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暑假作业_1
新编高一下学期地理暑假作业(含必修一、二):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7 月1 日—7 月5 日家长签字:下图为一年中某段时间晨线与昏线交点的运动轨迹图。
读图回答1-3题。
1.晨线与昏线交点的纬度位置取决于( )A.该日太阳直射点位置B.该日昼夜长短C.该地太阳高度D.该地正午日影长短2.当交点位于①点时,北京时间为( )A.12时B.3时或者15时C.15时D. 0时或者12时3.当交点从②移向④期间,下列现象可确定的是( )A.北半球各地白昼变短B.合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C.南半球各地白昼变长D.合肥的昼夜长短差异不断增大读下表,回答4-5题。
4.表中X为( )A.103天B.111天C.113天D.117天5.引起南、北半球相同纬度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不相同的主要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的公转轨道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地球是形状不规则的球体6.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B.北极圈上C.南回归线上D.南极圈上下图为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据此回答7-8题。
7.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8.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A.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北移动C.北半球向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9.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到夏至日B.夏至日到秋分日C.秋分日到冬至日D.冬至日到春分日10.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1.下图是某条河的剖面图,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及答案参考
高一地理暑期作业及答案参考自己整理的高一地理暑期作业及答案参考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阅读某地区的环境相关图,回答问题1 ~ 2。
1.图中的四个链接a、b、c和d分别代表()A.板块挤压褶皱明显的高山农业河谷农业B.褶皱明显的板块挤压山谷农业和高山农业C.高山农业中褶皱明显的板块挤压D.高山农业褶皱明显。
板块挤压山谷农业分析认为表面起伏是由褶皱引起的。
许多地震、地热资源和人工湖泊都是由于该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受到板块挤压的影响;高寒草甸开发区主要发展高山农业;河谷地区气候温暖,水资源丰富,有利于河谷农业的发展。
答案C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中国()A.东北b .西北C.青藏高原地区分析表明,该地区高山农业和河谷农业的发展最有可能位于中国青藏高原。
答案C阅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3 ~ 4题。
3.从图中四个山峰的位置和高度可以看出,最垂直的自然带位于()A.aB.bC.cD.d4.除南极洲外,其他大陆共有的自然带是()A.bB.cC.dD.a3 ~ 4.分析自然波段光谱的丰富度与海拔和纬度有关。
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自然带的光谱越多。
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共享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应为b。
回答3。
A4.A .图中的图A显示了一个大陆的当地自然带的现状。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未来自然带示意图如图B所示,相应完成5 ~ 6题。
5.结合图A的信息,当地所在的洲可能是()A.欧亚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 .南美大陆6.与从A到B的变化一致的是()A.地震会频繁发生B.阿尔卑斯山的雪线将会降低C.华北的干旱将会加剧D.黄河三角洲将向海洋推进5 ~ 6.分析这个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问题5,从图中可以看出,图在北半球,已经穿越到高纬度,应该是欧亚大陆。
问题6,从两图对比可以看出,同纬度地区变得比以前更干更热,A项与此无关;高山雪线上升,黄河水量减少,泥沙淤积减少,海平面上升,黄河三角洲可能减少,退向陆地。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答案(一)人教版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答案(一)人教版查字典天文网为大家引荐了2021高一天文暑假作业答案还满意吗?请大家细心阅读,希望你喜欢。
高一天文暑假作业(一)参考答案1.(1)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土星(2)A H G F 3)略(4)略 (5)地月系地球银河系解析:(1)经过观察北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在23°26′S,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为(66°34′N---90°N)。
2.(1) 23°26′S(或南回归线) 66°34′N--90°N(或北极圈及以北地域)(2)太阳直射在23°26′S,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为冬至日,即12月22日,而90°E为东六区的区时,因此90°E的区时为12月22日12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比东六区早2个小时,北京时间应为14时答案:12 22 12 14(3)选D。
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经线为90°W--90°E,中间经线为0°经线,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经线为90°E--90°W,中间经线为180°经线。
(4)选A 由图可读出,新旧一天的分界限为0点经线(90°W)和180°经线,90°W--180°即为新的一天,而上海位于新的一天之中,应选A 。
(5)选D、E。
黄赤交角在短时间内没有变化,扫除A。
东京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而悉尼位于南半球,昼长夜短,扫除B。
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日出时间就越晚,扫除C。
上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但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夏季顺时针,夏季逆时针,应选E。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永远以赤道为界向南北两侧递减。
3.(1)夏至23°26′N,180°(2)晨 4 (3)8 24 (4)B (5)A4.(1)B 白昼云层反射削弱了抵达空中的太阳辐射,气温不很高;夜间云层使大气逆辐射强,对空中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降得很低,故日较差小。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1(必修二)一、单选题据《晋书》记载,汉晋时期,山东有东莞郡治,在刘裕北伐行动后,东莞郡治逐渐在地图上消失,却在珠江三角地区诞生了一个“东莞郡”。
完成下面小题。
1. 引起汉晋时期山东东莞郡治消失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2. 与广东省比,影响山东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的主要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淡水资源C.矿产资源D.生物资源读下图“全球及各大洲人口分布平均高度图”,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4. 南美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居世界之最,主要原因是南美洲()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最高③人口主要分布于高原和沿海地区④地广人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情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图中①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就业、收入B.就医、美容C.政治、宗教D.投资、旅游6. 图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7. 图中③人口()A.是宗教信仰引发的迁移B.受政策驱动被迫离开C.是追求生活质量引发的迁移D.受战争影响背井离乡下图是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以县为单位)个数占比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2001—2010年中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高于西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A.位置B.资源C.技术D.经济9. 影响2011年—2016年东部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快速增长 B.产业转型升级C.经济发展滞后D.交通条件完善10. 根据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地区个数占比的变化,推测对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耕地资源压力减轻B.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C.环境问题得以根治D.经济逐渐失去活力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8年和2018年比较图。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暑假作业(1)
第1天一、选择题冲积扇的形成、演化受构造活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华山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河流冲积扇。
经研究,华山山前存在多期冲积扇。
图为华山北坡某山前冲积扇地形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材料判断,四个冲积扇中形成最早的是()A.甲B.乙C.丙D.丁2.华山山前断裂活动强烈时,断层部位沟谷中河流()A.河谷加深B.河谷拓宽C.淤积加重D.河道变弯3.华山北坡多个时期冲积扇范围存在差异,与之关联性最小的是()A.流量大小B.断裂幅度C.气温高低D.植被多少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4.该地地壳厚度约为()A.5 km B.17 km C.33 km D.400 km5.该地可能位于()A.非洲东非大裂谷B.青藏高历C.吐鲁番盆地D.太平洋据天文专家介绍,2020年7月12日凌晨,天空中上演了“火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公众用肉眼即可看到“红火星”与一弯“下弦月”相互辉映、齐放光芒的景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A.行星和卫星B.恒星和卫星C.行星和行星D.恒星和行星7.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A.金星B.土星C.地球D.太阳8.科学家预测在2020年至2050年间,太阳会进入类似17世纪的“蒙德极小期”,届时太阳所发出的辐射量将减少,致使地球大气的温度会下降,因而再次进入“小冰河期”。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下列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岩石圈板块运动B.夏季我国盛行东南风C.动植物蓬勃生长D.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在英国的东南部海岸,白垩土悬崖十分常见(如左图所示),白垩是一种白色疏松的土状石灰岩,颗粒均匀、细小又柔软,用手就能搓碎。
在海岸带悬崖下的沙滩上常能找到菊石(如右图所示),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
完成下面小题。
9.白垩土的形成()A.化学沉积—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海浪侵蚀C.海浪沉积—地壳抬升D.海浪侵蚀—垂直崩塌10.菊石亚纲动物是已灭绝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由此推断其可能的灭绝时期是()A.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末期C.新生代末期D.寒武纪二、综合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一年级暑假地理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一年级暑假地理作业试题:带答案
高一年级暑假地理作业试题:带答案
放暑假了,同学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暑假呢?高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暑假这一个月的时间对同学们尤其重要。
下文为大家准备了高一年级暑假地理作业试题。
地理暑假作业题(附答案)
读某岛屿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岛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该岛地势。
A.中间低,四周高
B.平坦广阔起伏小
C.中间高,四周低
D.东南高,西北低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3 ~4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南流向西北
4.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
B.385米
C.550米
D.632米
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煤炭的开发利用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5~6题。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1.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ACCDD CCBBB D。
高一人教版地理暑期作业
高一人教版地理暑期作业(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人教版地理暑期作业关于高一人教版地理暑期作业在暑假又要写暑假作业!正向思考的力量,胜过一个负面思想的力量数百倍,那会降低我们某种程度的忧虑。
高一必修一地理暑假作业
高一必修一地理暑假作业【篇一】一、选择题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3.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就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由河水、湖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2010年8月4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上周末太阳耀斑两次爆发均朝向地球,一场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暴抵达地球。
当晚英国民众看到了罕见的极光现象。
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太阳活动对下列部门影响最小的是()A.通信部门B.航天发射部门D.气象预报部门C.化学工业部门5.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右图中影响的点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线是指白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
下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
当北半球发生白夜现象范围时,读图回答6~8题。
6.图示时刻,下列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在法国南部的海滩“沐浴”午后阳光B.在几内亚湾上的游轮欣赏落日余晖C.在西湖感受“二月春风似剪刀”D.在鄱阳湖观“落霞与孤鹜齐飞”7.图示时刻,下列有关图中各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位于A点正南方位B.漠河还没开始出现白夜现象C.D点比漠河先迎接日出D.阿勒泰地区太阳高度角接近一天中值8.若黄赤交角变大到25°,图中白夜线最低纬度将()A.南移B.北移C.不变D.都有可能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下图所示),在甲楼顶层GPS测得纬度为31.8366°、经度为117.2179°、高程为96m。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参考
【导语】⾼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学习负担及压⼒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制定学习计划,养成⾃主学习的好习惯。
今天⾼⼀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地理暑假作业及答案参考》,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篇⼀】 ⼀、选择题(50分) 读某区域环境关联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个环节分别表⽰() A.板块挤压褶皱明显⾼寒农业河⾕农业 B.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农业⾼寒农业 C.褶皱明显板块挤压⾼寒农业河⾕农业 D.⾼寒农业褶皱明显板块挤压河⾕农业 解析地表波状起伏是由褶皱引起的;多地震、地热资源、构造湖,是由于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受板块挤压作⽤的影响;⾼⼭草甸发展地区主要发展⾼寒农业;河⾕地区温暖、多⽔源,利于发展河⾕农业。
答案C 2.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青藏⾼原地区D.华北地区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发展⾼寒农业和河⾕农业,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青藏⾼原地区。
答案C 读北半球部分⽓候类型分布⽰意图,完成3~4题。
3.由图中四座⼭峰的位置及海拔⾼度可知,垂直⾃然带最多的位于()A.aB.bC.cD.d 4.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共有的⾃然带是()A.bB.cC.dD.a 3~4.解析⾃然带谱的丰富程度与⼭地海拔及其所在纬度有关。
纬度越低、海拔越⾼的⼭地⾃然带谱越多。
除南极洲外,各⼤洲共有的⽓候是地中海⽓候,对应的⾃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应为b。
答案3.A4.A 如图中图a为某⼤陆局部地域⾃然带现状,受⼈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未来⾃然带⽰意图如图b,据此完成5~6题。
5.结合a图信息,该局部地域所处⼤陆可能是()A.亚欧⼤陆B.⾮洲⼤陆C.澳⼤利亚⼤陆D.南美⼤陆 6.与从a到b的变化相吻合的是() A.地震将频繁发⽣ B.阿尔卑斯⼭雪线将降低 C.华北地区旱情将加重 D.黄河三⾓洲将向海洋推进 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的读图分析能⼒。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一-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新课标2015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一(必修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图,完成1~2题。
1. 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E~F反映的现象是()A. 城市化B. 逆城市化C. 再城市化D. 城乡差距扩大2.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A. B时段B. D时段C. E时段D. F时段下图是日本几种农作物和主要工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几种农作物中,在日本分布范围最大和最小的是()A.水稻和苹果 B.水稻和亚麻C.甘薯和茶 D.柑桔和亚麻4.影响日本主要工业地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技术C.交通 D.劳动力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读图回答5~6题。
5.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A.林地、耕地、草地 B.耕地、林地、草地C.耕地、草地、林地 D.草地、耕地、林地6.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平坦开阔 B.山地面积广大湖北省襄阳市耕地面积占全国0.34%,粮食产量占全国1%。
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00.74亿斤,实现了“十一连增”。
读襄阳粮食产量变化图(下图),回答7~8题。
7. 襄阳市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最主要原因是()A.土地面积增加B.全球变暖C.劳动力增多D.科技投入大8. 下列四个时间段,粮食产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A.2003~2004年B.2006~2007年C.2011~2012年D.2013~2014年读江苏省各地级市2013年人均GDP、常住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柱状图,回答下列2题。
9.图中人均GDP、常住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最高的地级市分别是()A.南京市、徐州市、泰州市B.淮安市、宿迁市、盐城市C.无锡市、苏州市、南通市D.扬州市、镇江市、连云港市10.有关江苏省各地级市社会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越严重B.社会养老负担最重的是苏州C.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最具优势的是宿迁D.徐州市就业压力最小二.综合题11.(24分)贵广高速铁路北起贵阳,南至广州,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
沧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作业(一)(扫描版)
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暑假作业(一)
(扫描版)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一答案
答案:1.A 2.B 3.A4.D 5.D6.D 7.B8.C 9.D10.A 11.D12.D 13.B14.D 15.D16.D
17.D
18.C 19.D20.C 21.A22.C 23.D24.A 25.C 26.B27.C 28.A29.B 30.B31 C
二、
32答案:(1)2010 40%
(2)1990年前主要是14岁及以下人口数量较大;而2030年后则主要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较大。
(3)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4)开发更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民族素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33答案:(1)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老龄化问题。
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解决措施: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进入工作年龄的人口减少;原来民工进入老年期;中西部经济发展,外出民工数量减少
(4)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说明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
结合我国国情应注意:进行立法保护老年人权益;制定城乡统筹、门槛低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等。
高一地理作业一及答案
高一年级地理暑假作业一用时:45分钟完成时间:7月8日家长签字: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目前人类认识的天体系统的层次从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A.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C.总星系-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 D.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2.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是不一致的B.南北纬60°的自转角速度是赤道的一半C.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D.南北两极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自转角速度最大3.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A.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B.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C.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出现极光D.2010年10月25日21点42分,苏门答腊岛发生强震并引发海啸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4~5题。
4.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5.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D.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
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对日照间距的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住宅呈南北朝向的平原地区)。
据此回答6~7题。
6.A.冬至日气温低B.冬至日降水多C.冬至日白昼时间最短D.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冬至日四个城市住宅日照时间最短的是A.甲B.乙C.丙D.丁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18点59分57秒发射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
据此回答8~9题。
8.“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da段9、月球比地球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A 月球距太阳比地球近 B. 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包围C. 月球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D. 月球热容量比地球小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这篇高一地理暑假作业练习题是查字典地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
(每小题1分, 多选、错选、漏选, 该小题均不得分)。
表1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 阅读表1, 完成1~4题。
表1阶段出生率(%) 死亡率(%)a 3.8 2.4b 1.3 1.0c 3.8 3.2d 2.9 1.7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 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abc.B.cad.C.cda.D.acdb2.该国数据显示, 最初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A.出生率下.B.出生率上.C.死亡率下.D.死亡率上升3.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较.B.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C.医疗卫生水平较.D.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4.与当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趋势相符的是A..B..C..D.d5.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始型和传统型增长模式的共同点是A.高自然增长.B.低死亡.C.高出生.D.低出生率6.决定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是人口的①生育率②迁移③死亡率④自然增长率A.①.B.③.C.①.D.②④读图1“2019~2050年世界人口迁移趋势(万人/年)图”, 完成7~9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墨西哥的年人口迁出最.B.中国的年人口迁出最多C.德国的年人口迁入最.D.加拿大的年人口迁入最多8.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9.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的差.B.教育水平的差异C.宗教信仰的差.D.经济发展的差异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为8~9亿、最大人口容量约16亿。
完成10、11题。
10.据计算, 某地某时期四类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8000、10000、6000、45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二)一、选择题杭州(300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右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
据此回答2题。
1.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230º26ˊ B.360º34ˊC.530º26ˊ D.660º34ˊ2.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短的日期是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睛,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
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据此完成以下3题。
3.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寒潮侵袭⑤气旋过境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4.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 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5.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6、下列四幅图所示的地点,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① B.②C.③ D.④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2题7.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D>C>A>BB. A>B>D>CC. C>D>A>B,D. C>D>B>A8.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A.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下图中a,b,c为海平面等压线。
读图回答4题。
9.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②④D.②④③①10.当前,出现偏北风的地点是A. ①B.②C.③D.④11.未来一两天。
②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A.两者都升高 B 两者都降低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 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12.图示天气系统多出现在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13.下图所示四幅热力环流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4.山谷风、海陆风、季风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下垫面热力状况不同 D.高低空气压差异④③②①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00″S 、77°07′E )选址在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 (80°′00″S 、77°21′11″E )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
2008年10月20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破冰船前往南极执行“昆仑站”的建设任务,并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备。
读右图,MN 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完成2题。
15.在冰穹-A 处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海拔高,气温低B.暴风雪,纬度高C.极夜长,空气稀D.全天空,观测广16.如果图示正是冰穹-A 处天文观测最佳季节,则太阳直射点位于A.180°、23°26′NB.180°、23°26′SC.0°、23°26′ND.0°、23°26′S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2题。
17.南极洲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呈同心圆状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和地势B .寒流的影响C .太阳辐射D .大气环流影响18.图中②地和③地温度相差值T 的范围应该是A .30℃<T <50℃B .50℃<T <70℃C .50℃<T <60℃D .40℃<T <60℃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完成2题。
19.对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描述正确的是A .背斜成山B .向斜成山C .背斜成谷D .向斜成谷20.该地质构造A .上部岩层较老B .两侧岩层较新C .良好的储油构造D .良好的储水构造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区12月13日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21--题。
冰穹-A 中山站 长城站 图1 60° N M 90°O M N 21.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城区地势四周间低B .海洋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C .河流正处于丰水期D .河水补给地下水.城区形成一个高温中心的原因是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B .城市建筑大量吸收太阳辐射C .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大量废热D .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所致右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M 、N 为赤道上的两点,MN 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
完成11—12题。
23.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 A .7日0时 B .7日16时 C .8日16时 D .8日8时24.此时,一艘由上海驶往欧洲的海轮正途径北印度洋海区, 下列船员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一天正午,海轮的桅杆影子朝向正南方B .这一天,船员经历的昼长于夜C .这一天,船在行驶过程中逆风逆水D .这一天,该地日出地方时比上海日出地方时早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0W —600E 之间,读图完成25题。
25. ④板块是A. 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南极洲板块D. 美洲板块26. 2008年10月29日凌晨,巴基斯坦西南部发生了6.5级地震,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是A. 位于①、②交界处B. 位于②、③交界处C. 位于③、④交界处D. 位于①、③交界处27. 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对应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分别是A .甲、丁、丙、乙B.甲、乙、丙、丁C.丙、乙、丁、甲D.丙、丁、甲、乙用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图):在塑料合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
28.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29.该实验模拟在天气系统是A.气旋B.锋C.高气压D.低气压30.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以下各题3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C.洋流③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风海流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32.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B.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C.夏威夷高压强盛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读某海域二月表层海水等温线图,回答23~25题。
33.图中M与N的温差为()A.4℃B.6℃C.8℃D.1O℃34.图中四条海流(洋流)中,其性质基本一致的是()A.L1和L3 B.L2和L4C.L3和L4 D.L4和Ll35.此时期,该海域()A.多盛行东南风B.飓风时有发生C.黑夜长于白昼D.与陆地温差小二非选择题36.下图甲中曲线ABC为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月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海口(20°N)人的影子朝向方向。
(3)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的分界线是和。
(4)乙图中虚线小圆为极圈,在乙图中画出晨昏线,并标出夜半球37.读“地球上的雪线高度图”,回答问题。
(1)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一般来说,降水量、和、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大要素。
(2)图中A、B、C、所对应的纬线分别是:、和。
由此可以看出纬度和雪线高度的关系是。
(3)该图表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没有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南北两个副热带高压带,请说明其原因。
(4)澳大利亚大陆是全世界没有冰川的大陆,请解释其原因。
38.读沿50°N纬线一带的四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气压状况的角度分析:甲地近地面为_______气压控制,乙地近地面为________气压控制。
(2)从近地面气流状况分析,丙地吹_______风;丁地吹_______风。
(3)如果甲、乙、丙地均受大气污染,在图中所受天气系统控制下,近地面大气污染严重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读某假想地域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试列举与图中地理环境类似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体现了______。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3)试简要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及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4)在下列字母所示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文字,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纲要图。
①② ③④40. 读亚洲部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①和②表示两种自然带:则① 带,② 带 其大致分界线是: (2)如果③和④表示两种气候类型:则③ 气候, ④ 气候(3)与①形成相同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 ,主要分布的大洲有 (2个以上)(4)图中④→③→②→①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 变化规律,主要受 因素的制约。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二)一、选择题1—5 CBDBA 6—10 DAADA 11---15 BCDCC 16—20 ACDBD 21—25 BCCDB 26—30 BCDBA 31—35 CBDCC二、非选择题36.(1)6 慢 (2)8 西南 (3)国际日期变更线 0°经线(4)见下图37.⑴气温 地形(海拔高度)⑵北极圈北回归线赤道低纬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地区雪线位置则比较低⑶南北两个副热带同赤道带的温度差别并不显著,降水量却相当悬殊,副热带高压带降水量的急剧减少,使雪线上升到最大高度⑷由于澳大利亚大陆纬度低,气温高而降水少,无高大山脉38、(1)低高(2)西北西北(3)乙地乙地在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不易扩散39.(1)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 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西两侧(2)ABD(3)①该地地形平坦,距海近,常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湿润,大陆东、西两岸植被都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由于地壳运动,使中部地形隆起,从海洋吹来的湿润西风受到阻挡,大陆东岸降水减少,植被演变为草原;③随着海拔的进一步升高,地形对西风的阻挡作用越来越显著,大陆东岸的降水进一步减少,最后演变为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