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四次书面作业
西南网络教育学院政府经济学作业答案
西南网络教育学院政府经济学作业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政府经济学第一次作业6.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过程中一般的动机是(A)。
A:利己 B:效率意愿 C:忠诚 D:公共精神4.对纯粹公共物品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将每一消费者在每一可能数量水平上的(D )加总得出的。
A:MPC B:MSB C:MEB D:MPB3.下列物品中属于纯粹公共物品的是(B )。
A:衣服 B:国防 C:生活小区的健身设施 D:公园2.市场机制在(B )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
A:公共产品的配置 B:私人产品的配置 C:收入再分配 D:外部效应的纠正7.政府管制的领域一般是(B )。
A:政府失灵的领域 B:市场失灵的领域 C:市场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 D:所有社会领域1.判断资源配置效率的准则是(A )。
A:帕累托最优 B:基尼系数 C:洛伦兹曲线 D:帕累托改进34、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原材料价格将税负转嫁给原材料生产者,这是指( B )。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税收资本化36、对税率形式的选择,若就效率而言,( A, )是较优的选择。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A和B都对37、下列不属于公债发行条件的是( A, )。
A:发行时间 B:发行利率 C:发行价格 D:公债面值率38、公债利率的高低不受下列哪一项影响( D )。
A:金融市场利率水平 B:国家的信用状况 C:社会资金的供给量 D:发行的时间39、下列属于间接税的是( D )。
A:个人所得税 B:企业所得税 C:遗产税 D:增值税11、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是( B )。
A:外部效应 B:正的外部效应 C:负的外部效应 D:外部不经济35、对税率形式的选择,若就公平而言,(B )是较优的选择。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A和B都对5.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该种物品的销售或生产(B )。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24)
题目:以“政府支出绩效评价”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 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6 章至第 7 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小论文题。
要求: 1 .认真研读教材第 6 章至第 7 章的内容。
2 .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者标题与主题一致,扣 10 分) 。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 .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 .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者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 .字数不得少于 1000 字。
答案:随着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绩效评价的普遍重视 ,我国财政部门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1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现实意义财政支出绩效,是指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它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 ,重点研究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按照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力法,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使财政资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多方而的控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通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拖的全过程,是对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发挥财政调控功能、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科学性、促进财政支持社会经济日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于规范财政支出 ,依法理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加公共支出透明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二是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对项目的运行及效率情况提供及时、有价值的信息,促进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责任感;三是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形成有效的财政执法和监督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获取有效的信息, 使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及短期行为,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的有效配逻。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8)
题目:以“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100分)说明:学习完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之后完成本次任务。
形式:小论文。
要求:1.认真研读教材第12章至第14章的内容。
2.请在所列主题的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无标题或标题与主题一致,扣10分)。
3.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任选角度和方向进行阐述。
4.论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与论证。
5.不得抄袭,如需引用或借鉴他人成果,请用尾注标明。
6.字数不得少于1200字。
答案: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
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
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
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
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国开作业《政治经济学》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44
一、结合我国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1.制订扶贫性质的区域经济政策。
其中主要包括,①支持落后的处理,②给予落后地区企业优惠性的,以吸引流入,③对在落后地区的投资实行优惠性的,④提供科技。
总的是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通过经济发展带动和的增长,以此促进的提高。
2.实行城乡平衡,缩小。
①采取资源平衡发展的,以建立新型平等交换的工农业,②建立保证收入稳定增长的,保持城乡的合理界限。
一方面加快劳动和其他的改革,解除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化障碍,另改变当前收入分配有利于的不平等,逐步缩小以外的各项福利补贴在的差距,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3.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切实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收入分配机制,打破、部门、及间界限,在收入的初次分配中,要以提高为主,实行工效挂钩;在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中,加强的,以求,以此激励通过提高及致富。
这样既能保持一定的,又能避免这一差距的不合理拉大。
4.完善税收制度。
完善税收制度,需要建立一套与相适应的个人系统,增加,有效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税是可供政府选择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手段:①对居民收,直接使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得以缩小,而且能为政府采取其他调节(如对低收入居民的。
建立等)提供物质条件。
②对居民征税。
促进公平分配。
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必须改革和规范我国财产税体系:在原有房产税、车辆使用税、契税的上,增加、。
房产税不宜与土地税合并征收,尽早开征和,两者一般同时开征,防止用生前大量转移的办法逃税。
③征收商品税。
这就提供了政府通过征收商品税而消减居民收入差距的可能性。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的既是解决失业、疾病、年老等所带来的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可以尽快消除消费者在新旧制度交替的不安全感。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
社会保险是指政府充当组织者,以立法的方式强制实施,以居民作为保险对象,给予居民以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作业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第四次作业2012年5月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补贴的特性不包括(D.固定性)。
2.财政学家(C.鲍莫尔)提出了著名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3.财政投融资与商业投融资的区别不包括(C.结果的非盈利性)。
4.当政府收入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政府名义收入会(A.增长)。
5.当政府收入增长率小于通货膨胀率时,政府实际收入会(B.下降)。
6.多数裁定的选择,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B.二分之一)以上的人赞同。
7.非税收入不包括(B.转移支付)。
8.公共事业支出不包括(B.国有企业支出)。
9.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10.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A.搭便车现象)。
11.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C.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2.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A.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然后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13.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A.购买性支出)。
14.广义的政府收入(A.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15.划归地方税的是(D.税源分散,收入规模相对较小)的税种。
16.划归中央税的是(A.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的税种。
17.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可以采用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用(B.混合提供方式)。
18.基础产业的特点不包括(D.通常由私人投资进行)。
19.科斯定理的前提性假设是(A.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
20.课税对象是指(C.税收征收的目的物)。
21.流转税不包括(D.遗产税)。
22.目前世界上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A.大部分)采用了社会保障税的形式。
23.社会保险不包括(D.汽车保险)。
24.社会保险的特性包括(A.强制性)。
25.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不包括(B.现收后付式)。
26.税收的特性不包括(D.动态性)。
27.外部效应存在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两种,庇古认为解决这两种外部效应的方法是(C.罚款或收税)。
政府经济学作业2、4
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08年底以次贷危机为爆点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中国政府重启了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出台了规模空前的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其效果是不容怀疑的,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但是,基于财政支出的内容依旧更多的属于外延式扩张,如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且主要流向国有经济主导部门,而较少的涉及福利保障、消费刺激和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上,故而也有不同的声音聚焦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上,更多的关注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投资和消费环节,从而在完成总量刺激的同时,实现增长方式的扭转和增长质量的改善。
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是如何实现与传导的,政府该如何借助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优化提高财政调节的效率并形成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早已从“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衍生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财政支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也从理论争论和探讨发展到实证的检验和判别。
并集中于不同体制、政策和发展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度量。
将之与现阶段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则更加凸显出其价值与意义。
大量逆周期财政政策的实施确实有效的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保证增长的同时,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消费和投资环节?经济刺激计划能够在一个长时期内发挥作用并对中国经济的繁荣提供长久动力吗?本文正是由此出发,从增长、投资和消费三个途径对我国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进行再检验,并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的典型特征如何反映在效应的传递上,从而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持续性给出经验的判定。
具体的,本文在第一、二章中对政府支出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借助于AD-AS以及IS-LM分析框架,刻画了政府支出的变化对增长、投资、消费和就业等经济系统的各方面产生的冲击,进而形成了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此后,在此基础上,在第三章中对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总量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结果证实了地方政府财政调节的主体地位,这也为本文将研究对象集中在省际政府提供了依据,但是,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呈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更重要的是,政府支出不同构成对经济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生产性支出与政府投资的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为突出,在当前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下,政府的投资饥渴和投资冲动、政府支出结构偏重于生产性支出和微观经济领域而忽视福利与公共品提供,就不难解释了,投资性支出的增加的确能产生更显著的增长成绩,结构矛盾正是源自于不同层级政府间激励机制的扭曲。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103)
题目: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选项A:社会学选项B:经济学选项C:管理学选项D:法学答案:经济学题目: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选项A:亚当·斯密选项B:科斯选项C:庇古选项D:詹姆斯·布坎南答案:詹姆斯·布坎南题目:我国预算年度是()。
选项A:从当年9月1日至来年的8月31日选项B:从当年11月1日至来年的10月31日选项C: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选项D:从当年4月1日至来年的3月31日答案: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题目:()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
选项A:有条件多数原则选项B:全体一致原则选项C:多数裁定原则选项D:简单多数原则答案:全体一致原则题目:()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
选项A:简单多数原则选项B:有条件多数原则选项C:多数裁定原则选项D:全体一致原则答案:多数裁定原则题目:下列属于有条件多数原则的是()。
选项A:120人参加投票,120人全部赞成方案才可获得通过选项B:120人参加投票,有6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选项C:120人参加投票,有3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选项D:120人参加投票,有8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答案:120人参加投票,有81人赞成方案就可获得通过题目:在代议民主制度下,()行为是追求选票数量的最大化。
选项A:政府公务员的选项B:企业家的选项C:特殊利益集团的选项D:政治家的答案:政治家的题目:在代议民主制度下,()行为是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选项A:企业家的选项B:政治家的选项C:政府公务员的选项D:特殊利益集团的答案:政府公务员的题目:在代议民主制度下,()行为是使公共选择的结果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选项A:政府公务员的选项B:企业家的选项C:特殊利益集团的选项D:政治家的答案:特殊利益集团的题目:西方主要国家的议会结构一般都是()院制。
国开电大政治经济学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参考答案
答案见后几页
考核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100分)
1.要求学生认真研读第9章的相关内容;
2.完成本次作业,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20%,内容占80%;
3.查找我国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相关资料;在提交作业时将文献名称、作者和发表的刊物或网站名称列表随答案一并提交;
4.每人自定时间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5.学习完成后,每人提交字数不少于800字的作业。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答案:
一、。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126)
题目:()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除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征。
选项A:税收扣除选项B:税收饶让选项C:税收抵免选项D:税收免除答案:税收饶让题目:由于各个税法中所采用的确定居民身份的标准不同,会出现同时是双方居民的现象。
通常考虑的因素有如下4个:①是否具有永久性住所;②是否有习惯性住所;③哪一国与其个人的经济关系更密切,即看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④是哪个国家的国民。
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排列顺序是()。
选项A:④①③②选项B:①②③④选项C:①③②④选项D:②①③④答案:①③②④题目:国际税收的本质是()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选项A:国家与国家选项B: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选项C:跨国公司与跨国公司选项D:个人与个人答案:国家与国家题目: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选项A:国家间经济制度差异选项B:国家制度优越性选项C:国家主权选项D:国家军事实力答案:国家主权题目:()是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
选项A:国家间经济制度的差异选项B: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差异选项C:税收管辖权的冲突选项D:双重或多重国籍答案:税收管辖权的冲突题目:下列属于国际税收管辖权中法人居民的判定标准的是()。
选项A:总机构所在地标准选项B:注册所在地标准选项C:股东的居住地标准选项D: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答案: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注册所在地标准, 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题目:下列属于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主要方法的是()。
选项A:扣除法选项B:免税法选项C:低税法选项D:抵免法答案:免税法, 扣除法, 低税法, 抵免法题目:下列属于政府规避外债风险措施的是()。
选项A:提前支付债务利息选项B:进行期货交易选项C:进行期权交易选项D:开展调期业务答案:提前支付债务利息, 进行期权交易, 开展调期业务题目:()是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也称双边官方援助贷款。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1-5网考机考题库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1-5网考机考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针对中央电大形考平台,本人汇总了《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确保了考生通过题库就可以顺利过关。
任务一讨论主题小组讨论讨论内容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答:一、什么是政府经济?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案例:构建和谐社会与收入分配合理化收入分配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配不公平区间。
又因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所以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具体解决。
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整体的分配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
各国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标准是根据国际惯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16,属于绝对公平;20世纪80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0.28;1995年达到0.39;1996年是0.42;1997年是0.43;1998年是0.46。
自1999年到2000年底,基尼系数平均为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
南开24年秋季《政府经济学》作业参考二
24秋学期《政府经济学》作业参考1.()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项A:1989选项B:1990选项C:1991选项D:1992参考答案:D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选项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选项B:商品价值是价格的表现选项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选项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参考答案:D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选项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选项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选项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选项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参考答案:C4.税基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税种应由()征收。
选项A:中央政府选项B:地方政府选项C:省级政府选项D:共享收入参考答案:A5.德国的横向补助属于何种转移支付模式()。
选项A:收入均衡化模式选项B:收支均衡模式选项C:支出需求均衡模式选项D:简单人均模式参考答案:A6.从政治与市场的关系看,现在德国属于()模式选项A:社会市场经济选项B:自由放任选项C:垄断资本主义选项D:政府主导型参考答案:A7.股票价格是选项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选项B:等于股票票面额选项C:股息收入的资本化选项D:股权收入参考答案:C8.政府通过出租汽车经营权所获得的收入属于()。
选项A:行政事业性收费选项B:政府性基金选项C: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选项D: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参考答案:C9.商品的成本价格是选项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选项B: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选项C:平均利润的一部分选项D: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138)
题目: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选项A:各级党委选项B:各级政府选项C:各级政协选项D:各级人大答案:各级政府题目: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选项A:法律制度选项B:社会公共权力选项C:私人财产所有权选项D:道德劝说答案:社会公共权力题目: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选项A:《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选项B:《自由、市场与国家》选项C:《经济学》选项D:《国富论》答案:《国富论》题目: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选项A:政协选项B:人大选项C:政府选项D:党委答案:政府题目:政府经济学属()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选项A:传统财政学选项B:微观经济学选项C:西方经济学选项D:应用经济学答案:应用经济学题目: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选项A: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选项B:政府支出选项C:政府微观经济管理选项D:政府收入答案:政府收入, 政府支出,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题目: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需要。
选项A:社会公共选项B:政府部门选项C:单独个人选项D:部分企业答案:社会公共题目: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是()。
选项A: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选项B: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项C: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项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答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题目:()的任务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选项A:规范分析选项B:实证分析选项C:历史分析选项D:逻辑分析答案:规范分析题目:()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
选项A: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选项B: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项C: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选项D: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答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题目:政府经济以私人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国开作业《政府经济学》 (1)
题目:()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选项A:寡头垄断选项B:完全垄断选项C:垄断竞争选项D:自由竞争答案:寡头垄断题目:()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选项A: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选项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选项C: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选项D: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答案: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题目: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所产生的垄断属于()。
选项A: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选项B:自然垄断选项C:技术进步产生的垄断选项D:天然垄断答案: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题目: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
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
上述政策选择属于()。
选项A: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选择选项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选项C: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选择选项D:只重效率、不顾公平的政策选择答案: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题目:()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选项A: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选项B: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选项C: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选项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答案: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题目:下列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选项A:信息的不对称性选项B:外部效应选项C: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选项D:公共物品答案:公共物品, 信息的不对称性, 外部效应题目:下列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选项A: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选项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选项C: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选项D: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答案: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题目: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1、政府采购:是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为了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提供公共服务,以及事业单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团体为了开展业务活动,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和政府借款购买货物、工程及劳务的行为。
2、庇古税: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避免效率损失。
由于这一纠正外部成本的方法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的,所以又叫做庇古税。
二、单向选择1、( C )2、( C )3、( D )4、( B )5、( A )6、( B )7、( A )8、( D )9、( B )10、( B )三、多项选择1、(ABCD )2、( ABCD )3、( CD )4、( AC )5、( AC )四、简述题1、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答:要点提示P177社会保障的功能,是指社会保障制度作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内在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l)保证社会成员生存权利的功能;(2)风险分担功能;(3)收入再分配功能;(4)维护社会稳定功能;(5)调节宏观经济平衡的功能。
2、税负转嫁的条件有哪些?答:要点提示P241税负转嫁: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所交纳的税款全部或部分地转移给他人负担的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税负转嫁的程度,还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来说,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而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不易转嫁。
(2)税种差别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一般而言,对商品的课税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对所得的课税一般不能实现税负转嫁。
(3)课税范v 围宽窄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课税范围宽的商品比较容易实现税负转嫁,而课税范围窄的商品则难以实现税负转嫁。
(4)企业谋求的利润目标对税负转嫁的影响。
政府经济学形考任务作业1—4
形考任务作业1政府经济学作业1 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2012年电大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1-4作业及答案请大家帮帮忙!政府经济学作业1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前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例子。
2,个人的讨论提纲。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就是这本作业的所有答案,有人知道么......政府经济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政府经济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政府经济的客体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政府经济的形式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政府经济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教材有关章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编辑本段政府经济学通过对政府经活动的描述,人们就可以概括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即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必须有其独立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也不例外.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就使政府经济学与其他政府经济经济学科产生了明显的分野.一般认为,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以后,政府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当代政府经济学,无论学科体系,还是研究方法,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政府经济学属应用经济学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研究政府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以及规章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不同国家政府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一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所承担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政府经济以下具体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就要求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运用政府经学基本原理,分析政府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现象,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政府经济活动实践,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以校正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创新,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经济学研究和学习常用的方法.实证经济分析的任务,是回答经济运行中“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分析,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就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经济现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各类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现象,比比皆是.政府经济活动,不仅关系到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政府职能的实现,而且涉及广大企事业单位,成千上万家庭和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开放条件下,一国政府的经济活动,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生影响.政府经济不仅为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所关心,而且是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各阶层关注的焦点.现代政府经济活动,涉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利益.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政府经济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把握政府经济运行规律,履行政府职责,开展各项公共管理活动,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形考任务作业2以“政府支出”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
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1~4作业答案政府经济学作业1[案例]:转型时期我国劳工政策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的缺失转型时期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体系在多大程度上保护了劳工权益?这可以从政策的覆盖范围和实施效果两个方面作出评估。
——劳动合同制度是实施最久的规范劳动关系的制度,但覆盖范围主要在城镇,对乡镇企业和进城农民工还存在较大空白。
截止到2000年末,全国城镇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达10700万人,占同口径职工总数的95%以上;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有一半以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乡村集体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有2300万人。
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法律意识淡漠,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外,也与劳动法律政策的不协调有关。
例如,在劳动者处于弱者地位的条件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无异于赋予用人单位的单方自由。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用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逃避承担相应的劳动法律责任。
现行劳动法律政策对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和用工形式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总的来看,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和设计缺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劳资集体协商工资制度的实施范围和力度非常有限。
据全国总工会统计,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从2001年开始推行后,截至2003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协议的企业仅有29.31万个,覆盖职工3579万人,且这项制度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外部条件,而不是谈判主体特别是劳工或工会一方的力量。
加之目前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大量存在,故这项制度还远未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集体谈判制度能否发挥维护劳工权益的作用,有待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集体谈判制度已覆盖城镇相当多的企业和职工,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3.5万份,涉及职工8000多万人。
但目前集体谈判主要在企业一级进行,区域和行业、产业层面的集体谈判还没有法律规定,虽然近年也有一些地方对此进行尝试,但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书面作业:第一章1、如何学习政府经济学?P52、如何认识政府经济学的学科属性?P4—5第二章1、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的必要性?P9—132、政府经济调控能力的有限性有哪些表现?P13—143、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P18—23第二次书面作业:第三章1、简述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特征。
P372、简述公共物品、混合物品以及私人物品的分类及特征。
P41第四章(老师没说页码,估计老师也不知道在哪页上,哈哈。
)1、什么是外部效应(外部性)?它与公共物品有何内在关联?2、什么是公共资源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什么?3、外部效应(外部性)有那几种类型?这些类型是依据什么标准划分的?4、什么是排污权交易?它与科斯定理有何内在关联?第三次书面作业:1、试述政府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和联系。
P132—1332、试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P133—1343、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P163—1644、简述财政补贴的特点。
P1775、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P182—185第四次作业答案6、试述政府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区别和联系。
P132—133政府部门的公共投资是指政府将一部分公共资金用于购置公共部门的资产,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形成的支出,它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与基础。
这两类投资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1、投资主体和投资能力不同。
非政府部门的私人投资,以企业或个人为主体,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进行投资。
而政府部门是公共投资的主体,各级政府不仅具有强有力的、无偿性的税收等收入手段,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国家信誉,这就使得政府所进行的公共投资具有广泛而雄厚的资金来源,并能集中性地迅速加以使用,可以进行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大型建设项目,是私人投资所无法比拟的;2、投资效的评价标准不同。
一般而言,私人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直接的经济效益,实现私人投资的价值增值,因此,其投资评价的标准,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出发点是企业或个人的微观利益。
而政府公共投资则不同,它所追求的是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以投资项目本身的微观效益为标准。
政府可以投资哪些项目本身只有微利,甚至无利可图,但社会效益好且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项目;3、投资范围不同。
由于各个投资主体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其投资所追求的收益也有较大的差别。
因此,企业和个人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选择投资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回收较快的私人产品为投资对象,而政府的公共投资主要用于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而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的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工业、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等。
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者缺一不可。
同时,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范围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由大量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产品,从而使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工并不总是十分明确,还存在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交叉投资部分。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发生转变,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条件的变化,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领域也可能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存在这由原来的政府公共投资转变为私人投资或私人投资转化为公共投资的可能性。
7、试述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公共投资的作用。
P133—134政府公共投资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在:第一,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是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部门,企业个人等微观主体不愿、无力或不适宜投资,市场机制难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
这就需要政府投资发挥作用,克服市场失灵,通过市场私人投资和政府公共投资的共同调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第二,通过政府进行公共投资,有利于强化国有经济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领域的地位。
虽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国有经济所占比例不同,但作为政府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的一种方式,在一国的经济中,国有企业往往占据一些关键产业部门,并且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
政府公共投资,有利于加强国有经济对重点产业和领域的控制。
国家通过这些产业的控制,提高其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第三,政府公共投资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投资的总量扩张或收缩,以及投资结构调整,对经济总量和结构将产生调节效应。
政府公共投资的宏观调控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直接调节自身投资规模,间接调节私人投资规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其二,通过调节政府投资结构,并进而影响私人投资结构,以促使社会投资结构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8、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P163—164(1)、社会保险是政府兴办的保险,它以社会效益为目的;而商业保险是企业兴办的,它以盈利为目的;(2)、社会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建立的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是强制保险;商业保险是通过商业原则建立的,不具有强制性,是自愿保险;(3)、社会保险除了被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外,还有一部分政府的资助,其保险支出额度与被保险人交纳的费用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关系,具有社会福利性;而商业保险支出的额度则完全取决于投保人交纳保险费金额的大小,不具有福利性。
9、简述财政补贴的特点。
P177所谓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具有以下特征:1、政策性,财政补贴的对象、补贴的数额、补贴的期限等都必须按照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来制定;2、灵活性,财政补贴不是一经确定就长期保持不变的,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政策需要及时修正和调整财政补贴;3、时效性。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是为国家政策目标服务的,必须依据一定时期国家的政策需要来制定。
当国家的某些政策发生变化时,财政补贴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0、试述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P182—185进入90年代以来,与价格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对财政补贴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财政补贴数额大,成为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
目前,我国财政补贴总量较大,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其他财政支出的安排,而且也是财政连年出现赤字的原因之一。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财政补贴规模与经济体制改革初期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仍然偏大,因此,我国还必须努力控制财政补贴的总体规模;2、财政补贴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在我国,财政补贴存在于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价格补贴一项,列入政府预算的补贴项目就由二三十项。
主要包括用于稳定人民生活的农副产品价格补贴;用于支援农业生产的农用生产资料补贴;用于人民生活的工业品类补贴等。
地方政府在国家统一规定之外,还自行出台了许多补贴项目。
在市场经济中,大量财政补贴项目的存在,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不必要的效率损失。
也就是说,目前的价格补贴大量存在的现象,使一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大幅度偏离价值,而价格信号的失真,又加剧了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供求矛盾。
一些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补贴进行地方保护,保护本地的落后产品,导致大量的资源低效配置;3、现行的企业亏损补贴制度不规范,不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的亏损补贴,不仅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还包括很多经营性亏损补贴。
这造成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分政策性亏损与经营性亏损,因而也就无法对企业形成硬的预算约束,无法迫使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财政的企业亏损补贴明显下降,但地方政府出于维护本地区的就业和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对经营业绩不佳和亏损的企业仍然采取保护的态度,因此,企业亏损补贴仍然居高不下。
且这种补贴本身的随意性很大,存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讨价还价的问题;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领域中的职权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有效运行,必须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责的明确划分为前提。
但是我国在财政补贴领域中还存在着中央和地方一部分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其中主要是农副产品补贴,特别是粮食问题。
由于对中央和地方在粮食流通方面的实权没有相应的明确界定,粮食产销和补贴责任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粮食丰收、粮食市场暂时供大于求,或者在粮食价格发生波动,以及初现自然灾害,粮食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时,事权和职责不够清晰,就会影响财政补贴责任的落实,进而影响各级政府独立预算的运行。
改革方向:1、财政补贴应尽量减少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经济,从经济的运行机制来看,不需要过多的政府干预,当然也就不需要政府财政补贴这一干预手段过多地使用,干预市场机制的运行。
政府在使用财政补贴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市场机制干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2、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
我国财政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包袱。
因此,在改革中应始终坚持缩小财政补贴规模的原则。
财政补贴的规模大小,不仅取决于社会对补贴的需要,同时还要充分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应当将减少财政补贴规模与调整财政补贴项目、优化补贴结构结合起来,根据经济的发展变化,选择适当时机,取消已经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项目,特别是企业亏损补贴,健全市场经济必备的补贴,从而优化财政补贴结构;3、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具有政策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应当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充分运用财政补贴的这些特点,配合各个阶段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
各种经济杠杆或政策工具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必须综合运用各经济杠杆,发挥其合力作用,才能形成合理的利益格局,也才能够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不能寄希望于某一种经济杠杆就能完成对经济的调节,必须使财政补贴与其他经济杠杆配套实施,发挥各种经济杠杆的特有功能和优势,同时还要防止不同经济杠杆之间相互抵销其作用;4、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
由于我国财政补贴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补贴问题上还存在着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不清,使得地方政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预算;有的财政部门对财政补贴资金使用管理不严,造成一些单位冒领、挪用财政补贴款项等,致使财政资金流失、使用效益不高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就必须加强财政补贴的管理,严格划分各级政府在财政补贴管理上的事权和支出范围,严格控制财政补贴支出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财政补贴规模,提高财政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