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
农业技术培训大纲
![农业技术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d8be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8.png)
农业技术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通过本培训,使学员掌握基本的农业技术知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对象农业从业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科研人员、农业爱好者等。
三、培训时间共计 20 学时,分为 4 天进行,每天 5 学时。
四、培训内容第一部分:农业基础知识(4学时)1.1 农业概述1.2 农业生产要素1.3 农业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第二部分:农作物栽培技术(6学时)2.1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2.2 土壤管理与改良2.3 播种与育苗技术2.4 施肥技术2.5 病虫害防治2.6 作物轮作与间作第三部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工程(4学时)3.1 农业机械化概述3.2 常用农业机械设备3.3 农业工程设计与施工3.4 农业工程管理与维护第四部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4学时)4.1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概述4.2 农业环境污染与治理4.3 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4.4 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第五部分:农业经营管理(2学时)5.1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5.2 农业项目评估与策划5.3 农业市场分析与营销5.4 农业政策与法规五、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解、现场演示、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
六、培训师资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担任培训讲师。
七、培训费用培训费用为每人 1000 元,包括培训资料、授课、现场演示、午餐等。
八、培训地点待定。
九、培训报名请于培训前 15 天提交报名表格,报名电话:XXX-XXXXXXX。
十、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农业技术培训证书。
希望这份培训大纲能帮助您了解农业技术培训的内容,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您培训顺利!。
农技工培训计划及大纲
![农技工培训计划及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d341f9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1.png)
农技工培训计划及大纲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农技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农业生产管理能力,培养青年农技工,提高其工作技能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主要针对青年农技工,包括在校学生、新入职农技工,以及有志于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 农业生产规划与布局- 农业生产成本核算和管理- 农产品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2. 农业技术培训- 种植技术- 施肥、施药、灌溉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作物收获和储藏技术3. 农业机械操作和维护- 农业机械的选择和使用- 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 农业机械维护和保养- 农业机械安全知识4. 环境保护知识- 农业污染防治- 农田环境保护- 农业资源合理利用- 农业生态理念培养5. 创新创业能力培训- 农业创新理念培养- 农产品品牌营销-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企业管理6. 实践操作- 农业生产实践- 农业技术操作演练- 农业产业管理实践- 农业机械操作实习四、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邀请农业生产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介绍最新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和技术。
2. 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前往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农业生产管理的最新实践和技术。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探讨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视频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农业生产管理的操作技术视频,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
5. 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农业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培训5天,每天8小时。
培训地点为专门的培训基地或农业生产基地。
六、培训评估1. 考试评估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评估,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分。
2. 实操评估对学员在实操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农业机械操作、农作物种植和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基层农技推广培训计划
![基层农技推广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60481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5.png)
基层农技推广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和机制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
因此,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和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增强其对新农技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2. 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 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三、培训内容1. 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 农业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施药等技术操作;3. 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知识;4. 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四、培训方式1. 田间技术指导:邀请专业农技人员亲临田间指导,现场演示和操作,让农民亲自实践,加深印象;2. 会议讲座:邀请农业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讲解新农技、新产品、新市场等信息;3. 培训班学习:在农村乡镇举办培训班,进行集中学习和交流。
五、培训对象1. 农业生产经营户:农民种植、养殖、加工等一线从业人员;2. 农村青年: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农村青年;3. 农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等基层管理人员。
六、培训周期培训工作要长期持续进行,可以按季度或半年度开展一次培训,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
同时,也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季节和气候因素,灵活安排培训时间。
七、培训机构1. 农业技术推广站:由农业局、农技中心等主管部门组织开展;2. 乡村学校:农村小学、初中等学校可以作为培训场所,也可以利用学校教师和设施进行培训;3. 新型农业合作社:农村合作社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组织农技培训活动。
八、培训经费1. 政府扶持:各级政府可以通过预算拨款、资金补助等方式,资助农技推广培训活动;2. 自筹资金:农技推广培训站、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可以通过自筹资金,组织培训活动;3. 社会捐赠:可以通过向企业、社会组织等募集捐款,支持农技培训工作。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 (2)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4913ba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9.png)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1. 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技术的进步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而基层农技人员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培训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个有效的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方案,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以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培训目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旨在实现以下目标:•提升农技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准确判断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增强农技人员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掌握新兴农业技术和管理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加强农技人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使其能够与农民合作,共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培养农技人员关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其能够提供生态友好的农业技术指导。
3. 培训内容基于培训目标,本方案将包括以下培训内容:3.1 农业基础知识•农作物生态学基础•植物生长与发育•土壤肥力与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基础•农田水利基础3.2 农业技术推广与示范•农业技术推广的原理与方法•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3.3 新兴农业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3.4 农业管理技巧•农业生产计划与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与推广•农业生产环境与资源管理3.5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农业与绿色农业发展•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措施4. 培训方法本培训方案将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以提高培训效果。
4.1 理论授课通过专家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传授基础知识和新兴农业技术,启发学员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4.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参观农业示范园、科研实验基地等,通过亲身操作和实践,加深对农业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4.3 研讨交流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协作能力。
【培训方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方案范本(word档)共5页word资料
![【培训方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方案范本(word档)共5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3af8994551810a6f4248625.png)
基层农技推广(蜂业)人员培训方案各县区农业(畜牧)局:为了全面提升我市农技推广(蜂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建设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蜂产业科技推广人员队伍,为宝鸡蜜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经研究,决定举办全市农技推广(蜂业)人员培训班。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训时间:11月13日—11月18日, 6天时间。
11月13日下午15:00——18:00时报到。
二、培训地点:嘉信潮州酒店(宝鸡市广元路10号)三、参加人员:县区、乡镇蜂产业科技推广人员。
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理论授课、交流研讨等方式。
五、培训要求:参训人员报到时携带身份证,提交《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报名表》、《参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培训结业经考核合格者,填注专业培训课时。
参训单位将参训回执于11月9日前,报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继教科。
六、联系人:邮箱:附件:1.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报名表2、参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3、全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班回执4、参训人员名额分配表宝鸡市农业宣传信息培训中心2016年11月5日附件1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报名表2.所学专业指最终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所属行业指目前工作单位的所属行业,如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化、渔业、能源环保、质量安全等;工作地点、培训类型请划勾。
附件:2参训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培训基地名称:注:所学专业指最终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所属行业指目前工作单位的所属行业,如种植业、畜牧业、农机化、渔业、能源环保、质量安全等。
工作地点、培训类型请划勾。
附件3培训人员报名回执宝鸡市农技推广(蜂业)人员培训班名额分配表。
农业推广培训计划与教案
![农业推广培训计划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8e8c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c.png)
农业推广培训计划与教案第一部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并且引导他们使用科学方法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培训内容1. 农业现状分析2. 农业新技术的介绍与应用3. 农作物种植与管理4. 农业市场营销5. 农业灾害防治三、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农民,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的从业者。
四、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指导、实践操作的形式进行。
同时,还将鼓励学员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提高技能。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具体时间为每周六、周日进行培训,培训地点在农民技术培训学校。
六、培训效果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培训效果,将安排相关专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发放培训证书。
第二部分:教案一、农业现状分析1.1 土壤和气候条件分析1.2 农作物种植结构分析1.3 主要农产品市场分析二、农业新技术的介绍与应用2.1 种子选择与贮存技术2.2 土地利用技术2.3 农业机械化技术2.4 农业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三、农作物种植与管理3.1 水稻种植技术3.2 小麦种植技术3.3 高粱种植技术3.4 玉米种植技术3.5 果树种植技术四、农业市场营销4.1 农产品市场的现状与趋势4.2 农产品质量与标准4.3 农产品包装与销售技巧五、农业灾害防治5.1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的防治5.2 天气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3 新技术在农业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六、实践操作6.1 给学员分组练习,进行农作物种植等实际操作6.2 指导学员对自己的农田进行管理与改进6.3 培训结业前进行模拟考核,检验学员实际操作水平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安排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计划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ccaed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5.png)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技推广人员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作为联系农民和科研人员的桥梁,需要具备扎实的农业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有效地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传播给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其知识面,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提升综合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二、培训内容1. 农业基础知识2. 农作物种植和管理技术3.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4. 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5.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6.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培训7. 农业政策法规及市场信息三、培训方式1. 课堂教学2. 现场实操3. 应用案例分析4. 专业讲座5. 实地考察6. 交流研讨四、培训周期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堂教学和专业讲座,持续15天;第二阶段为实地实操和考察交流,持续15天。
五、培训安排第一阶段(15天)1. 第一天:开班仪式,领导讲话,培训目标和内容介绍2. 第二天至第七天: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作物种植管理技术课程3. 第八天至第十天: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4. 第十一天至第十三天: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5. 第十四天:农业政策法规及市场信息课程6. 第十五天:专业讲座和考试第二阶段(15天)1. 第一天:实地考察农业生产现场2. 第二天至第七天:现场实操和技术交流3. 第八天至第十二天: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培训4. 第十三天:总结交流和闭班仪式六、培训方式1. 邀请省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的教授和专家授课2. 安排每天培训时间表,确保全面系统地学习3. 组织专业讲座和交流研讨,增加学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4. 安排实地考察和实操,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和农户需求5. 进行技术考核,评定学员学习成绩和水平七、培训教材1. 《农业植物生理生态学》2. 《农作物肥料与施肥》3. 《现代农业机械应用技术》4. 《农业病虫害防治手册》5.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6. 《农业政策法规及市场信息解读》八、培训评估1. 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2. 每个学员需提交培训总结报告,总结所学知识和技术,对本次培训进行反馈3. 学员综合成绩排名,根据成绩给予培训证书和奖励九、培训师资力量1. 邀请省农业大学和农科院的教授和专家授课2. 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专家担任培训导师3. 安排专业的辅导老师,负责学员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答和辅导工作十、培训效果1. 学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 提升学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3. 增强学员的学习热情,使其具备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4. 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总结:通过本次培训,期望能够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具备较扎实的农业专业知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河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附培训大纲)
![河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附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b1a7c0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1.png)
河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附培训大纲)河南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实施方案(附培训大纲)为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09]58号)精神,特制订《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深入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高中等涉农院校教育资源开展培训,切实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强化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服务主导产业。
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以下简称示范县)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和人才需求,结合当地基层农技人员数量、专业水平和专业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开展培训工作,促进当地主导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尊重农技人员意愿。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听取基层农技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面向学员需求,适应学员特点,设置培训课程,安排培训时间,选择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基层农技人员参训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突出培训实效。
坚持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因人施教开展培训。
既突出急用、实用、管用,也着眼于全面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兼顾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地域产业特色,坚持理论教学与现场演示、实践操作相结合,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三、任务与目标2009 年全省培训任务3900人,其中重点培训117人,普通培训3783 人;每个示范县推荐重点培训人员3人,普通培训人员97人。
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55e1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7.png)
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案头,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我的思绪随着咖啡的蒸汽飘散开来,开始构思这个“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方案”。
一、培训背景1.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对基层农技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2.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技能水平不足等问题。
3.提升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二、培训目标1.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2.增强基层农技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3.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农技队伍。
三、培训内容1.农业基础知识:包括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等。
2.农业实用技术:包括农业机械化、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
3.农业政策法规:包括农业法律法规、农业产业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
4.农业信息化技术:包括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等。
5.农业市场营销:包括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营销策略等。
四、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2.线下培训:组织实地考察、观摩学习、经验交流等活动。
3.实践操作:安排学员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实践基地进行实际操作。
4.师徒制:选拔优秀农技人员担任导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指导。
5.比赛选拔:举办农业技能大赛,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
五、培训时间为期3个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线上培训,第二阶段为线下实践。
六、培训对象1.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2.农业企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
3.农业院校教师及研究人员。
七、培训效果评估1.学员满意度调查: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
2.业务能力考核:对学员进行业务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考核。
3.培训成果展示:组织学员进行培训成果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4.长期跟踪评价: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了解培训效果。
八、组织实施1.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
2.聘请专家、教授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质量。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efb1a2680203d8ce2f2436.png)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大纲大纲的适用对象适用于四川各乡镇在岗的农技推广人员和新招聘的农技推广人员。
大纲的性质与作用本大纲是以加强农技推广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目的而制定的。
通过培训使农技推广人员掌握农业生产涉及到的农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大纲的教学内容第一章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一、植物生产的光照环境1、光照时间与植物的生长发育2、光照强度与植物的生长发育3、光谱成分与植物的生长发育4、植物对光能的利用5、影响植物光能利用率及植物产量的因素6、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二、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1、温度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2、温度与农业生产3、调节温度的农业措施三、植物生产的水分环境1、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2、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及调控3、水土保持与提高水分利用率的途径四、植物生产的气候环境1、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2、设施环境中农业气象要素的调控第二节土壤一、土壤的基本性质1、土壤孔性2、土壤耕性3、土壤酸碱性二、四川主要土壤类型1、紫色土2、黄壤3、红壤4、草甸土第三节肥料一、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缺素症状)二、土壤中主要养分元素的供给三、化学肥料四、有机肥料及其合理施用五、配方施肥技术第二章农机安全与使用常见农机使用操作及维护保养一、农用拖拉机。
包括拖拉机的分类、型号表示方法以及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
二、耕、整地机械类。
包括耕、整地机械的种类、使用与维护。
(1)铧氏犁(2)圆盘犁(3)旋耕机(4)微耕机(5)起垄铺膜机三、种植施肥机械类。
包括播种机、施肥机种类、使用与维护。
(1)播种施肥机(2)水稻插秧机(3)水稻抛秧机四、植保机械类。
包括施药机械种类、使用与维护。
(1)手动喷雾机(2)迷雾喷粉机(3)担架式喷雾机(4)电动喷雾机(5)静电喷雾机(6)喷烟机(7)打孔注射机五、园艺园林机械类。
农业推广短期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案编写
![农业推广短期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案编写](https://img.taocdn.com/s3/m/8bba4f7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c.png)
农业推广短期培训教学计划和教案编写一、培训目标1.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及管理方法。
2.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
3.增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
4.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整体执行力。
二、培训对象1.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
2.农业企业技术推广人员。
3.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推广人员。
4.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推广人员。
5.农业科研院所相关研究人员。
三、培训内容1.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政策解读2.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及管理方法3.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技术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农业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6.农业项目策划与管理7.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8.农业金融与管理9.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10.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四、培训形式1.理论培训: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学者进行授课,系统讲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新型农业技术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企业等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农业技术推广的实践经验。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农业技术推广案例,使学员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规律和方法。
4.经验交流:组织学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5.团队建设:开展团队拓展训练,提高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执行力。
五、培训时间短期培训时间为15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培训,时间为7天;第二阶段为实践操作和经验交流,时间为8天。
六、培训师资1.农业领域专家、学者。
2.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
3.农业企业技术负责人。
4.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5.农业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七、教学设备与设施1.教室:配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教学设施。
2.实验室:具备一定的实验设备,供学员进行实践操作。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
农艺培训大纲
![农艺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3f1bb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2.png)
农艺培训大纲一、培训目的农艺培训旨在提供有关农业生产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
通过培训,农民将了解现代农业的最新发展,研究农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技能。
二、培训内容1. 农作物种植技术:包括土壤准备、种子选择、播种和栽培技术、施肥和灌溉技术等。
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介绍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类型,讲解预防和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3. 农作物收获与贮运:介绍不同农作物的收获时间和方法,以及贮运的基本技巧。
4. 农业机械使用和维护:教授农业机械的基本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的处理和日常维护保养。
5. 农业科技创新:通过案例和实践活动,引领农民了解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座和课堂教学,向学员介绍相关知识和技术。
2. 实践操作:为学员提供实操机会,指导他们亲自操作和实践所学的农业技术。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农艺技术。
四、培训安排- 时间:每周六全天,共计8周。
- 地点:农村农技推广中心(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地点)。
- 参与对象:对农业感兴趣或已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五、培训评估与证书1. 培训评估:通过每周的小测验和期末考试来评估学员的研究成果和理解程度。
2. 培训证书:合格参加培训并通过评估的学员将获得农艺培训证书,以证明他们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能。
六、培训效果通过该农艺培训,预计学员能够:1. 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2. 懂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和技巧,减少农业损失。
3. 研究利用农业机械进行高效农业生产,并具备基本的维护保养能力。
4. 了解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增强自己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以上为农艺培训大纲,希望能够为农民提供有益的培训内容,提升他们的农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农科技推广培训计划
![三农科技推广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54c59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三农科技推广培训计划第1章农业科技推广概述 (4)1.1 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与作用 (4)1.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1.1.2 增加农民收入 (4)1.1.3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4)1.2 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4)1.2.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4)1.2.2 推广体系不断完善 (4)1.2.3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4)1.2.4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5)1.2.5 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5)1.2.6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紧密 (5)第2章农业新品种推广 (5)2.1 良种选育与推广 (5)2.1.1 良种选育技术 (5)2.1.2 良种推广体系 (5)2.1.3 良种推广政策 (5)2.2 新品种试验与示范 (5)2.2.1 新品种试验 (5)2.2.2 新品种示范 (6)2.2.3 新品种评价与筛选 (6)2.3 新品种推广策略 (6)2.3.1 技术培训与宣传 (6)2.3.2 政策扶持 (6)2.3.3 市场营销 (6)2.3.4 技术服务与指导 (6)第3章农业新技术推广 (6)3.1 高效栽培技术 (6)3.1.1 精准施肥技术 (6)3.1.2 节水灌溉技术 (6)3.1.3 间作套种技术 (7)3.2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7)3.2.1 生物防治技术 (7)3.2.2 物理防治技术 (7)3.2.3 农业防治技术 (7)3.3 农业机械化技术 (7)3.3.1 耕作机械化技术 (7)3.3.2 播种机械化技术 (7)3.3.3 收获机械化技术 (7)3.3.4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技术 (8)第4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8)4.1.1 数据收集与整合 (8)4.1.2 数据分析与预测 (8)4.1.3 农业精准化管理 (8)4.2 农业物联网技术 (8)4.2.1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4.2.2 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 (8)4.2.3 农业物联网平台建设 (8)4.3 农业电商平台 (9)4.3.1 电商平台架构与功能设计 (9)4.3.2 农业电商供应链建设 (9)4.3.3 农业电商政策支持与推广 (9)第5章农村能源利用与环保 (9)5.1 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9)5.1.1 太阳能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9)5.1.2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 (9)5.1.3 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摸索与利用 (9)5.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9)5.2.1 秸秆综合利用 (9)5.2.2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10)5.2.3 农膜回收与利用 (10)5.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0)5.3.1 农药、化肥减量使用 (10)5.3.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 (10)5.3.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0)5.3.4 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10)第6章农村土地管理与规划 (10)6.1 农村土地政策与法规 (10)6.1.1 政策背景 (10)6.1.2 主要法规 (10)6.2 农村土地整治与流转 (10)6.2.1 土地整治 (10)6.2.2 土地流转 (11)6.3 农村土地利用与规划 (11)6.3.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1)6.3.2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11)6.3.3 土地利用规划措施 (11)第7章农村水利建设 (11)7.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1)7.1.1 概述 (11)7.1.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 (12)7.1.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 (12)7.1.4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策略 (12)7.2 农业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12)7.2.2 农业水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 (12)7.2.3 农业水资源管理技术 (12)7.2.4 农业水资源保护措施 (12)7.3 农村饮水安全 (12)7.3.1 概述 (12)7.3.2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问题 (12)7.3.3 农村饮水安全技术 (13)7.3.4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措施 (13)第8章农村金融与保险 (13)8.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13)8.1.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13)8.1.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13)8.1.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13)8.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13)8.2.1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意义 (13)8.2.2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现状 (14)8.2.3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方向 (14)8.3 农业保险发展 (14)8.3.1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14)8.3.2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14)8.3.3 农业保险发展策略 (14)第9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4)9.1 农民职业培训与教育 (14)9.1.1 建立健全农民职业培训体系 (14)9.1.2 加强农民师资队伍建设 (15)9.1.3 创新农民培训方式 (15)9.2 农村人才流动与引进 (15)9.2.1 促进农村人才合理流动 (15)9.2.2 引导优秀人才服务农村 (15)9.2.3 加强农村人才引进工作 (15)9.3 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15)9.3.1 建立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15)9.3.2 加强农村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15)9.3.3 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平台 (15)9.3.4 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典型 (16)第10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16)10.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6)10.1.1 成果转化概念与内涵 (16)10.1.2 成果转化机制构建 (16)10.1.3 成果转化现状与问题 (16)10.2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16)10.2.1 推广体系概述 (16)10.2.2 推广体系建设内容 (16)10.3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创新与实践 (16)10.3.1 推广模式创新 (16)10.3.2 推广实践案例 (17)10.3.3 推广模式发展趋势 (17)第1章农业科技推广概述1.1 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与作用农业科技推广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农业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bc8b1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6.png)
一、培训背景与目标1. 培训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2. 培训目标(1)提高参训人员对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认识。
(2)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
(3)提升参训人员的农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培养一支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技能人才队伍。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面向广大农民、农业企业职工、农业技术人员及农业院校学生。
三、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1)农业政策法规(2)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3)农业科技发展动态(4)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2. 农业生产技术(1)粮食作物栽培技术(2)经济作物栽培技术(3)设施农业技术(4)畜牧业养殖技术(5)水产养殖技术(6)农产品加工技术3. 农业经营管理(1)农业市场分析(2)农业品牌建设(3)农业营销策略(4)农业企业财务管理4. 农业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2)农业资源合理利用(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5. 农业信息化技术(1)农业物联网技术(2)农业大数据应用(3)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四、培训方法1. 讲座式教学邀请农业专家、教授等授课,系统讲解农业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农业产业发展、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参训人员的实践能力。
3. 实地考察组织参训人员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4. 互动交流开展小组讨论、座谈等活动,促进参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实践操作组织参训人员参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农业技能水平。
五、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1)理论知识考核(2)实践操作考核(3)案例分析考核2. 考核标准(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2)实践操作技能水平(3)案例分析能力六、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培训内容和参训人员实际情况,确定培训周期。
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
![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870ff3780eb6294dc886c42.png)
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附件3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试行)一、编制说明本大纲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2*】95号)为依据,立足现代农业新技术,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为整体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
大纲采用模块式培训,共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推广方法、农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营销和考察与交流6个培训环节,总计90学时,具体安排详见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模块及学时分配表。
二、培训目标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善沟通、精业务、懂政策、会推广、能示范的基层农技推广负责人,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培训对象县、乡及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中,首席专家、主管业务的局长或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中等以上学历,年龄55周岁以下,10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重点班培训模块及学时分配表序号模块培训、考察内容建议培训学时合理论实计学习操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理论以及我国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1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农产品贸易及产业政策概况,如产业发展何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18153现代农业2新技术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特点,农业科技新动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动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生态保护,农产品产后技术。
12663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推广服务的理论、方法及模式,现代农技推推广服务广服务的基本技巧与途径。
1266现代农业4信息化服务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市场与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互联网应用技术,12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技能与实践。
665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如何进行农产品营销。
12936考察与按上述培训内容就近确定相应的考察与交流内容交流合计2490244248备注:1.本大纲为为重点班培训内容,建议按15天安排,培训学时为90,日学时一般为6。
农技基层推广人员培训计划
![农技基层推广人员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492742d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9.png)
农技基层推广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但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程度和水平仍然不够。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的稳步发展。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各地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及相关职业人员,共计200人。
三、培训内容(一)基础理论知识培训1. 农业科学概论2. 农作物栽培与育种3.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4. 农业机械与设备运用5.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二)实践能力培训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2. 高效农业生产技术3. 农作物品种筛选与推广4. 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课程(三)管理技能培训1. 小型农业生产管理2. 农产品销售与营销3. 农业政策宣传与解读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在课堂教学中,将安排农业专家及相关领域的教授到场授课,重点讲解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
同时,在实践课程中,对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和演练,以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五、培训时间及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具体时间为每周六、周日进行培训。
地点定在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
六、培训教材1. 《农业科学概论》2. 《农业灾害与病虫害防治》3. 《农作物生长与栽培》4. 《农业生产管理与营销》5. 《新型农业技术应用》七、培训考核及证书为了确保培训效果,将对参训人员进行期末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
合格者将获得相关科技推广证书。
八、培训经费本次培训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等多种途径。
具体支出将用于教材采购、专家授课费用、场地租赁等。
九、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本次培训的反馈意见。
同时,将对参训后的推广工作进行跟踪和评估,以判断培训的实际效果。
总之,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基层农技推广站培训计划
![基层农技推广站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2034a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75.png)
基层农技推广站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近年来,农业发展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的实际需要,制定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其服务农民的能力,为农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二、培训对象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农业技术培训(1)新品种介绍和示范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需了解最新的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并能够向农民进行介绍和示范。
在培训中,将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新品种的优点和栽培技术,并组织现场实践操作。
(2)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防治方法,可以给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培训中将邀请植物保护专家讲解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3)施肥技术施肥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不同作物的施肥技术,并向农民传授正确的施肥方法。
培训中将邀请肥料专家介绍不同类型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施肥技术,并进行现场示范操作。
2. 农业管理培训(1)种植管理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不同作物的种植管理技术,包括播种、灌溉、除草、整地等方面的技术要点,能够向农民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
培训中将邀请种植专家介绍作物的种植管理要点,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2)农业机械使用农业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各种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术,并能够向农民进行详细的操作指导。
培训中将邀请农机专家介绍主要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并进行现场操作示范。
3. 农业科普宣传(1)农业科普知识基层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基础的农业科普知识,包括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土壤肥力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向农民进行科普宣传。
培训中将邀请农业科普专家介绍相关知识,并组织科普宣传活动。
基层农技推广员培训计划
![基层农技推广员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91607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0.png)
基层农技推广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农技推广员作为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负责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和农业信息服务,是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角色。
因此,培训计划的目的是提升农技推广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农村基层农技推广员,包括农技站站长、农技员、村级农技服务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知识,涉及农业生产全过程。
2. 农业科技政策法规:了解国家和地方农业政策,掌握相关法规法律,为农民提供合法权益保障。
3. 农业信息化技术: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化技术,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民收入来源。
4. 农村社区发展规划: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为农业生产提供发展方向和指导。
5. 灾害防治技术:学习自然灾害如干旱、水灾、病虫害等的防治技术,帮助农民合理防范灾害。
6. 农业环保技术:推广绿色、有机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环境。
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法规等知识,讲解新兴技术和发展趋势。
2. 实践操作:组织农技推广员到乡村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操作,增加实践经验。
3. 案例分享:邀请成功的农技推广员分享其工作经验和案例,鼓励学员互相学习。
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5. 互动讨论:定期组织讨论会,引导学员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解决实际问题。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五天培训时间,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操作和讨论交流。
六、培训考核1. 学习考核:每周进行学习复习和测试,检查学员学习情况,确保学习效果。
2. 实践考核:进行实地操作考核,检验学员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情况。
3. 综合考核:结合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对学员进行综合评定。
七、培训师资1. 农业科技专家:提供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政策法规讲解。
农技推广专业培训计划
![农技推广专业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ab6fe1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8.png)
农技推广专业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技推广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们制定了农技推广专业培训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农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农技推广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培训目标1.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熟悉农业政策法规,具备较强的农业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能力。
2.具备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掌握农业咨询与技术推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4.熟练使用现代化工具和设备,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化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培训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1)了解常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适宜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
(2)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农作物种植制度和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等内容。
(3)了解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
2.农业技术推广(1)学习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和方法,了解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2)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操作流程和实施方法,具备良好的推广宣传能力。
(3)熟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管理和运营方式,了解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趋势。
3.农村社会管理(1)了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熟悉村级组织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
(2)学习农村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乡村振兴和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4.信息技术应用(1)了解农业科技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掌握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农产品追溯技术。
(2)学习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应用,熟悉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应用场景。
四、培训方式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员介绍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社会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农业技术示范和农民培训等方式,向学员展示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实施过程,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互动培训通过讨论会、小组分享和实验操作等互动方式,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农业技术培训大纲
![农业技术培训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93f8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0.png)
农业技术培训大纲一、培训目标本次培训旨在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二、培训内容1. 农业现状分析:了解当前农业发展形势,掌握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析农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农业技术介绍:介绍现代农业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药与化肥的合理使用等。
3. 农业机械操作:培训农业机械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农机的选购、维护保养和安全使用。
4. 农产品质量控制:介绍农产品质量的相关标准和检测方法,培训农产品的采摘、包装和储存技术。
5. 农业市场营销:探讨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技巧,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6.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介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农业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绿色农业理念。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专业讲师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
2. 实践操作:组织现场实操演练,让学员亲自参与农业技术的实际操作,提高技能。
3. 考核评估:进行培训内容的考核评估,以检验学员的研究效果和技能掌握程度。
四、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时间,建议在农闲季节进行。
2. 培训地点:选择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或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培训地点,以便接触实际农业生产环境。
五、培训评估1.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学员的研究成绩、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培训效果评估。
2. 培训满意度调查: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培训反馈意见,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六、培训资源1. 培训师资: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农业院校教师等作为培训师资,确保培训质量。
2. 培训设施:提供必要的培训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农机设备等。
七、培训资料1. 培训教材:编写农业技术培训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实操指南等内容。
2. 培训手册:为学员提供培训手册,记录培训内容和要点,供学员复和参考。
八、培训后续支持1. 培训证书: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对通过培训评估的学员予以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大纲
(试行)
一、编制说明
本大纲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09】95号)为依据,立足现代农业新技术,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为整体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
大纲采用模块式培训,共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推广方法、农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营销和考察与交流6个培训环节,总计90学时,具体安排详见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培训模块及学时分配表。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水平,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善沟通、精业务、懂政策、会推广、能示范的基层农技推广负责人,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培训对象
县、乡及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中,首席专家、主管业务的局长或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及以上职
称的技术人员,中等以上学历,年龄55周岁以下,10年以上工作经验。
四、重点班培训模块及学时分配表
备注:1.本大纲为为重点班培训内容,建议按15天安排,培训学时为90,日学时一般为6。
2.各地重点班培训时间可根据上述“建议培训学时”及培训内容比重,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学时。
五、能力要求
(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1.了解国内外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2.熟悉国家有关农业的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规范;
3.熟悉现代农业生态区划、主要产业生产方式及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能参与制定本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5.能帮助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产业发展计划。
(二)现代农业新技术
1.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特点及要求;
2.了解当前国家农业重大关键技术(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和集成技术推广;
3.了解所在区域的农业主导新品种、主推技术和主要措施;
4.了解主要农产品的产后技术;
5.能组织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相关技术措施,指
导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民按照农业标准、技术操作规程开展标准化生产。
(三)现代农业推广服务
1.了解现代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一些新进展;
2.能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推广工作;
3.掌握现代农技推广的基本技巧和推广模式;
4.能独立完成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区域试验设计;
5.能组织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独立完成一项产业技术明白纸设计。
(四)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
1.了解农业信息化服务概念、作用、内容、模式与应用;
2.掌握几种农业信息服务的方法;
3.能及时报送和发布农事信息,完成有关调查统计;
4.能通过信息服务宣传国家有关农业补贴政策和其他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
(五)农产品市场营销
1.了解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特点、基本理论;
2.掌握农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方法;
3.知道如何进行农产品营销。
(六)考察与交流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现代农业新技术、现代农业推广方法、农业信息化服务和农产品市场营销等环节,安排2
次专题考察和若干次课堂交流并提交心得报告。
六、培训与考核
(一)培训实施
1.培训方式与要求:授课期内要少讲理论,多讲案例,避免纯理论式教学,提倡学员自讲、互动、交流等参与式或模拟式的培训方式,并在技能培训学时中设置实地考察交流的时间,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
培训应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教师(专家)承担。
2.培训时间:按照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基层农技人员培训需求,重点班按15天时间培训。
可根据本大纲“建议培训学时”,结合当地实际,适当调整相应的学时。
3.培训教材:在部统一组织编写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前,由各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依据本《大纲》组织编写相应的培训教材用于培训。
(二)考试考核
1.考试考核重点:基层农技人员的考试考核重点是现代农业新技术、农技推广方法和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技能,注重农技人员的能力培养和实践考核。
2.考试考核方式:结合各培训模块分阶段进行考试考核。
考试考核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测试与考察报告相结合,力求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