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大学生如何正确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如何正确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能提高学业表现和心理素质。
然而,由于大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张等原因,许多人缺乏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计划。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如何正确进行体育锻炼,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正确的体育锻炼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首先要确定每周的锻炼时间和频率。
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天或每周的锻炼时间。
其次,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和锻炼目标,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和强度。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适度的伸展运动如瑜伽、太极拳等可以增加柔韧性。
二、注意细节,保护身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学生需要注意细节以保护身体。
首先要保持适度的休息,避免过度锻炼导致疲劳和受伤。
其次要注意热身和拉伸运动,以预防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合理的饮食和水分摄入也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缺乏能量和水分会影响锻炼效果和身体恢复。
三、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体育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参加校园俱乐部或社团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可以增加锻炼的趣味性和社交性。
此外,大学生也可以借助健身房或运动器材,进行个人锻炼。
保持锻炼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兴趣,增加锻炼的持久性。
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大学生才能持续进行体育锻炼并享受到健康和快乐。
首先要坚持长期锻炼,不断积累锻炼成果。
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适量的锻炼。
另外,营造锻炼的良好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与朋友一起锻炼、选择适宜的场地等。
五、借助科技手段,提高锻炼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可以借助各种科技手段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
例如,使用运动手环或健康App进行步数监测和运动记录,这样有助于激发锻炼积极性和监控锻炼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学习和参与虚拟锻炼课程,使锻炼更具趣味性和刺激性。
大学生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耐力与毅力
大学生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耐力与毅力大学生如何在体育锻炼中培养耐力与毅力在大学生活中,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一种身体活动,更是培养耐力与毅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你们的指导者,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体育锻炼来培养这些品质的见解。
首先,想象一下你们的身体是一架精密的机器。
每次锻炼,你们都在为这台机器增添动力,使其更为强壮。
刚开始,也许你们会觉得力不从心,肌肉酸痛,呼吸急促。
这时候,请记住,毅力的种子正在你们的体内悄然生根。
当你们坚持不懈地每天锻炼,这种种子就像小树苗一样,慢慢长大,变得更加坚强。
其次,耐心也是培养耐力的重要一环。
每一次跑步、举重或者参与团体运动,都是对耐心的一次考验。
想象一下,当你们挥汗如雨地跑步时,每一步都在训练你们的内心力量。
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每一次坚持都在雕刻你们的意志,使其更加坚定。
除了身体的锻炼,运动还有助于培养你们的团队精神。
在球场上或者跑道上,你们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与队友们肩并肩作战。
学会倾听教练的指导,学会与队友合作,这些都是在大学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它们不仅能在运动中帮助你们取得胜利,也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你们的利器。
最后,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赢得比赛或者保持健康,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当你们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你们也在养成坚持不懈的品质。
这种品质将贯穿你们的一生,不论面对何种挑战,都能让你们坚定地迎接并克服。
因此,大学生们,请珍惜每一次体育锻炼的机会。
不要把它仅仅视为一项任务,而是将其视为一次机会,一次锤炼自己内心强度的机会。
通过锻炼,你们不仅能塑造健康的身体,更能培养出无坚不摧的耐力与毅力,成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关于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
关于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建议在针对我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锻炼状况尚可,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21世纪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从容面对激烈竞争中的各种挑战。
为了进一步培养大学生养成规律的锻炼的习惯,我们从以下两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Ⅰ.针对大学生自身1.大学生应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身体锻炼,为以后工作和参加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2.将认识与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充实利用课余时间,形成自身的体育锻炼的严格计划与安排,养成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3.积极参加一些运动赛事,在竞技参与中寻找更多更丰富的运动体验。
Ⅱ.针对校方1.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
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
大力加强体育锻炼教育, 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
体育教师也要从组织、引导、掌握锻炼方法、提高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积极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开展体育活动。
2.加大力度发展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练中去。
大学生对各类有新意有活力的校园活动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校园活动团体。
这种建立在体育锻炼和比赛基础上的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新兴活动团体,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他们有计划、有目的、有发展的去参加体育锻炼,使其既强健体魄、陶冶情操,同时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相当有利。
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深远的意义。
3.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
设备先进,器械齐全的教学训练场地和体育场馆都将会给学生在视觉感受方面增添美感,自然就会因环境优势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并进一步加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浅谈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作者:李志君来源:《商情》2018年第06期【摘要】体育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不仅是个人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和现代人追求文明生活的需要,更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培养锻炼习惯终身体育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认识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
如果既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
例如,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一听到要跑步就叫苦,更谈不上对于跑步有兴趣和习惯了,可每学期的体能测试又必须进行。
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喜欢打篮球,刚才还在叫苦,可一踢起足球或打起篮球就生龙活虎,什么累都忘了。
于是教师就有意识地多组织教学比赛,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充分的锻炼。
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教师及时指出:“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想踢好足球打好球的基本保证。
”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科学地进行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
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
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许多学生渐渐失去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面对这一现象,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体育运动的宣传和推广。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如运动会、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并通过校报、校园广播等渠道广泛宣传。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运动员或体育明星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鼓励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
这样一来,学生们会更加了解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校内外的各类体育活动,如报名参加学校的足球队、篮球队、田径队等。
同时,在家庭中,家长也可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运动,如骑自行车、跑步等,这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增强孩子对体育运动的体验和乐趣。
此外,学校和家长还应该共同营造积极的体育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确保学生们能够有条件进行体育锻炼。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特色的体育课程,如武术、跆拳道、游泳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参与其中。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户外体育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最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更加注重体育教育的意义和效果。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教育。
通过体育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团队协作、竞争意识、自律等重要品质,同时也能够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体育纳入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通过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体育运动,获得身心的双重发展。
希望借助各方的努力,未来的学生们都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享受运动的快乐。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在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少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体育锻炼,导致体质下降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
因此,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一、加强体育教育的必要性体育作为一种全面发展大学生身心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经过体育教育,大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素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
因此,加强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需要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一方面,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体育教学方式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集体游戏、小组合作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三、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学校需要建设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场地。
这样一来,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培养起对体育的热爱和兴趣。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进一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加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和运动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和社团,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教练和体育明星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优秀的体育人才。
五、注重运动与学业的平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锻炼习惯,我们应该注重运动与学业的平衡。
虽然学业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但合理的安排和时间管理可以使得学生既能有时间学习又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和引导,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有益于学习的,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体育锻炼在学生的身心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电子设备和学业上,忽视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
首先,学校应该着重在体育课程中注入互动和趣味性。
相比传统的体育课,缺乏趣味和创新的内容容易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并对体育锻炼持消极态度。
为此,体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吸引学生的参与,并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运动会、篮球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家长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作为学生的榜样,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并鼓励孩子加入体育社团或俱乐部。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学校合作,推动开展亲子体育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不仅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还可以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第三,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的培养。
政府可以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资,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便捷性。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并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学校和家长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意识的教育。
通过开设与体育锻炼和健康相关的课程,如健康教育、营养学等,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和家长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健身活动和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家长、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共同努力,通过创新的体育课程设计、积极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生体育锻炼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学生体育锻炼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一、现代学生体育状况的挑战现代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容易患上各种疾病,例如肥胖、近视等。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体育锻炼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提高体育意识,培养主动锻炼的习惯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体育健康的认知。
通过开展体育知识普及讲座、举办体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他们锻炼的兴趣。
三、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提高学生参与度学校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
除了传统的田径和球类运动,还可以引入跆拳道、游泳、瑜伽等项目,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锻炼身体。
四、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时间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应该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的时间。
提倡将体育课程放在上午,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进行充分的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优化课外体育活动除了课堂上的体育锻炼,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际比赛、社团活动等,让他们在与他人交流、合作中提高体育水平,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建立健康的食堂和零食机制健康的体育锻炼需要合理饮食支持。
学校应该建立健康的食堂机制,提供营养均衡的菜肴,避免油腻和垃圾食品的摄入。
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健康零食机制,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小吃选择。
七、督促家长参与学生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育习惯不仅仅需要学校的帮助,家长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发放家校通知、举办家长会等方式,提醒家长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监督。
八、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建设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建设。
增加运动场地、购置先进的健身器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条件和环境。
九、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体育态度体育锻炼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和健康心理。
学校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体育成果和体验,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体育态度,培养自信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究
1 加强理论课教 学
理论 是行动 的指南 , 体 育 理 论 知 识 的 匮乏 是 影 响学 生 自主 锻 炼 习 惯提 高 的 关 键 所在 , 因此 , 大学 体 育课 体 育 理 论知 识 教 学 是 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 1 . 1 大 学体 育理论 课教 学现 状 通过 对黑龙 江省 高校调 查显示 : 体 育 理 论 教 学 占体 育 教 学 比重 小 , 每 学 期 一 般 在 开课前 l ~2 学 时讲授体育理论知 识 , 内 容简单 而枯 燥 , 教师备 课不 充分 , 照 本 宣 科, 不生动 , 调 动 不起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对 知识掌握浅 显。 、 1 . 2 体 育理论 课 内容要 丰富 利 用 生 动 的影 像 资 料 , 图片 , 体 育 模 型 容 和 先进 的教 学 手 段 , 理论 与实 践 相 结 合 ,
2 提高学生 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根 据我院 5 年 来 体 质 健 康 测 试 数 据 分 析, 现 代大 学 生 身 体 素 质较 差 , 而 且 有 逐 年 下降的趋 势 , 其 主 要 原 因是 大 部 分 学 生 体 育 锻 炼 意识 淡 薄 。 大 学 阶 段 是 学 生 思 想 成 熟时期 , 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期 , 因此 , 高 校 体 育 教 育在 这 个 阶 段 是 培 养学 生 积 极 参 与 体 育锻 炼 意 识 的 最佳 时 期 。 在 体 育 教 学中, 要 转 变学 生 观 念 , 使 学 生 认 识 到 体 育 重要 性 、 延 续 性 和价 值观 。 体 育是 人 的 身 心 健康 发 展 的需 要 , 也 是适 应 社 会 的 需 要 , 当 今社 会生 活节 奏 快 , 工作 , 学 习 生活 中 必须 有健 康 的 身体 , 充 沛 的 精 力作 保障 , 体 育 更 是减轻压 力, 获 得愉 悦心 情 的一 种 方 式 , 是 用 多样游 戏 , 教学分组对抗赛等 , 使 学生 在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
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中,体育锻炼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更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管理压力、提升身体素质,并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健康的基础。
大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年轻人的身体正经历着迅速的变化,心智也在不断成熟。
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首先,规律的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几率。
在密集的学业压力和偶尔的熬夜下,大学生的免疫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升抵抗力,确保身体健康。
其次,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缓解压力和焦虑。
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如学术压力、人际关系和未来的规划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运动是释放压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通过体育锻炼,大学生可以释放体内的紧张情绪,提高心情,改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运动能够刺激体内的内啡肽分泌,这是一种自然的“幸福荷尔蒙”,能够帮助人们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时间管理方面,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也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组织自己的生活。
设定固定的锻炼时间,不仅能够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还能够增强自律性。
这种规律性的安排能使大学生在繁忙的课程安排中找到平衡,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通过锻炼,大学生能够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从而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的机会。
在参加集体运动项目时,大学生可以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
团队运动还能够增强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融入集体,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这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要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大学生在初次接触体育锻炼时,可能会感到疲惫或者没有足够的动力,这时,设立合理的目标和制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生可以从简单的运动开始,例如每天早晨的晨跑或者晚上的散步,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培养大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习惯的探讨
主体 ,确实提 高学 生的 自主意识和主体意识。
教师在教育 方式上 ,必须树立 “ 康第一 ”的教育观念 ,以社会 踺 需 要和 学生发 展为重点 .以提高学 生的 身体素质 为核 心 ,全 面体现 “ 知识与技 能 、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 能 ,让学 生成为学 习的主人 ,而不是学习的奴隶 : ( 2)培养和激 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动 机:体 育锻炼动机是造就 强 健体 魄的重要组 成因素 .甚至可 以说是 “ 锻炼过程之核心” 。因此 , 教 师的工作 目标 是把大 多数学生的 “ 我练 ”转变 “ 要 我要练 ”的 自
觉行动 。
育的观念 、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知识规律和方法 、了解 自身的特 点和弱 点 、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锻炼 的自觉性 。
2 终 身 体 育 习惯 的 重 要 性
( ) 1 什么是终 身体育 。 “ 身体育”是指人 由生物人变成 社会 终 人 ,用体 育作为锻炼 身体的具体 方法的整个 人生过 程一如果说 “ 劳动 刨造人” ,那么体育就使人变成完整的人。体育将 伴随人类发展的整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长时间的学习和沉迷于电子设备等娱乐活动已经导致了学生们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
所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并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学校和家庭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提供全面的体育设施和良好的锻炼环境。
例如,增加足球场、篮球场以及乒乓球和羽毛球等运动器材的供应量,这样学生们就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课外俱乐部,例如运动会、足球比赛和游泳比赛等,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除了学校的努力,家庭也应该起到关键作用。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体育锻炼习惯,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例如,家长应该定期陪伴孩子一起锻炼,例如散步、骑自行车或游泳等,这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并激发孩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此外,家长还应该树立榜样,自己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鼓励孩子参与其中。
通过亲身示范,家长们能够让孩子们看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尽管学校和家庭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们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并自觉地安排好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他们可以选择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例如组织运动小组或者在课余时间一起参加各种运动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培养。
学校和家庭应该形成合力,将体育锻炼纳入课程和家庭规划中。
从学生进入学校起,就应该树立起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同时,学生也要自觉地安排好学习和锻炼的时间,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只有从小培养起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够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体育技巧习惯
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体育技巧习惯在大学的校园里,体育活动是学生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体育技巧不仅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心理韧性,促进社交互动。
要建立有效的体育技巧习惯,大学生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确立明确的目标是关键。
设定具体的体育目标,如每周进行三次跑步、提高某项运动的技能等,能帮助学生们保持动力。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衡量的,并且具备挑战性,但也要确保可实现。
例如,若目标是提高篮球投篮命中率,可以设定每周训练的次数和频率,并记录每次训练后的进步情况。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至关重要。
大学生的课程安排和课外活动繁多,找到适合的时间段进行体育锻炼是建立习惯的基础。
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将锻炼时间固定下来,避免临时挤出时间。
无论是早晨晨跑还是晚间的健身房训练,保持规律性是形成习惯的核心。
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也是必不可少的。
刚开始时,训练强度不应过高,以免引发身体不适或受伤。
可以从基础的运动开始,如慢跑、拉伸等,逐步增加难度和强度。
随着技巧的提高,再引入更多的挑战性动作和复杂的训练内容,逐步提升整体水平。
此外,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建立体育技巧习惯也有着重要影响。
面对训练中的困难和挫折,大学生应学会自我鼓励,看到自己的进步而非局限于暂时的失败。
设立小目标并不断达成,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推动持续的锻炼。
社交支持同样不可忽视。
参与体育活动时,与朋友、同学一起锻炼不仅能提高锻炼的趣味性,还能提供额外的动力和支持。
加入校内运动俱乐部或团队,或与朋友共同制定锻炼计划,可以让坚持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
最后,合理的休息和饮食是确保体育技巧习惯有效性的基础。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避免过度疲劳带来的负面影响。
健康的饮食则为运动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提高训练效果。
确保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能够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更具活力和耐力。
通过这些步骤,大学生们可以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技巧习惯。
目标明确、时间安排合理、循序渐进的训练、积极的心态、社交支持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要素共同作用,最终将帮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并将这些良好的习惯融入日常生活中。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锻炼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锻炼习惯摘要:体育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自主的学习,充分认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意义,充分理解体育锻炼的内在本质,体验体育中的乐趣,从而热爱体育运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是当前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首先保证健康,然后才能搞好学习和工作。
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其体育能力,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增强其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是摆在大学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从对体育的认识到个体体育行为的产生,乃至最终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一、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的概念阐述1.动机概念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而且这种行动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
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
它对体育学习或锻炼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运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体育动机是在个体的身体活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受到外部刺激或诱因的影响。
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动机驱动的,而是由几种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动机联合驱动的。
2.体育锻炼习惯(1)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
习惯行为是人们在多次重复某一事物并逐渐将其变成自身需要的一种行为,它与人的主观意识、倾向、态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习惯是构成一个人个性的主要内容,也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主要标志。
动机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力求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在动机指向并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参与和干扰,目标并不一定都能顺利地实现,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体育锻炼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
然而,由于学校生活的繁琐和压力,很多大学生只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
而忽略了体育锻炼对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怎样让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很重要的。
一、着重培养兴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不高是普遍现象,作为体育补习班的老师我们要帮助学生培养健身兴趣,从锻炼动机、锻炼形式、锻炼节奏、锻炼场所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逐渐发现体育锻炼的乐趣。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系列体育锻炼方案,如健身、慢跑、球类运动等多样化的锻炼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二、实行科学化的锻炼计划科学的锻炼计划是保持锻炼习惯的重要手段。
锻炼计划要科学,包括锻炼时间的安排、锻炼强度和锻炼频率的合理制定。
因此,学生可以制定具体的锻炼计划,并在计划中注明每次锻炼的项目、时间、强度和目标,以此来监测并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
同时,要注意预防锻炼过量和锻炼不当的情况,以免造成身体上的疲惫或受伤。
三、营造良好的氛围社交影响是人的习惯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将会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
大学生之间可以成立健身组织或者锻炼小组,组织体育比赛或线上分享健身经验,营造轻松、健康的氛围。
而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运动视频或健身心得,同样可以增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看法,达到让锻炼成为一种运动文化的目的。
四、重视运动的意义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运动本身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同时还有利于改善心理素质,有助于释放身心压力,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与此同时,人还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了解人的身体构造及其功能,了解人体适应和反应机制、训练原则和方法,并能够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活动有益因素和消极因素。
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注重身体健康和锻炼自己的意义。
大学生个人体育运动计划 (5)
大学生个人体育运动计划 (5)一、现状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然而,由于课业繁重、社团活动丰富因素,我的运动量一直不足,缺乏规律的锻炼,身体素质也逐渐下降。
二、目标设定为了改善现状我制定了以下个人体育运动计划:1. 运动目标:•提升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提高运动能力。
•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学习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2. 运动项目:•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每周至少进2次力量训练,每次不少于20分钟。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例如跑步、游泳、跳绳、瑜伽、健身等。
3. 运动时间安排:•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课余时间,例如早起锻炼午休时间运动、晚饭后散步等。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学习和休息时间。
4. 运动强度控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运动损伤。
* 注意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伸,防止肌肉拉伤。
三、计划内容1. 有氧运动:•跑步:每周至少进行3次跑步,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选择公园或操场等安全场所进。
•游泳:每周至少进行2次游泳,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选择正规的游泳馆进行。
•跳绳:每周至少进行2次跳绳,每次不少于15分钟,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
. 力量训练:•健身房:每周至少进行2次健身房训练,每次不少于20分钟,选择正规的健身房进行。
•居家训练:利用哑铃、弹力带等器材进行居家力量训练,每次不少于2分钟。
•徒手训练: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徒手力量训练,每次不少于20分钟。
3. 其他运动:•瑜伽:每周至少进行1次瑜伽,每次不少于60分钟,选正规的瑜伽馆进行。
•太极拳:每周至少进行1次太极拳,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选择公园或广场等场所进行。
•舞蹈:每周至少进行1次舞蹈,每次不少于60分钟,选择正规的舞培训机构进行。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有效途径
摘
要: 联系 目 前 高校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 , 以及体 育课学 习动机和项 目爱好 , 结 合我 国部分 高校和 一些发达
国家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 应用心理学对于动机、 兴趣 、 习惯形成等方面的观点, 以及高校如何尽快培养大学生体育
锻 炼的习惯 , 进 行 了多方面论述 。 关键词 : 体育 锻炼 习惯 ; 体 育教学 ; 动机 ; 兴趣
名、 女生 4 0 0名 ) , 就其体育 锻炼习惯 , 体育 课学 习 动机、 项 目、 爱好等进行 问卷调查 。
2 结果与分 析
2 . 1 高校学生体育锻炼 习惯现状、 体育学习动机 与 项 目爱 好 2 . 1 . 1 初 步锻 炼 习惯 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或每周参加 l ~ 2 次锻炼 , 就 认为具有 了初步锻炼 习惯。统计说明 , 在高校具 有 初步锻炼习惯 的男生 占到男生总数的 5 2 . 7 %, 女生
第1 9期
杨
伟: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的有效途径
9 1
们 因认识的提高而产生 的强烈 的内在锻炼动机 , 而 且使他们具备 了 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使他们能对 自己的健康状况 、 锻炼效果作出评价, 提高参加锻炼 的兴趣 和信心 , 也 使他们 能随着生 活条件、 环境变 化、 以及年龄 的增长 , 合理调节体育锻炼 的项 目、 时 间和运动量 , 达到享受体育的目的。只有这样 , 才算 真正养成了体育锻炼 的习惯。因此 , 在 高校加强体
中图分类号 : G 8 2 1
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发展 , 大致可分为三 个阶段 , 即以身心二元论为主导的身体教育阶段 , 以 运动为手段 的教育 阶段和 以运动为 目的的教育 阶 段。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 运动兴趣 和习惯 是促进学生 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 的前提 。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在我们的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够改善心理健康和促进社交交流。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并不容易。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大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1. 制定明确的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体育锻炼目标。
这可以是减肥、增肌、增强体能等,每个人的目标都可能有所不同。
目标要尽量具体明确,而不是笼统的“锻炼身体”。
设定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加有动力去坚持锻炼。
2. 制定锻炼计划制定锻炼计划是保持锻炼习惯的重要一步。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周制定锻炼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同时,我们也可以设立小目标,逐步增加锻炼的难度和强度。
例如,从每周三次锻炼逐渐增加到每周五次,并且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和运动量。
3. 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体育锻炼并不局限于特定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可以选择跑步、骑行等,喜欢舒缓身心的人可以选择瑜伽、太极等。
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可以更加享受锻炼的乐趣,从而更有动力去坚持。
4. 寻找锻炼伙伴与他人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增加乐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责任感和持续性。
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健身房,参加运动课程或组织团队运动。
锻炼伙伴的存在可以相互鼓励,互相监督,从而更好地坚持下去。
5. 克服困难和借口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面临各种困难和借口。
例如,天气太热、太冷,工作太忙等等。
我们需要学会克服这些困难和借口,找到解决办法。
可以选择早起或者晚上锻炼,寻找室内运动项目等等。
只要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足够的重视,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6. 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虽然坚持锻炼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要给自己留出适当的休息时间。
过度锻炼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受伤。
我们需要听从身体的需要,合理安排锻炼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总结:培养体育锻炼习惯需要一定的恒心和毅力。
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范文(3篇)
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范文(3篇)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范文(3篇)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范文篇1 星期一6:30(1)慢跑2500~4000m(有氧训练,改善心血管系统,增强耐力)(2)拉伸活动 (提高柔韧性,加速体能恢复)17:30(1)力量训练(训练前充分热身)俯卧撑 15个/组 3组引体向上视个人能力(上肢)仰卧起坐 20个/组 3组(腹肌) 双腿蹲伸 10个/组 2组(下肢) 俯卧挺身 15个/组 2组(背肌)跳台阶 20个/组 2组(下肢爆发力) 力量练习结束后注意拉伸星期二休息也可以安排喜爱的体育活动(强度不要太大)星期三重复星期一训练内容星期四17:30(1)无氧训练(运动前充分热身):30m加速跑 2组+50m加速跑 2组+100m加速跑 2组+200m短跑 3组(2)有氧训练:慢跑20xxm(3)运动结束后放松并拉伸肌肉星期五安排喜爱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星期六17:30(1)力量训练(训练前充分热身)俯卧撑 15个/组 3组引体向上视个人能力(上肢)仰卧起坐 20个/组 3组(腹肌)双腿蹲伸 10个/组 2组(下肢)俯卧挺身 15个/组 2组(背肌)跳台阶 20个/组 2组(下肢爆发力)力量练习结束后注意拉伸星期日充分休息不要进行过于剧烈活动,充分恢复不知道是否符合你的意思有具体要求可以提出来该计划休息与锻炼交替、各种练习内容、方法、手段交替有助于防止局部过度疲劳导致运动伤病大学生个人体育锻炼计划范文篇2 周一早上进行体育锻炼颠球发十个球,休息三分钟、休息四分钟颈椎疼跳韵律操两套操周二下午变速跑。
2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中速跑+100米慢跑+100米快跑+100米慢跑,5分钟一次。
休息5分钟。
进行五组用鼻子呼吸。
慢跑时,运动强度较低,吸入氧气可以满足肌肉的需要,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由有氧代谢来保证。
当转入快跑后,人体内对氧气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这时由于心肝功能的限制,不能全部满足运动对氧气的需求,就需部分地依靠无氧代谢来供应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分地依靠无氧代谢来供应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大学生体育课教案体能训练
课时:1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内容:一、准备活动1. 慢跑:5分钟,提高学生心率,活跃身体机能。
2. 关节活动:肩、肘、腕、踝、膝等关节的旋转、摆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3. 柔韧性练习:下腰、压腿、踢腿等,提高学生的柔韧性。
二、体能训练1. 力量训练(1)俯卧撑:3组,每组10次,增强上肢力量。
(2)深蹲:3组,每组15次,增强下肢力量。
(3)仰卧起坐:3组,每组15次,增强腹部力量。
2. 速度训练(1)短距离跑:30米,重复3次,提高学生的爆发力。
(2)快速俯撑:3组,每组10次,提高学生的速度和爆发力。
3. 耐力训练(1)长跑:3圈,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
(2)间歇跑:每组200米,共3组,提高学生的无氧耐力。
4. 柔韧性训练(1)压腿:3组,每组10次,提高大腿后侧柔韧性。
(2)下腰:3组,每组10次,提高腰部柔韧性。
5. 协调性训练(1)蛇形跑:3组,每组10次,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2)折返跑:3组,每组10次,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协调性。
三、放松活动1. 轻松慢跑:5分钟,降低心率,缓解肌肉紧张。
2. 拉伸:全身各关节的拉伸,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运动损伤。
教学过程:1. 教师讲解本次课的内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准备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进行体能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4.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教师讲解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情况。
2. 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
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田径场、体育馆等。
2. 教学器材:秒表、计分板、标志物等。
3. 教学课件:PPT、视频等。
注意事项: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调整训练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探究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生体制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根据国家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大学生体质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运动知识匮乏、缺乏身体锻炼意识、网络兴趣高于运动兴趣、运动环境及社会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影响了学生的运动习惯。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190-01
大学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和培养自我体育运动能力的最后环节,也是养成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途径,经过调研和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提高学生锻炼能力和培养学生运动习
惯的目标。
突破传统教学定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1 加强理论课教学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体育理论知识的匮乏是影响学生自主锻炼习惯提高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体育课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1.1 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
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调查显示:体育理论教学占体育教学比重
小,每学期一般在开课前1~2学时讲授体育理论知识,内容简单而枯燥,教师备课不充分,照本宣科,不生动,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掌握浅显。
1.2 体育理论课内容要丰富
利用生动的影像资料,图片,体育模型容和先进的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大学体育的目的、任务,了解体育运动对身体机能的影响,了解身体结构特点和各个阶段身体发育特点,掌握身体各部位基本运动原理,掌握体育保健卫生常识,掌握体育锻炼原则,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制定运动处方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学会身心健康自我评价,学会欣赏体育,享受体育带给生活的乐趣。
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强化了对体育的认识,提高了知识面,调动学生体育锻炼潜在意识。
2 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根据我院5年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现代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
大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成熟时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在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最佳时期。
在体育教学中,要转变学生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重要性、延续性和价值观。
体育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生活中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作保障,体育更是减轻压力,获得愉悦心情的一种方式,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锻炼要坚持,要循
序渐近,身体状况是随体育锻炼强弱而变化的,不运动身体素质就慢慢变差,所以要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3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兴趣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倾向,可激发人的求知欲,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重技能培训,强调身体练习,手段单一,课堂枯燥无味,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给学生巨大的吸引,网游,网络购物等等,网络虚拟空间有一双无型的大手抓住学生,在学生的情感生活中占主要地位,抢夺了学生的运动时间和机会。
久而久之想运动的学生失去了运动的主动性。
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1 作学生的朋友,参与学生活动
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要融洽,作学生的朋友,不要让学生认为你是高高在上而且是严厉指挥者,产生畏惧感,影响学生学习情绪。
当师生关系融洽、平等时,学生就会愿意去学习,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在学生活动时教师参与其中,用特殊方式和学生情感交流,这种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课堂上切记教师是主导,和学生拉近距离并不矛盾。
3.2 语言要生动有趣,要及时给予鼓励
语言是一门艺术,生动有趣的语言能使人产生愉悦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精心备课,授课语言要精练,生动幽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要把握时机,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增强信心,当学生对动作完成很好时要给予肯定,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学生也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同时更会影响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其中。
当学生完成动作失败时,要及时鼓励,再接再厉,增加学生完成动作的勇气。
3.3 教学形式多样,教法灵活
90后的学生好动,爱玩,如果教学形式单一,教法老套,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比如在教学中采用多样游戏,教学分组对抗赛等,使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得到锻炼。
3.4 体育选课,增加可选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选课制度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我们要创造条件开设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使学生愿意上课,并能很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加强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和基本运动原理结合自身条件及所处运动环境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达到健身目的的能力。
运动能力是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必要条件,没有能力去运动,何谈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4.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知识是有限的,但创造是无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
学中至关重要,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创造出适合自身条件和环境的运动方式方法进行锻炼。
4.2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和评价能力
身体锻炼在于合理和科学,想要发挥体育锻炼的优势作用,就必须遵循锻炼原则,科学选择锻炼的内容、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不是固定的,有“观察期”和“调整期”。
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自我调控,随着运动,对身体的发展要有自我评价达到科学合理。
5 广泛开展学生群体活动
为了养成学生运动习惯,应广泛开展学生群体活动,为学生创造体育氛围,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开展好院级各项体育竞赛,积极参加校际友谊赛。
开展冬季冰雪活动。
各系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月活动等等。
活动开展要影响范围广,要全民动员,要全民参与,调动广大学生运动积极性,养成学生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张永科.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12):186-188.
[2] 孙佐枫,刘杰.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的习惯[j].天中学刊,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