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限元求解二维介质辐射——相变耦合传热
二维热传导有限元
7(m)
6(n)
3
0.933 0.233 0.466 0.233
K (2) 0.233
0.933
0.233
0.466
4 7
0.466 0.233 0.933 0.233
0.233
0.466
0.233
0.933
6
2(i)
5(j)
4(k)
0.7 0 0.7
K (4) 0
0.7 0.7
0.7 0.7 1.4
5(i)
9(j)
8(k)
0.7 0 0.7
K (5) 0
0.7 0.7
0.7 0.7 1.4
如前所述,对流边界条件对传导矩阵和荷载
Tn
T
Ti
Y
y
Tj
n
Tm
m
i
j
矩形单元
x
X
对热扩散方程应用伽辽金方法,在局部坐 标系x, y下,得到余差方程:
R(e) i
A Si (kx
2T x2
ky
2T y 2
q)dA
R(e) j
A S j (kx
2T x2
ky
2T y 2
稳态的二维热传导问题,在直角坐标系
下,对系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得到热扩散
方程:
2T
2T
kX X 2 kY Y 2 q 0
考虑辐射效应的多孔材料传热有限元算法
( Sta te Key L abo ra to ry of St ructu ra l A na lysis fo r Indu st ria l Equ ipm en t, D a lian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D a lian 116024, Ch ina ) Abstract: A fin ite elem en t m ethod fo r the com p u ta t ion of coup led hea t t ran sfer p rob lem s in the t ran slucen t po rou s m ed ium w a s develop ed. D educing con t ro l equa t ion s to the fin ite elem en t com p u t ing fo rm s w a s rea lized. T ran sien t so lu t ion s of hea t t ran sfer th rough a t ran slucen t po rou s m ed ium p laced in a flow p a ssage and subm it ted to inciden t rad ia t ion w ere ob ta ined. T he one 2d im en siona l p hysica l m odel took in to accoun t sim u ltaneou sly the hea t conduct ion, convect ion and rad ia t ion in the po rou s m ed ium , w h ich w a s a ssum ed to be hom ogenou s con t inuum , ab so rb, em it, and sca t ter therm a l rad ia t ion. T he coup led equa t ion s of conduct ive and convect ive hea t t ran sfer have to be so lved sim u ltaneou sly. Som e techn iques w ere u sed so tha t the coup led equa t ion s and the rad ia t ion hea t t ran sfer equa t ion cou ld be t ran sfo rm ed in to the com p u t ing fo rm s. T he in it ia l tem p era tu re cond it ion s w ere in t roduced in the itera t ive com p u ta t ion, and thu s the t ran sien t so lu t ion s w ere ob ta ined u sing t im e in teg ra t ion techn ique. T he effect s of som e m a teria l p a ram eters on t ran sien t tem p era tu res w ere invest iga ted by num erica l com p u ta t ion s.
二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元体积法
二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元体积法摘要:一、二维热传导方程的概述二、有限元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三、二维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元体积法求解四、结论与展望正文:一、二维热传导方程的概述二维热传导方程是研究物体在二维空间中热传导现象的数学模型,它是基于物质的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建立的。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问题都涉及到二维热传导,例如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建筑墙体的保温问题等。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对二维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
二、有限元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有限元体积法是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它通过将求解域进行网格划分,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有限元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组得到数值解。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区域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有限元体积法中,需要构造适当的网格,并对每个网格节点分配一个体积单元。
在每个体积单元内,偏微分方程被离散化为一个或多个代数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代数方程,可以得到每个体积单元内的解,进而得到整个求解域内的解。
三、二维热传导方程的有限元体积法求解对于二维热传导方程,可以将其表示为以下形式:T = -Q/k其中,T 表示温度,Q 表示热流密度,k 表示热传导系数。
采用有限元体积法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首先需要对求解域进行网格划分。
在每个网格节点处,构造一个四边形单元,并在四边形内部划分多个三角形子单元。
在每个三角形子单元内,根据热传导方程的离散形式,可以得到一个二维线性代数方程。
通过对所有子单元的代数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每个网格节点的温度值。
接着,根据相邻节点的温度值,可以计算出每个网格节点的热流密度。
最后,根据所有网格节点的热流密度,可以得到整个求解域内的热传导解。
四、结论与展望有限元体积法是一种有效的求解二维热传导方程的数值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通过合理地选择网格划分和单元形状,可以提高求解精度和计算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热传导方程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如电子器件散热、建筑墙体保温等。
有限元 二维热传导
有限元二维热传导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近似解。
在二维热传导问题中,我们考虑一个矩形区域内的热传导问题,假设该区域的边界条件已知,我们需要求解该区域内的温度分布。
假设矩形区域的大小为L×H,我们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的大小为Δx×Δy。
我们用节点来表示每个小单元的顶点,每个节点的温度可以用一个未知数来表示。
因此,我们需要求解的未知数有L/Δx+1个,H/Δy+1个。
对于每个小单元,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局部方程来描述其温度分布,例如:
k(x,y)ΔxΔy(∂T/∂x) + k(x,y)ΔxΔy(∂T/∂y) = Q(x,y)
其中,k(x,y)是该小单元内的热传导系数,Q(x,y)是该小单元内的热源或热汇。
将所有小单元的局部方程组合起来,可以得到整个区域的方程。
通过求解该方程,我们可以得到该区域内的温度分布。
有限元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处理复杂的边界条件和非均匀的材料特性,但需要进行数值计算,计算量较大。
2二维流动与传热模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五、实验原始记录(程序设计类实验:包括原程序、输入数据、运行结果、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类实验:编制分析与设计报告,要求用标准的绘图工具绘制文档中的图表。
系统实施部分要求记录核心处理的方法、技巧或程序段;其它实验:记录实验输入数据、处理模型、输出数据及结果分析)1、进入GANBIT软件主控画面,进行→→操作创建坐标网格图,如下图1所示:图1 坐标网格图2、由节点创建直线、圆弧边,并有线组成面后,确定边界线的内部节点分布。
然后进行→→操作创建结构化网格,如下图2所示:3、进入FIUENT软件中,建立求解模型、设置流体属性、设置边界条件后,求解点击Solver →Iterate进行300次迭代后得到出口界面上的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再进行200次迭代运算后,监视器曲线为一条直线,说明出口处平均温度已经达到稳定状态,如下图3所示。
4、显示实验结果。
在进行Display →Contours操作后,分别得到速度分布图,如下图4;温度分布图,如下图5;温度等值曲线图,如下图6;速度矢量图,如下图7;混合器内等压线图,如下图8;混合器内速度水头等值线图,如下图9。
在进行Plot →XY Plot操作后,得到出流口截面上温度、压力、速度分布图,分别如下图10、图11、图12所示。
图2 换热器的网格图图3 出口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左为300次后,右为再200次后)图4 速度分布图图5 温度分布图图6 温度等值曲线图图7 速度矢量图图8 混合器内等压线图图9 混合器内速度水头等值线图图10 出流口截面上温度分布图图11 出流口截面上速度分布图图12 出流口截面上压力分布图5、利用二阶离散化方法重新计算得到混合器内温度分布图,如下图13所示。
图13 二阶离散化法得到混合器内温度分布图上图13与图5比较,可以看出温度分布得到较好的改善,说明使用二阶离散化方法计算结果更合理。
《高等有限元方法-张年梅》2.6二维稳态热传导问题
2.6 二维稳态热传导问题一、稳态热传导有限元的一般格式 具有内热源的二维稳态热传导问题的基本方程为ðððððð�aa xx ððððððxx �+ðððððð�aa ðððððððððð�+QQ cccc=00 按照有限元法公式推导的标准步骤,首先将求解区域A 离散为有限个单元体,在每个单元体内用伽辽金法选择权函数,得到:∬NN ii �ððððxx �aa xx ððððððxx �+ðððððð�aa ðððððððððð�+QQcccc �dddd dd ee=00 ii =11,⋯,nn (2.6.1) 上式中:dd ee 为单元面积,nn 为每个单元的节点个数,NN ii �xx ,ðð�为插值函数,它同样具有以下性质:NN ii �xx jj ,ððjj �=�00当jj ≠ii 时11当jj =ii 时和 ∑NN ii =11每个单元内各点的温度TT 可以近似地用单元节点温度ððii 插值得到:TT =�NN ii �xx ,ðð�ððii nnii =11=[NN ]{ðð}ee式中:[NN ]=[NN 11NN 22⋯NN nn ],{ðð}ee 为单元节点温度列阵。
第8章有限元法基础——二维热传导问题分析
x
k S T T cos d
x
h S T T T cos d f
h S T cos d h S
T
T
T f cos d
h S
T
T cos d
(e)
在x方向的传导矩阵为
0 2 1 0 0 1 2 0 0 0 0 0
总 结
(1)双线性单元的传导矩阵为
2 2 1 1 k x w 2 2 1 1 k y l (e) K 6l 1 1 2 2 6w 1 1 2 2
2 1 1 2 1 2 2 1 1 2 2 1 2 1 1 2
x方向的传导分量,y方向的传导分量;
如果边界单元通过热对流有热量损失,传导 矩阵有如下附加项: 2 0 0 1 0 0 0 0 hl jm 0 2 1 0 hlni 0 0 0 0 (e) (e) K K 6 0 0 0 0 6 0 1 2 0 1 0 0 2 0 0 0 0
K
0 hl jm 0 6 0 0
K
(e)
2 hlni 0 6 0 1
0 0 0 0
0 0 0 0
1 0 0 2
h S T sin d 在y方向的传导矩阵为
T
K
(e)
2 hlij 1 6 0 0
0 hlmn 0 6 0 0
1 2 0 0
0 0 0 0
2
T
2
令 C1 k x, C2 ky , C3 q 。上式变为如下形式:
S
A
T
T T d T (C1 2 )dA S (C2 2 )dA S C3 dA 0 A A y dx
第六讲热传导过程有限元分析
V
(c
u t
u
kx
u x
u
x
ky
u y
u )dV
y
Q udV
V
q q0 ud
瞬态热传导有限元分析 ➢工程背景
一个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几何模型如下图所示。假设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通道内的初 始温度为0℃。通道的导热系数为0.044W/m·℃,比热和密度的乘积为1J/(m3·℃),内壁维持在0℃, 外壁与流体发生对流交换,且与周围环境间的热换系数为10 W/m·℃,环境温度为30℃,求3s后通道 壁面中的温度和热流密度。
a场体单元材料参数图
a场边界单元材料参数
b场单元材料参数
➢前处理
点击工具栏中“前处理”按钮进入GID。 注:进入GID后要进行ELAB1.0的数据转化data→problemtype→ELAB 几何建模: 首先建立一个小的矩形面,利用gid中copy命令中的拉伸功能建立如下图所示的几何模型,详细步骤 可以参考《有限元分析基础与应用》相关章节。
温度场u分布云图
热流场x方向分布云图
热流场y方向分布云图
➢有限元语言描述文件
为生成该问题有限元计算的所有程序源代码,针对之前的ELAB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微分方程弱 形式,ELAB软件提供简洁的有限元语言描述文件,包括微分方程描述文件、多物理场描述文件以 及求解命令流控制文件。
针对该问题的有限元描述文件包括heatxy.fde(温度场fde文件), hfxy.fde(热流场fde文件), heat.mdi, heat.gcn ✓微分方程描述文件heatxy.fde(温度场fde文件)
START a l1: BFT SOLVC a SOLVSTR b a gidres(coor0); if (stop==0) goto l1;
二维稳态热传导有限元方法
二维稳态热传导有限元方法我折腾了好久二维稳态热传导有限元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说实话,刚接触这事儿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我就先找了一些基础教材来看,那些理论啊,密密麻麻的公式,看得我脑袋直发晕,就像看到一堆乱麻一样。
比如说热传导方程,那里面的偏导数啥的,感觉就像天书里的符号,完全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就想啊,不能光看理论啊,得实践。
我找了个简单的二维模型,尝试用有限元来求解热传导。
我先把这个模型划分成好多小单元,就好比把一块大蛋糕切成一个个小块似的。
但是刚开始划分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单元大小的合理性。
我想反正划分了就行呗,结果到后面计算的时候就出错了,那结果简直离谱得不行。
我这才意识到,单元大小不能随便划,得根据问题的特性来。
像热传导在一些温度变化比较快的区域,就应该划分得更精细,就好像那个地方有很多细节我们要看得更清楚,所以得把蛋糕块切得小一些。
然后就是确定节点的温度。
我一开始就是瞎猜初始值啊,觉得差不多就行了。
可这个错误可太大了。
它就像一把错误的钥匙,根本打不开正确结果这个门。
因为初始值不准确,后面迭代计算收敛得特别慢,而且还很容易得到错误的结果。
我后来才知道得根据一些物理常识或者边界条件来预估比较合理的初始值。
至于建立刚度矩阵这个过程,我试过按照书上的公式一个一个元素去计算。
这可太折磨人了,又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后来我发现有些软件包可以帮我们自动构建刚度矩阵,这可轻松多了。
但是在使用软件包的时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里面的参数设置默认值有时候并不适合我的模型,这就导致结果虽然出来了,但却是错误的。
我不得不仔细研究每个参数的意义,就像是查字典似的,每个词都得弄明白,这样才能正确设置参数。
再就是边界条件的设定。
开始的时候我忽略了一些小的边界效应,只考虑了主要的边界情况。
就好像盖房子只考虑了四堵大墙,却忘了墙角那些小旮旯一样。
这使得结果有一定偏差,后来重新仔细审视边界条件才让结果更合理。
有限元第12章 热传导问题
第12章热传导问题1. 引言2. 稳态热传导问题33. 瞬态热传导问题一般格式直接积分法模态叠加法解的稳定性与时间步长选择44. 热应力的计算1.1 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焊接汽车各个典型部件的加工方法注塑冲压铸造1.1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焊接注塑铸造锻压1.1 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注塑1.1 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焊接1.1 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铸造1.1 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锻压冷冲热冲1.1 典型加工方法中的传热问题⏹传热问题广泛出现在材料加工领域⏹温度场与宏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变化关系密切1.2 温度场基本方程微分方程边界条件初始条件1.2 温度场基本方程退化为二维问题1.2 温度场基本方程退化为稳态问题稳态热传导问题以前各章所讨论的弹性静力学问题相同,采用C0型插值函数的有限单元进行离散以后,可以直接得到有限元求解方程。
瞬态热传导问题,在空间域有限元离散后,得到的是一阶常微分方程组,不能对它直接求解。
如何进行求解,原则上和下—章将讨论的动力学问题类同,可以采用模态叠加法或直接积分法。
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1.2 温度场基本方程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对流仅能发生在流体中。
包括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前者是由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括自然对流与强制对流前者是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后者是由于水泵、风机或其他压差作用所造成的。
Th q ∆=牛顿冷却公式为表面换热系数,不仅取决于流体物性,以及表面形状等,还与流体速度有密切关系。
h1.2 温度场基本方程1.2 温度场基本方程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辐射: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物体会因各种原因发出辐射能,其中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Stefan-Boltzmann定理其中为热力学温度(K),为环境温度,为Stefan-Boltzmann常量i i it)理想黑体其值等于般量。
有限元分析热分析
中载荷,只能施加在节点或关键点上,主要用
于线单元模型。
.
9
(3)对流:对流(Convection)是一种面载荷, 用于计算流体与实体的热交换。它可以施加在 有限元模型的节点及单元上,也可以施加在实 体模型的线段和面上。
(4)热流密度:又称热通量(Heat Flux)单位为
W/m2。热流密度是一种面载荷,表示通过单位
问题描述:
有一横截面为矩形的各向异性型材,其初
始温度为500℃,现突然将其置于温度为20℃的
空气中,求1分钟后该型材的温度场分布及其中
心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材料性能参数如下:
密度为2400 kg/m3,导热系数KXX为30
W/(m.℃),KYY、KZZ为弹性模量为10
W/(m.℃),比热为352 J/(kg.℃),对流系数为
.
28
.
29
3. 创建几何模型、划分网格 4. 3.1 几何建模
.
30
.
31
1. 3.2 划分网格:先对线进行标注,然后画线以便于操 作。
.
32
.
33
.
34
.
35
.
36
4 加载求解 4.1 选择分析类型:
.
37
1. 4.2 对线上各节点施加温度载荷:先对1线上的节点加 温
2. 度载荷
从上式可以看出,包含热辐射的热分析是 高度非线性的。
.
17
(4)比热容(Specific Heat):是指单位质量的 物质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简称比热,其单位为J/(Kg.℃)。其计算 公式为: C=Q/(m.△T) 式中:△T= TE-TB,为TE为终止时刻温度;TB 为开始时刻温度;Q为该时间段内物体吸收或 放出的总热量;m为质量。
二维电导率各向异性介质电磁感应效应的有限元算法
二维电导率各向异性介质电磁感应效应的有限元算法李予国摘要二维电性各向异性大地电磁场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获得。
模型由包含各向异性块的层状介质构造组成。
每个块或者层可能是由3×3的电导率张量限定。
正演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耦合的关于垂直-平行于场分量的x E 和x H 。
它们由有限元法数值地解出。
线性有限元的解系是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取的。
之后,地表垂直-平行的场分量y E 和y H ,利用样条插值通过对x E 和x H 进行数值微分得到。
二维有限元算法通过对比二维有限差分的解证明是正确的。
三个类型的模型的大地电磁响应用来证明各向异性的影响:水平,垂直,倾斜各向异性。
第四个模型用来模拟在剪切和俯冲带各向异性的影响。
这些模型的响应模拟了电阻率曲线在长周期和具有明显的主对角线元素的张量主抗存在室的分离,正如以前观测到的。
1、简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入到了对电性各向异性的电磁感应方面上的研究,尤其是为了试图完全理解对更长周期的大地电磁的观测数据。
加拿大地区的大地电磁测量显示了电性的各向异性在下地壳和上地幔(Kellett 等,1992;Mareschal 等1995)。
大的来自围绕德国深钻点(KTB )各向异性大地电磁曲线解释为上地壳高度的电各向异性(Eisel 和 Haak 1999)。
Rasmussen (1988)使用一个深地壳层内的各向异性模型来解释瑞典南部的大地电磁横断面数据。
层状构造的各向异性效应首先被O’Brien 和Morrison (1967)研究。
Reddy 和 Rankin (1975)首先开始研究二维各向异性模型,他们只考虑水平各向异性的工作。
最近,Osella 和Martinelli (1993)计算了一些圆滑不规则边界有一定的主轴旋转角的大地电磁响应。
Schmucker (1994)提出一个计算不均匀薄的覆盖体在层状半空间的电磁感应效应,其中可以含有一个或者两个各向异性的电导层。
有限元在传热学中的应用讲解
有限元在传热学中的应用——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摘要:热分析在许多工程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有限元法是热分析中常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利用有限元法可以求解传热学中温度场的重要参数,在材料成型中,在铸造这一块有着重大意义。
1、有限元法的应用:有限元法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首先在连续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中应用的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随后也很广泛用于求解热传导、电磁场、流体力学等连续问题。
在传热学中,如果导热物体的几何形状不规则,边界条件复杂,很难有解析解。
解决这类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数值解法,而数值解法中最具实用性和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有限单元法。
2、有限元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将连续求解区域减走势只在节点处相连接的一组有限个单元的组合体,把节点温度作为基本未知量,然后用插值函数以节点温度表示单元内任意一点处温度,利用变分原理建立用以求解节点未知量(温度)是有限元法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组,得到求解区域内有限个离散点上的温度近似解,并以这些温度近似解代替实际物体内连续的温度分布。
随着单元数目的增加,单元尺寸的减少。
单元满足收敛要求。
近似解就可收敛于精确解。
3、有限元数值解法的基本步骤有限元法在工程实际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通用性,体现在分析许多工程问题是,如力学中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分析,传热学中的温度场分析,流体力学中的流场分析,都可以归结为给定边界条件下求解其控制方程的问题,虽然各个问题中的物理性质不同,却可采用同样的步骤求解。
具体步骤为(1):结构离散。
(2):单元分析。
(3):整体分析。
(4):边界条件处理与求解。
(5):结果后处理。
有限元分析实际问题的主要步骤为:建立模型,推倒有限元方程式,求解有限元方程组,数值结果表述。
4、用于传热学的意义有限元法作为具有严密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效力的数值分析工具,近年来,以由弹性平面问题扩展到空间问题,板壳问题。
从固体力学扩展到流体力学、传热学等连续介质力学领域;它在工程技术中的作用,已从分析和校核扩展到优化设计。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法
变分原理:即泛函极值与求解特定微分方程及其 边界条件等价的原理。
即:满足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的函数,一定使 泛函取极值;使泛函取极值的必要条件就是对 应的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例] 最速降线问题。
平面上两点A和B,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也不在同 一铅垂线上。现有一物体从A沿某条曲线y = f (x) 滑到B。求解使物体下滑速度最快或时间最短的 曲线y =f (x)。不计物体与曲线间的摩擦力。
(5)根据变分基本定理,在δy满足一般性条件 时,即可得出: δI = 0 或I取极值的条件 ()=0
对于一个场的描述有两种方法:1)积分法;
2)微分法。
两种方法的求解基本思路:
(1)积分法 假设场变量的变化模式。这种变化 方式可以用多项式或三角函数多项式表达,它 含有若干待定系数,即每一项前的系数。
6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法
本章应用变分原理,将求解域的微分方程,转化 为泛函,然后通过求泛函的极值,找到原问 题的解。
6-1 问题的提出
前面对于力学问题,采用直接法或者虚功原理, 建立了有限元的求解格式。
但是对于非结构问题,必须借助数学工具:变分 原理分析,求泛函的极值。
比如,热传导中稳定温度场的求解是工程中经常 遇到的问题。
上式称为定解问题。
除非几何形状特别简单,如无限大平面,半无限 大平面,圆平面,一般无法得到解析解。为此 要采用数值方法。有限元法即是其中的一种可 选的方法。
有限元法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思路:1)利用变分 原理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等价的泛函;2)假 设单元上的场变量变化形式,即插值函数或试 探函数;3)寻找试探函数的系数—节点场变 量,以使泛函取极值。
点附近的变化方式,比泛函中的自变函数的变
有限元-热场分析-2011-01-06
相变问题
ANSYS 热分析最强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分析相变问题,例 如凝固或熔化等。含有相变问题的热分析是一个非线性的瞬态的 问题:相变问题需要考虑熔融潜热,即在相变过程吸收或释放的 热量。ANSYS 通过定义材料的焓随温度变化来考虑熔融潜热。 焓的单位是J/m3,是密度与比热的乘积对温度的积分。
热传导
传导: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内部的能量的交换
q
*T n
T q nn n
*
温度梯度
热对流
热对流:固体的表面与其接触的流体之间,由于温差存在而引起的热量交换
热对流可以分为两类: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hf Ts
TB
表面传热系数 固体表面的温度
q h f (Ts TB )
瞬态传热过程是指一个系统的加热或冷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系 统的温度、热流率、热边界条件以及系统内能随时间都有明显变化。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瞬态热平衡可以表达为(以矩阵形式表示):
[K]为传导矩阵,包含导热系数、对流系数及辐射率 和形状系数, [C]为比热矩阵,考虑系统内能的增加,{T} 为节点温度向量。(和力分析的瞬态、暂态比较?)
Q
热流率(W)
吸收率
Q A1F12 (T T )
4 1 4 2
斯忒藩-伯尔兹曼常数,约5.67×10E-8 (W/m2.K4)
几个小问题
1. 热力学三大定律? 2. 真空导热吗? 3. 太阳的热量如何传到地球的? 4. 热水瓶是如何阻止热量丧失的? 5. 空调的加热效率和电炉相比 ,谁高? 6. 人的散热功率大概是多少? 7. 什么是温室效应?具体原因是什么?
热分析中可能的耦合关系相变或其他引起的恒温边界条件热流率作为节点集中载荷主要用于线单元模型中通常线单元模型不能施加对流或热流密度载荷如果输入的值为正代表热流流入节点即单元获取热量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02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思想
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成有限个小的 子区域(即有限元),在每个子区域 上选择合适的基函数,通过基函数的 线性组合来逼近真实解。
通过在子区域上定义的边界条件和初 始条件,将所有子区域的解联立起来 ,形成一组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 组即可得到原问题的近似解。
大规模计算
对于非常大的问题,有限元方法可能 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这可能导致计 算时间较长。
处理复杂边界和界面条件
对于具有复杂边界和界面条件的问题, 有限元方法的实现可能变得复杂和困 难。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范围
传热问题
有限元方法广泛应用于传 热问题的数值模拟,如热 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 。
结构分析
在结构工程中,有限元方 法用于分析结构的静态和 动态行为,如应力、应变 和振动等。
流体动力学
在流体动力学中,有限元 方法用于模拟流体流动和 传热,如流体动力学分析 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
电磁场理论
在电磁场理论中,有限元 方法用于分析电磁场的行 为,如电磁波的传播和散 射等。
05 热传导问题有限元方法的 发展趋势与展望
热传导问题有限元方法的研究热点
复杂几何形状的热传导问 题
03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离散化
将连续的热传导问题离散化为 有限个单元,每个单元内的温 度和热流分布用数学模型表示。
单元之间的热量传递通过节点 传递,节点之间的热量传递用 耦合条件表示。
离散化后的方程组可以用矩阵 形式表示,方便进行数值求解。
热传导问题的有限元求解
01
通过迭代法或直接法求解离散化后的方程组,得到每个节点 的温度值。
有限元方法的数学基础
求解辐射与导热耦合换热及其几何反设计的自然元法
求解辐射与导热耦合换热及其几何反设计的自然元法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求解辐射与导热耦合换热及其几何反设计的自然元法NATURAL ELEMENT METHOD FOR COUPLEDRADIATION-CONDUCTION HEAT TRANSFERAND INVERSE GEOMETRY DESIGN张勇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年 7月国内图书分类号:TK124 学校代码:10213国际图书分类号:536.521.2密级:公开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求解辐射与导热耦合换热及其几何反设计的自然元法硕士研究生 : 张勇导师 : 谈和平教授易红亮副教授申请学位 : 工学硕士学科 : 工程热物理所在单位 :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 : 2012年 7 月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Classified Index: TK124U.D.C: 536.521.2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NATURAL ELEMENT METHOD FOR COUPLEDRADIATION-CONDUCTION HEAT TRANSFERAND INVERSE GEOMETRY DESIGNCandidate : Zhang YongSupervisor : Prof. Tan He ping and associate ProfYi Hong lia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 Master of Engineering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Speciality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Affiliation :EngineeringJuly, 2012Date of Defence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要摘要辐射与导热耦合换热设备是工程中重要的换热设备,该类设备不仅广泛的应用于传统锅炉,在现代化的高精度特种材料加工、成形,特种物料干燥,电子元器件封装过程也得到了重要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ρL
对(7)式进行有限元离散,得到
(7)
V
∫ ρ L ∂t Wdxdy = ∆t (∫ ρ L( f (t + ∆t ) − f (t ))Wdxdy)
l l V
∂f l
1
(8)
令 W = Γ i ,且有 fl (t + ∆t ) − fl (t ) = ∑ ( f l (t + ∆t ) − f l (t )) j Γ j ,由此可得:
kl / ks = 0.6 , kmz / ks = 0.76 , cl / cs = 1.2 , cmz / cs = 1.12 , L = 1000 J kg -1 , cs = 1 J kg −1 K −1 , ρ = 1000 kg m −3 , ∆t = 0.01 s 。其中下标“ s ”代表固相区,“ mz ”代表 两相区,“ l ”代表液相区,方腔被划分为 894 个三角形单元。本文假设温度和相变不引 起介质折射率变化。
j =1
N
V
∫ ρL
N ∂f l ρL ( ∫ (∑ ( f l (t + ∆t ) − f l (t )) j Γ j )Γ i dxdy ) Wdxdy = ∂t ∆t V j =1
(9)
于是辐射—相变耦合换热能量方程(5)的有限元离散格式为:
− ∫ k ∇(∑ Ti Γ i )g ∇Γ j dV −
T * = (T − T0 ) /(Ti − T0 ) , Ts* = 0.6 , Tl * = 0.8 , St = cs (Ti − T0 ) / L , 无量纲时间 t * = α s t / Y 2 , Y 为特征长度。下标 l 表示液相区参数, s 表示固相区参数, mz 表示两相区参数; Ti 表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学术会议论文
传热传质学 编号:093523
有限元求解二维介质辐射—相变耦合传热
易红亮 1,何凯 1,甄仌 1,2,谈和平 1
1 2
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01 Tel: 0451-86412674, E-mail: yihongliang@
V i =1
N
上式可简写为:
([ M ] +
其中,
{P}t [C ] [C ] ){T }t = {N }t + {T }t −∆t + ∆t ∆t ∆t M ij = − k ∫ ∇Γ j g ∇Γi dV
V
(12)
N i = κ a ∫ (4σ T *4 − G )Γ i dV
V
Cij = ρ c p ∫ Γi Γ j dxdy
1
控制方程的有限元离散
半透明介质热辐射-相变耦合传热能量方程(焓方程)的微分形式为:
∂( ρ H ) = ∇g(k ∇T − qr ) ∂t
其中,
(1)
H = c pT + f l L
其中, H 为总焓, fl 为液相率, L 为潜热。液相率 fl 确定如下:
(2)
0 fl = ( H − H s ) /( H l − H s ) 1
V
Pij = ρ L( fl (t + ∆t ) − f l (t ))i ∫ Γ i Γ j dxdy
V
2
相变传热有限元离散模型的验证
本文结果与文献[22]给出的精确值进行比较以验证相变传热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
可供比较的精确值对应的模型为一维模型,因此本文所建立的二维模型需假定方腔长宽 比为 10:1。参数设定为: kl / k s = 0.6 , kmz / k s = 0.76 , cl / cs = 1.2 , cmz / cs = 1.12 ,
将(2) 式代入(1)式得:
H < Hs H s ≤ H ≤ Hl H > Hl
(3)
∂ ( ρ c pT ) ∂t
= ∇g( k ∇T − qr ) −
∂ ( ρ fl L) ∂t
(4)
假设 ρ 在整个区域内保持不变,且不随时间变化。在每一个时刻内, c p 保持上一个时刻 的值不变,于是忽略 c p 对时间的求导,则(4)式可以变为:
V i =1
N
N 1 ( ∫ ρ c p (∑ Ti Γi )t Γ j dxdy ) ∆t V i =1 N 1 ( ∫ ρ c p (∑ Ti Γi )t −∆t Γ j dxdy ) ∆t V i =1
= κ a ∫ (4σ T *4 − G )Γ j dV −
V
(10)
+
N j
ρL
∆t
( ∫ (∑ ( f l (t + ∆t ) − f l (t )) j Γ j )Γ i dxdy )
ρcp
∂f ∂T = ∇g(k ∇T ) − ρ L l − ∇gqr ∂t ∂t ∂f ∂T = ∇g(k ∇T ) − (∇gqr + ρ L l ) ∂t ∂t ∂f l f (t + ∆t ) − fl (t ) = ρL l ∂t ∆t
(5)
将相变潜热作为内热源项处理,
ρcp
时间采用向后差分,
y/Y
0.4 0.2 0 0
y/Y
0.4 0.2 0 0
0.2
0.4
x/X
0.6
0.8
1
0.2
0.4
x/X
0.6
0.8
1
(a) 无辐射 图3
(b)
n=2
t = 2 s 时热辐射对相变传热介质温度场的影响
图 2 描述了相变过程中热辐射所起的作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热辐射会影响相变 过程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分布,而且随着折射率的增大,这种影响逐渐加大。在相同的时 刻, 考虑热辐射作用的相变过程的温度低于纯相变过程的温度, 而且纯相变过程在第 919 步达到稳态,而折射率为 1 的辐射—相变耦合传热过程在第 906 步达到稳态,折射率为 2 的辐射—相变耦合传热过程在第 778 步达到稳态,由此可见热辐射加快了相变传热。 观察稳态温度分布发现,折射率为 2 的辐射—相变耦合传热过程的稳态温度高于其他两 种情况,说明辐射会影响相变过程的稳态温度,随着辐射作用的增大,稳态温度升高。 图 3 绘出了在 t = 2 s 时方腔内的等温线,可以看出在 t = 2 s 时,不考虑辐射的相变
哈尔滨商业大学土木与制冷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许多工程领域都涉及到半透明材料的高温相变传热问题,这类问题的实质是辐射-导热-相变瞬 态耦合传热问题。本文采用焓方程考虑导热、辐射及相变传热的耦合作用,将相变潜热项视为方程的 内热源项,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导热、辐射及相变耦合传热的焓方程,并将不考虑辐射的相变传热结果 和文献提供的精确解进行比较,验证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的导热-相变耦合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分析 了热辐射对半透明介质相变传热的影响。 关键词:半透明材料;辐射-相变耦合传热;焓方程;有限元
1.0 0.9 t=0.1s 0.8
T/Tr t=0.5s
t=1s
1.00 0.96 0.92
T/Tr
t=0.1s no radiation n=1 n=2 t=0.5s t=1s steady state
0.88 0.84 0.80 0.76 0.72 0.0 0.2 0.4
y/Y
0.7 0.6 0.5 0.0 0.2 n=no radiation n=1 steady state n=2 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50806018)
Furmański [21]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焓方程和辐射传递方程,研究了半透明介质的二维瞬 态凝固过程。 本文将焓方程中的相变潜热项作为源项处理, 采用有限元法对瞬态辐射-导热耦合能 量方程进行离散,研究二维方腔半透明介质的凝固传热行为,并将纯凝固传热计算结果 和文献及精确解进行了比较。
0
前言
许多工程领域重要的物理过程和现象都涉及到半透明材料的高温相变(专指熔化和 凝固)问题。其典型工业应用包括:光学晶体生长[1-3]、半透明材料的加工、等离子镀 膜、重返大气层运载工具的烧蚀冷却、发电厂煤渣的凝固、考虑核反应堆安全时铀燃料 的熔化和凝固、高温热能存贮系统中相变材料的熔化和凝固、太阳能选择性涂层的制备 [4]以及高性能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生产[5]。与不透明材料相比,半透明材料的相变机理和 行为更加复杂,因此大大增加了数值求解的难度。在分析中如果忽略热辐射,预测液相 份额和温度分布时,将导致严重偏差。 研究热辐射对半透明材料相变过程的影响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6]。文献[6]假定存在 纯液态和纯固态两个相, 由平直界面隔开。 上世纪 80 年代, Chan [7]、 Hsu [8]、 Oruma [9]、 Webb [10]等学者研究了一维半透明材料的相变问题;文献[7]和[8]假设在纯液相和纯固 相区域之间存在等温“糊状区” 。1996 年至 2000 年,Yimer [11-13]采用焓法和球谐函数 法求解了相变—辐射的轴对称问题, 数值分析了半透明介质相变过程中辐射对温度分布、 固/液界面位置和能量存储能力的影响。2001 年,Rubtsov 和 Savvinova [14,15]研究了一 维经典 Stefan 问题(移动界面问题)中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散射对透明材料熔化和凝固 的影响[14],还研究了各向异性散射对“糊状区”边界位置的影响[15]。2002 年,Yao 等人[16]拓展了早期 Chan 等人的工作[7,8],采用焓法和离散坐标法对纯半透明材料受到 辐射和对流冷却时的一维 “糊状区” 平衡凝固过程进行了研究。 最近三年, Mishra 等[17,20] 连续发表多篇论文,对半透明材料的一维[17,18]、二维[19]及三维[20]凝固问题进行了研 究。假设半透明材料的凝固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发生,因此相变发生时,具有明确的液相、 糊状和固相区。采用格子-波尔兹曼法[17,20]求解焓能量方程,采用离散传递法[17]、离 散坐标法[18]及有限体积法[19, 20]求解能量方程中的辐射信息。分析了衰减系数、散射 反照率、折射率等参数对介质内温度和液相或固相份额分布的影响。2008 年,Łapka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