参数的 静态方程时,则可按照方程求得静态前馈控制方案。 例如:如图所示,换热器温度控制系统中,主物 料流量F与进料量温度θ 为主要干扰,忽略热损失。 则热量平衡式为:
一个固定的前馈 模型难以获得良好的 控制品质。为了解决 上述局限性,将前馈 与反馈相结合,构成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FFC-FBC)
TC Gff θ F Σ
2
Mff
FS
θ
1
当F变化时,前馈控制器改变加热蒸气Fs以补 偿F对被控变量θ 1的影响,同时反馈对其它干扰 如物料入口温度等按PID规律进行校正,这样两个 校正作用相叠加,使θ 1尽快回到给定值。
(5-2)
把上式代人(5-1),可得前馈控制器得传递函数:
G
ff
(S )
G PD ( S ) G PC ( S )
(5-3)
从(5-3)可以看出,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为 对象的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特性之比,式中的 “负”号表示控制作用与干扰作用的方向相反。
前馈控制特点:
1、前馈控制按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 比反馈控制要及时。 2、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 3、前馈控制器是视对象特性而定的“专用” 控制器。 4、一种前馈控制只能控制一种干扰。
ff
( S ) G PC ( S )
1 G C ( S ) G PC ( S )
应用不变性条件:
F ( S ) 0, 0
可推导出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G PD ( S ) G G
ff ff
( S ) G PC ( S ) 0
(S )
G PD ( S ) G PC ( S )
第五章 前馈控制系统
5.1 5.2 5.3 5.4 5.5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 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产生前馈控制的背景:
有些生产过程中采用常规反馈控制系统无法满足 工艺的要求。
FS TC
Gff Mff FS
5.2.3 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的局限性: (1)前馈控制器的输出与反馈控制器的输出相 叠加后送至控制阀,这实际上将所要求的物料 流量与加热蒸气流量对应关系转化为物料流量 与控制阀膜头压力间的关系。这样为了保证前 馈补偿的精度,对控制阀提出了严格要求,希 望它灵敏、线性及尽可能小的滞环区。 (2)必须要求控制阀前后压差恒定,否则无 法实现精确的校正。 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前馈与串级相结合构成 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可见FFC-FBC系统实现完全补偿的条件与 开环FFC相同。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优点:
(1)由于增加了反馈回路,大大简化了原有 前馈控制系统,只需对主要的干扰进行前馈补 偿,其它干扰可由反馈控制予以校正; (2)反馈回路的存在,降低了前馈控制模型 的精度要求,为工程上实现比较简单的通用模 型创造了条件; (3)负荷变化时,模型特性也要变化,可由 反馈控制加以补偿,因此具有一定自适应能力。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是一个很好的随动系统, 可把副回路近似处理为:
G P2 (S ) 1
'
应用不变性条件:
F ( S ) 0, 0
可推导出前馈控制器的传递函数:
G
ff
(S ) G
G PD ( S )
' P2
G PD ( S ) G PC ( S )
( S ) G PC ( S )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作用: 前馈控制克服反馈控制不易克服的主要干扰,而 对其它干扰则进行反馈控制。 Sp.
TC
Gff θ F Σ
2
Mff θ
1
F
Gff(S)
θ
1i
GPD(S) GPC(S)
θ
d
-
GC(S)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θ
1
前馈反馈控制方框图
干扰F对被控变量Θ 1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1(S ) F (S ) G PD ( S ) 1 G C ( S ) G PC ( S ) G
5.2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5.2.1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5.2.2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5.2.3 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5.2.1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1)动态前馈控制 如下图所示换热器前馈控制系统即为单纯 的动态前馈控制。 作用:通过合适的前馈 控制规律的选择,使干 FS 扰经过前馈控制器至被 Mff Gff 控变量这一通道的动态 特性与对象干扰通道的 动态特性完全一致,并 θ 1 θ 2 F 且符号相反,以达到补 偿效果,此时
时,为了简化前馈补偿 装置,可简化为:
G
ff
s
K
T1 s 1
f
T1<T2(滞后)
T2 s 1
此种“超前—滞后”前馈补偿模型已经成为广 泛应用的一种动态前馈补偿模式。这种通用型前馈 控制模型在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输出特性:
m K 1 1 e
f f t T1
F c p ( 1 2 ) F S h S
FS
Gff Mff
F
θ
2
θ
1
F c p ( 1 2 ) F S h S
Cp—物料的比热容 hs—蒸气的汽化潜热
FS F cp hS ( 1 i
2
)
由上式可求得,静态前馈控制方程式为:
FS F cp hS ( 1 i
•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的任务是使给水量适应 锅炉的蒸发量,并保持其在规定的工艺范 围内。因此,汽包水位是被控参数,而引 起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干扰是锅炉的蒸汽 流量和给水流量。蒸汽流量是负荷,随用 户需要而变化,为不可控因素,给水流量 则可以作为控制参数,以此构成锅炉给水 控制系统。但由于锅炉汽包中存在“虚假 水位”,故简单控制系统不能满足工艺要 求。
α =T1/T2
1.当α >1时,即 T1> T2,前馈 补偿带有超前性,适用于对 象控制通道滞后大于干扰通 道滞后。 2.当α <1时,即 T1<T2,前馈 补偿带有滞后性,适用于对 象控制通道滞后小于干扰通 道滞后。
T1>T2(超前)
T1<T2(滞后)
5.4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原则: (1)对象的滞后或纯滞后(控制通道)较大,反 馈控制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可以采用前馈控制 把主要干扰引入前馈控制,构成前馈-反馈控制 系统。 (2)系统中存在着可测、不可控、变化频繁、幅 值大且对被控变量影响显著的干扰,可采用前 馈控制大大提高控制品质。 (3)当工艺上要求实现变量间的某种特殊的关系, 则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实现控制。 在决定选用前馈控制方案后,当静态前馈 能满足工艺要求时,不必选用动态前馈。
D
t
前馈控制理论基础是“不变性原理”或“干扰补 偿理论”。
(S ) F (S ) G PD ( S ) G ff ( S ) G PC ( S )
(5-1)
GPD(s)、GPC(s)分别为对象干扰通道与控制通 道的传递函数。
系统对干扰F实现完全补偿的条件:
F ( S ) 0, ( S ) 0
2
)
FS
θ
1i
Σ θ
2
× F
×
Mff
FC
Cp/hS
θ
1
静态前馈控制流程原理图
5.2.2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单纯前馈控制的存在问题: (1)单纯前馈不存在被控变量的反馈,补偿效果 没有检验的手段,前馈作用并没有最后消除偏 差时,系统无法得知这一信息而作进一步的校 正。 (2)由于工业对象存在多个干扰,势必要设置 多个前馈控制通道,因而增加了投资费用和维 护工作量。 (3)前馈控制模型的精度也受到多种因素的限 制,对象特性要受到负荷和工况等因素的影响 而产生漂移,导致GPD(s)和GPC(s)的变化。
G PD s
K2 T2 s 1
e
1 s
G PC
T1 s 1
f
s
s
K1 T1 s 1
e
2 s
G
ff
s
G PC S
G PD s
K
T2 s 1
e
f
式中:Kf=K2/K1—静态前馈放大系数
τf=τ 2- τ1
当τ2和τ1差别不大 T1>T2(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