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摘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学生“敢”问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传授发问方法,学生“学”问,恰当进行点拨,学生“会”问,笔者就上述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06-0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学生通过积极总结,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明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好问是学生的天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要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要加强课堂讨论,给学生积极的思考空间。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你怎么讲他就怎么听,很被动。

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

而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敏感地发现和提出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融洽师生关系,学生“敢”问。

“亲其师而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它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对话过程。

比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小学数
学四年级下《图案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六个图案,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这些图案有什么感受?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提问,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

如:老师这些图案很漂亮,我喜欢这些图案;有的孩子会说这些图案是很多的相似的图案;可有的孩子却说,老师这些图案的颜色不一样。

第三个孩子的问题肯定对我们这节课的教学来说,是没有研究价值的,但我们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冷言冷语地给予否定。

应恰当地进行引导评价,比如“你能积极发言老师很喜欢,但老师建议你再观察一下,这些图案的形状和组成,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诸如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有时候会出现提出的问题很肤浅,不具备研究和探究的价值;有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与我们所要研究的主题背道而驰。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既要明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又不能挫伤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这样长此以往,才能让学生在求学路上勇敢地问下去。

二、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有蓬勃的学习积极性和高度的参与热情。

在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时,一般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帮助故事里的主人公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北师版二年级下《除法》时,在课堂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唐僧给徒弟们分苹果的故事情境,唐僧有20个苹果,想分给徒弟们。

动画片到此戛然而止,让学生提问质疑。

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
生的探索积极性。

依据上课开始的故事铺垫,学生动手之后,会有不同的分法。

而一种方法是随意分,每个人可多可少,有的孩子会每份一样多。

2、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经过观察、操作,让学生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比如我在教授数学综合实践课《测量》一课时,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下自己家里家具的高度或宽度,也可以测量家里门的高度和客厅的大小。

建议孩子保留测量时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我告诉能够保留录像资料的学生,在测量数据时操作两次并进行录像。

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实验报告汇报之后,我会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并且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说出自己的发现。

3、设计小组竞赛,让学生间开展积极竞争,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好胜心。

凡事都愿意积极争先。

在需要集思广益的问题上,我们还可以采取各个小组竞赛的形式,比如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练习二第六题的教学时,我就采取此方法。

请各小组通过看情境图并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并且能够巧妙地解决,从而把这道题进行了适当的扩展。

三、传授发问方法,学生“学”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意味着一堂课的问题越多越好,问题要有主次与轻重,难易适度。

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生特点。

一是要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

即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什么问题。

二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

即新
旧知识内在联系上提出问题。

三是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会提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一般提出问题有下面几种情况:1、课前预习提问,根据教师给学生布置的预习内容。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不懂得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问。

2、依据课题提问,这样的课型一般比较适用于小学高年级。

3、看情境图提问,现在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不仅新授课部分有情境图,而且课后练习里也有丰富多彩的情境图,课后练习中也不乏新知识点,看情境图提问是我课堂教学中运用效果最好的提问方式。

4、课堂上发现问题时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备课预设以外的情况。

这时候如果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寻求答案。

5、讨论时促使学生互相提问,课堂上,遇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我们经常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经历提问、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恰当进行点拨,学生“会”问。

一般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却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有失偏颇。

而教师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我在教学北师版三册上《游园》一课教学时,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出水池的两侧有多长,有的学生提问正面比侧面多出多少米,面对这种情况,我不急于否定,而是直接让学生列式解决正面这段距离比侧面多多少米。

然后适当启发,你能不能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呢?这样
既不挫伤孩子提问题的积极性,又能让他积极地思考有价值的问题。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