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课件(PPT 81页)

合集下载

第4讲 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4讲 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四讲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本讲导学本讲导学【教学目标】了解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发展,理解与掌握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特点、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内隐人格理论与社会规范认知的发展特点,理解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对其成长的重要意义,思考促进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重点和难点】重点:1.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的实质与特点2.青少年社会观点采择发展的过程3.青少年内隐人格理论的发展特点4.青少年的社会规范认知发展特点与教育难点:1.青少年社会观点采择发展的过程2.青少年内隐人格理论的发展特点【核心概念】社会认知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假想观众个人神话观点采择社会观点采择心理理论内隐人格社会规范第一节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概述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涉及的是像思考个人问题、思考社会关系以及思考社会体制这样的认知活动(Lapsley,1989)。

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不同研究取向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

信息加工心理学对社会认知的界定是,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当代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认知。

也有研究者指出,社会认知指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思维、情感、动机和行为的认知加工。

简言之,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及其关系的认知。

具体来讲,社会认知的内容包括:(1)关于个体的行为、心理特征及原因的认知;(2)关于诸如感知、愿望、意图、信念、思维及知识等心理状态的认知;(3)关于个体间关系,包括权威、友谊、冲突关系等的认知;(4)关于群体内关系,包括社会角色和社会结构的认知。

二、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是指青少年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认识是如何随年龄变化的。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课件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课件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 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发展心理学
社会认知是以人和人类事件为对象,是关于人们 及其所作所为的认知。
3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及其关系的认 知 。内容包括:
(1)关于个体的行为、心理特征及原因的认知 (2)关于个体的感知、愿望、意图、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认知 (3)关于个体间关系,包括权威、友谊关系等的认知 (4)关于群体内关系,包括社会角色和社会结构的认知 (5)其它社会现象的认知
❖ 后来,荷妮和朋友遇见了肖恩,肖恩的小猫被困 在树上下不来了,再不救小猫它就会摔下来。
❖ 只有荷妮能爬上树去救小猫,但是她想到了对父 亲的承诺。
31
问题
❖荷妮知道肖恩担心小猫吗? ❖如果荷妮的父亲知道她爬树会怎么想? ❖荷妮认为要是她父亲发现她爬树后会怎么做? ❖你会如何?
❖根据研究塞尔曼提出观点采择发展的五个阶段
32
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知觉(大约3-6岁)。除 了自己的观点,儿童无法认识到其他人的观点。 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荷妮的想法,其他人 都会这样认为。
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儿童意识 到别人的观点和自己有所不同,但他们认为这 只是因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不同。
33
阶段2:自我反思的观点采择(8-10岁)。儿童知 道就算获得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 然会有冲突。他们能考虑他人的观点,但不能 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2016年5月30
厚德 积学 励志 敦行
HOUDE JIXUE LIZHI DUNXING 1
内容提要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及其发展概述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发展 ❖青少年的观点采择 ❖青少年的心理理论的发展 ❖青少年对权威及其社会规范的认知

青少年认知的发展107页PPT

青少年认知的发展107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青少年心理学 课件 第五章 青少年的自我与社会认知

青少年心理学  课件  第五章 青少年的自我与社会认知

二 、 自我的整合
Ö 青少年在必须把自我分化为多种角色同时 , 形式运算思维的出现也 迫使其整合并形成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理论。
Ö 这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形式运算思维技能首先使得青少年能够检测到自我在不 同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 , 之后就提供了对这种明显的矛盾进行整合的认知能 力。
Ö 研究表明 , 14 -15岁的青少年不仅发现了自己不同角色( 比如 ,与父母 、朋 友及恋人在一起时的角色) 之间南辕北辙 ,而且与年龄较小( 11 -12岁) 及 年龄较大( 17 -18岁) 的青少年相比较 ,他们对这些矛盾更感到困扰。
(三) 性别 • 在青少年期 , 女孩的自尊比男孩的自尊低一些 。
( 四) 压力 • 随着消极生活事件的增加 , 青少年的自尊水平是下降的
四 、 自我概念的改善
一是确定自尊的来源;
改善 青少年的自尊
二是给予情绪情感支持; 三是创造成就感的体验;
四是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03
第三节 自我认同的形成与状态
一 、 自我的表现类型
(三) 现实的与理想的自我 、真实的与虚假的自我
Ö 尽管一些理论家认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强烈差异是适应不良 的 ,但是另外一些人却不这么看 , 尤其是在青少年期更不是那样。
Ö 现实自我和可能自我的意识为一些青少年提供了努力朝着自己的理想 型自我和避免成为恐惧型自我的动机。
二 、 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影响
(四)职业期望
Ö 已经为自己确定了事业目标的青少年的自尊更高
Ö 期望事业成功的男孩会表现出强烈的自尊感 , 而没有这种想法的男孩常常想的是全 面地改变自我 , 这反映了他们的自我拒绝 。
Ö 青少年的学业自尊是其最终的职业选择的有力预测因素
Ö 低自尊的人会回避自己被迫行使领导权的, 也不想被别人指挥。

第八讲-青少年社会认知与道德-.推荐课件

第八讲-青少年社会认知与道德-.推荐课件

2021/8/22
28
•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科尔伯格 (L.Kohlberg)的道德发展
阶段论是对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 论的修正和完善。他改进了皮亚杰 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在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他的道德发展 阶段论。
2021/8/22
29
• (一)道德推理的发展阶段
•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考察儿童和青少年对一系 列结构化的道德情境中的事实进行判断和推理的情况。道 德两难故事指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要求调查 对象依据故事中的情节,在下述两者中进行选择:一是遵 守规则、法律和尊重权威人物;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采取某些与这些规则和命令相冲突的行动。
• 皮亚杰根据研究事实,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 段,这四个阶段的渐进更替,体现了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 脉络。
• 1.自我中心阶段
• 5-6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处于无规则阶段,他们虽然已
能接受规则,但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于
他的行动还不具有约束力。
2021/8/22
20
• 2.权威阶段 • 6-8岁的孩子绝对地顺从权威,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
2021/8/22
22
• 4.公正阶段 • 11-12岁以后进人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以公道
、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根据他 人的具体情况,基于同情心、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 作判断。
2021/8/22
23
• (三)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德育的启示 • 第一,个人品德发展过程并不是其固有本性的自然展现过
的公正观念等几个方面,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进行研 究的。 • 1.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 与 5-13岁的孩子玩弹子游戏,问:“这些规则是从哪里 来的?”“这些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尔曼(Selman,1980)把观点采择定义为个体 “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的观 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25
观点采择的含义
观点采择
区分自己与 他人的观点
对他人的观点 做出准确的推测
26
观点采择的含义
友谊
自我
观点采择能力的 发展水平
同伴
权威
27
观点采择的特性
“三山”模型空间观点采择实验
37
•根据塞尔曼的看法,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是沿 着一系列阶段进行的。 •在10岁以前,儿童逐渐可以理解别人的观点,但往 往不明白一个人的感觉和想法是如何与另一个人的 感觉和想法产生联系的。
38
•在青春期早期阶段,个体进入了相互的观点采择阶 段,他们能够以第三方身份看待问题,同时能够明 白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另一个人的,即 能看到人际间的互动以及互动对彼此的影响。 •个体的社会认知达到这一水平,其人际关系的应对 方式也不同于过去。
一个人如果能把个体理解为拥有欲望(愿望)、 信念和对世界有自己的解释的人,并且认识到个 体的行为是以其心理或信念为基础的,那么他就 拥有了心理理论能力。
44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糖果盒子实验
3岁儿童尚未认识到,人们关于世界的表征可能是 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并且人们是基于这些 心理表征采取行动,而不是基于世界的客观实际 而采取行动。
2
社会认知的定义
信息加工心理学
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 素的研究,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 间的关系的思考。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即对认知过程的理 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发展心理学
社会认知是以人和人类事件为对象,是关于人们 及其所作所为的认知。
3
28
观点采择的特性
观点采择具有推断的性质,而非对事物的知觉, 它需要超越直接给与的信息来对另一个人做出 推断;
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 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
29
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
塞尔曼要求儿童回答一些人际两难问题, 来研究观点采择的发展。
“荷妮爬树”是其中最经典的一个。
原因:公众行为并没有反映出他们私下的态度。 人众无知对青少年可能的影响:让他们普遍遵从
那些没有一个人相信的规范或者去做没有一个人 愿意去做的损害他人的行为。 例如:抽烟、打架等
9
对分学习环节:消化吸收及拓展
2分钟自我学习:亮、考、帮 8分钟小组交流和讨论
10
青少年社会认知的发展
青少年对自己与他人及其关系认识的发展。 与儿童相比,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看法更加
1
对个人的 行为、心 理属性及 其原因的 认知发展 。
2
对权威、友 谊、冲突等 涉及两个体 间的关系的 认知发展。
3
对群体内社会 关系的认知, 包括社会结构 和社会角色等 的认知发展。
5
社会认知的性质
S代表自我;O代表另一个人或一组人 虚线箭头表示社会认知行为和产物,主要包括内在心理过
程、心理状态或属性的推论、信念或观念。 实线箭头代表外显的社会行为,而不是隐蔽的心理行为。
30
荷妮是个8岁的女孩,喜欢爬树。她是这一带的爬 树高手。
一天在她爬树的时候从高高的树上摔了下来,所 幸没有受伤,但这让她父亲看见了。父亲非常不 安,让她保证以后不再爬树,荷妮答应了。
后来,荷妮和朋友遇见了肖恩,肖恩的小猫被困 在树上下不来了,再不救小猫它就会摔下来。
只有荷妮能爬上树去救小猫,但是她想到了对父 亲的承诺。
为和外部Hale Waihona Puke 境的关系。 人的观点,要求事情的发生
自我和外在环境的分化; 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生。
在实物动作水平上的协调
区分并协调自我和别人的关 系;获得社会性合作的机能
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
不能把感知事件和心理建构 区分开来。把自己的想象当 做现实,有时候混淆了想象 与现实的差别。
协调自己的知觉与思维的关 系、知觉内部之间的关系。
6
社会认知的性质
自我既可能拥有各种关于另一个人或一组人的认
知,也能拥有各种关于自己的认知。
社会认知也能够包含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各种不
同关系和相互作用。
自我可能是该自我在心理正在加以表征的、处于
相互作用中的个体之一,并且所有表征的相互作 用也可能包含外显的社会行为和隐蔽的社会认知。 一个人既可以以分离的方式考虑自己和他人,也 可以考虑彼此可能相互涉及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 知。
19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
社会思维类型
假想观众 希望被他人注 意、觉察
个人神话
没有人真正了 解他们的真正 感受;远离现 实的世界。
20
个人神话的三个成分:
“独一无二” ——特殊,无人理解;抑郁 、孤独。
“无懈可击” ——高的自我价值感、违纪 行为。
“无所不能” —— 高的自我价值感、好的 应对方式。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wyq1994@
王雨晴 博士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2016年5月30日 心理学院
wyq1994@
1
厚德 积学 励志 敦行
HOUDE JIXUE LIZHI DUNXING
内容提要
青少年的社会认知及其发展概述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发展 青少年的观点采择 青少年的心理理论的发展 青少年对权威及其社会规范的认知
34
阶段4:社会与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12-15岁及 以上),进入青春期的个体试图将别人的观 点置于自己建构的社会系统中加以比较。即 青少年相信处于相同社会团体的个体会有相 似的观点。
35
塞尔曼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与青少年观点采择能力
大多数形式运算阶段儿童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
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 (12岁-15岁以上)
在错误信念任务中,主试向儿童描述一个故事情 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 然后主试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 公的真实信念。
46
错误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
测试任务 (1)意外转移任务:儿童看到实验者和小明的男孩一起。
形式运算阶段(11岁后)
认为自己的思维能力是无限的, 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当与别 人的观点有冲突时,肯定是别人 错了。 协调自己主观的理念世界与客观 世界
18
青少年的自我中心
高度的自我意识
青少年认为别 人也像自己一 样关注他们。
青少年自我意 识显著增强的 结果
个体独特感, 无所不能感, 即个人神话。 无法区分自己 思考的与他人 思考的东西的 区别。
7
课堂现象解释:
假如你课堂上没听懂,老师问有没 有问题时?你却没啃声?请你解析 原因。
8
人众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自己的行为和他人行为完全相同,但是,解释却 可能完全不同。
人众无知由Floyd Allpor(1933)提出,描述这样一种 情境: 几乎每个人私下都拒绝一个群体规范 ,但 却认为大多数其他成员会接受它。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于个人、群体、社会及其关系的认 知 。内容包括:
(1)关于个体的行为、心理特征及原因的认知 (2)关于个体的感知、愿望、意图、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认知 (3)关于个体间关系,包括权威、友谊关系等的认知 (4)关于群体内关系,包括社会角色和社会结构的认知 (5)其它社会现象的认知
4
发展心理学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划分
39
•在青春期晚期,观点采择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及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阶段。在此阶段,青 少年开始能够理解人们对彼此的看法是复杂的,经 常是无意识的,而且会受到个人无力控制的更强的 外力的影响,这些外力中包括群体成员的主要观点 ,即大家会怎么看。
40
因此,随着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最 终获得了社会观点采择的能力。而社会观点采 择能力的获得与发展,使得青少年与同伴及父 母之间的交往质量进一步提高,此时,他们有 能力让持有不同观点的人接受他们的观点。 个人-第二人-第三人-群体-社会
41
反思与交流 什么是观点采择? 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规律对青少年教育的启
示?
42
青少年的心理理论
1
心理理论 的含义
2
儿童 心理理论 的发展
3
青少年 内隐 人格理论
43
青少年的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 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受等)的 认识,以及以此为基础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预 测和解释。
31
问题
荷妮知道肖恩担心小猫吗? 如果荷妮的父亲知道她爬树会怎么想? 荷妮认为要是她父亲发现她爬树后会怎么做? 你会如何?
根据研究塞尔曼提出观点采择发展的五个阶段
32
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知觉(大约3-6岁)。除 了自己的观点,儿童无法认识到其他人的观点 。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荷妮的想法,其他 人都会这样认为。
自我中心的本质是由于思维缺乏可逆性。缺乏可 逆性的机制则在于同化和顺应的对抗。
16
去自我中心(decentralism)
对客体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 认知机能的不断发展 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
17
去自我中心
去自我中心(decentralism)的过程
从4-7个月——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婴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 不能够区分自己的观点与他
成熟,对于人类行为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 社会现实的看法更加复杂,而且体察他人心 思的能力越来越高。
11
青少年社会认知发展主要方面 对自我-他人关系的认知或者人际理解方面 社会观点采择方面 心理理论能力方面 社会规范认知等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