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
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
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上通吴江平望,下达杭州坝子门,号为副河。
丁父忧,去官。
服除,授山东兖州知府。
二十二年,擢运河道。
二十九年,调江南淮徐道。
三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赐其母大缎、貂皮。
清时以河堤岁修,司其事者每不度形势,过高糜帑,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迨伏秋水发,耿家寨(称十四堡)水及旧堤上,赖预增新筑以免。
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三十一年,运河东岸漫口,自请议处,原之。
三十二年七月,授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县被水,清时谓小清河下流隘,故上游溢,檄所司勘验。
遽疾作,乞解任,不许。
三十三年,卒。
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穷源竟委。
每乘小舟出入荒陂丛泽、支流断港中,或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乃见诸建置。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
[注]①帑:国库中的钱币。
②葑:芜菁,又名蔓菁。
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③节宣:节制和排放。
9.下列加点词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属:连接
b.过高糜帑糜:消耗
c.使汶水南弱而北增弱:减少
d.清时治水善相度情形相: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 b.遏水使入马场湖,蓄以济运,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焉用亡郑以陪邻
c.而卑薄者不能大有增益 d.因参用其法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1.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李清时善于治水的一项是
①掷碎石积水中,潮退则以木拦之
②令以石垒两旁,积葑其中
③于其地建滚水坝,高一丈二尺余
④清时规分水口,令南坝加长,北坝收短
⑤清厘河工征料诸弊,岁减派料至千余万斤
⑥徒步按行谘访,必得要领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2.下面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乾隆皇帝南巡时,有人建议重新挖掘一条水道,便于民船通行,而李清时却力排他议,打通原有水道,改造出一条“副河”。
c.曹县发水时,大水流入微山湖,又从韩庄的湖口流出;而这里的闸口狭窄,水流受阻,清时下令毁掉北面的堤坝,挖沟排水。
d.李清时在任河东河道总督时,运河东岸曾经决口,他主动请求前往治理,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得力措施,使大堤恢复了原貌。
13.把文言文阅读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水涸,募夫起土置积葑上,费帑十四万有奇,而两堤成。
(3分)
(2)旧制引水使南行少北行多,后乃反之,漕船经袁口、靳口,浅涩不能进。
(3分)
(3)乃饬所司,当水涨具堤高水面尺寸呈报,择堤最薄者培之。
(4分)
文#from 本文来自 end#言文
9.d(观察,察看)
10.b(两个“以”都为连词,表目的。
a前一个“于”为介词,在;后一个“于”为介词,向。
c前一个“而”为连词,表转折;后一个“而”为连词,表递进。
d前一个“因”为连词,于是;后一个“因”为动词,依靠)
12.d(“自请议处,原之”意思是:李清时自己向皇上请求处分,皇上原谅了他)
13.
(1)河水干涸之后,征调民工挖土放在上面,花费库银十四万多两,修成了两边的堤坝。
(3分。
注意“奇”“而”等字和省略句的翻译)
(2)过去的做法是分水时让河水向南流得少,向北流得多,后来却与之相反(向南多,向北少),运粮的船只经过袁口、靳口时,河道浅而阻塞,船不能通过。
(3分。
注意“制”“乃”“反”“涩”等字的翻译)
(3)(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测量(提供)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
(4分。
注意“乃”“饬”“具”“培”等字的翻译)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清时,字授侯,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的从孙。
乾隆七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任编修的职务。
乾隆十四年,被任命为浙江嘉兴知府。
皇上南巡,有人建议从嘉兴到杭州另外开辟一条水道行驶船只,李清时从官塘外找到相连接的水道,向上通往吴江的平望,向下能通往杭州的坝子门,被称为副河。
遭逢父亲的丧事,辞去官职。
办完丧事后,被任命为山东省兖州知府。
乾隆二十二年,提升为运河道。
乾隆二十九年,李清时调任江南准徐道。
三十年,提升为河东河道总督,皇上赏赐绸缎和貂皮给他的母亲。
因为每年修缮河堤时,管事的人不衡量地势的高低,过度花费库银,却没能让低洼的地方增高;李清时就命令管事的官吏,当水涨时,测量(提供)河堤高过水面的尺寸上报,选择堤坝最低的地方培土加高。
等到入伏后秋水暴涨,耿家寨(又称十四堡)河水超过旧堤,全靠预先修筑的新堤才免过水灾。
李清时整治征募河工、征收材料方面的各种弊端,每年减少征收材料达一千多万斤。
乾隆三十一年,运河东岸决口,李清时自己向上请求处分,皇上宽恕了他。
乾隆三十二年七月,任命他为山东巡抚。
高苑、博兴、乐安三个县遭受水患,李清时认为小清河下游堵塞,所以上游才决口,下令让有关官员调查验证。
这时突然发病,请求辞职,皇上没有答应。
乾隆三十三年去世。
李清时治水善于观察推断水势状况,探究事情的原委。
常常乘小船出入于荒草丛生的湖泽、河叉废港之中,有时徒步考察巡行,征询走访,一定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才实施修建工程。
城市学校网为您提供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李之芳_高三语文,本试卷满分22分,考试时间20分钟!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试卷标签:高中,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李之芳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
顺治四年进士,授金华府椎官。
卓异,擢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
会吴三桂反,十三年,奏请复标兵原额,督习枪炮。
疏甫上,耿精忠亦叛,遣其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数道窥渐,浙大震。
之芳檄诸将扼仙霞关,调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御寇。
时上命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偕赖塔率满洲兵千、绿旗兵二千、乡勇五百,进驻衢州。
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宣轻委。
之芳曰:“不然。
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今日之事,义无反顾。
”七月,之芳与赖塔阅兵水亭门,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军坑西。
之芳手执刀督阵,或请少避,之芳曰:“三军司命在吾,退即
为贼乘。
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守备程龙怯战,斩以徇。
麾众越壕拔栅,败之。
遣诸将乘胜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
诏嘉之芳调度有方。
上知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困取福建,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曰:“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
虽九玉死守河西难猝破,然其南江山,西则常山,皆间道可袭。
我兵一进,使彼首尾受敌,即河西之垒不能独完。
”王从之芳议。
遂进兵大溪滩,复江山,九玉走。
欲别取道夺仙霞。
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
王师下福建,临行,之芳启曰:“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
”未几精忠降,温、处贼皆溃散。
精忠所署置总兵马鹏、汪文生等犹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之芳请会剿。
时吴三桂兵寇吉安、袁州,江西兵不能东,乃独遣兵复玉山,文生遁;自白沙关趋德兴,擒鹏;遣郭守金等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诸县。
上嘉之芳剿贼邻省有功,加兵部尚书衔。
康亲王师将行,遣人问之芳:“所策固万全乎?”之芳曰:“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
”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前军捷书果至,康亲王大喜,以为神。
浙乱平,疏请蠲(1)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甚有威惠。
入为兵部尚书,调吏部。
二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
二十七年,御史郭琇疏劾大学士明珠,谓内阁票拟②,皆听明珠指挥,上既罢明珠,并命之芳休致。
三十三年,卒于家,谥文襄。
(选自《清史稿卷二百五十一列传三十八》,有删节).【注】①蠲(juan):同“捐”,免除、去掉。
②票拟:指对中央、地方各衙门及臣僚呈送皇帝的章奏,内阁根据有关法规和典章律例代拟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
参考译文: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
清顺治四年中进士,任浙江金华府推官,被评为卓异的官员,提拔为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李之芳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
不久,吴三桂在云南谋反。
十三年,李之芳上奏请求恢复标兵原先的人数,督促练习枪炮。
奏疏刚刚呈上,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
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
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
当时朝廷命平南将军、都统赖塔率师入浙。
五月,李之芳同赖塔率统领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
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
李之芳说:“不这样。
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
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康熙十二年七月,李之芳与赖塔阅兵在水亭门阅兵后,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直逼敌垒,驻军坑西。
两军在坑西一带展开激战,李之芳拿着刀亲自督战,左右力劝他稍稍躲避,李之芳说:“我是三军司令,我怕死退避,就会被敌人所乘。
今日胜败,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退缩,李之芳按军法处斩严明军纪。
部下越壕拔栅,击败了他们。
李之芳又派遣各将领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
朝廷嘉奖李之芳调遣有方。
朝廷知道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围攻取福建,而李之芳却建议直捣仙霞关,说:“进取之路,不在温州、处州,而是在衢州。
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立即击破,但是他南面的江山,西面的常山,都可以从小路袭击。
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军营就不能独立保存了。
”康亲王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
于是进兵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跑,想另外取道夺取仙霞关。
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
康亲王奉旨入闽,临行前,李之芳说:“亲王只要约束部下不要掳掠财物、妇女,就可以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福建。
”不久,耿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人溃散。
耿精忠的部下总兵马鹏、汪文生等还占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
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占据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不能东进,于是单独派兵收复玉山,文生逃跑;从白沙关急行军到德兴,擒获马鹏;派遣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
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康亲王的军队将要出发,亲王仍不放心地派人问:“这次发兵果然万全吗?”李之芳答到:“军队已发,若再犹豫,就会士气沮丧,还希望什么成功呢?”李之芳去见康亲王说:“这次行动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
放心吧,明日就会有捷报传来!”第二天,前面军队的捷报果然来了,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他神机妙算。
浙江叛乱平定后,上疏请求免除遭受战祸州县的赋税,安抚流亡的百姓,很有恩惠。
后来做了兵部尚书,又调往吏部。
二十六年,授予文华殿大学士。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内阁的票拟,都听明珠指挥,朝廷罢免了明珠后,并命李之芳休息。
三十三年,卒于家,谥号文襄。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卓异,擢刑部主事擢:提拔 b:疏甫上,耿精忠亦叛甫:刚刚 c:率总兵官李荣、副都统瑚图等薄贼垒薄:轻视 d:乃诣王曰:“虏在吾目中久,明日捷书至矣!”诣:到,造访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本题分数:3分) a:①三军司命在吾,退即为贼乘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b:①之芳乃建议直捣仙霞关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①进取之路,不在温、处而在衢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军已发,犹豫则士气沮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之芳“善谋”的一组是①众皆谓会城重地,不宜轻委②今日胜败,即吾死生矣③诸将受之芳密檄,急据关夹击。
其将金应虎等穷蹙降④王但饬诸军勿虏掠,即长驱入,兵可不血刃也⑤所策固万全乎⑥浙乱平,疏请蠲被兵州县额赋,安辑流亡 (本题分数:3分)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李之芳因为在清顺治四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浙江金华府推官,后来又因为功劳大,最终官职做到文华殿大学士。
b:为防备叛乱的耿精忠攻打浙江,李之芳派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等数路保卫浙江,浙江上下对他表示称赞。
c:李之芳与赖塔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在坑西与叛军展开激战,李之芳对怯战的守备程龙处以斩刑来严明军纪。
d: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认为在内阁票拟时大学士都听从明珠指挥,李之芳受到牵连,回家休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然。
衢踞上游,无衢,是无浙也。
(本题分数:3分)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2)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城池就不能独立保存了。
(本题分数:4分) 请填写答案:(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3)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本题分数:3分) 请填写答案: (请在横线上填写答案) 剩余秒试卷提交中。
*请点击右侧【开始考试】按钮进行考试,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试卷提交后能马上查到考试成绩及试卷答案!
上一试题:阅读题:徐悲鸿绘画思想下一试题:
篇三: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阅读答案分类:【来自ip:10.144.134.110的热心网友咨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台人。
嘉庆初,以拔贡就职州判,发陕西,署汉阴通判、石泉知县。
三年,署商州州同。
治州东百里曰龙驹寨,寨之东为河南,南出武关为湖北。
路四通,多林莽山径,易凭匿。
时川、楚教匪屡由武关入陕西。
方泌始至,民吏扫地赤立①,贼酋张汉潮拥众至,乃罝药面中,诱贼劫食,多死,遂西走,大军乘之,汉潮由是不振。
方泌集众谋曰:“贼虽去,必复来。
若等逃亦死,守不得耕种亦死。
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
”众曰:“惟命。
”乃筑堡聚粮,户三丁抽一,得三千人,无丁者以财佐粮糗兵械,亲教之战,辰集午散,无废农事。
四年,贼屯山阳、镇安,将东走河南,迎击败之;又击贼于铁峪铺,贼据山上,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夺据东山上,数乘懈击之,贼宵遁。
后贼由雒南东逸,方泌驰至分水岭,间道走铁洞沟出贼前伏待之,贼错愕迎战,遂败,斩首数百,乡兵名由是大振。
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皆请隶龙驹寨。
五年,知州困于贼,方泌驰百九十里至北湾,贼惊曰:“龙驹寨兵至矣!”时贼屯州西及雒南、山阳各万余人,欲东出。
方泌勒乡兵二万,列三大营以待。
会官军至,夹攻,贼大败,几尽歼。
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
游击②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
贼遂相戒无过商
州。
八年,授盩厔知县,犹时时入山搜贼,又获宁陕倡乱者四十余人。
境内甫定,捐俸赈饥,旌死节妇,河滩、马厂、盐法,皆区画久远。
擢宁陕同知。
仁宗召见,问商州事甚悉。
擢四川顺庆知府。
渠县民变,大吏属以兵。
方泌曰:“此赛会人众,至各相惊疑,讹言横兴,非叛也。
”捕十二人而变息。
调成都,母忧归。
服阕,授福建延平。
寻调台湾,两署台湾道。
屡谳③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
方泌一以理喻,蔽罪如法。
道光十八年,卒。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
【注】①扫地赤立:空无所有,形容穷困之极。
②游击:古代官名。
③谳:审判定罪。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贼由雒南东逸逸:逃跑
b.方泌勒乡兵二万勒:率领
c.大吏属以兵属:归属
d.蔽罪如法蔽:判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罝药面中②是乃仁术也
b.①亲教之战②句读之不知
c.①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②王怒而疏屈平
d.①方泌一以理喻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盖方泌“治乱有方”的一组是
①乃罝药面中,诱贼劫食②而伏其半于沟,乃分兵翦伏③贼错愕迎战,遂败④是役枕戈而寝者五十日⑤皆区画久远⑥捕十二人而变息
a.①④⑤b.①②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庆三年,盖方泌代理商州佐官,所辖区域四面畅通,而且有很多山林路径,便于藏匿,这给了川、楚教匪出入此地的机会。
b.当时商州老百姓非常穷困,盖方泌设计诱杀当地匪贼,并在当地集合了队伍,亲自训练,定时集散,因此没有耽误农事。
c.盖方泌多次带兵击败匪贼,其乡兵名声大振,吸引了很多人加入队伍,以至于匪贼闻声丧胆,相互告诫不要经过商州。
d.盖方泌有丰富的平乱经验,当渠县发生民变时,他清醒地做出判断,认为并非百姓叛乱,最终平息了民变。
调职成都后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我文官无兵,若能为吾兵,当全活尔。
(3分)
(2)游击某诬以事,解职,大吏直之,得留任。
(4分)
(3)屡谳大狱,皆聚众汹汹,稍激则变。
(3分)
【答案】1.c
2.d
3.b
4.d
5.(1)(3分)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
(2)(4分)某官员拿事情诬陷他,他被解除职务,地方官(大官)认为他是正直之士,他因此能够留任。
(3)(3分)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c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句内容“渠县民变”大意可知,属:集合。
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d 以:用,拿,均为介词。
a.前者为连词,于是;后者为动词,是。
b.前者为代词,他们;后者为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前者为连词,表修饰;后者为连词,表顺承。
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治乱有方”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
③是间接表现;④是体现战事辛苦;⑤是体现治民措施有方。
所以选b。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 错在“因为母亲的担忧而回家尽孝”,应为“因为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
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活、状语后置句“当全活尔”“游击某诬以事”、意动用法“大吏直之”、狱、变。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附参考译文:
盖方泌,字季源,山东蒲泰人。
嘉庆初年,凭借拔贡的身份就职州判,来到陕西,代理汉阴通判、石泉知县。
三年,代理商州佐官。
所辖地区向东一百里是龙驹寨,寨的东面是河南,向南出武关是湖北。
路四通八达,很多林莽山路,很容易借此藏匿。
当时川、楚教匪多次由武关进入陕西。
方泌刚来时,民吏非常贫穷,贼首张汉潮带人来到,方泌就把药撒到面粉中,引诱贼人劫食,贼人大多死了,剩余的向西逃跑,大军乘机追击,张汉潮从此一蹶不振。
方泌集合众人谋划说:“贼人虽离开了,但必定还会来。
你们逃是死,守在这儿不能耕种也是死。
我是文官没有兵,如果你们能成为我的兵,我就能让你们都活下来。
”众人回答:“听你的命令。
”于是筑堡聚粮,每户三丁抽一,得到三千人,无丁者就用钱财买来粮食兵器,方泌亲自教人们作战,每天辰时集合午时解散,没有荒废农事。
四年,贼屯据山阳、镇安,将向东去往河南,方泌迎击打败他们;又在铁峪铺击杀贼人,贼屯据山上,方泌就在山沟上埋伏一半的兵,然后分兵翦伏,夺取占据了东山之上,多次乘贼人松懈时击杀,贼人连夜逃跑。
后来贼人由雒南向东逃跑,方泌飞马到分水岭,从小道走铁洞沟抢到贼人前面埋伏袭击,贼惊愕之下迎战,大败,被斩首数百,乡兵名声从此大振。
自武关至竹林关,乡兵都请求隶属龙驹寨。
八年,授以盩厔知县,还时时入山搜贼,又抓获宁陕作乱的四十余人。
境内刚刚安定,他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赈灾,表彰死者和节妇,河滩、马厂、盐法,都谋划安排得很久远。
他被提
升为宁陕同知。
仁宗召见,问起商州事很详细。
又被提升为四川顺庆知府。
渠县发生民变,地方官要带兵集合。
方泌说:“这是赛会人多,以致各自相互惊扰,谣言到处传,不是叛乱。
”抓捕了十二人就平息了民变。
调到成都,因为母亲去世回家守孝。
守丧期满后,授职到福建延平。
不久调到台湾,两次代理台湾道。
多次审理大的案件,都是聚集了很多势头凶猛的人,稍一激化就能发生事变。
方泌全都用道理来说明,按照法律判罪。
道光十八年,死。
篇四: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九年,平西王吴三桂与李国翰两路兵俱败,三桂退驻绵州。
浴在保宁监临乡试,可望将数万人薄城,浴飞檄邀三桂,激以大义,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
逾月,三桂乃赴援,可望等引去。
上诏询收川方略,部议谓战守事当听三桂主之。
三桂入四川,浸骄横,部下多不法,惮浴严正,辄禁止沿路塘报①。
及保宁围解,颁赏将士,浴不受。
疏言:平贼乃平西王责。
臣司风宪②,不预军事,而以臣预赏,非党臣则忌臣也。
因陈三桂拥兵观望状,三桂深衔之。
降将董显忠等恣睢虐民,浴复疏劾,改原职。
三桂嗾显忠等入京陈辨,浴坐镌秩③去。
大学士冯铨等交章荐浴,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有亲冒矢石语,指为冒功,论劾,部议当坐死,上命宽之,流徙奉天。
浴至戍所,益潜心义理之学,以致知格物颜其庐,刻苦厉志。
康熙十二年,三桂反。
侍郎魏象枢疏言:浴血性过人,才守学识,臣皆愧不及,参浴者三桂也,使三桂始终恭顺,浴一书生耳,即老死徙所,谁复问之?今三桂叛矣,天下无不恨三桂,即无不怜浴。
浴当三桂身居王爵,手握兵柄,不畏威,不附势,致为所仇。
三桂之所仇,正国家之所取,何忍弃之?上乃召浴还,复授湖广道御史。
十九年,
授广西巡抚。
广西新经丧乱,民生凋瘵,浴专意抚绥,疏陈调剂四策,上辄报可,时南疆底定,满洲兵撤还京师,浴疏言请为死事巡抚马雄镇、傅弘烈建祠桂林。
二十二年,卒官。
丧归,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七》)
〔注〕①塘报:朝廷下发各地的传抄令、奏章和朝廷大事等的官报。
②风宪:风纪,法度。
③镌秩:削职,免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望将数万人薄城薄:逼近。
b. 而以臣预赏预:预先。
c. 三桂乃摭浴保宁奏捷疏摭:摘取。
d. 以致知格物颜其庐颜:作为门框上的横匾。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郝浴有志操气节的一组是(3分)
①谓不死于贼,必死于法②颁赏将士,浴不受
③三桂深衔之④浴复疏劾,改原职
⑤有亲冒矢石语⑥士民泣送者数千里不绝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郝浴执法严明,招致排挤。
违纪者甚至是忌惮,以至朝廷诏令不能传到军中,从而与吴三桂结怨,使他远徙奉天。
b.郝浴一身正气,拒绝利诱。
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仗义执言,多次上疏,即使被远徙,仍然刻苦励志,潜心义理之学。
c.郝浴才守出众,深得赞誉。
曾被同僚交相推荐,在吴三桂造反之后,魏象枢又极力劝谏,使得郝浴重新被任用。
d.郝浴宽厚爱人,关注民生。
任广西巡抚期间,面对凋敝的局面,他积极安抚百姓,医治战争创伤,受到朝廷认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