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体制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根据国家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大学生体质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运动知识匮乏、缺乏身体锻炼意识、网络兴趣高于运动兴趣、运动环境及社会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运动习惯。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90-01
大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自我体育运动能力的最后环节,也是养成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途径,经过调研和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提高学生锻炼能力和培养学生运动习
惯的目标。突破传统教学定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1 加强理论课教学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体育理论知识的匮乏是影响学生自主锻炼习惯提高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体育课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1.1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
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调查显示:体育理论教学占体育教学比重
小,每学期一般在开课前1~2学时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内容简单而枯燥,教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掌握浅显。
1.2 体育理论课内容要丰富
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料,图片,体育模型容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了解身体结构特点和各个阶段身体发育特点,掌握身体各部位基本运动原理,掌握体育保健卫生常识,掌握体育锻炼原则,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制定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学会身心健康自我评价,学会欣赏体育,享受体育带给生活的乐趣。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强化了对体育的认识,提高了知识面,调动学生体育锻炼潜在意识。
2 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根据我院5年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现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成熟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最佳时期。在体育教学中,要转变学生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重要性、延续性和价值观。体育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生活中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作保障,体育更是减轻压力,获得愉悦心情的一种方式,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体育锻炼要坚持,要循
序渐近,身体状况是随体育锻炼强弱而变化的,不运动身体素质就慢慢变差,所以要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3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倾向,可激发人的求知欲,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体育教学重技能培训,强调身体练习,手段单一,课堂枯燥无味,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给学生巨大的吸引,网游,网络购物等等,网络虚拟空间有一双无型的大手抓住学生,在学生的情感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抢夺了学生的运动时间和机会。久而久之想运动的学生失去了运动的主动性。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1 作学生的朋友,参与学生活动
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要融洽,作学生的朋友,不要让学生认为你是高高在上而且是严厉指挥者,产生畏惧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当师生关系融洽、平等时,学生就会愿意去学习,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参与其中,用特殊方式和学生情感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课堂上切记教师是主导,和学生拉近距离并不矛盾。
3.2 语言要生动有趣,要及时给予鼓励
语言是一门艺术,生动有趣的语言能使人产生愉悦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体育教师精心备课,授课语言要精练,生动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要把握时机,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增强信心,当学生对动作完成很好时要给予肯定,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学生也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更会影响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其中。当学生完成动作失败时,要及时鼓励,再接再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勇气。
3.3 教学形式多样,教法灵活
90后的学生好动,爱玩,如果教学形式单一,教法老套,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比如在教学中采用多样游戏,教学分组对抗赛等,使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得到锻炼。
3.4 体育选课,增加可选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选课制度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我们要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愿意上课,并能很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加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基本运动原理结合自身条件及所处运动环境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达到健身目的的能力。运动能力是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必要条件,没有能力去运动,何谈习惯。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知识是有限的,但创造是无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
学中至关重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创造出适合自身条件和环境的运动方式方法进行锻炼。
4.2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评价能力
身体锻炼在于合理和科学,想要发挥体育锻炼的优势作用,就必须遵循锻炼原则,科学选择锻炼的内容、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不是固定的,有“观察期”和“调整期”。
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自我调控,随着运动,对身体的发展要有自我评价达到科学合理。
5 广泛开展学生群体活动
为了养成学生运动习惯,应广泛开展学生群体活动,为学生创造体育氛围,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开展好院级各项体育竞赛,积极参加校际友谊赛。开展冬季冰雪活动。各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月活动等等。活动开展要影响范围广,要全民动员,要全民参与,调动广大学生运动积极性,养成学生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永科.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12):186-188.
[2] 孙佐枫,刘杰.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的习惯[j].天中学刊,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