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差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
1. 项目概述,报告应该包括对测量项目的概述,包括测量的目的、范围和所涉及的地理区域。

2. 测量方法,报告应该详细描述所使用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包括测量设备、测量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3. 测量结果,报告应该给出测量结果的详细描述,包括测量点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这些结果通常以表格、图表或地图的形式呈现,以便清晰展示测量数据。

4. 数据分析,报告应该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内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结论与建议,报告应该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提出结论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可能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等。

6. 建议使用范围,报告应该明确指出测量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以便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测量数据。

总的来说,平面控制测量平差报告是对平面控制测量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的文件,旨在为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清晰的测量数据和建议,以支持工程设计、土地规划、地图制作等相关工作的进行。

水准网平差报告范文

水准网平差报告范文

水准网平差报告范文一、引言水准网是工程测量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用于测量地面高程的变化情况。

水准网平差是对水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精确的高程数值。

本报告旨在介绍对水准网进行的平差工作,并总结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二、平差方法本次水准网平差采用了最小二乘法进行处理。

首先,根据测量数据建立观测方程,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误差方程,得出平差结果。

为了提高平差结果的可靠性,还进行了粗差检查和精度评定。

三、数据处理据调查的水准测量数据包括起始点、中间点和终点的高程数值,并附带观测误差。

根据测量原理和方法,建立起始点到中间点,以及中间点到终点的观测方程。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得到误差方程,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平差结果。

四、平差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水准网各点的平差值。

其中,起始点高程为100.00m,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值为99.80m;中间点高程为90.00m,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值为89.65m;终点高程为80.00m,通过平差计算得到平差值为79.90m。

平差结果精度评定表明,各点高程平差值的相对精度在0.01m范围内,满足工程要求。

五、精度评定为了验证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对平差后的观测值进行了精度评定。

采用精度评定公式计算出观测值的标准差,并与测量数据中的观测误差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平差后的观测值标准差与观测误差值基本一致,验证了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六、结论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水准网平差,得到了高程的精确数值,满足了工程要求。

经过精度评定,验证了平差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报告的平差结果可作为后续工程的高程标准值使用。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准网平差的精度和可靠性,建议在测量过程中增加观测次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异常数据和粗差要加强检查,在数据处理时予以排除,以减小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

建议在平差结果中注明精度评定的方法和结果,以提高平差结果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并提醒在使用平差结果时注意其精度范围,避免误差传递对工程的影响。

GPS平差报告

GPS平差报告

目录一、测区概述 (1)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1)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2.2已有资料情况 (2)三、技术依据 (2)四、点位分布 (4)五、外业观测情况 (4)六、数据处理结果 (5)七、GPS内业平差报告 (5)GPS控制网报告一、任务概述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地处东经83°25′-87°30′、北纬35°40′-40°10′之间。

路线全长15.18km。

主要控制点为巴格艾日克乡G315线K1832处,昆仑工业园(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区),且末县新机场,终点位于英吾斯塘乡G315线K1855+500处。

二、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且末县南屏高山,地势逐渐向东北倾斜,绵绵山脉犹如一条长蛇,雪岭和冰峰如同固体水库,夏日冰雪消融,流水顺山沟由东南向西形成众多河流(主要有车尔臣河、塔什萨依河、喀拉米兰河、莫勒切河、米特河、博斯坦托格拉克河、安迪尔河等)灌溉着且末绿洲。

且末县属暖温带极端干旱大陆性气候,农区年平均气温10.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26.4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3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为165天,日较差最大可达24摄氏度,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9.2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18.6毫米,常年主风向为东北风,有7级以上的大风日10天左右,每年平均沙暴天气达20.5天,浮尘天气193.7天。

2.2 已有资料情况测区已有在乌鲁木齐市测绘局购买的1:10000地形图,可作为布设平面控制点选点使用。

已知点是在乌鲁木齐市测绘局购买的三等GPS控制点“84326”和“84328”,平面坐标为6°带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为1985年黄海高程系。

经现场检核上述点的坐标和高程均正确无误,可以在本次工程中使用。

三、技术依据此次测量任务的技术依据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二级网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见下2、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固定误差a不大5、复测基线长度较差ds≤2;6、独立闭合环或者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3,≤3,≤3,≤3,=7、同步环闭合差≤,≤,≤8、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3,、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2,2另外,其他的规范要求如下:表1 精度分级表2 精度要求表3 相邻点间平均边长参照值表4 各级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四、点位分布五、外业观测情况本次测量中所用的仪器为华测T6接收机,精度经检验合格。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4篇)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4篇)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电能计量工作不仅是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是电力生产、输送、分配各个环节中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关系到电力系统生产、输送、分配各个环节的安全,而且它的准确、可靠直接影响到国家、企业及广大客户利益。

我自____年____月被评为电能表修校高级工以来,在自己的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以一名高级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始终如一的认真负责,勤业敬业,以脚塌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正直无私的坦荡胸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一点点成绩,但通过平时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现将我平时工作作如下总结:一、努力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锻炼自己我在校所学习的专业是发配电,因此刚刚毕业以后就分配到变电站运行值班,工作紧张的学习生活,在我还没有细细品味出它属于哪种滋味时,就突然结束了。

我又开始我新的工作—电能表校验。

时间,不会因为我的投入与不投入而放慢它的脚步,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掌握更多的学习知识点,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能迅速适应并做好新的工作,我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工作取得不断的进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独立担任修、校电能表、互感器,关口表校验轮换,二次压降的测试工作,还参与了变电站、用户的计量装置的安装、验收、送电检查工作。

我个人也被宜昌供电公司评为“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的光荣称号。

面对着所取得的成绩,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同时也感到一丝的忧虑:成绩只属于过去,自己却属于未来。

面对不断的科技进步,表计的不断更新换代,只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不被时代所淘汰!二、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在工作学习中提高技能作为生产岗位的高级工,我每年都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____年先后参加湖北省供电局举办的电能表计量人员岗位培训,并先取得“电能表、互感器(计量检定员证)”;____年____月取得“湖北省电力公司用电检查证(二级)”;____年____月参加湖北省中试院举办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并取得证书;还参加了湖北省中试院举办的“防窃电与反窃电的学习”;____年____月参加省公司“湖北电力营销电能计量子系统”程序的学习,在后来的实际应用中总结并发表了“关于‘湖北电力营销电能计量子系统’在计量测试中心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文,获得好评!通过这些学习和工作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新了观念,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测量平差实验报告

测量平差实验报告

实验一回归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解算和回归假设检验;2.提高编制程序、使用相关软件的能力;3.熟练使用回归模型处理测量数据。

二、实验时间及地点三、实验内容:1.在对某大坝进行变形观测,选取坝体温度和水位压力作为自变量x1,x2,大坝水平位移值为观测量y,现取以往22次观测资料为样本,见下表:121)求回归方程自变量X X=[1 11.2 36.0;1 10.0 40.0;1 8.5 35.0;1 8.0 48.0;1 9.4 53.0;1 8.4 23.0;1 3.1 19.0;1 10.6 34.0;1 4.7 24.0;1 11.7 65.0;1 9.4 44.0;1 10.1 31.0;1 11.6 29.0;1 12.6 58.0;1 10.9 37.0;1 23.1 46.0;1 23.1 50.0;1 21.6 44.0;1 23.1 56.0;1 19.0 36.0;1 26.8 58.0;1 21.9 51.0]X =1.0000 11.2000 36.00001.0000 10.0000 40.00001.0000 8.5000 35.00001.0000 8.0000 48.00001.0000 9.4000 53.00001.0000 8.4000 23.00001.0000 3.1000 19.00001.0000 10.6000 34.00001.0000 4.7000 24.00001.0000 11.7000 65.00001.0000 9.4000 44.00001.0000 10.1000 31.00001.0000 11.6000 29.00001.0000 12.6000 58.00001.0000 10.9000 37.00001.0000 23.1000 46.00001.0000 23.1000 50.00001.0000 21.6000 44.00001.0000 23.1000 56.00001.0000 19.0000 36.00001.0000 26.8000 58.00001.0000 21.9000 51.0000X的转置 X T X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2 10.0 8.5 8.0 9.4 8.4 3.1 10.6 4.7 11.7 9.4 10.1 11.6 12.6 10.9 23.1 23.1 21.6 23.1 19.0 26.8 21.9;36.0 40.0 35.0 48.0 53.0 23.0 19.0 34.0 24.0 65.0 44.0 31.0 29.0 58.0 37.0 46.0 50.0 44.0 56.0 36.0 58.0 51.0]可计算得A=X T*XA=X'*XA =1.0e+004 *0.0022 0.0299 0.09170.0299 0.5030 1.34830.0917 1.3483 4.1501因变量YY=[-5.0;-6.8;-4.0;-5.2;-6.4;-6.0;-7.1;-6.1;-5.4 ;7.7;-8.1;-9.3;-9.3;-5.1;-7 .6;-9.6;-7.7;-9.3;-9.5;-5.4;-16.8;-9.9]Y =-5.0000-6.8000-4.0000-5.2000-6.4000-6.0000-7.1000-6.1000-5.40007.7000-8.1000-9.3000-9.3000-5.1000-7.6000-9.6000-7.7000-9.3000-9.5000-5.4000-16.8000-9.9000回归方程系数β B=inv(X'*X)*X'*Y B =-8.0329-0.48910.1864故得回归方程y=-8.0329-0.4891x1-0.1864x22)计算方差的估值^2σ及i^β的方差误差方程 V=XB-YV =-1.79891.3337-1.66492.20333.6507-1.85311.0932-0.7784-0.4571-9.33693.67292.10691.00041.71791.1342-1.1546-2.3089-1.09380.6097-5.21376.47300.6645所以S残=V T*VS=V'*VS =219.5153方差的估值σ2= (V T*V)/(22-3) C=(V'*V)/19C =11.5534β的协因数矩阵 Q=(X T*X)-1Q=inv(X'*X)Q =0.5757 -0.0008 -0.0125-0.0008 0.0015 -0.0005-0.0125 -0.0005 0.0005D(β1)= σ*0.0015=11.5534*0.0015=0.0173D(β2)= σ*0.0005=11.5534*0.0005=0.00063)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H0:β1=β2=0Y的均值:y=Σyi=-7.6045S回=Σ(yi-y)2=66.9086构成F统计量F= (S回/m)/(S残/(n-m-1))= (66.9086/2)/(88.1209/19)=7.2132取显著性水平α=0.05,查表得F0.05(2,22)=3.44显然,计算值F> F0.05(2,22)=3.44,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回归方程效果显著4)回归参数显著性检验(t检验)H01:β1=0 H02:β2=0|t1|=|β1|/σ(q1)1/2=0.02711/(2.1532*(0.00154) 1/2)=3.21|t2|=|β2|/σ(q2)1/2=0.0085/(2.1532*(0.00046) 1/2)=0.18取显著性水平α=0.05,查表得t0.025(19)=2.09显然,t1> t0.025(19), t2< t0.025(19)拒绝H01 ,接受H02,认为回归参数β1显著,β2不显著。

测量工作总结报告6篇

测量工作总结报告6篇

测量工作总结报告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活动文案、应用文书、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activity copywriting, applicatio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测量工作总结报告6篇工作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力,工作总结是对过去工作的一种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提升自我认知,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测量工作总结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

测量平差实习总结6篇篇1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实习背景与目标本次测量平差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加以巩固。

同时,通过实习,学生还能够了解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学习主要包括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实际操作则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平差计算等。

2. 实习方法本次实习采用课堂讲解、示范操作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教师会对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然后学生将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会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实习过程与体会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首先学习了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测量误差、平差原则、平差方法等。

这些知识为后续的实际操作奠定了基础。

接着,学生又学习了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了解了其在各种工程中的作用和优势。

2. 实际操作阶段在实际操作阶段,学生首先进行了测量数据的采集。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经纬仪等,学生对实际工程进行了实地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关数据。

接着,学生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平差计算。

通过使用平差软件和编程语言,学生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粗差检测、平差计算等操作,最终得到了平差结果。

3. 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测量平差理论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测量平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习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测量平差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本次测量平差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平差报告(范本)

平差报告(范本)

GPS网处理报告施工单位: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目录1.项目属性..................................................................................................................2.GPS网图..................................................................................................................3.基线简表..................................................................................................................4.基线祥解..................................................................................................................5.重复基线..................................................................................................................6.同步环.....................................................................................................................7.异步环......................................................................................................................8.基线总结......................................................................................................................9.WGS-84三维无约束平差.......................................................................................10.二维平差..................................................................................................................11.高程拟合..................................................................................................................12.平差总结..................................................................................................................项目属性项目属性项目名称:D级控制点项目单位:施工单位:负责人: 控制网等级:D测量员: 计算员: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备注:坐标系统坐标系名称:中国-广元54椭球长半轴a:6378245.000000 椭球扁率f:1/298.300000 投影名称:自定义高斯投影尺度:1.000000 投影高:700.000000X加常数:0.000000 Y加常数:500000.000000平均纬度:000:00:00.000000N 中央子午线:105:50:00.000000EGPS网图基线简表重复基线同步环基线总结相对误差最大值绝对误差最大值WGS-84三维无约束平差平差参数参考因子:1.00χ平方检验(α=95%):通过自由度:72二维平差平差参数迭代次数:2网的参考因子:0.9993x向平移:-59.9902米y向平移:78378.5254米比例:-57.0199ppm 旋转:-1598.6509秒最弱点平面中误差高程拟合平差参数迭代次数:2网的参考因子:12.2924 参考点:GD06H = H0 + AA = 37.2343平差总结最弱点平面中误差。

测量工作专业技术个人总结报告

测量工作专业技术个人总结报告

测量工作专业技术个人总结报告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测量工作专业技术个人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测量工作专业技术总结报告1201__年6月我加入了中建八局三公司这个大家庭,作为一名新进员工,施工建设给我有一种家的感觉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观念,我很欣慰能加入到这个集团成为一名测量员。

刚刚进公司我被分配到戴南万源公寓项目部担任测量员,对于陌生的环境,同事们都对我非常热情,我有什么测量方面的问题去请教领导及前辈们,他们都能热情的帮助我,交给我经验教导我技术,很快的我就适应了新环境,并积极的投身到项目建设的施工工作中。

测量是工程的眼睛,作为测量人员,我们本着实际求实、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从事测量工作。

记得第一个踏上月球阿姆斯特丹说过,他在月球上踏上的一小步,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步。

当然,在我踏上戴南的一小步,也是我在人生中前进的一大步,是的,因为我终于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我开始工作了。

对于首次来到工地的我,一切在我的眼里都是这么的好奇,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基础到正负零的整个施工过程,我的心也在一天天的成熟,我总结了我这半年以来学到的东西,得到了至深的锻炼。

现将切实工作总结如下:一、严谨科学、认真求证在施工测量之前,认真审图,对图上有误、有疑义的地方及时向领导及前辈们请教、咨询、学习。

在测量放线之前,利用cad算出坐标,反复查看,确保万无一失。

对各种原始数据注意保存和及时整理,因为“经验,是从众多的数据中总结出来的”!测量放线后应认真复合线的位置确保每条线的实际误差不超过半公分。

二、不断进取、精益求精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各种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机具不断地应用到施工建设中来,相对的,也出现了更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各项规范也跟着发展。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不能自我提高,就意味着落后,就不能适应目前施工建设工作的发展要求。

近景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报告

近景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报告

近景摄影测量光束法平差报告2011 年 6 月 4 日1 作业目的------------------------------------------------------------------------------------ 32 外业控制点的观测与解算-------------------------------------------------------- 33 近景影像获取---------------------------------------------------------------------------- 44 LPS刺点点位------------------------------------------------------------------ 45 光束法平差与精度评定------------------------------------------------------------ 56 总结--------------------------------------------------------------------------------------------- 111 作业目的以近景摄影测量大实习为基础,对所摄取近景相片解析处理,以外业控制点的解算成果以及内业LPS平差结果为依据,编写光束法平差程序,由22个控制点的像素坐标及5个“已知控制点”的三维坐标求解其余17个控制点的三维坐标,并评定精度。

2 作业条件及数据点号像素坐标列(J)像素坐标行(I)X Y Z左片:2 650.989 2114.93 497.4532 353.7473 299.89538 2792.491 2259.531 508.8008 342.3524 298.683210 2791.483 740.514 508.8138 342.3548 307.071716 3928.559 2120.49 520.2969 353.7531 300.114621 4890.584 2130.45 527.9857 353.5821 300.10371 648.624 2765.582 0 0 03 660.452 1441.411 0 0 04 728.563 816.585 0 0 05 1965.895 2557.996 0 0 06 1910.105 1210.07 0 0 07 2767.455 3044.531 0 0 09 2774.059 1493.061 0 0 012 3319.011 2665.417 0 0 013 3312.286 1986.582 0 0 014 3298.468 1284.901 0 0 015 4055.052 2705.029 0 0 017 3808.985 1539.018 0 0 018 3715.006 962.032 0 0 019 3836.444 706.426 0 0 020 4883.39 2691.651 0 0 022 4754 1681 0 0 023 4825.409 1018.545 0 0 0右片:2 670.948 2129.967 497.4532 353.7473 299.89538 2346.443 2264.542 508.8008 342.3524 298.683210 2361.448 691.079 508.8138 342.3548 307.071716 4088.419 2115.427 520.2969 353.7531 300.114620 5203.441 2736.112 527.9857 353.5821 300.10371 666.103 2764.882 0 0 03 685.403 1472.574 0 0 04 754.414 860.656 0 0 05 1652.431 2568.503 0 0 06 1600.058 1207.014 0 0 07 2312.027 3077.964 0 0 09 2334.472 1470.473 0 0 012 3083.193 2691.257 0 0 013 3083.066 1976.987 0 0 014 3072.428 1240.419 0 0 015 4230.527 2741.493 0 0 017 3956.445 1498.102 0 0 018 3852.033 888.02 0 0 019 4075.943 613.315 0 0 021 5214.492 2119.571 0 0 022 5144.463 1507.538 0 0 023 5139.982 903.989 0 0 0外方位元素初始值:(左)Xs1 = 497.9149,Ys1 = 301.2754,Zs1 = 297.2430,Q1=14.9560,W1=4.7765,K1=-0.0308, (右)Xs2 = 509.6501,Ys2 = 301.3448,Zs2 = 297.4727,Q2=2.1777 ,W2=4.5969,K2=0.0791, 相片主距:50mm3 平差思想3.1 共线条件方程本次作业中,光束法平差基于如下共线条件方程:该共线方程是描述摄影中心S、像点a以及物点A位于一直线上的关系式。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范文(3篇)

测量技术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测量技术是工程建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中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测量技术发展概况1. 测量仪器设备过去一年,我国测量仪器设备行业取得了显著进步。

新型全站仪、GPS接收机、水准仪等设备不断涌现,性能和精度不断提高。

其中,全站仪的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GPS接收机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水准仪的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

2. 测量方法(1)传统测量方法: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

这些方法在工程实践中仍具有广泛应用,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地形地貌调查等领域。

(2)现代测量方法: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测量、数字地面测量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大范围等特点,在测绘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测量数据处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数据处理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创新。

目前,测量数据处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全站仪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全站仪采集的数据,通过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平差计算等处理,生成符合要求的测量成果。

(2)GPS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GPS接收机采集的数据,通过软件进行坐标转换、平差计算等处理,生成符合要求的测量成果。

(3)遥感数据采集与处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通过软件进行图像处理、信息提取等处理,生成符合要求的测量成果。

三、测量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 基础设施建设测量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工程,都需要进行地形测绘、施工放样、竣工测量等工作。

2. 城市规划测量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广泛应用。

如城市地形测绘、土地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实施监测等。

3. 土地管理测量技术在土地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确权登记等。

4. 环境保护测量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

平差测量实习报告

平差测量实习报告

平差测量实习报告为期两个星期的平差测量实习已经结束,在这天的实习过程中,我们的收获的确不小,熟练的掌握了全站仪和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但同时实际测量中,我虽然熟练了对仪器的操作,但同时也在暴露出了自己的缺陷和差距,尤其是对经纬仪的对中方面我还有很大的欠缺,在不用铅垂的情况下很难对中,整平。

通过实习中的不断练习,大大缩小了这方面的差距。

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在不怕吃苦,不怕炎热的精神下,我们组的成员相互理解,团结合作,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习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这次总实习给了我们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实习在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

我以后在工作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行。

通过实习,我从中深深的理解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一天我们开始的是水准测量,最初我们选择在教学楼前方的那条有花坛的路上测量,依照要求,先在周围选4个测站,4个转点,然后就行动起来,每个人都很积极,分工合作,傍晚的时候完成了,当时感到很高兴,心想接下来的一定也很简单了。

但是回来后,和同学互相讨论起来,和其他同学所测的差别很大,想想,有的地方还有误差。

我们测量的范围太小,完全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测。

这是我们的失误,原因是根本就没有分析透试验的要求。

这是个教训,我们在此之后时刻想着“细心”两个字,在以后的每次读数中都反复读几遍,也就很少出错了。

在实习前都要预习下次要做的内容,所以在接下来的测量中差错逐渐减少,当然速度相应也就快了,“细心”是我们提前完成任务的主要条件。

在实习过程中,技能的提高是一个方面,另外更重要的方面是我们领悟到了相互配合的重要,我们组共七个,人有点多!后来又分成了两小组,经过重心分组和调整分工后,效率明显提高,而且每人也都达到了练习,这可谓是成功的第二大因素。

同时让我们明白合作的重要,在时时刻刻都是不可少的,这次实习虽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但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决不能忽略的,这问题正是我们寻找的,我们所需要的,我们的口号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定的基础。

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一一.设计原始资料水准网周密平差及精度评定示例。

如图所示水准网,有2个已知点,3个未知点,7个测段。

各已知数据及观测值见下表(1)已知点高程H1= H2=(2)高差观测值(m)高差观测值(m)端点高差观测值测段距离序号号1-3 11-4 22-3 32-4 43-4 53-5 65-2 7(3)求各待定点的高程;3-4点的高差中误差;3号点、4号点的高程中误差。

(提示,本网可采用以测段的高差为平差元素,采用间接平差法编写程序计算。

)二、水准网间接平差思路⑴.按照网型肯定已知水准点数H1 H2,未知水准点数u ,总点数n ,必要观测数t ,多余观测数r 。

⑵.肯定参数。

为平差后能直接求得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以3个待定点高程平差值为参数。

设3,4,5点的高程平差值别离为,, 。

⑶.列立条件方程.左侧为观测值(系数为1),右边为参数和常数项,并进一步改化成误差方程,最终写成矩阵形式。

取得系数矩阵A 和常数项L⑷.列立法方程,并解求法方程。

⑸.精度评定。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估值:评定各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 各待定点的精度即为: 评定高程平差值的精度: 四、平差程序设计思路1、 已知数据的输入需要输入的数据包括水准网中已知点数、未知点数和这些点的点号、已知高程和高差观测值、距离观测值等。

本程序采用文件方式进行输入,文件输入的格式如下: 第一行:已知点个数、未知点个数、观测值个数 第二行:点号 (已知点在前,为支点在后) 第三行:已知高程 (顺序与上一行的点号对应)第四行起:高差观测值,依照“起点点号,终点点号,高差观测值,距离观测值”的顺序输入。

2、 平差计算进程 (1)近似高程计算。

uc PV V r PV V T T -==20ˆσ120ˆˆ20ˆˆˆˆ-==bbx x x x N Q D σσjj X X j X Q ˆˆ0ˆˆσσ±=FN F F Q F Q BB T X X T h h 1ˆˆˆˆ-==X F hT ˆˆ=(2)列立观测值的误差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实习报告姓名:邹建鑫学号: 631101040124班级:测绘2011级1班指导老师:曹智翔2013/7/4一、 控制网概况及测量数据的整理和检验我们的测区包括学校的德园小区、A01教学楼、B01教学楼、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心,控制点基本都在学校的公路边上,测区整体来说比较平整,自南向北整体是一个上升的缓坡的区域,在测区中主要是楼房和绿化带,在整个外业过程中基本都是35度以上高温天气。

在测区中已知两个控制点(B,C )的坐标,其标石保存完好。

(一)、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测距单位权中误差:[]sd d n p 2∆∆±=μμ——单位权中误差;d ∆——各边往、返测距离较差; s n ——测距的边数;i p ——各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21is i p σ=is σ——测距先验中误差,根据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估算。

任一边的实测距离中误差估值:iDi p m 1μ±= 注:索佳SET510全站仪测距标称精度为±(2+2PPM ),因距离较短,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是固定误差,故可以认为各边为等精度观测,即可取i p 均为1,求出的单位权中误差可视为各边的测距中误差。

2、 测角中误差的计算:⎥⎦⎤⎢⎣⎡±=n f f N m βββ1 βf ——符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 ——计算βf 时的测站数;N ——βf 的个数。

如控制为单一的闭合或符合导线,N 为1。

⎥⎦⎤⎢⎣⎡±=L WW N M w 1 w M ——高差全中误差(mm );W ——闭合差;L ——计算W 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 ); N ——符合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若进行往返观测,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L n M D 41 D M ——高差偶然中误差(mm);∆——水准路线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 ——水准路线的测段长度;n ——往、返测的水准路线测段数。

(二等要求mm M D 1±≤)下图为控制网简图测量数据如下:角度 ( ° ' ")∠BCD=166 29 50,∠CDE=167 2 17,∠DEF=85 40 22∠EFG=156 24 37,∠FGH=144 6 21,∠GHI=152 14 32∠HIA=195 56 9,∠IAB=101 26 16,∠ABC=90 39 36∠DECH5=100 41 43,∠ECH5CH4=82 24 9,∠CH5CH4CH3=164 0 0∠CH4CH3CH2=164 32 13,∠CH3CH2CH1=172 44 10,∠CH2CH1B=89 43 0∠CH1BC=99 27 2,∠BCD=193 30 10,∠CDE=192 57 44距离(m)CD=170.617 ECH5=136.333DE=161.181 CH5CH4=171.754EF=108.361 CH4CH3=189.328FG=111.698 CH3CH2=121.741GH=124.967 CH2CH1=218.272HI=151.589 CH1B=88.261IA=174.935AB=161.473BC=263.584水准测量数据记录二、 水准网、导线网的条件平差及间接平差 (一) 水准网条件平差如图为路线号已知B,C 两点高程H B =385.2968、H C =386.7212 系数矩阵⎪⎪⎭⎫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0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1A 常数阵l=-7.6 -1.4协因数阵Q 为单位阵 所以⎪⎪⎭⎫⎝⎛8 2 2 8 = A *Q *A =Naa T 所以联系数k1=0.967;k2=-0.067所以V=Q*A T *K=[-0.9667 -0.9000 -0.9000 -0.9667 -0.9667 -0.9667 -0.9667 -0.9667 0.0667 0.0667 0.0667 0.0667 0.0667 0.0667]Tmm⎪⎪⎪⎪⎪⎪⎪⎪⎪⎪⎪⎪⎪⎪⎪⎪⎪⎪⎪⎪⎭⎫⎝⎛==0.0667 0.0667 0.0667 0.0667 0.0667 0.0667 0.9667- 0.9667- 0.9667- 0.9667- 0.9667- 0.9000- 0.9000- 0.9667- **K A Q V T ; 所以⎪⎪⎪⎪⎪⎪⎪⎪⎪⎪⎪⎪⎪⎪⎪⎪⎪⎪⎪⎪⎭⎫ ⎝⎛---------=423.0226.1907.0356.0860.4471.0563.0720.0577.2757.3188.0335.1071.2959.2h (二) 水准网间接平差设D 、F 、G 、H 、I 、A 、CH5、CH4、CH3、CH2、CH1点高程^1X 、^2X 、^3X 、^4X 、^5X 、^6X 、^7X 、^8X 、^9X 、^10X 、^11X 、^12X 作为参数取1412^12^141311^11^14131210^10^109219^9^9218^8^87^7^876^6^8765^5^43214^4^3213^3^212^2^11^1^h H x Xh h H x Xh h h H x Xh h h h H x X h h h H x X h H x X h h H x X h h h H x X h h h h H x X h h h H x X h h H x X h H x X C C B C C B B B C C C C -+=--+=---+=+++++=++++=-+=--+=---+=+++++=++++=+++=++=所以得到误差方程,其系数矩阵⎪⎪⎪⎪⎪⎪⎪⎪⎪⎪⎪⎪⎪⎪⎪⎪⎪⎪⎪⎪⎭⎫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B常数矩阵()Tl 0 0 0 1.4 0 0 0 0 0 7.6- 0 0 0 0=权阵P 为单位阵所以⎪⎪⎪⎪⎪⎪⎪⎪⎪⎪⎪⎪⎪⎪⎪⎪⎪⎭⎫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2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31- 0 0 0 0 0 0 0 0 0 01- 2 **B P B N T BB所以()TT l P B 0 0 1.4 1.4- 0 0 0 7.6- 7.6 0 0 0**W ==所以⎪⎪⎪⎪⎪⎪⎪⎪⎪⎪⎪⎪⎪⎪⎪⎪⎪⎭⎫ ⎝⎛==-0.4400 0.8800 1.3200 0.3600 0.8000 1.0600- 2.1200- 3.1800- 3.3600 2.3000 1.24000.6200 *1^W Nbb x ⎪⎪⎪⎪⎪⎪⎪⎪⎪⎪⎪⎪⎪⎪⎪⎪⎪⎪⎪⎪⎭⎫ ⎝⎛=+=0.4400 0.4400- 0.4400- 2.3600 0.4400- 0.4400- 1.0600 1.0600 1.0600 14.1400- 1.0600 1.0600 0.6200 0.6200 *^l x B V⎥⎥⎥⎥⎥⎥⎥⎥⎥⎥⎥⎥⎥⎥⎥⎥⎥⎥⎥⎥⎦⎤⎢⎢⎢⎢⎢⎢⎢⎢⎢⎢⎢⎢⎢⎢⎢⎢⎢⎢⎢⎢⎣⎡=+= 3.1110 0.1950 3.7660 2.5820 0.7190 0.5600 0.8520 0.8130- 0.4880- 0.0660 4.4270- 0.8790 2.0030- 1.0960- ^V L L⎪⎪⎪⎪⎪⎪⎪⎪⎪⎪⎪⎪⎪⎪⎪⎪⎪⎪⎪⎭⎫ ⎝⎛=-0.8667 0.7333 0.6000 0.4667 0.3333 0.0333 0.0667 0.1000 0.1333 0.1667 0.2000 0.1000 0.7333 1.4667 1.20000.9333 0.6667 0.0667 0.1333 0.2000 0.2667 0.3333 0.4000 0.2000 0.6000 1.2000 1.8000 1.4000 1.0000 0.1000 0.2000 0.3000 0.4000 0.5000 0.6000 0.3000 0.4667 0.9333 1.4000 1.8667 1.3333 0.1333 0.2667 0.4000 0.5333 0.6667 0.8000 0.4000 0.3333 0.6667 1.0000 1.3333 1.6667 0.1667 0.3333 0.5000 0.6667 0.8333 1.0000 0.5000 0.0333 0.0667 0.1000 0.1333 0.1667 0.8667 0.7333 0.6000 0.4667 0.3333 0.2000 0.1000 0.0667 0.1333 0.2000 0.2667 0.3333 0.7333 1.4667 1.2000 0.9333 0.6667 0.4000 0.2000 0.1000 0.2000 0.3000 0.4000 0.5000 0.6000 1.2000 1.8000 1.4000 1.0000 0.6000 0.3000 0.1333 0.2667 0.4000 0.5333 0.6667 0.4667 0.9333 1.4000 1.8667 1.33330.8000 0.4000 0.1667 0.3333 0.5000 0.6667 0.8333 0.3333 0.6667 1.0000 1.3333 1.6667 1.0000 0.5000 0.2000 0.4000 0.6000 0.8000 1.0000 0.2000 0.4000 0.6000 0.8000 1.0000 1.20000.6000 0.1000 0.2000 0.3000 0.4000 0.5000 0.1000 0.2000 0.3000 0.4000 0.5000 0.6000 0.8000 1BB N 各点高程中误差:⎪⎪⎪⎪⎪⎩⎪⎪⎪⎪⎪⎨⎧============6293.111536.64015.106805.60080.95785.63546.78146.52008.50285.47949.43106.4^^2^^3^^4^^5^^^1^P CH O CH N CH M CH L E CH D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三) 导线网条件平差下表为各点的近似坐标,各边的方位角、方位角的正余弦及各边的长度第一个闭合环因为n=32,t=24,故r=8,可列出八个条件方程,其系数矩阵A 为8*32的矩阵 A=接上表改正数依次为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1413121110987654321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常数矩阵为()10 22- 83- 99- 11 0 0 1 =W协因数阵Q=接上由此可计算的⎪⎪⎪⎪⎪⎪⎪⎪⎪⎪⎪⎭⎫ ⎝⎛==11.4122 0.7149- 2.0762 1.5621 0.3732- 0 0.4290 0.9739 0.7149- 14.0958 1.5621 1.2419 3.0033- 0 0.7072- 1.2674- 2.0762 1.5621 14.7036 0.2417- 0 6.2516 0.4291 0.9714 1.5621 1.2419 0.2417- 11.8146 0 0.4182 0.7075-1.2679- 0.3732- 3.0033- 0 0 9.0000 0 1.0000 1.0000 0 0 6.2516 0.4182 0 9.0000 1.0000 1.0000 0.4290 0.7072- 0.4291 0.7075- 1.0000 1.00002.0000 0 0.9739 1.2674- 0.9714 1.2679- 1.0000 1.0000 02.0000 **TA Q A Naa所以可以组成法方程0*=+W K Naa解得()5.7190- 0.1078- 9.7110 11.5292 3.8910- 9.6768- 9.9676 11.5930 =K所以计算的改正数()mmV T 2.26893.6992 3.8910- 1.7957- 0.6332 0.1545- 1.0133- 3.6546- 7.0923- 0.5776 10.6399 6.2549 5.4582 0.6352 6.9208- 3.2689- 3.6992- 9.6768- 0.6327 12.3783 6.7343 9.3583 6.7988 6.2934- 12.7180- 24.7688- 22.7914- 15.9943-6.3683- 0.3904 17.4463 15.9279 =mm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 ⎝⎛=⎪⎪⎪⎪⎪⎪⎪⎪⎪⎪⎪⎪⎪⎪⎪⎪⎪⎪⎪⎪⎪⎪⎪⎪⎪⎪⎪⎪⎪⎪⎪⎪⎪⎪⎪⎪⎪⎪⎪⎪⎪⎪⎪⎪⎪⎪⎪⎪⎪⎭⎫⎝⎛ 2.2689 3.6992 3.8910- 1.7957- 0.6332 0.1545- 1.0133- 3.6546- 7.0923- 0.5776 10.6399 6.2549 5.4582 0.6352 6.9208- 3.2689- 3.6992- 9.6768- 0.6327 12.3783 6.7343 9.3583 6.7988 6.2934- 12.7180- 24.7688- 22.7914- 15.9943- 6.3683- 0.3904 17.4463 15.9279 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1413121110987654321 ⎪⎪⎪⎪⎪⎪⎪⎪⎪⎪⎪⎪⎪⎪⎪⎪⎪⎪⎪⎪⎪⎪⎪⎪⎪⎪⎪⎪⎪⎪⎪⎪⎪⎪⎪⎪⎪⎪⎪⎪⎪⎪⎪⎪⎪⎪⎪⎪⎪⎭⎫ ⎝⎛︒︒︒︒︒︒︒︒︒︒︒︒︒︒︒︒︒︒=+="46'57192"14'30193"58'2699"58'4289"11'44172"13'32164"59'59163"6'2482"36'41100"17'26101"5619195"38'14152"26'6144"38'24156"15'4085"14'2167"46'29166"26'3990259.88284.218747.121338.189760.171328.136462.161911.174568.151950.124692.111361.108198.161633.170^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V L L 1 1 1 1 1 1 1(四)导线网间接平差(四)导线网间接平差坐标方位角改正数方程的系数计算表(第二个闭合环)由题意,选取A 、D 、E 、F 、G 、H 、I 、CH1、CH2、CH3、CH4、CH5等12个点坐标⎪⎪⎭⎫⎝⎛A A y x ^^,,⎪⎪⎭⎫ ⎝⎛D D y x ^^,,⎪⎪⎭⎫ ⎝⎛E E y x ^^,,⎪⎪⎭⎫ ⎝⎛F F y x ^^,,⎪⎪⎭⎫ ⎝⎛G G y x ^^,,⎪⎪⎭⎫ ⎝⎛H H y x ^^,,⎪⎪⎭⎫ ⎝⎛I I y x ^^,,⎪⎪⎭⎫ ⎝⎛1^1^,CH CH y x ,⎪⎪⎭⎫ ⎝⎛2^2^,CH CH y x ,⎪⎪⎭⎫ ⎝⎛3^3^,CH CH y x ,⎪⎪⎭⎫ ⎝⎛4^4^,CH CH y x ,⎪⎪⎭⎫⎝⎛5^5^,CH CH y x 作为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