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卤化反应练习题
第一章 卤化反应20130912

(41%-72%) (95%-98%)
五、不饱和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
5.1. 烯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
包括:首先将烯烃进行硼氢化,然后用卤解 反应转化为卤代饱和烃或卤代烯烃,整个反 应过程均是立体和区域选择性的。
HBr
5.2. 炔烃的硼氢化-卤解反应
反应产物的立体化学常随卤化剂和反应条件不同而异。
a
90% ee%>99%
69%
CO2H
少量
三、不饱和烃和次卤酸(酯)、 N-卤代酰胺的反应
1.次卤酸及酯为卤化剂和烯烃的反应
(1)反应通式
次卤酸对烯烃成反应。
如:次卤酸为卤化剂
OH X R4 X OH H2O R1 R2 OH R3 X R4 OH R1 R2 X R3 R4
其中卤化剂均可简单理解为提供卤素
正离子的试剂
亲电加成机理:
桥型卤正离子(1)形式,得对向产物; 开放式碳正离子和卤素负离子的离子对(2)
形式,得相同量的同向产物
三分子协同亲电加成
三分子协同亲电卤加成,主要存在于卤化 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过程。 两个卤化氢以不同的亲电和亲核部分与双 键的两个碳原子形成过渡态,然后形成最 后的加成产物。
O HN O N H F
5-氟尿嘧啶
诺氟沙星胶囊
【适应症】:用于泌尿道、呼吸系统、肠道、耳 鼻喉科、妇科、外科和皮肤科等感染性疾病。
Et HN N F O N COOH
诺氟沙星
溴苯那敏片剂
【适应症】:减轻过敏症状,例如过敏性鼻炎 (包括花粉症)、蕁麻疹等。溴苯那敏可减轻 流鼻涕及喷嚏。
《药物合成反应》第一章卤化反应课件

亲核卤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产物纯度高、产率 较高等优点。
常见的亲核卤化试剂
氯化氢(HCl)、溴 化氢(HBr)、碘化 氢(HI)等氢卤酸。
氯化亚砜(SOCl₂) 、溴化钠(NaBr) 、碘化钾(KI)等卤 化物。
氯气(Cl₂)、溴( Br₂)、碘(I₂)等卤 素单质。
03
亲电卤化反应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亲电卤化反应是指卤素与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相 连的反应,其特点是卤素取代碳上的氢原子或取代基 。
详细描述
亲电卤化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合成反应,其特点是 卤素(如氯、溴、碘)与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相连, 形成新的碳-卤键。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带有部分正电 荷的碳原子上,因此被称为亲电卤化反应。在反应过 程中,卤素原子取代了碳上的氢原子或取代基,生成 新的有机化合物。亲电卤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 成手段,在药物合成和其他化学领域中广泛应用。
卤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1 2
引入卤素官能团
在药物合成中,卤化反应常用于引入卤素官能团 ,如氟代、氯代等,以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 效。
增加药物稳定性
卤化反应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如将烯醇式结 构转化为卤代烃,提高药物的化学稳定性。
3
调节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通过卤化反应可以调节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如将 羟基或氨基等代谢敏感基团替换为卤素,降低药 物的代谢速度和排泄速度。
实例
以苯酚的溴化为例,苯酚与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自由基溴化反应,生成2-溴苯酚。在这个反应中,溴原子取代了 苯酚中的羟基氢原子,形成了一个新的碳-溴键,同时生成了一个苯氧自由基。
05
卤化反应的选择性与控制
选择性卤化反应的条件与影响因素
第一章 卤化反应

-
X R3 R1 C C R2 R4 X
R1 R2
X R3 C C R4 X
注:卤负离子究竟从三员环背面进攻哪一个碳原子, 取决于形成碳正离子的稳定性。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叔>仲>伯 连有烷基、烷氧基、苯基等给电子基团的烯键 碳原子是卤负离子优先进攻的位置。
R1 R3 C C R2 R4 X (2)
δ X
-
R2 R1
X C C X
R3 R4
立体化学问题
H H CH3 + CH3 Br2 Br H H CH3
(a)
+ Br
CH3
(b)
(a)
(b)
H Br H
CH3 Br H
H
Br
CH3
CH3
CH3 Br
CH3 H Br H Br CH3
CH3 H Br Br H CH3
四种常用的N-卤代酰胺:
N-溴(氯)代乙酰胺
O H3C C NHBr (NBA)
O H3C C NHCl (NCA)
O
O N Cl O (NCS)
N-溴(氯)代丁二酰亚胺
N Br O (NBS)
•
定位:遵循马氏规则
H Ph C CH2 NBS / H2O H Br C CH2 Ph OH
R1 H
I O I2/KI/NaHCO3 O
CH2 COOH
H C C
H Ph Br2 第二步
Br Ph
O
C
O
OH
O
四、烯烃与次卤酸(酯)及N-卤代酰胺的加成
1. 次卤酸与烯烃加成,按照马氏规则,卤素加成在双键 的取代较少的一端,生成β -卤醇。
第一章 有机化学-卤化反应

X
H
CH3
Cl2 /Fe
例
+
OH H2O 3Br2 OH H2O 2Br2 Br
OH Br
OH Br 2Br2/Bu-NH2 °C -70 OH Br
1molBr2 /CS2 0°C
OH Br
Br OH
OH
Br
Br
OH Br2/CS2 CH3
OH
CH3 Br
OH Br2 CH3
OH Br
CH3
NH2 NBS/DMF
O BrH2C C CH2CH2CH3 (1.5%) +
α-羰基自由基取代
O
O R' C
H C R''' Br2 R''
O
+
Br2
+ 光
O
光
Br C R''' R''
R'
C
2Br OH O + HBr Br
选择性溴化剂
O Br2 Br Br O
副反应
O Br Br
+
O
O Br
+
OH Br Br
Br
O CH3 BuH2C C
Si CH 2
Bu
OSi C C CH3
+
H Br2
-78℃
O BuH2 C C
△
O BuHC C Br
CH2 Br +
CH 3
反应机理
X C C OSi X-X C X C O- Si X C O C + XSi
例
OHC
COOEt ClSi
第一章卤化反应-第三节

2、与氯化亚砜的反应
ROH
SOCl2
RCl
HCl
SO2
优点: ①反应活性较高。 ②产物容易分离纯化,且异构化等副反应少,收 率较高。 ③选用不同溶剂,可得到指定构型的产物。 ④可以与其他试剂合用增强其选择性等。 缺点: ①反应中大量的HCl和SO2气体逸出会污染环境。 ②氯化亚砜易水解,需在无水条件下反应
碱催化与酸催化相反,卤原子是吸电子基, 它所连的α-碳上在碱的作用下更容易离去, 若在过量卤素存在下,所有的α-H原子都被 取代。
在a位具卤素等吸电子基时,卤代反应受到 阻滞,故在同一个α位碳原子上欲引入第二 个卤原子相对比较困难。若在α`位具活性 氢,则第二个卤素原子优先取代α`位氢原 子。如2-丁酮在和2mol溴素反应时,只得 到α,α'-二溴代丁酮。
卤化试剂(19)用于对α,β-不饱和酮的α′-卤取代反应中,能 够减少双键加成副反应。 卤化试剂(20)和(21)的特点是亲电活性大,不需要任何催 化剂,反应条件温和,只得到单溴代物,且在反应中不生成 卤素分子和卤化氢,特别适用于对酸、碱敏感的酮。 卤化试剂(22)可在温和条件下对羰基α位及苄位、烯丙位进 行氯代反应
PPh3
(PhO)3P
X2
RX
Ph3PX2
(PhO)2P
ROH
RX
R'OH
Ph3P O
R'X (PhO)2P O R
RX
该类卤化试剂具有活性大,反应条件温和、不易 发生由卤化氢引起的副反应。
Ph3P催化卤化机理
O Ph3P + X2 Ph3PX2 + ROH ROPPh3X + HX RX + PPh3
四溴环己二烯酮(不发生双键加成反应) 在少量HCl或HBr气体催化下,反应中以生成稳 定的三溴苯酚为动力,促使4位碳一溴键异裂, 生成的溴正离子向α,β-不饱和酮的α'位C-H作亲 电取代;同时,能有效地消除x-,于是可得到收 率良好的α'-溴代-α,β-不饱和酮。
药物合成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卤化反应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和与烯烃加成属于(亲电 )(亲电or 亲核)加成反应,其过2Cl 2Br 渡态可能有两种形式:①(
桥型卤正离子
)②(
开放式碳正离子 )
2.
在醇的氯置换反应中,活性较大的叔醇,苄醇可直接用(浓HCl
)
或( HCl )气体。
而伯醇常用( LUCas )进行氯置换反应。
3.双键上有苯基取代时,同向加成产物(增多 ){增多,减少,不变},烯烃与卤素反应以( 对向加成
)机理为主。
4在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中,HI 、HBr 、HCl 活性顺序为(
HI>HBr>HCl )
烯烃RCH=CH2、CH2=CH2、CH2=CHCl 的活性顺序为(
RCH=CH2>CH2=CH2>CH2=CHCl )
答案:
B
C2H5ONa C2H5OH COOC2H5
Cl
O
以上四个方程式分别属于()A
反应中先加热后水解的终产物是()B.NH2RCHO C.RNH2。
第一章 卤化反应

2. 苄位、烯丙位的卤取代 苄位、
烯丙位、苄位氢原子较活泼,在较高温度及存在自由基引 发剂条件下,可用卤素、N-卤代酰胺、次卤酸酯等卤化剂于非 极性惰性溶剂中进行。 其中以N-卤代酰胺,尤其是NBS(N-溴代丁二酰亚胺)效果最 好,反应主要为三步: ①
X2 hν 或或或 引引卤 hν 或或或或 引引卤 X
R1 R2 X
R3 X R4 OH H2O R1 R2 OH R3 X R4 OH R1 R2
OH R3 X R4
4. 与卤化氢的加成
I2/KI/NaHCO3 H2O/r.t.4h
H2C H O C O I H H I H O O
88%
反应两步完成:① I2从位阻小的双键方向进攻,生成过渡态; ② 羧酸氧负离子于β方向进攻三元环发生亲核进攻生成酯。
H
H C C Ph CO2H
Br2/CHCl3 。 0 r.t.20min
Br
H
H
Cl C 2H5 Cl2/CH3CO2H C C CH3CH CH C 2H5 。 25 H H Cl
H3C
OCOCH3 Cl + CH3CH CH C2H5 + CH3CH CH C2H5 Cl OCOCH3
H
I2/AcOAg/Et2O
OAc I H
80%
2. 与N-卤代酰胺的加成 卤代酰胺的加成
Me C16H30 Br2/AcOH AcONa/Et2O HO
Me HO H Br
20-25°
Br
HO H Br M e C 16H30 Br
(84~85%)
当卤加成发生在亲核性溶剂(如H2O、ROH、RCO2H) 中时,因亲核试剂中的亲核基团也可进攻碳正离子过渡 态,故反应可得除1,2-二卤化和物外的其它产物。
卤化反应

1.均裂方式: A B
A+ B
2.异裂方式: A B
A+ B
1)亲电反应 : RCH=CH2 + HBr
2)亲核反应: RCH2Cl + CN
RCHCH3 Br
RCH2CN + Cl
3.协同方式
+
酸碱理论: 1. Brönsted酸碱理论
Brönsted酸:质子的给予体 HX, HAc, C6H5COOH, C6H5SO3H Brönsted碱:质子的接受体 NH3, RNH2, ROH, ROR, RO , OH , Cl
机 理: 亲电加成
R1
R3
CC
R2
R4
X-OH
HClO
HBrO
Cl--OH Br--OH
R1 OH R3
CC
R2 X R4
R1 OH
R3
CC
R2
X R4
实例:
OH Cl2/NaOH/H2O HgCl2/ 15~20℃
Cl
(70~73%)
Ar - CH CH2 HCl O/ H2O 收 率 较 低
C OCl ( 有 机 溶 剂 中 ) Ar - CH- CH2 70%
AcOH/ H2O
OH Cl
OH -
Ar - CH - CH2
+
Cl
通 式: R1
R3
CC
68-80%
C6H5 HC CH2Br O OC CH 3
20-32%
C6H5 HC CH2Br +
Br2/CH3COOH,LiBr
Br
84%
C6H5 CH CH2Br OOCCH3
药物合成反应习题 第一章 卤化反应

(1).药物合成反应的分类
③按官能团的演变规律分类 : 根据引入的 原子或基团的不同分为: 卤化、 烃化、 酰化、 缩合、 氧化、 还原、 重排等反应类型。
(2)反应试剂的分类
(1)亲电试剂
具有较高的活性能从作用 物得到电子而形成共价键的试剂 。 有三 类:①正离子如C+、Cl+、Br+、I+、NO2+ 等;②可接收孤对电子的分子如Lewis酸; ③羰基碳原子等。
四、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学习方 法
1 掌握重要药物合成反应、反应的影响因素, 如作用物和试剂活性,主要反应条件,反应 的选择性等及其药物合成的应用,并了解其 反应机理。
NO2
H2/Pd-BaSO4
喹啉-硫/二甲苯
NO2
ClOC
CHO
四、药物合成反应课程的学习方法
2 掌握重要人名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Delepine反应
2、卤素对炔加成 得反式二卤烯烃
Br Br2 ph C C-CH3 LiBr Cl2 ph Br ph C Cl I C H C I C CH3 CH 2OH Cl C C-CH3
C
C-CH2OH
I2
二、不饱和酸卤内酯反应
I O I2/KI/NaHCO3 O
CH2 COOH
H C C Ph Br2 第二步 O
卤素原子(X)的反应称卤 化反应。 用途: 作为特定活性化合物; 作官能团转化的中间体; 卤原子作为保护剂、阻断剂;
H3C
SO2NHCONH(CH2)3CH3
甲苯磺丁脲 t1/2 5.7hr
Cl
SO2NHCONH(CH2)2CH3
氯苯磺丙脲 t1/2 33hr
O HN O N H F
第1章 卤化

注意事项: 1) 氢原子和卤原子的定位符合马尔科夫尼科夫(Mark ovnikov)规则,即氢原子加到含氢原子多的碳原子 上 2) 当烯烃上带有强的吸电性取代基,如-COOH、-CN, -CF3,-N(CH3)3时,使烯烃的电子云向取代基方向 转移,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活性降低,且定位方向 正与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相反 3) 卤化氢的活性次序为:HI > HBr > HCl
+ Ph2C=C-CH2Br Ph 23%
二、不饱和羧酸的卤内酯化反应
• 某些不饱和羧酸的双键上形成环状卤正离子时, 若立体条件许可,亲核性羧酸负离子向其进攻可 生成卤代五元或六元内酯称为卤内酯化反应 (halolactonization)。此反应与烯烃的对向卤加成 历程相似,在碱性条件下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 • 在有机合成上,利用这一方法,可将不饱和羧酸 转化成用其他方法难以制得的内酯
R1 H
C
C
R2 H
NBS/DMSO
Br R1 R2 C C H H Me O S Me
Br R1 H
R2
C
C O SMe2
H
H2O
Br C H R1 C β OH H
R2
Dalton反应 β-溴醇
-消 除 (在 燥 MSO中 干 D )
R2 Br α-溴酮 C R1 C O α H
四、卤化氢对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
3)位阻的影响 无位阻,机会均等,形成外消旋混合物; 有位阻,在位阻小的一侧形成三元环 例3:
HO ACONa/Et2O Me Br HO Br Me Br2/AcOH HO + Br BrMe
对于刚性环烯,立体选择性主要取决于中间体卤鎓 离子的稳定性
4) 有重排产物生成,生成更稳定的C+离子
药物合成反应(08级)(卤化)

CH3 CH2 CH2 CH2Br (亲核置换)
三、卤化反应的应用
1、制备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含卤素药物。
2、在官能团转换中,卤化物常常是重要的中间体。
3、为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卤原子可作为保护基、
阻断基等。
第一节 卤化反应机理
一、电子反应机理(P1-3)
1、亲电反应
(1)亲电加成 ① 桥型卤正离子或离子对的过渡态形式 ② 三分子协同亲电加成 (2)亲电取代
CH3(CH2)4 CH
CH2
NBA/HF/Et 2O
CH3(CH2)4 CHCH2Br F
四、卤化氢对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 1、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 (1)反应通式 生成卤素取代的饱和烃。反应时可采用卤化氢 气体或其饱和有机溶剂,或用浓的卤化氢水溶液, 或用无机碘化物/磷酸等方法。
H C R2 C X R4
(3)卤化试剂(P16)
常用卤化剂为卤素、 N-卤代酰胺(NBS和
NCS)、次卤酸酯等,其中N-卤代酰胺最好,
无芳核取代和羰基α位取代(亲电取代)等副反
应,特别适用于苄位和烯丙位的卤取代。 (4)溶剂(P16) 常用惰性溶剂,如CCl4、CHCl3、苯等。 (5)作用物结构(P13-15)
主要取决于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
① 芳烃的卤取代反应
② 羰基α位的卤取代反应
③ 炔烃的卤取代反应
2、亲核反应:亲核取代
二、自由基反应机理(P3-4)
1、自由基加成
2、自由基取代
第二节 不饱和烃的卤加成反应
一、不饱和烃和卤素的加成反应 1、卤素对烯烃的加成反应
(1)反应通式
生成邻二卤化物。其中,氯化和溴化最常用,
氟化和碘化的应用受到限制(P5)。
[医学]药物合成反应第一章卤化反应-0
![[医学]药物合成反应第一章卤化反应-0](https://img.taocdn.com/s3/m/7fc42647b84ae45c3b358cf9.png)
孙丽萍 张灿 孙宏斌 黄文龙 张惠斌
赖宜生
张大永 钱海 柳红
考试科目
药物化学- 有机合成综合
业务课复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不作业务课命题依据)
参考书目咨询qq:2233244831
参考书目,编著者及出版者、版本
《药物合成反应》闻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新编有机合成化学》黄宪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药物化学》(第二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此参考书目也适用于面试
8
药物合成反应
Organic Reactions for Drug Synthesis
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有关基础课后(如有机化
学等),能较系统地掌握常见的重要有机药物合成反应、反应 的影响因素、反应的选择性及其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在药物合 成中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初步能力,为学生学习“药物化学”和“制药工艺学”奠定 基础。
10
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方法: 在学好有机化学的基础上,掌握重要药物合成反应,将官能团
反应性、试剂活性、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比较,以达 到牢固掌握药物合成的方法及其重要反应。
学习安排: 课堂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课堂上重点突出,讲解主要内容及
难点,因课时限制,部分内容要求同学自学,仍属大纲中要求掌 握的内容。本课程进行期终考试。
药物合成反应_第一 章___卤化反应-0
前途有木有?
2
3
4
中 国 药 科 大 学二○一二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招生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导师
001药学院
100701药物化学
药物合成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卤化反应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Cl和2Br与烯烃加成属于(亲电)(亲电or亲核)加成反应,其过2渡态可能有两种形式:①( 桥型卤正离子 )②(开放式碳正离子)2.在醇的氯置换反应中,活性较大的叔醇,苄醇可直接用(浓HCl )或( HCl )气体。
而伯醇常用(LUCas)进行氯置换反应。
3.双键上有苯基取代时,同向加成产物(增多){增多,减少,不变},烯烃与卤素反应以(对向加成)机理为主。
4在卤化氢对烯烃的加成反应中,HI、HBr、HCl活性顺序为(HI>HBr>HCl )烯烃RCH=CH2、CH2=CH2、CH2=CHCl的活性顺序为( RCH=CH2>CH2=CH2>CH2=CHCl )5写出此反应的反应条件-----------------( NBS/CCl hv,4h)Ph3CCH2CH CH2Ph3CCH CHCH2Br5 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反应正确的是(B)A.C CH CBr C CH3Br2+= B.C.(CH3)3HCH2CHCl(CH3)3C CHCH3ClD.Ph3C CH CH22CCl/r,t.48h3CHCBrCH2Br2.下列哪些反应属于SN1亲核取代历程(A)A.(CH3)2CHBr+H2O(CH3)2CHOH+HBrB .CH 2I +CH 2CNNaCN+NaIC. NH 3+CH 3CH 2ICH 3CH 3NH 4+ID. CH 3CH(OH)CHCICH 3+CH 3C H OC H CH 3CH 3ON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次卤酸新鲜制备后立即使用.B 、次卤酸酯作为卤化剂和双键反应, 在醇中生成卤醇, 在水溶液中生成卤醚.C 、次卤酸(酯)为卤化剂的反应符合反马氏规则, 卤素加在双键取代基较多的一端;D 、最常用的次卤酸酯: 次氯酸叔丁酯 (CH3)3COCl 是具有刺激性的浅黄色固体.4.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D )A.RCOOH RCOCl + H 3PO 3PCl 3B.RCOOH RCOCl + SO 2 + HCl SOCl 2C.N HCOOHN HCOOC 2H 5C 2H 5OH, H 2SO 4D.5、N-溴代乙酰胺的简称是(C )A 、NSB B 、NBAC 、NBSD 、NCS三.补充下列反应方程式(40分)1BrNO 2BrHNO 3 / H 2SO 4BrBrOEtO t -BuOCl / EtOH-55~0℃OEtOCl OEt .2.CH 3(CH 2)2CH 2CH=CHCH 3NBS / (PhCO)2O 24CH 3(CH 2)2CHCH=CHCH 3Br3.CH 2=CHCH 2C CHBr 2BrCH 2CHBrCH 2C CH4.R -CH=CH -CH 2-CH -OHOX 2OO RX5.PhCCCH 3CCPhBrBrCH 36.PhCHCH 2PhH C OHCH 2BrNBS/H 2O 25o C,35min7.COClClOHCClCl 28.COOAgNO 2BrO 2NBr 2/CCl 4加热3h9.10.O HB rO HO HBrBr1molBr /CS t-BWNH2-70c四.简答题(20分)1.试从反应机理出发解释酮羰基的α-卤代在酸催化下一般只能进行一卤代,而在碱催化时则直接得到α-多卤代产物。
第一章卤化反应-第三节

Br O
Br (19)
O Br Br
Br Br O
OH
O CH3 Br
N
O CH3 BrBiblioteka NOH(20)
(21)
O CI
O
CI
N
N
O
N
O
CI
(22)
卤化试剂(19)用于对α,β-不饱和酮的α′-卤取代反应中,能 够减少双键加成副反应。
卤化试剂(20)和(21)的特点是亲电活性大,不需要任何催
化剂,反应条件温和,只得到单溴代物,且在反应中不生成
快
C H B:
C
B: 慢
C
OH
(-BH ) X
C OH X
X2
( -HX ) 快
CC XO
▪ 在酸或碱催化的α-卤取代反应中,羰基α 位取代基的影响是不同的。
▪ 对于酸催化的反应来说,若α位上具推电 子取代基,则有利于烯醇的稳定化,卤取 代反应比较容易,如环状酮的反应,均主 要得到在烷基较多的α位上卤取代的酮。
卤素分子和卤化氢,特别适用于对酸、碱敏感的酮。
卤化试剂(22)可在温和条件下对羰基α位及苄位、烯丙位进 行氯代反应
▪ 四溴环己二烯酮(不发生双键加成反应)
▪ 在少量HCl或HBr气体催化下,反应中以生成稳 定的三溴苯酚为动力,促使4位碳一溴键异裂, 生成的溴正离子向α,β-不饱和酮的α'位C-H作亲 电取代;同时,能有效地消除x-,于是可得到收 率良好的α'-溴代-α,β-不饱和酮。
CHO
O Br
O
Br O
O
OAc
C3H7CHCH
Br
OAc
H+ C3H7-C CHO Br
第一章 卤化反应(上)

离子对过渡态
三分子协同
反马氏规则机理
R R C C H H + Br
HBr
光
R R C
H
C Br
+ Br
H H HBr R H C H C Br H
29
H Br
例如
雌激素己烯雌酚中间体的合成:马式加成
MeO CH CH CH3 MeO CH Cl CH2 CH3
HCl/PhH
消炎镇痛药苄达明中间体的合成:反马式加成
H
H O O
17
H C C
H Ph COOH
Br
H H Ph O O
Br2/CHCl3
69%
①
H C
Br H C Ph COO -
②
18
三、不饱和烃和次卤酸(酯), N-卤代 酰胺的反应
1.次卤酸(酯)对烯烃的加成反应 (1)反应通式
P8下
20
(2). 反应机理:
21
2. N-卤代酰胺对烯烃的加成反应
X O
①
C C C
+ HX 或
NH O
O N X O
③
C C C + X2 或
O NX O O
N +X O
C C C X
+ X
或
36
N O
(3). 影响因素
①取代基的影响: 若苄位有卤素 等吸电子取代 基,自由基的 稳定性降低, 使卤取代不容 易发生,除非 提高卤素浓度、 反应稳定或改 用活性更高的 卤化剂。 反之呢?
N-卤代酰胺和烯烃在酸催化下于不同亲核性溶剂中反应, 生成-卤醇类,羟基和卤素的定位符合马氏规则。
(1)反应通式
药物合成反应_第一章___卤化反应

R1 R2
R3 + ROX R4
Nu
R1 R2
R3 R4 Nu
(2)反应机理
R1 R2 X R3 X R4 OH H2O R1 R2 OH R3 X R4 OH R1 R2 X OH R3 R4
• (3)应用特点 • 次卤酸水溶液,制备卤代醇
Cl2/NaOH/H2O70~73% HgCl2/15~20 C
良好的药物合成反应须具备的特点: (1) 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
(2) 具有较高的化学、位置和立体选择性;
(3) 导向基的应用;
(4)适应性强、适用面广,实用性好;
(5) 原铺材料价廉易得,有丰富的来源;
(6) 不产生公害,不污染环境。
二、药物合成反应的分类方法及所用原料
(一)药物合成反应的分类方法 1、按新键的形成分类:碳 -氢键、碳-卤键、碳-氧键、 碳-氮键等形成反应 2、按引入的原子、基团或采用的试剂分类: (1)按引入的原子、基团不同可分为:卤化、磺化 、消化、重氮化、酰化、烃化等反应。 ( 2 )按采用的试剂和原料不同分类:氧化、还原、 水解、醇解、氨解、缩合、环和等反应 3、按反应机理分类: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加成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游离基型反应等
(三)需用的原辅材料多,且有多种易燃、易爆、 有毒以及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等物质。药物的化学结构 一般都较为复杂,需经过多步化学反应才能得到产品; (四)质量要求严格 ,符合GMP要求;
(五)批量小,需用急。
四、理论联系实际,学好药物合成反应
有机合成药物归根结蒂是有机化合物,可以采用 不同的原料,由不同的途径加以合成。 掌握药物合成 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知识非常重要,而药物合成实验操 作技能,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 在学习中,既立足于各药物合成反应的通性和一 般规律,又注重反应的特性、具体反应条件、应用和 限制等;既重视合成实验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又要 认真钻研一些合成实例;同时,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 培养自己查阅科学技术文献的能力。
第一章 卤化反应 1.4

3
o
95%
BrH 2 C BrH 2 C CH 2 Br CH 2 Br
N aI/M e 2 C O 63%
90 h
磺酸酯的卤置换效果更好!!!
1.6.2 芳香重氮盐化合物的卤置换反应
A rN 2 X H X/C uX 注意:一价铜 ArX
+
N2
例子见书 Page47
NH 2 1. E tO C S K /2. H C l 2 OH N O Et Cl
BF 4
Et 3 OBF
HO
4
CO 2 Me
Br CO 2 Me
HO OSiR Br
3
Et 4 N B r o CH 2 Cl 2 /-15 20 min Br
OSiR Br CO 2 Me
第一章-卤化反应习题

题库第一章 卤化反应1 卤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为什么常用一些卤代物作为反应中间体?2 归纳下常用的氯化剂、溴化剂都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应用范围?3 根据反应历程的不同,讨论一下卤化反应的类型、机理及对反应的影响。
(1) 卤素对双键的离子型加成(2) 芳香环上的取代(3) 芳香化合物侧链上的取代(4) 卤化氢对醇羟基的置换(5) NBS 的取代反应4 比较X 2、HX 、HOX 对双键的离子型加成反应的机理又何异同点。
怎样判断加成方向5 在-OH 得置换反应中各种卤化剂各有何特点?他们的应用范围如何?6 预测Br 2/CCl 4于下列各种烯烃进行溴化反应的相对速度的次序。
CH 2=CH 2 (CH 3)2C=CH 2 HOOC-CH=CH-COOH (CH 3)2C=C(CH 3)2 CH 3CH 2=CH 2 CH 2=CH-CN7 根据反应机理,指出下列反应的产物应属何种构型?(如苏式、赤式、R 、S 等)8 解释下列反应机理9 对比下列反应的条件有何不同?结合反应机理加以说明:H 3C CH CH 2H 3C CH 2CH 2Br H 3C CHBr CH3CH 3CH3CH 2Cl Cl RH 2C CH CH 2RH 2C CH CH2RH 2C C CH 2OH (1)(2)(3)10 在对氯氯苄ClC6H4CH2C1的植被中有如下两种路线,如按1进行需要什么条件?2发有何特点?讨论他们的优缺点。
11 下列反应选用何种氯化剂为好?说明原因。
H 3C C CH CH 3CH 3H 3C HC CH COOH H 3C C CH CH 2BrCH 3H 3C HC CH COCl(1)(2)(3)(4)(5)(6)(7)HO (CH 2)6OH IH 2C (CH 2)4CH 2OH H 2C HC (CH 2)6COOHH 2C C (CH 2)6COOHBr H2C (CH 2)6COOH Cl CH 2CH 2COOH H 3CCO CH 2CHCOBr H 3CCO CH 2OH H 3CO CH 2ClH 3CO N COCl Cl Cl N COOH HO OH N COOHCl ClN COClHO OH12 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的试剂及反应条件:OH COOH OH COCl(1)(2)(3)(4)CH3CF3CH3COOH FXH2COOH O COOH O I13 完成下列反应,写出其主要生成物H3C C CH CH3 H3Ca(OCl)2/HOAc/H2O(1)(2)(3)(4)(5)HC CH2NBS/H2OCH3C CH2HBr/Bz2O2OH48%HBrCH2CH=CHCH2CH=CHBrCH2=CH-COO-CH-CH2(CH3)2C=CHCH2CH=CH224。
(参考资料)卤化反应习题作业1

卤化反应习题1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下列(1) ~ (4)叙述,判断哪些反应属于S N1机制?哪些反应属于S N2机制?选择正确的答案是()(1) 总的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而与试剂浓度无关;(2) 反应速度明显地取决于亲核试剂的亲核性;(3) 中间体是碳正离子;(4)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试剂浓度都成正比。
A. (1) S N1 (2) S N2 (3) S N2 (4) S N1B. (1) S N2 (2) S N2 (3) S N1 (4) S N2C. (1) S N2 (2) S N1 (3) S N2 (4) S N1D. (1) S N1 (2) S N2 (3) S N1 (4) S N22、下列反应中正确的是()A. (1) (2) (3) (4) 都正确B. (1) (2) (3) 正确C. (1) (2) (4) 正确D. (2) (3) (4) 正确3、直接氟化反应十分激烈,常用的氟化试剂是()A. F2B. 酰基次氟酸酐或XeF2, XeF4C. 三氟丙酮D. BF3或CF3CO2I4、将下列试剂按亲核性由强到弱排列成序:()(a) C6H5- (b) OH-(c) CH3O- (d) CH3CO2-A. (b)>(c)>(a)>(d);B. (c)>(b)>(d)>(a);C. (d)>(b)>(a)>(c);D. (c)>(b)>(a)>( d)二、判断题。
三、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必要时写明产物的立体构型。
1、2、3、4、5、6、7、8、9、10、11、12、13、14、15、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50、四、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用弯箭头""表示电子对的转移,用鱼钩箭头""表示单电子的转移,并写出各可能的中间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卤化反应练习题一、举例说明或解释以下人名反应。
1. Dalton 反应2. Hunsdriecke 反应3. Kochi 改良法4. Barton 改良法5. Finkelstein 反应6. Sandmeyer 反应7. Gattermann 反应8. Schiemann 反应二、请选出下列反应的主产物。
OHPOCl 31.( )ClA.Cl ClClB.C.D.OHClClHNOHOH SOCl 232.( )NCl OH OHA.HNCl ClB.HNCl OHC.NCl Cl Cl D.NH 3CSOHOH+POCl 3+PCl 3KF( )( )3.NN H 3CSOH OH NN H 3CSOH OH A. B.C.D.NN H 3CSClCl NN H 3CS Cl Cl NN H 3CSClClN N H 3CS OHFNN H 3CSClClNNH 3CSFFCl F FNOOHPCl 3Cl 24.( )A. B. C. D.NO ClNOOHNO ClClClNO OHClNN OHOPCl 55.( )A. B.C. D.N N NN ClO NN NN ClONN NN OHO N N NNOHOClClClNNN OHOBr 26.( )N N NNOHOBr A. B. C. D.N N NN OHOBrNNNN BrO Br NN NNOH OBrBrON N N OOO ClCl Cl 7.( )( )ONN N O O OHCl Cl ClA.B.C.D.ONN HN O OOH Cl ClON N H NOO OH Cl ClHN N HNOOOH ClOClClOOCl 2H 2O8.( )( )A. B.C. D.HOClOOClCl ClO O ClO Cl ClClO Cl HOCl O OClClCl O(HCOH)3ZnCl 29.( )OO ClA.B.C.D.OO O O Cl OO OHClNH 2NHBr 2CH 3ONa10.( )NHBrNH A.B.C.D.NH 2NBr NBr 2N Br NHBrN BrNOHOH POCl 311.( )NOH ClA.B.C.D.NClCl NCl OHNCl Cl ClPOCl 3OHOH12.( )Cl ClA.B.C.D.ClOH OHOH OH OHCl ClCl ClClClN NPOCl 313.( )A.B.C.D.NNClClN N N HN ClClCl ClCl N N ClClCl ClOOON OBr14.( )A. B. C. D.OO OOO OBrOO OO O BrBrBr BrNNOHPOCl 315.( )NNClA.B.C. D.NN Cl NN NNOHOHClCl HOPOCl 3N N OHHONH 216.( )NN ClHONH 2A. B. C.D.N N ClClHNNNClClNH 2NN OH ClNH 2ClN OH Br 2NaOH17.( )N OOBr A.B.C. D.N O OBr N O OBr BrN O OBr BrN OO H NaOCl318.( )N O OCl A.B.C.D.N O OCl N O OCH 3O ClN O OClOOHO ClO 19.( )OOHO A.B. C.D.OOHO OOHOClO ClN HONaClO20.( )N HOCl ClA.B.C. D.N ON OClClN HOClClClClOOO N OBr21.( )OO OBr A.B.C.D.OO OOO OBrOBrBrBr Br OHOSN OOBr 22.( )SBr A.B.C. D.SSS BrBr BrPOCl 3NN OHNH 223.( )N NClHO NH 2A.B. C.D.NN OHHN NN Cl HN NN Cl NH 2Cl ClO Cl 2NaCN( )24.O Cl OCNA.B.C. D.O OOOOCl CNNCOClClCNOHOSOCl 225.( )OHOA. B.C. D.ClO ClO ClClClNO 2Cl ClKF26.( )NO 2Cl FA.B.C.D.NO 2F FNO 2F ClNO 2FClCl2+2Br 2+HgO27.( )Br A.B.C.D.BrOBrSO 2Cl 26628.( )ClA.B.C.D.ClOCl+CF 3OFCFCl 3-78℃29.( )A. B.C.D.FOF FN HHCOOH+CF 3OFCFCl 330.( )N H COOH H A.B.C.D.N HHCOOH H FN HF COOH H N HCOOH H F FFC 6H 5CH CHCH 3NBS31.( )A.B.C.D.BrBrBrBrBrBrCH 3(CH 2)5CHOO O 25232.( )CH 3(CH 2)4CHBrCHO A. B.C. D.BrCH 2(CH 2)4CH 2CHO BrCH 2(CH 2)4CHBrCHOCH 3(CH 2)4CBr 2CHON NOHOHFPOCl 333.( )NNClCl FA. B.C.D.N N OHClFN N ClOHFN N OHOHFClCH 2CH 2OHKF34.( )FCH 2CH 2OHA. B. C. D.ClCH 2CH 2FFCH 2CH 2FFCHCH 2OHFOH COOHCl 26535.( )OHCOOHA.B.C. D.ClOHCOClOHCOOHClOHCOCl ClCH 2CNBr 236.( )A.CHCN BrB.CH 2CNBrC.CH 2CNBrD.CCN Br BrSCOOHCOOCH 2SOCl 237.( )A.SCOOCH 2COClSCOOCH 2COOHB.C. D.Cl SCOClO OCl SCOOHO O ClCHCOOH(H 3C)2HCCl38.( )A.ClHC CH(CH 3)2COCl B.Cl C CH(CH 3)2COOHCl C.ClHC CH(CH 3)2COOHClD.Cl HC CH(CH 3)2COClClOCOCH 3OH223339.( )COCH 3IOCOCH 3OHOCOCH 2I OHOCOCH 3OHOA. B.C. D.I IIIH 3COCH 3O240.( )A.B.C.D.H 3COCH 3OH 3COOH 3COCH 3OH 3COCH 3OBr 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