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合集下载

第26课__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6课__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知识结构
成立一周年时与苏联等17国建交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国初期的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外交成就
新 中 国 外 交
70年代的 外交成就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979年中 美正式建交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001年底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交流 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外交活动: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与合作 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 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维护世界和平 形成全方位外交格局 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
2001年11月11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外经贸部 部长石广生向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 穆尔递交了中国 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示意图
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 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1)为什么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但美国阻挠新中国进入联合国
(2)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是么?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 (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
(3)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
(4)意义
一个国家的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活动的延续, 同时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在国际关系中,“没 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外相巴麦 尊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出了外交活动的本质—— 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1949年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60年 来,新中国经风雨、见世面、开诚心、布公道,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让我们走进那风雨如歌的岁月,去感 悟那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金版学案:
31.(1)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使中美民间交往的大门 被打开,由此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2)“乒乓外交”之前,由于国内国际因素的变化,改 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利益。自尼克松入主白宫以来,中 美双方已经有小心翼翼的接触,通过多种渠道表达了和解 的意愿。中美双方的交往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乒乓外 交”的发生,使双方都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接触台阶。
2、中美建交的历程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 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2、中美建交的历程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2、中美建交的历程
周恩来:“总
统 先生,你把手伸过 了世界最辽阔的海 洋和我握手,25年 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 感 到很荣幸,终于来 到了你们伟大的国 家。”
目 的 发展同邻国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完善 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在万隆会议运用实践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对世界: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其包 容性与开放性得到国际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 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看一看,想一想:
理性看待当前中美关系?
基本态势: 合作是主要特征,但也有曲折 影响因素: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差异及经济因素 认识: 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积极 把握合作大趋势,对于破坏合作的思想 和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合 则两利,分则两伤
会议主席卡迈勒击槌通过中 国入世
“入世槌”收藏在 革命博物馆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为了保卫胜利成果、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自主 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只有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才能冲破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赢得国际的援助 和支持。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
1.三大外交政策
2 .中苏友好
1949年,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 并于次日与我国建交。(建国一周年 时,新中国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 系)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 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 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 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中国:A、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B、 中苏关系恶化。C、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 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二、70年代的外交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下,1972 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 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中日邦交 正常化。
1979 年
恢复在联合国 合法席位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 政策破产,中国的国际地 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中美《联合公报》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 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中日《联合声明》改善了中日关系
中美《建交公 报》
中美建交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001 年 2001 年
2002 年
上海合作组织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9岳麓版必修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课件9岳麓版必修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历史性的握手 ■国际交流与合作
60年代末期,美国的霸权地位面 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 的政策也难以继续下去。同时,中苏 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到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变化,中美两国 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 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 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 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 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 有一触即发之势。
意义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日关系的改善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1)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美国谋 求同
1969年的珍宝岛 珍宝岛事件
苏联边防军
美国调整对华政策
•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和侵略中国的几件大事:
扶蒋内战 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侵朝战争的战火烧至中国东北边境 • 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苏争霸,美国希 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借助中国的力量 来牵制苏联。
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努力:美国的信号
中国缓和关系的活动,却避开了日本政府,这种 “越顶外交”的做法,在日本引起强烈震动。
2)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两国民 间交流日益加强,日本国内要求中日建交的呼声 高涨。
3)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
4)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日关系的改善
(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说课稿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说课稿
1.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情感认同。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教学法: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撰写心得体会、进行采访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
1.撰写心得体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心得体会,深化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
2.采访实践活动:布置采访任务,让学生采访身边的长辈或有关人士,了解他们对新中国外交的看法和体会。
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互动方式
本节课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2.生生互动: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课后互动: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线上讨论等方式,延伸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外交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确立过程、外交成就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因分析。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是高中生,他们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年龄特征: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师点拨:这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
提出问题启发思考:从50年代的中美敌对到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哪些因素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点拨:国家利益和力量(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国内外形势等
3.简介中日建交
小结: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实现了新突破。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主要外交活动与成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观看历史资料、照片等,理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外交成就的原因和史实,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理解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政策与当时形势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 学 活 动ຫໍສະໝຸດ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学生预读教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可以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一到两项问题进行资料搜集和整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字故事导入:新中国外交成就
创设情境:参观新中国外交成就展览
讲授新课
高一学生对知识敢质疑,善发言,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对于本课知识虽比较熟悉,但了解的不是很系统很全面很深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教学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教学难点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及所取得的外交成就。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问题导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中国外交政策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作用。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重要事件、发展与演变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新中国外交政策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历史事件、外交政策评价的能力。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并简要说明其含义。
2.选择一个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事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新中国外交政策进行合理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运用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交事件。
3.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展示、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效果。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典型外交事件,引导学生从国际形势、国内政治、经济利益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点评问题 点评人 点评要求 1.目标:通过你的 精彩点评同学们能熟 练掌握重点和突破难 点问题。 2.要求:点评人先 点评书写规范,后对 错,最后思路方法, 红笔勾画,及时回扣 学习目标。非点评人 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重点内容要记好笔 记。
1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是: A、罗马尼亚 B、越南 C、南斯拉夫 D、苏联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 关键在于: A、毛泽东提出“三大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②中日关系开始正常 化;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苏关 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新中国成立后,与印度、缅甸等国家共同倡 导了: A、亚非会议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运动
5、和平共处原则: ①1953年由我国首次提出;②它成了解决国与国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 的国家;④它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③ D、 ②③ 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日建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③中美建交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和成就,理解建 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意义,分析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 化的原因、目的和意义。 2、自主探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外交主要对手和外交方针的变 化及成就,以提高自己归纳、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中国只有增强综合国力,外交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周恩来总理与尼克松总统举行会谈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中美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 新华社 1982年8月17日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中美两国政府今天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 题发表联合公报。公报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的联 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 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双方同意,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继续 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双方的立场不一致, 中方声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双方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妨碍中美关系的发 展,因而在赵紫阳总理与罗纳德里根总统以及黄华副总理兼外长与亚历山大黑格国务卿于19 81年10月会见时以及在此以后,双方进一步就此进行了讨论。 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1972年2月2 8日的上海公报确认了这些原则。1979年1月1日生效的建交公报又重申了这些原则。双 方强调声明,这些原则仍是指导双方关系所有方面的原则。 四、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1979年1月1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 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1981年9月30日中国提出的9点方针是按照这一大 政方针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进一步重大努力。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72年4月,以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乒乓球代表 团访问了美国。图为庄则栋(右)与美国乒乓球运 动员科恩(左二)等在底特律见面的一刻。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1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_1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智慧(1)——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外交一、教材分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岳麓版)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7课。

本课第一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介绍了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应用和历史意义。

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重点是恢复的原因。

第三目“历史性的握手”,介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重点是背景和意义。

第四目“国际交流与合作”,介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现外交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五目“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内容较为繁杂,需要重新整理线索,方便学生记忆。

故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本课知识点以年代为线索划分,分成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外交四个部分。

本课既涵盖了国民党政府屈辱外交的终结,也标志着新中国独立和平外交的开始,因此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及主要的外交活动与成就,同时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过程,因此本课的学习对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正确理解目前紧张的中美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一内容在2016年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今年的高考中也极有可能会出现。

二、学情分析高三(14)班在我校属于文科次重点班,但是基础还是普遍较为薄弱,且学生在复习阶段学习热情已有所降低。

班里学生经历了高一高二两年多的时间的历史学习后,已经对知识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点,部分学生仍旧存在时空架构和历史解释方面的问题,对于答题正确率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将在导学案中以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排查基础知识,并对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归纳,最后挑选了适量的优质题目以供学生训练。

在本课讲授过程中会适当插入一些当前中美、中印外交时事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图片材料,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非 洲 毛里求斯 1972年4月15日 多哥 1972年9月19日 马达加斯加 1972年11月6日 几内亚比绍 1974年3月15日 加蓬 1974年 4月20日 尼日尔 1974年7月20日 博茨瓦纳 1975年1月6日 莫桑比克 1975年6月25日 科摩罗 1975年11月13日 佛得角 1976年4月25日 塞舌尔 1976年6月30日 利比里亚1977年2月17日 利比亚 1978年8月9日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72年2月26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统在赴杭州的飞机上。访问杭州后, 尼克松一行飞往上海。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 《上海公报》)。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73年5月26日,美国科学家代表团在北京参观长城。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越南战争中的美军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69年的珍宝岛
珍宝岛事件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70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作家埃德加· 斯诺夫妇。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71年中重返联合国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代表团团 长乔冠华开怀大笑。
返 回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导入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历史性的握手
(2)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建国初期的中国外交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建国初期“三大政策”的含义:①“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③“一边倒”就是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扼杀3.建国初期主要外交成果(1)建国一周年与17国建立外交关系(2)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成为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解放初期外交最大成就,特点:包容性、开放性)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4)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同:相同的历史境遇(即大多数与会国家都遭受过殖民主义侵略)和历史任务(摆脱侵略发展经济)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相比有哪些不同?三大政策鲜明地体现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是对“一边倒”政策的突破和发展.二、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成果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①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②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弱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增强(2)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边倒”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 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 处于孤立地位
4.外交成就 4.外交成就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17国建交 1)与苏联等17国建交;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期奉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160
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6课 ——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 1 )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 理解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 2 )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 概 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 3 )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 探 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 4 )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 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 好的国际环境、 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 努力。 努力。
b.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 1)原因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材料一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尼克松总统就职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 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 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 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的原因: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2009北京卷.4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 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 峰(见图15)。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 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8分)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序 时间 号
1 1949年
外交成就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新中国外交
意义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 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 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美国的阻挠
3、70年代又为什么能恢复?
第一: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第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第三: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 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二、七十年代的外交 ——使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1953年12月,中国和印度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目的
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953年 周恩来 中印谈判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互不侵犯 和平共处
提出
内容
实践及 1954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提高了国际声誉 1955参加亚非国际会议 坚持“求同存异” 影响 促进了团结合作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一、建国初的中国外交
总政策:____独__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__策___
50 背景:((12))新两中极国冷成战立对;峙开,始资、本确主立义的阵标营志敌?视

孤立苏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代 外交政策:一_边__倒_ _;打_扫_ 干净屋子再请__客___,
课标要求: 1、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哪些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重要意义?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原因?意义?50 年代、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何时中 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原因?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 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有 哪些重要的外交活动?影响?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考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0年代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中 国外 交
建国初 70年代 新时期
新中国的外交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 客”
含义
坚定不移的站在苏联 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
先消除帝国主义 在华势力和一切 特权,再考虑与 西方国家建交
意义
在国际交往中不 致处于孤立地位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新 中 国 外 交
建国初期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
新中国的外交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 3.较强的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 十一条”
了西 华 议方 潇 会媒 洒 中 大体 而 国 厦描 豪 代 的述 放 表 玻为 的 团 璃: 大 团 !“ 笑 长 ”震 , 乔 碎被冠
二、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
A、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中国内政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影响因素: ①政治方面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文化差异;领 土、领海纷争,特别是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历史 问题和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等; ②经济方面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 发展,两国在能源、制造等领域竞争的趋势也在日益加强。 ③美国一直是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示意图
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 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 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际形势 国家性质 国家实力 国家利益
同: 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
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的愿 望:维护独立,谋求发展。
“求同”:共同的发展目的
异: 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保留不同的意见和分歧。
“存异”:保存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1955年4月,万隆亚非会议。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亚 非国家自主召开、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会议 期间,周总理倡导“求同存异”,周总理在会议上发言。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 • • • 中国同美国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1971年是对抗时期; 1972~1989年是合作为主的时期; 1989年6月以后是“若即若离”的时期,对抗不时占 据主要方面。 •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理应加强接触和合作,而不是相互敌对和对抗,尽管 两国关系时有曲折和起伏,未来还存在各种变数,但 我们相信,只要美国能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国关系的 改善和发展乃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 稳定与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 中美联合公报 • 197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 国政府正式发表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 又称“上海公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 系的联合公报 •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两国决定自1979 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 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 合公报。
• 阅读与思考指导 •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要在新的 基础上建立平等的,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 权,巩固新的独立和主权,为我国建立平 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 “一边倒”: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 条件,中国政府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 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 立地位。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时期 国际形势 美苏“冷战”对 建国 峙;美国孤立 初期 中国;亚非拉 国家纷纷独立

第26课 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6课 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26课 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建国初期的外交(走向成熟)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原则:“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探究】①中国当时为什么要采取“一边倒”?而不走“中间路线”?“一边倒”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当时两大阵营对峙,美国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而苏联则对中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并且当时中国是小国,经济并不发达,要实现经济发展,在自身经济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依靠外来力量,实行“一边倒”可以壮大社会主义阵营,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②既要“独立自主”又“一边倒”岂不矛盾?不矛盾,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

原因:“一边倒”并不拒绝与西方国家交往;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而制定的。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的打压,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盲目的、无原则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一边倒”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

3、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17国建交;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②提出: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出;③实践: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1955年在万隆亚非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特点:包容性和开放性⑤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1)原因 世界局势变化,双方共同要求

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 苏 联
中国

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失败
重要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1979年)
世界局势变化,双方共同要求 (1)原因:
①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公报》
(2)过程 ②1978.12,《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③1979.1.1,正式建交
10月25日,在上述提案投 票前,出席第26届联大的 台湾当局“代表团团长”、 “外长”周书楷(右)即 宣布“退出”联合国。
中国的国旗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 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 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 访问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 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 了新的一页。
3.中日建交(1972年)
受美国“越顶外交”冲击 (1)原因: (2)过程: 1972.9,田中角荣访华, 签订《中日联合声明》
4.中美、中日建交意义:
打开外交新局面,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 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结合本课内 容思考: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力量(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
国际形势
……
1.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和平共处原则: ①1953年由我国首次提出 ②它成了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④它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③ D. ②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自我评测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历史原因: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相对衰落; 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封锁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国: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构成了对中国安全 的直接威胁。 • 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两国的国家利益。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的签订,对保障两国安全、发展两 国友谊和合作、维护远东和世界和 平,都曾起过积极作用。
自我评测1:
• 提示:115页第一、二段。
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时期 国际形势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出席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恢复;中美关系 正常化;中日关系 正常化;西方国家 掀起与中国建交热 潮
• 中美联合公报 • 197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 国政府正式发表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 又称“上海公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 系的联合公报 •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两国决定自1979 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 1982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 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 合公报。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时期 国际形势 美苏“冷战”对 建国 峙;美国孤立 初期 中国;亚非拉 国家纷纷独立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 的外交方 针;建国 初的三大 外交政策
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17国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出席日内 瓦会议、万隆会议。
20世 纪70 年代
• 1.(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 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 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 B.另起炉灶 • C.不结盟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3.(09福建)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 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 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 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 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 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 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④发 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A.①③ B.②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 ①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 关系的改善; • ②中日古代友好交往的历史影响; • ③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 益。
• 思考题:联系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谈谈 你的看法。 • 提示: •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至上,国家间 的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的,是国与国关 系的永恒准则。 • 国家利益与国际形势决定着外交关系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正义的原则也会受到利益的 挑战。
改 革 开 放 以 后
世界 多极 化趋 势加 强; 美苏 两极 格局 逐步 瓦解
积极开展多边 与发展中国家进行 外交;“平等互 经济技术合作;加 利、形式多样、 入世贸组织;参与 讲求实效、共 地区性国际组织的 同发展”四项原 外交活动;与世界 则;独立自主 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的和平外交政 ”;成立上海合作组 策;反对霸权 织;参加、支持联 主义,维护世 合国根据《联合国 界和平;不结 宪章》开展的活动 盟政策,对外 开放
• 5. (09四川文综)邓小平说:“中国在世 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后才大大提高的。”体现这一论断的具体 史实有 • ①废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 ②促成了亚非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④参加了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中国外交
• 课标:(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 义。 •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 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 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 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 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 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 ◆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台湾问
题、人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核不 扩散问题、导弹防御问题、贸易问题等。 • 其中最核心的因素是台湾问题,中美关系 的发展始终受台湾问题的制约。 • 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 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以 后的发展都与美国相关。
• 阅读与思考指导 •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要在新的 基础上建立平等的,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 权,巩固新的独立和主权,为我国建立平 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 “一边倒”:鉴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历史 条件,中国政府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 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 立地位。
• (09福建)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 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 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 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美国政 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①组建上 海合作组织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③签订 《北大西洋公约》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A.①③ B.②④ •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09海南)20世纪80年代末,邓 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 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 “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 国际背景是 • A 苏联已经解体 • B 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 C 中美关系好转 • D 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 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 “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 B 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没强调) • C 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不是最主要任务) • D 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无法体现区别) • 此题选A,值得商榷 。 • 上海合作组织是不结盟的、地区性经济、贸易、 反恐以及地区安全协商为目的. • 上海合作组织仅仅是合作而已,不是结盟。所谓 政治一体化,是指政治制度的单一化、同一化和 无差别化。 A对应欧盟。题目可改为“欧盟与它”
• • • • •
(4)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 ①加强国际合作 1991,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 •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2001,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 2001,加入《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 约》、《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 公约》国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1971年是对抗时期; 1972~1989年是合作为主的时期; 1989年6月以后是“若即若离”的时期,对抗不时占 据主要方面。 •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理应加强接触和合作,而不是相互敌对和对抗,尽管 两国关系时有曲折和起伏,未来还存在各种变数,但 我们相信,只要美国能处理好台湾问题,两国关系的 改善和发展乃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亚太地区的 稳定与和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自我评测4:
• 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加入世贸组织; 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 上海合作组织。
• 2.(09江苏)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 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 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 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A.①④ B.②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
美苏“冷战 独立自主 ”对峙;美 的外交方 建国 国孤立中国; 针;建国 初期 亚非拉国家 初的三大 纷纷独立 外交政策
中国国力增 强?,国际 20世 地位提高; 纪70 第三世界崛 年代 起;美国霸 权地位削弱 改善与 西方国 家的关 系
•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背景 • ①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成为中国唯一合法 政府。 • ②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 集团非法占据。 • ③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许多国家要求 ________________。 • (2)标志: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 了阿尔巴尼亚、________等23国提案,以压倒多 数的优势恢复中国席位。 • (3)意义 • ①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3)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 • ①197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②1972,《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开 始合作; • ③1972,中日建交; • ④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 • ⑤ 1979,中美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 • ⑥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