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近百年诗歌翻译理论综述我国的诗歌翻译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越人歌》,汉代刘向的《说苑》记录了这首我国最早的译诗。

后来,进入北魏及唐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经的翻译活动也大量兴起,构成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经文、韵文翻译实践。

我国古代虽然诗歌翻译实践颇丰,也了很多翻译策略与经验,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诗歌翻译理论。

近代以来,为引进西方诗作,推广我国诗歌艺术作品,许多译家学者开始了对诗歌翻译理论的探索。

总体来看,我国诗歌翻译脱胎于文学翻译,且两者的发展进程基本一致。

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诗歌翻译理论进行梳理概括,分三个阶段分别介绍该时期诗歌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译与意译之争1919年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使得西方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大量涌入中国,诗歌翻译作品激增,引发了各学者对诗歌翻译的思考与辩论。

这一时期,由于诗歌翻译理论基础的缺乏,针对诗歌翻译的讨论大多局限于直译与意译之争。

“直译”一词,因为鲁迅的大力提倡而得到了人们的拥护,也因为他“宁信而不顺”的理论,而遭到人们的误解和反对。

其实,鲁迅的所谓“直译”并非“死译”,不是死板地对照原文进行逐字翻译,原文多少字,译文也多少字。

1/ 5“直译”强调的是“信”,也即是对原文的忠实,是针对当时为迎合中国读者文化背景而在译文中歪曲原文的“乱译”怪象所提出来的。

正如鲁迅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一文中,就其“宁信而不顺”理论解释道:“自然,这所谓‘不顺’,决不是说‘跪下’要译为‘跪在膝之上’……乃是说,不妨不象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

这里就来了一个問题: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给读者省些力气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

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

”意译则以传达原文本意本意及思想为宗旨,不受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认为应给予译者适当的自由。

茅盾在其《译诗的一些意见》中明确提出意译一词:“我也赞成意译——对于死译而言的意译,不是任意删改原文,以意译之的意译;换句话说,就是主要在保留原作神韵的译法。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

(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翻译的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林纾翻译理论: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贡献:“善译”说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英汉翻译历史及理论

• 优点:支谦和道安的方法都体现了“忠实” 二字。严复的“信”、“达”、“雅” , 被翻译界公认为对翻译的基本要求 ,不够 通俗化,实际上,这正是严复的明智之处。 傅雷的“神似”说 ,把我国传统美学中 “传神”这个重要观点,引入翻译理论, 把对翻译理论的认识提到美学范畴。钱钟 书的“化境”说,与传统的“信、达、雅” 说相比,“化境”说更为严谨、含义更为 深远。
• 不足:支谦的“循本旨, 不加文饰” ,过于 拘泥于原文,不够灵活,显得不够生动。 道安的方法亦是如此,显得死板,都是古 代直译的代表。严复的“信、达、雅” , 由于太“雅”而失去了“达”和“信”, 不太容易理解。 • 傅雷的“神似”说,不足之处在于过于注 重美学,偏离了原文的主旨,显得有点夸 张。
• 毋庸讳言,中华民族有十分灿烂的文化交流史, 曾经涌现出无数闻名世界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 从玄奘到严复,从林纾、鲁迅、瞿秋白到傅雷, 他们的翻译和翻译思想“至今仍有方法论和价值 论的生命力。
• 比如支谦的“循本旨, 不加文饰”, 道安的 “尽从实录, 不令有损言游字”, 玄奘的 “既须求真, 又须喻俗”, 这些有关翻译的 观点都是他们在翻译佛经过程中的一些主 张。后来又出现了严复的“信”、“达”、 “雅”之说, 傅雷的“神似”说, 钱钟书的 “化境”说, 而这些标准是针对文学翻译而 言的。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学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 地重新表达出来。 《牛精英语词典》:在保留意义的情况下从一种语言转变成 另一种语言。 (1)翻译是 “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 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 的活动。 (范存忠,1985: 80 ) (2)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决不失 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 1949) (3)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 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 1980) (4)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 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王克非, 1997) (5) 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萧立明, 2001)

中国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理论

一、佛经翻译时期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人,太子,博学多识,笃信佛教,弃王位而向佛,游化西域,后旅居中国,通晓汉语,注重修行,译经20多年,多是直译。

“义理明晰,辩而不华”,《明度五十校计经》,开后世禅学之源。

支谦——《法句经序》支谦(三国):月支人,博览经籍,莫不谙究。

世间伎艺,多所综习。

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时(二二二―二五二)拜为博士,辅导太子孙亮。

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于世。

约三十年间,译经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

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

反对译文尚质,主张“曲得圣义,辞旨文雅”,首创“会译”,译文加注也始于他,《法句经序》是中国首篇重要译论。

鸠摩罗什——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鸠摩罗什(六朝),印度人,我国著名佛教学者、佛经翻译家。

出家后,通晓大乘经论,后到了中国长安,前后所译的经论,有380多卷。

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其文约而诣(畅达),其旨婉而彰”,提出了表现原作文体风格问题,促进了六朝佛学繁荣和隋唐佛教诸宗形成。

释道安——五失本,三不易释道安(晋代):著名佛教学者,讲授《般若经》。

他不懂梵文,通过同本异译比较研究翻译。

他貌丑心慧,“穷览经典,钩深致远”后,对佛经进行注释,凡二十二卷。

利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为后世佛经注释作出范例。

还总结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学说,具有翻译本体论意义。

(一)胡语里边,倒装句很多,翻译时必须要改过来,使之顺从汉语语法,适应中文的结构;(二)胡语的经典文字质朴,而中国人喜好文字华美,翻译时为了适合中国人好文的习惯,在文字上不得不加以润饰,以便流通;(三)胡经原原本本,十分详细,尤其是颂文部分,同一意义往往要反复三、四次,翻译时,对这些重复的句子要加以删略;(四)胡经中在长行之后,另有重颂,复述长行的内容,翻译时往往也得删除,才能使译文洗练;(五)胡经中,每说完一事,再说另一件事时,往往还要把前边那件事重说一遍,因此翻译时,也不得不对这些重复的话一并删除。

中国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中国翻译家的翻译理论

严复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

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

这条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鲁迅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一些翻译观点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翻译研究.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其译文也因为生涩难懂而遭到攻击.然而,鲁迅翻译思想中的"信"与"不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和研究的起点.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

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

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现代,翻译的重要性远迈前古。

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同翻译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重视翻译并大力加以倡导的人是鲁迅。

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现代阐释

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现代阐释

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的现代阐释[摘要]继承古代译论不是对古代译论原样照搬,而是要首先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使其真正融入到中国当代译学的话语系统中。

现代阐释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古代译论的创造性继承。

[关键词]古代译论;现代阐释;创造性继承中国有着悠久的翻译历史,中国古代翻译理论(以下简称古代译论)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然而,古代译论丰富的理论资源却长期处于尘封状态,湮没在故纸堆中。

如何使古代译论走出博物馆,参与到中国译学建设的现实中来,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代译论的话语表述方式与理论内涵和当代译学已经严重脱节,要实现对古代译论的继承与创新,就必须对它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

笔者将对古代译论现代阐释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希望可以对中国译学建设有所启发。

一、中国古代译论的定位在对古代译论现代阐释进行正式探讨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古代译论”这一概念作出简明的界定。

古代译论是传统译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以前所出现的有关翻译理论与方法的论述的总称。

古代译论与近代译论和现代译论相比,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基本未受西方译学传统的浸染,始终保持着浓厚而纯粹的国学味道。

古代译论深受中国古代文学、哲学的影响,其主要的理论范畴多是由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范畴转化而来,因而,古代译论有着浓重的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有上千年的佛经翻译史,佛经翻译理论构成了古代译论的主体。

为了使佛学教义在中国尽快地得到传播和接受,佛经译者在佛经翻译中融入了大量中国本土的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和术语,在客观上促进了儒、道、释思想的融合,而这又反过来对佛经的翻译方法与佛经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都在古代译论中反映出来。

要建设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顺应世界潮流的中国当代译学体系,就必须首先增强中国译学的文化底蕴,而在这方面,古代译论的参与将会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翻译家由于缺乏理论体系的建构意识,所发表的译论都是基于直接经验的随感式、评点式和内省式的学术散文和序跋小品,而不是以体系建构为己任,以分析论证和抽象思辨为方法的学术论文和理论著作。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关于理论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传统观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无用的。

是理论就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

申报基础理论项目一定要回答“该项目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现代观点: 理论“虚用”说。

“理论实用”论使得许多有前途的基础理论研究搁浅。

翻译界同行拿不出与国外同行挑战的实力的理论来,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实用论禁锢,他们认为是理论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目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总是出不来。

中的翻译理论从总体上看是注重“实用”的,是解决翻译具体问题的,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相比,在体系上相对较弱。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理论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对理论的要求不应该以是否有实用价值为前提。

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理论在一开始并不表现出实用性,后来才引起大规模的应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问世时人们看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在部分理论得到应用后,甚至在新的理论出现后(霍金),其余部分的实用价值还未显现,但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成熟的理论总是在等待着实用出现的契机,或者它引导出一种是用契机。

我们不能因等不到这种契机就指责这种理论无用。

许多翻译工作者不愿阅读翻译理论文章,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理论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当有外在要求时才勉强看一些理论,比如职称要求。

翻译工作者要有理论意识。

人们主动认识规律的倾向就是理论意识。

又有些理论可能永远找不到实用契机。

这种空头理论具有不显形的性质,但能使我们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

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理论也是理论。

对理论的首要要求应是该理论能不能逻辑的认识和解释对象。

能不能在别的方面派上用场,那不是它们的事。

“用”有“实用”也可有“虚用”。

翻译理论既鼓励“实用”也鼓励“虚用”,实用理论的威力自不待言,虚用理论可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放飞我们的心智,使其抵达极限之极限。

关于翻译理论翻译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构成。

我们在第一讲关于翻译学的框架中可以看到,翻译理论是构成翻译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复试】国内主要翻译理论

【复试】国内主要翻译理论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分。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他翻译每一部作品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都体现着他的一贯的翻译思想。他所以 特别重视翻译被压迫、被损害的弱小国 家、民族和人民的文学,因为这些作品
富于挣扎、反抗、怒吼的精神。“立意 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必须是‘为 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转移
鸠摩罗什,东晋时后秦高僧、国师、著名的佛
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历经12载,
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对中国和世界佛教
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
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主张意译,
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一点 二分。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第二阶段(1919-1927)
这是鲁迅在思想上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向共产主义思想
转变的时期,因而在翻译思想上也处于一个“上下而 求索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形势的需要和思想 武装的需要。他翻译了不少文艺理论作品。如:《查 拉图斯特拉的序言》,《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 牙之塔》,苏联托洛茨基的《文学与革命》等。
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明晰,文字 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之首”。安世高 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 佛教禅类的经典。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
他的祖先是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 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 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 。他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 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
国内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

84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詹鑫鑫/黄河交通学院摘 要:纵观中国译论史,中国译论自古以来成就颇丰。

然而,与西方译论比较,虽历史悠久,但在理论系统的构建方面远远不及。

中国优秀的译论历史并不比西方的差,但是我们却在理论构建方面一再借用人家的理论,中国译论却没有话语权可言。

针对这些,亟待建立一门独立的中国特色翻译学,从而确立中国的翻译理论话语权。

而在此过程中,中国特色翻译理论需要“和而不同”,建立“和谐共生”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传统译论特点 话语权 中国特色翻译学 和而不同一、中国传统译论特点陈福康教授的《中国译学史稿》,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译论史,分四个时期,以下是对四个时期的特点进行的概括:(1)中国古代译学理论,主要集中于经书翻译,内容零星,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文质之争”,“五种不翻”等);(2)晚清民初译学理论,则由信仰翻译向科技翻译转变,而期间发生了两次较大讨论,一次是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等,另一次则是关于译名问题。

(3)民国时期译学理论,可以从社团与流派角度来区分。

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论语派、哲学研究派等。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争论的焦点主要为翻译的“外部研究”。

(4)新中国成立后译学理论,即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史,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大部分论者都努力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注意运用哲学方法来分析问题。

二是从延安时期就开始的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翻译马列著作的经验和理论得到了总结和发扬。

据记载,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翻译活动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的周代。

直至今日,中国翻译界成绩斐然。

可是,说到系统的翻译理论,我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这与中国的汉语言文化特点不无关系。

今后的翻译理论工作应注重理论研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不能再停留在一般的具体的经验之谈上。

从哲学角度讲,前人所做的努力都可以说是量的积累,而我们要以此为基础,争取做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借助当代科学的方法对翻译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要客观定量以及准确描述,综合各个学科的最新成果,引进国外的翻译研究成果作为借鉴,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译论进一步分析总结,为早日建立中国特色翻译学而努力,为确立中国译论的话语权不懈奋斗。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随着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古代的传统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尤其是翻译行业,因为需要进行大量文本的翻译,我们需要掌握不同的翻译思想。

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内容。

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强调“字字真心”,这是指翻译者必须准确地表达源语文本中所涉及的意义。

同时,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也重视翻译的文化传承,其宗旨是以翻译本身的文化传承为基础,以保护原文文化传承为目标。

最后,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强调要准确地从源语中翻译出所有语言表达的内容,不能留下任何空白。

其次,我们来谈谈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具体形式。

一般来说,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最常见形式是直译法,这是指翻译者从源语文本中直接翻译出译文。

译文必须严格遵守原文文本中所涉及的意义,并以最简洁有效的方式来表达。

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常用的译法叫做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翻译者从源语文本中获取信息,并以更加抽象的方式翻译出译文,以拓展其对原文的理解。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精神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不仅能保持原文文本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更好地帮助翻译者把源语文本转化为要表达的意义。

此外,中国传统翻译思想还能帮助翻译者在从源语到译语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进行映射,以便更好地把源语文本中的各种表达方式转化为更完美的译文。

总之,中国传统翻译思想是一套深厚的翻译思想,不但能够保持原文文本的准确性,而且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把源语文本的意义表达出来。

因此,我们在学习翻译的时候,必须努力学习掌握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以便更好地完成翻译任务。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 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 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 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 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 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 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 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 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 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 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 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 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 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
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 1898-1911)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 《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 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 《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 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 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 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 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 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 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 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 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 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 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 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 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 业。

“信、达、雅”与翻译理论

“信、达、雅”与翻译理论

“信、达、雅”与翻译理论自从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又成为近现代翻译研究争议的焦点。

有人称之为原则,有人称之为理论,也有人称之为标准。

译界时贤各抒己见,评价有贬有褒,但至今仍未有一家之说能够超越它。

因此,有人说研究“信、达、雅”,就是研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

由此可见“信、达、雅”对我国翻译有着如何重大深远的影响。

透过译界人士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信、达、雅”的不同评价,可以看到我国翻译理论的成长与发展。

新译时期,译论史上的批评、争辩热闹非凡。

陈西滢、瞿秋白对“信、达、雅”提出质疑,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但是这些基本上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畴。

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译界就翻译标准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一方面提出“‘信、达、雅’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认为“信、达、雅”完全不行。

傅雷提出了“形似神似”,钱钟书提出“化境”的翻译标准,使译学研究更加深入。

这个时期在翻译理论界注意应用辩证法来分析问题。

俆永瑛认为“信”(客观的、有效的)是初级的“达”,“达”是高一级的客观的“信”,而“雅”是极高度的“信”和“达”。

真正迎来我国译界春天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

这一时期,引进的各种文化思潮,为中国的翻译理论界注入了新鲜血液。

我国译学繁荣发展,流派纷呈,见解各异。

关于“信、达、雅”,大多数论者不赞成简单地否认或抛弃,而应该采取修订或重新解释的方式。

党元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翻译:“信”是语义对等,“达”是行文对等,“雅”是功能对待。

乌传衮认为严复提出了一整套相当完整的翻译理论,除翻译标准外,还涉及翻译态度、译者素质、术语定名原则、翻译与出版、译才培养等。

赵秀明认为严复首创的“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将翻译中的辞意美学推向极致。

李欣强调以文无所谓清楚、固定含义的同时,也就是强调了译者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

同时,这一时期译界对于“信、达、雅”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

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

中国翻译理论的特色

罗什:
“其文约而诣,旨婉而彰, 微远之言,于兹显然。“
安世高
文质一体——“折中调和”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
经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他志大学精,上通“梵文天语”,兼晓 “神州之俗”(道宣),创“五不翻”对策, 孜孜与斯者19年,译经一千万言,又 是第一位将《老子》外译的翻译家。 总之,玄奘的翻译辞义既无扞格(意思 是与原文抵触),语趣又避流便(译文 流畅而不流俗),融文质于一体。 梁启超: “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 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
文质一体——“折中调和”
刘勰——“文质相称” 肖统——“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 之致,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 《法句经序》——“质直”近于“不雅”,虽则“尚贵 其实” 柳宗元——以质乎中,而文乎外 陆游——必有是实,乃有是文 柳冕——兼之者,斯为美
湛若水——不难于文而难于质,不难于华而难于朴, 不难于巧而难于拙 质——朴——拙 三元价值观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 中国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李天经等。在这次持续 一二百年的翻译高潮中,传教士们与中国学者一起,出翻 译了一些宗教著作外,特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物理、 机械工程等的自然科学类的著作。与第一次译书高潮相比, 这是重要特征。在这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对中国 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作用。
jasmine自成体系的中国语言文字文化战略考量翻译自在中国发轫之日起就具有出自文化战略的考量而且可以说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翻译在中国从来就是一种顺时序之变而变的文化战略手段中国的译界先驱通常具有我们称之为顺时序之变而变的文化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实际上是中国译坛先进分子共同的历史诉求和对历史记忆的高态势认知
支谦---《法句经序》 提出的命题就是“信” 老子---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严复--- “信” “达” “雅” 老子---《老子》五千言中“信”数次出现

[知识]中国古代翻译

[知识]中国古代翻译

中国古代翻译中国最早译事关于不同民族的交往的书面记载,在我国始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之间的夏代。

“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

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

”《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关于翻译活动的明确记载,始于公元前11世纪的周代的周公摄政时期。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喻说焉,以和亲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

”《周礼?秋官》“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山戎、犬戎、东山皋落氏、姜戎、白狄、赤狄、戎蛮子、鲜虞反舌,夷语与中国相反,故曰反舌。

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职也。

象胥、寄、象、狄鞮、象寄、鞮译、舌人、译、翻、翻译。

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 ? ? ? ? ? ?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

? ? ? ? ? ?士学顺,辨言,以遂志。

如此犹恐不济,奈何其小辨乎?”公曰:“不辨,何以为政?”子曰:“辨而不小。

夫小辨破言,小言破义,小义破道,道小不通,通道必简。

是故循弦以观其乐,足以辨风矣;尔雅以观古,足以辨言矣;传言以象,反舌皆至,可谓简矣。

” --《大戴礼记?小辨》中国翻译史上的几次高潮一、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二、明末清初的西方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三、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四、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五、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佛教的创立及特点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释迦牟尼世界上成熟最早的一神至尊教。

教义: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依赖一定的条件而存在。

2、因果报应是必然的。

佛教的传入时期“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

还,传其旁身有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教。

”《魏书?释老志》佛经翻译的发展过程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公元147年-167年)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220-581)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唐代(618-905)达到极盛,北宋(960-1126)时已经衰落,元(1206-1341)以后则是尾声了。

老马郝经翻译

老马郝经翻译

老马郝经翻译一、导言老马郝经是一部经典的古代文献,被誉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翻译手册之一,老马郝经的翻译理论与技巧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翻译理论和实践等角度来探讨老马郝经对中国翻译史的重要意义。

二、历史背景1. 古代与中国翻译的兴起古代中国是世界上独特而丰富的翻译文化之一。

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时期,中国就开始进行与外国交往,并有了对外交流的需求。

汉朝时期的翻译工作主要以汉字与外国文字之间的转化为主,例如将外文著作翻译成汉文,或是将中国的文献翻译成外文,以满足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

2. 老马郝经的创作背景老马郝经是公元3世纪的一部重要翻译手册,它以魏晋时期的顾恺之和马玄欧为代表人物,通过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系统的翻译方法。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化交流的高潮,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更加频繁,对于翻译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

三、翻译理论与方法1. 翻译的目的与要求老马郝经强调翻译的目标是准确传达原意,要求翻译者将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准确地译出来。

同时,翻译者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对两种语言的熟悉程度,能够进行准确的语义转换,以确保翻译品质。

2. 翻译的基本原则老马郝经提出了翻译的三大基本原则:忠实原则、通顺原则和美观原则。

忠实原则要求翻译者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严格遵守原文的语义;通顺原则要求翻译者语言流畅、通畅,让读者易于理解;美观原则则要求翻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美感和文化的传递。

3. 翻译的具体方法老马郝经还总结了许多翻译方法和技巧,如采用音义对应法、借译法和逐字对应法等。

同时,还强调了解原文所属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语境等对于准确翻译的重要性。

四、老马郝经在中国翻译史上的意义老马郝经的出现对中国翻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方法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老马郝经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几点重要意义:1. 奠定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老马郝经系统地总结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后世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传统译论(古代部分)

中国传统译论(古代部分)



少 数 民 族 零 星 译 论
2.第二高潮:科技翻译 徐光启 李之藻 杨廷筠 王微 魏象乾
1.第一高潮;佛经翻 译 安世高 支谦 道安 鸠摩罗什 玄奘
安世高
安世高----中国佛教翻译的第一人。 安世高,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 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 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安般守意经序》 中这样描绘安清:“其为人也,博学多识,贯 综神摸,七正盈缩,风气吉凶,山崩地勋(疑 为动字误用),针脉诸术,睹色知病,鸟兽鸣 啼,无音不照.”安世高在其父亲死后继承王位, 但一年之后就让位给叔叔,出家为僧. 之后,安世 高游历西域各国,弘扬佛法.后来来到中国.
徐光启
1.简介:徐光启(1562-1633)上海吴 淞人。生当晚明之季,关心国家命 运,希望发展科技,强国富民。 1600年春,与利玛窦相识。1603年 领受洗礼,取名保禄。1604年中进 士做了京官。 2.翻译方面的成就: 数学:《几何原本》 历法:《历书总目表》 哲学:《灵言蠡勺》


《几何原本》反应的翻译思想的两大特点:一 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急 需”,并能够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梁启超的评价:“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 之作”;“元扈首译欧几里得之《几何原本》 六卷,欧人名著之入中国,此其第一。….盖 承认欧人学问之有价值,实自兹始。”
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 到长安。他载誉回国,更携回梵文经典650余 部。数量之多,品类之富,前所未有。组织译 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这个数字占唐代新译佛经总卷数的一半 以上。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 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 典籍。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

浅析中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特征摘要:翻译具有源远的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从事着翻译活动,而翻译也越来越体系化、学科化,翻译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了起来。

中西方在翻译理论方面有着一些相同观点,但各自的翻译发展道路特色鲜明,特征显著。

本文就中西方翻译发展为基础,分析总结其特征,对比中西方在翻译领域发展的异同点。

关键词:中西翻译;理论;发展异同一、西方翻译理论发展西方翻译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一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的语文学派;二是从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阶段;三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巅峰阶段(刘军平,2017:7)。

公元前3世纪到19世纪末为西方翻译理论的萌芽时期,西方翻译史的前五次高潮也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内。

虽说这一时期人们在探索翻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翻译还局限于一种感性的阶段。

古代的翻译理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翻译理论家们一般都探讨着已有的一些翻译理论,将直译和意译作为翻译的重心。

西塞罗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他从修辞学家、演说家的角度看待翻译,他认为“作为解释员”的翻译是指没有创造性的翻译,他主张译作超过原作,译者高于作者的翻译观点(谭载喜,2000:25)。

随后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初期,宗教翻译开始盛行,翻译理论家以哲罗姆为代表,他主张要忠实原文。

后来到了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翻译开始涉及宗教、文学、政治、哲学等领域,打破了拉丁语翻译的局限,开始用本土语言翻译。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这一阶段,翻译理论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阶段,翻译题材变得越来越广泛,翻译风格也多种多样,也有大批翻译人才诞生。

此时翻译理论家开始走出狭隘的散论式研究范围,视野更加开阔,对翻译活动进行了更加系统而且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阐释。

优秀翻译理论家有约翰德莱顿,他提出译者必须考虑译入语的读者,并建议把读者反映纳入翻译策略选择的范畴;也有提出“翻译三原则”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等。

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是翻译理论展露头角阶段(刘军平,2017: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杰出译者及其理论
一、翻译活动古已有之,而译学理论始于三国时佛经翻译的兴 翻译活动古已有之, 盛。
早期的佛典翻译,多用“文”和“质”两字作为译文的标准。所谓“文”指的是“辞 采”,即对译文加以修饰,使文章更为通达,是我们所说的意译;“质”指的是“朴 质”,即严格依照原文,不增不减,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直译。 支谦,三国时期佛经翻译大师,他的《法句经序》是中国第一篇谈论翻译的文字,约作 于224年。他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对促 进翻译研究有先导作用。他还提出了“因寻本旨,不加文饰”的主张,主张译经不必讲 究“饰”和“严”,只要做到“易晓”和“勿失厥意”就行了,由此可见他是主张直译 的所以他的理论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直译理论。 道安(314-385),东晋时期的佛经翻译家,他继承和发扬了支谦的翻译思想,他认识 到了两种语言在语法、修辞、文体、行文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认为“案本而传” 只是相对而言的,而失本则是绝对的,不失本便不成翻译,是主张直译但反对死译,对 当时佛经翻译出现的死译现象,他提出著名的“五失本”和“三不易”。“五失本”, 是指把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第一,梵文的句 子多是倒装,翻译时须根据汉语习惯译出;第二,梵文质朴,汉人喜好辞采,可对译文 做一些文辞的修饰;第三,佛经反复叙述,翻译时对反复内容应当加以删减;第四,佛 经正文后又有重颂加以复述,译时将重颂部分删去;第五,佛经里,往往在说完一件事 后说另外一件事时将前面说过的事又重复一遍,译时应当把重复的这部分删去。
赞宁(919-1001),宋初高僧,精于佛学南山律,时人称“律虎”, 赞宁(919-1001),宋初高僧,精于佛学南山律,时人称“律虎”, 他归纳总结了前人有关佛典翻译的论述,并提出了佛经翻译中的“六 例”: 第一,“译字译音为一例”即“音译”与“意译”的问题,主张佛 典秘语,佛祖胸前的符号和佛经题头上的两个符号都应该依样书写, 其余的内容须意译,这样的规定将音译减少到了最低的限度。 第二,“胡语梵言为一例”,他详细叙述了“胡”与“梵的区别”, 他主张对自己所要翻译的文字有个清楚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子。 第三,“重译直译为一例”,重译是转译已经被翻译成胡语的佛经, 直译则是直接翻译梵语的佛经。 第四,“粗言细语为一例”,赞宁提出应该注意佛经语言的风格, 是通俗、典雅还是半文半白,以便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第五, 华言雅俗为一例” 这是从汉语的角度来谈语体的差异, 第五,“华言雅俗为一例”,这是从汉语的角度来谈语体的差异, 他要求译者必须熟悉本名族的语言使用习惯, 他要求译者必须熟悉本名族的语言使用习惯,该典雅的时候典雅该 通俗的时候通俗。 通俗的时候通俗。 第六, 直言密语为一例” 他认为翻译某些佛经句子, 第六,“直言密语为一例”,他认为翻译某些佛经句子,可有两种 情况, 涉俗为直,涉真为密” 直即直译,密即意译。 情况,即“涉俗为直,涉真为密”,直即直译,密即意译。 这六点提出了翻译佛经中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这六点提出了翻译佛经中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中国古代翻译理论
“翻译”的由来 翻译”
寄、象、狄鞮、译,这四个名称是公元前对翻译的称呼,据《 寄、象、狄鞮、译,这四个名称是公元前对翻译的称呼,据《礼 记·王制》记载,“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 王制》 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周礼》中有周制象胥“掌蛮狄诸国传谕言辞,而属秋官司寇”和 周礼》 “通夷狄之言者曰象胥”之类的记载,可见象胥是译官之总称,主 要是指通晓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译官。 《吕氏春秋·功名》提到蛮夷反舌,意思是戎狄语言与中国相反,称 吕氏春秋·功名》 反舌,因此古代又称翻译为“舌人”。 汉朝时,与匈奴的外事频繁,通晓北方语言的“译”的作用日益明 显,于是周朝时代的“象胥”逐渐被“译”代替。东汉开始传译佛 经以来,又在“译”的基础上加“翻”字,这样“翻译”便成了一 个固定的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富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翻译理论初探,苑艺,朱荣宽
Hale Waihona Puke 佛教史家把鸠摩罗什以前的译经叫做“古译”,把罗什及其以 后的译经叫做“旧译”,把“新译”的名称独让给玄奘;梁启 超是这样评价玄奘的:“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 斯道之极轨也!” 他不仅把梵文翻译成汉语,还把我国的《老子》、《大乘起兴 论》等译成梵文传入印度,印度学者柏乐天认为,玄奘“是有 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业绩将被全世界的人们记着”。
道安在提出“五失本”的同时,还指出译经之不易,“三不易” 道安在提出“五失本”的同时,还指出译经之不易,“三不易”理论: 第一,经籍本是佛在世时因时而说的,古今时俗不同,要使古俗适合今 人不易做到;第二,要把圣智的微言深意传给平凡人理解亦不易;第三, 当时编辑经籍的人大都是神通人物,现在却要一般平常人来传译,亦不 易。 道安能够看到两种语言的不同,允许“五失本” 道安能够看到两种语言的不同,允许“五失本”,这只是从形式上要求 译文比较接近于汉语的规格,但没有从译文深层次的表意上做出突破性 理论,因而他指导的佛经翻译还是比较生硬、呆板、质量不是很高,尽 管如此,他的理论在当时还是颇有影响力的,为许多译家所推崇,如隋 代名僧彦琮 (cong)。 cong)。
二、明末清初的翻译家及其思想
徐光启(1562-1633),主要翻译西方科技方面的著作,还有一些 徐光启(1562-1633),主要翻译西方科技方面的著作,还有一些 哲学类著作,他的翻译思想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 “裨益当世”;二是抓重点,抓急需。 李之藻(1569-1630),他强调“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不敢 李之藻(1569-1630),他强调“借我华言,翻出西义”而不敢 “妄增闻见,致失本真”。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1557-1627),他正确指出了哲理类书籍翻译最难,他将 杨廷筠(1557-1627),他正确指出了哲理类书籍翻译最难,他将 西方语言、科技、哲理三类书籍分别称为“资耳目”、“资手足”、 “资心”,认为各不可偏废,都应该认真积极翻译。 魏向乾,《繙清说》 魏向乾,《繙清说》是设计汉文满文的翻译法,述说了“正”译的 标准:了其意,完其辞,传其神,不增不减,不悖取义,而清文精 炼,适当其可也。刘半农指出这一论述十分符合现代翻译的标准, 包括忠实地再现原文信息,再现原文的话语风格等。
彦琮 (cong)(557-610),现存的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 cong)( )(557-610), ),现存的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 辩证法》就是彦琮的大作,他提出“八备” 十条”之说, 论《辩证法》就是彦琮的大作,他提出“八备”和“十条”之说,主 要不光谈翻译还从翻译者的修养方面来谈, 要不光谈翻译还从翻译者的修养方面来谈,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 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即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面地论述了翻译活动的主体,即翻译者本身的问题,这是他的目光独 到之处。 到之处。 鸠(jiu)摩罗什(344-413),后秦僧人,主张“依实出华”,“曲 鸠(jiu)摩罗什(344-413),后秦僧人,主张“依实出华”,“曲 从方言,趣不乖本”,他在译经时力求译文典丽,而又不损原意,是 当时意译派的代表,因此他的译本被称作“新译”,他的译作在当时 是“众心惬服,莫不欣赞”,很受人们的欢迎,但是他的翻译理论保 存的甚少。 玄奘(600-664),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主张直译与意 玄奘(600-664),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主张直译与意 译的完美结合,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新局面,玄奘在译经中成 功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 法等等翻译技巧,但他的译论却留存极少,在《翻译名义集》中的 《梵语序》记载了玄奘的“五不翻”理论,但他的“不翻”并不是不 翻译,而是在五种情况下采用音译的方法翻译,即神秘语;多义词; 中国没有的物名; 久已通行的音译以及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