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CTA汇总
心脏冠脉CTA - 超全版

4.冠脉CTA检查的禁忌症
① 造影剂过敏者。 ② 心律失常或心率过快者。 ③ 不能自主呼吸者。 ④ 心、肝、肾功能衰竭者。 ⑤ 备孕、疑孕、怀孕者。
5.冠脉CTA检查过程流程图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规范化应用中国指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0):732-743.
2.冠脉CTA的作用
用于观察心脏及血管解剖结构有无异常、血管内 有无斑块形成,了解血管狭窄程度,评估冠状动 脉支架和搭桥术后血管情况。
3.什么人群需要做冠脉CTA
① 临床疑诊冠心病人群. ② 冠心病高危因素人群. ③ 可疑冠脉解剖异常者 ④ 冠心病术后病情评估. ⑤ 心脏外科手术前评估 ⑥ 先心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川崎病等患者
左LA右D 位
L上CX下位
R前CA后位
三 冠脉CTA的影像分析内容
2.解剖变异
①数目异常: 常见单冠畸形
(左(冠单脉冠开畸口形高)位)
②起源异常: 常见开口高位 起源于肺动脉(恶性度最高)
③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④冠状动脉终止变异: 冠状动脉娄(92%累及右心系统)
⑤冠状动脉结构变异: 冠状动脉瘤(最常见于右冠状动脉)
10. 第二对角支
5. 左主干 6. 前降支近段 7. 前降支中段 8. 前降支远段 9. 第一对角支 10.第二对角支
LM pLAD mLAD dLAD
D1 D2
一半
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分叉处 左主干末至第一大间隔支或第一对角支(直径大于1.5 mm),以最近者为准 前降支近段末端至心尖部的一半长度 前降支中段末端至前降支末梢 第一对角支 第二对角支
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2017级放射科规培生)
最新CTA血管解剖汇总

C T A血管解剖⑴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 artery, LCA)左冠状动脉开口于左Valsalva窦的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方。
发出后为左主干(LM),行走于主肺动脉和左心耳间的左房室沟内,右室流出道的后面。
LM直径4~7mm,可延伸0~10mm,再分支成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LCX)。
①左前降支(LAD)由LM向前下沿前室间沟行走于左右心室间,远抵心尖部,在78%的心脏中折向心脏膈面的后室间沟与后降支吻合。
主要向左室游离壁、室间隔前上2/3及心尖部供血。
沿途发出对角支和前室间隔支。
对角支(diagonal, D):从LAD发出1~3支至左室游离壁,向左室前侧壁、前壁供血。
部分心脏的第1对角支由左主干上LAD和LCX之间发出,称中间支(intermediat ramus,IR)。
前间隔支(septal, S):从LAD向室间隔垂直发出5~10支,向室间隔前上2/3和心尖部供血。
②左回旋支(LCX)呈近乎直角从LAD发出,沿左房室沟向左后行走至后室间沟。
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约8%的呈左优势型,此时,LCX延伸至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PD) 中止在心尖部与前降支终末端吻合。
钝缘支(OM)从LCX发出1~3支,向左室游离壁和心尖行走,向左室侧壁、后壁供血。
左房旋支从LCX近侧端发出1~2支至左房,向左房侧面、后面供血。
⑵右冠状动脉(RCA)开口于右Valsalva窦的外侧中上部,窦嵴下约1cm处,位于主动脉根部的右前方。
发出后,行走于主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根部间的右房室沟内,绕向心脏右后方再向左后行走至后十字交叉处,分成后降支和左室后侧支。
直径约3~5mm。
其开口和起始部的走行有较大的生理变异。
圆锥支(conus branch, CB)右冠状动脉的第1分支,向左前上方经右室流出道走行,向右室左前上方和肺动脉圆锥供血。
约50%的心脏CB单独开口于RCA 开口上方。
冠脉CTA检查专题知识

冠脉CTA检查专题知识
第5页
心脏冠状动脉检验不宜或禁忌患者
心率过快且β受体阻滞剂禁用者: 冠脉 CTA需要控制在70次/min以下为佳。心率 过快患者普通在行冠脉CTA扫描前口服倍 他乐克25mg,所以若有病窦综合症,II、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失代偿性心衰者, 心动过缓,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 对β受体阻滞剂过敏者禁行CTA;
处理:马上停顿检验,就地抢救。建立静脉通道,使用肾 上腺素、氢化考松、异丙嗪等抗过敏药品; 对症处理、保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减轻喉头水肿。 必要时气管切开,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
冠脉CTA检查专题知识
第15页
应急预案
造影剂外漏 出现造影剂外漏应马上停顿检验,并要患者抬高患
肘,1~2天内用冷水袋局部冷敷,每日4次,每次15分钟, 2天后改用热敷。
大致相同,按压频率 100次/分左右。胸外按压与人工呼
吸百分比: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
及呼吸10秒钟,如已恢复,进行深入生命支持(如颈动脉
搏动及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安置患者,注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尿量 改变
冠脉CTA检查专题知识
第19页
让我们为健康共同努力
第9页
心脏冠状动脉CT检验价值和程度
应用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疗价值: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包含 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防范主要内容。 MDCT诊疗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和96%。国外 Hoffmann研究结果显示,74%拟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 MDCT排除,从而降低了70%无须要住院检验和治疗。筛 查出阳性患者,在评定了病变程度、累及支数和范围、斑 块特征等,在行冠状动脉造影之前,为PCI或冠状动脉搭 桥(CABG)治疗方案确实定提供了有用信息。
冠状动脉CTA精选.精选.pptx

.精品课件.
9
7、 心律失常的患者的处理
如遇频发早搏或房颤者,服用β 受体阻滞剂 也难以稳定心率,若执意检查需告知不能 保证检查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必要 时签字,避免纠纷。
.精品课件.
10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精品课件.
93
LOREM IPSUM DOLOR
• 左前降支动脉分段: ★近段(Ⅵ):左主干末端到第一间隔支动脉或第一对角支动脉发出处。 ★中段(Ⅶ):第一间隔支动脉到左前降支动脉转角处(走行方向由向前转
为向下),此处常有第二对角支动脉发出。 ★远段(Ⅷ):左前降支动脉转角处以下部分,包括返动脉。
.精品课件.
1
冠脉CTA检查适应症
MSCT心脏成像(冠脉CTA) 适应症
高危人群
临床疑诊 冠心病
搭桥或支 架术后
先心病
.精品课件.
2
冠脉CTA基本操作及解剖
.精品课件.
3
什么是冠状动脉 ?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
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 由来。其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内、外并将血液转运到毛细血管床, 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占心排血量的5%,这就保证了心脏 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 冠状动脉如何供血? 左室收缩期: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心肌深层(心内膜下心肌)的血管受 压最大而血流最少,甚至一些血流因受压而向心外膜血管倒流。 射血期:冠状动脉主干内的血流略有增加。 左室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大大增加。 因此:舒张压和舒张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是决定冠脉血流的两个十 分关键性因素。冠脉造影只能显示直径大于0.5mm血管。
冠状动脉CTA汇总

从X射线诊断到21世纪的多层快速螺旋CT, 放射心脏病诊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而且随着影 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64排螺 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 为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不同研究显示其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 达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且阴性预测 值较高,达94%左右。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其对冠心病诊断的局限 性,比如心律失常和严重钙化对图像的影响较大。
3.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在 候诊室休息30min,观察患者有 无不适等迟缓性过敏反应,确保 无不良反应方可让病人离开。
冠脉CTA的后处理
• • • • • 1 2 3 4 5 表面遮盖法SSD 容积再现VR 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多平面重建MPR 曲面重建CPR
表面遮盖法
• 先设定某CT值为阈值,将阈值以外的像素 舍弃,利用计算机根据深度和亮度对剩余 像素进行表面遮盖,这种叫表面遮盖法, • 优势在于图像直观立体,可多角度展示冠 脉各分支全程及心脏情况。但对官腔狭窄 的判断不准确,由于阈值单一的影响,不 利于小分支的显示。
曲面重建
• 采用曲面来截取容积数据,将此曲面展开 显示截得的体素值为曲面重建 • 可以将迂曲血管全程显示,是目前判断冠 脉狭窄程度及显示钙化灶和软斑块最长用 最具综合优势的方法之一。但重建图像一 定程度变形和对垂直于曲面的较小病灶容 易遗漏。所以曲面重建勾画时,务必使重 建路径走形于血流中央,避免因走形的偏 差造成的假性狭窄。
(4)控制呼吸 良好的屏气是对顺利完成心脏冠状动脉 检查的必要关键因素。病人在扫描过程 中若出现不能屏气,呼吸伪影较大,导 致血管出现中断、移位。这些与心动周 期无关,不能通过重建来减少或消除, 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必须加以避免。 屏气时要求平静呼吸下,每次屏气10秒 至12秒,屏气时不能咳嗽或细微的呼吸 动作,保证扫描期间屏气平稳。
冠脉CTA

一根很重要的分支 来自右冠的分支-后降支(PDA,紫 色)。 后降支走行于后室 间沟并发出后室间 隔支,供应左心室 壁心肌及室间隔后 1/3。在少数左优 势型分布者,后降 支由左回旋支发出。
1.右优势型:67%,右冠 末端是左室后支,右冠 分出后降支,房室结由 右冠后降支分出房室结支 供血 2.均衡性:28%,左右两 边都分出一支后降支,有 2支后降支,或后降支由 两个末端融合而成,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 3.左优势型:5%,右冠很 短到锐缘支就结束了,回 旋支分出后降支,房室 结由左冠后降支分出房室 结支供血。
左主干开口至前降支(LAD)和回旋支( LCX)分叉处 6.前降支近段 pLA 左主干末至第一大间隔支或第一对角 D 支(直径大于1.5 mm),以最近者 为准 7.前降支中段 mLA 前降支近段末端至心尖部的一半长度 D 8.前降支远段 dLA 前降支中段末端至前降支末梢 D 9.第一对角支 D1 第一对角支
主动脉有3个瓣膜左冠、右冠瓣,顾名思义左冠开口于左冠瓣、右冠开口 于右冠瓣,还有一个瓣膜为无冠瓣
冠脉解剖
冠状动脉分左右两个 大支,一右冠(红色) 二左冠;左冠的开始 为左主干(LM,黄色), 左主干分出前降支 (LAD,绿色)和回旋支 (LCX,棕色)
左冠和右冠的结束部 分都叫左室后支( PL , 黑色)
分段 缩写 描述 1. 右冠(RCA)近 右冠开口至拐弯处一半长度 段 pRCA 2 RCA中段 mRCA 右冠近段末端至拐弯处 3. RCA远段 dRCA 右冠中段末端至后降支(PDA)开口 4. 右冠起源后降支 R- PDA 5. 左主干 LM 后降支起自右冠 10.第二对角支 D2 11.回旋支近段 pC x 12. 第一钝缘支 OM 1 13. 回旋支中远段 L Cx 14. 第二钝缘支 OM 2 15. 回旋支起源后 降支 L-PDA 16. 右冠起源后侧 支 R-PLB 17. 中间支 RI 18. 回旋支起源后 侧支 L-PLB 第二对角支 左主干末端至第一钝缘支(OM1)开 口 横穿左室侧壁的第一支钝缘支 第一钝缘支开口至血管末梢或左后降 支开口 第二钝缘支 后降支起自左回旋支 后侧支起自右冠 血管起自前降支和回旋支开口分叉处 之间 后侧支起自左回旋支
冠状动脉CTA分析及报告指南(1)

冠状动脉CT图像解读和报告指南:2014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指南2015-09-21CT技术在线源自:SCCT中国区论坛1.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CT图像的解读1.1 序64排CT应用五年后,国际心血管CT协会(SCCT)于2009年发布了冠状动脉CT造影(CCTA)解读和报告指南。
此后,CT设备不断更新,CCTA也有了更为广泛的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发展也使生理学评估成为可能。
因此,有必要及时更新指南以顺应CCTA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本次指南基于大量的研究结果和数据,致力于提高CCTA 的实践标准,是提高诊断水平的工具文件。
2. 简介2.1 CCTA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对比CCTA和ICA有重要的相似也有不同。
CCTA沿用ICA一直应用的冠状动脉分段及狭窄程度分类标准。
但CCTA可提供ICA无法观察的斑块及斑块成分的信息,还可显示除冠状动脉外的心血管和心外结构,包括心肌、心包、瓣膜形态和功能、主动脉和肺动脉等。
全面解读CCTA报告,需观察所有解剖结构。
2.2 本指南的局限性心血管CT不仅用于冠状动脉的评价,还广泛应用于先心病、心肌病、心包和瓣膜性心脏病,胸部疾病及外周动静脉疾病,但一个指南很难涉及这么大范围。
因此,本指南主要阐述CCTA,也包括扫描范围内的心脏及心外结构,以便全面系统地解读CCTA。
2.3 报告医生的资质可靠解读CCTA报告需具备以下知识:(1)正常冠状动脉及心脏解剖;(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其它异常的病理生理;(3)冠状动脉平扫、CCTA和心脏的特征性表现;(4)CT技术及其局限性;(5)心脏三维软件的应用;(6)识别和克服图像伪影的能力。
具备上述技能需要临床经验和相应的培训指导。
在美国,获得CCTA报告医师上岗资质必须通过SCCT组织的考试。
3. 解读CCTA的根本原则3.1 三维数据和工作站CCTA图像采集应是各向同性的亚毫秒三维门控数据,利于不同形式的三维重建。
由于冠状动脉结构复杂,运动和钙化易形成伪影,病变形态微小,解读CCTA图像必须采用心脏特异性软件,经二维和三维重建图像全面观察,包括横轴位,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 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
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六.冠状动脉CTA的结果分析与评价㈠冠状动脉分支界定及显示1.右冠状动脉(RCA)主干分为三段:RCA1 右冠开口→第1右室支发出处RCA2 第1右室支→锐缘支发出处RCA3锐缘支发出处→后降支发出处分支:①右心房支(Right Atrial Branches ):分为前支——右房前壁、右心耳、窦房结;中间支——右房侧壁;后支——右房后壁②圆锥支(Right Vieussens Circle):右室肺动脉圆锥前方。
③右心室前支(Anterior Right Ventricular Branches ):右心胸肋面。
④锐缘支(Marginal Branches ):右室锐缘附近发出。
⑤左心室后支(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Branches):左室后壁部分或全部、左心房一部分。
⑥后降支(Posterior Descending Branches):左右室后壁和室间隔后下1/3处。
2.左冠状动脉(LCA)⑴主干(Left Main Trunk——LM)⑵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主干分为三段:近段(LAD1)起始→第1对角支或间隔支发出处中段(LAD2)第1对角支→前降支心膈面转角处第2对角支远段(LAD3)前降支心脏膈面部分分支:①对角支(Diagonal Branches):左室游离壁前处侧。
②右室前支(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Branches):右心室前壁。
③左圆锥支(Left Vieussens circle):圆锥及右室前壁。
④前间膈支(Septal Branches of Anterior Desending Branches):室间隔前2/3。
⑶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Branches——LCX)①左室前支(Left Ventricular Anterior Branches ):右心室前壁上部。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21页
图像重建模式
• MIP:
优点:不在同一平面结构可作为一个整体 显示在同一平面上。
缺点:选择层厚不一样,病变可能被覆盖。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22页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23页
图像重建模式
• CPR
优点:
1、显示管腔内部结构、血管邻近结构。 2、反应血管全程完整图像,评定病变阶段在血管全程中位置。 3、观察管壁增厚、钙化,判断斑块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 4、综合分析彼此垂直3条曲线,更加好显示偏心性病灶。
1-2级图像可深入用来评价冠脉狭窄程度。 3级图像对血管狭窄程度预计误差大所以结果仅供参考。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12页
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原因
(l)心脏搏动伪影:冠脉运动伪影是图像质量差最主要原 因。表现为血管不连续或 阶梯样走行,边缘含糊。
(2)心率(HR)和心律改变:Beck等研究认为当患者心 率为(59±8)次/min时,可取得很好冠脉图像,运动 伪影少,HR>70次/min,则图像质量显著下降。患者 检验前可酌情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控制心率(贝他乐可)。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38页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39页
• Right Dominance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40页
冠状动脉CTA诊疗资料
第41页
64排CT在冠脉CTA检验中应用
• 1、冠脉动脉平扫:钙化积分多少。 • 2、冠状动脉增强:
A:冠脉优势型(左、右、均衡型)。 B:冠脉主干起源、整体走行。 C: 冠脉主干、主要分支管壁,管腔情况(重点)。 D:房室腔大小、心肌密度、周围大血管情况。 E:纵膈、肺部情况。
冠状动脉CTA科普小常识你必须要懂得

冠状动脉CTA科普小常识你必须要懂得冠状动脉CTA即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主要用于检查冠状动脉先天发育变异及病变的手段,其中主要用于观察受检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从而对冠心病进行诊断。
这种检查主要是依靠多层螺旋CT进行影像学检查,给患者注入碘对比剂,可以对患者的冠状动脉实现成像造影,再采用专业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形成影像图用于观察和诊断,有可重复和无创的优点,尤其对斑块的特征评估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1、冠状动脉CTA检查的优势冠状动脉CTA检查不会对受检者的身体造成创伤,与介入冠脉造影比较而言,上述检查方法的安全性高,检查能获得良好的准确性,能对受检者的冠状动脉解剖结构进行无创性评价。
CTA能对受检者的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可以使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实现曲面拉直重建,使各分支的全程能非常直观的显示,便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观察及诊断,它还能通过钙化积分的扫描准确判断其钙化程度,这种检查整体简单、便捷,无需复杂的操作,且无创,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检查的临床价值高,能对各种疾病进行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CTA检查也能用于冠心病治疗后随访工作,对冠心病支架放置术后患者的病情监测有着积极作用,这种检查可以在任意角度对冠脉进行观察,不仅对病变组织的显示程度高,还能对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与支架植入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对患者术后复查有着积极作用。
2、冠状动脉CTA检查的适应症有哪些?(1)高危人群。
一般有冠心病多重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包括中老年人群、尤其绝经后的女性人群;大量吸烟的人群;再者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患者,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的状态,对冠状动脉的危害很大;长时间生活不健康的人群或者工作高负荷的人群。
(2)怀疑有冠心病人群。
如果其他方面的检查怀疑有冠心病,比如心电图与彩超等方面检查怀疑冠心病时,则建议尽早到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或者有胸闷和胸痛、咽部紧缩等症状时,有左上臂不适感时,要及时作冠状动脉CTA检查。
冠脉CTA读片(非常经典)

狭窄程度判断:误区二
重度钙化
大钙化斑块,CTA 存在开花状伪影, 无法判断官腔狭窄 真实程度,常被误 判为重度狭窄。
.
狭窄程度判断:误区三
错层伪影
由于摒弃不良或 心律不齐,呈现 阶梯状的错层伪 影,表现为长抽 位上血管突然断 开,常易误判为 血管狭窄。
.
冠脉CTA总结
选中需要观察的血管,然后以管腔中心为轴线, 进行多角度切面。
.
CPR为什么看多个图像呢?
水平切
垂直切
斜切
漏掉斑块
发现斑块
低估斑块
因为,当斑块偏心生长时,一个切面不能正确的反应斑块的大小, 有时还会漏掉斑块,因此需要多个角度。
.
CPR只能看指定血管
左图:LAD重建图
右图:D1重建图
右图中LAD并没有显示全貌,因此不能判断LAD血管病变情况。 .
1. 重建模式:
表面成像VR: 看大体,不看狭窄。 曲面重建CPR:看指定血管,看狭窄。 冠脉探针: 结合曲面重建,看横截面。
2. CTA的优势: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小钙化斑块, 判断管腔狭窄准确。
3. CTA的局限:对于大钙化斑块,CTA可能存在开花状伪影, 无法判断管腔狭窄。 此时,可选择冠脉造影。
.
谢谢!
.
冠脉CTA的诊断效能
.
.
斑块分析二:混合斑块
冠脉 CTA
LAD
冠脉造影
冠脉CTA与DSA均提示LAD近段存在重度狭窄,两者结果吻合。
.
斑块分析三:小钙化斑块
曲面重建
LAD
冠脉探针
钙化
管腔
管腔:
图像中央白色较亮的高密度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控制心率 目前64排CT在心脏及冠状动脉 成像时,其绝对时间分辨率仍然 不足冻结运动器官。虽然心脏成 像时采用了心电门控和多扇区图 像重建技术,但仍受心率的影响。 所以在检查前配合医生控制心率 显得尤为重要。
• 检查前先测量心率,超过75次/min给予 25mg~75mg倍他乐克舌下含服,或者美 托洛尔5mg静脉注射,将心率控制到75次 /min以下。对于心率慢且相对稳定的,可在 造影前1-2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使冠脉扩 张。心率波动较大者,必要时给予吸纯氧, 流量2-4L/min.有心律不齐的患者,需在临 床医生指导下控制好心律再行心脏冠状动 脉检查。
冠状动脉CTA简介
冠心病是心血管病常见病之一,又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 其中超过一半的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在没有症状的人群.
因此,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心脏病学的快速发展,心脏病诊断与治 疗的方法越来越丰富。DSA由于其立体直观及测 量方便的优势,已经成为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 及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主要诊断方法。但 是这种有创检查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无创检 查方法仍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包括X射线、磁 共振、核素显像等。
曲面重建
• 采用曲面来截取容积数据,将此曲面展开 显示截得的体素值为曲面重建 • 可以将迂曲血管全程显示,是目前判断冠 脉狭窄程度及显示钙化灶和软斑块最长用 最具综合优势的方法之一。但重建图像一 定程度变形和对垂直于曲面的较小病灶容 易遗漏。所以曲面重建勾画时,务必使重 建路径走形于血流中央,避免因走形的偏 差造成的假性狭窄。
(4)控制呼吸 良好的屏气是对顺利完成心脏冠状动脉 检查的必要关键因素。病人在扫描过程 中若出现不能屏气,呼吸伪影较大,导 致血管出现中断、移位。这些与心动周 期无关,不能通过重建来减少或消除, 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必须加以避免。 屏气时要求平静呼吸下,每次屏气10秒 至12秒,屏气时不能咳嗽或细微的呼吸 动作,保证扫描期间屏气平稳。
容积再现
• 设定一段阈值,将此段阈值内的全部像素 总和以不同灰阶的形式显示,对不同结构 的CT值使用不同透亮度 ,将阈值以外设为 透明,此为容积再现。 • 图像直观,可显示各支冠脉和心脏的关系, 对于起源异常,心肌桥支架植入术后改变, 冠脉瘤样扩张有巨大优势。但无法显示管 腔内病变,小钙化及软斑块容易遗漏
单扇区与多扇区重建
• 单扇区和多扇区重建 单扇区和多扇区重建方法主要用 于冠状动脉CT检查。CT扫描一周的数据一般称为全扫描, 如把一周扫描的数据分成几个部分,其每个部分被称为扇 区(类似扇形),扇区实际上是一周螺旋扫描中的一个数 据段。在冠状动脉CT图像的重建中一般采用180°的扫描 数据,这种图像重建方法称为单扇区重建。如果采用一段 螺旋扫描中不同心动周期、相同相位两个90°的扫描数据 合并重建为一幅图像,则被称为双扇区重建;再如果采用 螺旋扫描的不同心动周期、相同相位的4个22.5°扫描数 据(如GE公司的CT)合并重建为一幅图像称为多扇区重 建。利用多扇区重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冠状动脉CT 检查时的时间分辨率,以适应快心率检查患者的需要
造影剂的选择
• 冠脉的特点是弯曲而细长,分支和远端直 径小于3mm,3oo\320的造影剂碘浓度相对 较低,不利于远端和小分支的显示,由于 官腔浓度不高而缩小了与软斑块的密度差, 不利于斑块的观察和测量。350、370的能 够显示远端和细小分支,但造影剂首次回 流至右心房时,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产生 强烈伪影,370的更明显,尤其是在单筒高 压注射器,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的情况下, 综上考虑建议350造影剂
• 冠脉的扫描时间为5S左右,但为了获得稳 定的心率,一般在屏气后5s开始扫描,所 以实际屏气是10s。如患者在10s内心率变 化超过5次可给予患者吸纯氧2-4L/min.如通 过上述方法变化仍超5次,可以通过对呼吸 训练时对心率的观察,人工设置启动扫描 时的心率,对这种心率变动进行改善,称 为心率覆盖,进而改善图像质量
2.检查过程
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足先 入。将患者的手臂放在头部上方, 因为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双肘部 可用柔软的枕头抬垫,以减轻患 者的不适。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再 嘱患者进行一次屏气训练。
次穿刺成功,避免同一穿刺部位 扎两针以上,若穿刺失败应选择 另一静脉再行穿刺,穿刺成功后 保证针头在静脉腔内1.5cm以上, 并有很好的回血。在扫描前要进 行试打生理盐水,试打时应观察 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及其它不适。 冬季要将造影剂加热并保持温度 至36度,以提高临床耐性并减轻 不良副作用。注射时应严密观察
最大密度投影法
• 对投影平面上的容积数据中的最大密度进 行编码和图像重建称为MIP • 优势在于可以很好地显示管壁钙化灶,但 较小不宜显示,且图像有厚度,对管腔内 的情况评判准确性低于MPR
多平面重建
• 在横断面图像的基础上,用任意平面截取 的三维体积数据获得冠状、矢状或任意面 的图像重建为MPR • 对冠脉官腔内的评价由于MIP,但其产生的 是断层图像,层面较薄,故难以显示复杂 的空间结构
冠状动脉CTA流程
检查前均对每一患者进行心率控制、屏气训练等 护理措施准备;取得患者的信任。检查完后将原始数 据传至工作站,行后处理。 冠状动脉检查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心率, 患者在检查中的配合以及扫描方案的选择。而患者 在检查中的成功配合是提高图像质量的关键。 扫描前所有患者心率控制在75次/min,扫描期 间患者屏气10~15S,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 370mgI/ml,注射剂量80ml~100ml,注射速率 4.5ml/s~5.0ml/s。所有原始数据图像均传至工作站, 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 (VR)和血管探针等处理。
从X射线诊断到21世纪的多层快速螺旋CT, 放射心脏病诊断经历了一个多世纪,而且随着影 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64排螺 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方面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 为冠心病的无创检查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段。 不同研究显示其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敏感性 达80%以上,特异性可达90%以上,且阴性预测 值较高,达94%左右。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其对冠心病诊断的局限 性,比如心律失常和严重钙化对图像的影响较大。
.
66岁,男性,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发作后一周
.
67岁,女性,稳定性心绞痛,LCX显著狭窄
LAD近端钙化高 估狭窄
Chang Gung Med J. 2011 May-Jun;34(3):268-77
前面观
后面观
↙
左主干
动脉圆锥支 →
← 前降支
左室前支 ←
室间隔支 →
← 旋支
←左缘支
窦房结支
↘
动脉圆锥支 →
右缘支→
↖后降支ຫໍສະໝຸດ .正常冠状动脉CTA图像
右冠优势型
CRA90°
AP
左冠优势型
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斜45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冠状动脉正常解剖
1.检查前的准备
(1)询问病史 有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损害, 用体贴的语言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目的 和注意事项,检查前禁饮用茶或含咖啡 因的饮料,防止心率过快。克服患者的 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 的配合,并嘱咐患者取下有障碍检查的 物品。
(2)心理辅导 患者紧张不安,焦虑以及情绪波动均可 以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医生要用良好 的服务态度,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 状态,有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耐心地 介绍检查目的及注意事项、用药的正常 反应及不良反应,例如注射对比剂时全 身的热感及持续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 作以及信任,以缓解患者紧张不安情绪。
3.造影后的护理
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嘱患者在 候诊室休息30min,观察患者有 无不适等迟缓性过敏反应,确保 无不良反应方可让病人离开。
冠脉CTA的后处理
• • • • • 1 2 3 4 5 表面遮盖法SSD 容积再现VR 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多平面重建MPR 曲面重建CPR
表面遮盖法
• 先设定某CT值为阈值,将阈值以外的像素 舍弃,利用计算机根据深度和亮度对剩余 像素进行表面遮盖,这种叫表面遮盖法, • 优势在于图像直观立体,可多角度展示冠 脉各分支全程及心脏情况。但对官腔狭窄 的判断不准确,由于阈值单一的影响,不 利于小分支的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