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7热学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05a8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5.png)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高三物理热学专题,依据教材第九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十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重点复习能量守恒与热力学过程、循环、效率等概念。
详细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能量转换与守恒的实例分析,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原理和热力学循环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涵及应用,能够运用该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使学生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熵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熵增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解决热力学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尤其是熵增原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能量守恒原理,以及热力学循环中效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热力学演示装置。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热力学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热力学现象,如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空调制冷过程等,引发学生对热力学应用的思考。
2. 知识回顾(15分钟)快速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公式及重要结论。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热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并解答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热力学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数学表达式。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热力学循环。
3. 例题解答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某热机在工作过程中,吸收热量Q1,放热量Q2,外界对热机做功W,求热机效率。
(2)分析生活中的一个热力学循环过程,说明其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因。
2. 答案(1)热机效率 = (W Q2) / Q1。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优质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1937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6.png)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1. 热力学第一定律2. 热力学第二定律3. 热力学第三定律4. 热传递与能量转换5. 热能与能源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热力学三大定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 掌握热传递与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了解热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热能与能源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热力学三大定律的基本原理;热传递与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热力学在实际应用中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回顾(15分钟)学生回顾热力学三大定律的基本内容,教师进行点评与补充。
3. 例题讲解(25分钟)例题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1、V1、T1,经过一等压过程,变为p2、V2、T2。
求气体体积变化的比例。
例题2:一热机效率为η,工作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Q1,放出的热量为Q2。
求热机输出的功率。
4. 随堂练习(15分钟)练习题1:一热力学系统经历一循环过程,吸收的热量为Q1,对外做功为W。
求该循环的效率。
练习题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1、V1、T1,经过一等温过程,变为p2、V2、T2。
求气体压强的变化比例。
5.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热能在能源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地热能等。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三大定律2. 热传递与能量转换3. 例题与练习题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热力学系统经历一循环过程,吸收的热量为Q1,对外做功为W。
求该循环的效率。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为p1、V1、T1,经过一等温过程,变为p2、V2、T2。
求气体压强的变化比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第17讲热学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第17讲热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6502a702768e9950e73839.png)
第17讲 热学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
细研考点 提升素养
一、分子动理论的三条基本内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 ①分子的直径(视为球模型):数量级为 10-10 m. ②分子的质量:数量级为 10-26 kg.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 mol 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通常可取 NA=6.02×1023 mol-1.
第17讲 热学
知识归纳 感悟真题
1.(2020·全国卷Ⅱ)下列关于能量转换过程的叙述,违 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有__________,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 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有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 标号)
A.汽车通过燃烧汽油获得动力并向空气中散热 B.冷水倒入保温杯后,冷水和杯子的温度都变得更低 C.某新型热机工作时将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 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D.冰箱的制冷机工作时从箱内低温环境中提取热量散 发纳 感悟真题
2.(2020·全国卷Ⅲ)(多选)如图,一开口向上 的导热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活塞与气缸壁间无摩擦.现用外力作用 在活塞上.使其缓慢下降.环境温度保持不变,系统始终 处于平衡状态.在活塞下降过程中( )
A.气体体积逐渐减小,内能增知 B.气体压强逐渐增大,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逐渐增大,放出热量 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E.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吸收热量
第17讲 热学
细研考点 提升素养
解析:(1)从距 O 点很远处向 O 点运动,两分子间距 减小到 r2 的过程中,分子间体现引力,引力做正功,分 子势能减小;(2)在 r2→r1 的过程中,分子间仍然体现引力, 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3)在间距等于 r1 之前,分 子势能一直减小,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为零,则在 r1 处 分子势能小于零.
7热学
![7热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e20fea524de518964b7d45.png)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物 理 新 课 标 版
专题七
热学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物 理 新 课 标 版
专题七
热学
[例1] 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为105m×68m=7140m2. 通常用空气湿度(相对湿度、绝对湿度)表示空气中含有水 蒸气的情况,若球场附近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 凝 结 成 水 后 的 体 积 为 103cm3 , 已 知 水 的 密 度 为 ρ = 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mol=1.8×10-2kg/mol,一 标准大气压为1.0×105Pa,试求: (1)该足球场上方空气的质量; (2)水蒸气凝结成的水中含多少水分子;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
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这是按照机械能与内能 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描述的. 该定律说明了第二类永动机是无法制成的.
( )
专题七
热学
友情提示
(1)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要注意各符号
正负的规定.并要充分考虑改变内能的两个因素:做功和 热传递.不能认为物体吸热(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 定增加.
专题七
热学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物 理 新 课 标 版
专题七
热学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物 理 新 课 标 版
专题七
热学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专题的命题热点集中在分子动 理论、计算分子数目和大小,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 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气体实验定律,气体内能,热力 学第一、第二定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预计在今后
高考物理高三二轮复习:热学专题液柱类问题的求解技巧(共19张PPT)
![高考物理高三二轮复习:热学专题液柱类问题的求解技巧(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2e03c6ddccda38376bafb6.png)
(2)当 A、B 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 A 侧空气柱的长度为 l2,压强为
p2.
由玻意耳定律得 pl=p2l2
⑤
由力学平衡条件有 p2=p0
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l2=10.4 cm
⑦
设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Δh,依题意得
Δh=2(l1-l2)+h1
⑧
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1)求放出部分水银后 A 侧空气柱的长度; (2)此后再向 B 侧注入水银,使 A、B 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 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答案:(1)12.0 cm (2)13.2 cm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高 考物理 高三二 轮复习 :热学 专题液 柱类问 题的求 解技巧 (共19 张PPT)
“液柱”类问题的求解技巧
[液课体前密练度习均] 若为已ρ,知求大被气封压闭强气为体p0的,压在强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
答案:甲:p0-ρgh
乙:p0-ρgh
丙:p0-
3 2 ρgh
p0+ρg(h2-h1-h3) pb=p0+ρg(h2-h1)
丁:p0+ρgh1
戊:pa=
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小结
(ⅰ)为使左端水银面下降3 cm,封闭气体温度应变为多少?
(ⅱ)封闭气体的温度重新回到280 K后,为使封闭气柱长度变为20 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 银柱长度为多少?
解析:初态压强p1=(76-16)cmHg,末态时左右水银面的高度差为16-2×3 cm=10 cm,
末状态压强为p2=(76-10)cmHg,末状态空气长度为22+3=25 cm,
(i)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热学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第一讲热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47dd25ce2f0066f4332246.png)
(dìyī)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
考情分析备考定向纵览考题,洞悉命题(mìng tí)规律
分
讲
第
一
讲
热
学
考点及题型
2020 考情预
测
考题统计
考点一 分子动
理论、内能及热
力学定律(H)
2014 卷Ⅰ33(1);2015 卷Ⅱ33(1);2016 卷Ⅰ33(1)
2016 卷Ⅱ33(1);2016 卷Ⅲ33(1);2017 卷Ⅰ33(1)
解析: (1)ac延长后过原点,所以ac是等容线,A选项正确;根据图象,Ta>Tc,一定量
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选项正确;cd过程中,
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向外界放出的热量等于外
界对气体(qìtǐ)做的功,C选项错误;在过程da中,ΔU>0即W+Q>0,吸收的热量应大
历过程①、②、③、④到达状态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guòchéng)①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
B.过程②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C.过程④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状态c、d的内能相等
E.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9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
(2)如图,容积为V的汽缸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
D.在过程d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小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E.在过程bc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18
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
(2)一氧气瓶的容积为0.08 m3,开始时瓶中氧气的压强为20个大气压。某实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课件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d6579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b.png)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热学专题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热学专题,教材章节为《高中物理》第三册第十章《热学》。
复习内容包括温度与热量、热力学定律、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重要理论。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对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物理综合素质。
3. 通过对热学专题的复习,提高学生的高考物理成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热力学定律、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热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为例,如热水袋取暖、热水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热学的基本原理。
2. 知识点讲解:(1)温度与热量:回顾温度和热量的概念,讲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热力学定律: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热传导、对流和辐射:讲解三种热传递方式的原理和特点,分析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历年高考中的热学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热学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温度与热量、热力学定律、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重要理论。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举例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一个物体在吸收热量后温度的变化。
(3)分析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在生活中的实例,阐述它们的原理和特点。
2. 答案:(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是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
![201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第4节《热力学第二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ddc423e02768e9950e7381b.png)
开放·探究
•
炎炎夏日,甲、乙两位同学在充满
凉意的空调室内,就空调机的工作过程是否
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问题发生了争论。
• 甲同学说:空调机工作时,不断地把热量从 室内传到室外,即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可见它并不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
• 乙同学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系统的 普遍规律,空调机的工作过程不可能违反它。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第十章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1 学习目标定位 2 课堂情景切入 3 知识自主梳理
4 重点难点突破 5 考点题型设计 6 课后强化作业
学习目标定位
※ 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多种表述 ※ 了解热传导及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课堂情景切入
• 覆水难收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 答案:D
• 点评:本题易错选C,原因是忽略了在“引起 其他变化”时,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
•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 A.热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部变成机械 能
• B.电流的能不可能全部变成内能 • C.在火力发电机中,燃气的内能不可能全
部变成电能
• D.在热传导中,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 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大家是否发现一些事件的发展过程具有方向 性、不可逆性?
知识自主梳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
• 1.可逆与不可逆过程(热传导的方向性) • 热传导的过程可以自发高地温由______低_温物体向
______物体进行自,发但地相反方向却不能 方向 ________进行,即热传导具有_____性,是一 个不可逆过程。
• 3.关于“不可能”
• 实际上热机或制冷机系统循环终了时,除了 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对外做功,以及热量从 低温热库传到高温热库以外,过程所产生的 其他一切影响,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办法 都不可能加以消除。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热学 光学 原子物理 机械波模型整理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热学 光学 原子物理 机械波模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cb5b45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5.png)
-13.6 eV。
②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2r1(n=1,2,3,…),其中 r1 为基态半径,又称玻尔半径,其
数值为 r1=0.53×10
-10
m。
一、核心考点4
波尔氢原子光谱模型
1.轨道量子化
=1 2
2.能量量子化
=12(1 =-3.6ev)
3.能级跃迁
1
1
hv=h = - = 12 − 12= 1 (2 − 2)
轻核和重核,比结合能小,平均核子质量重。
5.孤立的核子比结合能为0,质量最重 。
课堂思考讨论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原子核内部结构,相互作用,核反应的本质
结合能,比结合能,质量亏损的概念
2.用公式描述放能反应
3.典型核反应方程式及意义
一、核心考点3
1.衰变规律及实质
(1)α衰变和β衰变的比较
衰变类型
(t- )
二、考点问题清单
3.已知X=0质点的位置坐标求任意位置X质点坐标
Y
2
X
已知:0时刻X=0质点的位置坐标
求:任意位置X质点坐标
1. X= 0质点位置相位0 = 6
6
2.X质点位置相位 = +
3.Y=Asin[ 6 +
2
X]
2
(X)
二、考点问题清单
4.已知0时刻的0 质点位置y=
衰变方程
衰变实质
α 衰变
β 衰变
A
A-4
4
Z X―→Z-2 Y+2He
A
A
0
Z X―→Z+1Y+-1e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课件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d2529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4.png)
高考物理热学复习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1. 热力学第一定律2. 热力学第二定律3. 热力学第三定律4. 热传递与热量5. 气体动理论6. 液体和固体的性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热力学基本定律,能够运用热力学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掌握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了解热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3. 理解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能够运用气体动理论解释气体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传递与热量、气体动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温度计、烧瓶、酒精灯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热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a. 实践情景引入:对比热水袋和暖宝宝的使用效果,探讨热传递的方式和热量计算。
b. 例题讲解:计算一个热水袋中的热量,并与暖宝宝进行比较。
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递与热量、气体动理论等核心知识。
3. 随堂练习:针对热力学定律和热传递,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 练习题1: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一个热机的工作效率。
b. 练习题2:分析一个热传递现象,判断其属于哪种传热方式。
4. 知识拓展:介绍热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热能发电、空调制冷等。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的公式和概念。
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和热量计算公式。
3.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求一个热机工作时的效率。
b. 分析题:分析一个实际热传递现象,判断其传热方式。
2. 答案:a. 效率计算公式:η = (W/Q1) × 100%,其中W为有用功,Q1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
b. 传热方式判断:根据热流方向、物体性质和温度差进行分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名师课件全国通用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名师课件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ce6be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3.png)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热学名师课件全国通用一、教学内容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全国通用教材,本节课将深入复习热学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五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重点涵盖能量守恒与热功转换;第六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聚焦热机效率与熵的概念;以及第七章“物态变化”,着重液气相变及晶体非晶体特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能运用其解释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热现象。
2.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理解不同物态下物质的性质变化。
3.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热学概念的整体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熵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守恒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热力学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笔记本,物理实验报告册,随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热现象的实例,如空调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的热效率等,激发学生对热学知识的兴趣。
2. 理论复习(10分钟)快速回顾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例题讲解能量守恒原理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熵的概念,结合工业案例讲解热机效率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际意义。
4. 物态变化复习(10分钟)着重讨论液气相变及晶体非晶体特性,通过实验视频展示不同物态下的能量变化。
5.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并解答随堂练习题,巩固热力学定律及物态变化理论。
六、板书设计1. 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及其应用。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熵的定义。
3. 物态变化类型及特性。
4. 关键概念和公式的结构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计算一热机工作过程中的功和热量变化。
(2)分析一日常生活中的热现象,解释其是否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3)描述水从液态到气态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2. 答案:(1)详见物理实验报告册标准答案。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7讲热学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七第17讲热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524fe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7.png)
物理
• 专题七 选考部分
• 第17讲 热 学
主干体系知识
核心再现及学科素养 (1)分子动理论: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分子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知 识
①p1V1=p2V2;②Tp11=Tp22;③VT11=VT22;
VT11=VT22④ 式中 V1=SH⑤ V2=S(H+h)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解得 T2=1+Hh 1+pm0gST0⑦ 从开始加热到活塞到达 b 处的过程中,汽缸中的气体对外做的 功为 W=(p0S+mg)h⑧ 答案 (1)BDE (2)1+Hh 1+pm0gST0 (p0S+mg)h
3.(2018·高考全国卷Ⅲ,33)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其过程如 p-V 图中从 a 到 b 的直丝所示.在此过 程中( )
2.解题的常见误区及提醒 (1)没有弄清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条件是一定质量的理想 气体是常见的解题误区; (2)对于多过程问题不能判断状态参量中的不变量,错误的选取 气体实验定律.
高频考点一 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热力学定律 [备考策略]
1.必须掌握的三个问题 (1)必须掌握微观量估算的两个模型 球模型:V=43πR3(适用于估算液体、固体分子直径). 立方体模型:V=a3(适用于估算气体分子间距).
解析 (1)A 错:在 p-V 图中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双曲线的一 支,而且离坐标轴越远温度越高,故从 a 到 b 温度升高.B 对:一 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内能越大.C 对: 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D 对: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Q+W, 得 Q=ΔU-W,由于 ΔU>0、W<0,故 Q>0,气体吸热.E 错:由 Q=ΔU-W 可知,气体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一部分用 来增加气体的内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水的摩尔体积为
-2 1.8 × 10 Mmol -5 3 3 V0= ρ = m /mol = 2 × 10 m /mol 1.0×103
V水NA 103×10 6×6.02×1023 水分子数:n= = 个 V0 2×10-5
-
=3×1025 个。
版 ·物理
(6)气体的压强及其微观解释。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网络构建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考向透析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分子动理论与微观量的估算 一 个 标 准 足 球 场 的 面 积 为 105m×68m = 7 140m2 。通常用空气湿度 (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 ) 表示空气中含 有水蒸气的情况,若球场附近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 凝 结 成 水 后 的 体 积 为 103cm3 , 已 知 水 的 密 度 为 ρ = 1.0×103kg/m3,水的摩尔质量Mmol=1.8×10-2kg/mol,一标准 大气压为1.0×105Pa,试求: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3.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两个实例
(1)布朗运动: ①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 ②运动特点:无规则、永不停息。 ③相关因素:颗粒大小,温度。
④物理意义:说明液体或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的
热运动。 (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产生原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将是命题方向之一。专题的知识信息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点: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 (2)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相互关系。 (3)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4)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
(5)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2)分子势能:
①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当分子力做正功 时,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加。 ②分子势能变化曲线如图所示,r=r0时分子势能具有最小 值。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二、方法技巧要用好 1.固体、液体分子微观量的计算(估算) m V (1)分子数 N=nNA= NA= NA。 M0 V0 (2)分子质量的估算方法: M0 每个分子的质量为 m1= N 。 A
1 3 V0 (3)建立水分子的球模型有 πd =N 6 A 得水分子直径
-5 3 3 6V 6 × 2 × 10 0 -10 d= = m。 23m=4×10 πNA 3.14×6.02×10
[答案] (1)7×107kg
(2)3×1025个
(3)4×10-10m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1)该足球场上方空气的质量;
(2)水蒸气凝结成的水中含多少水分子; (3) 估算一个水分子的直径为多大。 ( 以上计算结果均保留 一位有效数字)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解析]
(1)由 p0S=mg 得
5 p0S 1×10 ×7 140 m= g = kg=7×107kg 10
拓展提升 一、基础知识要记牢 1.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原理 用 V 表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 用 S 表示单 V 分子油膜的面积,用 D 表示分子的直径,则:D= S 。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2.估算微观量的两种模型 (1)球体模型:一般适用于固体、液体,认为分子为一个个 1 3 球体,体积 V0= πd ,d 为分子直径。 6 (2)立方体模型:一般适用于气体,认为一个分子占据的空 间为一个立方体,体积 V0=d3,d 为平均分子间距。
走向高考 · 物理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专题七
专题七 热学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1
备 考 策 略
3
考 向 透 析
2
网 络 构 建
4
课后强化作业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备考策略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专题的命题热点集中在分子动理 论、计算分子数目和大小,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 子间距离的关系,气体实验定律,气体内能,热力学第一、第 二定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对本
专题的考查内容及题型不会有大的变化,但在理论联系实际、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1)分子力:
①定义: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 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所 示。
②规律:引力和斥力均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 力减小得更快;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加,但斥力增加得 更快。
专题七 热学
3
3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2.气体分子微观量的估算方法 V (1)物质的量 n= ,V 为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单位是 22.4 升。 (2)分子间距的估算方法: 设想气体分子均匀分布,每个分子占据一定的体积。假设 为立方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每个小立方体的边长 就是分子间距;假设气体分子占有的体积为球体,分子位于球 体的球心,则分子间距离等于每个球体的直径。
专题七
热学
走向高考 · 二轮专题复习新课标版 ·物理
(3)分子体积(分子所占空间)的估算方法: V0 M0 每个分子的体积(分子所占空间)V1= = ,其中 ρ 为 NA ρNA 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4)分子直径的估算方法: 把固体、液体分子看成球形,则分子直径 d = 6V1/π = 3 3 6V0/πNA ;把固体、液体分子看成立方体,则 d = V1 = V0/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