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生产技术进展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b6396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d.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化工、医药、农药、颜料、染料、涂料等工业领域。
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是化工行业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芳烃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就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展开探讨。
一、芳烃生产技术现状芳烃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物,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通过催化裂化、重整、烷基化等过程可以得到芳烃。
催化裂化是目前最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之一。
在炼油厂生产芳烃主要采用的是载体催化裂化技术,通过添加特定的催化剂来改善油品的裂化性能,提高芳烃产率。
重整技术也是生产芳烃的常用技术之一,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烷烃转化为含芳烃的混合物。
芳烃还可以通过煤焦油加工和煤制油加工等方式进行生产。
芳烃的生产技术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二是产品结构单一,市场需求多样化的挑战;三是传统生产工艺成本高、设备老化等方面的制约。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芳烃生产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因此急需引进新技术,提高芳烃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二、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1. 高效低能耗技术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效低能耗的方向发展。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可以降低催化裂化和重整等生产过程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 多元化产品结构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是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所生产的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朝着多元化产品结构的方向发展,开发出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芳烃产品。
3. 芳烃生产技术的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4. 绿色环保技术绿色环保技术是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2b481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c.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塑料、合成纤维、涂料、橡胶、颜料、医药等
行业。
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芳烃生产技术越
来越多样化和高效化。
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主要是煤焦油萃取法和煤气化法。
煤焦油萃取法是将煤焦油中的
芳香烃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芳烃。
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大量的煤焦油,成本较高,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煤气化法是通过煤的气化来得到芳烃。
这种方法比较节约资源,
但是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反应,设备成本也较高。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新型的芳烃生产技术不断涌现。
其中,催化裂化
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
催化裂化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催化剂将重质烃类分解成较轻的
芳烃和烷烃。
这种方法不仅资源利用效率高,而且生产成本也较低,因此得到了广泛应
用。
除了技术的不断升级之外,芳烃的生产过程也在不断优化。
以苯为例,苯的生产过程
中需要用到很多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这些溶剂会在生产过程中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
和潜在安全隐患。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一些新型的苯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替换了传统的
有机溶剂,如采用CO2作为溶剂。
这些新型技术除了减少环境污染外,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总而言之,现代化学工业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芳烃的生产过程也在不
断优化。
新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芳烃生产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未来,随着科技
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芳烃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caeb6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f.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指具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是石油化工工业中的重要石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橡胶、农药、医药等领域。
芳烃生产技术一直是石油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芳烃生产技术不断升级,现状及趋势也在不断发展。
一、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石油化工行业主要利用石油裂解和重整等方法生产芳烃。
裂解是通过在高温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长链烃分子裂解成小分子芳烃,这是最早期的芳烃生产技术。
通过重整也可以生产芳烃,重整是利用催化剂将碳链重排形成芳烃,这种方法生产的芳烃质量较高,但能耗较大。
而且这些方法生产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和资源消耗问题。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传统的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芳烃需求。
人们开始探索新的芳烃生产技术,旨在提高产能、降低成本、更加环保。
1. 生物质转化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质转化技术逐渐成为芳烃生产的新趋势。
生物质包括木质纤维、农作物秸秆、废弃植物等,通过生物质转化技术可以将其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和生物质化工产品,包括芳烃。
生物质转化技术生产的芳烃具有循环再生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天然气制芳烃技术天然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清洁能源,而且日益丰富。
利用天然气生产芳烃已经成为研究人员的新方向。
一些国际石化巨头已经投入资金对天然气制芳烃技术进行研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比于传统的石油裂解方式,利用天然气制芳烃技术,不仅能够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3. 低碳环保芳烃生产技术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进,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点。
石油化工企业也在不断探索低碳环保的芳烃生产技术。
一些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催化剂的使用量等,以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
4. 集成化技术集成化技术是指将不同生产环节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的整合,并达到提高产品品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f48a6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b.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等行业。
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芳烃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目前,芳烃的主要生产技术包括煤化工、石油加氢裂化和催化重整等方法。
煤化工是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合成气制芳烃等步骤生产芳烃的一种方法。
由于煤的资源丰富,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煤化工存在着原料成分复杂、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
石油加氢裂化是利用石油作为原料,经过加氢处理,再裂化生成芳烃的方法。
这个方法能够直接利用石油炼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减少资源浪费。
而且,加氢裂化生产的芳烃质量较高,适用于高级化工产品的生产。
这种方法存在着催化剂寿命短、设备腐蚀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催化重整是利用石油馏分作为原料,经过重整反应产生高芳烃含量的产品。
这个方法能够生产大量的芳烃产品,主要用于汽油添加剂的生产。
重整反应对催化剂质量要求高,而且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副产物,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副产物生成。
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芳烃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创新。
以下是芳烃生产技术的一些发展趋势:1. 开发新型催化剂:催化剂是芳烃生产技术中的关键因素,其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量。
开发新型催化剂是提高芳烃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一些新型催化剂,如生物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已经被应用于芳烃生产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提高反应条件和工艺:提高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活性,可以促使芳构化反应的进行,提高芳烃产率和选择性。
优化和改进工艺流程,减少能耗和副产物的生成,也能够提高芳烃生产技术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3. 利用低质石油原料:近年来,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变质使得利用低质石油原料生产芳烃成为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催化剂选择,可以充分利用低质原料中的芳烃化合物,提高资源利用率。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be9649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1e.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摘要:芳烃是有机化工产业最基本的原料之一,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冶炼和煤焦油的炼制。
芳烃系列产品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了我国的发展趋势。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芳烃的生产技术现状,同时介绍了芳烃系列产物生产的新方法以及新工艺和带来的新挑战和新的机遇。
关键词:C8芳烃;生产技术;现状趋势1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1.1 甲苯的歧化反应与烷基转移工艺歧化及烷基转移工艺是将甲基芳烃化合物中的甲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临氢条件下进行烷基转移,把不太需要的芳烃转化为更需要的芳烃。
一般情况下是将甲苯或甲苯与其他甲基芳烃混合物转化为苯和二甲苯。
如果混合进料是由甲苯和甲基芳烃组成,那么反应后的产物是进料中甲基数与苯环数之比的函数。
一般来说,歧化和烷基转移反应向着苯和甲基芳烃趋向平衡的方向进行,如果进料全部由甲基烷烃组成,就可比较容易估算这个平衡,如果有其他烷基存在,反应就比较复杂:这些烷基一部分进行脱烷基反应,另一部分与其他的甲基芳烃进行烷基转移反应。
乙基除发生脱烷基外,也发生裂解和烷基转移,甲基比较稳定,只有少量脱烷基。
1.2 二甲苯的异构化技术在一定温度下,C8 芳烃的三种异构体间存在着热力学平衡。
当发生反应时热力学平衡被打破,在特定分子筛的催化下,反应混合物恢复到接近热力学平衡组成。
生产对二甲苯,间二甲苯以及邻二甲苯单体产品正是利用该特性。
实际反应中,异构化反应非常复杂多样,包含有其他副反应的发生。
二甲苯异构化生成苯、乙苯转化型异构化工艺。
乙苯脱烷基反应受热力学平衡控制的影响较小,可保持较高的空速以及较高的乙苯转化率,并且可以快速分馏出苯,同时也大幅降低装置的能耗,也符合芳烃装置大型化的发展趋势。
1.3 芳烃的分离技术芳烃的分离技术包括石脑油加氢反应后产物的抽提、PX 的结晶分离及 PX 的吸附分离等技术。
①芳烃的抽提技术。
抽提是指通过加入萃取剂,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份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各不相同,对芳烃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所需产品的液液萃取过程;②PX 的结晶分离技术。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58a95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5.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学工业、医药制造、燃料添加剂等。
芳烃可以通过不同的生产技术进行制备,这些技术的发展对芳烃的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目前,石油提炼是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之一。
通过石油提炼,可以从原油中提取出含有芳烃的馏分,如轻石脑油和重石脑油。
然后,通过加氢裂化或催化重整等技术,可以将这些馏分转化为芳烃产品,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
石油提炼技术具有成熟稳定的特点,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原油逐渐减少,这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替代的芳烃生产技术。
生物质转化技术是一个有潜力的新兴芳烃生产技术。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可通过生物质转化技术转化为芳烃。
生物质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和生物质催化等。
这些技术的优点是可使用可再生资源,且减少了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对环境影响较小。
目前生物质转化技术仍面临着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另一种新兴的芳烃生产技术是通过碳氢化合物的催化转化来制备芳烃。
碳氢化合物是一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甲烷、乙烯等。
当前,煤和天然气是主要的碳氢化合物资源,可以通过催化裂化、煤直接液化等技术将其转化为芳烃。
这些技术的优点是原料资源丰富,利用效率高。
与生物质转化技术相比,碳氢化合物转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
在芳烃生产技术的趋势方面,绿色环保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低碳、无污染的生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芳烃生产技术将更加注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原料利用率。
生物质转化技术和碳氢化合物转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并逐渐替代石油提炼技术成为主要的芳烃生产方式。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探讨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826c9f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6.png)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及趋势探讨摘要:芳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材料,但芳烃市场目前面临供给短缺的状况。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升资源效率,减少能源物耗是中国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展开分析,探究了芳烃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芳烃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芳烃生产技术;技术进展;发展趋势前言:芳烃是有机化学工业中最基础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原油和煤焦油。
目前芳烃的大量生产都是利用芳烃联合设备进行的,典型的芳烃联合设备还有石脑油加氢、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加氢等专门制造芳烃的设备,和芳香烃类转移和芳烃分离装置。
涉及的关键性工艺技术主要有:催化剂重整、芳烃抽提、甲基乙烯歧化、烷基转化、二甲苯异构化以及PX分离等芳烃转化工艺技术。
一、芳烃生产技术现状(一)催化重整技术催化重整技术,是在现代化原油生产中改善原油品质和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技术手段。
本文从字面含义上来阐述说明,所谓催化重整技术,就实质上而言是把已经生产或待提炼的化学原料加以催化,同时经过再次处理改善所应用原材料的品质。
催化重整法是以石油为原材料,在机械催化的影响下,将烃类分子物质再次排列成新分子物质的工艺步骤。
其重要目的是为了制造高辛烷值的物质。
其次是为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品和精细化工产品提供原材料。
在目前芳烃的工业生产使用技术中,催化重整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其自身的原料预处理和重整化工序之外,还需要添加的芳烃抽提和精镏设备。
催化剂重整技术在实际使用的流程中,根据对目的产物特点的不同,其程序也存在着不同变化。
以目前石油化工系常见的方法而言,其方法中包含了预处理、催化剂重整、溶液抽提、芳烃精馏等的共同步骤。
(二)芳烃分离技术1.芳烃抽提技术催化重整油或获取芳烃的重要途径,所用到的通用技术就是芳烃抽离技术。
目前主流的芳烃抽提工艺包括抽提蒸馏法和液液抽提法。
其中液液抽提法是借助芳烃与非芳烃在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溶剂中,表现出不同的溶解度,进而对芳烃分离获取的技术,所用溶剂性能的优劣,对流程布置、装置操作条件及能耗情况有决定性影响。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1]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1]](https://img.taocdn.com/s3/m/602aa47a8e9951e79b892760.png)
化工进展·16·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1 年第30 卷第1 期芳烃生产技术进展孔德金,杨为民(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201208)摘要:概述了近年来催化重整、芳烃抽提、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及对二甲苯(PX)分离等芳烃生产技术的进展,介绍了组合反应工艺、组合分离工艺、甲苯甲基化和轻循环油制芳烃等芳烃生产新途径与新工艺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展望了未来芳烃生产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芳烃;对二甲苯;重整;芳烃抽提;甲苯歧化;异构化;分离中图分类号:TQ 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1)01–0016–10Advance in technology for produc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KONG Dejin,YANG Weiming(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INOPEC,Shanghai 201208,China)Abstract:The recent advance in technology for produc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such as catalyticreforming, aromatics extraction, toluene disproportionation & transalkylation, xylene isomerization andp-xylene(PX) separation is reviewed. Meanwhile,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combined reactions,combined separations, toluene methylation and light cycle oil to aromatatics are introduced. Theprospec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in aromatics production are also presented.Key words:aromatic hydrocarbon;p-xylene;reforming;extraction;toluene disproportionatio;isomerization;separation芳烃是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在总数约800 万种的已知有机化合物中,芳烃化合物约占30%,其中苯(B)、甲苯(T)、二甲苯(X)的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丙烯,被称为一级基本有机原料。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541145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c.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其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材料等领域。
芳烃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石化工业质量、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目前,芳烃生产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煤制气、加氢裂解、重油加氢裂化和煤焦油加氢裂解等。
其中,催化裂化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生产芳烃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大宗芳烃。
催化裂化是将石油烷烃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裂解成低碳烃和芳烃的过程。
在催化裂化中,大分子烃烷经过烷基自由基的形成,并分解成低碳烷烃。
低碳烷烃经过克劳森过程形成芳烃。
催化裂化生产的芳烃品种和品质取决于烃烷烃的质量和催化剂的性质。
催化裂化技术主要分为流态催化裂化和固定床催化裂化。
固定床催化裂化是将催化剂装入反应器中,烷烃从反应器的上方进入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中的钴钼催化剂对烷烃进行裂解反应,生成低碳烷烃和芳烃。
反应后的废气由废气处理系统处理,产物经过分离纯化后得到目标芳烃。
由于固定床催化裂化能够保持催化剂的活性较长时间,这种方法更为通用。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芳烃生产技术正向着高效、节能和清洁方向发展。
以下是芳烃生产技术的趋势:1.高效化高效化是当前芳烃生产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目前,石油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了芳烃的生产难度增加,因此需要开发更高效的芳烃生产技术来适应这种变化。
例如,催化剂的设计和生产技术的完善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选择性和产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节能化节能化是芳烃生产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石化行业已经意识到石化工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和消耗,因此需要采用节能的生产技术来减少能源浪费。
在芳烃生产领域,新的节能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例如蒸汽脱氧法、低温氢气补偿和多段催化剂程序。
3.清洁化清洁化是芳烃生产技术未来的一个关键方向。
目前,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芳烃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大量有害的气体和液体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5ef5ac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f.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Aromatics)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石化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
芳烃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塑料、合成纤维、医药等诸多领域,市场需
求巨大。
当前,芳烃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煤气化、石油油品裂化、煤焦化、煤炭加氢、煤炭气化
等多种方法。
其中,石油油品裂化技术是目前主要的产芳烃方法。
石油油品裂化技术是将重质石油分子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破裂成较轻的芳烃和烯烃。
该技术具有生产规模大、工艺成熟、设备先进等特点,是目前主要的芳烃生产方式。
不过,石油油品裂化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如废水、废气处理难度大,能源消耗高等。
因此,当
前石油化工行业在开发其他的芳烃生产技术,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煤气化技术是目前非常热门的新兴芳烃生产方法。
煤气化技术通过高温高压气化煤炭,将煤转化为煤气,再将煤气内的一些组成成分裂解制得芳烃。
该技术对煤炭资源的利用效
率高,由煤制芳烃越来越受到重视。
另外,生物基芳烃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生物基芳烃是利用生物质或生物基化合
物制备芳香烃类分子的化学和工程技术。
该技术以生命科学和化学材料为基础,将创新的
技术应用于现有的生物质转化和催化技术中,实现芳烃的高效制备。
与此同时,绿色环保也是芳烃生产的重要趋势。
我国石化工业目前已经提出“绿色发展”战略,即采用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加强环保治理,提高石化行业的环保标准,开展绿
色石化建设。
因此,未来的芳烃生产技术将会更加注重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遵循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国外芳烃生产技术进展
![国外芳烃生产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0cec9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c.png)
国外芳烃生产技术进展芳烃生产技术即指BTXE(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的生产和转化技术,主要涉及三苯生产所用的催化剂(如催化重整、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溶剂(芳烃抽提)、吸附剂三剂等工艺技术。
催化重整和高温裂解在芳烃生产工艺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据统计,美国、西欧、日本通过催化重整生产BTX芳烃的能力已分别占该地区芳烃产能力的73%、39.8%和49.7%,从高温裂解制乙烯副产的BTX芳烃,分别占该地区芳烃生产能力9.7%、43.4%和43.8%,煤焦油副产芳烃分别占该地区芳烃的1.3%、3.8%和4.9%。
1催化重整催化重整选取不同原料和操作条件,控制芳构化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可用以生产BTX芳烃,也可用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据统计,世界上催化重整装置现有10%的能力用于生产芳烃,90%能力用于生产汽油。
催化重整生产BTX芳烃的特点是含甲苯和二甲苯较多,含苯较少。
以半再生式重整工艺为例,典型的芳烃收率为:苯6.8%、甲苯21.9%,二甲苯19.8%,重芳烃6.4%,芳烃总收率占54.9%。
北美、西欧催化重整占原油加工能力比例分别高达22%和16%,美国和欧盟分别占24%和16%,亚太所占比例正在增大,现已达11%。
催化重整成为欧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芳烃的重要工艺,美国25 家原油加工能力超1000万t/a的石油公司,催化重整所占比例为24.1%,欧盟18家原油加工能力超过1000万t/a的公司,催化重整比为例16.4%,即使加工能力小于1000万t/a的公司,催化重整能力也占原油加工能力20.8%。
催化重整生产工艺分为固定床半再生式和移动床连续再生式两大类。
半再生式重整以恩格尔隆德公司和阿科公司联合开发的麦格钠重整、埃克森公司的强化重整最为典型。
连续再生式重整有UOP公司和CCR Platforming 连续重整及其第二代LPLS CCR Platfor-ming低压低分裂度连续重整,以及法国IFP的连续重整(Duolforming Octamigi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4450a9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2.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质的碳氢化合物,由苯环结构构成。
它们广泛用于化工行业,作为燃料和溶剂等。
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
目前,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包括从原油提取、煤焦转化和石化工艺。
原油提取是指通过石油加工过程,从原油中提取芳烃。
煤焦转化是一种将煤焦转化为芳烃的技术,主要通过煤炭加热处理来产生芳烃。
石化工艺是指利用石油和天然气等石化原料进行裂化或重整等反应,生成芳烃。
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
这些技术依赖于有限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这限制了芳烃的生产规模和可持续性。
传统技术产生的废气和废水等环境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采取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技术来减少污染和能源消耗。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芳烃生产技术正在不断发展。
一种新兴的生产技术是通过生物质转化产生芳烃。
生物质包括植物、农作物和废弃物等可再生资源,利用生物质转化技术可以生产出与传统芳烃相似的物质。
生物质转化技术具有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特点,逐渐受到研究和工业界的重视。
另一种新的芳烃生产技术是催化裂化技术。
传统的裂化技术依赖于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固体废弃物。
而催化裂化技术则通过添加催化剂,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芳烃裂化反应,提高产物质量和选择性,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催化裂化技术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正逐渐成为主流的芳烃生产技术。
其他新兴的芳烃生产技术还包括煤焦气化和生物质气化等。
煤焦气化技术通过将煤焦进行气化反应,产生气体燃料和芳烃。
生物质气化技术则通过将生物质进行热分解反应,产生气体和液体燃料。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利用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实现芳烃生产的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芳烃生产技术正朝着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生物质转化、催化裂化和煤焦气化等新兴技术在芳烃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资源的优化利用,芳烃生产技术将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a9115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b.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强烈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对于芳烃的生产技术的研究一直备受重视。
本文将介绍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芳烃目前主要通过石油提炼与煤的加工来获得。
石油提炼中,主要通过催化裂化与重整技术来生产芳烃。
催化裂化技术是将重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热解,得到石脑油等芳烃产品。
重整技术则是将石脑油等烃类化合物经过加氢,去饱和等一系列反应,得到苯、甲苯等芳烃。
而煤的加工中,主要通过煤气化技术来生产芳烃。
煤气化将煤转化为合成气,然后通过合成气转化技术,将合成气制成芳烃。
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存在一些问题。
石油资源有限,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石油供应将逐渐减少,传统的石油提炼技术将无法满足芳烃需求的增长。
由于石脑油等重质烃类产品的生产占用了大量的能源与催化剂,所以其生产成本较高。
传统的石油提炼与煤的加工技术都存在环境问题,炼油产生的尾气、废水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替代石油资源: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芳烃生产技术将逐渐向其他替代能源转变。
生物质的利用、再生资源的利用、天然气的利用等,将成为替代石油的主要方向。
2. 高效利用能源: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能源消耗较高,未来的技术发展应该致力于减少能源的消耗。
通过改进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提高反应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3. 环保化生产工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的芳烃生产技术应该注重环保,采用绿色低能耗的生产工艺。
开发环保型催化剂,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
4. 增加产量与改进产品质量:芳烃是化工行业的基础原料,其市场需求量大。
未来的芳烃生产技术应该致力于提高产量,满足市场需求;也应该注重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纯度与质量。
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石油提炼与煤的加工转向了替代能源、高效能源利用、环保化生产工艺、增加产量与改进产品质量等方面。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使得芳烃的生产更加环保、高效,并能满足市场需求。
芳烃技术进展
![芳烃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e0271b1960590c69ec37639.png)
芳烃间烷基转移技术
歧化/烷基转移技术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剂均以分子筛为催化剂 活性主体,并负载一定量的金属。 ExxonMobil公司的EM系列催化剂能适应低氢烃比低 (2.2 mol/mol)。 UOP最新开发的TA-20 催化剂,空速可达3.5 h-1。 中国石化开发并工业使用的HAT-099催化剂,反应混合 进料中C10芳烃的含量可达15%,其单程转化率可达 75%。
芳烃生成技术
催化重整技术
无论是固定床还是移动床重整技术,其催化剂的主 要发展方向均是进一步降低积炭速率、提高选择性和再 生性能,最新一代催化剂的积炭速率比上一代催化剂可 降低25%以上,推动了催化重整技术的持续进步。
芳烃生成技术
UOP:推出了R-230系列低积炭速率催化剂,开发了提高 选择性的R-274、R-254,及相应的高堆比催化剂; Axens:推出多助剂的CR-601/CR-607、AR701/AR707等 低积炭速率催化剂; 中国石化:推出PS-VI和PS-VII催化剂,通过引入新助剂调
芳烃技术进展
报告人周立进 2014.3.8
提纲
1. 概述
2. 芳烃生产技术
3. 芳烃间烷基转移技术 4. 芳烃分离技术 5. 组合工艺技术 6. 乙苯与异丙苯技术 7. 展望
概述
背景
芳烃是芳香烃的简称。芳烃是石油化工重要的 基础原料,它是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芳烃生产国、进口国和消 费国。芳烃生产技术将是我国需要重点开发的核 心技术。需要加快开发并形成原料多样化、产品 结构调整灵活、物耗能耗更低并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芳烃成套生产技术。
概述
芳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芳烃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生 产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芳烃产品广泛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合成洗涤剂、增塑剂、染料、医药、专用化学品等。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65dcfc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c.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塑料、橡胶、染料、药品等各个领域。
目前的芳烃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煤制芳烃法、石油制芳烃法和催化裂解法等。
本文将介绍这些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煤制芳烃法煤制芳烃法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通过热解、催化转化等反应,将煤中的高分子碳化合物转化为芳香烃类物质的方法。
目前煤制芳烃法主要采用的是煤焦化反应,即将煤炭在高温下进行加热分解,获得焦炭、煤气和煤焦油等产物。
其中煤焦油是重要的芳烃前体。
煤制芳烃法的优点是采用的原料丰富,可以利用煤炭等资源进行芳烃生产,具有独立的供应链;同时,煤焦油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但由于煤焦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需要进行废气、废水等工艺处理,具有较高的环保压力。
未来煤制芳烃的发展趋势是加强技术改进和环保治理,提高煤制芳烃的产能和质量。
同时,随着新兴产业和新材料的快速发展,煤制芳烃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芳烃分离法是指将石油中的芳烃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芳烃化合物。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但其缺点是成本较高,不易规模化生产。
催化裂解法是指利用催化剂加速石油分子裂解,以获得芳香烃类产物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产率高、芳烃质量好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催化剂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催化剂。
未来石油制芳烃的发展趋势是优化催化裂解工艺,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提高芳烃的精炼和纯化技术。
同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石油制芳烃的生产模式可能会向高效利用和绿色生产方向发展。
三、催化裂解法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催化裂解法的研究重点从单一催化剂向多催化剂复合体系转变,以提高芳烃产率、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和降低环保压力。
同时,新型催化剂的研发也成为催化裂解法的热点。
例如,针对芳烃生产过程中的困难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了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等新型材料,取得了良好的芳烃生产效果。
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a24a4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4.png)
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混合芳烃是一类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香料等领域。
由于石化原料日渐枯竭,煤制混合芳烃作为一种可替代的石化原料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2024年煤制混合芳烃市场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前景和挑战。
市场规模与趋势煤制混合芳烃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我国煤制混合芳烃产量达到XX万吨,同比增长约XX%,市场规模超过XX亿元。
随着煤制混合芳烃技术不断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 - 国家政策支持:我国煤制混合芳烃产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措施,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技术突破与创新:煤制混合芳烃技术不断突破和创新,生产技术越来越成熟,产品质量逐步提升,为市场采购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 潜在市场需求:煤制混合芳烃广泛应用于染料、涂料、香料等领域,随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煤制混合芳烃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我国煤制混合芳烃市场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主要企业包括XX公司、XX集团、XX煤化工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实力、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具有较大优势,拥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市场竞争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 技术壁垒:煤制混合芳烃生产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投入较高的研发和设备成本。
技术壁垒对于新进入者来说是一项挑战。
- 产品质量控制:煤制混合芳烃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纯度。
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 环境压力:煤制混合芳烃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市场前景与建议煤制混合芳烃作为一种可替代的石化原料,在我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改进: - 技术创新:加大煤制混合芳烃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3d660c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d.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质的化合物,由苯环和其它烃环(如甲苯环、萘环等)组成。
它们在石油和煤焦化产物中含量较高,是许多化学工业中的重要原料,如合成纤维、塑料、橡胶、染料、涂料等。
目前,芳烃生产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其中主要的生产方法包括石油和煤炭的热解、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等。
石油和煤炭的热解是一种传统的芳烃生产方法。
在高温条件下,石油和煤炭中的长链烃分子会断裂为较短的烃链,并生成芳烃。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和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催化裂化是一种利用催化剂促使烃分子断裂的方法。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催化裂化可以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烃转化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芳烃,并生成丙烷和丙烯等副产物。
这种方法具有产物分离容易、产品质量稳定的优势,但同时也需要较高的催化剂需求和维护成本。
催化重整是一种利用催化剂将非芳烃转化为芳烃的方法。
通过重整反应,碳链长度较长的烃可以转化为芳烃和氢气。
催化重整方法具有高产率、高选择性、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目前主流的芳烃生产方法。
在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
随着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对催化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研发更高效、更稳定、更具选择性的催化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2. 新型反应体系的开发。
传统的芳烃生产方法往往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开始开发新型的反应体系,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等,以提高反应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3. 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利用微生物催化芳烃的生产。
通过改造微生物或利用微生物分泌的酶促进芳烃的合成,不仅可以提高产率和选择性,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比较成熟,主要包括石油和煤炭的热解、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等方法。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新型催化剂的研发、新型反应体系的开发以及生物催化技术的应用。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32b1f7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3.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由苯环及其衍生物构成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
芳烃生产技术是化工工业中的重要部分,其发展趋势与技术进步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目前,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有以下几种:1. 煤炭气化法煤炭气化法是采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煤炭转化为气体,再用催化剂将其转化为芳香烃。
它不仅可重转化各种固体燃料,而且可同时获得一系列高附加值的芳烃化学品,例如苯、甲苯、邻二甲苯等。
2. 液化石油气化法液化石油气化法是采用液化的石油气和燃料油,通过高温裂解反应制备芳烃。
其优点在于原料来源广泛、可生产大量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并能获得较高产量和较高芳烃含量的产物。
3. 石脑油加氢法石脑油加氢法是直接使用石脑油为原料,将其加氢后催化裂解,制备芳烃。
该方法生产的芳烃种类比较单一,主要以甲苯、邻二甲苯为主。
但该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
4. 甲醇脱水法甲醇脱水法是利用甲醇和空气氧化反应生成甲醛,再将甲醛脱水反应可以得到芳烃产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1. 芳烃生产技术的节能减排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煤炭气化法研究中,采用现代化的高温大气化技术,减少了固体废料的产生,同时提高了芳烃化学品的纯度和收率。
在液化石油气化法中,采用化学催化技术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用量,提高芳烃产率和选择性。
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更加倾向于一体化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在气化过程中,不仅可以同时生产一系列高附加值的芳烃化学品,还可以生产其他化学品和能源产品。
未来芳烃生产技术将转向中低温化,降低生产工艺的能量消耗和催化剂的用量,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在液化石油气化法中,使用新型的泡沫陶瓷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增大催化剂的活性,节约能源和催化剂用量。
总之,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环保可持续和一体化生产等方面,同时也将更加注重中低温化的技术开发。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8d863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3.png)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摘要】芳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首先介绍了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包括加氢裂化和乙烯裂解等方法。
然后讨论了现代的芳烃生产技术,如煤焦油和天然气催化裂化技术。
接着分析了生产技术的趋势,指出了向高效、低能耗、低排放方向发展的趋势。
同时介绍了新兴技术应用,如生物质转化和催化剂开发等。
着重探讨了环境保护措施在芳烃生产中的应用。
综合分析后得出,芳烃生产技术未来将更加环保、高效、节能。
在展望了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和产业应用前景,指出了产业化应用将更加广泛,推动芳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芳烃、生产技术、现状、趋势、传统技术、现代技术、新兴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发展前景、产业应用、芳烃生产1. 引言1.1 背景介绍。
芳烃是一类含有若干环状芳香基团的碳氢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农药、颜料、塑料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芳烃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优化。
传统的芳烃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煤焦油裂解和液体气化法,但存在能源消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现代化的芳烃生产技术逐渐兴起,包括催化裂解、催化加氢、催化重整等技术的应用。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生物催化、智能化生产等也开始在芳烃生产中得到应用。
与此环境保护也成为了芳烃生产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各种绿色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逐渐受到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对于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当前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从传统到现代,从新兴技术到环境保护措施,全面展现芳烃生产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通过对各种技术的比较和对比,探讨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旨在展望芳烃生产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探讨新兴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烃生产技术进展1 概述芳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主营业务之一,芳烃和乙烯同为石油化工的核心生产装置,是炼油下游化纤和化工两条产品链的龙头。
芳烃装置的主要产品为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
对二甲苯是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原料,而PTA 又是生产化纤的主要原料,苯和邻二甲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芳烃产量和规模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芳烃的来源主要是催化重整生成油、裂解加氢汽油及煤焦油。
分离轻质芳烃的方法自1952年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和道化学公司(DOW)研究成功以二甘醇(DEG)为溶剂的Udex法投入工业生产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相继开发成功并投入工业生产的主要有以二甘醇、三甘醇、四甘醇、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甲酰基吗啉及环丁砜为溶剂的液液抽提法和抽提精馏法生产芳烃的工艺,其生产工艺已日趋成熟和完善。
目前,芳烃工业化生产中以N-甲酰基吗啉及环丁砜为溶剂的抽提蒸馏法是最先进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且具有很强的优势。
1 芳烃生产技术目前,芳烃的大规模生产是通过现代化的芳烃联合装置来实现的。
典型的芳烃联合装置包括石脑油重整、裂解汽油加氢、芳烃转化、芳烃分离装置。
1.1催化重整催化重整在芳烃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世界大约70%的BTX 芳烃来自炼油厂的催化重整装置。
催化重整一般都采用含铂的催化剂,因此,通常又称作铂重整。
铂重整工艺按催化剂再生方式,主要有半再生重整、连续重整和循环再生重整三种形式。
按照加工能力统计,这三种重整的比例大约为6:3:1。
连续重整工艺一般采用铂-锡系催化剂,并以UOP公司的CCR Platformer工艺(采用叠合床反应器)和IFP公司的Aromizer工艺(采用平移流动的移动床工艺)为代表。
与其它两种重整工艺相比较,连续重整增加了一个催化剂连续再生系统,可将因结焦失活的重整催化剂进行连续再生,从而保持重整催化剂活性稳定,并且随着操作周期的延长,催化剂的性能基本保持稳定,因而连续重整具有装置规模大、运转周期长、对原料的适应性好、生产灵活性大、操作苛刻度高、反应压力低、氢油比低、产品的辛烷值高、产物收率高、氢产高等特点。
另外,连续重整工艺流程复杂,装置的投资和能耗也比其它两种工艺高[1]。
为提高重整过程中BTX的收率,Zeolyst公司与韩国SK公司共同开发了先进的重整技术(ART) 。
该技术以石脑油为原料,采用牌号为ART一11的贵金属分子筛催化剂,通过加氢脱烷基反应和烷基转移反应将重整油中的芳烃成分(尤其是乙苯)转换成苯和二甲苯,而重整油中的非芳烃成分则加氢裂化成富含液化石油气(LPG)的气体产物。
据称,工业试验在一套闲置的固定床重整装置上进行,其生成的甲苯纯度大于99.75%(质量分数,下同),BTX总产量提高10%。
Zeolyst公司推出的另一种催化剂还可促使C9+重芳烃烷基转移成BTX,且这种贵金属改性的催化剂寿命较长,运行两年仍可产出高纯BTX。
ExxonMobil公司开发的多段石脑油重整工艺,在最后一段重整反应器内装填低酸活性分子筛催化剂(即含有加氢功能的徕和ZSM一5分子筛催化剂),苯和甲苯的收率分别增加5%和3%,二甲苯的收率也略有增加[2]。
1.2 裂解汽油加氢烃类高温裂解,以粗汽油为裂解原料时,通常情况下大约每生产It乙烯可副产It裂解汽油,其中苯质量分数可达29.1%,而BTX总质量分数可达58.8%。
从裂解汽油中回收BTX通常需采用两段加氢:第一段加氢采用贵金属Pd/A120 3催化剂,主要对热稳定性差的双烯烃进行加氢;第二段采用非贵金属Co-Mo/A1203催化剂进行烯烃加氢,并除去包括硫化物在内的多种杂质。
1.3 芳烃转换由于二甲苯衍生物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苯衍生物的增长速度,目前很多芳烃联合装置以提高二甲苯收率为目的,将需求量相对较少的甲苯和C9芳烃转换为苯和二甲苯,可采用加氢脱烷基工艺、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工艺等。
1.3.1 加氢脱烷基工艺该工艺以苯为目的产物,其优点是苯的收率高。
以甲苯为原料时,苯的收率在99%以上,苯的纯度大于99.99%,仅用白土处理和一般蒸馏就能得到合格产品。
目前在甲苯消费构成中有39.5%用于脱烷基制苯,但由于甲苯歧化制二甲苯装置的增多,联产苯的成本相对较低,因而未来甲苯脱烷基制苯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1.3.2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随着三大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苯和二甲苯需求量迅速增长,致使石油芳烃芳烃除用作高辛烷值汽供需出现不平衡,其中大约占芳烃总质量50%的甲苯和C9油调合组分外,没有价值较高的用途,在20世纪60年代后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制二甲苯和苯的工艺便应运而生。
与甲苯脱烷基制苯工艺相比,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反应过程中甲基只在苯环间移动,而不是将甲基转化为甲烷,所以氢耗量较少,设备和公用工程消耗也少。
代表性的工艺有Mobil公司的MSTD工艺、UOP公司的Tatoray工艺、IFP/Mobil公司的TranPlus工艺等。
几种主要工艺的操作条件见表1。
表1 甲苯岐化与烷基转移工艺Mobil公司开发的MTDP和MTPX是选择性甲苯歧化工艺。
MSTDP工艺于1988年工业化,产物中对二甲苯的质量分数达到82%~90%,MTDP工艺则是MSTDP工艺的改进,其特点是高空速、低氢烃摩尔比。
1997年工业化的MTPX工艺,在甲苯转化率为20%~30%时,对二甲苯选择性在90%以上。
UOP公司开发的PX一Plus工艺也属于选择性甲苯歧化工艺,当甲苯转化率为30%时,二甲苯中对二甲苯的质量分数可超过90%。
甲苯选择性歧化的关键是催化剂。
例如通过表面酸度的调变,可使因分子筛酸性活性中心而引发的异构反应得到抑制,或者是控制分子筛的微孔尺寸,使苯和对二甲苯很容易从狭窄的通道中进出,而间位和邻位二甲苯的扩散就较为困难,从而实现选择性歧化制对二甲苯的目的。
Mobil公司在开发多代选择性甲苯歧化制对二甲苯工艺的基础上,2001年开发了最大化生产对二甲苯的PxMax工艺。
向市场推出的PxMax工艺有两种:采用EM 一2200催化剂,可在现场进行选择性除焦;采用MTPX催化剂。
两种工艺都比其它选择性歧化工艺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长的运行周期,并可在较低的起始和循环温度、较低的氢烃循环比下进行操作。
由于PxMax工艺的对二甲苯浓度很高 (质量分数大于90%),所以可以降低下游工艺的操作成本。
Mobil公司还声称,PxMax 工艺比MSTDP工艺有重大改进,PxMax工艺不需要高温反应,操作过程也可简化,若用于建设大型装置可降低投资,也可很容易地用于现有装置的改造。
韩国LG Caltex公司已与Mobil公司签订一项协议,在350kt/a的对二甲苯生产装置上采用该技术,并于2003年投人运行[2]。
1.3.3 二甲苯异构化从催化重整油和裂解汽油中获得的C芳烃,对二甲苯含量仅为混合二甲苯总8芳质量的1/4左右,且乙苯所占比例较大,为最大限度地生产对二甲苯,需将C8烃进行异构化反应生成对二甲苯。
典型的工艺有:UOP公司的Isomer工艺、东丽公司的Isolene (II)工艺、Engelhard公司的Octafining工艺等。
目前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UOP公司的Isomer工艺、Engelhard公司的Octafining工艺和Mobil公司的MHAI工艺。
其中,Octafining工艺采用固定床临氢反应;Isomar工艺在采用第二代催化剂后克服了第一代催化剂带来的腐蚀问题,操作条件虽与Octafining工艺相似,但操作温度略低。
Mobil公司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MHAI工艺采用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条件温和、催化剂结焦速率慢、运转周期长、再生性能好的分子筛催化剂。
原料中的乙苯还可通过脱烷基、歧化等反应转化为苯和二甲苯。
乙苯转化率可达60%~70%,二甲苯损耗率则降至1.8%,非芳烃转化率达20%,二甲苯的选择性达到平衡值的102%[3]。
2001年Mobil公司向市场推出的最大化生产二甲苯的XyMax工艺,对二甲苯的浓度高于平衡值,且原料中乙苯和非芳烃也可分别转化为苯和低碳烷烃。
乙苯的转化率可高达60%~80%。
Mobil公司开发了两种改进的异构化催化剂:第一种为高活性异构化(AMHAI)催化剂,与以往采用的异构化工艺相比,采用该催化剂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和较低的操作成本。
由于乙苯转化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所需反应温度又较低,故可改善操作灵活性。
第二种为EM-4500催化剂,也可提高乙苯转化率,有较高的产物选择性,能有效降低二甲苯损失。
AMHAI催化剂已于1999年工业化,EM - 4500催化剂则在2000年投人运行。
Mobil公司还开发了较XyMax工艺更具竞争力的XyMax-2工艺。
该工艺使用寿命较长的催化剂,而且这种催化剂可在更宽范围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用。
如对现行装置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二甲苯的生产能力可提高40%。
近年来异构化工艺向双层或多层催化剂系统发展,通常第一层催化剂为乙苯转化催化剂,第二层为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
但BP公司发现,由于乙苯转化时生成副产物乙烯使催化剂易失活,所以BP公司开发了3层催化剂系统,即在双层催化剂床中另外加人加氢催化剂(Mo/A1203),乙烯加氢可转化为乙烷,催化剂失活速率可从0.05%下降至0.006%~0.008%,催化剂再生周期超过一年。
UOP公司开发的双层催化剂体系,第一层为磷硅酸铝催化剂(如MgAPSO ),第二层为硅酸铝催化剂(如ZSM一5)。
其优点为:前者乙苯转化率高,后者能提高乙苯生成二甲苯的收率,从而获得较高的乙苯转化率和二甲苯收率,并显著提高工艺的经济性。
Süd-Chemie公司开发了一种基于Pt一MFI的催化剂,对混合二甲苯异构化和乙苯脱烷基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这种催化剂主要通过晶体尺寸、硅铝比、粘合剂材料和挤条形状的调节而得到优化。
1.3.4 2,6一二甲基萘的生产2,6-二甲基萘(2,6-DMN)是生产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和液晶聚合物(LCP)的重要原料。
PEN具有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耐热性、机械性、尺寸稳定性、抗紫外线性等,可广泛用于工业纤维、薄膜、包装容器、磁片、印刷线路板、电容器隔离板等。
因此,2,6一DMN和PEN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1.3.4.1 2,6一二甲基萘的制备Amoco公司、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三菱石油公司、芬兰Optatech公司采用邻(或间)二甲苯和丁二烯为原料,用碱金属催化剂等制备2,6一DMN的技术已工业化。
Chevron公司等以甲苯和1-戊烯(或正丁烯)和CO为原料,采用分子筛或酸性催化剂制备2,6一DMN也取得较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