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45703f770bf78a64295420.png)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知识整理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cc0a4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9.png)
中考化学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重点知识整理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常见的金属1.金属材料包括__纯金属__以及它们的__合金__。
其中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铝(Al)__,其次是__铁(Fe)__。
2.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如,常温下__是固体(汞除外)__、有__金属光泽__、大多数为__电和热__优良导体、有__延展性__、__密度__较大、__熔点__较高等。
3.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是__银白__色,但铜却是__紫红__色,金是__黄__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而__汞(Hg)__却是液体。
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__用途__,但不是唯一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里,还要考虑__价格__、__资源__、__是否美观__、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1.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他__金属__或__非金属__,就可制得具有__金属__特性的合金。
2.__生铁__和__钢__是铁的两种合金,其中__生铁__的含碳量较高。
3.合金的__强度__和__硬度__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高,__抗腐蚀__性能等也更好。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如铝在空气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氧化铝(或Al2O3)__薄膜,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请分别写出铁、铝、镁、铜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3Fe+2O2点燃Fe3O4__,__4Al+3O2===2Al2O3__,__2Mg+O2点燃2MgO__,__2Cu+O2△2CuO__。
2.与酸反应(1)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Mg+2HCl===MgCl2+H2↑__,__Mg+H2SO4===MgSO4+H2↑__。
(2)锌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Zn+2HCl===ZnCl2+H2↑__,__Zn+H2SO4===ZnSO4+H2↑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e13060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3.png)
课题1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纯金属 (90多种) 合金(混合物) (几千种)2、金属使用/出现的先后顺序:铜 → 铁 → 铝 → 钛 (原因:活泼性由强到弱,冶炼难度由易到难) 金属的年产量由大到小:铁>铝>铜 4、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银>铜>金>铝)。
(5)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6)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7)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10)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钠。
5、物质的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但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合金(混合物):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提示:①合金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合金中也含有非金属元素; ③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
2、合金的性质: ①合金比其组分金属的颜色更鲜艳;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金属的高; ③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都低。
④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1、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①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 金属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注: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②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注:(1)氢前金属能反应,氢后金属不反应; (2)控制变量时,金属活动性越好,反应越剧烈。
③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单质 + 盐(溶液)→ 新盐 + 新金属 (置换反应)注意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二、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7396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5.png)
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知识点整理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课题1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又称可塑性)。
2、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3、合金的概念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4、合金的特点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金属低,硬度比组成合金的金属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5、常见的合金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①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②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③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②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铁锈呈红褐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③在纯氧中,细铁丝能够被点燃,生成黑色的Fe3O4。
(2)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镁条会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②在点燃的条件下,Mg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3)铝与氧气的反应①铝在空气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Al2O3;②铝箔在纯氧中也能燃烧,生成Al2O3。
(4)铜与氧气的反应①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②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③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给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学名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
Cu2(OH)2CO3加热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也能除去铜绿。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0c99d079e314332386893af.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1 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合金大多属于混合物。
2.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硬度较大、密度较大等物理性质。
3.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6)硬度最大的金属:铬(7)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二.合金1.合金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三.常见金属材料的用途:(1)铜丝作电线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铁制品通常用作炊具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3)白炽灯灯丝通常用钨丝,是因为钨丝的熔点高;(4)体温计液柱用水银,是因为汞的熔点低;(5)铁合金:生铁和钢,区别:含碳量不同,作建筑材料、不锈钢医疗器械、炊具等。
(6)钛和钛合金:钛和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1.铝抗腐蚀性强的原因: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前强后弱】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不可以用浓硫酸和硝酸)中的氢。
【氢前换氢】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重要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1d19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f.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1)金属单质①金属单质的物理共性: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较大……大多数金属晶体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铝;生物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硬度最高的金属——铬;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熔点最低的金属——汞(常温呈液态);熔点最高的金属——钨;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③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在考虑物质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2)合金①定义: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混合物。
②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大、抗腐蚀性更强、熔点更低。
(可以通过相互刻画来比较硬度的大小)③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
2.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可以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的氧化物薄膜。
①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②铁丝和铜片在点燃或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
③金在高温下也不能和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
(2)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金属+酸→金属化合物+H2↑)可根据金属是否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相同条件下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反应剧烈程度即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这不仅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内因),还受到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外因),如催化剂、温度、浓度、接触面积等,在设计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变量控制。
①镁: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
Mg + 2HCl = MgCl2 + H2↑;Mg + H2SO4 = MgSO4 + H2↑②锌:反应较剧烈,有较多气泡产生。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dada3d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4.png)
金属活动性: Mg > Al > Zn > Fe >(H)> Cu
铝能和稀盐酸(或 稀硫酸)反应
+3
2Al + 6HCl === 2AlCl3 + 3H2↑
+3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拓展实验:将一根久置空气中的铝丝放于 HCl中,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资料:Al2O3要溶于稀HCl )
HNO3 ——“ 硝酸 ” NO3 ——“ 硝酸根 ” AgNO3 —— 硝酸银
HCl —— 俗称“盐酸” Cl —— 可称“盐酸根” FeCl2 —— 氯化亚铁 NaCl —— 氯化钠
三. 金属与其他金属的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探究】
1.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 Fe丝、Al丝分别浸入 CuSO4 溶液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共同现象:
1. 固体由银白色变成红色 2.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实验探究】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过一会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
现象:
1. 固体表面变成红色 2. 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Al + 3CuSO4 === Al2(SO4)3+ 3Cu
结论: 活动性 Al > Cu
活动性:Al > 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活动性:Cu > Ag
活动性: Cu < Al
活动性: Fe < Al
通过上述探究活动,我发现 ❖:金属的化学活动性有先后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所含信息: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和考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和考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637fdf9844769eae109eddf.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1金属材料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 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1. 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2. 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考点4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合金1. 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 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 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和金属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和金属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fe0825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a.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梳理】知识点1 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的共同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能导电、能导热、有延展性等。
不同的金属物理性质也有很多差别,如:多数金属常温下呈固态,汞是液态: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铁在粉末状时呈黑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铁、钴、镍能被磁铁吸引,其他金属一般不能被吸引。
2、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应用具有金属光泽贵重金属如金、银、铂等可作装饰品机械强度大加工成多种工具、如铁锤、剪刀等延展性好制成车辆外壳、钢丝绳、铝箔纸导电性好电极、电线、电缆传热性好铁锅、铝壶等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1)合金:是在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从而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合金的用途比纯金属更广,是因为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熔点更低、因而性能更优越,加工更容易。
(2)常见的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青铜()、铝合金()等。
知识点2 常见金属的化学反应1、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1)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形成氧化膜。
点燃时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化学方程式:(2)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常涂在铁器的表面用来保护铁。
化学方程式:(3)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化学方程式:(4)铜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加热时才反应,红色的铜变为黑色的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5)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很高温度下也不能被氧化2、金属与酸的反应(发生置换反应)(1)反应规律:金属+ 酸→盐+ 氢气(2)反应条件:①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如镁、铝、铁等)能与酸(一般指盐酸、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并且金属位置越靠前,与酸反应越剧烈;而氢后面的金属一般不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ee0823449649b6649d7474c.png)
人教版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九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归纳总结课题1:金属材料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金属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2)金属材料的应用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最贵的金属————锎kāi(Cf)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答:因为铁的硬度比铅大,且铅有毒。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答:银和铜的导电性相近,但银比铜贵得多,且电线用量大,经济上不划算。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因为钨的熔点(3410℃)高,而锡的熔点(232℃)太低。
如果用锡制的话,通电时锡易熔断,减少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会造成极大浪费。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3ac6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c.png)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延展性、能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三、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6、熔点最低的金属——汞7、硬度最大的金属——铬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四、金属的分类五、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1、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2、钨——灯丝——熔点高3、铬——电镀——耐腐蚀性4、铁——菜刀、镰刀、锤子等5、汞——体温计液柱6、银——保温瓶内胆7、铝——“银粉”、锡箔纸六、合金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3、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4、常见的合金: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6、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3模块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铝:(1)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2)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f1c904336c1eb91a375dcd.png)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知识比较复杂,学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另外多做些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比如防止护栏被腐蚀、存放物品容器的选择等等,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生活的骗局哦,比如识破“钛圈”广告宣传说可以治疗颈椎病。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注:①由于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镁做照明弹和烟花。
②常温下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③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Mg,Al常温下就能反应,而Fe、Cu在常温下却不和氧气反应。
金在高温下也不会和氧气反应。
④可以利用煅烧法来鉴定黄铜和黄金,过程中如果变黑则是黄铜,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金属 + 酸→盐 + H2↑【重点】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注:根据不同金属和同一种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越剧烈说明此金属越活跃。
规律: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足量酸完全反应所用时间越少,金属反应速度越快,金属越活泼。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重点】(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2)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CuSO4+2Al==Al2(SO4)3+3Cu现象: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82ae618a26925c52cc5bfff.png)
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以及它们的合金。
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2.金属单质的特性:⑴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呈银白色固体。
★特例:铜紫红色、金黄色、铁粉黑色、Hg液态。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的不一定是金属。
例如:石墨。
⑵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⑶密度、熔点、硬度差别较大。
⑷物理性质差异大。
3.金属之最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⑷熔点最低的金属——汞4.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⑴金属的性质(主要原因,性质决定用途)⑵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混合物)1.定义: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所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⑴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
⑵24K黄金纯度为99.99%,近似看作纯金,可用化学符号Au表示。
⑶氧化铁、四氧化三铁(填“是”或“不是”)铁的合金。
2.常见合金⑴铁合金:生铁含碳量 2%—4.3% ;钢含碳量0.03%—2%⑵铝合金:成分Al、Cu、Mg、Mn ;轻而硬用做飞机材料。
⑶铜合金:黄铜Cu—Zn ;青铜Cu—Sn ;白铜Cu—Ni⑷钛合金: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能好、抗腐蚀性能好。
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
3.合金的特性★⑴合金的硬度大于组分金属。
⑶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优于组分金属。
★⑵合金的熔点低于组分金属。
⑷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好、强度大。
4.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5.淬火:冷却后不能弯曲,硬度增大,钢针的塑性和任性降低。
回火:冷却后可以弯曲,硬度降低,钢针的塑性和任性提高。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O 2的反应⑴常温下Mg 、Al 与O 2反应 2Mg + O 2 = 2MgO 4Al + 3O 2 = 2Al 2O 3⑵Cu 在加热条件下与O 2反应 Fe2Cu + O 2 2CuO 3Fe + 2O 2 ⑶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O 2反应 Au+ O 2 ≠ 不反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c563e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a.png)
金属和金属材料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本文将介绍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元素、金属的性质以及金属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内容。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定义金属是一类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材料是由金属元素或合金制备而成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金属元素1.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并且在常温下大部分是固体形态。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包括金属颜色、金属光泽、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化合物。
2.金属元素的分类常见的金属元素包括铁、铜、铝、锌、钠、钾等。
金属元素可以根据其性质、用途等进行分类,如有色金属、常用金属、稀有金属等。
三、金属的性质1.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具有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或热传导条件下,电子很容易传导。
2.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即可以通过拉伸和挤压等加工方式改变其形状而不破坏结构。
3.光泽和颜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对光的入射吸收和再辐射形成金属特有的反射光泽。
金属的颜色多种多样,如铜金属呈红褐色,铝金属呈银白色等。
四、金属材料的制备金属材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提炼金属矿石通过冶炼和提炼金属矿石,可以获得纯净的金属元素。
常用的冶金方法包括熔炼、电解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
2.合金制备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混合而成的材料。
合金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常用于制造大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五、金属材料的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制造业、电子等。
1.建筑领域金属材料用于建筑结构、桥梁以及家具和装饰等。
2.制造业领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3.电子领域金属材料在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六、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保护金属和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遇到腐蚀问题。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c2683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6.png)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基本概念1. 定义:金属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类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锻性。
2. 分类:- 根据电子结构:过渡金属、主族金属和镧系元素。
- 根据性质:铁磁性金属、非铁磁性金属、贵金属等。
3. 物理性质:- 高密度- 光泽(金属光泽)- 可锻性和延展性- 熔点和沸点范围广泛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 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 金属氧化反应常见于金属的腐蚀过程。
2. 酸碱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金属盐。
- 金属与碱反应较少,但某些金属如铝可以与强碱反应。
3. 配位化学:- 金属离子能与配体形成配合物。
- 配合物在催化、生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有广泛应用。
三、金属材料的类型1. 纯金属:- 单一金属元素,如铁、铜、铝等。
2. 合金:-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 合金通常具有比纯金属更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金属间化合物:- 具有特定化学计量比的金属化合物。
- 通常具有高硬度和高熔点。
四、金属的提取与加工1. 提取方法:- 矿石开采- 冶炼(火法和湿法)- 电解精炼2. 加工技术:- 铸造- 锻造- 轧制- 焊接五、金属材料的应用1. 建筑和结构:- 钢筋混凝土- 钢结构建筑2. 电子和电气:- 导线和电缆- 电子元件和芯片3. 交通运输:- 汽车和飞机的框架和发动机部件 - 船舶和火车的制造4. 医疗和生物技术:- 医疗器械- 生物相容性植入物六、金属的环境影响1. 金属污染:- 重金属污染- 金属的生物积累和放大2. 回收和再利用:- 金属的回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再生金属的生产和应用七、未来趋势和挑战1. 新材料的开发:- 高性能合金- 轻质高强度材料2. 可持续发展:- 绿色冶金技术- 金属的生命周期评估结论金属和金属材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加工技术和应用领域对于材料科学、工程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至关重要。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4349000daef5ef7bb0d3c5e.png)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一、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分两大类:有色金属(重金属和轻金属)和黑色金属。
1、金属材料合金(几千种)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熔点比各组份金属低,硬度比各组份金属大,抗腐蚀性能更好)注意: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等优点,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如人造骨,烤瓷牙。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2Mg + O2点燃2MgO 4Al + 3O2点燃2Al2O3(MgO和Al2O3是白色固体)3Fe +2O2点燃Fe3O4Cu + O2 2CuO ( Fe3O4和CuO是黑色固体)银白色金属Mg和Al常温下表面容易被氧化而变暗,铝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具有防腐蚀作用。
Fe和Cu常温下与潮湿空气接触能生锈。
2、金属+ 酸→盐+ H2↑(置换反应)H2SO4 + Mg MgSO4 + H2↑ 2HCl + Mg MgCl2+ 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 + 2Al Al2(SO4)3 + 3H2↑ 6HCl + 2Al 2AlCl3+ 3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 +Zn ZnSO4 + H2↑ 2HCl + Zn ZnCl2 + 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 + Fe FeSO4 + H2↑ 2HCl + Fe FeCl2+ 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置换反应)Fe + CuSO4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注意:Fe在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比较复杂,学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另外多做些练习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比如防止护栏被腐蚀、存放物品容器的选择等等,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生活的骗局哦,比如识破“钛圈”广告宣传说可以治疗颈椎病。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注:①由于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镁做照明弹和烟花。
②常温下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③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Mg,Al常温下就能反应,而Fe、Cu在常温下却不和氧气反应。
金在高温下也不会和氧气反应。
④可以利用煅烧法来鉴定黄铜和黄金,过程中如果变黑则是黄铜,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金属 + 酸→盐 + H2↑【重点】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注:根据不同金属和同一种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越剧烈说明此金属越活跃。
规律: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足量酸完全反应所用时间越少,金属反应速度越快,金属越活泼。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重点】
(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2)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CuSO4+2Al==Al2(SO4)3+3Cu
现象: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注意:CuSO4溶液时蓝色,FeSO4是浅绿色。
4、置换反应【重点】
(1)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2)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3)常见类型:
金属与酸的反应:Zn + 2HCl=== ZnCl2 + H2↑
金属与化合溶液的反应:Fe+CuSO4==Cu+FeSO4
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2CuO高温 2Cu+CO2
5、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重点】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口诀:嫁给那美女锌铁惜千斤童工赢铂金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金铜汞银铂金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注意:(1)为什么金属与浓硫酸、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因为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与金属反应只能得到水,得不到氢气。
(2)为何K、Ca、Na不能从金属盐溶液中把金属置换出来,因为K、Ca、Na太活泼,常温也水先反应了,所以不能。
三、经验之谈:
本节比较重要的几个部分要把握住,①金属和酸的反应,由此依据制取氢气;②金属参加的置换反应,由此判断金属活动顺序,考试推断题中常见。
③金属活动顺序表包含的信息,要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