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ppt课件
课 堂 互 动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一)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 ( 第 1 自然段 ) ,说明世间万物,大到高飞万里的 鹏,小到蜩与学鸠,都有所待,不自由。 第 1 层 ( 开头至“去以六月息者也” ) ,描绘鲲鹏的形象。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情景浑然一体,并富有图画美。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 对终南山及其雪后美景的描绘,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一种对国 家和民族生命的思考,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诗人对用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
一个“浮”字,就把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是静的,云 是动的,这是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妙不可 言。
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 · 老子韩非列
传》) 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 浊,“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 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出了自己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语文 · 必修5
人教版必修五《逍遥游》pptx课件(12页)
梳理第一段 逍遥否? 仍有所待!
鲲鹏:抟扶摇而上,去以六月息者也(风) 野马、尘埃: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物息) 大舟无力:积水不深 芥为之舟:杯水(少)
杯水胶地:水浅舟大
梳理第二段
对比
• 小知、小年 • 朝菌、蟪蛄
• 大知、大年 • 冥灵、大椿 • 彭祖
是否重复?
增加言语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第一段 源自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 逍
(犹有未树也)
遥
游
夫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 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 真正的御逍六遥游气:之若辩夫乘,天以地之游无 正,而穷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何请
是你 怎心
为 逍
样中 的的
遥
同 学 们 思
逍
考
遥
游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野马也,尘埃也
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第二段 背若泰山 (强调背的宽大)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向上飞的形状) 绝云气 (解释前面的野马尘埃) 腾跃而上 (抢之势) 数刃而下 (抢之高)
梳理第三段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一君,而征一国者。
真
(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正
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直而不加沮。
无为而治。为了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脱,
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
之境。
庄子梦蝶
随性自然的庄子
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 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 得也”(《庄子·天地》)。
一方面腐败的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 “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 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 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 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 求之歌《逍遥游》。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课件
• 2.秋水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 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 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 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míng kūn tuán xǐ āo jiè è xuè
蜩蝉 舂粮 蟪蛄 大椿 斥鴳 泠然 万仞 蓬蒿
tiáo chōng huì gū chūn chìyàn líng rèn hāo
第一课时:阅读课文,处理以下问题: 1、了解作家(庄子)、作品及背景:课文注释①及《全优课堂》P37 2、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或工具书把握字的读音。 3.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文,在读懂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梳理文章内容。 4.完成《全优课堂》P37-39基础积累部分1-6,
积累重要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虚词:其、之、而
第一段:
一、通假字。
1.北冥有鱼
2.三餐而反
二、古今异义词
1.腹犹果然
2.之二虫又何知
三、特殊句式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而莫之夭阏者
3.之二虫又何知?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五、本段其他问题质疑。
6.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8.彼且奚适也?
9.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 逍遥游》课件 (34张PPT)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诗人李白有一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 里”,表达了诗人充满自信与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大鹏, 最初就来自《庄子》。庄子的《逍遥游》对后世的影响力 是无法估量的。同学们,你是否也从课文中得到了某些启 发?
文本解读 信息筛选 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思路——先反后正,先破后立。 庄子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斛源 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 特。
(2)朝菌:不知晦朔(小年) 蟪蛄:不知春秋(小年)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年) 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大年) 彭祖:以久特闻(大年) 众人:(七十古来稀——悲)(小年) 结论:“小年不及大年”
2.再三对比说明了什么? 【明确】 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 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逍遥 游”。
2.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史 记·老子韩非列传》),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 “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 地》)。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的 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 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 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不可与庄语”(《天 下》),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 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第一段后面还写了什么?它们各有什么凭借? 【明确】 尘埃:以息相吹 大舟:水 适莽苍、百里、千里者:三餐、宿舂粮、三月聚粮
方法点拨 1.文章一、二段大量地运用了对比。我们一起来看 看具体是怎样对比的。 (1)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 天,而莫之夭阏(大知) 蜩与学鸠: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小知) 结论:“小知不及大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 (58张PPT)
•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 ——《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
●商朝人后裔--文化与周礼不同,更接近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相信虛 无缥缈的世界 ●周围大国林立--努力图存 • 与其说宋人笨,不如说他们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东周的
主流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差距。” ( 杨照)
8
• 庄子钓于濮水
•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神龟,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 将曳尾于涂中。”
遥逍
游
庄 周
你知道吗?
你听说过庄子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你想过吗?
苏轼他从人生的得意走向失意,是谁安 慰了他疲惫的心灵? 陶渊明从官场走向田园,是谁给予了他 选择的勇气?
庄子及庄子的思想
庄子(公元前369-286,战国中后期),名周,宋国人,著名 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 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 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闵 通:悯)
• ——《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
●商朝人后裔--文化与周礼不同,更接近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相信虛 无缥缈的世界 ●周围大国林立--努力图存 • 与其说宋人笨,不如说他们看待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东周的
主流文化观念,有着很大的差距。” ( 杨照)
8
• 庄子钓于濮水
•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 “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神龟,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 将曳尾于涂中。”
遥逍
游
庄 周
你知道吗?
你听说过庄子吗?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你想过吗?
苏轼他从人生的得意走向失意,是谁安 慰了他疲惫的心灵? 陶渊明从官场走向田园,是谁给予了他 选择的勇气?
庄子及庄子的思想
庄子(公元前369-286,战国中后期),名周,宋国人,著名 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 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逍遥游》——心灵的追求之歌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 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 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
高中语文第6课《逍遥游》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
听课文朗读,积累字音
北冥(míng ) 鲲鹏( kūn ) 抟( tuá n ) 迁徙( xǐ ) 坳堂( à o ) 草芥( jiè ) 夭阏( è ) 決起(xuè )
蜩蝉( tiá o ) 舂粮( chōng ) 蟪蛄( huì gū) 大椿( chūn ) 斥鴳(chìyà n) 泠然( líng ) 万仞( rè n ) 蓬蒿( hāo )
理解: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 做比较,表明世间五万物都有所待。
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 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 故名“野马”。
判断句: ……也; ……者,……也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 “尘”,细碎的尘粒叫 “埃”。
志——Hale Waihona Puke 动词,记载;记住; 做标志、标记。
② 名词,标志; 古代的一种文体。
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 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齐谐》上 记载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激起几千 里的波涛。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它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中的雾气, 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 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 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 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庄子》
“逍遥”,也写作“消摇”。表达一种难以言
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 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课件(85张PPT)
而莫之夭阏者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kūn )
迁徙( xǐ )
草芥( jiè )
蜩蝉( tiáo )
蟪蛄(huì gū)
斥鴳(chìyàn)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líng ) 蓬蒿( )
庄子
(视频)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抟( 坳堂( 夭阏( 舂粮( 大椿( 泠然( 蓬蒿(
) )
) )
) ) ) )
鲲鹏( )
迁徙( )
草芥( )
蜩蝉( )
蟪蛄(
)
斥鴳(
)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
坳堂( )
夭阏( )
舂粮(
)
大椿(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
迁徙( )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之:
则芥为之舟
---代词,代“水”
而莫之夭阏者
---代词,代“鹏”
蜩与学鸠笑之曰
---代词,代“鹏”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kūn )
迁徙( xǐ )
草芥( jiè )
蜩蝉( tiáo )
蟪蛄(huì gū)
斥鴳(chìyàn)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tuán ) 坳堂( āo ) 夭阏( è ) 舂粮( chōng ) 大椿( chūn ) 泠然( líng ) 蓬蒿( )
庄子
(视频)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抟( 坳堂( 夭阏( 舂粮( 大椿( 泠然( 蓬蒿(
) )
) )
) ) ) )
鲲鹏( )
迁徙( )
草芥( )
蜩蝉( )
蟪蛄(
)
斥鴳(
)
万仞(
)
注意读音和断句:
北冥( míng )
抟( )
坳堂( )
夭阏( )
舂粮(
)
大椿(
)
泠然(
)
蓬蒿( )
鲲鹏( )
迁徙(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 《逍遥游》 (共31张PPT)
连词,表修饰关系
代词,“他们”
尚且,还
二、实词“正”、“穷”、“名”
1.若夫乘天地之正。 规律
2.以游无穷者。
3.圣人无名。
边际
声名
宋荣子为何要笑那些当官的人呢?
•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1.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2.此小大之辩也
“辩”通“辨”,区别
思考:
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 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 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 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 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斥鴳为什么要笑大鹏呢?
•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在斥鴳眼里,翱翔于蓬 蒿之间和“绝云气,负青天” 的大鹏同样逍遥,又何必舍 近求远呢?
对于斥鴳,庄子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反对: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
• 《逍遥游》出自《庄子》,《庄 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 人以及后人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 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 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 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与老子并称"老庄"。
《逍遥游》的背景
•
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 诸侯征战不已,暴君杀人如麻。他的志向 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 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 逃避纷乱的现实。
逍遥游
庄子
•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 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 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 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 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 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 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 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6课《逍遥游》 PPT课件 图文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 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 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 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 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鴳一样所见甚 小。
第三段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 荣辱之境,斯已矣。
第二段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 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 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译文: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木, 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 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 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些都是长寿的。
第二段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译文:到近郊野外去的人,带上三餐就 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的;去百里之外, 则需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 之外去,出发前三个月就要准备粮食。 蝉和斑鸠这两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第一段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思考探究
谈谈你对文中的“想象”手法的理解。
明确: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 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 达到的,但庄子却通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象和创 造来使想象的“逍遥”至境具体化甚至人格化。 为了要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 “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象,先通过 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地 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 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第二段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 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译文: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 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 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 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鴳一样所见甚 小。
第三段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 荣辱之境,斯已矣。
第二段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 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 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译文: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木, 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 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 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些都是长寿的。
第二段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译文:到近郊野外去的人,带上三餐就 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的;去百里之外, 则需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 之外去,出发前三个月就要准备粮食。 蝉和斑鸠这两个小鸟又知道什么呢?
第一段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杯水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蜩鸠嘲鹏:不知自己“所待”。 远行所待:备粮,越远所待越多。
思考探究
谈谈你对文中的“想象”手法的理解。
明确: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 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 达到的,但庄子却通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象和创 造来使想象的“逍遥”至境具体化甚至人格化。 为了要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 “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象,先通过 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地 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 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第二段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 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第6课逍遥游课件(共21张PPT)
所谓“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 不汲汲追逐外物。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 褒贬任人。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 到达恬淡自适的境域。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峙,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
超出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出现实的绝对自由。
五、布置作业:
1、写作训练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要学习勤劳的小 蜜蜂,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想做一只 快乐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寻找那 一朵最美、最香、最甜的花。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汤之问棘”是以典的 情势证实:万物皆有 所待,有“小大之辩”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文章的论证思路:
↓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众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
游”)
↓
什么才是“逍遥游”
↓
怎样才能到达“逍遥游”的境域
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 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域,即顺应万 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 到达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 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 至人的认识境域。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 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精神上冲出微小的个体,短暂 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 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
请结合课文主旨,为想做蝴蝶的孩子 写一篇诗梦相糅的学习生活,成长经 历的文章。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
描写神秘莫测的巨鲲XXX,向我们 展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写鹏的俯仰之境,形象地表现高远的哲学境域 “天地为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彼且奚适也?
所谓“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 褒贬任人。
所谓“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缚, 到达恬淡自适的境域。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峙,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
超出一切现实的矛盾,步入超出现实的绝对自由。
五、布置作业:
1、写作训练
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要学习勤劳的小 蜜蜂,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想做一只 快乐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寻找那 一朵最美、最香、最甜的花。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汤之问棘”是以典的 情势证实:万物皆有 所待,有“小大之辩”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文章的论证思路:
↓ 万物皆“有所待”
万物所待有“小大之辩↓”
众人亦“有所待”(这些都不是“逍遥
游”)
↓
什么才是“逍遥游”
↓
怎样才能到达“逍遥游”的境域
本文的主旨是追求一种“无所待” 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域,即顺应万 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性, 到达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 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 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 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 至人的认识境域。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 人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齐物论》)精神上冲出微小的个体,短暂 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 乡”(《逍遥游》),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
请结合课文主旨,为想做蝴蝶的孩子 写一篇诗梦相糅的学习生活,成长经 历的文章。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
描写神秘莫测的巨鲲XXX,向我们 展示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写鹏的俯仰之境,形象地表现高远的哲学境域 “天地为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彼且奚适也?
人教版必修五《逍遥游》课件29张
“无功”就是 “无名”就是 “无已”就是
“无功”就是去掉功名利禄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 “无名”就是忘掉荣辱毁誉得失,褒贬任人。 “无已”就是忘掉自我,不受外物束缚,达到恬淡自适的境界。
这样消除了物我对立,使精神与道融和为一,超越一切现 实的矛盾,步入超越现实的绝对自由。
由对世间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 人的具体论述,阐释逍遥游的境界,点明 主题。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现存33 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 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 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 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 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 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 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 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 定名,即从庄子开始。其中《螳臂挡车》 《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 称引。
对名利的轻蔑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 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 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 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 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 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 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 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 中期宋国人,著名家经典之一,有很高的哲 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 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 文学史纲要》)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2.6逍遥游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用的着……呢
•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 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 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 过这样罢了。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再说如果水积聚的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 有力量。
蜩与学鸠
我决起而飞 ,抢榆 枋 而止,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 万里而南为 ?
天人合一
•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 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 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 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 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 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参透生死,浪漫达观
• 庄子思想为人类超出死亡意识的恐惧感提供了一种特殊的 方法。庄子的基本思想是“齐一生死”。“人之生,气之 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妻子死的时候,庄子 叉腿坐在地上正敲着瓦盆唱歌。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弟子 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说:“我死了以后, 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 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丰 厚么!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他说: “老师呀!要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把老师吃 了么?”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 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 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一位思想深透 而敏锐的哲人,一位仪态万方的散文大师,就这样以一种 浪漫达观的态度和无所恐惧的心情,从容地走向了死亡 。
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 上,不过数仞而下 ,翱 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 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件 《逍遥游》 (共31张PPT)
庄子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 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 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 慧、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 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 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 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 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 面宣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 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 超脱,摆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 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 之境。
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没有阻碍它的东西.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反问句、固定结构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 高处再往南去呢?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
疏通课文意思(2-1)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 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 • 翻译: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 解寿命长的。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 呢?……彭祖如今独以长寿出名,一般人与 他相比,不是很可悲吗?
写蜩和学鸠的故事为了说明什么?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 榆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落在地上 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
蜩与学鸠以为自己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 因此它们嘲笑鲲鹏。蜩和学鸠不是没有所待,而是 必须凭借一点外力。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再说(如果)水积聚不深厚,那 么它负载的大船就没有力量。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你还能从此段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吗?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就只 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着 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置杯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名的 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 要代表人物。并称“老庄”。把智 慧、文明看成是社会动乱的原因, 主张“绝圣弃智”,把社会理想寄 托于“愚而朴”的蒙昧时代。他把 随命运摆布作为最高的品德。庄子 一方面宣扬如何养生、全身,一方 面宣扬人生如梦、乐死恶生。为了 现实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 超脱,摆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 地位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 之境。
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没有阻碍它的东西.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反问句、固定结构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 高处再往南去呢?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
疏通课文意思(2-1)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 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 • 翻译:小智慧不了解大智慧,寿命短的不了 解寿命长的。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 呢?……彭祖如今独以长寿出名,一般人与 他相比,不是很可悲吗?
写蜩和学鸠的故事为了说明什么?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 榆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落在地上 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
蜩与学鸠以为自己是无所依赖的,是自由的, 因此它们嘲笑鲲鹏。蜩和学鸠不是没有所待,而是 必须凭借一点外力。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再说(如果)水积聚不深厚,那 么它负载的大船就没有力量。
----大舟无力:因为积水不深。
你还能从此段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吗?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的地方,那么就只 能用小草做它的船,放上一只杯子就着 地了,是水太浅而船太大的缘故。 ----置杯胶地:因为水浅舟大。
《逍遥游》课件31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
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 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色深蓝是它的真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 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
译文: 蝉和学鸠嘲笑鹏说:“我一下子起飞,碰到 榆枋树木就停下来,有时或飞不上去,就落
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到上数万里的高 空再往南飞呢?”去郊外的人,只须准备一
天三餐,回来时肚子还是饱的;到百里外去 的人,头天晚上就要捣米准备干粮;到千里 远处去的人,要用几个月来储积粮食。这两 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 人无功,圣人无名。
翻译: 列子乘风而行,飘然轻快,驾轻就熟。
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对于求福的事,没有拼 命去追求。这样虽然免了步行,还是有所凭 借的。倘若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着六 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境地,他还要凭借 什么呢?所以说:修养最高的人能忘掉自己, 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 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丧。他认定了对自己和对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 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荣辱的界限,就觉得不过
犹有未树也。
如此罢了。他对待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拼命去 追求。即使如此,他还是有未达到的境界。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 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 于致福者,未数数然。此虽 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 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
那最高的境界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 哉!”这与列子的境界相比又更高了一层。列子是乘风而游,但是到达最高境界的 人已经是融合于自然之中,摆脱了内外的观念。到了这境界,可以与道化合,遨游 于无穷宇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要依靠什么呢?已经达到无待的境界了。
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第6课-逍遥游-课件(共37张PPT)
❖ 庄子在诸子百家中是独树一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孔 子仁爱,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法家强国,兵家攻战, 都是不离现实生活的,可以称为现实主义。但庄子讲逍 遥,讲齐物,却是远离人间烟火,并且行文洒脱,意象 新奇,如天马行空,属于百家中的浪漫主义。所谓“庄 狂屈狷”,正道出了他们独具的浪漫主义精神。他教会 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用非功利的眼光观照这个世界, 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思维和创作。特别是那些浪漫主义大 师,如李白,李贺,毛泽东……郭沫若说:“秦汉以来 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 (《庄子与鲁迅》)
你有问题大家解
——《逍遥游》
第一组
❖ 1、庄子认为万物是相对的,是相互转化的,但事 物的本质真的不存在一种规定性?若存在,那庄 子的思想岂不就成了谬论?
❖ 2、“逍遥”二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为“没有 约束,自由自在”的意思,但庄子相对论又认为 不存在绝对的自由,那此篇《逍遥游》又作何解 释?
❖ 3、鲲鹏之所以能振翅而飞,追求自由,是因为它 的能力之大,而作为平凡的平民,又无那种察天 洞地的能力,那他们能否追求无拘无束的自由? 如若不能,那庄子的思想不就如鸡肋,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吗?
❖ 宿云鹏翼落,残月蚌中开。宋之问《早发始兴 江至虚氏村作》
❖ 安得瑶池饮残酒,半醉骑下垂天鹏。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赋有期次韵》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
❖ 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及三 千里,组练长趋十万夫。
❖ 毛泽东: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念奴娇·鸟儿问答》)
重点问题探究
❖ 1、“逍遥游”三字的含义是什么?
❖ 2、文中塑造大鹏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 3、本文通过实例来说明道理,这样的行 文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逍遥游》课件(共60张PPT)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 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野马”“尘埃”相对于“鲲”“鹏”是“小物”,但也 “有所待”,所待之物就是“气息”,故也不逍遥、不自由。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 到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 天一样罢了。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作者简介
庄周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 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切顺 应自然,寻求精神的解脱。他对政治的态度是:主张无为(自 然而然)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丰富,结构变化多端,文章汪洋 恣肆,意象雄浑,情致旷达,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 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思考: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意在证明什么?
有怎样的效果?
①比喻论证,以水喻风,以杯水可载草芥喻大风可负大鹏, 证明成功必须“有所待”。
②对比论证,以杯水载草芥与大风负大翼对比,表明小者 小凭借、大者大凭借,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 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效果:将抽象的哲学道理以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出之, 形象易懂。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庄子追 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逍遥游》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 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字词注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译文:至于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 化,遨游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之中的人,那他还 依靠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 “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神明之人顺应 自然而无所为、不求立功,圣哲的人不追求立 名。
第二段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空间——时间) 小年:朝菌、蟪蛄、众人 不及 大年:冥灵、大椿、彭祖
此小大之辨也
第三段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 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译文:所以,那些才智能够胜任一官之 职,善行能联合一乡,品德可使一位君 主满意,能力能使全国人信任的人,他 们自己很得意,其实和斥鴳一样所见甚 小。
思考探究
谈谈你对文中的“想象”手法的理解。
明确:从这篇文章看,庄子最主要的是想象了一 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是不可能 达到的,但庄子却通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象和创 造来使想象的“逍遥”至境具体化甚至人格化。 为了要描述这种想象的至境,让人们相信确有 “逍遥”的境界,庄子展开具体的想象,先通过 对许多具体形象和事例的想象和创造来说明天地 万物皆“有所待”,步步深入到“无待”的境界。 而这些具体的想象又具有独特的风格。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形 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 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 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寿之长, 曰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曰大椿:“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都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 广阔的意境。
译文:这只鹏鸟啊,它在大海上运行,将 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 大海。《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 的书。
第一段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 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 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 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直冲上九 万里的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借着六月的大 风啊。”林泽之中浮动的雾气、空气中飞动的 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万物都有所待;
都没有绝对自由。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首段段意如下:
第一段: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 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 是不自由的。
第一段
鲲 、鹏 野马、尘埃 大 对比 小 比喻 海运将徙 以息相吹 强调
万物皆 “有所待”
大舟深水
芥草杯水
蜩与学鸠 适莽苍者
嘲笑大鹏 反驳
适百里者 (比喻) 行路备粮 适千里者
写作特色
三是夹叙夹议,借助比喻和历史故事阐 发哲理,节节叙事,节节议论,或以具 体形象感人,或直接摆出观点,议论方 式灵活多变,增强说服力。
写作特色
四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文章多次进行“小”与“大”的对比, 如蜩、学鸠与鲲鹏的对比,小知与大知、小 年与大年的对比等,最后点出一直隐而不发 的“有待”和“无待”的对比,使说理更充 分有力。
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一书 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 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 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 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 鲁迅》)也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文学的 哲学、哲学的文学”。
写作特色
二是善于运用“三言”──寓言、重言、卮言。
《庄子·寓言》中提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 出”,《天下》篇又提出“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 寓言为广”,其实这也正是《庄子》一书的写作方法。如 《逍遥游》一开篇就运用了鲲鹏的寓言来说明“有所待”, 将寓言用在说理当中,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使说理更 透彻明了,也使文章具有了象征的意味。随着事理的推进, 作者在寓言中加入了卮言的手法,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 引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命题。为了说理的 需要,作者又“以重言为真”,虚构、假托或征引前人之语, 通过“汤之问棘”深化其观点。第3段则运用“以卮言为曼衍” 的方法,抽象论说,层层推进。从中可看出作者艺术技巧之 高超。
第一段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 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 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
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做鲲。鲲 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 的名称叫做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第一段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
庄子自己也曾说他的文章是“寓言十九, 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何为“寓言”?凡是 出自虚构、别有寄托的语言,无论是禽言兽语, 无论是离奇故事,无论是素不相及的历史人物 海阔天空的对话,都属于“寓言”之列;何谓 “重言”?凡是重复——也就是援引或摘录— —前贤或古人的谈话或言论,都属于“重言” 之列。何谓“卮言”?“卮言”就是那些写起 来行云流水,读起来酣畅淋漓,给人以浪漫主 义美感的语言。
第二段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译文:在传说中极荒远的不生草木之地的 北方,有很深的大海,是天池。那里有一 种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 它到底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第二段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 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 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岳云中学语文课件ຫໍສະໝຸດ 逍遥游庄生晓梦迷蝴蝶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战 国时宋国人。先秦著 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 的思想,成为道家学 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世称“老庄”。
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今存 33 篇,分 为 内篇7 ,是庄子所作, 外篇15 和 杂篇11 ,学术界认为是他人伪作。 文笔 汪洋恣肆 ,想象奇特丰富 ,气 势 波澜壮阔。 《庄子》善于虚构,大多 是寓言作品,“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深 奥、玄妙)”。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 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第一段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 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 将图南。 译文:所以大鹏要飞到九万里高空,风 就在大鹏身下负载鹏翼了;背负着青天, 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 能计划着往南飞去。
第一段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 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蝉与斑鸠讥笑它说:“我从地面 一下子起飞,碰着树枝就停下来,有时 或许还飞不到树那么高而落到地上,哪 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度再向南飞去 呢?”
第一段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 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 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译文:天色深蓝,这是它的真正颜色呢, 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 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 天一样罢了。水积得不深,那么它浮载 大船也就没有力量。
第一段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 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 其负大翼也无力。 译文:倒一杯水在堂上低洼之处,那就 只能拿芥草作舟,如果放上一个杯子, 那杯子就不能在水中浮动了,这是因为 水浅而船大啊。如果风聚积得不够大, 那么它负载巨大的翅膀便没有力量。
译文: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做鹏,它 的脊背像泰山那样高大,翅膀好像天边 的云彩,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 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然后计 划往南飞,飞到南海去。
第二段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 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 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译文:斥鴳讥笑它说:“它要飞到哪儿去? 我跳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 在蓬蒿丛中盘旋飞舞,就已经到了飞翔的 最高限度了。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 呢?”这就是小与大的区别啊。
↓
什么才是“逍遥游”
↓
怎样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
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 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 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人们在蝇营狗 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 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名利,则能悠 游自得。如果说儒家思想是粮店,是我们立 身处世之根本,那么道家思想就是药店,在 我们处于精神困境中时,不妨去向老庄寻一 剂良药。
写作特色
一是富于想象,善于夸张,多用比喻,在 想象和夸张中营造雄奇开阔的意境,极富 浪漫主义色彩。
写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 垂天之云”;写树木寿命之长,曰其以五百 岁、八千岁为春秋。将想象和夸张大量运用 于哲理散文中,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大大 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使之更生动形象、富 有感染力。
第二段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 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 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译文: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叫冥灵的树木, 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 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 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些都是长寿的。
第二段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 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译文:而彭祖(只活了八百岁)如今却以 独特的长寿而闻名于世,一般人和他比, (羡慕他),不是很可悲吗?商汤询问大 夫棘就是这样。
第一段
鲲鹏奋飞
野马尘埃
大舟、草芥 蜩鸠嘲鹏
万物皆有所待
远行者
第二段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 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 秋,此小年也。
译文: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的 比不上寿命长的。根据什么知道它这样 呢?朝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一月时间的 变化,春生夏死的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 是春秋,这就是短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