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说课(课堂PPT)
![中国传统文化说课(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a6cedc336c1eb91b375d76.png)
把握学生心态和学习进程。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通过课堂的随机性讨论、“热点”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 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
多媒体教学
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设计融知识、图片、视频一体化的电子课件,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视、听感性中明白、记忆,增强了教学的 生动性和直观性。
9
八、教材、教参
教材 自编教材《中国传统与 地域文化》,该书为高 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课 程教材。知识点清晰明 了,内容广泛,每一章 节前都有学习指导、内 容驱动,教学目的明确。 每一章节后有相关链接 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教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 岱年、方克立主编,本 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 质教育公共课教材,意 在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 了解祖国悠久、丰富文 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 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 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 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
儒家与儒家思想、 道家与道教文第化二、章 记谱法
佛教与佛教文第化三章 各种记号
中国古代经济第制四度章、节奏、节拍、音值组合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 中国传统文艺第五章 音程及其应用
第四章 中国传统物质文化
第五章 中国北方地域文化
中国古建筑文第化六、章 和弦及和弦的应用 中国传统衣饰第文七化章、调式、调性、大小调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第八章 民族调式
素质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四、教学对象
管理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大一学生
6
五、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儒家与儒家思想、道家与道教文化 、佛教与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制度与行为文化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中国传统文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通过课堂的随机性讨论、“热点”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 学习的习惯和创造潜能。
多媒体教学
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 的教学模式,设计融知识、图片、视频一体化的电子课件,利用 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视、听感性中明白、记忆,增强了教学的 生动性和直观性。
9
八、教材、教参
教材 自编教材《中国传统与 地域文化》,该书为高 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课 程教材。知识点清晰明 了,内容广泛,每一章 节前都有学习指导、内 容驱动,教学目的明确。 每一章节后有相关链接 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教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 岱年、方克立主编,本 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 质教育公共课教材,意 在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 了解祖国悠久、丰富文 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 之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 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 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
儒家与儒家思想、 道家与道教文第化二、章 记谱法
佛教与佛教文第化三章 各种记号
中国古代经济第制四度章、节奏、节拍、音值组合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 中国传统文艺第五章 音程及其应用
第四章 中国传统物质文化
第五章 中国北方地域文化
中国古建筑文第化六、章 和弦及和弦的应用 中国传统衣饰第文七化章、调式、调性、大小调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第八章 民族调式
素质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培养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5
四、教学对象
管理工程系工程造价专业大一学生
6
五、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儒家与儒家思想、道家与道教文化 、佛教与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制度与行为文化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中国传统文艺
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课堂PPT)
![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37cebc4afe04a1b071dec9.png)
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 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简单来 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 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2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 到丰富多彩的中过传统文化。我 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 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 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 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 闹花灯……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日, 是世界闻名的节日了。
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 诗人。他为了富国强兵,与当时的皇上产生了矛盾,被 赶出了楚国都城,流放到其它地方。屈原亲眼看见自己 的祖国被秦国攻破,心如刀割,自投汨(mì)罗河。人 们听说屈原投江,纷纷前来凭吊,把包好的饭团投入江 中。后来端午节人们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又来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仑山。这时一位年
的老人却拿来红纸做春联,拿来稻草做鞭炮,
拿来蜡烛做灯笼,“年”兽一看见这些东西吓
魂飞魄散。从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间来了,
人们怕它再来人间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故宫
长城 园林
民宅
12
传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9
传统节日——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贴对联、贴福字,还
贴着贴,意思是幸福来到了我们身边。春节还
放鞭炮,吃饺子。饺子是“交子”的意思,是
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 春节中的传统
化还有很多,比如:过年放鞭炮。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来在很久很多久
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过年就来吃人了,一次
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
3
民间工艺
4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 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简单来 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 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2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 到丰富多彩的中过传统文化。我 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 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 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 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 闹花灯……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日, 是世界闻名的节日了。
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 诗人。他为了富国强兵,与当时的皇上产生了矛盾,被 赶出了楚国都城,流放到其它地方。屈原亲眼看见自己 的祖国被秦国攻破,心如刀割,自投汨(mì)罗河。人 们听说屈原投江,纷纷前来凭吊,把包好的饭团投入江 中。后来端午节人们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又来吃人了,大家都跑到昆仑山。这时一位年
的老人却拿来红纸做春联,拿来稻草做鞭炮,
拿来蜡烛做灯笼,“年”兽一看见这些东西吓
魂飞魄散。从此“年”再也不敢到人间来了,
人们怕它再来人间吃人,便在大年初一放故宫
长城 园林
民宅
12
传 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9
传统节日——春节
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要贴对联、贴福字,还
贴着贴,意思是幸福来到了我们身边。春节还
放鞭炮,吃饺子。饺子是“交子”的意思,是
年向新一年的过渡和交替。 春节中的传统
化还有很多,比如:过年放鞭炮。
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呢?原来在很久很多久
前有一只“年”兽每到过年就来吃人了,一次
吃一村子的人呢!大家可怕它了!有一年“年”
3
民间工艺
4
习作(传统文化)教学课件PPT
![习作(传统文化)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221c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e.png)
创设情境
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
结合实际生活
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 合,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在日常 生活中的体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 化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丰富文化知识
在课件中融入丰富的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 景、发展历程等,提高学生的文
衰落与复兴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的动荡,中华文化一度陷入衰落。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文化自信的提高,中华文化正在迎来
复兴的契机。
Part
03
传统文化习作教学策略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引入趣味元素
在课件中加入与传统文化相关的 趣味元素,如故事、游戏、图片
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习作(传统文化)教学 课件
• 引言 • 传统文化概述 • 传统文化习作教学策略 • 传统文化习作教学方法 • 传统文化习作教学案例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传统文化
介绍传统文化的概念、特点和价 值,强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 性。
习作教学
阐述习作教学的目的、意义和基 本要求,说明通过习作教学传承 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培养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道 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对个人的人文素 养和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01
起源与形成
传统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
文化体系。
02
繁荣与辉煌
在历史上,中华文化曾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文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
![中国文化概论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04d80e6137ee06eff918d6.png)
中国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分为三大类: 一是自然崇拜;二是生殖- 祖先崇拜;三是图腾 崇拜。
2020/12/27
9
一是自然崇拜:亦称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2020/12/27
10
二是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 的崇拜。
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 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 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水族 祖先 崇拜 铜鼓 图案
2020/12/27
6
二、原始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 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 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2020/12/27
7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巡览
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 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 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 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 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 创制的。
2020/12/27
11
三是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 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 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 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2020/12/27
9
一是自然崇拜:亦称自然神崇拜
所谓自然神崇拜,就是把诸如日月星辰,风 云雪雨乃至名山大川等自然现象神化,进而把它 作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加以崇拜、祈求它的保护和 赐福。甚至包括动植物等。
2020/12/27
10
二是生殖--祖先崇拜
先民对自身的繁衍非常关注,由此产生炽热的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根源于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包括对女性和男性 的崇拜。
女性被先民认为是繁殖人种的决定因素,因此,人们 把女性作为创世神、始祖神加以顶礼膜拜。后来,随着男 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便转向了男性崇拜。
水族 祖先 崇拜 铜鼓 图案
2020/12/27
6
二、原始物质文化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7000年。中国人广泛使 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器型有石斧、石刀、石铲、 石凿和石梨等。粗糙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2020/12/27
7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巡览
为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大汶口文化”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等遗存。出土文物有
东部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可归入此文化区。 传说中伏羲、女娲都生活在这个区域。 传说伏羲、女娲是一对兄妹,他们相婚而产生了人类。 又传说女娲曾用黄土捏人,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用 以支撑四极,杀死猛兽,治理洪水,使人民得以安居。 又传说伏羲教民结网,从事渔畜牧。八卦也是由伏羲 创制的。
2020/12/27
11
三是图腾崇拜
图腾是印第安语“它的亲族”词的音译。 图腾是指原始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 想象出来的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他作为 整个氏族崇拜的对象,与自然崇拜和生殖—祖先崇拜相比, 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这种原始宗教是原始时 代观念文化的主流。
2024版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课堂PPT课件
![2024版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课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cb40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c.png)
名家书法作品欣赏与评析
古代名家作品
介绍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古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品,分析
其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
当代名家作品
展示启功、沙孟海、欧阳中石等当 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探讨其创新 精神和时代特色。
作品评析方法
讲解如何欣赏和评析书法作品,包 括笔墨运用、结构布局、气韵生动 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解读
孔子说:“学习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 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这 段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朋友交流,并保持宽容的心态。
《孟子》节选及解读
节选原文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 者,人恒敬之。”
解读
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 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 他。”这句话强调了互相尊重、互相 关爱的重要性,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 则。
天文历法
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如商代甲骨文中的日食、月食记录,战国时 期的《甘石星经》,以及后来逐渐完善的农历等,这些都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 作用。
医学成就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问世,为中 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统美德。
诗词欣赏
欣赏了多首古诗词,如 《春晓》、《静夜思》 等,感受了诗词的韵律
美。
礼仪规范
学习了传统礼仪规范, 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等,提升了个人修养。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01
02
03
04
学习态度
自觉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学习,如诵读、 抄写、讲解等,提高学习效率。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0c677a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0e.png)
①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 古为今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 值(原因)
① 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② 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③ 对解决当代问题的意义 ④ 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1.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①来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劳动创 造的—根本原因)
第七课
继
(1)什么是文化
承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发
展
中
前提
华
正确认识
(2)文化的功能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优
中华传统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秀
传
继承
(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统 文 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与民族精神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7.1课堂小结: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 内涵与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纵向、动态、历史悠久)
依旧、“几千年”“古 老”“历史悠久”“一脉相 承”等体现时间久远的信息
➢ 表现: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 的伟大文明。补充: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 见证:汉字史书典籍(见证)
有“精彩”“独到”“独树一帜,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P4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 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放映。
一、什么是文化 (二)准确把握几个关系 ③文化与文明 P91末段
文明 内涵 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文化
精神现象
(1)
区 内容 别 性质
【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课堂讲解ppt课件
![【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课堂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fa40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9.png)
中秋节
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张明山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 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泥人
传统艺术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七夕节
传统节日
清明节
传统节日
除夕
传统节日
2
端午节
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
传统节日
春节
传统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泥人
传统艺术
京剧
传统节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该节日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改为阳历7月7日)。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张明山的泥人,有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小说戏曲中的角色, 有表现劳动人民现实生活中瞬间的形象,有正面人物,还有反面人物。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泥人
传统艺术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七夕节
传统节日
清明节
传统节日
除夕
传统节日
2
端午节
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元宵节
传统节日
春节
传统节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作品介绍
泥人
传统艺术
京剧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830805168e9951e79b8927de.png)
孔
孟
墨
子
子
Hale Waihona Puke 子你能说出哪些体现中华
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注意: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 在长期的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注意:1.中华文化包含传统文化(优秀、糟粕);当代文化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 神等。
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B
●5.(2019•天津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 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古人讲:“文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到老子、孔子、孟 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孟子》;提起陶渊明、李 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 科学工作者要( )
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的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1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ppt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6560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8.png)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②爱好和平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高举和平、发 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奉行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 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 的广泛赞誉。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对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传统文化的内 内涵 和形式进行改造 涵进行补充完善
内涵、形式两方面 侧重点
内涵
实质
强调继承
强调发展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
联系
者的必然要求
探究:结 合 民 族 精 神 , 谈 谈 在 自 然 环 境 的 极 度 恶 劣 和 武 器 装 备 的 巨 大 差 距 下 , 抗 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文化 国粹经典
中国文化 国粹经典
杭州第17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的77岁汉服奶奶
探究:结 合 汉 服 的 传 承 , 谈 谈 传 统 文 化 的 创 造 性 转 化 与 创 新 性 发 展 的 要 求 是 什 么 ?
推动汉服产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共兴,促进文化产业与汉服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新 经济格局下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③勤劳勇敢 指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 不畏艰难的精神。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 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自强不息 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 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 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 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 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继承传统文化_弘扬中华美德_PPT课件
![继承传统文化_弘扬中华美德_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bc7d6d336c1eb91a375dfb.png)
• 1、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 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 件进行限制。 • 2、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要及时行孝。 • 3、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何谈 为他人、为团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提问
• 如何做到孝顺父母?
• 一曰能养, • ຫໍສະໝຸດ 曰能悦,三孝大孝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国家的尊严,国 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孝
• 三心
小孝 —— 感恩之心 中孝 —— 仁爱之心 大孝 —— 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要忠于自己的民族, 要常心怀赤诚之心。
三 心
仁爱之心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要充 满爱心,充满仁慈之心。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只有我爱人人,人人才能爱我。
• 孩子: 哪天你看到我日渐老去,身体也渐渐不行, 请耐着性子试着了解我…… • 如果我吃的脏兮兮,如果我不会穿衣服……有一点耐性吧…… • 还记得我曾花了多长时间才教会你这些事吗? • 如果,当我唠唠叨叨的述说同样的事情…不要打断我,听我说….. • 你小的时候,我必须一遍又一遍的读着同样的故事,直到你静静入睡 …….. 当我不想洗澡,不要羞辱我也不要责骂我…… 你记得小时侯我要编出多少理由,只为了哄你洗澡…..
案例-3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三个 父母,就是亲生父母、 祖国和地球。每个人都 应该珍惜、爱、保护我 们的祖国和地球,感恩 我们的三个父母。”
2011中国十大孝子——陈光标
案例-4
• 记者:人世间最不能等的是什么? • 比尔:世界上最不能等的莫过于孝敬父母。
记者对比尔盖茨的采访
• 提问: • 这几个案例说明什么问题?让你有 何感触?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e1c3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69.png)
【探究导学】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 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 华文明的摇篮。 (2)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2.春秋战国 (1)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 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2)社会出现大变革。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 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 (3)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 自己的看法和主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4)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 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
题。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 “大一统” 等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 了思想基础。儒学在中华文化中确立了正统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 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4.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说:“天下 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张载概括为“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 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拓展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 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 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礼、精忠爱国、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3.中华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七月七日长生殿”的下句是 • __________出自______,作者____。
夜半无人私语时 《长恨歌》
白居易
38
• 2.____诗人,善边塞诗,以___善长, 有“七绝圣手”之称的是____
•
盛唐
•
七绝
•
王昌龄
39
• 3. 清末4种揭露小说,《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的 作者分别是 ___、___、____. 李宝嘉 吴研人 曾朴
•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21
• 4.京剧服装中男性角色蟒袍上的 动物是:
• A蛇 B凤 C龙 D虎
C
22第五轮 中医类Fra bibliotek23C
• 1.首载山楂的本草文献是 • A、《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
24
B
• 2.芍药花大而美,在我国有悠久的 栽培历史,芍药为__________植物。
• A黄色 B 紫色 • C红色 D蓝色
C
17
第四轮 艺术题
18
A
1.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 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胎型,填 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 这指的是: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 铜鼎
19
• 2.苗族的传统乐器是: • A笙 B笛 C萧 D芦笙
D
20
B
• 3.中国刺绣是在布上“以针代笔,以线晕 色”的艺术,我国的刺绣驰名世界,被誉 为“东方艺术明珠”,四大名绣不包括:
29
B
• 2.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 • A湘剧 B京剧 C豫剧 D川剧
30
D
• 3、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冯梦龙的著作? • A《警世通言》 B《喻世明言》 • C《醒世恒言》 D《西厢记》
31
D
• 4.孔子谓季氏:“八俏舞于庭,__” A、士可忍,孰不可忍 B、是可忍,孰不可忍 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A、 木本 B、草本 C、藤本
25
C
• 3.做眼保健操第二节时需大拇指按住“太 阳穴”,正确位置是( )
• A.在眉梢与目外吡之间向后约2寸凹陷处 • B.在眉梢与目外吡之间向后约1尺凹陷处 • C.在眉梢与目外吡之间向后约1寸凹陷处 • D.在眉梢与目外吡之间向后约1指凹陷处
26
D
• 4.下列不属于中医的“五术”的是? • A、山 B、医 C、命 D、坤
B
9
• 2.“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哪 里的道路?
•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B
10
• 3.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 •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山 D峨眉山
B
11
• 4.中国第一长洞是: A王屋山洞 B赤城山洞 C青城山洞 D双河洞
D
12
•第三轮 历史题
13
• 1.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 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 年”,通常人们要吃:
43
• 7. 造纸术 _____ _____ _____ 并称 我过古代四大发明。 ( 印刷术 ) ( 指南针 ) (火 药 )
44
• 8. 著名的唐代三大宫是指______, ______和______。 西内太极宫 东内大明宫 南内兴庆宫
45
本场比赛到此结束
46
• A元宵 B饴糖 • C腊八粥 D饺子
B
14
• 2.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 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C
15
• 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 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B
16
• 4.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普遍采用什 么颜色?
• A、《牡丹亭》 B、《紫钗记》 • C、《金瓶梅》 D、《邯郸记》
35
C
• 8. 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___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 B.分化为大、小乘 C.融合儒道思想 D.自我完善
36
阶梯题
•.本环节为必答,每组2题,均为填空 题,每题3个空,每空10分. 答对得分, 答错得0分.
37
32
A
• 5. 我国古代元明时期的地图是: A. 朱思本的《舆地图》 B.《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 C. 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 D. 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
33
B
• 6. 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年 代
• A.殷商 B.宋明 C.先秦 D.近代
34
C
• 7.下列作品不是“临川四梦”的是_ _
27
二 抢答题
• 共8题,每题10分,当主持人念题完毕 时宣布“开始抢答”后方可抢答,每 题均可回答两次。答对得分,答错不 得分。如有提前抢答现象,取消本题 答题资格。
28
A
• 1.“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 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 目的是为了:
•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40
• 4. 三国演义中____六出祁山,____九 伐中原,进出的是____。
• 孔明 • 姜维 • 金牛道
41
• 5. 文学史上的三苏是指_____、_____、 _____。 ( 苏洵 ) ( 苏轼 ) ( 苏辙 )
42
• 6. 我国著名的 三大石窟是指位于甘肃的 ____,位于山西的_____,位于河南的 _____ 。 ( 莫高窟 ) ( 云冈石窟 ) ( 龙门石窟 )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第一场
北京宏志中学 学生会
1
一 必答题
按照类别分5轮答题,每轮每组答1题,每 题十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
2
• 第一轮 文学题
3
• 1. 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A
4
B
• 2.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 里的“一寸”是用哪种古代计时器 量出的时间单位?
• A圭表 B 漏刻 C日影 D漏壶
5
• 3.下列不是东汉文学三崔的是: A崔醒 B崔寔(shi) C崔瑗 D崔骃(yin)
A
6
B
• 4.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 A徽墨 B河砚 C宣纸 D湖笔
7
•第二轮 地理题
8
• 1.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 A黑龙江流域 B黄河流域 • C松花江流域 D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