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问题

合集下载

外部性习题及答案

外部性习题及答案

第10章外部性习题一、名词解释1、外部性2、正外部性3、负外部性4、社会成本5、外部性内在化6、科斯定理7、交易成本二、正误题(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正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买者的外部利益,而负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卖者的外部成本。

2.如果一个市场引起负外部性,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之上。

3.如果一个市场引起正外部性,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之上。

4.带来未被内在化的负外部性的市场产生的均衡数量小于最优数量。

5.如果市场引起负外部性.那么,矫正税就将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结果变动。

6.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总是要求政府为了使外部性内在化而进行干预。

7.税收总使市场更无效率。

8.如果Bob对在餐馆吸烟的评价是10美元,而Sue对她吃饭时清洁空气的评价是15美元,根据科斯定理,只有Sue拥有清洁空气的权利.Bob才会不在餐馆吸烟。

9.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受影响各方对外部性达成协议的潜在利益,就没有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

10.用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减少污染的好处是管制者不需要了解污染权的需求。

11. 在任何一种既定的污染需求曲线下,管制者可以用矫正税或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达到同样的污染水平。

12. 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

13. 科斯主张用产权明晰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三、单项选择题1. 外部性是:a. 归市场上买者的利益b. 归市场上卖者的成本c.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d. 对企业顾问支付的报酬2. 负外部性引起a. 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高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b. 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低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c. 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d. 以上各项都不是。

3.正外部性引起a. 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高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b. 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c. 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低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d. 以上各项都不是。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

论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及其内在化问题。

外部性,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一个经济主体(个人、公司或政府)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交易或价格机制得到反映。

在经济法领域,外部性表现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市场经济环境、社会公共利益、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本文将分析经济法制定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经济法的制定是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其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然而,在制定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益集团影响、立法技术限制等因素,可能导致法律法规的制定偏离社会最优状态,产生外部性。

例如,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抑制市场创新,过于宽松的监管则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

本文将探讨经济法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经济法的实施需要政府机构的监管和执法,但监管和执法行为本身也可能产生外部性。

例如,监管过度可能导致市场僵化,抑制企业活力;监管不足则可能导致市场失序,损害公共利益。

执法不公、滥用职权等行为也可能引发外部性,影响法律的公信力和效果。

本文将研究如何实现经济法制定与实施的外部性内在化。

外部性内在化是指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将外部性内部化到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中,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在经济法领域,实现外部性内在化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提高监管和执法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加强市场主体的自律和责任感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经济法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性,提高法律制度的效率和社会认可度。

二、经济法制定外部性的分析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外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外部性,又称为外溢效应或外部效应,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

在经济法制定过程中,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法制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密切相关。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如何解决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如何解决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问题如何解决在经济学的广袤领域中,外部性问题如同一个棘手但又至关重要的难题,时刻影响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外部性,简单来说,就是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旁观者产生了未被市场交易涵盖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被称为正外部性;也可能是消极的,被称为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的典型例子是环境污染。

当一家工厂为了生产而排放废气、废水时,周边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生活质量下降,但工厂在决策时往往不会将这些外部成本考虑在内,导致其过度生产,资源被过度消耗,环境被过度破坏。

而正外部性的例子如教育,一个人接受教育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收入能力,还能为社会带来诸如更高的生产力、更低的犯罪率等好处,但个人在接受教育时并不能完全获得这些社会收益,可能导致教育投资不足。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外部性问题呢?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矫正外部性。

对于产生负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征收税费,使经济主体承担其行为带来的外部成本。

例如,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税,增加其生产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相反,对于产生正外部性的行为,政府可以给予补贴,以激励更多的投入。

比如,对研发新能源技术的企业提供补贴,鼓励其创新,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

其次,产权的明确界定也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重要途径。

著名经济学家科斯提出,如果产权能够清晰界定,并且交易成本足够低,那么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假设一家工厂的污染影响了周边的农场,若产权明确规定农场拥有清洁空气的权利,那么工厂要么停止污染,要么向农场支付补偿以获得污染的权利;反之,如果工厂拥有污染的权利,农场则可以出价让工厂减少污染。

然而,在现实中,产权的界定往往并非易事,交易成本也可能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应用。

另外,政府的直接管制也是常见的手段。

政府可以制定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企业的生产标准、排放标准等,强制企业减少外部性。

比如,规定汽车的尾气排放标准,要求工厂安装特定的减排设备等。

外部性案例分析

外部性案例分析

外部性案例分析外部性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对非市场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在市场经济中,外部性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它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外部性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正面外部性的案例。

在某个城市的一个小区里,有一家餐厅因为菜品美味,服务周到而受到了很多顾客的喜爱。

随着餐厅生意越来越红火,周围的商家也因此受益,比如小区里的便利店、水果摊等。

这些商家因为餐厅的生意好而增加了顾客量,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这就是正面外部性的案例,餐厅的成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利润,也给周围的商家带来了好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负面外部性的案例。

某个工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大量的机器设备,但是这些设备的运转产生了噪音和污染,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居民们的健康受到了威胁,生活环境也变得恶劣。

这就是负面外部性的案例,工厂的生产行为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不利影响。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政府干预解决外部性的案例。

某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严重污染了空气,影响了市民的健康。

政府出台了限行政策,对车辆的行驶进行限制,同时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鼓励市民出行使用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和生活质量。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外部性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正面外部性可以促进产业链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负面外部性则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社会福利。

政府在外部性问题上的干预可以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保障市民的利益。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外部性问题,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外部性问题,加强监管和政策引导,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公共经济学第六章外部性矫正

公共经济学第六章外部性矫正

随着牲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牧场
消失了荒漠化,畜牧业也难以为继。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对于任何一 户牧民来说,每增加一头牲口所产生 的收益归自己,由此带来的生态本钱 却由大家分担。
“公地悲剧”的实质:资源的过 度利用,甚至鼓励人们去破坏和消灭 资源。
பைடு நூலகம்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消失“公
地悲剧”的事例。如卫生间里的手纸。
在共有产权条件下,某一个成员 可以过度共享财产的权利,其他人与 其谈判的本钱很高。
国有产权也简洁导致外部性。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名义上归国 家全部,实际上由政治家或官员所选 择的代理人来行使。
代理人也可以过度共享财产的权 利,其他人与其谈判的本钱也比较高。
私有产权:依照法律,财产权利归 家庭或个人全部。
奥尔森从集体行动入手,认为外部性 表达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的对立;
科斯从外部侵害入手,认为外部性问 题不是单向的;
博弈论从“囚徒逆境”入手,认为外 部性表达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全都。
迄今为止,有三个比较权威的定义, 这几个定义把外部性与经济学其他根本 概念联系起来。
Hal Ronald Varian(1984)的定义:
外部性问题不仅是经济学的争论内 容,也是法学、社会学、人口学甚至政 治学的重要争论领域。
张五常和杨小凯却认为,外部性概 念模糊不清、同义反复、没有意义。
一、外部性的概念与后果
1、外部性的概念
某个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了未在 交易价格中反映的本钱或收益。
负外部性:某个人的行为给他
人造成额外的损害;
假设允许工厂冒烟,则居民会联 合给工厂安装除尘器。费用150元,低 于购置烘干机的费用,也低于污染损 失。
假设允许居民不受污染,工厂会 主动安装除尘器。安装除尘器比购置 烘干机廉价。

外部性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外部性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外部性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非市场交易后果。

它们可以是正面或负面的,对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外部性的类型1. 正面外部性正面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积极效果,却无法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例如,一个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时,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效率和生产能力,这将使整个市场受益。

2. 负面外部性负面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的消极后果,同样无法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例如,一个工厂排放大量污染物,污染了周围的空气和水源,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损害。

二、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外部性对市场有多种影响,以下列举几个主要方面:1. 市场失灵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市场往往无法有效分配资源,导致市场失灵。

例如,当存在正面外部性时,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外部效益,导致投入不足;而在负面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市场无法考虑到负面后果的成本,导致产量过大。

2. 市场扭曲外部性使市场价格无法准确反映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成本,导致市场扭曲。

例如,当存在正面外部性时,市场价格往往低于实际价值;而在负面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则低于实际成本。

3. 资源浪费由于市场无法充分考虑外部性,资源可能被浪费。

例如,当存在正面外部性时,由于市场价格较低,供给者可能减少产量,从而导致资源未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三、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外部性问题,减少市场失灵和资源浪费,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采取:1. 政府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措施来内部化外部性。

例如,在负面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环境税,以减少污染行为。

而在正面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提供奖励或补贴,以鼓励相关行为。

2. 合同或协议经济主体之间可以通过签订合同或制定协议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例如,在邻居之间存在噪音干扰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达成一致,制定共同的时间限制以减少噪音。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提要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是相关行为者非自愿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某小区用电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要的对比,提出了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

一、外部性基本内涵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联之中,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干扰是必然存在的,形成经济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

据考证,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和阿弗里德•马歇尔。

尤其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问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

自马歇尔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

对外部性的认识有许多种: 1、“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 2、“当一个或者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反过来说,只要有人承担了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性。

”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正外部性就是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

在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因为,在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使该经济主体不会增加生产或消费。

在此情况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经济主体对资源的使用不足。

外部性案例分析

外部性案例分析

外部性案例分析外部性是指一种市场失灵现象,当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分别指的是一种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个经典的外部性案例是环境污染。

当一家工厂排放废气或废水时,这种排放会对周围的居民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空气污染、水质污染等。

这些负面影响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

居民们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补偿,同时工厂也没有动力减少排放,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存在。

另一个外部性案例是教育。

教育对个体的收入、就业机会、社会地位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正向外部性被称为教育外部性。

然而,个体在接受教育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到这些积极影响,导致教育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提供教育补贴或其他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

外部性案例还可以延伸到医疗领域。

健康的个体对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生病的个体则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然而,个体在决定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时往往难以充分考虑到这种外部性影响,导致医疗资源的不足或浪费。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医疗保险、健康教育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种市场失灵现象,它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完全有效,需要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纠正。

只有在政府的干预下,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外部性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对于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外部性”问题与“科斯定理”的伦理追问-文档资料

“外部性”问题与“科斯定理”的伦理追问-文档资料

“外部性”问题与“科斯定理”的伦理追问一、“外部性”背后的道德问题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效应是指在生产和消费中,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

“当生产或消费对其他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时,外部经济效果便发生了;就是说,成本或效益被加于其他人身上,然而施加这种影响的人却没有为此而付出代价。

更为确切地说,外部经济效果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1]这就是说,外部性是指一个主体的行为和选择对另一个主体造成直接的影响。

如果这种影响增加了他人的成本或者减少了他人的利益,就是负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相反,如果这种影响增加了他人的收益或者减少了他人的成本,就是正外部性或外部经济。

在这里,“直接”二字很关键,它意味着一个行为主体通过市场对其他主体所造成的影响不能称为外部性。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当某个人的行动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

他把这个概念从个人之间扩展到个人与社会之间[2]。

可见,外部性涉及人们的行动,而且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行动(transaction),即交易。

在交互行动中,人们之间存在利害冲突。

某个人或某些人可能会承担或获得另一些人的行动所引起的成本或收益。

因而从伦理的维度来看,外部性问题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有关利益的互动关系。

根据外部性的来源和后果,新制度经济学把外部性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者正外部性、生产者负外部性、消费者正外部性和消费者负外部性。

因此从理论上讲,外部性问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可能个人为社会做贡献,也有可能个人的活动由社会来承担。

前者被称之为“外部经济”,后者被称之为“外部不经济”。

但现实中前者出现的概率极小,多数情况下的外部性问题指的是后者。

造成外部性问题的原因在于大于个人成本的那部分社会成本没有进入市场,由于无法为它们定价,所以社会不能让这些个人为自己的行为支付代价。

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

四、外部性问题分析
(1)外部性问题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材料中的济南趵突泉问题告诉我们外部性最直接的结果,就 材料中的济南趵突泉问题告诉我们外部性最直接的结果, 是企业的私人成本要小于社会成本。 是企业的私人成本要小于社会成本。市民和企业的私人成本 是使用廉价的地下水, 是使用廉价的地下水,而社会成本则包含了地下水减少对环 境的损害、对人的损害,因此,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境的损害、对人的损害,因此,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而 厂商决策的准则是自己的边际私人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 厂商决策的准则是自己的边际私人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 而社会最优结果却是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因此, 而社会最优结果却是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因此,地 下水就会不断减少(因为产品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这样, 下水就会不断减少(因为产品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这样, 就偏离的帕累托最优的水平,造成了市场失灵。 简言之, 就偏离的帕累托最优的水平,造成了市场失灵。 简言之,就 是负的外部性没有能够体现在厂商的决策当中, 是负的外部性没有能够体现在厂商的决策当中,从而最终商 品的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造成了产量过多, 品的价格不能反映其真实成本,造成了产量过多,造成了市 场失灵
三、事例分析
随着济南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泉水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 随着济南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泉水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 济南人人都可享用它的社会以及生态效应, 济南人人都可享用它的社会以及生态效应,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正 效应。而对泉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 效应。而对泉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 负效应,从根本上说,环境的破坏也使得济南的每个居民收益受损。 负效应,从根本上说,环境的破坏也使得济南的每个居民收益受损。 外部正效应的存在, 外部正效应的存在,意味着提供保护泉水的这项服务的生产者的边 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效益, 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效益,导致生产者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去进行这 种活动,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考虑,作为独立的投资者, 种活动,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考虑,作为独立的投资者,因为受 益小或无收益,没有私人投资者愿意投资保护泉水这项活动。 益小或无收益,没有私人投资者愿意投资保护泉水这项活动。泉水 外部性的存在, 外部性的存在,则使泉水的使用者无需支付必要的代价就可获得较 大的利益。由于采用地下泉水资源不必支付高代价, 大的利益。由于采用地下泉水资源不必支付高代价,济南泉域内的 公共供水企业和采用地下泉水的企事业单位,受经济收益的影响, 公共供水企业和采用地下泉水的企事业单位,受经济收益的影响, 人人都趋向于多采用地下泉水资源, 人人都趋向于多采用地下泉水资源,而不愿使用高成本的地表水和 黄河客水,从而导致地下泉水资源被过度使用。 黄河客水,从而导致地下泉水资源被过度使用。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案例(精选5篇)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案例(精选5篇)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案例(精选5篇)零、导言外部性(externality)是经济理论的一个分支,它指的是当某一行为或交易发生时,没有参与者会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影响。

研究者和决策者把重点放在外部性如何影响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上,以它为指导,提出合理的建议来改善经济体系,使整个市场更接近其最佳状态。

本文将就外部性及它与市场失灵的关系,从最近此类案例出发,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概念。

一、家庭日常引发的外部性案例:家庭日常引发的外部性2018年1月,弗雷德里克(Frederick)家庭把其家庭住宅改造成三居室,但改造全过程却引起周边居民的声讨,指控家庭施工过程晚上凌晨发出工地噪音,明显影响到邻居的正常休息。

这起事件表明,采取私人行动有时会产生称为外部性的副作用,而外部性会影响市场效率,使市场失灵。

解析:家庭日常引发的外部性案例表明,家庭私人行动产生的副作用可能会影响市场效率,导致市场失灵。

换言之,外部性会破坏市场的有效运作,使得其达不到本来该取得的最佳状态。

在这个案例中,家庭改造过程中的噪音引发的问题成为一个外部性,这种外部性显著地影响了周边社区的环境质量,而这正是导致了市场失灵的根源。

二、总投入因素限制的外部性案例:总投入因素限制的外部性2017年12月,武汉某公司尝试投资一种新型科技,但由于总投入因素在当地尚未到达甚至极限情况下就已经被耗损殆尽,导致该公司投资被拒绝。

经过对此案例的调查发现,这是由于外部性引发的限制因素造成的,不恰当的外部性干扰导致市场效率降低,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

解析:总投入因素限制的外部性案例表明,外部性会影响市场的使用资源,从而导致市场的失灵。

即使是特定地区,在总投入因素不足导致资源耗竭的情况下,可能也无法支持技术和资金投入新的项目。

这种情况就是技术革新和资本投资体系遭受到外部性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而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状态也属于市场失灵,这表明外部性是影响市场失灵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

二、外部性的内部化途径
(一)庇古税和庇古补贴 (二)政府管制 (三)科斯的产权交易
政府干预
市场化手段
(一)庇古税和庇古补贴
庇古税 庇古税就是在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存在负外 部性时,政府通过采取征税的方式,使私人的边 际成本与社会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使私人利润最 大化的产量与社会最合意的产量相等,以消除外 部性。
外部性内部化途 径分析
一、外部性理论 二、外部性内部化的途径 三、结论
一、外部性理论
(一)学者关于外部性的观点 一般认为,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马歇尔提出的。 自从马歇尔1890年在其《经济学原理》提出外 部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对市场的 外部性问题感兴趣。 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 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 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 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
按萨缪尔森的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 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更为精确 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 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 庇古1920 年出版的《价值与财富》一书中论述了外部 性,认为 “ 外部性造成了私人边际产品与社会边际产 品的之间的不一致 ”,并认为经济学家有责任解决这 一问题。在治理外部性的经济手段方面,庇古从 “ 公 共产品 ” 问题入手,分析了厂商生产过程中社会成本 与私人成本问题,认为两种成本的差异构成了外部性, 从而提出了征收 “ 庇古税 ” 作为治理外部性的方法, 所以经济学上把征收 “ 庇古税 ” 以治理外部性的经济 手段叫庇古手段
成本
MSC
MPC+T MPC MEC
D
Q*
QO
产量

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
制作者: 制作者:张大为 王思博 田博鑫 徐畅 主讲: 主讲:张大为
外部效应问题的体现
·如将蜂场和果园修建在一起,无意中 如将蜂场和果园修建在一起, 如将蜂场和果园修建在一起 就提高了果树的结果率 ·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无意中也就 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教育, 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教育 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在居民区旁边施工修筑路桥,无意中 在居民区旁边施工修筑路桥, 在居民区旁边施工修筑路桥 影响了居民的休息 ·在上游修建印刷厂,影响了下游鱼类 在上游修建印刷厂, 在上游修建印刷厂 的生存条件
换句话说,就是
某人或厂商从事经济活动影响了 他人或其他厂商,( ,(当然这种影 他人或其他厂商,(当然这种影 响有可能是负面的也有可能是正 面的) 面的)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 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 现象。简言之, 现象。简言之,外部效应就是一 个人的行为对一个旁观者的无偿 性影响。 性影响。
中游下游居民为上游的不文明行为买单。而上游 并没有为此付出任何成本。因为事件本身对上游 和中游居民来说,都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所 以要靠私人解决的话,期间的交易成本非常巨大。 所以这就要靠政府出面解决。政府可以通过加强 上游的监管,采用罚款等手段加重乱扔垃圾者的 成本,以降低其乱扔垃圾的比率。订立河流水源 保护条例,进一步完善上游的公共基础设施,以 及对中游和下游的水源处理交易财政补贴等等手 段一是这种外部效应内化,进一步消除其不利影 响。
到底什么是外部性呢?
外部性 (externality) 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 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 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 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 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外部性 又可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 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对另一个人 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

外部性的例子

外部性的例子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
市场均衡= 社会均衡 (对买者征税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市场均 衡量等于社会最优量)
精选可编辑ppt
8
正的外部性
在存在正外部性的情况下,一种物品的社会
价值包括:
➢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直接价值 ➢外部利益:正外部性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社会福利最大化: ➢低于社会最优数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社会
精选可编辑ppt
5
负的外部性
P
汽油市场
$5
市场均衡数量
社会 (Q = 25)
4
成本 大于社会均衡数 S 量(Q = 20)
3
一种解决方法:
2
对卖者征税$1/每加
D 仑,使供给曲线向
1
上移动$1
0 0 10 20 25 30 Q (加仑)
精选可编辑ppt
6
负的外部性
P
汽油市场
$5
社会 成本
社会最优数 量是20加仑
本章将探讨如下问题:
什么是外部性? 为什么外部性的存在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什么公共政策能够解决外部性问题? 人们有时如何自己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为什么
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精选可编辑ppt
0


第一章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市场通常是一种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 率的,并最大化了总剩余
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
部利益
精选可编辑ppt
14
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其他税收与补贴会扭曲激励,并使经济远
离社会最优数量。经济福利的减少——消费 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之和——大于政府收入 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产权理论——阐述外部性问题内在化激励?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自由的市场制度,提高其运行的效率。

西方产权理论则将效率作为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

科斯主张产权清晰。

产权可分为私有产权和公共产权。

科斯研究的是私有产权。

他强调:对自身产品的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和不受侵犯的一组权利都被认为是拥有产权的表现。

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成任何一项自愿交易所必须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就是交易成本。

这个概念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创的,科学分析了经济中的外部性问题。

第一次把科斯的命题命名为“科斯定理”的乔治·J·施蒂格勒,根据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关于养牛人和粮农的例子,用完全竞争下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关系解释科斯定理。

他说:“科斯定理这样断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

”⑧老一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养牛人的牛损害了粮农的庄稼,当然应当赔偿。

一般地说,造成有害的外部性例如污染的一方,应当受到指责,并赔偿受害的一方。

他们的政策主张是,存在有害的外部性时,政府调节是必要的。

现在,科斯提出了新思想:外部性问题有相互性:一方面,养牛人损害了粮农,增大了社会成本;另一方面,粮农索赔,损害了养牛人,增大了养牛人的私人成本。

他的政策主张是,存在外部性时,由有关各方进行谈判,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而不用政府调节。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与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定义: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externality)。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或外在非经济”,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或外在经济”。

1.生产的外部经济,如技术溢出;2.消费的外部经济,如修剪自家草坪;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环境污染;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如吸烟,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

庇古主张利用经济手段解决外部性经济问题。

他认为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异。

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对于排污企业来说是一种外在成本,没有计入会计成本,企业有生产效率并不意味着社会生产的效率。

而从社会的角度,要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即最有效率的状态,就必须使市场价格等于社会成本。

因此,需要政府代表社会进行干预,使外在成本企业内在化。

为此,庇古提出了著名的修正性税,即税收——补贴办法,其目的是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一致。

但征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恰当地规定税率和合理地征税,也要花费许多成本,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所以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负)外部性的解决办法1.征税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2.企业合并3.规定财产权可转让的污染许可证。

理论依据:科斯定理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2.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3.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科斯定理:假定在交易过程中不存在交易成本,只要交易双方产权是明确界定的,则不论产权在谁一方,交易双方的资源交易都可以使资源获得同样的有效配置;若交易费用大于零,则不同的产权界定会造成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科斯定理中的零交易费用的假定本身就不存在(不现实)。

科斯在一次谈话中,比较清楚地阐述了产权和产权清晰的含义。

“就我来看,产权是指一种权利,人们所享有的权利,······这意味着应明确人们所享有的权利。

比如你拥有一把椅子,这是什么意思?你能送给别人吗?有时可以,有时却不可以。

你还有什么权利?能把这把椅子搬到另一个地方去吗?有时可以,有时却不可以。

但你能说出你能做什么。

假如你拥有一块土地,你能用它干什么呢?能做的事当然很多呀!这就是你的权利所包含的内容······在收购另一家企业时,假如你在缔结的合同中明确了你享有的权利,你拥有某一工厂,你能怎么处理?你能被允许怎么处理?你能卖掉这个工厂吗?能卖给任何人吗?有时你能卖给本国人而不能卖给外籍人,有时你也可以卖给外籍人,有时却只能在国家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卖出。

如果收购这种企业,你究竟能得到什么权利呢?我认为,在一些经济学家中,产权的定义是简单而又独特的,你能联系某些事物根据法律界定你的权利是什么。

”这可以说是科斯对产权和产权清晰所作的最清晰、最充分的一次论述。

一、外部性内在化方法的分析我们以一个小区为例,将小区中的人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经常或连续的使用大功率的电器,以提高自己的效用水平;而另一部分人群不需要使用大功率电器。

前提是使用大功率电器会引起电线短路,造成停电(意料之外),使家用电器等受到不必要的损失,以及给人精神上也造成突然的伤害,不得不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和中断思维。

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时间越长,短路的几率就越大;假设小区中使用同一条线路,由于一家违规用电引起的短路造成外部性。

而突然的停电会中断自己的活动、会使电器受到不必要的损害,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庇古的税收政策。

在运用私人交易办法解决共享资源利用问题时,隐含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假设,即是产权必须得到明确的界定且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可能存在的市场失灵,这为政府在共享资源管制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

通过政府对共享资源利用的管制,尽量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保持一致,使外部性内部化。

在共享资源管理中常用的政府管制手段主要是直接控制、收取税费和实行许可证制度。

在这里主要是介绍庇古税的一般定义,它对于我们的小区电力资源合理利用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考。

庇古指出,外部效应问题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缺陷,如果政府始终恪守传统的“守夜人”职责,它将始终构成市场有效运行的一种威胁。

庇古建议:为了实现帕雷托最优结果,国家必须越出传统上规定边界,利用国家拥有的征税权力,对那些制造外部影响的企业和个人征收一个相当于私人与社会边际成本差额的税收或给予同等数量的补贴,具体视外部效应的性质(有利还是有害)而定,使企业和个人自动地按照效率标准提供最优产量。

借助于国家的干预,市场秩序又得以重建。

庇古认为靠征收营业税把外部经济性内在化,并贴补那些很少享受到外部经济正效应的企业和个人,带给他们一定的外来价值。

2、科斯的产权交易。

在60年代之前,经济理论基本上是因袭庇古的传统,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上应该引入政府的干预力量,外部性产生者要么被课税要么给予补贴。

这一传统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于1960年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社会成本问题》所打破。

科斯指出:人们一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所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

在科斯看来,外部性完全可以由私人合约得到解决,亦即基于自愿交易的私人合约行为对市场运转有着自我修正的效能。

在科斯看来,只要产权界定清晰,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在不论谁拥有产权,资源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

可见,无论最初产权是如何界定的,当交易费用为零时,资源配置的效率是相同的。

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税收和协商都是为了使外部效应实现内部化。

都允许经济当事人为了实现目标通过成本收益比较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而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对污染“征税”更具有可行性,因为,“自愿协商”尚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一,一些资源属于公共财产,像生态、电力等,不可能做到明确产权或界定产权的成本极高。

由于公共财产的产权具有模糊性和非排他性,其使用权名义上属于公众,实际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公共财产而无须征得他人的同意或缴纳相应费用。

举例来说,假定政府采用明确产权的办法来试图消除空气污染导致的外部性,即规定任何人只能污染属于他个人的那一份空气,这样做的结果是:明确产权所必需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不仅大大高于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而且可能高得达到人类社会无法承受的地步,这样,自愿协商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介入市场机制,使损害者将其活动的社会成本考虑进来,纳入到其私人成本中去,即内部化。

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征税(庇古税),因为政府可通过对外部不经济行为征税,例如对生产中出现的污染行为征税、对消费行为征税、对消费产生的垃圾征税等,使损害者自行负担损害成本,从而使外部性成本(社会成本)内在化,即通过使边际私人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成本,使个人面临真实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第二,科斯理论没有考虑代际之间的效率与公平。

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当代人过度的利用、开采,就会使资源枯竭,因而会损害到后代人的利益,甚至危机后代人的生存,如资源短缺、温室效应、物种灭绝等资源环境问题。

由于自愿协商一般只能局限于代内,如果受害者是后代人,他就没有向前辈讨价还价的可能性。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当代人中的某一机构或社会集团来充当后代人的代表,通常由政府充当,通过政府干预来保护后代人的权益。

假定政府是一个理智的政府,是一个对后代负责任的政府,则政府会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当代人有可能向后代人传递的外部性进行税收调节。

通过生态税收的征收建立代际补偿基金等,用于弥补给后代人的损失;或者通过生态税收的征收阻止或缓解当代人向后代人延伸负的外部性,如将税收用于环境保护工程、资源的保护、新技术的开发等。

第三,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导致科斯的市场手段难以实现。

资源信息是稀缺的,生态资源经济系统就像一只“黑箱”,人类对它的了解还微乎其微,与人类对信息的需求相比,信息的供给是十分有限的;人们总是进行“信息封锁”,以保证自身的信息优势。

而信息的公共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容易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比如,污染者对其生产过程、生产技术、排污状况、污染物的危害等方面的了解往往比受污染者要多得多,但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他往往会隐瞒这些信息,实施污染行为。

相反,受污染者由于所拥有的相关信息少,想“讨回公道”需要付出很大的信息成本。

这正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宁愿“忍声(噪声)吞气(废气)受污染”的原因之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自愿协商”解决环境问题所需要的交易成本太高,同时在某些条件下(如涉及代际公平时),自愿协商根本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时,“征税”是一种更为可行的方法参考文献:[1]井辉.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种产权理论比较[J].财经科学,2000,05:57-60.[2]吴易风. 产权理论:马克思和科斯的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2007,02:4-18+204.[3]贾娜. 产权理论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0,21:18+30.[4]史忠良,刘劲松.产权理论与国有资产管理[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01:10-14.[5]田昆如.再论会计契约:基于产权理论的会计本质考察[J]. 企业经济,2012,06:5-10.[6]殷瑜. 论科斯定理的意义[J]. 商业经济,2005,08:18-20.[7]刘银国.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01:155-160.[8]何亚东,胡涛. 委托代理理论述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3:62-65.[9]刘锡田. 制度创新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发展[J]. 当代财经,2006,01:23-26.[10]饶晓秋.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的新视角[J].当代财经,2006,01:124-127.[11]彭真善,宋德勇. 交易成本理论的现实意义[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04:15-18.[13]牛晓帆,安一民.交易成本理论的最新发展与超越[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01:79-83.[14]彭正银. 网络治理、四重维度与扩展的交易成本理论[J]. 经济管理,2003,18:4-12.[15]刘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基于最新理解的交易成本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10-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