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泉15号煤胶带顺槽锚网支护设计研究_邢险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 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 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四系(Q)。b.煤层及顶底板岩 性:15 号煤厚 2.03 ̄4.66 m,平均 3.33 m,平均抗压强度 10 MPa。直接顶板多为 K2 石灰岩,层位稳定厚度大,局 部为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局部为砂 质泥岩、粉砂质泥 岩或铝土泥岩。顶板为炭质泥岩或泥岩时,厚 0 ̄2.66 m, 平均 1.6 m;其上夹 14 号煤,厚 0 ̄0.7 m,平均 0.1 m;再 上为石灰岩,厚 6.33 ̄9.46 m,平均 7.7 m,属下软上硬的 复合顶板;局部缺失泥岩和 14 号煤时,15 号煤之上直 接赋存大厚度石灰岩层,厚 6.33 ̄9.46 m,平均 7.7 m,属 于稳定顶板,15 号煤底板为泥岩。
5- c 20 m
5- d 10 m
图 5 埋深 200 m 超前煤壁不同距离围岩屈服单元分布图
5 锚固参数的设计与施工
15 号煤巷道支护设计时应区分:复合顶板(石灰岩 层厚度<1 m,或裂隙发育)、稳定的石灰岩顶板(石灰岩 层厚度≥5 m,裂隙不发育)、破碎围岩顶板的三种情况。
1)复合顶板。胶带顺槽沿 15 号煤底板掘进,矩形断 面 4 000 mm×3 000 mm,锚杆支护设计,见图 6。采用锚 杆 + 菱形金属网 + 钢筋梯子梁基本支护,快速承载预应 力小直径锚索加强支护。
2)顶底板岩样的矿物组成和崩解特性。a.矿物组 成:顶底板岩样矿物组成的测定是用太原理工大学的 D/MAX- 2400 型 X- 射线衍射光谱仪。测定结果表明,顶 板石灰岩所含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76.4 %)、白云石 为(15.6 %)。底板铝土质泥岩所含矿物成分主要是伊利 石(9.6 %)、石英(9.4 %)、方石英(29.8 %)、斜发沸石 (25.2 %)、长石(16 %)。b.崩解特性:巷道顶底板岩石的 崩解软化特性,直接关系到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与锚固参 数设计。顶板石灰岩经历吸水 - 风干循环后,岩样保持 原样,没有出现破裂崩解,说明其水理性质较稳定,对支 护影响不大。底板铝土质泥岩经历吸水 - 风干循环后, 出现崩解,崩解后成块状堆积;用手触碰表面有泥状物, 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在支护设计和施工中 应予重视。
3)工程概况。相近煤矿对 15 号煤层巷道一直采用
收稿日期:2013- 06- 05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工业)项目(20110321015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4141,5100407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20110491631) 作者简介:邢险峰(1978-),男,山西高平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采矿工程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1672- 5050(2013)08- 0055- 04
云泉 15 号煤胶带顺槽锚网支护设计研究
邢险峰 1,牛鹏飞 1,杨永康 2,康天合 2,张 涛 1
(1.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高平 048400;2.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摘 要:根据云泉 15 号煤的地质力学条件,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掘进期间和采动影响下
表 1 煤岩层及其力学参数
序 号
岩石名称
层 厚 /m
密度 抗压 抗拉 (/ g· 强度 强度 cm-3) /MPa /MPa
弹性 模量 /MPa
泊松 比
1 砂质泥岩 2.0 2.55 26 2.0 3 500 0.23
内聚 力
/MPa
内摩擦 角 (/ °)
3.05
26
2 石灰岩 2.0 2.60 50 4.6 4 500 0.26 12.0
图 3 锚杆范围离层量随煤壁至测点距离变化
单位:mm 图 6 复合顶板条件下胶带顺槽锚杆支护设计
图 4 锚索范围离层量随煤壁至测点距离变化
3) 采动对巷道屈服破坏特征的影响。图 5 为埋深 200 m 超前工作面煤壁不同距离处胶带顺槽围岩屈服 破坏单元分布及锚杆锚索轴力图。由图可知,随工作面 推进,围岩屈服范围在扩大。超前 150 ̄30 m 时,巷道围岩 破坏深度变化不大;超前 20 m 时,工作面一侧破坏区域 明显增加;超前 10 m 时,左右帮破坏区域均明显增加, 靠近工作面一侧已经超过帮锚杆锚固范围,因此应该加
3) 计 算 模 型 。 采 用 弹 塑 性 材 料 模 型 , 运 用 Mohr- Coulomb 屈服准则判断岩体的破坏。计算模型见 图 1,胶带顺槽沿 15 号煤层底板掘进。工作面长度 150 m,考虑对称性,模拟回采工作面长度,取 75 m。在胶带 顺槽的另一侧为实体煤,取煤柱宽 25 m,模型宽度 102 m。模拟 15 号煤厚 3.5 m,顶板 31.5 m,底板 20 m,模型 的高度为 55 m。模拟工作面推进长度 200 m,则模型的 长×宽×高=102 m×200 m×55 m。模型的四个侧面为 位移边界,限制水平位移;底部为固定边界,限制水平位
本文根据 15 号煤的地质条件,以胶带顺槽为例,通 过多种方法,研究了掘进期间和采动影响下的围岩变形 破坏规律,给出了合理的支护参数,并在现场进行了工 业性试验。
1 工程条件分析
1)工程地质条件。a.地质概况:井田构造处在我国 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的中段,太行隆起带。 井田位于二级构造晋(城)- 获(鹿)褶断带南段。井田总 体构造形态为一褶曲构造,地层倾角 2°~7°,井田内 未发现断层、陷落柱构造,井田构造属简单类型。井田内 赋存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02f);石
1)根据采准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研究认为: 当采深为 150 m 以内,15 号煤层巷道煤柱为 25 m 时,15 号煤巷道为Ⅰ类非常稳定围岩。当采深>150 m,15 号 煤层巷道煤柱 25 m,15 号煤巷道均为Ⅳ类不稳定围岩。
2)考虑井田内地面为中低山区、沟谷山梁发育、相 对高差 283 m、煤层埋深多变等因素,支护设计时按Ⅳ 类不稳定围岩考虑。分析认为导致属于Ⅳ类不稳定围岩 主要是巷帮煤较软,因此支护时可适当增大顶板锚杆 / 索的间排距,适当加强巷帮支护力度。
的围岩变形量、离层量、塑性区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胶带顺槽的支护参数。
关键词:胶带顺槽;演化规律;数值试验;支护参数;超前加强支护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煤巷锚杆支护理论和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1,2]。 张国锋[3]等据深部倾斜岩层巷道围岩表现出的非对称变 形破坏现象,提出非对称耦合控制对策。杨永康[4]等对煤 巷上方大厚度泥岩顶板破坏现象,提出大厚度泥岩顶板 煤巷的支护原则。何满潮[5]等根据运输大巷深部软岩工 程实践,提出预留刚隙柔层控制方法。刘增辉[6]等通过相 似模拟试验研究综放煤巷合理煤柱尺寸。康红普[7]等在 潞安矿区进行工业性试验,提出全断面强力锚索支护技 术。杨永康[8]等针对层状碎裂围岩井底特大的断面硐室 的施工性态,研究了高边强围岩的破坏机制,并提出承 载墙的概念。姜耀东[9]等在现场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互补 控制支护技术。张农[10]等针对迎采动工作面沿空掘巷采 空区边缘不稳定和动压作用强的特点,提出了预应力组 合支护技术。但在特定的围岩具体条件下,锚网支护巷 道仍需进一步研究。
强对右帮的支护。
5- a 150 m
5- b 30 m
图 2 围岩移近量随埋深的变化曲线
2)采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图 3 与图 4 示出不同 埋深工作面胶带顺槽锚杆、锚索锚固范围内顶板离层值 随测点至工作面煤壁距离变化曲线。由图看出,超前工 作面 30 m 锚固范围内顶板离层量均明显增加,此时应 对胶带顺槽进行超前加强支护;锚固范围内顶板离层量 较小,说明锚固结构是稳定和有效的。
3 围岩稳定性数值计算模型
1)煤岩层条件。根据岩层柱状图及实验室测定的煤 岩特性测定结果,如表 1 所示,考虑煤层厚度和顶底板 岩层结构对煤柱和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计算中对煤和岩 石的强度参数分别考虑裂隙影响系数[8]。井田范围内没 有进行过地应力测试,计算时取 σh=1.1σv。
2)开采技术条件。15 号煤厚 3.5 m,赋存较稳定,采 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工作面长度 150 m。
38
3 泥岩 7.5 2.55 23 1.6 3 100 0.26 3.80
30
4 石灰岩 3.0 2.60 50 4.6 4 500 0.26 12.0
38
5 中粒砂岩 5.0 2.60 30 3.2 4 200 0.33 4.31
33
6 泥岩 2.5 2.55 23 1.6 3 100 0.26 3.8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5
棚式支架、砌喧或者联合支护,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劳 动强度大、事故率高等严重问题。2011 年相邻某矿井改 用锚网支护后,发生了较大冒顶事故。因此采用先进锚 网支护技术已成为必然。15 号煤胶带顺槽净断面 4 m× 3 m。为保巷道的安全,必须研究特殊条件下的锚网支护 技术。
2 围岩稳定性分类及锚固参数
顶锚杆:用 φ20 mm×2 200 mm 的高强螺纹钢锚 杆,间排距 900 mm×1 000 mm,边锚杆距巷帮 200 mm, 要求向巷帮侧倾斜 20°,每排布置 5 根,每孔使用 S2360 型 和 Z2360 型 树 脂 锚 固 剂 各 1 卷 。 采 用 125 mm×125 mm×10 mm 钢板压制穹形托板,用 φ3mm 铅 丝编织成网孔尺寸 40 mm×40 mm 的菱形金属网,网片 长×宽 =4 000 mm×1 100 mm,每排 1 片,网片搭接 100 mm,每隔 200 mm 联网 2 道。用 φ14 mm 钢筋焊接成锚 杆梯子梁,在布设锚杆处焊接锚杆卡栏。
30
11 细粒砂岩 1.5 2.60 35 3.2 3 850 0.25 4.13
39
12 铝土泥岩 5.0 2.55 28 2.5 2 100 0.23 3.45
35
13 石灰岩 11.0 2.60 50 4.6 4 500 0.26 12.0
38
单位:m 图 1 胶带顺槽计算模型
移和垂直位移。模型划分 37 600 个单元,41 328 个节点。 考虑煤层埋深在 150 m、200 m、250 m、300 m 四种情况的 围岩稳定性。上覆岩层重力按均布荷载施加在模型的上 部边界。
4 试验结果分析
1)掘进期间的围岩稳定性。图 2 为胶带顺槽围岩移
56
近量及锚固范围内离层量随埋深的变化曲线。在埋深 300 m 条件下,工作面采动影响前,胶带顺槽的顶底板 移近量 26.15 mm,两帮移近量 52.17 mm,锚杆锚固范围 顶板离层量 12.13 mm,锚索锚固范围顶板离层量 11.01 mm,顶板锚固范围总离层量 23.13 mm,表明采动影响前 围岩是稳定的。
模拟过程:建好模型后,计算初始应力场至平衡,先 开挖胶带顺槽;开挖后立即采用相应支护方式进行支 护,计算至平衡后开采工作面,每次开挖 5 m。每次开挖 后,计算至平衡,再进行下一次开挖。在整个模拟过程 中,始终监测关键层位的变形情况,记录并存储每步运 算结果。再者,结合采空区冒落矸石物理力学特性变化 规律的已有研究成果[11]、现场煤岩层情况、相似模拟试 验结果,回采过程中已冒矸石的支撑作用通过动态改变 材料特征模拟。
30
7 石灰岩 8.0 2.60 50 4.6 4 500 0.26 12.0
38
8 泥岩 1.5 2.55 23 1.6 3 100 0.26 3.80
30
9 15 号煤 3.5 1.45 10 0.9 750 0.25 1.06
26
10 泥岩 2.5 2.55 23 1.6 3 100 0.26 3.80
3)根据地质力学条件,采用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艺 研究所成果《煤巷锚杆支护设计专家系统》,对胶带顺槽 的锚固参数进行初步设计。顶锚杆用 φ20 mm×2 200 mm 的高强螺纹钢锚杆,间排距 900 mm×1 000 mm。帮 锚杆用 φ18 mm× 2 000 mm 的玻璃钢或可回收金属锚 杆,间排距 1 050 mm×1 000 mm。锚索用 φ17.8 mm× 6 200 mm 的高弹性低松弛度钢绞线,间排距 1 800 mm×3 000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