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
PMF553 箱变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PMF553 箱变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及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7bc81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a.png)
PMF553箱变智能监控装置技术及使用说明书(Ver3.3)许昌智能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XUCHANG INTELLIGENT RELAY CO.,LTD.产品一览表:PMF553箱变智能监控装置系列型号功能配置应用场合备注PMF553A 1)交流量采集:6路电压、6路电流2)开关量:22路开入,6路继电器出口3)直流输入:2路热电阻,2路4-20mA;电气量保护:三段式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缺相保护、单相接地等5)非电量保护:8路独立(跳闸、告警可选),重瓦斯跳闸、轻瓦斯告警、超高温跳闸、高温告警、油位低告警、压力异常告警等6)通讯功能:2路RS485口,2路光纤以太网光口,传输距离不低于50公里,可组成自愈式光纤环网,支持IEC60870-5-103协议7)故障录波:记录故障点前3后5个波形应用于风电场升压箱变高压侧、低压侧电流电压采集及开关的控制PMF553B 1)交流量采集:6路电压、6路电流2)开关量:48路开入,6路继电器出口3)直流输入:2路热电阻,2路4-20mA;4)电气量保护:三段式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缺相保护、单相接地等5)非电量保护:8路独立(跳闸、告警可选),重瓦斯跳闸、轻瓦斯告警、超高温跳闸、高温告警、油位低告警、压力异常告警等6)光纤通讯:2路光纤以太网口,传输距离不低于50公里,可组成自愈式光纤环网,支持IEC60870-5-103协议7)通信管理:8路RS485主站接口可接入汇流箱、逆变器等他智能设备并可完成规约转换8)故障录波:记录故障点前3后5个波形应用于光伏电站发电单元箱变信息、逆变器汇流箱信息的采集及控制分裂变低压侧双侧电流电压采集及开关的控制此装置融合了通信管理机、光纤交换机、测控保护等功能PMF553C 1)交流量采集:6路电压、6路电流2)开关量:22路开入,6路继电器出口3)直流输入:2路热电阻,2路4-20mA;4)电气量保护:三段式过流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缺相保护、单相接地等5)非电量保护:8路独立(跳闸、告警可选),重瓦斯跳闸、轻瓦斯告警、超高温跳闸、高温告警、油位低告警、压力异常告警等6)通讯功能:2路RS485口,1路以太网接口,提供标准MODBUS规约,方便接入综自系统7)故障录波:记录故障点前3后5个波形应用于光伏电站升压分裂变低压侧双侧电流电压采集及开关的控制目录1.装置简介 (1)2.技术指标 (2)3.型号说明 (4)4.装置硬件 (4)5.保护功能 (5)7.装置使用说明 (9)8.装置接线说明 (11)9.装运说明及注意事项 (11)10.贮存及保修 (11)11.供应成套性 (11)12.订货须知 (12)13.附图 (13)PMF553箱变智能监控装置1.装置简介PMF553箱变智能监控装置具备光伏箱变低压侧或风电场箱变高低压侧的模拟量采集、非电量保护、远方控制和通讯功能,同时此装置还可融合通信管理机、光纤交换机、负责接入、传输发电单元内逆变器、智能汇流箱等设备的数据通信,实现光伏发电子系统所属智能设备通讯信息的集中和传输,并通过自愈式环形光纤以太网接入升压站综自系统,进而实现升压站对光伏发电单元或风电场的远程管理和自动化监控,满足光伏电站以及风电场全面智能化、“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方式。
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说明书
![NS2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6d46d1f964bcf84b9d57ba5.png)
2.1 系统体系结构……………………………………………………………………… ……(2-2) 2.2 系统硬件配置说明…………………………………………………………… ………… (2-2) 2.3 系统软件环境……………………………………………………………………… …… (2-5) 2.4 系统软件结构……………………………………………………………… ………… (2-5)
2- 1
第二篇
NS2000 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说明书
多基本概念对 COM+仍然适用。 COM 以微软占统治地位的操作系统作支持(WINDOWS NT/2000/XP 操作系统都内置 COM/DCOM),加以微软的强大技术后盾,也得到越来越多厂家和系统的支持。 2. 商用和实时统一、面向设备对象和图模库一体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实时数据库是一个使用 ATL 产生的多线程公寓模式的进程外 COM 服务器, 提供一致的读写 接口。运用多线程技术可以保证访问数据的即时响应。对数据库的访问采用 COM 顾客端形式操 纵数据库中的数据。服务器采用对象化的设备描述方法,构造的主要对象有:开关、刀闸、变压 器、线路、母线、电容、电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及其设备组。数据库采用商用数据库 和实时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统一的对外数据库接口,其它组件在访问数据时,只要指明所 要访问的数据对象,不必关联数据存在于实时数据库还是商用数据库。实时数据库按照分布式的 要求进行设计,具有 Client/Server 和 Producer/Consumer 模式,自动实行全网所有机器数据的同 步。工程数据如画面、报表、采集量参数作为对象存入数据库,在任一台节点上的数据对象的修 改,自动更新到网上所有其它节点。为了保证 COM 服务器内多线程共亨数据时不发生冲突及保 持数据的一致性,读/写操作遵循以下规则: 当一个线程正在写数据时, 其它线程不能读或写数据; 当一个线程正在读数据时,其它线程不能写数据,但可读数据;在有读写请求时,写请求优先。 3. 具有标准、直观方便的多层多平面的图形界面和组态界面 提供功能丰富、操作方便的图形编辑器。每一画面可根据实际需要分为不同的图层、不同平 面。用户可控制各图层、平面的显示。多个窗口之间可互相拷贝画面,方便图形的制作。图形还 可放大后制作, 加强细节的表现力。 图形编辑器提供编辑记忆功能, 用户可以进行多次 Undo/Redo 操作。通过图形制导录入数据的功能,可直观地通过图形上的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及 其设备组,把相应的遥信、遥测及其它参数录入到数据库。具有网络拓扑功能,能对设备进行动 态着色,确定设备的带电情况。支持动态潮流显示、功率圆图显示及各种仪表显示,可以无级缩 放,平滑漫游,具有导航功能。工具自带丰富的电力系统图符库,支持 Active X 控件,可使用丰 富的第三方图形元件。支持三维动画显示,形象反映现场设备状态;支持按设备组的前景连接和 替接,保证画面前景与 I/O 测点位置无关。支持 3D Max、Autocad、Photoshop 等第三方图形格 式。直观的保护图形界面,较方便地显示、修改和下装保护定值。能用波形显示和分析按 IEEE 标准 COMTRADE 格式存储的故障录波数据。 4. 网络、节点等多种冗余配置,采用同步及异步两种调用方式 通过 DCOM 通讯,应用之间直接跨节点调用接口。为了满足网络冗余的实时性,采用适当 措施,可以做到双网无扰动的快速切换。支持网络流量平衡,提供快慢道保证重要信文的优先发 送。采用同步及异步两种调用方式,为应用之间的联络提供灵活的手段,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英可瑞IARM系列监控系统说明书
![英可瑞IARM系列监控系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3945bae8c8d376eeaeaa3180.png)
5
5.2
IARM-SC32/22 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模块..................................... - 78 5.2.1 系统架构......................................................................................................- 78 5.2.2 外形结构与接口..........................................................................................- 79 5.2.2.1 外形结构(单位:mm)........................................................... - 79 5.2.2.2 开孔图(单位:mm)............................................................... - 79 5.2.2.3 端口定义图..................................................................................- 80 5.2.2.4 端口引脚定义表..........................................................................- 80 5.2.3 功能特点......................................................................................................- 82 5.2.3.1 主要参数......................................................................................- 82 5.2.3.2 电流采集......................................................................................- 83 5.2.3.3 绝缘继电器功能..........................................................................- 83 5.2.3.4 结点输出......................................................................................- 83 5.2.3.5 USB 接口............................................................................................. - 84 5.2.3.6 指示灯..........................................................................................- 84 -3-
视频监控平台设计说明书
![视频监控平台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670efc195f312b3169a5a3.png)
.视频监控平台概要设计说明书--------------------------------------------------------------------- 文件更2改摘要1:目录1.引言 (4)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 (4)1.3. 术语 (4)1.4. 预期读者与阅读建议 (5)1.5. 参考资料 (5)2.总体设计 (5)2.1. 设计目标 (5)2.2. 运行环境 (6)2.3. 网络结构 (6)2.4. 总体设计思路和处理流程 (6)2.5. 模块结构设计 (9)2.6. 功能需求与程序模块的关系 (15)2.7尚未解决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接口设计 (33)3.1. 用户接口 (33)3.2. 外部接口 (36)3.3. 内部接口 (44)4.界面总体设计 (53)5.数据结构设计 (55)6.系统安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数据传输安全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应用系统安全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数据存储安全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Super5000监控系统说明书
![Super5000监控系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b520001bb68a98271fefabf.png)
Super5000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Version 1.30)编制:蒋宏图校核:审核:标准化:批准: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Shanghai SHR Automation Co.,Ltd.前言感谢您使用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的产品。
为了安全、正确、高效地使用本产品,请您务必注意以下重要提示:本说明书仅适用于Super5000监控系统。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操作。
如有随机资料,请以随机资料为准。
系统如出现异常,请及时与本公司服务热线联系。
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
目录1概述 (1)1.1SUPER5000技术特点 (1)1.2主要用途、适用范围 (2)2系统控制台 (2)2.1概述 (2)2.2控制台启动 (2)2.3系统登录 (2)2.4控制台主界面 (3)2.5控制台运行交互 (4)3在线监视 (5)3.1概述 (5)3.2在线监视启动 (5)3.3工具栏介绍 (6)3.4调图方式 (6)3.5导航图 (7)3.6右键菜单操作 (8)3.7曲线查看 (9)3.8遥控 (10)3.9升降档 (14)3.10投退软压板 (17)3.11挂(摘)牌 (20)3.12人工置数(位) (23)3.13五防投退 (24)3.14信号停闪(确认) (25)3.15动态着色 (25)3.16表格查看光字牌 (26)3.17调整合闸方式 (27)4告警窗口 (28)4.1概述 (28)4.2告警主窗口 (28)4.3确认事件 (30)4.4窗口配置 (30)5历史事项查询 (33)6智能操作票 (35)6.1概述 (35)6.2智能操作票启动 (35)6.3工具栏介绍 (36)6.4操作票控制台 (36)6.5五防操作票开票 (38)6.6五防操作票审核 (49)6.7五防操作票执行 (51)6.8操作票回传 (53)7顺控使用 (53)7.1打开间隔图 (53)7.2点击间隔目标状态 (53)7.3顺控执行设备状态检查 (54)7.4顺控操作登录 (55)7.5监护人验证 (56)7.6选择顺控执行方式 (56)7.7执行过程的人工确认 (57)7.8执行结束 (58)8保护装置管理工具 (58)8.1概述 (58)8.2保护装置管理工具启动 (58)8.3定值管理 (59)8.4软压板管理 (60)8.5装置参数管理 (61)8.6信号复归 (62)8.7导出文本 (62)9事故简报 (62)9.1概述 (62)9.2菜单项 (62)9.3打开简报 (62)10报表工具 (64)10.1概述 (64)10.2报表工具启动 (64)10.3浏览报表数据 (65)10.4打印报表 (66)10.5定时打印 (67)1概述SUPER 5000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为SHR5000变电站系统的站控层产品,实现了当地监控、VQC、全景防误系统、智能操作票、顺序控制等基本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可以部署事故分析、保护仿真、电能质量分析等离线高级应用。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三篇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a1666e02020740be1e9bf7.png)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三篇篇一: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Xx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文档变更记录1、引言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1.1背景项目产生或者开发背景,必要性等。
1.2术语和缩略语缩略语、系统主用名词、术语等解释1.3参考资料编写本文和阅读本文是需要查阅的资料有关文档,注明出处、作者和版本。
(架构设计重点在于将系统分层并产生层次内的模块、阐明模块之间的关系)2、范围2.1软件名称英文名称:TopEng-CSP中文名称:客户服务平台2.2软件功能请参考《XXX子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doc》2.3软件应用请参考《系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doc》2.4需求边界3、明确范围边界,做什么,不做什么。
4、总体设计4.1架构设计目标和约束架构设计总体目标和一些有关架构方面的约束,比如技术约束或者设计上约束。
4.1.1运行环境4.1.2开发环境4.2设计思想阐明进行架构设计的思想,可参考一些架构设计的模式,需结合当前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定。
4.3架构体系根据架构分析和设计思想产生系统的架构图,并对架构图进行描述,说明分层的原因、层次的职责,并根据架构图绘制系统的物理部署图,描述系统的部署体系。
4.4重要业务流程(有多少个就写多少个流程图)流程图类型不做严格要求,只要图和描述表达设计思想即可;重要业务流程数据流向等。
4.4.1流程14.4.2流程24.4.3流程34.5模块划分根据架构图进行模块的划分并阐明模块划分的理由,绘制模块物理图以及模块依赖图。
有多少模块就写多少个模块4.5.1模块一4.5.1.1模块一描述根据模块物理图描述各模块的职责,并声明其对其他模块的接口要求。
这是本系统中的上层应用,包括提供各种功能的插件以及用户界面,主要为用户提供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也就是查询条件的输入和数据展示,也包括基本数据的录入和管理功能,由如下的插件应用构成,子模块描述实时监控插件负责提供实时监控功能4.5.1.2模块一业务流程说明图+文字描述。
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d995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2.png)
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完整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系统在各种场所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监控这些系统,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数据库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数据库的设计说明,以确保系统在数据存储、管理和查询等方面的正常运行。
二、系统概述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是一个综合管理系统,通过集成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设备的数据,提供对门禁权限、视频监控录像和实时监控画面等多个方面的管理和监控功能。
系统设计旨在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访问,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要求。
三、数据库架构设计1. 数据库模型选择针对智能门禁和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的特点,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具有结构化、数据完整性强、易于维护和查询的优点,能够满足系统所需的数据管理需求。
2. 数据库表设计为了保证数据库的稳定性和效率,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库表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和数据关系,将数据库表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表:- 用户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和权限等。
- 设备表:用于存储门禁和视频监控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编号、型号和位置等。
- 记录表:用于存储门禁刷卡记录和视频监控录像记录等重要数据。
- 权限表:用于存储用户权限信息,包括用户对门禁和视频监控的权限设置。
- 日志表:用于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包括用户登录和权限修改等操作。
四、数据库字段设计1. 用户表字段设计- 用户名(username):用于登录系统的用户名,为主键。
- 密码(password):用户登录系统的密码。
- 权限(permission):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级别,用于判断其对门禁和监控设备的操作权限。
2. 设备表字段设计- 设备编号(device_id):设备的唯一标识符,为主键。
- 设备型号(model):设备的型号信息。
- 设备位置(location):设备所在的物理位置描述。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创建和应用设计毕业论文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创建和应用设计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ffba057c1cfad6185fa70f.png)
苏州市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题目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年6月11日摘要“智能建筑”是将结构、系统、服务、运营及相互联系全面综合,并达到最佳组合,所获得的高效率,高功能与高舒适性的大楼。
在智能建筑中,电视监控系统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对事件发生前后的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事后对事件发生经过进行分析,保护各种资产。
本文通过阐述智能建筑中电视监控系统的系统组成结构、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特点、技术指标的参数,说明如何构建CCTV系统中选择性价比优秀的产品以及如何构建性能良好、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电视监控系统;通过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采集卡、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的系统性能和技术参数、选择指标的比对以及模拟电视监控系统和数字电视监控系统的优缺点的比对,说明如何建设数字电视监控系统、通过比较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射频调制传输的传输距离、传输频带和带宽、信号的衰减程度等的优缺点,可以在工程中有效合理的选择信号的传输方式和传输介质;通过阐述视频信号的各种压缩方式、视频采集卡的技术数据和选取标准,说明在选择利用网络传输视频信号时如何有效合理的利用网络的传输速度、获得流畅的视频流传输、清晰稳定的视频回放信号。
本文最后通过对一例校园监控系统构建的简单介绍,说明智能监控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高效快捷的报警联动,让警卫人员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
关键词:智能建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视频压缩,嵌入式系统目录第1章绪论 (4)第2章 CCTV系统的组成 (5)2。
1模拟系统前端部分的功能 (5)2.2传输部分的作用 (5)2.3控制部分 (6)2。
4监控系统数字部分的组成 (6)第3章闭路电视主要设备参数和如何合理有效的选取 (7)3.1摄像机的功能和技术参数 (7)3。
1.1摄像机分类 (7)3.1.2摄像机的性能 (7)3.2摄像机镜头 (10)3。
SCADA监控系统说明书
![SCADA监控系统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39c82686edb6f1afe001f2d.png)
I N T-S C A D A 监控系统(使用手册)第一章概述------------------------------------------------------3 第二章系统目录和配置文件----------------------------------------6 第三章主控软件--------------------------------------------------9 第四章通信组态软件----------------------------------------------24 第五章图片组态软件----------------------------------------------37 第六章控制组态软件----------------------------------------------55 第七章统计报表制作----------------------------------------------63 第八章故障录波分析----------------------------------------------70第一章概述基于Microsoft® 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INT-SCADA监控系统是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为实现电力系统的发电、变配电、调度等各环节自动化,集数据采集、显示、控制、报表、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网络化、组态化的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软件。
为了适应当今电力系统使用设备多、纵向横向联系紧密、扩建组建频繁等特点,本软件从分析、设计到具体编程,全部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融合了最新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在满足严格的可靠性、实时性基础上,更在系统的可组态性、可扩展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使用INT-SCADA监控系统可以加快应用开发的速度,减少开发成本,降低项目实施和运行周期维护的费用,使您可以真正做到“人与设备的有机结合”。
品茗智慧监控系统说明书设计方案
![品茗智慧监控系统说明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29a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4.png)
品茗智慧监控系统说明书设计方案品茗智慧监控系统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旨在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监控服务。
本系统设计方案将从系统构架、功能模块和核心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系统构架品茗智慧监控系统主要包含三个核心组成部分:前端设备、服务器端和后台管理系统。
1. 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和监控终端。
摄像头负责实时监测被监控区域,传感器用于收集环境数据,监控终端则用于控制和管理各个设备。
2. 服务器端:负责接收前端设备传输过来的图像和数据,并进行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
服务器端还负责存储图像和数据,并向后台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后台管理系统:提供用户管理、设备管理、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对各个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实时监控和查看监控区域的图像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警处理。
二、功能模块品茗智慧监控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功能模块:1. 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注册、登录和权限管理等功能,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设备管理:对前端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绑定设备、设备状态监控和设备升级等功能。
3. 实时监控:提供实时监控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实时查看被监控区域的图像和数据。
4. 数据分析:使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收集到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报警处理功能。
5. 报警处理:当监控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核心技术品茗智慧监控系统主要依靠以下核心技术支撑:1. 图像处理技术:使用图像处理算法对监控区域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取出关键信息。
2. 数据分析技术:使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和报警处理。
3. 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监控区域的人脸进行识别和比对,实现人员管理和识别功能。
4. 并行计算技术:利用并行计算技术提高系统的计算速度和处理能力,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c0d00bbf121dd36a32d822b.png)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第1章工程概况为加强学校的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可视区域,做到控制现场实际工作现状,实时快速的反映所发生的一切事件,便于校方及时应付处理突发事件,对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设计。
由于校区本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既能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又具有较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价值,使校园的软硬件管理能上一个新的平台。
主要设计范围:学院南大门、北门、西门、F行政楼、ATM取款机的监控报警系统设计。
第2章设计依据及原则2.1 设计依据_ 《智能建筑设计规范》(GB/T50314-2000)_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_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_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_ 《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GB/T19001)2.2 设计原则系统设计遵循“安全实用、适度超前”的总体原则,并根据以下设计原则进行:2.2.1 实用性本方案采用光纤和光端机传输,其他还有视频传输、控制信号传输等。
光端机就是在借助光纤进行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实现电光/光电信号转换的设备,其具有传输距离远、信号损耗小、可有效抗干扰和判别故障等优点。
我们选用的是智慧光达的8路和16路的光端机。
2.2.2安全性校区原监控系统摄像点比较分散,存在严重的盲区,比如、校园的主要出入口及主要通道、教学楼和宿舍楼主要通道、食堂厨房等。
其中校园门外和校区主通道采用高清摄像机三星SIR-4150P,确保安保人员能准确辨别监控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
在通道增加摄像点,做到出入口,在教学楼、科技楼和图书馆等教学区域增加摄像点,全面监控。
2.2.3 先进性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既满足当前的需求,又兼顾未来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先进性和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信息产业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本方案采用海康威视DS-8016HT数字硬盘录像机。
架构设计说明书
![架构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b12dd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b.png)
架构设计说明书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各种应用系统和软件层出不穷,为了满足业务需求、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架构设计成为了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架构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系统的整体架构,为开发团队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方向。
二、系统概述1、系统名称与背景本系统名为系统名称,旨在为目标用户群体提供核心功能和服务。
该系统的开发是为了应对业务需求或问题,提高业务效率、用户体验等方面的目标。
2、系统功能需求系统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1)功能 1 描述(2)功能 2 描述(3)功能 3 描述3、系统性能需求系统在处理业务场景或操作时,应满足以下性能要求:(1)响应时间不超过具体时间(2)吞吐量达到具体数值(3)资源利用率在合理范围4、系统安全需求系统应具备以下安全措施:(1)用户认证和授权机制(2)数据加密传输和存储(3)防止 SQL 注入、XSS 攻击等常见安全漏洞三、架构设计原则1、高可用性确保系统能够在预期的故障场景下持续运行,提供不间断的服务。
2、可扩展性系统应能够轻松应对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功能的扩展,支持横向和纵向的扩展方式。
3、高性能通过优化系统架构和算法,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满足用户对性能的要求。
4、安全性采用多种安全技术和策略,保障系统和用户数据的安全。
5、可维护性系统的架构应易于理解和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和风险。
四、系统架构1、技术选型(1)前端:采用前端框架和技术,如 Vuejs、React 等。
(2)后端:选择后端语言和框架,例如 Java Spring Boot、Python Django 等。
(3)数据库: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Oracle 等。
(4)缓存:引入缓存技术,如 Redis 等。
2、系统分层架构(1)表现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系统界面和接收用户输入。
(2)业务逻辑层:处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实现业务规则和流程。
(3)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执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川仪高新技术 ELON-8000系统设计手册说明书
![川仪高新技术 ELON-8000系统设计手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42eb2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f.png)
其他数据源系统控制网(冗余)I/O数据站控制站1控制站2智能设备智能仪表三、ELON-8000系统的基本功能ELON-8000系列测/控模块采集现场仪表输出的各种模拟信号、脉冲信号,经过转换和运算后,根据CAN通信协议把数据传输到CAN总线上;CAN总线上的数据通过CAN/RS转换模块进入ELON-8186智能控制模块中。
智能控制模块根据系统操作站下达的应用控制程序,对送入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息。
该控制信息通过CAN/RS转换模块传输到CAN总线上;挂在CAN总线上,对应的测/控模块接收到控制信息并加于处理后,将控制信号输出给现场控制仪表,从而实现生产工艺流程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化控制。
以上的整个过程不受系统操作站中断或停机的影响。
这对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ELON-8000智能控制模器还能同时把采集的测量信息和输出的控制信息传送到系统操作站。
系统操作站应用系统组态软件,实时显示整个系统的工艺流程参数和控制状态的进行情况,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的控制和现代化信息管理。
ELON-8000系统中的组态监控软件具有与其它系统通信的通信接口选项,提供通讯协议符合IEEE802.3的TCP/IP通讯接口和接口软件、接口服务程序以及接口硬件,交换实时数据。
通过以太网接口将控制系统的各种画面和数据传送到工厂信息管理网络。
使工业自动化系统真正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突破了传统DCS、PLC等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功能,也使企业内过程控制、设备管理的有机统一。
从而使企业控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ELON-8000系统的主要特点●I/O输出通道为隔离浮点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冲击能力●多路各种模拟、开关及脉冲信号输入●高精度(24位)A/D及D/A转换●强大的运算及控制功能●多种供电方式选择●外形美观大方,安装简便●SMT技术,性能稳定可靠●灵活方便的插拨式接线端子五、ELON-8000系统的技术参数●系统操作站数:根据需要确定●系统可带的智能控制模块数:根据需要确定●智能控制模块可接RS-485网络数量:1~4●CAN总线网络可挂接的最大节点数量:63●每一CAN总线网络建议挂接的测/控模块数量:1~8●系统的最大节点数量: 189●CAN网络传输速率:5Kbps、10Kbps、125Kbps、250Kbps、500Kbps或自定义●网络传输媒体:普通双绞线24AWG/屏蔽双绞线16AWG●CAN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自由拓扑型●ELON-8186智能控制模块用操作软件平台:MiniOS7系统●ELON-8186智能控制模块支持动态数据存入,SRAM:640KB;Flash ROM:512KB●系统操作站所用操作软件平台:Windows2000/WindowsNT4.0●系统组态及编程软件:TRACE MODE、组态王6.2、昆仑通态MCGS、iFIX等六、现场模块—数据I/O 模块1.基本功能2.主要特点● I/O 输出通道为隔离浮点型,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和冲击能力● 多路各种模拟、开关及脉冲信号输入● 高精度(24位)A/D 及D/A 转换● 强大的运算及控制功能● 多种供电方式选择● 外形美观大方,安装简便● SMT 技术,性能稳定可靠● 灵活方便的插拨式接线端子● 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实用性`3.技术参数● 转换分辨率 24位A/D 转换● 非线性度 <0.002%● 输入阻抗 电压输入≥200KΩ电流输入:200Ω±0.1%● 输入范围 电压: 0~100mV, 0~5V , 0~±100mV, 0~±1V ; 电流:0~10mA, 0~20mA ,4~20mA ;全系列热电偶、热电阻● 输出形式 4~20mA (模拟量)、继电器接点、(开关量)、脉冲信号等。
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概论
![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b9042cc9a417866fb84a8ee0.png)
版权所有:项目编号:保密级别:■普通□保密□机密文件编号:记录编号:智能监控系统(项目编号: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V0.1)修订历史记录:目录智能监控系统 (1)(项目编号:) (1)概要设计说明书 (1)概要设计说明书 (1)第一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6)1.1.现状描述 (6)1.1.1.项目建设背景 (6)1.1.2.组织机构现状 (6)1.2.业务需求 (7)1.2.1.业务需求描述 (7)1.2.2.主要建设目标与任务 (7)1.2.3.建设系统的基本要求 (9)1.3.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9)1.3.1.现状评价 (9)1.3.2.需求综合分析 (9)第二章总体设计 (13)2.1.总体设计思路 (13)2.2.设计原则 (13)2.3.系统体系结构 (14)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独立系统:SACDA(以下简称S系统),VIDEO (以下简称V系统)。
(14)SACDA系统完成整体系统的数据库编辑、参数配置、系统综合部署、人员权限管理、软总线管理、多机冗余管理、通讯过程监视、用户界面设计、实时数据服务、事项数据服务、历史数据服务、通讯数据服务、服务主辅管理、运行数据监视、系统对时管理、语音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备份与同步、WEB数据服务、业务模型配置管理。
(14)2.3.1数据库编辑完成对于所有分站的数据库增加、删除、修改等,对于通讯服务提供通讯的配置(核心业务) (14)2.3.2参数配置完成每个分站的通讯、品质描述等初始化、运行、状态改变、退出等工作(核心业务) (14)2.3.3系统部署完成整个系统做为何种何种方式提供何种服务部署到一个设备上。
(14)2.3.4人员权限管理提供用户分组、用户身份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同时对所有服务开放验证的服务。
(核心业务) (14)2.3.5软总线管理服务提供不同部署在不同设备上相同系统直接的模块间数据交换(核心业务) (14)2.3.6多机冗余管理利用软总线管理实现多机的信息冗余,实现信息的同步功能。
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
![智能监控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33a6b6fddccda38376baf2d.png)
版权所有:项目编号:保密级别:■普通□保密□机密文件编号:记录编号:智能监控系统(项目编号: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V0.1)修订历史记录:目录智能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编号:) (1)概要设计说明书 (1)概要设计说明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 (8)1.1.现状描述 (8)1.1.1.项目建设背景 (8)1.1.2.组织机构现状 (8)1.2.业务需求 (9)1.2.1.业务需求描述 (9)1.2.2.主要建设目标与任务 (9)1.2.3.建设系统的基本要求 (12)1.3.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12)1.3.1.现状评价 (12)1.3.2.需求综合分析 (12)第二章总体设计 (14)2.1.总体设计思路 (14)2.2.设计原则 (14)2.3.系统体系结构 (15)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独立系统:SACDA(以下简称S系统),VIDEO (以下简称V系统)。
(15)SACDA系统完成整体系统的数据库编辑、参数配置、系统综合部署、人员权限管理、软总线管理、多机冗余管理、通讯过程监视、用户界面设计、实时数据服务、事项数据服务、历史数据服务、通讯数据服务、服务主辅管理、运行数据监视、系统对时管理、语音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备份与同步、WEB数据服务、业务模型配置管理。
(15)2.3.1数据库编辑完成对于所有分站的数据库增加、删除、修改等,对于通讯服务提供通讯的配置(核心业务) (15)2.3.2参数配置完成每个分站的通讯、品质描述等初始化、运行、状态改变、退出等工作(核心业务) (15)2.3.3系统部署完成整个系统做为何种何种方式提供何种服务部署到一个设备上。
(完整word版)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模板
![(完整word版)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dcabb90856a561253d36f63.png)
Xx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内部资料请勿外传)编写:日期:检查: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XXXX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不得复制文档变更记录目录1、引言 (5)1.1 背景 (5)1.2 术语和缩略语 (5)1.3 参考资料 (5)2、总体设计 (6)2.1 需求规定 (5)2.2 架构设计目标和约束 (6)2.2.1 运行环境 (6)2.2.2 开发环境 (6)2.3 设计思想 (6)2.4 架构体系 (6)2.5 重要业务流程 (7)2.5.1 流程1 (7)2.5.2 流程2 (7)2.5.3 流程3 (7)2.6 模块划分 (7)2.6.1 模块一 (8)2.6.2 模块二 (9)3、接口设计 (9)3.1 系统外部接口 (10)3.1.1 数据库接口 (10)3.1.2 第三方接口 (11)3.1.3 通信接口 (11)3.2 系统内部接口 (11)3.2.1 系统数据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系统状态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系统部署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运行设计 (12)4.1 进程/任务的设计 (12)4.1.1 前台RCP客户端 (12)4.1.2 后台系统 (12)4.2 数据存储 (12)4.2.1 数据库模型 (12)4.2.2 文件 (12)4.2.3 系统参数 (12)4.2.4 其它数据 (13)4.3 出错处理 (13)5、特性设计 (13)5.1 性能 (13)5.1.1 规模分析与实现 (13)5.1.2 性能分析与实现 (13)5.1.3 内存占用 (13)5.1.4 响应速度要求 (13)5.2 可靠性 (13)5.3 安全性 (13)5.4 可维护性 (13)6、部署 (14)6.1 部署模式 (14)6.1.1 部署方式一 (14)6.1.2 部署方式二 (14)6.2 许可协议 (14)7、附录 (14)1、引言描述本文的参考依据、资料以及大概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权所有:
项目编号:
保密级别:■普通□保密□机密
文件编号:
记录编号:
智能监控系统
(项目编号: )
系统架构设计说明书
(V0.1)
修订历史记录:
目录
智能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编号:) (1)
概要设计说明书 (1)
概要设计说明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 (8)
1.1.现状描述 (8)
1.1.1.项目建设背景 (8)
1.1.2.组织机构现状 (8)
1.2.业务需求 (9)
1.2.1.业务需求描述 (9)
1.2.2.主要建设目标与任务 (9)
1.2.3.建设系统的基本要求 (12)
1.3.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 (12)
1.3.1.现状评价 (12)
1.3.2.需求综合分析 (12)
第二章总体设计 (14)
2.1.总体设计思路 (14)
2.2.设计原则 (14)
2.3.系统体系结构 (15)
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独立系统:SACDA(以下简称S系统),VIDEO (以下简称V系统)。
(15)
SACDA系统完成整体系统的数据库编辑、参数配置、系统综合部署、人员权限管理、软总线管理、多机冗余管理、通讯过程监视、用户界面设计、实时数据服务、事项数据服务、历史数据服务、通讯数据服务、服务主辅管理、运行数据监视、系统对时管理、语音处理模块、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库系统管理、系统备份与同步、WEB数据服务、业务模型配置管理。
(15)
2.3.1数据库编辑完成对于所有分站的数据库增加、删除、修改等,对于通讯服务提供通讯的配置(核心业务) (15)
2.3.2参数配置完成每个分站的通讯、品质描述等初始化、运行、状态改变、退出等工作(核心业务) (15)
2.3.3系统部署完成整个系统做为何种何种方式提供何种服务部署到一个设备上。
(15)
2.3.4人员权限管理提供用户分组、用户身份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同时对所有服务开放验证的服务。
(核心业务) (15)
2.3.5软总线管理服务提供不同部署在不同设备上相同系统直接的模块间数据交换(核心业务) (15)
2.3.6多机冗余管理利用软总线管理实现多机的信息冗余,实现信息的同步功能。
(核心业务)15 2.3.7通讯过程监视完成对于所有分站通讯信息的监视。
(核心业务) (15)
2.3.8用户界面设计完成所有为用户提供界面交互的接口绘制工作任务。
(核心业务) (15)
2.3.9实时数据服务完成所有实时数据的汇总,并同时完成所有模块所要实时数据的接口。
(核心业务) (15)
2.3.10事项数据服务完成所有实时事项的汇总,并同时完成所有模块所要事项数据的接口。
(核心业务) (15)
2.3.11历史数据服务完成所有历史数据的汇总,并同时完成所有模块所要历史数据的接口。
(核心业务) (15)
2.3.12通讯数据服务完成所有通讯数据的汇总,并同时完成所有模块所要通讯数据的接口。
(核心业务) (16)
2.3.13服务主辅管理完成所有服务器直接祝福模块的管理协调工作。
(核心业务) (16)
2.3.14运行数据监视提供所有设备的运行信息的监视功能,并且提供数据的修改接口。
(16)
2.3.15系统对时管理管理所有模块间的时间信息,保证交互的时间一致性。
(16)
2.3.16语音处理模块提供语音模块功能的预留接入功能。
(16)
2.3.17人机交互界面实现C/S模式下为用户提供所有内部服务的信息、用户数据。
(16)
2.3.18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完成所有模块访问数据库的接口操作,任何模块想要读写数据库必须使用此代理模块。
(核心业务) (16)
2.3.19系统的备份与同步功能完成对于所有用户的配置信息的一个备份功能,同时提供所有部署设备的同步功能。
(16)
2.3.20 WEB数据服务提供所有B/S访问用户的接口。
可以通过四个主服务获取数据对上提供访问。
(16)
2.3.21业务模型配置管理可以配置和管理所有的业务模型,例如设备的模型。
(16)
2.4.系统与数据库分布 (17)
第三章系统设计 (18)
系统总体架构描述: (18)
V系统中所有的用户请求全部根据S系统提供的相应参数,连接对应的video 的服务器,通过此服务器获取对应的视频流信息。
其中S系统就需要为V系统提供所有分站的IED模型信息,左右的IED模型的品质描述。
例如一个摄像头的Ip地址是192.168.1.1,用户需要调取该设备的视频信息,那么首先先S系统获取该设备的信息,Ip地址,然后把此信息发送给video服务器,就可以获取该设备的视频浏览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模块 (22)
3.1.1.数据库编辑模块 (22)
3.1.2.参数配置模块 (22)
3.1.3.系统部署模块 (23)
3.1.4.人员权限管理 (23)
3.1.5.软总线管理模块 (24)
3.1.6.多机冗余管理模块 (24)
3.1.7.通讯过程监视模块 (25)
3.1.8.用户界面设计模块 (25)
3.1.9.实时数据服务模块 (26)
3.1.10.事项数据服务模块 (26)
3.1.11.历史数据服务模块 (27)
3.1.12.通讯数据服务模块 (27)
3.1.13.服务主辅管理模块 (28)
3.1.14.运行数据监视模块 (28)
3.1.15.系统对时管理模块 (29)
3.1.16.语音处理模块 (29)
3.1.17.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29)
3.1.18.数据库的系统管理模块 (30)
3.1.19.系统的备份与同步功能模块 (30)
3.1.20.WEB数据服务模块 (31)
3.1.21.业务模型配置管理模块 (31)
3.1.22.视频管理模块 (32)
3.2.接口设计 (32)
3.3.性能设计 (32)
3.3.1.数据库优化 (32)
3.3.2.应用程序优化 (32)
第一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1.1.现状描述
1.1.1.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的名称:智能监控系统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项目编号: )
项目的委托单位:自行研发的软件产品,项目的委托单位是本企业。
项目的用户(单位):系统目标客户是,电力系统内市县级辅助监控平台的用户。
仅仅面对电力系统内市县级供电公司没有辅助监控平台的用户。
项目的任务提出者:本企业内部提出需要完成此项目的人员,一般是领导或商务人员;注意项目的任务提出者一般不同于项目的委托单位,前者一般是企业内部的人员。
如果是内部开发项目,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指人,后者指单位。
项目的主要承担部门:研发中心,考虑到研发任务的紧急性和目前研发人员的配置,也要考虑到项目的分包、外包研发。
可能由商务部门、开发部门、测试部门、集成部门、服务部门等等完成配合工作。
项目建设背景:目前公司急需一套主站的辅助监控平台软件,完成我们现有的辅助系统分站的信息接入工作。
如果有了一套可以很好的接入现有公司分站系统的主站软件,那么对于我们公司占领更多的分站市场有着巨大的意义。
可能主站系统不能带来利润,那么可以为拿下更多的分站系统而创造更大价值。
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本系统软件通过开发是规约接入所有其他智能系统,不提供五遥数据的直接采集与控制。
开放式通用规约,不但可以接入现有系统,也同时为接入今后智能设备预留接口。
软件系统与机构的关系:必须要遵守的电力系统、国际电工协会等等组织的约束和规定
1.1.
2.组织机构现状
公司组织机构主要设置为:总经理、研发中心、商务部、工程部
研发中心组织机构主要设置为:项目经理、质量主管、配置主管、软件架构师、软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