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
浅谈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
![浅谈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03472a58fb770bf78a5559.png)
浅谈排水沥青路面的应用研究摘要:通过工程实例的介绍,提出了排水沥青路面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排水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现场施工1 排水沥青路面的简介排水沥青路面是指压实后空隙率在20%左右,能够在混合料内部形成连通排水通道的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其实质为单一粒径碎石按照嵌挤机理形成骨架-空隙结构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此外,针对以改善表面抗滑功能为主的开级配表面薄层又称开级配磨耗层(OGFC,open-graded friction course)、多孔隙沥青磨耗层(PAWC, porous asphalt wearing course)等。
这些材料的构成特征基本相同,但由于使用功能、描述角度和突出重点有所区别而被赋予不同的名称,有时在技术特点上也有所不同。
排水沥青路面采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作表层,将降雨透入到排水功能层,并通过层内将雨水横向排出,从而消除了带来诸多行车不利作用的路表水膜、减少行车溅水和水雾,显著提高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同时,由于排水沥青路面的多孔特征可以大幅降低交通噪音,也被称为低噪音沥青路面。
2 排水沥青路面的适用性排水沥青混合料的与一般沥青混合料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空隙率大,在使用时需要慎重。
其一是排水沥青路面的空隙特别大,杂物容易进入空隙,如果进入空隙的杂物不能被汽车高速行驶的负压吸走,杂物会越积越多,最终被汽车压实而堵塞,一旦堵塞将很难清除,则其排水和降噪功效将迅速降低,日本的应用经验认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排水功能在3~5年内开始衰减,5~8年基本丧失,但可以继续使用。
其二是由于空隙率大,一旦进水后发生冰冻,冰的反膨胀会影响其耐久性。
所以排水沥青路面一般适用于多雨地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干线。
排水沥青路面通常采用公称最大粒径19mm和13mm两种级配类型,当特别需要降低噪声时,宜采用公称最大粒径较小的级配。
3 工程实例以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快速环线工程机场高速公路扩建子项为例,通过配合比设计和试验段的施工,简单介绍排水沥青路面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作为参考。
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3edb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发布时间:2023-01-29T07:40:24.76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邓彦明[导读] 在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上,通常都运用PE改性沥青混合料,为了能够掌握准确的掺量,应对沥青混合邓彦明宁夏俊鹏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宁夏银川 750000摘要:在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上,通常都运用PE改性沥青混合料,为了能够掌握准确的掺量,应对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实行全面分析和掌握。
与此同时,对路用性能有所掌握,最大程度增强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基于此,本文先介绍了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概况以及现实意义。
其次阐述了市政道路的具体应用分析,如原材料选用、再生方案设计、添加原材料等。
最后探索了路用性能要点,包括高温平稳性、水平衡性、低温防裂性。
旨在加强市政道路的质量,以此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引言:伴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不断拓展以及车辆重载情况的频繁出现,市政道路路面会出现多种灾害,对路面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周期造成严重影响。
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性能能够使路面的寿命有所延长,为了确保沥青及混合料的使用质量,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以便保证品质优质,在沥青改性层面上,有很多种类,应选取匹配的方法对其探究研究。
充分根据气温和性能的基本要点,对沥青混合料的现实应用和性能予以分析,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市政道路路面的质量,对改性沥青施工的深入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和帮助。
1市政道路PE改性沥青概况改性沥青材料是众多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掺杂在一起,以此形成混合物。
在PE改性沥青混合料中,会有很多类型,由于改性剂存在差异,改性沥青材料的整体性质就会明显不同。
一般情况下,通常分为橡胶类、树脂类等,在目前运用改性沥青材料时,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使用较为广泛,与常见的沥青材料在施工模式上存在相似之处,同样都包含运输以及搅拌和后期维护等。
众多改性沥青材料被进一步运用到各类施工中,比如交叉口施工、机场跑道、防水墙面等,但在资金上消耗比较大,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中,应全面对经济问题实行探索。
机制砂和石屑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应用比较
![机制砂和石屑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应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ecc975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4.png)
机制砂和石屑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应用比较摘要: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宜采用优质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在缺砂地区,也可使用石屑,如何在保证沥青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前提下,合理选择机制砂和石屑是保证路面性能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机制砂;石屑;沥青混合料;应用比较1前言砂石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行业用量最大的产品。
多年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使得筑路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同时随着我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要求,不少地区面临着可开采天然矿料资源逐渐减少甚至枯竭的困境。
面对该问题,公路建设者将目光转移至新型材料或可再生材料上。
机制砂的应用正是基于此背景产生的,机制砂不同于天然砂石,只要将硬度相当的石料通过机器破碎轧制就能获得,一旦工艺流程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后就能工厂化大规模生产。
据中国砂石协会统计,我国从 2002 年至 2020 年机制砂的使用比重逐年上升。
2010年以来很多地方标准和规定中中已明确规定沥青路面中、上面层必须采用机制砂。
当然石屑的应用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并没有持否定要求,毕竟合理规范生产出的石屑是符合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指标要求,尤其在中下面层中应用也有较广的适用性。
且石屑作为集料加工的必然产物,加以合理利用也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2机制砂与石屑应用比较关键点通过机制砂和石屑在沥青混凝土现场应用试验得出影响沥青混凝土各项性能的指标,其中结合两种细集料应用油石比分析应用成本,进而确定两种细集料沥青面层应用选择,形成企业沥青路面施工比选标准,推进机制砂和石屑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合理应用。
指标合格石屑随着沥青混凝土施工高质量的要求,只能作为有益的补充,使用范围仅限于沥青路面中下面层。
结合机制砂和石屑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研究方法,明确对机制砂生产设备的选择、生产方法的完善、以及对机制砂各项指标生产控制。
选择这些重要的环节作重点控制将是生产出合格机制砂最为有效的保证3机制砂生产研究3.1机制砂生产设备选择冲击式破碎机生产机制砂粒型呈圆型颗粒状,粒型较好。
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6a5232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3.png)
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公路交通运输的飞速进步,公路大型车辆以及超重车辆不断增多,公路沥青路面上的车辙、泛油以及裂缝等早期病害问题日渐突显。
为了处理好沥青路面前期的病害问题,增强沥青路面的高低温差以及水稳定性,SMA路面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公路项目中,已经变为公路项目的关键路面方式。
可是SMA路面因作业工艺与一般沥青路面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对作业管理也提出极高的标准,作业技术人员一定要联合SMA路面的特征,加强质量管理,以充足展现SMA路面的技术优点,增强公路项目的总体建造水平。
关键词: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引言SMA全称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属于间断级配骨架密实结构,具备良好的耐高温、耐久性以及承载能力。
使用改性沥青的SMA混合料可高效地增强路面的利用功能,延长路面的使用时间以及持久性。
1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特征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主要原材料有改性沥青、粗细集料、矿料、纤维稳定剂等,因其良好的使用性能,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路面施工原材料。
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施工情况来确定配合比设计,相较于以往的普通沥青混合料,SMA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以及抗滑性能。
①由于SMA改性沥青中掺入一定的水泥、纤维和矿粉,使得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较大,玛蹄脂可有效包裹集料周围,使其水稳定性更好;②高速公路车流量、行车荷载较大,高温情况下车辙病害严重,路面变形程度高,而SMA本身具有良好的嵌挤结构,可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性能,改善病害问题;③SMA因其良好的嵌挤性,具有优异的摩擦系数,可有效提高路面抗滑性能。
2SMA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要求2.1沥青胶结料为增强总体路面结构的承重力与整体沥青面层的防车辙水平,SMA沥青混合料通常使用SBS改性沥青,对于沥青质量关键点保证针入度、延展性、软化点、闪点、溶解度、弹性复原、老化性能等技术指标达到作业技术标准的要求。
2.2粗集料的选择因粗集料在SMA混合料中充当着支撑的作用,所以粗集料的质量与物理特性对路面的使用性产生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627b3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5.png)
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研究摘要:SMA改性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滑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主要应用在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上面层。
但是其施工工艺尤为复杂,施工时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技术方案,并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控制。
本文以某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对SM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木质纤维;配合比;碾压;引言:路面作为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前阶段,大多数的公路路面施工采用的是沥青材料,而改性沥青混凝土能有效提高路面的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SMA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概述市政道路直接接触车辆,承担着巨大的通行压力。
道路道路的强度、抗压性会直接影响通行的安全性。
因此,为了使市政道路的整体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确保车辆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通行,必须对市政道路施工更加关注和重视。
针对于目前的市政道路现状来说,部分路段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彻底规避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提高市政道路的承载力,必须以SMA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施工的主要技术。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中的各项要点有正确的把握,确保市政道路中的SMA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和价值,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从根本提高施工质量。
2.原材料2.1沥青SMA-13选择的是针入度较小、软化点较高、温度稳定性良好的SBS改性沥青。
通过试验检测表明,此沥青技术性能指标稳定,质量良好,能够直接拌和使用。
2.2粗集料粗集料选择的是辉绿岩碎石(规格范围为5~10、10~15mm)、石灰岩碎石(规格为3~5mm),工程项目现场的石场可以供应,但是必须选择大型反击式多级联合碎石机进行加工制作,同时在反击破碎与振动筛选时通过真空吸尘设备降低碎石粉尘量。
2.3细集料细集料选择的是石灰岩机制砂(规格为0~3mm),由表面干净、硬度坚硬的石灰岩制备而成。
抗凝冰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
![抗凝冰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44a60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3.png)
抗凝冰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摘要:本文选用抗凝冰性能更好的缓释抗凝冰剂,使抗凝冰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稳定性以及经济性,总结出抗凝冰技术的配合比设计、铺装施工工艺,以期对今后抗凝冰沥青路面的施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凝冰;沥青路面;施工应用辽宁省受气候影响,全年降雪次数多,降雪量大,对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为降低这种影响,目前辽宁省高速公路常用的除冰雪方法为降雪前预撒融雪剂、降雪中撒布融雪剂、降雪后机械除雪。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造成结构腐蚀、铺装层损伤,增加后期维护费用。
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让沥青层在不损失路用性能的前提下,拥有主动抗凝冰功能,提高行车安全,减少除雪除冰造成资金和人力的消耗,缩短封闭时间,降低对附属设施和铺装层造成的腐蚀和损伤,受到了越来越多道路从业者的关注。
综合考虑材料成本、使用寿命、混合料性能和铺装层本身抗滑性能等因素,用缓释型抗凝冰填料替换沥青混合料中的矿粉,在不损失路用性能的前提下,使得沥青混合料兼具抑制结冰与抗滑表层的特点,且相比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应用的成本得到明显降低。
1抗凝冰改性剂性状及除冰原理1.1抗凝冰改性剂性状抗凝冰改性剂技术参数见表1所示。
表1抗凝冰改性剂技术参数技术指标技术参数密度 1.8g/ml粒径0.1-3mm熔点≥260℃溶液PH值中性偏弱碱性硬度≥100N1.2抗凝冰机理分析(1)降低路表冰点抗凝冰材料的主要成分是可溶性盐,具有吸湿性,表面经常被薄膜状的饱和盐溶液所包围,当薄膜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大气中水蒸气分压时,盐易吸附大气中的水分而发生潮解,盐颗粒表面逐渐聚集形成水膜,盐水可降低路面冰雪的冰冻点,减少路面结冰现象。
(2)降低路面和冰层间的粘结力降雪时,抗凝冰沥青路面表层存在薄层盐水,盐水在结冰后期充当冰雪层和沥青路面之间的缓冲带,减弱了两者之间的粘结力,有利于后期的公路除冰雪作业。
1.3缓释型抗凝冰材料的释放机理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由于抗凝冰沥青路面有一定的空隙,路表水分渗入到沥青路面内部,抗凝冰材料被水分包围,盐分的吸湿作用下,表面被盐水包围。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a45c7c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9.png)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与施工研究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以及对影响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的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关键工艺过程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引言:公路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确定级配范围、优选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到各项性能参数合格的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验证后才能用于指导沥青路面的施工,是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规范的核心内容,保证路面使用的性能和安全。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控制1.1.1粗集料沥青混凝土用粗集料可以采用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等。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且无风化、不含杂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当使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岩石轧制的粗集料时,若达不到粗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等级的要求,必须采取抗剥落措施。
工程中常用的抗剥落剂;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粉或水混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将粗集料用石灰浆裹覆处理后使用等。
1.1.2细集料用于拌制沥青混凝土的细集料,可以采用天然砂、机制砂或石屑。
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用量不超过20%。
机制砂或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范围,应与沥青有良好的黏结能力,如采用粘附性较差的天然砂或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细集料时,应有抗剥落措施。
1.1.3填充料沥青混凝土中常用的填料大多采用石灰岩或憎水的强基性岩浆岩,加工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填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沥青和填料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构沥青和组成的沥青胶浆,是沥青混合料中生要的组成部分,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有直接影响。
1.1.4沥青沥青是一种典型的有机胶凝材料,在混合料中起黏结作用,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的感温性材料,在配合比设计中要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等级标号的沥青。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机制砂技术规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机制砂技术规](https://img.taocdn.com/s3/m/2045fb0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f.png)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机制砂技术规大家都知道,咱们平时走在路上,最常见的就是沥青马路了,对吧?每天早上出门,车子唰唰地开,脚下的路平得像镜子似的,心情也跟着舒畅。
可你知道吗?其实咱们平常走的路,并不是完全由咱们想象的那种天然材料做的,背后可有一番“玄机”呢。
这不,最近沥青混合料里面有个新“搭档”——机制砂,它可不简单,简直是道路界的小巨人,啥意思呢?它就是利用机器打碎的石头,变成砂子,这样不仅能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提升路面质量,真是“点石成金”的好手。
说起机制砂,嘿,大家可别小看它。
你知道,过去咱们做沥青路面,常常用的是天然砂,但天然砂嘛,毕竟资源有限,一旦开采过度,不仅环境受损,连路面质量都有点儿“捉襟见肘”。
所以,咱们的工程师们聪明了,发明了机制砂。
通过机械的力量,把大石头打成小砂粒,然后再把它们掺进沥青里,哎呀,路面更加坚实了,也更能应对那些咱们大卡车啊、重车啊、暴雨啊的挑战。
简单来说,机制砂让沥青路面硬了不说,还更耐用,真是“质优价廉”的好选择。
不过,机制砂的好处可不止这些。
你想啊,以前天然砂的开采让环境受损,不仅沙丘逐渐消失,生态也遭了殃,然而机制砂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可持续的希望。
想象一下,工程一做完,路面平整,开车行驶中不再有那种“吱呀”声,路上的颠簸感也大大减少,甚至连那些久经考验的老爷车,开起来都像坐进了豪华轿车。
嗯,这不就是咱们说的“以车为马”的感觉吗?不仅环保,而且实用,让咱们的出行更加舒心。
更妙的是,机制砂还有个“隐藏技能”,就是它能帮助沥青混合料更好地粘合。
过去那种天然砂,表面光滑,沥青往上粘得不牢,常常遇到温度变化、压力过大,沥青就容易脱落。
可是,机制砂经过加工,颗粒表面多了些粗糙感,哗啦一声,沥青在上面稳稳地“粘住”了,仿佛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搭档”,搭配得那叫一个默契。
说白了,机制砂就是个“好搭档”,它是“工程界”的小超人,既能减轻自然资源的压力,又能提升路面质量,让咱们的行车体验越来越好。
沥青路面用砂石、沥青原材料常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用砂石、沥青原材料常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cbdcf903c1ec5da51e2707b.png)
二、机制砂主要检测指标是筛分和砂当量。机制砂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筛分(1)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2)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的差值不得超过后者的1%。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在筛分过程中,当没有出现砂颗粒损失现象,且各筛孔的存留质量之和与试样总质量相比相差不超过1%时,差值部分可当作小于0.075mm的颗粒看待,这样,计算时的总质量仍是500g;也可按存留量之和的实际结果进行计算,这样处理两者结果相差很小。
集料试验的取样代表性非常重要因为在不同条件下集料都有可能离析或变异在试样四分法取样后应采用毛刷铲刀等对应收起因翻动而落在平板上的粉料确保试验样品处于原样状态
沥青路面用砂石、沥青原材料常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
摘要:试验检测工作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交(竣)工验收评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要环节。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地利用当地原材料,能迅速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定各种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能合理地控制并科学地评定工程质量。因此,它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公路工程技术进步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原材料是建设工程领域用途广泛、用量巨大的基本建筑材料,因此砂石材料、沥青产品的质量控制事关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在这里我想就针对沥青路面用砂石、沥青原材料常规试验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谈谈个人看法。
1.针入度:(1)针入度试验属于条件试验,因此试验时要注意其条件。针入度的条件有三项,分别为温度、时间和针质量,这三项要求不一样,会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试验时要定期检验标准针,尤其不能使用针尖被损的标准针,在每次试验时,均应用三氯乙烯擦拭标准针。同时要严格控制温度,使其满足精度要求。一般在其他试验条件不变的情况,若温度高于规定值(25±0.1℃),针入度测定值较真值偏大,相反则小;(2)影响沥青针入度测定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标准针与试样表面的接触情况。在试验时,一定要让标准针刚接触试样表面,试验时可将针入度仪置于光线照射处,从试样表面观察标准针的倒影,然后调节标准针升降,使标准针与其倒影刚好接触即可;(3)将沥青试样注入试皿时,不应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明火将其消掉,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946e4e69eae009581beca7.png)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在现代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工程的质量。
特别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广泛采用沥青路面。
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首先,探讨了市政沥青砼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控制;其次,分析了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应用中如何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再次,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旨在与同行交流,并忠诚希望各建筑企业能重视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不断去提高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市政道路;沥青;沥青路面;质量;分析目前的道路建设大都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保证好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前提是先把材料的质量做到最后,这样才能全面而又细致地保证工程的安全性,那么,笔者认为,沥青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一、在市政沥青砼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控制混凝土的路面施工工序非常繁杂,工艺要求比较高,它有着无接缝、耐磨、行车舒适、噪音低、振动小、养护维修简单、施工期短、表面平整的特点,正是因为有这些特征,才被当代广大道路路面大面积使用。
工作人员在给道路进行施工时,一定要注重选用沥青,挑选的沥青能符合各种规范,各项要求。
对于沥青延度的指标,沥青针入度的指标应严格进行把关。
这些年以来的气候逐渐在变暖,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的沥青应该是低标号,道路结构层里的材料使用与厚度设计都本着适用又经济的原则,在沥青等级比较高的路面,上面的层可以采用进口的沥青,但是底面层和中间层则使用了国产的沥青。
第一,确定好骨料最大的粒径,沥青混合料有抗车辙的能力,也有着抵抗疲劳的强度。
而这些都与粗集料的粒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一些相关资料证明,当沥青最大粒径与混合料厚度有着接近于2的比值时,沥青表面层有着强烈的抗滑性,路面的耐久性比较强,抗车辙能力也都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路面的平整度也得到了提高。
浅谈沥青砼机制砂中粉尘含量控制措施
![浅谈沥青砼机制砂中粉尘含量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95785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8.png)
浅谈沥青砼机制砂中粉尘含量控制措施发布时间:2021-07-20T05:29:20.562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8期作者:雷竣杰[导读] 本文结合已施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在拌和、摊铺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实践,通过对机制砂中粉尘含量超标危害的分析,介绍了控制机制砂中粉层含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及施工铺筑质量。
雷竣杰四川镇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巴中 636600摘要:本文结合已施工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在拌和、摊铺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实践,通过对机制砂中粉尘含量超标危害的分析,介绍了控制机制砂中粉层含量的有效措施,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拌和及施工铺筑质量。
关键词:机制砂中;粉尘含量;控制一、沥青砼施工机制砂中粉尘含量超标给路面质量带来的危害在沥青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如不能控制机制砂的粉尘含量,将导致加大烘干筒负压除尘,致使:1、回收粉尘过多,损耗大。
2、将机制砂中0.15~0.6mm的有用颗粒抽走过多,级配发生变化。
3、超过除尘器除尘极限,降低拌和楼生产能力。
4、粉料除尘效果差,将导致集料中所含粉尘过多,与矿粉、沥青胶结不宜分散,在与碎石裹覆时易出现不均匀,从而影响沥青混凝土拌合质量,在摊铺过程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沥青混合料色泽暗淡,裹覆差,粗细集料有离析现象,摊铺后有大波浪,碾压过程中出现推移,成型效果差等,致使铺筑完成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透水性等主要技术指标检测不合格或波动性较大,严重影响沥青路面的质量。
二、沥青砼施工中机制砂要求及机制砂中粉尘控制措施1、沥青砼施工中机制砂技术指标要求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最合适的细集料就是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的机制砂,天然砂可按一定的比例来掺和,用来调整级配曲线,但掺量不应太大,加之天然砂的高温稳定性不好,及料源紧缺、价格较高,一般不采用天然砂。
石屑中含粉量超标,会增加沥青用量。
现在,高速公路沥青砼施工都要求使用机制砂,控制好机制砂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7441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0.png)
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如今,人们对市政道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很多市政道路工程都开始运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13面层。
而作为一种技术要求极高的面层,其施工存在一定难度,有必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市政道路工程;应用分析引言SMA是一种骨架嵌挤型沥青混合料,具有沥青多、石料多、矿粉多,细集料少的特点。
由于其具有较厚的沥青油膜,致使其在通车初期表现出路面抗滑性能较差的特征。
1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废旧的橡胶轮胎日益增多,每年数亿条的废旧轮胎不但储占用大量土地,并对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为了解决废旧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将废旧轮胎变废为宝,目前国内公路建设中已大范围推广橡胶粉改性沥青,即将废旧的轮胎研磨成粉加入沥青中制成橡胶粉改性沥青,该沥青高温敏感性、稳定性和低温抗开裂性能都得到显著提高,且施工完成的路面在行车舒适度、降低路面噪音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2工程概况某项目的机动车道路面结构如下:垫层采用级配碎石,铺设厚度为20cm;下基层采用水泥含量为6%的水稳层,铺筑厚度为20cm;上基层采用水泥含量为4%的水稳层,铺筑厚度与上基层一致。
在基层与面层之间做表层处理,采用乳化沥青,层厚为1cm。
在基层上摊铺AC-25C沥青混凝土,碾压后厚度为7cm,紧接着施工AC-20C沥青混凝土,碾压后厚度为5cm,最后施工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凝土,要求完成面层的厚度为4cm。
3新型SMA-13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3.1原材料3.1.1基质沥青本工程基质沥青选用70号沥青,质量等级为A级,基质沥青的检测结果如下:闪点为290℃,含蜡量(蒸馏法)为0.4%,密度(15℃)为1.016g/cm3,软化点为46.8℃,溶解度为99.85%,延度(10℃,5cm/min)为20cm,针入度(25℃,100g,5s)为71.5,TFOT后残留物延度(10℃)为11cm,针入度比为66%,质量损失为-0.14%,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dd4f1eb8f67c1cfbd6b828.png)
2019 NO.11(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
买永雅 (宝丰县公路管理局,河南 平顶山 467400)
摘 要 :早期修建的沥青路面多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因热拌沥青施工温度要求高,在生产环节沥青、集料需高
温加热,将会消耗大量能源,且排放废气等污染物,危害环境质量。为了克服热拌沥青缺陷,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1 原材料选择
2.1.1 沥青结合料 从正规厂家采购沥青材料,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采
用保证 SBS 改性沥青材料,其各项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并 在 70℃以上控制其软化点。 2.1.2 集料
集料分为 2 种。1)粗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的 优质石料作为粗集料,且其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2)细 集料。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合理采用细集料,保证其各项指 标符合规范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机制砂作为沥青混 合料细集料。 2.1.3 填料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 13.2 km,所处地区四季分明,夏热冬 寒,雨热同期。若选用热拌施工方案,施工工期紧张,只能 在 5~9 月份施工。此外,该地区道路两边建筑物较多,人口 量大,沥青混合料施工将排放大量废气,对周边环境污染较 大,若交通长时间封闭,将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诸多不 便。为了降低施工难度,缓解施工压力,可采用温拌沥青混 合料施工。
100 96.75 80.6 44.45 29.31 16.34 11.23 8.19
100 95 76.5 53
37
19 13.5 10
100 90 68
38
24
10
7
பைடு நூலகம்
5
100 100 85 68
50
28
沥青砂在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沥青砂在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efb6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b.png)
沥青砂在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沥青砂在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中的应用詹慧翔河南省中原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南阳 473000摘要:本文针对沥青路面早期功能破坏影响道路行驶安全和舒适性这一问题,提出沥青砂的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然而目前现行规范尚未有关于沥青砂的相关指标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与工程结合的方法,对沥青砂进行全面研究,以期为薄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沥青砂;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有修补裂缝型、表面喷涂型、表面封层型和薄层罩面型,沥青薄层罩面因其投资低、不受净空标高限制等优点备受瞩目。
因此,为了探索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材料,对沥青砂材料进行研究,分析了沥青砂的材料组成,研究了沥青砂混合料的级配,并同时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油石比,最终通过试验验证其各项路用性能。
对沥青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确定施工的关键控制指标并在进行工程试验段应用。
1沥青砂的组成材料1.1集料沥青砂用于沥青路面的表面层,其粗集料的用量对整个超薄磨耗层的影响较大,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应该采用磨光值较高的硬质石料,采用玄武岩,其碎石的颗粒形状为立方体状,针片状颗粒质量分数不超过10%。
细集料采用玄武岩碾压后得到的机制砂,集料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集料性能指标名称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表观相对密度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g·cm -3)碎石 100 92 1.6 0.25 0.25 0.25 0.25 0.25 2.751石屑 100 97.6 78.3 54.9 32.5 17.8 9.5 2.642 矿粉 100 96 2.6811.2沥青结合料沥青结合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沥青砂的性能指标,结合料掺量多则混合料容易析漏,掺量少则容易松散。
采用性能优良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指标满足表2要求。
表2 SBS 改性沥青技术指标指标 单位 指标值 规范值针入度(25℃,5s,100g) d mm 56.4 30~60软化点 ℃ 68.4 ≥605℃延度 cm 38 ≥201.3乳化沥青铺筑沥青砂前需要在原沥青路面上洒布乳化沥青,乳化沥青应该根据施工工艺进行选择:若采用分步施工的方法需要采用早期低粘附性的乳化沥青,后期要求其破乳后具有较高的粘附性;若采用同步施工方法,则要求乳化沥青早期就能够迅速破乳,增强其粘附性。
新型建材项目机制砂
![新型建材项目机制砂](https://img.taocdn.com/s3/m/2a90c9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3.png)
新型建材项目机制砂新型建材项目——机制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业对于建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天然砂资源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型建材项目——机制砂应运而生。
机制砂不仅能够满足建筑业对砂石的需求,还具有环保、节能等诸多优势,成为了建筑业的绿色利器。
机制砂的生产原理是通过人工破碎石料,再进行筛分、洗净等工艺流程制成的人造砂。
相比于天然砂,机制砂在颗粒形状、颗粒大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进行调整,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开采天然砂石,能够有效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这种环保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机制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机制砂可以替代天然砂使用,使得建筑材料更加均匀、稳定,提高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机制砂还可以用于制造建筑砖块、人行道砖等建筑材料,使得这些材料更加紧密牢固,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机制砂还广泛应用于铁路、高速公路、桥梁等交通建设中,能够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抗压强度,减少路面的损坏和维护成本。
与传统的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具有更多的优势。
首先,机制砂的颗粒形状更加均匀,没有尖锐的边角,能够减少对混凝土表面的损伤,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机制砂的颗粒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能够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再次,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开采天然砂石,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有利于环境保护。
此外,机制砂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等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然而,机制砂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机制砂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其次,机制砂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更好地推广应用。
此外,机制砂的市场需求还不够稳定,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用户对机制砂的认可和接受度。
普通机制砂沥青混合料AC-25组成设计及应用
![普通机制砂沥青混合料AC-25组成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bb7fa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c.png)
普通机制砂沥青混合料AC-25组成设计及应用作者:彭少龙冯波韦增增陆贤芬来源:《西部交通科技》2021年第10期摘要:为优化粗粒式石灰岩沥青混合料AC-25的组成设计,采用0~4.75 mm普通机制砂作为细集料,设计了8组AC-25的生产配合比曲线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机制砂沥青混合料AC-25的19 mm、9.5 mm、4.75 mm、2.36 mm、0.6 mm、0.075 mm的通过率宜分别控制在78%、43%、30%、22%、12%、6%;热料仓(0~3 mm)、矿粉的用量分别按19%、3%设计的普通机制砂沥青混合料AC-25在高温120 ℃~160 ℃下振动、搓揉碾压易成型密实、路面均匀,下面层普通机制砂沥青路面残留空隙率为4%±1.5%,其汉堡车辙深度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合料;机制砂;空隙率;高温稳定性文献标识码:U416.02-A-13-037-40 引言在交通荷载与气候条件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目标是提高其抗剪切强度、断裂强度和临界应变。
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强度依赖于粗集料与沥青胶(砂)浆之间的粘聚力、粘附性及沥青砂浆的填充密实性 [1-2]。
与传统的AC-25组成设计采用石屑做细集料相比,本文AC-25采用普通机制砂作为细集料,普通机制砂的颗粒形状、级配、洁净度提高了沥青胶(砂)浆与粗集料间的粘聚力与粘附性,沥青胶(砂)浆均匀分散裹附在粗集料表面,摊铺碾压过程中粗集料间相互传递嵌挤咬锁易于成型稳定,保证下面层普通机制砂沥青路面粗糙、均匀、密实。
1 普通机制砂混合料AC-25的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沥青与矿料材料检测结果如下页表1、表2所示,其中,细集料(0~5)mm是采用碎石加工的普通机制砂,与传统的石屑“两头多”相比,普通机制砂采用碎石作为原材料,采用专用制砂机进行加工,其更洁净、棱角性好,2.36 mm的通过率在72%以上,级配中的有效成分即0.15~1.18 mm约为40%,0.075 mm的通过率≤15%。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de95e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0.png)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摘要:为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与水平,必须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控制。
本文在此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引言我国公路建设中,大部分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因为该路面具有振动小、施工周期短,施工便捷的优点。
为保证公路的使用安全,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施工技术标准,保证路面施工质量,避免因路面施工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
1沥青混凝土概述沥青混凝土是我国目前道路工程中铺设路面用到最多的材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比较繁琐的工程,主要表现在施工所用的材料比较繁杂,其中有沥青胶泥、骨材、石粉、其它材料等;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的机械主要有平路机、挖土机、震动碾压机、卡车、刮路机、沥青洒播机、铺装机、压力泼油车等。
另外,沥青混凝土根据所使用的结合料不同而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两种类型;当沥青混凝土材料配制时采用的集料种类不同而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等不同类型;同时还可以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不同种类,这是根据混合料的密实度来进行分类的。
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这些材料当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表现出良好的性能,比如说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建高级路面材料的最佳选择,并且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很广泛地应用。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采用沥青混凝土技术进行公路路面工程施工时,需要重点遵循以下技术要求:2.1保证路面具有一定的平整度。
主要需要做好水平平整度的控制,保证路面的平整性,同时尽量减少裂缝的出现。
2.2保证路面和路基具有一定的承重性能。
包括能够承受人流、物流、车流量变化带来的压力差,能够保证满足基本的通行要求。
2.3保证公路施工的使用寿命。
要确保公路工程整体的收缩性和温度形变量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
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探究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探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84dd62af1ffc4ffe47acc3.png)
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探究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中。
而高速公路的路面都是采用沥青等作为原材料进行施工的,因此,加强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对与高速公路而言,优质的路面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稳定度、平整度,还需要具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滑性和永久性等相互制约的特点。
针对高速公路路面的这些要求,我们将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进行分析,提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要点;施工技术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ational highway’s construction is also in fast development. and the highway pavement are used as raw materials such as asphalt construction,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is very important work. and as for the highway, the road surface quality not only to have enough strength, stability, flatness, also need to have the high temperature stability, the low temperature crack sex, the water stability, the sliding sex and permanent, etc that restricts each other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highway pavement of these requirements, we will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article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ontrol points.keywords: highways; and the asphalt pavement;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交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ccc03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6.png)
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沥青混凝土具有很多优点,因而被广泛运用于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
施工中必须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包括如何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怎样配置沥青混合料、如何摊铺与碾压沥青混凝土路面等,才能有效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公路工程;应用引言现阶段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是兼顾价格优势与功能优势的最佳材料,其沥青混凝土有安全性能高、质量高、适应车辆行驶摩擦性的优势。
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方面注意细节问题,很多地方在施工时未满足实际需求,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
1优势相比于其他公路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施工效率高、可优化路面性能等多种优势,具体如下。
(1)成本低。
该技术所采用的施工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且施工工艺较简单,所以可以降低公路施工成本。
(2)该技术施工难度较小,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3)应用该技术可有效提升路面防水性能与防滑性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强车辆轮胎的抓地力,从而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4)应用该技术可以减少积水渗入,加大对路基的保护力度。
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2.1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在施工前需要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主要包含沥青、矿料、矿粉填料等。
沥青材料选择方面,需要选用符合沥青路面施工规划要求的材料,当前,改性沥青材料是路面施工中最常见的一种材料,该材料具备极强的抗裂缝能力,在低温条件下呈现脆性低、柔性高、粘结力高等优势。
矿料选择方面,当矿料总体密度变化超过±0.001g/m3时,则会对油石比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公路面的施工效果和质量。
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最大集料颗粒规格选择方面,要求中层和下层应小于层厚的1/2,能够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材料在拌和、运输以及摊铺的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同时对于后续压实处理也能够更加有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路用机制砂与细集料
路用天然砂一般为河砂, 属有限自然资源。 由 于其颗粒圆滑, 对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和易性十分 有利, 但与沥青粘附性差会造成混合料水稳定降 低, 限制了其用量不应过多, 如A C 类沥青混合料 常用于 10% 左右。 严格上讲, 石屑是其他粗规格料生产过程中 的副产品[ 4 ] , 即边角料, 显然其质量无法得到有效 保证, 表现为强度差, 片状颗粒含量多, 泥土及粉 尘含量高, 由此配制的沥青混合料不仅无法保障 级配的稳定性, 还有可能给混合料带来质量隐患。 机制砂相对于天然砂来说, 具有理想的颗粒 表面纹理, 可增加颗粒间的摩擦力, 为路面提供更 好的稳定性, 同时能够增强与沥青的吸附能力, 提 高沥青膜厚。 相对石屑而言, 机制砂颗粒规整, 片 状颗粒少, 粉尘含量少及不含泥土等特点, 由机制 砂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可以获得更理想的路用性 能[ 4 ]。 目前限于我国大部分路用碎石加工场实际应 用的技术水平落后、 管理上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现 状, 短期内还无法改变石屑作为沥青混合料主要 细集料来使用的现状, 但尽早认识机制砂的生产 及其对提高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贡献, 对于推动我 国沥青路面的技术进步, 增强人们的质量改进意 识十分必要。
部分调查结果见表 5 及图 1 ~ 2。 调查中主要对路 面的坑槽和车辙等主要路面破损评价指标进行了 比较, 结果显示, 品质较好 ( 经水洗和除尘处理) 石 屑沥青混合料铺筑路段路面优于一般石屑路面, 机制砂沥青混合料铺筑路段路面明显优于石屑沥 青混合料路面 ( 如表 5 所列) , 无疑, 机制砂可为沥 青混合料提供更强的路面性能。
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李 智 张肖宁 邹桂莲 王 琦
99
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
李 智1 张肖宁1 邹桂莲1 王 琦2
( 华南理工大学1 广州 510640) ( 广州华惠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 广州 510640)
摘 要 细集料是沥青路面不可缺少的材料组成部分, 由于天然砂的粘附性较差又是一种有 限资源, 品质较差的石屑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致使机制砂的大量应用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介绍 了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 应用及与其他细集料的性能差异, 实验研究了机制砂及石屑对沥青 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工程应用状况的跟踪, 证明了机制砂是优良的沥青路面用细集料, 可显 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力。 进一步的经济性分析表明, 机制砂的价格因素不应成为其推广应用的制 约条件。 关键词 机制砂; 石屑; 沥青路面 中图法分类号: U 416. 217 文献标识码: A
冲击值
8. 6
表 3 A K 216A 级配组成
结构层 石屑 目标配合比 机制砂 通过下列筛孔 ( 方孔筛, mm ) 集料的质量百分数 %
19 100 100 16 93. 2 98. 7 13. 2 80. 4 80. 4 9. 5 65. 1 60. 8 4. 75 37. 5 36. 8 2. 36 27. 1 26. 4 1. 18 20. 9 20. 9 0. 6 16. 9 17. 5 0. 3 11. 8 12. 3 0. 15 8. 6 8. 4 0. 075 6. 3 6. 5
% 0. 06 cm > 100 % 73. 1
表 2 石料试验结果
压碎值
% 14. 5
磨耗值
% 14. 3
视密度
( g ・cm - 3 ) 2. 670
吸水率
% 0. 3
粘附性 与改性沥青 与A H 270 4级 3级
针片状
5. 4
软石含量
% 0. 6
0. 075 mm 含量 % 0. 4
坚固性
2. 8
3. 3 工程应用调查
为了了解细集料对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的影 响, 从 2000 年开始, 对本文依托的某高速公路工 程, 分别铺筑了一般质量石屑、 较好质量以及机制 砂 3 种情况的路段, 并进行了 2 a 多的跟踪调查,
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生产与应用研究——李 智 张肖宁 邹桂莲 王 琦 表 1 沥青试验结果
0 引 言
路用机制砂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沥青路面用细 集料之一, 以其颗粒规整, 片状颗粒少, 表观纹理 丰富、 粉尘含量低等优良物理特性, 以及对沥青混 合料路用性能的改善显著等原因, 已受到越来越 多的关注。 路用细集料还包括天然沙和石屑, 其生产成 本低价格便宜, 是当前工程中使用较多的细集料。 天然砂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差, 不宜大量使用, 多雨 地区更是限制其应用, 此外, 我国各类建筑业的快 速发展, 作为有限资源天然砂时常供应紧张 [ 122 ]。 石屑是目前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路用细集料, 但 质量差及其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十分突出[ 325 ]。 同 时, 细集料又是路面建筑材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 分, 道路等级越高对其质量的要求就越高。 寻找质 量好、 供应稳定的新型细集料, 以保证沥青路面材 料设计和施工质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机制砂显然具备了这些特性, 丰富的石灰岩、 花岗岩、 辉绿岩、 玄武岩等是其稳定生产的料源, 日趋完善的加工设备及工艺使其生产质量得到保 证, 沥青路面用机制砂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为此, 本文从机制砂与其他细集料物理特性的差 异、 生产工艺及其工程应用等角度探索了机制砂 应用的必要性, 并进行了机制砂与石屑的经济效 益分析。
( 万辆・d - 1 )
备 注
0. 7 ~1
A K 216A , 通车 2 a
面层
4 机制砂的经济性分析
较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 虽然机制砂对提高 沥青混合料性能十分重要, 但价格偏高, 影响机制 砂推广应用。 为此本文对广东地区某花岗岩石料 石场生产的机制砂、 石屑以及当地的天然砂的出 场单价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表6。 实际上, 对于沥青
3. 1 试验方案
以A K 216A 沥青混合料为例, 采用A 270 ( 124) 沥青和花岗岩石料, 从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等 方面, 开展了车辙试验、 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 裂试验等对比研究。 原材料和矿料级配组成见表 1 ~ 3 所列。
3.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为了评价机制砂对路用性能的影响, 进行了 A K 216A 沥青混合料确定最佳油石比试验及其相 关检验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 机制砂沥青混合料的 最佳油石比比石屑提高 0. 2% ( 如表 3 所列) , 机制 砂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比石屑大5. 6% , 浸水 马歇 尔 试 验 增 加 14. 6% , 冻 融 劈 裂 试 验 增 加 16. 2% ( 如表 4 所列) 。
油石比
% 4. 5 4. 7
表 4 AK- 16A 检验试验结果
细集料类型 机制砂 石屑 相对石屑的变化 车辙试验结果 浸水马歇尔残 冻融劈裂残 ( 次・mm - 1 ) 留稳定度 % 留稳定度 %
1 431 1 358 5. 6% 95. 2 83. 1 14. 6 93. 8 80. 7 16. 2%
路面用细集料的经济性分析, 仅看这些数据来否 定机制砂的应用是不合理的, 应从整个施工过程 及路面使用寿命以及环境污染等社会影响的角度 来综合评价。
表 6 某地区沥青路面用花岗岩细集料的工程单价
元 t 细集料 出场单价 机制砂 40 ~ 60 石屑 10 ~ 20 天然砂 ( 河砂) 20 ~ 30
2 路用机制砂的生产
收稿日期: 2006210225
道路用机制砂的生产, 按照制砂机破碎原理
100
交通与计算机 2006 年第 6 期 第 24 卷 总 133 期
可分为: 颚破、 圆锥破、 反击破等; 按照碎石破碎次 数可分为: 一级、 二级和三级破碎等。 发达国家对 机制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研究了几十年, 这方面 的技术比较先进。 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 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由于公路建设的各级部门对 机制砂应用未能给予足够重视, 致使机制砂在路 面工程中使用量少, 产量不高, 加之生产技术水平 提高缓慢, 绝大部分石场的机制砂生产工艺单一、 设备陈旧。 推广多级多工艺破碎技术是提高我国 路用细集料生产质量的必然趋势。 显然, 目前人们对路用机制砂的认识不够准 确, 以为对石料进行简单破碎加工, 增加除尘或水 洗工艺, 即可获得机制砂, 实则不然, 真正的沥青 路面用机制砂应当是利用特定规格的粒料作为原 材料, 采用专门工艺的机械设备加工生产的具有 粗糙、 洁净、 棱角性好等特点的细集料。 比较规范 的做法一般为: 块石经一破颚式破碎后, 再对大粒 径碎石进行二级锥破, 这样获得的规格碎石, 如10 ~ 20 mm , 20 ~ 30 mm , 20 ~ 40 mm 才可以用来作 为制砂机的原料, 最后至少有一道工序使用专门 的制砂机 ( 一般为反击式破碎原理) 生产机制砂。 目前, 我国路用机制砂生产质量不理想的主要问 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设备落后, 工艺不合理。 如多采用两级一 闭路式破碎流程, 第一、 二级破碎设备均为颚式破 碎机, 其他破碎方式 ( 圆锥破或反击破) 较少采用, 所产机制砂粉尘含量大、 片状颗粒多。 虽然近些年 有些地区引进吸收了部分国外先进技术, 如采用 三级破碎, 并增加了圆锥破碎机和先进的反击破 破碎机, 但由于生产管理不力, 除尘和水洗工艺得 不到有效保证, 反击破破碎板等关键设备不能及 时更换等原因, 导致机制砂生产质量一直无法令 人满意。 2) 对制砂生产质量的认识不够。路用机制砂 不同于建筑用机制砂, 其颗粒特性、 筛分质量等对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影响很大, 而影响其加工 质量的主要是制砂机采用的原料。 严格意义上讲, ( 路用机制砂应采用专门规格 一般 10 ~ 20 mm 或 10 ~ 30 mm ) 的粒料来加工, 这样会增加破碎、 筛 分转运等工序, 成本随之增加。 现在大多数石场采 用闭路式生产流程, 原料规格和质量变异较大, 造 成机制砂的筛分等指标波动很大。 此外, 还存在着 回破率较高的现象, 即采用较大粒径规格料加工 机制砂, 经一次破碎后未能符合要求的大粒径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