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书写障碍的心理探究与对策思考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94193bd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c.png)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小学生作文在起步阶段往往面临各种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会影响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
教师和家长需要了解这些心理障碍,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应对这些障碍,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在小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他们往往面临以下心理障碍:一、缺乏自信心: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缺乏自信心。
他们不确定自己的写作能力,害怕写作不好被批评或嘲笑。
这种缺乏自信心会导致他们在写作时胆怯和畏难,甚至影响到写作的积极性。
二、语言能力不足: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成熟,词汇量和语法结构都有限,这会限制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词汇量太少,不知道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产生写作障碍。
三、缺乏写作兴趣: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是常见的现象,他们可能觉得写作是一项繁琐的任务,缺乏写作的动力和热情。
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写作的质量和进步。
面对这些心理障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建立良好的写作氛围:教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写作氛围,鼓励他们尝试写作,注重发现和表扬孩子的写作成绩,让孩子在成绩和肯定中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
二、提供适当的写作指导:在孩子写作的过程中,可以给予他们一些写作指导,比如提供一些写作范文或者写作技巧,帮助他们规范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方式。
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鼓励孩子多读多写: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学习吸取写作的灵感和技巧。
也鼓励孩子多写作,不断练习和积累写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四、提供写作主题的自由度:在写作的主题选择上,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度,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写作主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增强他们的写作动力。
五、耐心倾听与指导:教师和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写作想法和困惑,给予他们在表达和写作上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写作中的困难和障碍。
如何应对小学生的书写问题和阅读障碍?
![如何应对小学生的书写问题和阅读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dab4cc5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5.png)
如何应对小学生的书写问题和阅读障碍?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书写问题和阅读障碍?书写问题和阅读障碍是小学生比较普遍的学习障碍,严重时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全面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一、书写问题1. 书写问题的原因:生理因素: 手眼协调能力差,握笔姿势不正确,手指力量不足等。
心理因素: 兴趣缺失,学习动机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情绪等。
环境因素: 教材难度过高,缺乏有效的练习机会,家庭环境不支持培养抄写习惯等。
2. 书写问题的表现形式:字迹潦草,字形不规范,笔画不清晰。
书写速度缓慢,书写量少。
出现错别字,书写时出现错误。
书写时出现疼痛、疲劳等身体不适症状。
3. 帮助解决书写问题的策略:加强生理训练: 通过手指游戏、抓握训练等,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力量。
纠正握笔习惯: 帮助和鼓励学生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引导学生注意书写规范,提高书写速度和效率。
激发学习兴趣: 以游戏、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练习,使其对书写练习产生兴趣。
提供个性化指导: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法和教学材料,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家长和老师应共同关注学生的书写问题,给予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建立自信。
二、阅读障碍1. 阅读障碍的原因:生理因素: 听觉处理能力差,视觉处理能力差,语言发育迟缓等。
心理因素: 缺乏阅读理解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不足,焦虑情绪等。
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缺乏阅读氛围,学校缺乏有效的阅读教学,教材难度不合适等。
2. 阅读障碍的表现形式:认字困难,阅读速度缓慢,理解能力差。
出现阅读错误,错读、漏读现象频繁。
阅读理解时感到疲惫,注意力难以集中。
缺乏泛读兴趣,不乐意主动阅读。
3. 帮助解决阅读障碍的策略:进行听觉和视觉训练: 通过听觉和视觉方面的刺激训练,提高学生对声音和图像的辨识能力。
加强字音字形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字音字形,提升阅读理解速度和准确性。
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c8e30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a.png)
组织写作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写作比 赛、作文展览等活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
社会支持对策
提供心理辅导
社会应提供专业的心理辅 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写 作中的心理问题。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提高社会 对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 关注度,推动相关措施的 落实。
建立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的支持体系,整 合各方资源,为解决小学 生作文心理障碍提供有力 保障。
04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包括学习压力、缺乏写作兴趣、
写作技巧不足等。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如减轻学习压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 写作技巧等,以帮助小学生克服心理障
碍,提高写作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 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 惯,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写
作能力。
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问题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为教育教学提供 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需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 境,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学校因素
教学方法
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可能使小学生 对写作失去兴趣,产生厌倦心理。
师生关系
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能导致小学生对 写作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参与 写作活动。
作文评价方式
过于注重分数和等级的评价方式,可 能使小学生在写作时过分关注外部评 价,而忽视自我表达,从而产生心理 障碍。
社会因素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https://img.taocdn.com/s3/m/a681aaa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7.png)
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学生写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写作是人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可能会遇到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在写作时遇到困难。
这些障碍可能涉及到学生的自我意识、态度或信念,或者可能涉及到写作过程中的实际技能和策略。
本文将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
一、心理障碍分析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
自我意识不足可能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较差,从而影响到写作表现。
此外,某些学生可能因为过度关注他人的方向(比如老师的评分标准、同学的评价)而对自己缺乏信心,这也可能是一个心理障碍。
2.态度或信念学生的态度或信念往往决定了他们如何对待写作。
如果学生对写作抱有消极态度或者错误的信念,就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写作表现。
例如,许多学生可能认为写作是无趣的、枯燥的、甚至是毫无用处的。
这种消极态度可能会让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无法全神贯注地完成写作任务。
3.写作技能和策略除了心理方面的问题,许多学生也可能遇到实际的写作技能和策略问题。
例如,他们可能缺乏正确的写作技巧、没有组织良好的写作计划、没能找到合适的素材等等。
这些技能和策略问题可能会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受到限制。
二、疏导方法1.增强自我意识针对自我意识不足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首先,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进行自我反思,持续关注自己的进步,不断拓展自己的写作技能。
其次,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正面的反馈,鼓励他们在写作中探索、表现和创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信的意识。
2.调整态度或信念针对学生的态度或信念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对写作抱有积极的态度。
首先,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有意义的写作主题,让学生能从中获得快乐和启发。
其次,老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来介绍写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写作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自我提升和获得成功等等。
3.提高写作技能和策略对于缺乏写作技能和策略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对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表现。
低年级小学生汉字书写出错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低年级小学生汉字书写出错的心理成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76ad83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1.png)
低年级小学生汉字书写出错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汉字书写出错是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错误一旦产生,影响往往短时期内难以消除,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因此,探求书写出错的原因,找出积极的预防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低年级学生书写时出错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
一、书写失效的心理成因1、认知不准确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笼统不精确。
他们识字,往往只整体地感知字形,对生字各部分的构成、笔画,缺乏精细的分辨能力。
表现在书写生字时,常常会多笔少画,或该出头的笔画没出头,该钩的没钩,??如把“候”写成“侯”,将“外面”写成“处面”等等。
2、心理定势的负作用定势就是思维的一种“惯性”,它并使从以比较紧固的方式回去心智事物。
心理定势存有其积极主动的一面,但也存有其负面促进作用。
举例来说,写下“言”字时,学生常译成“口矢”,这是因为以前研习过的带口字旁的字,口字都在左边,因此在这里自学也习惯性地把“言”字中的口字搬至了左边。
再例如“游等”字自学在先,自学印象深刻,直到“屡教不改”。
这类旧知影响新知的情况,从本质上谈,就是心理定势的负作用。
3、学习迁移能力较弱自学的搬迁,就是所指已赢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自学方法,对自学崭新科学知识、新技能和化解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和协助,低年级小学生由于累积的科学知识经验太少,理解力高,所以自学搬迁能力都比较强。
例如他们用自学形声字规律鼓腮生字的方法,但在写字时,可以常常发生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把“说谎”译成“利沙醒”,把“茂盛”译成“茂蜜”等。
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意识到必须已掌控的识字方法回去化解崭新科学知识的自学和稳固。
4、情感的易变性低年级小学生的情感带有易变性,造成学习情绪不稳定。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74aa1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9.png)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作文是小学生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小学生可能会出现作文心理障碍,使得他们对作文产生畏惧和厌恶情绪,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如何有效地消除小学生的作文心理障碍,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热爱,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 对写作的恐惧:有的小学生在写作时会害怕写错或写得不好,从而产生写作的恐惧情绪,导致他们不愿意去写作。
2. 自卑感:有的小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不自信,觉得自己写得不好,从而产生自卑感,影响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缺乏兴趣:有的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觉得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从而对写作产生厌恶情绪。
4. 缺乏写作技巧:有的小学生对写作技巧掌握不好,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小学生产生作文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他们的写作学习。
我们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小学生克服作文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探讨为了帮助小学生有效地消除作文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热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探讨和措施:1.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自信心:老师和家长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写好作文,从而克服作文心理障碍。
3. 培养兴趣:老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小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4. 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老师要注重小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减少心理障碍。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有效地消除作文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写作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书写障碍的心理探究与对策思考
![小学生书写障碍的心理探究与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2b1375069dc5022abea002e.png)
【摘要】造成学生书写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
其中学生的书写障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要转化由于书写障碍而引起书写问题的学生,一条有效的途经是对他们进行学习心理探究与辅导,教师要对转化有信心,不能因为其成绩差而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壁,因而对他们不闻不问、撒手不管。
经过多年对书写障碍学生的转化工作,我认为:在家长的关怀下、同学的帮助下、教师的辅导下,书写障碍学生也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书写障碍心理分析转化策略成果与反思【前言】书写是进行视动协调训练的过程。
心理因素是否良好直接影响视动训练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写好字的关键。
长期以来,书写方面的指导,往往大多注重在方法上,忽视了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特别是书写障碍学生的辅导,忽视了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有碍于视动协调的心理因素。
因而,造成一些写字兴趣不浓,写字效果不佳的书写障碍学生。
为了纠正、克服不利于动视协调的各种心理因素,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些书写障碍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研究出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重拾书写的信心。
一、问题的提出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各年级每个班都有极少书写障碍学生。
书写障碍学生也就是指由于受先天性遗传因素的影响,或是由于后天培养的缺陷,致使其创造条件、审美素质、写字知识技能等不如其他同学,对写字又不感兴趣。
这些学生由于书写薄弱因而产生一些其他心理障碍,影响着他们进行病态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也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而这群书写障碍的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他们学习中的热情如何,情感体验、心理状态怎样,却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或者说无暇顾及。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对书写障碍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干预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开展了书写障碍学生转化的实验研究,以期通过科学的假设和实践的验证,使这些学生得以整体发展。
二、界定和成因所谓书写障碍即在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写字态度、书写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
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bb1dc7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f.png)
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频率日益增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逐渐递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问题亟需关注和解决。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1. 书写不规范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处于书写初级阶段,由于没有形成规范的书写习惯,导致很多学生的字迹潦草,甚至书写连篇。
这种书写不规范不仅影响美感,更影响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2. 速度慢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书写速度普遍偏慢,字写得慢,词写得慢,句子写得更慢。
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在考试和作文等方面的发挥,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写字不认真许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书写时心不在焉,缺乏认真和细心,字母大小不一、笔画长短不一,甚至残缺不全,这种写字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4. 缺乏书写兴趣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许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书写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缺乏对书写的积极性,这也使得他们在书写过程中缺乏兴趣,难以专心致志。
5. 缺乏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握方法一些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养成了错误的书写姿势和笔握方法,导致书写不方便,而且容易造成手部疲劳和损伤。
二、对策研究1. 制定书写规范学校和家庭都应该给小学低年级学生制定书写规范,明确字体大小、笔画长度、笔画粗细等标准,要求学生按照规范进行书写,养成工整、端正的书写习惯。
2. 提高书写速度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速度慢的问题,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笔顺的频率和速度,引导学生多做练习,增加书写的次数和字数,培养学生书写的敏捷性。
3. 注重书写态度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书写指导,鼓励学生在书写时认真、细心,夸奖学生的认真和规范的书写,减少书写不规范和写字不认真的现象。
4. 激发书写兴趣为了增加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书写的兴趣,老师和家长应该创造良好的书写氛围,多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快乐,逐渐培养对书写的浓厚兴趣。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d19da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4.png)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小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影响着学生未来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的基础。
在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很多学生会遇到心理障碍,导致作文表达能力受到限制。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1.缺乏自信心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往往缺乏自信心,他们担心自己的作文写得不好,不敢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表达能力,导致作文表达呆板、毫无个性。
2.害怕犯错小学生对作文的要求常常是一字不差,害怕自己犯错,导致写作时思维被束缚,不敢流畅地表达想法,愿意囿于逻辑推理。
3.缺乏表达能力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小学生在起步阶段缺乏表达能力,常常难以用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导致作文表达粗糙、内容单薄。
二、应对策略1.培养自信心学校老师和家长要给予小学生在作文上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是有价值的。
老师要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放宽容错范围老师和家长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时要让他们明白,写作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犯错是难免的。
不要过分苛求学生的作文完美无误,让他们在写作时放开心灵,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拓展表达方法通过课外阅读、课堂演讲等方式,拓展小学生的表达方法,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动脑筋,多做笔记,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4.多练习、多反思“熟能生巧”,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思,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老师和家长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写作练习机会,鼓励他们及时将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体会反馈出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5.注重感性体验小学生在写作时要注重感性体验,让他们用心去观察和体会身边的事物、人物和事件,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老师要用温暖的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关怀。
通过以上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克服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为日后更好地表达自己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679a8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7.png)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作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作文起步阶段,一些小学生面临着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困难,更好地进行作文学习。
一、心理障碍一:缺乏自信在作文起步阶段,许多小学生会因为缺乏自信而感到写作文时心存顾虑。
他们担心自己的作文内容不够好,担心被老师同学笑话,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写作文的天赋。
这种缺乏自信的心理障碍会影响孩子的写作情绪和写作表现,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写作成绩和学习兴趣。
应对策略:1.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应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敢于表达、敢于尝试。
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自信心观念,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
2.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作文:告诉孩子作文不是用来展示天赋的,而是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可以取得进步的。
让孩子明白,只要用心去写,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3.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和负面评价。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写作,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心理障碍二:害怕表达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追求完美,害怕写出错误的字句和内容。
他们害怕表达自己的想法,害怕被指出错误,害怕被批评。
这种害怕表达的情绪让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变得犹豫不决,不敢放手去写,进而导致作文的质量不高。
应对策略:1. 鼓励孩子敢于表达: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告诉孩子,写作文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提供写作指导和帮助:给小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帮助,让他们知道如何开始和展开作文。
逐步解决孩子在写作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写作的自信和兴趣。
3.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改正:告诉孩子,写作文是一个经常需要尝试和改正的过程,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改正。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071554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1.png)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小学生作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作文水平不仅仅反映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更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起步阶段的作文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会遇到一些心理障碍,导致他们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一、心理障碍1. 缺乏自信心很多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缺乏自信心,他们担心自己写的作文不好,害怕被老师批评,因此在写作文时容易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2. 缺乏想象力小学生的想象力通常比较丰富,但在写作文时却可能会出现“一片空白”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作文时缺乏切入点,不知道怎么组织自己的思绪和想法。
3. 担心文辞不够华丽一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会担心自己的文辞不够华丽,用词不够地道,因此会过分追求华丽的词藻,而忽略了表达的真实性和情感。
二、应对策略1. 培养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不必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在写作文时,可以告诉学生不要害怕犯错,因为只有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改正,才能不断地进步。
2. 激发想象力教师和家长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鼓励他们多读一些有关作文的书籍和故事,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可以给小学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话题,让他们在写作文时有一个切入点,去展开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注重情感表达在写作文时,重要的是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是追求太过华丽的文辞。
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关注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不要过分拘泥于词藻的华丽,而是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深度。
4. 培养写作习惯养成写作习惯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和家长可以指导学生每天坚持写一些短文或日记,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写作习惯,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提供适当的帮助在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比如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作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9f394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7.png)
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的来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的普及,孩子们越来越少地接触纸笔。
这导致了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他们的书写习惯不好,书写姿势不正确,造成手部肌肉和手腕力量不足,导致书写的困难。
学生缺乏书写的兴趣,喜欢用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和娱乐,导致纸笔书写的时间减少,书写技能得不到提升。
一些学生由于视力不好,不容易看清楚书写的内容,所以对书写不感兴趣,导致书写能力的欠缺。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了困扰。
二、问题的对策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
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正确书写姿势的教育。
教育学生正确的握笔和坐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校和家长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写活动和材料,激发学生对纸笔书写的兴趣。
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书写比赛或活动,例如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让学生乐于参与,提高书写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视力问题,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视力不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矫正。
三、实施对策的难点实施对策也有一些难点。
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会影响到对策的有效实施。
部分学生的书写困难极大,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来进行指导和辅导。
一些学生对书写兴趣不大,需要多方面的激励和鼓励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四、建议针对上述难点,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重视学生书写的问题,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学生改善书写能力。
学校应该组织一些专门的培训班或研讨会,让教师和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校可以安排志愿者或者辅导员帮助一些书写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
学校和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或者其他激励措施,增强学生对书写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五、总结小学低年级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
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从改善学生的书写习惯、提高兴趣、解决视力问题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
如何帮助小学生解决写作心理障碍
![如何帮助小学生解决写作心理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50f6f7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4.png)
如何帮助小学生解决写作心理障碍写作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障碍,如缺乏自信、害怕批评、思维混乱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1. 建立积极的写作氛围为了帮助小学生克服写作心理障碍,首先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写作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赞扬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写作分享会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2. 提供写作技巧和指导小学生在写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如何展开和组织自己的想法。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写作技巧和指导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头脑风暴,如何使用逻辑连接词来连接各个段落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范文和写作模板,让他们有一个参考和借鉴的对象。
3. 鼓励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时会感到束缚,害怕尝试新的表达方式。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叙事、描写、议论等,以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4. 提供写作反馈和指导写作反馈是帮助小学生克服写作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意见来帮助他们改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写作讨论和写作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互相学习,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提高。
5.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小学生克服写作心理障碍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定期写作的习惯,让他们养成每天写作的良好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词汇和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总之,帮助小学生解决写作心理障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论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适
![论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适](https://img.taocdn.com/s3/m/014e9cb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8.png)
论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适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引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调适•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身心健康。
研究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适,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调适策略,为解决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调适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02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学生对写作的主题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和动力。
学生对写作的作业形式和要求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创新和挑战。
学生缺乏对写作目的和意义的理解,认为写作无用。
缺乏写作兴趣写作自信心不足学生写作时经常出错,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自信心受到打击。
学生写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产生怀疑。
学生缺乏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对自己的作品缺乏自信。
语言表达能力差学生词汇量有限,无法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语法知识掌握不够,经常出现语法错误。
学生写作时常常出现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情绪不稳定及意志力薄弱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
学生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
学生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无法保持稳定的写作状态。
03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调适创设情境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如游戏、观察实验、角色扮演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热爱写作,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可以通过鼓励他们写日记、故事、诗歌等方式,让他们自由发挥,逐渐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的作品,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a0eef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f.png)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感到困难和压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消除方法,帮助小学生克服作文心理障碍,提高写作能力。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原因1.1 自我意识不强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出现自我意识不强的问题,他们缺乏自信,对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缺乏信心,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表现得拘谨和羞怯。
这种心理障碍会导致他们的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1.2 怯场心理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他们担心自己的文章写的不好,会被老师和同学批评,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产生抵触情绪,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1.3 缺乏写作经验许多小学生缺乏写作经验,他们不知道如何构思文章、如何展开论述、如何组织语言,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1.4 对写作缺乏兴趣有些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他们认为写作文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缺乏积极性和投入感,导致写作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1 培养自我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班会、写作比赛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建立自信心,从而消除自我意识不强的心理障碍。
2.2 创造轻松的写作氛围学校可以在写作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写作文,提高写作效率。
老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提高写作水平。
2.3 提供写作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写作指导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如何展开论述、如何组织语言等,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2.4 增加写作乐趣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乐趣,激发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水平。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688b0f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f.png)
探究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作文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写作水平也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会遇到心理障碍,如恐惧、不自信、缺乏灵感等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心理障碍及应对策略加以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恐惧心理:很多小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文时会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写不好,被老师批评或者笑话,这种恐惧感使得他们在写作文时表现得非常紧张。
2.不自信:小学生在接触作文时,由于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成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没有足够的信心,常常会自我否定和放弃,给自己的写作之路添堵。
3.缺乏灵感:小学生想写作却不知道该写什么,写了几句话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缺乏灵感是小学生写作的一个严峻问题,需要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启发灵感。
二、针对性的应对策略1.恐惧心理的应对策略:教师应该帮助小学生放下心理负担,告诉他们:写作文并不是做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教师可以先在放松的环境下让他们练习写作,让他们慢慢地适应写作环境,降低他们的写作恐惧心理。
2.缺乏自信的应对策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予小学生更多的肯定,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努力,让小学生慢慢建立自信的心态。
同时,对于小学生对自己是否会写作文产生的质疑,教学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以增强小学生对于成就感的体验。
3.缺乏灵感的应对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法”、“提问法”、“交流法”等多种方法来开展调动小学生的灵感,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立“主题”,启发小学生的灵感,引导他们合理地进行写作表达。
在小学生作文的提高阶段,往往又会出现一些新的心理障碍。
比如,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不满足于现有的水平,而过于苛求自己;有些小学生可能会遇到写得模模糊糊的情况,选不清角度和体裁,这时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需要认真学习、勇于尝试、不断实践才能取得进步。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4298e3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e.png)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小学生作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会出现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写作效果。
一、心理障碍的表现1. 害怕写错、不敢写。
许多小学生写作文时,因为担心自己写错,就会选择不写或者只写一些很简单的内容。
2. 担心作文不够好。
小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要求很高,担心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不够好。
3. 缺乏自信。
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写不好,也不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作品。
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1. 对自己的要求过高。
许多小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要求太高,往往在写作文之前就放弃了。
2. 缺乏写作经验。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缺乏经验,不知道怎样写作文,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3. 缺乏语言积累。
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不够充分,缺乏写作的素材,对写作的难度增加了很多。
1. 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放宽心态。
小学生要明白,作文主要是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不一定要写得很好,只要表达清楚就行。
2. 积累大量的作文素材。
小学生要坚持积累素材,多读多写,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
3.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写作训练。
小学生可以多参加写作比赛、写作培训班等活动,将自己的作品与别人分享,从中得到一些指导和帮助。
4. 调整心态,增强自信。
小学生在写作文时要调整好心态,对自己要有信心,并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从中得到一些肯定和鼓励。
总之,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和实践,并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值,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谈低年级学生书写错误的心理因素及教学对策
![谈低年级学生书写错误的心理因素及教学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813f5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4.png)
谈低年级学生书写错误的心理因素及教学对策谈低年级学生书写错误的心理因素及教学对策写字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由于儿童心理方面的主观原因和汉字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低年级学生出现了一些书写错误,影响了写字的正确率和巩固率。
一、致错的心理因素1.字形知觉人的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儿童对字形的知觉以视知觉起主导作用。
我国的汉字是由各种形状的点和线组成的,写字时总是先看后写。
看时,对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的感知要准确仔细,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这种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笔画的模糊知觉。
如:“步”字多一点,“真”字里面少一横,“武”字多一撇,“演”字里面的小横写成小八等等。
(2)字形的相近性知觉。
如:日——曰,川——州,昌——冒,班——斑等。
(3)间架的相似性知觉。
如:代——伐,洒——酒,蓝——篮,眼——眠等。
2.书写理解是对书写规则的理解,是一个认识写字规律的思维过程,而又仅仅是规则的记忆过程。
对书写规则机械孤立地理解,是低年级学生产生书写错误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1)笼统的理解。
基本的书写规则,是针对书写汉字一般情况而言,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字是不能按照笔顺规则去写的,如:写“远”不是从左到右的;写“成”的点、撇最后两笔不是从上到下的,点为最后一笔;写“凶”不是从外到内,而是从内到外;写“义”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从两边到中间。
(2)孤立地理解。
低年级学生往往孤立地理解一条条的笔顺规则,而不是放到一个汉字中去分析和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从整体入手,综合地运用笔顺规则,如“兆”先写点再写撇,“这”先写走之底,“不”写了横就写竖,这些都是错误的笔顺。
(3)视觉错误。
如把“天”写成“夭”,把“商”里面写成“古”,把“头”的两点并排写,“胸”里面漏写一竖,不是增笔就是减笔或是位置放错。
3.书写负迁移。
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产生消极影响。
所谓消极影响,就是学习新知识产生干扰作用,在心理学上叫“负迁移”。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e76c5d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8.png)
消除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探讨随着小学生作文的逐渐增多,心理障碍也逐渐凸显出来。
小学生的作文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对写作的恐惧、写作能力的缺乏、对写作的不自信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及解决方法,以期能够帮助小学生消除作文心理障碍,提高写作能力。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成因1. 家庭因素小学生家庭教育对作文心理障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写作要求过高,导致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产生焦虑和压力,从而产生作文心理障碍。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写作能力缺乏关注和指导,使得孩子缺乏自信心,从而影响了写作的发挥。
2. 学校因素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方式也对小学生的作文心理障碍有所影响。
一些学校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对于作文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导致学生对写作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写作障碍。
3. 社会因素社会的竞争压力也是导致小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当今社会,作文已经成为各种考试的必考科目,小学生为了面对考试的压力而感到焦虑和恐惧,从而产生作文心理障碍。
1. 对写作的恐惧小学生在面对写作时会感到害怕,害怕写不好,害怕写不长,害怕写不对等。
这种害怕会让孩子在写作时产生心理压力,导致写作的效果不佳。
2. 写作能力的缺乏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出现语句不通顺、思路不清晰的情况,从而产生写作的心理障碍。
1.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给予小学生足够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在写作中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还要在孩子写作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不断鼓励孩子,使孩子对写作充满信心。
2.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培养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与写作相关的活动,如参加作文比赛、参与写作培训等,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消除作文心理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书写障碍心理分析转化策略成果与反思【前言】书写是进行视动协调训练的过程。
心理因素是否良好直接影响视动训练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写好字的关键。
长期以来,书写方面的指导,往往大多注重在方法上,忽视了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特别是书写障碍学生的辅导,忽视了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有碍于视动协调的心理因素。
因而,造成一些写字兴趣不浓,写字效果不佳的书写障碍学生。
为了纠正、克服不利于动视协调的各种心理因素,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些书写障碍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研究出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重拾书写的信心。
一、问题的提出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各年级每个班都有极少书写障碍学生。
书写障碍学生也就是指由于受先天性遗传因素的影响,或是由于后天培养的缺陷,致使其创造条件、审美素质、写字知识技能等不如其他同学,对写字又不感兴趣。
这些学生由于书写薄弱因而产生一些其他心理障碍,影响着他们进行病态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也影响着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而这群书写障碍的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他们学习中的热情如何,情感体验、心理状态怎样,却被大多数教师所忽略,或者说无暇顾及。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试图对书写障碍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干预策略提出相关建议,开展了书写障碍学生转化的实验研究,以期通过科学的假设和实践的验证,使这些学生得以整体发展。
二、界定和成因所谓书写障碍即在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写字态度、书写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
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些学生之所以形成书写障碍,原因有多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受智力因素影响。
这些书写障碍生观察能力较差,领悟能力和记忆能力不强,对一个字基本笔画的写法和间架结构掌握不住。
因此,他们写的字是东倒西歪,没有重心。
(二)受非智力因素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书写马虎型。
这类学生学习态度差,写字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写字完全是为了应付任务,因此,写出的字马虎潦草,字迹难辨。
2.缺乏自信型。
这类学生由于初学时不得法,字一直写不好,于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天生写不好字,因此也就对书写方面失去了兴趣。
3.动作缓慢型。
这类学生由于书写时动作慢,因此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为了赶时间,他们便信手涂鸦,以完成任务。
(三)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把学科教学当作硬任务,把既无需检测又无需考查的书写能力当作软任务,教学随意,放任自流,还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将进入“无纸笔时代”,进行手动书写意义不大。
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作业书写情况、写字态度等不与理会,造成在各学科教学中缺乏对于写字的合力作用,学校比较重视尖子生,忽视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出现同年级学生之间写字水平差异大,违背了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三、心理分析为了深入了解书写障碍学生的心理现状,笔者对本校五年级17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以传统的划分标准,对其中的近30名书写障碍学生(约占总数的17%)的答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写字优等生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这些书写障碍学生有以下较为明显的心理特征。
表1 写字不好你自卑吗?(一)书写差自卑心理从表1中看出,有近一半以上的书写障碍学生有自卑心理,六年级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书写障碍则关注不够。
常以为,书写差只要不影响成绩,怎么会产生自卑得心理?事实上一部分书写障碍学生的自卑心理是比较严重的。
他们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缺乏老师的鼓励。
而现在的孩子何等敏感?长期缺失,必定导致自信的不足;外界鼓励的缺少,必定是导致自卑心理的增强。
从表2中也可反映。
有60%的书写障碍学生在一学期在课堂上被点名板演在5次以下(包括0次),其中30%的学生竟一次也没有点到。
此种现状怎能使他们产生自信呢?表2 一学期在课堂上被点名板演的次数表3 上课喜欢被老师展示书写的作业(二)课堂上封闭心理仔细观察这些学生,可以看到:他们常常沉默寡言,轻松活跃时间很少,和老师亲密接触、与同学交流极少,鲜见他们在课堂上举手,或展示自己的作业。
写不好的也不会与教师沟通。
这种封闭心理影响教学中应有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往往使这部分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被动地等待着老师的辅导。
从表3中还可以看到竟然有70%对课堂上展示书写的作业持消极的态度。
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是向背的。
(三)学习的被动性由于这部分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感觉自己天生不是会书写的料,因此对自己没有多大的信心,在平时的学习中表现在:得过且过。
对自己的书写没有投入过多的热情,致使写出来的字越来越差。
表4 一学期在课堂上被表扬批评的次数从表4中看,书写障碍学生受激励的机会实在过少。
确实,教师行为的缺失也是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之一。
(四)书写意志薄弱有些书写障碍学生对写字有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是一旦遇到困难(比如字的结构复杂多变)就以“麻烦、太难、写不好”,作为借口和推托。
往往学习时间持续不长,意志比较简单和薄弱,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对一切活动都缺乏兴趣,个人极端懒散。
(五)蛮横与畏惧的矛盾心理一些书写障碍学生在表面上显得什么都无所谓,天不怕地不怕。
他们对老师的教育存有戒心,有时回避,有时闭口不言;对同学蛮横霸道,遇事不讲道理;对家长的管教不屑一顾,有时烦燥不安,有时拒绝过问。
但当他们因书写障碍造成的成绩不佳,有时也会感到羞惭。
对于存在蛮横与畏惧心理的学生,教师和家长要以长者的胸怀,更要以教育者的通达,宽容他们一时的失误或暂时的落后,要以一种挚诚的心理,理解这种进取与意志力薄弱的矛盾心理但是不管什么样的书写障碍学生,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上进心的,都是想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的;在一定条件或某种因素的激励下,他们也能努力学习,对于自己的过错行为有所约束。
但由于其自制力差,易于满足,缺少恒心,所以时好时坏,一遇上坏的环境条件、不良的影响或干扰的诱因,又会故态复萌,旧习重犯;一遇到困难就随便乱写,缺乏认真耐心书写的坚强毅力。
基于以上研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克服学生的书写障碍。
四、对策研究(一)教师素质的完善1.心理辅导能力的完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访谈能力。
教师应该对这些书写障碍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通过家长及相关的人员的询问,了解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在家实际表现;可以将学校教育信息及学生在校表现反馈给家长,有助于家校教育结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动机,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观察分析能力。
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书写障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有点和缺点都是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中,两者相互包含,相互掩映。
教师要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去发现书写障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为心理疏导做准备。
(3)理解学生的能力。
教师要注意做到心理换位,要做到心理换位,就要经常设身处地的从他人所处的地位,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他人所想所思所感所为,体验别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个教师应常用“假如我是一个书写障碍学生”这样的问题来提醒着自己。
认真考虑自己每一言行会引起学生什么样的反应,使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理解。
(4)赏识学生的能力。
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学生、信任学生,给与这些书写障碍学生同等的关注。
教师理解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书写障碍学生的每一个字,每一次书写,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2.教师书写水平的提高(1)宣传提高教师书写水平的的重要性,改变教师观念。
教师有一手漂亮的字对学生有一种积极健康的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其学习态度、书写能力、审美观念、乃至性格情操等诸方面都能健康发展。
反之,就会直接使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学生视马虎为正当,视错别字为正常,视笔顺错误为正规。
(2)对教师制定具体要求。
比如要求教师掌握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笔画,笔顺和字型结构,区分笔画组合关系。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和简化字;要求分别掌握钢笔、粉笔、毛笔三笔字之间在用笔和笔画方面的异同点等。
最终达到笔画清楚、熟练有力、字体匀称美观,“动笔就不苟,逢写就规范”的目的。
(二)干预策略1.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摸底工作。
掌握班上书写障碍学生名单及具体情况,对他们建立相关的档案,并将相关资料时时带入课堂。
如表5:除此之外,还可以其他任课老师配合,弄清楚各科表现,以便对症下葯。
只有在对书写障碍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后,才能有效地对他们实施帮助,在原有的书写能力上有进一步提高。
2.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平时要以身作则,平等待人;课内外都要善于了解书写障碍学生,研究他们,热爱他们,尊重和信任他们,给他们“爱”。
因为“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对书写障碍学生应不吝惜微笑,不吝惜爱的灌输,不吝惜热情的鼓励,这是盈盈之春水。
做到不鄙弃,不歧视,保护书写障碍学生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你所教的内容产生兴趣,并乐意接受你的教育,从而在心理上消除了他们书写的障碍,创设了转化的条件。
3.激发书写障碍学生的成就感。
在书写障碍学生的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
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为自尊性强的书写障碍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如让他们优先书写,倘若他们一时写的不够好,教师应耐心、热情地启发,让他们能受到这种成功的激励,就可使他们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就会对书写感兴趣,形成一个“成功──有趣──再成功──再有趣”的良性循环过程,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
4.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1)过程评价对于书写障碍学生的转化,必须切实加强过程的评价。
教师不应把注意力盯在他们完成什么作业,达到什么标准等表面现象,而是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练习的积极性,付出的各种努力与得到的点滴进步上。
因为这些要求都是他们可以做到的,而这些要求正是他们由弱变强转化的条件。
案例1:在教“鼎”这个字时,班上上有一名书写障碍学生在写这个字时,因为笔画较多,搞不清什么笔顺,就开始胡乱的写了一下,我看见便走到他旁边首先给他示范写一遍,让他仔细看一看,并告诉他笔顺是怎么样,再给他讲这个字的结构怎样,然后我再示范一遍,重点讲这个字的要注意的地方,然后让他自己写。
当他自己能够写完这一个字时,我觉得他作为一个书写障碍学生已经是一种进步,是一种自我超越,超越了他心中的胆怯,这也是一种成功,这时我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肯定和表扬,帮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让他获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和新的学习动力,这样就可以激发写字后进生自觉地进行写字练习,为写字的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2)过关评价写字过关比赛是最直接反映学生书写成绩好坏的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