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国家要求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国家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5a0e2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d.png)
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国家要求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蓬勃增长,船舶运输业成为连接各国贸易和交流的重要纽带。
然而,船舶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排放、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等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为了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各国纷纷签署了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要求。
一、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1. MARPOL公约MARPOL公约即国际海上石油污染防治公约,是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73年和1978年通过的公约。
该公约通过了六个附则,分别针对船舶在海上运输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了规定和防治。
其中,最为重要的附则包括第一附则(涉及废油的排放和储存要求)、第二附则(规定船舶在污水排放方面的标准)和第五附则(涉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控制)等。
2. 废物从船舶转移受控规则(HME 2007)该规则规定了船舶产生的污染物在转移过程中的管理,并对涉及的船舶和港口设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规则主要涉及到船舶的垃圾管理、清洁船舶等方面,旨在降低船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国家要求1. 中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法》是中国政府为了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而颁布的立法文件。
该法规定了船舶在航行中应当遵守的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并规定了对违反者的处罚措施。
这一法规的颁布,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船舶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2. 美国《船舶水污染防治法》美国《船舶水污染防治法》是美国政府为了减少船舶对水环境污染的立法文件。
该法规定了船舶在携带和处置废水、油污染和生物污染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护美国海域及沿岸环境的纯净。
三、结语船舶防污染国际公约及各国家的相应要求,为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
船舶运输企业和各相关国家应当积极履行公约规定,加强船舶环保措施,共同推动全球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为建设清洁、美丽的海洋贡献力量。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f9232ed502020740be1e9bd3.png)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于2005年生效随着萨摩亚独立国的批准加入,《MARPOL73/78》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将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
根据《MARPOL73/78》1997年议定书,附则Ⅵ将于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50%的至少15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生效。
随着2004年5月18日第十五个国家萨摩亚独立国的加入,接受附则Ⅵ国家的船舶已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4.57%。
《MARPOL73/78》附则Ⅵ对船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提出了限制要求,并且禁止故意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
船舶新证书--IAPP证书一、概述1997年9月,在《MAPOL 73/78公约》的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MAPOL 73/78公约》97议定书,97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在《MAPOL 73/78公约》中增加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按照97议定书第6条的规定,该附则VI 在不少于15个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50%的国家接受之日起的12个月后生效。
2004年5月18日,萨摩亚群岛政府批准了《MAPOL 73/78公约》97议定书和附则VI,至此该附则VI已达到了97议定书所规定的生效条件,并于2005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按97议定书的规定要求,所有适用的船舶必须持有经船旗国或主管机关认可的船级社经检验通过后签发的IAPP证书。
IAPP证书(International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Certificate)的全称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
IAPP证书适用于所有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
二、主要内容和规定要求《MAPOL 73/78公约》附则VI的主要内容是对船舶排放的消耗臭氧物质、氮氧化物(N0X)、硫氧化物(S0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S)及船用焚烧物进行控制,以防止这些排放物对大气的进一步污染。
1、对消耗臭氧物质的控制:是对包括有消耗臭氧物质的设备,如灭火器和制冷设备(中央空调、冰箱、冰柜、伙食冰机等),进行控制和检验,以禁止消耗臭氧物质的任何故意排放、并禁止安装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设备。
防止船舶污染大气规则
![防止船舶污染大气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d53c6029b52acfc788ebc920.png)
《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的1997年议定书附件修正案(经修订的《防污公约》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第I章总则第1条适用范围本附则的规定应适用于所有船舶,但本附则第3、5、6、13、15、16和18条另有明文规定者除外。
第2条定义就本附则而言:1 附则系指经《1978年议定书》和《1997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MARPOL)》附则VI,附则可由本组织修订,但这些修正案需按本公约第16条的规定予以通过并生效。
2 相似建造阶段系指在该阶段:.1 可辨别某一具体船舶的建造开始;和.2 船舶业已开始的装配量至少为50吨或为全部结构材料估算质量的1%,取较少者。
3 周年日期系指每年与《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期满之日对应的月和日。
4 辅助控制装置系指船用柴油机上安装的用于保护柴油机和/或其辅助设备不受可导致其损坏或故障的操作条件影响的或有助于柴油机起动的一个系统、功能或控制策略。
辅助控制装置也可以是业已满意地表明为非抑制装置的策略或措施。
5 连续进料系指当焚烧炉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燃烧室工作温度在850℃和1,200℃之间时,无需人工辅助将废物送入燃烧室的过程。
6 抑制装置系指为激活、调整、推迟或停止排放控制系统的任何部件或功能而对操作参数(例如:发动机速度、温度、进气压力或任何其他参数)进行测量、感应或反应的装置,从而在正常操作遇到的工况下降低排放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但在适用的排放发证试验程序中大量使用该装置者除外。
7 排放系指从船舶上向大气或海洋中释放受本附则控制的任何物质。
8 排放控制区系指要求对船舶排放采取特殊强制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NO X、SO X或颗粒物质的排放或所有三类物质的排放造成大气污染以及伴随而来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区域。
排放控制区域应包括本附则第13和14条所列或所指定的区域。
9 燃油系指为了船舶推进或运转而交付船上的用于燃烧的任何燃料,包括蒸馏物和残余燃油。
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
![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479f3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b.png)
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船舶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运输工具,但其排放的废气和废水给海洋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以减少船舶排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船舶的废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
船舶主要通过燃烧柴油或燃气发动机产生动力,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废气不仅对船员和乘客的健康造成威胁,还对周围的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船舶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要求船舶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废气排放。
例如,可以使用更清洁的燃料替代传统的高硫柴油,安装废气处理装置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加强船舶机舱的通风管理等。
此外,船舶的废水排放也是海洋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船舶上产生的废水包含船舶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洗涤剂、船舶排泄物、垃圾等。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甚至引发生态灾难。
为了控制船舶废水的排放,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规定了废水排放标准和处理要求。
船舶在进入特定区域时,必须将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油脂,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在一些敏感水域,船舶还要求将废水进行完全处理,确保排放达到规定的标准,以保护当地海洋生物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的实施需要船舶业者的积极配合和技术支持。
在船舶建造和设计阶段,应当充分考虑船舶排污控制的要求,采用节能低排放的技术方案。
同时,船舶经营者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要求,加强船舶的运维管理,确保船舶设备和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船舶业者还应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提高船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以保证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在国际层面上,船舶排污控制规章制度细则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国际海事组织(IMO)作为领导航运业的国际机构,起到了重要的协调和监督作用。
IMO定期召开会议,就船舶排污控制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制定全球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各国船舶业者遵守统一的排污控制要求。
《MARPOL7378》附则VI简介
![《MARPOL7378》附则VI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bfe8fff700abb68a882fb05.png)
《MARPOL73/78》附则VI简介MARPOL公约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在有关修正案生效1年后,自2007年11月22日起,在北海(the North Sea)作业的,船舶必须表明遵守严格的新废气排放标准,充分执行北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域(SECA)规定。
在SECA内,船上所用燃料中硫含量不得超过1.50(质量分数)。
作为备选方式,船舶必须安装一个废气排放清洁处理系统。
根据有关规则,波罗的海区域(the Baltic Sea Area)也已被指定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域,并且自2006年5月19日以来,已按规定实施和运作。
2012年1月1日及以后 3.5 %m/m;2020年1月1日及以后 0.5 %m/m.涉及以下几个方面:A、燃油规格、排放标准:2006年5月19日开始,在硫氧化物(SOx)排放控制区航行的船舶,船上各种设备(包括主机、副机、锅炉、焚烧炉、应急发电机等)使用的燃油的含硫量必须低于1.5%m/m;或使用经认可的废气滤清系统或任何其它技术方法,确保船舶硫氧化物的总排除量不超过6.0gSOx/Kwh。
B、适用证书:船级社严格依照《NOx技术规则》进行一系列检验后,为符合公约要求的船舶签发“国际防止空气污染符合证明”IAPP证书,以IAPP证书及其附件登记的内容,证明该轮柴油机符合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控制要求。
C、燃油标准:低硫燃油:含硫量低于1.5﹪m/m的燃油,其它的指标(如粘度、密度、钒含量、铝+硅含量等)必须符合ISO8217:2005(E)的标准。
D、控制区域及要求:硫氧化物(SOx)排放控制区,简称“SECA”。
船舶进入该区域,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1.5﹪m/m的低硫燃油,或使用经认可的废气滤清系统或任何其它技术方法以保证船舶硫氧化物的总排出量不超过6.0gSOx/Kwh。
2006年5月19日起,波罗地海区域(系指波罗地海本身以及波的尼亚湾、芬兰湾和波罗地海入口,以斯卡格拉克海峡中斯卡晏角处的北纬57度44.8分为界)列入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2006年11月22日起,北海区域列入;2007年后将扩展至英吉利海峡区域。
IMO修订《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影响重大
![IMO修订《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影响重大](https://img.taocdn.com/s3/m/e8670b10ff00bed5b9f31dc3.png)
( ) <l0 m. O :1 1 g k 1n r 3 p N x 5 /Wh ( 当于 在现 有基 5— 3 相
础 上降 低 1 8 2 % ) 1 %- 0 6
在 7 举行 的海 事环 境保 护委 员会 ( EC 月 M P )会议 上 .将 介
下 降 2— 3 5 / Wh : g k )
IO 他提 案认 为 对 于在 深水 航行 的船 舶 . M 其 保持 剩余 燃料
的现 有硫 含量 4 5 % 而在 特别 指定 的 S x O 排放 控 制 区 (E A) SC . 需 引进更 高 标准 。N ET N O I R A C 建议 全球 使 用同一 标准 , T 但是 . 船 东可 以选 择使 用剩 余燃 料或 者海 运馏 化物 。
本 次 会议 主要 审议 内容 和结 果如 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新造 柴油机 N x O 标准 (i ITe I) Te I i I r/ r I
◆ Te l irI
生航 运柴 油燃 料 的提炼 过程 事 实上 将终 结增 加 陆上排 放量 .这
一
观 点得 到许 多 国家 的认可 。
工作 组根 据 多数代 表意 见 同意实 施 日期 定为 2 1 年 1 1 0 1 月 日 。工作 组最 终 采用现 有 的 附则 V 模 式 . 据柴 油机 的转 速范 l 根 围 ,提 出 了以下 标准 的建 议草 案 ( 在现 有标 准 Te l 均 i 基础 上 . r
专 家参 加 了气体 排放 工作 组会 议 ,修订 MA P L附则 V。 RO I 修 订 MA P L RO 附则 V 议题 的 首要 问题是 讨论 关 于控 制氧 化 l 硫 (O ) S x 排放 的 四个提 案 。 中 .N ET N O 案 引起 争议 : 其 I RA K 提 T
IMM0306船舶防止大气污染管理规定
![IMM0306船舶防止大气污染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32876cb5022aaea998f0faa.png)
船舶防止大气污染管理规定SHIPBOARD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REGULATION按IAPP国际防止大气污染公约的要求,船员应熟悉维护船上影响大气污染的设备使用规定,轮机长应建立船上有影响大气污染的设备技术档案,严格遵守防止大气污染管理规定。
1 柴油发动机的管理要求1.1 船舶使用的柴油机应当与国际防止发电机大气污染证书(EIAPP)和技术案卷保持一致。
排放船上应当建立“发动机检查记录簿”,记录下发动机的运行参数。
所有影响到柴油机NOX的构件或备件的更换,应当记录在相关的技术案卷内,如:油嘴、缸套、凸轮等;相关的备件必须有标识号。
1.2 船上应制定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相关人员必须熟悉柴油发动机的正确操作程序和维护保养工作。
制定适当的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执行以及适时调整柴油发动机的工况,保证所有系统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1.3应急柴油发电机仅仅应用于应急情况下。
1.4 对于2000年1月1日以前建造的船舶,任一柴油机如有经MARPOL附则Ⅵ第13条中定义的主要改装,必须得到主管机关的认可。
排放的控制2 SOX2.1 燃油的加装管理要求2.1.1 加油过程中轮机长把握好燃油的质量关,要求供应商提供燃油的性能参数。
2.1.2 燃油供应通知单还应附有一份所供燃油的代表样品,该样品应由供应商代表和轮机长在完成加油后加封并签字,由船舶负责保存至燃油基本用完,但无论如何不能少于加油以后的12个月。
2.1.3 样品应附有包括取样的位置和方法、供油开始的日期、供油船或供油装置的名称、受油船舶名称和IMO编号、供受油双方代表姓名和签名、封条识别的细节和燃油等级信息的标签。
排放控制区域的管理要求2.2 SOX2.2.1除了MARPOL公约明确的波罗的海区域和西北欧水域外,欧盟港口和美国加州水域都对船舶使用的燃油含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含硫量不能超过0.1%。
2.2.2当船舶航经对燃油含硫量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前必须加装满足当地要求的燃油,并保存燃油样品和燃油性能参数。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规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规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ec025e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3.png)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规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6.08.22•【文号】海危防〔2016〕454号•【施行日期】2016.08.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规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海危防〔2016〕4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海事监管工作,落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交海发〔2015〕177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进一步规范船舶大气污染防治海事监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对船舶使用合格燃油的监督检查。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应当使用符合《普通柴油》(GB252-2015)第4章规定的技术要求的船用燃油;海事执法人员在查验船舶燃油供受单证时,应重点检查燃油的硫含量、闪点、酸度、凝点、水分、机械杂质等安全和环境保护指标是否满足规定的最低限值要求;需要取样送检的,重点检测硫含量,有条件的可视情抽检其它影响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指标。
对“江海直达船舶”的内涵正在研究中,暂无明确界定,目前主要是特指在满足一定结构和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可进出入海口附近特定海域的内河船舶,不宜将“江海直达船舶”的概念扩大到海船。
海事执法人员在查验进入船舶排放控制区船舶的燃油供受单证时,应重点检查《实施方案》规定的燃油硫含量,以及《船用燃料油》(GB17411-2015)第4章规定的船用馏分燃料油的闪点、酸值、倾点、水分和灰分,船用残渣燃料油的运动黏度、闪点、酸值、倾点、水分、灰分和“铝+硅”等安全和环境保护指标是否满足规定的最低限值要求;需要取样送检的,重点检测硫含量,有条件的可视情抽检其它影响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指标。
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八)
![船舶与港口防污染技术(八)](https://img.taocdn.com/s3/m/28987f46ad02de80d4d840ed.png)
破坏臭氧层物质所占比例
替 代 产 品 开 发
第三节 散装液体泄露及其防止技术
船舶运输的三大液体散货是:石油、化学品、液化气。
万向首艘“游神1”号海上化学品运输船启航
装卸、储运过程中的油气和化学品主要产生于:
1)向储油罐、油舱及火车罐内装液体货物时,罐(舱)内等体积的油 气或化学品被置换顶出罐(舱)。 2)因环境温度的变化,使罐(舱)内浓度较高的混和气由于膨胀而被 排出。 3)因密封不严或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跑、冒、滴、漏。
二、船舶NOx排放控制技术
NOx包括NO、NO2、N2O4等,在柴油机的排气中,NO2的浓度仅为5%, 而N2O4的浓度更低,因此主要研究的氮氧化物便是NO。
NO主要是由于空气和燃料中所含氮在高温下氧化而成,其氧化过程如下:
N2+O·
O2+N ·
NO+N·
NO+O·
船舶柴油机NOx排放的控制措施大体可分为
2、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防止船舶大气污染规则: IMO 第 37次环保会(MPEC37 )上,MARPOL73/78 国际公约原有的 5 条附则基础上,又增加了附则Ⅵ- 防止大气污染规则,并于 1997年正式 通过。
控制船舶释放的要求
限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限制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NOx)的排放
2)氢氧化镁法
该方法是用Mg(OH)2代替第一种方法中的石灰作为吸收剂吸收排烟中的SO2。
吸收反应
SO2 +Mg(OH)2+ 2 H2O 氧化反应 MgSO3• 3H2O+1/2O2 MgSO3• 3H2O
MgSO4+ 3H2O
吸收剂Mg(OH)2的价格比CaCO3价格高,但SO2吸收速度快。
(SMO-31)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管理须知
![(SMO-31)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管理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abbc0e2d561252d380eb6e99.png)
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管理须知1 目的为了规范船舶消耗臭氧物质、排放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船上焚烧等方面实施控制与管理,防止船舶对大气造成污染,特制定本须知。
2 范围适用于公司400总吨及以上的国内航行海船。
3. 消耗臭氧物质控制3.1 消耗臭氧物质系指对大气层臭氧损耗起作用的化合物。
目前船上在船上的臭氧消耗物质主要有制冷剂F-12和F-22,含有卤素物质的灭火器,如HALON1211、HALON1301等。
3.2 每艘船舶应保存一份《消耗臭氧物质记录簿》,由轮机长负责登记、填写。
3.3 大管轮负责对船舶空调系统、冰箱或冰柜的日常检查和维护,禁止对消耗臭氧物质(制冷剂)的任何故意排放。
3.4 新船(2009年9月1日或以后)禁止使用含消耗臭氧物质的设备或装置。
4.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4.1 新船(2009年9月1日或以后)上安装的输出功率大于130千瓦的柴油机必须取得国际防止柴油机造成空气污染证书(EIAPP)。
4.2 船长负责对EIAPP证书的保管,轮机长监督和指导大管轮和二管轮对各自分管的柴油机进行有关的维修、保养及热工参数调整。
5 硫氧化物SOx排放控制5.1 船舶使用的任何燃油硫含量不应超过4.5%(按质量比,m/m)。
5.2 船舶在每次加油时,应认真核对加油单据或油品质量证书中的硫含量。
5.3 《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规定,2016年1月1日起,进入上述排放控制区的船舶,应使用硫含量≤0.5% m/m的燃油。
船舶可采取连接岸电、使用清洁能源、尾气后处理等与上述排放控制要求等效的替代措施。
6. 船上焚烧6.1 禁止船舶在港口、码头和河口焚烧任何物质。
6.2 对未配置焚烧炉的船舶,日常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油、油渣、油破布及其他垃圾均应送岸处理。
探讨_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_的实施_陈显
![探讨_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_的实施_陈显](https://img.taocdn.com/s3/m/9523c82f376baf1ffd4fad03.png)
浅谈主机气缸润滑及其管理
青岛海事局 张修东
内容提要: 结合气 缸润 滑 的 作用 分 析 MAN B&W MC 型柴 油 机 采用 ALPHA Lubricator 电 控 注油 器 的 特点 , 提 出 根据 黏 度 、 燃油含硫量、燃油耗量和气缸油注油率选择气缸油碱度,以及气缸润滑的运行管理要点。 关键词: 柴油机 气缸润滑 管理
·56·
EIAPP 认可时由船级社审批,并一同配备船上。 (3)检查船舶 NOx 排放,发现的问题有: 誗船上未配备柴油机台架试验的数据资料。 誗柴油机零部件和备件(例如喷嘴、喷油泵柱塞、
喷油泵套筒、气缸套、气缸盖、活塞头、排气凸轮、燃油 凸 轮 等 ),没 有 敲 上 明 显 的 识 别 编 号 标 记 , 不 能 追 溯 到 有关的图纸和检验证书。
要注意对故意排放的定义。 若系统和设备由岸上专业
誗禁止使用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装置, 但 2020 公司维护,船上要持有协议副本。
我国的《大气 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也 于 1997 年 开始实施。
严格履行国际公约规定的义务, 贯彻和落实国家 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加强船舶营运环境的规划和管理, 是航运公司的责任。
遵守附则Ⅵ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有关规定, 制订 和 执 行 具 体 实 施 措 施 ,积 极 配 合 PSC、FSC 检 查 ,是 船 公司船舶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但不包括回收或再循环相关的微量释放。 其中特别提
誗消耗臭氧物质系统的维护、检修、修理和处置过
到, 消耗臭氧物质泄漏引起的排放, 无论是否属于故 程,要配有符合附则Ⅵ第 12 条要求的操 作程序,尤其
XX海运有限公司XX海运有限公司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管理须知
![XX海运有限公司XX海运有限公司船舶防止空气污染管理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a07fc46af705cc1754270946.png)
1 目的本须知规定了船舶排放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的要求,“消耗臭氧物质”、“船上焚烧”的管理细则,旨在防止船舶造成对大气污染。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的处室及船舶。
3 定义3.1 SOx:硫氧化物,如SO2等。
3.2 NOx:氮氧化物,如NO2等。
3.3 臭氧损耗物质(ODS):指对大气层臭氧损耗起作用的化合物,ODS包括 CFCs(氯氟碳,一种由氯、氟和碳组成的化合物)、HCFCs(氢氯氟碳,一种由氢、氯、氟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卤素(一种由溴甲烷、四氯化碳和氯甲烷组成的化合物)。
现在在船上臭氧损耗物质主要有制冷剂 F-12 和 F-22,含有卤素物质的灭火剂,如 HALON1211、HALON1301、HALON2402等。
3.4 海上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3.5 EIAPP:船舶设备(柴油机)防止空气污染证书(2009年9月1日后出厂的新船适用)。
4 职责4.1 总则:本规定对船舶“排放氮氧化物(NOx)”、“排放硫氧化物(SOx)”、“消耗臭氧物质”等方面实施控制与管理。
4.2 指导轮机长负责海上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EIAPP证书的获取并保证有效,并指导船舶做好防止大气污染的相关工作。
4.3 船长对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工作负领导、监督、指导、检查之责任。
同时负责对海上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EIAPP证书的保管。
4.4 轮机长协助船长完成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领导、监督、指导、检查工作。
同时负责对防止大气污染所需船舶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4.5 大管轮负责对船上消耗臭氧物质的控制与管理。
4.6 二管轮负责对燃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4.7 三管轮负责“船上焚烧”的控制与管理。
5 实施步骤5.1 对船舶排放氮氧化物(NOx)的控制与管理:5.1.1 船舶在2010年的第一次年度检验时,必需取得海上船舶防止空气污染证书。
5.1.2 船舶总管和轮机长对持有EIAPP证书的柴油机订购的备件要进行把关,确保该备件使用后柴油机性能符合“EIAPP”证书要求。
船舶污染防治规范
![船舶污染防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c31ee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0.png)
船舶污染防治规范船舶在海洋和内河的航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船舶污染防治规范至关重要。
船舶污染主要包括油类污染、污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多个方面。
油类污染是其中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一种。
船舶在运输、装卸以及储存燃油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大量的石油就会进入水体,形成油膜,不仅会影响水体的氧气交换,还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
污水污染主要来自于船舶上的生活污水、舱底污水等。
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态平衡。
垃圾污染则包括船舶上产生的各类生活垃圾、食品废弃物等,如果随意丢弃,会漂浮在水面或沉入水底,对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大气污染主要源于船舶燃烧燃料所排放的废气,其中包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噪声污染则会干扰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动和生存。
为了有效防治船舶污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全面、严格的规范。
首先,在船舶的设计和建造阶段,就应当充分考虑环保因素。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例如,优化船舶的动力系统,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废气排放;安装高效的油水分离设备,确保含油污水达标排放;设置专门的垃圾储存和处理设施,便于分类和处理各类垃圾。
对于船舶的运营管理,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船舶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污染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船员要接受专业的环保培训,了解防污染的知识和操作流程,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排放标准。
在燃油的采购和使用上,要选择质量合格、环保性能好的燃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方面,制定明确的标准和限制。
对于油类污染物,规定船舶在航行、停泊和作业过程中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要求安装油类排放监测设备。
生活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处理,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
垃圾要进行分类收集和存放,在合适的地点进行上岸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第八章防止船舶大气污染
![第八章防止船舶大气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f299cf5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b.png)
第八章防止船舶大气污染第八章防止船舶大气污染船舶作为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发挥着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而,船舶在使用燃油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海洋和减少船舶大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规范和标准。
本章将重点探讨防止船舶大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一、国际法和条约的规定为了减少船舶大气污染,各国签署了多个国际公约和法律文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大气污染防止条例》(MARPOL公约)。
该公约规定了船舶排放控制的基本原则和限值要求,包括限制硫含量、氮氧化物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等。
二、船舶技术改进船舶技术改进是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已经有多种技术被应用于船舶中,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排放控制区域(ECA)技术和净化装置等。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指将尾气通过催化剂进行还原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水。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船舶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减少空气污染。
排放控制区域技术是指在特定区域内限制船舶排放的技术。
这些区域通常为海峡、港口和沿海地区等,船舶在进入这些区域时需要使用低硫燃油或者安装脱硫装置,以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净化装置是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对船舶尾气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船舶颗粒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改善船舶大气污染问题。
三、燃料切换和能源多样化船舶使用的燃油种类对大气污染有着直接的影响。
目前,主要的船舶燃料是重油,其中含有大量的硫。
为了减少船舶大气污染,可以考虑使用低硫燃油或者其他清洁能源替代重油。
例如,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燃料,其在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硫氧化物和颗粒物。
此外,船舶也可以考虑采用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船舶对传统燃料的依赖,也可以降低船舶大气污染排放。
四、培训和意识提升为了推动船舶大气污染的减少,需要培训船舶操作人员和船舶企业的相关人员,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附则Ⅵ解释
![《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附则Ⅵ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bb7d4ebed5b9f3f90f1cea.png)
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2006年8月23日对我国生效。
附则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七个方面,除确定了附则的适用范围外,还提出了禁止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限制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制琉氧化物的排放、限制发挥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限制船上焚烧等规定,并给出了主要控制措施。
1.定义与适用范围1)定义(1)消耗臭氧层物质系指在应用或解释本附则时有效的1987 年消耗臭氧层物质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定义的并在该议定书附件中所列的受控制物质;(2)残油系指来自燃油或润滑油分离器的油泥,主机或副机的废弃润滑油,或舱底水分离器、油过滤装置或滴油盘的废油。
(3)船上焚烧系指把船舶正常作业时产生的废物或其他物质在船上进行焚烧。
(4)船上焚烧炉系指以焚烧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船上设备。
(5)SOx排放控制区系指要求对船舶SOx排放采取特殊强制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SOx 造成大气污染以及随之对陆地和海洋区域造成不利影响的区域。
2)适用范围除另有规定者外,附则的规定适用于所有船舶。
2.一般免除本附则的条款不适用于下述情况:(1)以保护船舶安全或海上救助人命为目的所必需的任何排放;或(2)由船舶或其设备破损而引起的任何排放,只要在发生破损或发现排放后为防止或尽量减少排放已采取一切合理预防措施,但如船东或船长有意造成损坏或明知损坏可能发生仍草率行事者除外。
3.检验与发证1)检验凡400 总吨及以上的船舶以及所有固定式和移动式钻井平台和其他平台,应进行规定的初次检验、定期检验、中间检验,以保证设备和布置完全符合本附则的要求并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况。
2)发证(1)船舶或平台按本附则第5条规定进行检验之后,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IAPP)应由主管机关或经主管机关正式授权的任何人员或组织签发。
不论哪种情况,主管机关对证书负有全部责任。
(2)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用发证国的官方文字写成。
如所用文字既非英文、法文又非西班牙文,则该文本中还应包括这三种文字之一的译文。
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
![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edb8aa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4.png)
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是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随着船舶产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这直接威胁到了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存。
因此,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根据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船舶排放的种类和标准将被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其中,船舶废气排放是重点关注的方面之一。
目前,船舶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中,将加强对船舶废气中硫含量的控制,确保船舶废气排放达到更加严格的标准。
此外,对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也将进行限制,例如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其次,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将强调船舶排放监测和数据报告的重要性。
为了有效控制船舶排放,船舶必须配备相关的监测设备,并定期报告排放数据。
这将有助于对船舶的排放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追溯,以及对不合规船舶进行处罚和监管。
此外,船舶排放数据的报告也将有助于为船舶企业和政府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第三,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将加强船舶废物和污水的处理与处置。
船舶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水,如果这些废物和污水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处置,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在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中,将对船舶的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并加强对船舶废物和污水排放行为的监管。
最后,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还将加强对船舶的检查和执法力度。
通过加强对船舶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船舶的污染行为。
同时,对于违反防污染管理制度的船舶将进行严厉的处罚,包括经济制裁和航行限制等。
这将形成对船舶企业的有力约束,迫使其更加严格遵守防污染管理制度,减少污染排放。
综上所述,2023年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度的出台将从多个方面促进船舶排放的减少和治理。
通过规范船舶排放标准、加强排放监测和数据报告、加强废物和污水处理与处置,以及加强检查和执法力度,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船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船舶海事环境保护规定
![船舶海事环境保护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e6baf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4.png)
船舶海事环境保护规定引言随着全球海上贸易和水上旅游业的不断增长,船舶的数量和规模也在迅速增加。
然而,船舶的排放和废弃物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各国制定了一系列船舶海事环境保护规定。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船舶海事环境保护的规定和标准。
一、大气污染防控1.1 燃料选择和减排要求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船舶应使用低硫燃料或安装废气处理装置,以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船舶还应根据其类型和排出量,控制并监测二氧化碳排放量。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对不符合规定的船舶进行处罚和整改。
1.2 港口污染防治为了减少港口污染,船舶进入港口前应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各港口管理机构应设立监测站,对进出港船舶的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
同时,港口应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推广低碳和环保船舶的使用。
1.3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船舶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各国应加强对船舶的监测和管理。
船舶所有权人应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测和核查。
同时,应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如液化天然气等。
二、海洋污染防治2.1 油污防控措施船舶在航行和操作中可能会发生油污事故,为了防止和控制油污污染,船舶应配备适当的油污防治设备和紧急响应预案。
航行期间,油污物的排放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同时,各国还应建立油污污染应急响应机制,提供及时的救援和处理。
2.2 废弃物处理管理船舶在航行和在港期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船舶垃圾、危险废物等。
船舶应配备相应的废弃物存储和处理设备,并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储存和处置废弃物。
港口管理机构应设立废弃物接收设施,并组织废弃物的妥善处置。
2.3 生物入侵防治随着船舶在全球范围内的航行活动,生物入侵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防止外来物种的传播和入侵,船舶应遵守相关的生物污染防治要求,如采取生物污染预防措施、规范船舶的舱、船底和船员的消毒和清洗等。
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6b2c2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3b.png)
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11.11•【字号】沧州市人民政府令〔2024〕第2号•【施行日期】2024.12.12•【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沧州市人民政府令〔2024〕第2号《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11月11日市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12日起施行。
市长向辉2024年11月11日沧州市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防治,保护和改善沿海区域大气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若干规定》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管辖海域内非军事船舶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条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港口岸电、船舶受电等设施建设和改造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港口岸电设施、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和使用,清洁能源或者新能源动力船舶建造等按照规定给予支持。
第四条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负责对非渔业、非体育船舶受电设施安装、燃油装载和使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等实施监督管理。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对渔业船舶燃油装载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职责负责对生产、销售的船舶燃油质量实施监督管理。
港口、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法律、法规、规章对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有明确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规范、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要求,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六条船舶排放大气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禁止船舶在本市港内水域使用焚烧炉。
第七条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船舶燃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于2005年生效随着萨摩亚独立国的批准加入,《MARPOL73/78》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将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
根据《MARPOL73/78》1997年议定书,附则Ⅵ将于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50%的至少15个国家批准之后12个月生效。
随着2004年5月18日第十五个国家萨摩亚独立国的加入,接受附则Ⅵ国家的船舶已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4.57%。
《MARPOL73/78》附则Ⅵ对船舶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提出了限制要求,并且禁止故意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
船舶新证书--IAPP证书
一、概述
1997年9月,在《MAPOL 73/78公约》的缔约国会议上,通过了《MAPOL 73/78公约》97议定书,97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在《MAPOL 73/78公约》中增加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按照97议定书第6条的规定,该附则VI 在不少于15个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50%的国家接受之日起的12个月后生效。
2004年5月18日,萨摩亚群岛政府批准了《MAPOL 73/78公约》97议定书和附则VI,至此该附则VI已达到了97议定书所规定的生效条件,并于2005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按97议定书的规定要求,所有适用的船舶必须持有经船旗国或主管机关认可的船级社经检验通过后签发的IAPP证书。
IAPP证书(International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Certificate)的全称国际防止大气污染证书。
IAPP证书适用于所有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
二、主要内容和规定要求
《MAPOL 73/78公约》附则VI的主要内容是对船舶排放的消耗臭氧物质、氮氧化物(N0X)、硫氧化物(S0X)、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S)及船用焚烧物进行控制,以防止这些排放物对大气的进一步污染。
1、对消耗臭氧物质的控制:是对包括有消耗臭氧物质的设备,如灭火器和制冷设备(中央空调、冰箱、冰柜、伙食冰机等),进行控制和检验,以禁止消耗臭氧物质的任何故意排放、并禁止安装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设备。
除了含有氢化氯氟(HCFC)的新设备在2020年之前还允许安装外,其他所有的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设备禁止再安装使用。
2、对氮氧化物(N0X)的控制:是对2000年1月1日或以后建造或进行过重大改造过的船舶、输出功率大于130KW的柴油机(但不包括仅用于应急情况下用的柴油机)的排烟中氮氧化物(N0X)的含量进行限制。
所有以上适用的柴油机必须在船级社的监控下,进行N0X排放量的测定;如符合附则VI的规定值,船级社将给每一台柴油机发放EIAPP证书或符合证明。
对2005年5月19日前建造或进行过重大改造过的船舶上安装的柴油机免除这个要求。
3、对硫氧化物(S0X)的控制:是对船舶使用的所有燃料油中含硫量进行控制。
船舶所使用的燃料油含硫量应不超过4.5% m/m。
附则VI还允许对“S0X排放控制区”制定更严格的排放规定。
如果船舶进入“S0X排放控制区”区域,其使用的燃料油含硫量应不超过1.5% m/m,否则应使用经认可的废气滤清装置,将船舶(包括主、付机、锅炉等)设备的S0X排放总量控制在6.0 g/kWh或以下。
目前,波罗的海区域已被97议定书指定为“S0X排放控制区”,将在2006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而北海区域也将在2007年生效为“S0X排放控制区”。
4、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0CS)的控制:是对油轮、液货船的蒸汽收集系统进行检验。
所有航行到97议定书缔约国指定的、应按附则VI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0CS)进行控制的港口、装卸站的油轮、液货船都应配备由主管机关认可的蒸汽收集系统。
但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指定的港口或装卸站。
这一控制主要适用与油轮、液货船,目前对散货船、集装箱船还不适用。
5、对船用焚烧物的控制:是指对船舶焚烧炉的焚烧物进行控制。
禁止船舶焚烧特定的物质:如:多氯联苯(PCBS)、含有超过微量重金属的垃圾、含有卤素化合物的精炼石油产品等。
同时,对船用焚烧炉进行检验,所有
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安装使用的船用焚烧炉必须取得由主管机构或船级社按照MEPC.76(40)要求进行检验的型式认可证书。
三、证书的签发和时间要求
1、证书的有效期
所有400总吨或400总吨以上的国际航行船舶,在经船级社进行检查、检验满意后签发,证书的有效期自签发日期起有效期五年,同其他证书相同,需进行一年一次的年度检验和二年半一次的中间检验、五年到期的换证检验。
2、证书的初次检验
所有适用的船舶,在2005年5月19日附则VI生效之后的第一次进坞检验时进行IAPP证书的初次检验,但无论什么情况下,不得迟于2008年5月18日前必须完成初次检验。
四、初次检验时的要求
由于各家船级社对MAPOL公约97议定书和《MAPOL 73/78公约》ANNEX VI 的理解结合了各船级社各自的入级规范,因此在进行初次检验,具体的要求和做法会有稍许的不同,但大的方面是基本相同的。
(一)2000年1月1日之前建造的船舶
主要的检验内容是对消耗臭氧物质和硫氧化物(S0X)的控制。
1、对消耗臭氧物质的控制,主要是对船舶制冷设备的控制:
●建立目前船舶已有的制冷设备清单,禁止再安装使用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新设备;清单的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和使用位置(或场合)、设备牌号和型号、制冷剂种类和数量、出厂日期。
●统计目前船舶已有的制冷剂种类和数量清单,并严格按这个清单填写制冷剂的存量、申请和消耗。
●建立目前船舶已有的制冷设备的维修记录,包括制冷剂的添加记录。
2、对硫氧化物(S0X)的控制,主要是对2005年5月19日之后船舶新加的燃料油的含硫量进行控制。
●所有的加油单必须保存在船,燃油供应商必须在加油单中详细提供如下的资料:接受加油船舶的名称和IMO编号(即本船的船名和IMO编号)、加油港口、加油日期、燃油供应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号码、产品名称、加油数量、15℃时的密度、含硫量等。
●船舶应选择合适的地方存放每一次加油、每一个品种的油样,所有的油样应在船至少保存三年。
●无论该轮是否有可能进入“S0X排放控制区”这一特殊区域,都必须事先做好进入该区域的准备工作。
由于目前已有的船舶已不可能或没有条件增加经认可的废气滤清装置,就必须是使用更低含硫量的燃料油,也必须事先指定一个或二个专用的油仓来存放含硫量低于1.5% m/m的燃料油;同时制定一个换油程序,以确保正好进入“S0X排放控制区”时正好使用含硫量低于1.5% m/m的燃料油,以满足规定要求。
●对于CCS的做法,要求船舶复印一份“燃油驳运管路图”,并将使用含硫
量低于1.5% m/m的燃料油的具体管路、阀等标示和注明。
(二)2000年1月1日之后建造的船舶
主要的检验内容除了对消耗臭氧物质和硫氧化物(S0X)的控制外,还应已经具备适用的柴油机的EIAPP证书(Engine International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Certificate)和按照MEPC.76(40)要求进行检验的船用焚烧炉型式认可证书。
五、目前要重视的事项
1、《MAPOL 73/78公约》关于防止大气污染的附则VI正式生效后,PSC检查中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和重视加大对船舶是否符合附则VI要求的检查力度,这一检查力度并不限制在是否按期取得IAPP证书。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船舶还没有取得IAPP证书,但是附则VI的正式生效后,所有的船舶就必须立即满足公约的这一强制性的要求,特别是要求2000年1月1日或以后建造或进行过重大改造过的船舶、输出功率大于130KW的柴油机必须是已持有EIAPP证书或符合证明和2000年1月1日及以后安装使用的船用焚烧炉必须取得注明是按照MEPC.76(40)要求进行检验的型式认可证书。
对适用的柴油机要取得EIAPP证书,必须进行N0X排放量的测定,97议定书同时规定采用IMO所制定的《N0X技术规则》,船级社在对柴油机进行N0X排
放量测定时,柴油机制造厂家必须先准备并提供满足《N0X技术规则》的技术文件,如:柴油机参数记录簿、船舶直接测量和监控设备的操作手册等。
对2000年1月1日之后建造的船舶目前已有的适用柴油机EIAPP证书或符合证明、技术文件和船用焚烧炉按照MEPC.76(40)要求进行检验的型式认可证书必须在船上保存。
船长必须熟悉、了解EIAPP证书或符合证明、技术文件和型式认可证书,并可随时取出。
注:经查验,我司所有2000年1月1日后建造的船舶,均已备有EIAPP证书或符合证明和船用焚烧炉按照MEPC.76(40)要求进行检验的型式认可证书,各轮船长应将这些证书及相关的技术文件集中存放,以便检查,如缺失、短少应及时报告机务部。
目前在日本PSC检查中,已经有一条CCS船级的船因没有持有适用柴油机EIAPP证书而被滞留,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2、按照《MAPOL 73/78公约》附则VI第14(6)的规定,船舶在进入“S0X 排放控制区”这个特殊区域前进行由含硫量为4.5% m/m的燃料油换用含硫量为1.5% m/m的燃料油时,船舶应在航海日志中详细记录1.5% m/m的燃料油的仓容、存量、转换日期、时间和航行位置。
3、对于2005年5月19日之后加装的燃料油,船舶必须保存所有的加油记录单,并且所有的加油记录单必须符合附则VI规定的要求
4、2005年5月19日之后,船舶冰箱需要换新时,必须是符合附则VI对消耗臭氧物质控制的新设备,同时还必须向船级社备案和修正船舶已有的制冷设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