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 方剂学复习思维导图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d11ff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7.png)
1.麻黄汤-麻用桂杏草,汗平喘功最好黄汤发风寒束表肺气郁闭卫气郁遏腠理闭塞营阴涩滞肺气郁闭风寒在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喘苔白脉浮紧君-麻黄: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臣-桂枝:解肌散寒 透营达卫佐-杏仁:降气平喘使-甘草:制约麻黄解表峻烈 调和药性2.桂枝汤-桂枝主解肌表,桂芍甘草姜大汤枣风寒表虚营卫不和卫与邪争径气不舒营阴外泄腠理不密胃失和降肺气失宣发热恶风头痛身痛汗出鼻鸣干呕君-桂枝:发表解肌 温助卫阳臣-芍药:敛阴和营 酸甘化阴佐-生姜 调和营卫 大枣 温胃和中使-甘草 益气和中重点:麻黄汤 桂枝汤的异同3.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川芎防,辛芷生地芩草苍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白芷川芎生地黄芩散寒祛湿 太阳祛风解表 祛湿 太阳散寒止痛 太阳阳明祛风活血止痛 厥阴 少阳滋阴祛热制约风药温燥之性湿困肌表风寒束表恶痛发热 头痛无汗肢体酸痛口苦而渴4.小青龙汤-小麻芍桂,辛草甘姜半五味青龙汤表寒里饮营卫郁滞肺气郁闭引动水饮恶痛发热 头痛无汗咳嗽气急 不得平卧眩晕心悸气化失司 小便不利苔白润 脉弦紧气机失调解表化饮麻黄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桂枝 温阳化气生姜 半夏 温肺化饮细辛 五味子敛肺平喘敛阴和营防辛散温燥耗气伤阴5.散银翘-散用蒡薄,甘桔芦根豆豉合银翘荆风热袭表卫肺卫与邪争腠理开合失司发热 恶寒发热汗出不畅 无汗风热上扰肺气不宣上蒸咽喉风热在表灼伤津液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数银花连翘宣散透邪清热解毒 芳香辟秽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辛散开邪豆豉荆芥开皮毛以达邪桔梗清利咽喉芦根竹叶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药性6.桑菊饮-辛凉平桑菊,薄芦根甘桔杏剂饮翘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舌苔薄黄风热袭表风热表证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芦根杏仁甘草疏散风热清透肺络疏散风热清透热邪清热生津宣肺化痰肃降肺气重点:1.银翘散的配伍特点 银花连翘为君药2.银翘散 桑菊饮组成,功效主治的异同肺热雍盛热喘石膏-清泻肺热麻黄-宣肺平喘 开表散邪杏仁-宣气平喘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邪热雍盛肺失宣降邪热犯肺汗出喘咳气急身热口渴无汗脉滑数7-麻杏甘石汤8.升麻葛根汤麻疹外感时邪腠理闭塞肺胃蕴毒郁汗肌肤浸淫血脉凉血清 透芍药-凉血和营甘草-调和药性葛根-清热解毒升麻-解肌透疹9.毒散败-人毒草芩芎,羌柴前枳同参败独壳气虚寒风邪湿困束肌表元气不足风寒束表湿困肌表肺气失宣脉浮垂而无力恶寒发热肢体疼痛胸闷咳嗽人参-扶正祛邪羌活独活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川芎前胡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散风邪桔梗茯苓枳壳祛痰止咳 宣利肺气理气宽胸 渗湿健脾薄荷生姜疏风解表10.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传导失司雍聚肠道实热积滞气机阻滞(清阳) 大便秘结大黄-荡涤肠胃泻热通便芒硝-软坚润燥枳实-行气散结 消痞除满厚朴-下气消胀日哺积热手足汗出(燥)口渴口唇焦烈舌焦黄或焦黑脘腹痞满腹痛据按脉实有力(痞满实)重点: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组成、用法、主治等的不同11.大附子黄汤寒邪凝聚积滞内停手足不温舌苔白脉弦紧大黄-泻下导滞附子-制约大黄寒凉之性温阳散寒细辛-散寒止痛便秘腹痛12.川煎济-川膝肉蓉,升麻枳同济归苁泽泻壳肾精亏虚便秘头晕眼花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肾不生髓筋骨失养气化失司髓海生养大便秘结传导失司大肠失其温煦濡润苁蓉-润肠通便温阳滋阴当归-滑肠通便养血润燥牛膝-补肾填精下行降浊枳壳-行气宽胸泽泻-渗湿泻浊升麻-升举清阳补中寓泻以升助降补中有行13.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药,大枳朴麻杏黄脾失健运胃肠燥热津失输布大黄厚朴枳实-泻下热结蜂蜜-制约大黄 润肠通便芍药-益阴活血传导失常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肠失濡润渗注膀胱杏仁-润肠降气麻子仁-润肠通便14.小柴胡汤-小柴胡主少,柴芩夏草姜汤阳参枣少阳证胃失和降扰及心神正邪相争互有胜负默默 不欲饮食 喜呕柴胡(散) 黄芩(清)人参甘草大枣半夏生姜脉弦 苔白往来寒热胆经热盛口苦目眩咽干径气不舒胸胁胀满透泄外达 疏畅气机清泄胆热调和药性 益气和中降逆止呕(扶正御邪)15.蒿芩胆清汤-蒿芩胆竹茹半,枳苓碧玉散清壳陈呕黄涎而粘湿浊中阻苔腻往来寒热热重寒轻热邪偏重胸腹痞闷青蒿黄芩青黛竹茹枳壳半夏茯苓陈皮清热透邪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胆宁神 化痰合胃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行气化痰渗湿健脾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重点:与小柴胡汤功效、主治等异同16.逍散遥七情脾失健运血虚肝郁食少乏力苔薄白脉虚弦胁肋胀满月经失调头晕目眩眼目干涩唇甲无华舌淡柴胡当归白芍疏肝解郁养血柔肝白术云苓甘草益气健脾煨姜温胃和中薄荷疏肝散热肝 抑木脾 扶土17.痛要方泻肝旺脾虚 腹痛白术-健脾燥湿陈皮-理气燥湿 醒脾助运(补燥)防风-散肝舒脾 胜湿止泻芍药-柔肝缓急(行升)泄泻补脾土虚乘木抑肝18.半夏心泻汤少阳证热陷中焦虚寒内生误下热邪内陷升降失常运化失职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痢干姜半夏温阳散寒降逆止呕散结除痞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心下痞满肠鸣下痢呕吐19.大柴胡汤少阳证阳明热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呕不止心下硬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和解少阳泻下热结柴胡-透邪外达芍药-缓急止痛黄芩-清泻热邪大黄-泻热通便半夏生姜降逆止呕大枣-益气和中枳实-行气散结除痞20.葛根芩连汤表邪不解内传阳明热邪内扰脉浮(数)葛根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坚肠止痢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甘草-调和诸药下痢臭秽舌红苔黄热伤津液下迫大肠口渴身热汗出喘促气急21.白虎汤-白虎是方,知膏粳米甘草良汤清气热盛津伤阳明经证热邪壅盛热盛伤津热蒸津泄火渴引饮渴喜冷饮正邪相争大热石膏-清热生津解肌退热知母-清热滋阴甘草粳米大汗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益胃和中清热生津22.竹叶石膏汤神倦乏力舌红苔少脉虚数恶心呕逆汗出发热口渴余热未尽 气虚不摄补石膏竹叶麦冬-滋阴清热人参-益气养阴清热泻火阴虚气逆半夏-降逆和胃防补益雍中润燥粳米 甘草养胃和中资助化痰23.清营汤-犀地玄,竹叶丹全清营麦连银翘参清营汤热入营分热伤营阴波及血脉热盛阴伤神乏少寐时有谵语阳入阴中与热相争身热夜甚水牛角-清营解毒生地玄参麦冬口干舌绛而干脉数清心除烦活血凉血热扰心神斑疹隐隐滋阴清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黄连竹叶丹参24.犀角地黄汤凉血散瘀血分热盛扰及心神热与血结迫血妄行出血水牛角-凉血解毒生地-清热凉血滋阴补液善妄入狂少腹急结大便黑色易解小便自利神昏谵语丹皮-凉血散瘀芍药-益阴养血凉血散瘀25.普消毒济饮-普板芩 牛草玄 升柴桔梗济连马陈与薄荷僵蚕翘热毒壅盛蕴结咽喉营卫失调壅滞气血结聚头面头面炘红肿痛黄连 黄芩咽喉肿痛舌红苔白脉数引药直达病证 发热郁火发热恶寒清头面热毒连翘 牛蒡薄荷 僵蚕疏散风热 解毒利咽板蓝根 马勃玄参 桔梗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升麻 柴胡陈皮理气疏壅26.仙方活命饮消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痰浊凝聚火毒壅盛红 灼热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散祛邪肿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陈皮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27.凉膈散-凉膈硝子,芩荷竹叶蜜甘草黄栀翘中上二焦郁热大便干结便秘溲赤舌红苔白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脾黄芩 栀子-清泻上焦郁热连翘-清散郁热心 胃薄荷 竹叶-疏散胸中郁热甘草蜂蜜-一以泻代消大黄芒硝-泄热通便咽痛吐衄肺 肝胃28.赤散导水亏火不实营卫失和气血壅滞痰浊凝聚火毒壅盛红 灼热银花-清热解毒防风白芷-辛散祛邪肿当归 赤芍 乳香 没药陈皮皂刺 山甲-溃坚散结消肿止痛 活血祛瘀天花粉 贝母-化痰散结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29.胆肝龙泻汤肝经湿热肝气郁滞肝经热盛肋胁疼痛脉弦数舌红苔黄腻淋浊带下阴肿阴痒阴瘘黄连栀子-清热泻火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木通车前泽泻-清热利湿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耳道疔肿柴胡-疏肝解郁 散肝经之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 防苦燥渗利伤阴甘草-调和诸药30.胃散清清胃泻火凉血胃经积热波及血络伤及津液胃火旺盛牙痛牙龈红肿喜冷恶热脉细数循经上炎口舌热臭舌红苔黄黄连-泻火解毒当归-养血活血生地-清热凉血养血滋阴丹皮-凉血散瘀升麻-散火解毒 防苦寒冰伏邪热牙龈出血口干舌燥烦渴多饮31.芍药汤-芍中大榔,芩桂草木香药汤槟连归湿热痢湿热停积气机阻滞身热口干肛门灼热舌红苔腻黄连黄芩槟榔木香当归芍药腹痛湿热气血相互蕴结便痢脓血赤白夹杂传导失职里急后重袪除肠道湿热瘀积行气止痛防寒凉太过 冰伏湿热 助活血湿热积滞壅阻肠道大黄清热燥湿肉桂养血活血缓急止痛32.白翁头汤湿热毒邪陷内血分热盛津伤血瘀气滞损伤肠络便利脓血赤多白少白头翁身热口渴舌绛苔黄脉数里急后重腹痛清热燥湿 凉血解毒黄连 黄柏清热燥湿 坚肠止痢秦皮清热燥湿 涩肠止痢痢热理中丸中焦虚寒中焦虚寒温煦失职寒凝中焦恶心呕吐嗳气运化失司自利 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干姜-温阳散寒人参-益气健脾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胃失和降手足不温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药性33.理中丸-理中丸主中,人甘草干姜温阳参术小建中汤中焦虚寒温煦失职生化无源气血薄弱肝木乘脾脉弦细腹中挛痛喜得拒按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桂枝-温助中阳芍药-益阴养血 缓急止痛面色姜黄神倦乏力心悸不宁手足不温生姜 大枣甘草-益气和中34.小建中汤-桂枝倍用,芍君糖汤药饴温胃健脾资助化痰回阳救逆少阳证神失养火不暖土运化失职阳失温煦四肢逆冷畏寒蜷卧附子-温肾助阳袪散阴寒干姜-温助脾阳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微神衰欲寐甘草35.四逆汤-四逆用草附姜,回救逆功最佳汤阳制约姜附毒副作用顾护阴液益气和中盛衰阳阴36.四逆当归汤寒凝脉经阳虚血弱经脉不通气血不畅四肢失养腰腿胯足手足逆冷阴疽冻疮脉沉细欲绝舌淡桂枝当归芍药温阳散寒养血活血 养血和营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木通通利血脉细辛疏寒止痛重点:四逆散 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 主证 病机 临床特征有何不同37.四君子汤脾胃气虚气虚不足运化失职脉虚弱舌淡苔白人参茯苓甘草不思饮食便溏体失所养神疲乏力怠惰嗜卧生化无液面色无华体型瘦弱燥湿健脾渗湿健脾白术益气健脾益气和中调和药性38.苓白散参术补化气机阻滞湿浊中阻脾胃气虚饮食不化形体消瘦四肢乏力面色萎黄人参-补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山药莲子-健脾涩肠止泻脘腹痞满呕吐腹泻舌苔白腻脉缓薏苡茯苓扁豆-健脾化湿 和中止泻渗湿健脾陈皮-理气健脾 燥湿和胃甘草-载药上行砂仁-理气化湿桔梗-宣肺化湿 升阳止泻39.玉散屏风卫气不足卫不固补气虚失荣腠理不密营阴外泄自汗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白术-益气健脾面色皓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恶凤易感风邪防风-补补留邪祛风散邪40.六味地丸 六味地山萸 茯苓丹皮黄黄药泽泻与肾阴不足精关不固筋骨失养茯苓丹皮腰膝酸软虚热内生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气化失常髓海空虚渗湿泻浊 清泻利火 制约熟地滋腻之性渗湿健脾 防滋腻碍胃泽泻熟地-滋补肾阴 填精益髓清虚热 防山萸助热肾脾山药-健脾益肾 固肾涩精肝山茱萸-补肝益肾 涩精止遗配伍特点:三补三泻 补药用量重于泻药 肝脾肾三阴并补41.灸甘草汤-灸甘草桂姜,地麻仁囊汤参麦胶枣误汗下血失濡润脉不按续大便干结舌红苔少生地阿胶麦冬胡麻仁桂枝生姜结代脉形体失养形体消瘦神疲少气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悸益气养心滋阴润燥气血不足阴阳俱损温阳通脉滋阴养血灸甘草人参大枣42.一煎贯阴虚肝气犯胃肝郁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虚弦胸肋腹痛胃脘疼痛吞酸嘈杂生地枸杞滋阴养血滋水涵木沙参麦冬滋阴润燥(清金涵木)润肺益胃(培土抑木)当归养血荣肝川楝行气舒肝木克土水不涵木43.百合固金汤-百合固金二地冬 草芍玄桔梗归贝金(上)水(下)阴虚火旺虚火灼金肺失宣降咳嗽无痰痰粘难咯痰中带血百合-润肺止咳生地熟地-滋阴补肾壮水制火玄参 麦冬当归 芍药-养血和营滋阴降火养阴润燥桔梗 贝母-祛痰止咳甘草骨蒸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44.丸肾气肾阳虚弱鼓动无力温煦失职脉沉迟附子桂枝茯苓泽泻丹皮痰饮消渴转胞脚气固摄无权小便清长夜尿增多气化失常滋补肾阴利水渗湿清泻相火温助肾阳熟地山芋山药配伍特点:阴阳双补 滋阴配入少量桂附温阳补燥升行脾胃气虚闷塞下焦湿浊下流生化无源运化无力升麻柴胡人参-补气健脾黄芪-益气升阳发热烦劳加剧清阳下陷口渴恶风自汗白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药性陈皮-理气健脾当归-养血和营45.中益补气汤升举清阳(升)补燥行46.脾归汤-脾眼四君 木香芪仁归龙与远归枣血气不足心脾两虚运化无力肢体失养神失所养心悸怔衶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脉细人参黄芪白术龙眼当归-补血养心食少便溏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色炎舌稀远志茯苓木香-理气健脾补而不滞安神定志甘草-调和药性补气健脾酸枣仁-养血安神心血不足脾失健运子盗母气火不暖土47.人真养脏汤涩补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不思饮食诃子罂粟壳-涩肠固脱 收涩止泻肉豆蔻-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肉桂当归 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温肾健脾人参 白术-补气健脾木香-理气健脾 补而不滞脾肾阳虚肠脏不固久泻久痢滑脱不禁脱肛下坠朱砂安神丸神失所养心血不足扰及心神舌质红烦躁不宁心胸烦热气机逆乱兀兀欲吐朱砂-镇静安神 清热泻火黄连当归-养血和营泻火除烦甘草-泻火解毒 调和药性心悸失眠多梦生地-滋阴清热心火亢盛五志化火48.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丸 地草归黄连思虑太过髓海不足暗耗营血失眠多梦心悸怔衶舌红苔少脉细数生地玄参 天冬麦冬丹参当归-补血养心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人参茯苓酸枣仁 五味子柏子仁安神定惊 补气养心桔梗-载药上行滋阴清热远志-宁神定志心血亏虚虚火内热阴虚有热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肾阴不足虚火内热口舌生疮面赤烦躁养血安神49.天王心丹补-地二冬酸柏 三芩桔味蜜丸归远参饮食劳倦情志不节胸脘胀痛生地-行气开邪川芎-活血行气见证不一栀子清热泻火导热下行苍术-燥湿健脾神曲-消食导滞肝气不舒脾气郁滞50.越鞠丸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脘腹痞满嗳腐吞酸。
补气药+补阳药+理气剂()思维导图回顾
![补气药+补阳药+理气剂()思维导图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bd5d4c2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7.png)
3
枳实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4
枳壳
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5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醒脾开胃
6
香附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
调经止痛,[消食下气]
7
乌药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8
沉香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
纳气平喘
9
檀香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10
川楝子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
杀虫[疗廯],[清热燥湿]
11
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5
花椒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6
丁香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
温肾助阳
7
高良姜
散寒止痛,温胃止呕
8
小茴香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9
荜茇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10
荜澄茄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11
胡椒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开胃进食
2.理气药
理气药
功效
1
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下气止呕],[宽胸通痹止痛]
2
青皮
疏肝破气[散结],
消积化滞,
14
沙棘
健脾消食,止咳祛痰,
活血散瘀,[化阴生津]
2.补阳药
补阳药
功效
15
鹿茸
补肾壮阳,益精血,强筋骨,
调冲任,托疮毒
16
淫羊藿
补肾壮阳,强筋骨,
祛风湿
17
巴戟天
补肾助阳,强筋骨,
祛风湿
18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固冲任],
安胎
19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教学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44e7409d15abe23492f4d9a.png)
髓海生养
精
小便清 长
亏
头晕眼
虚
当归-滑肠通便 养血润燥
牛膝-补肾填精 下行降浊
枳壳-行气宽胸
补中有行
花
泽泻-渗湿泻浊
升麻-升举清阳
以升助降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教学
13.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药,大黄枳朴麻杏
胃肠燥 热
脾失健 运
传导失常
大便秘结
麻子仁-润肠通便
津失输 渗
布
注
膀
胱
小便频 数
杏仁-润肠降气
肢体酸 痛口苦 而渴
风寒束表 湿困肌表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白芷
川芎
生地 黄芩
散寒祛湿 太阳
祛风解表 祛湿 太阳
散寒止痛 太阳 阳明
祛风活血止痛 厥阴 少 阳
滋阴祛热 制约风药温燥之性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教学
4.小青龙汤-小青龙汤麻芍桂,辛草甘姜半五味
恶痛发热 头痛无 汗 咳嗽气急 不得平 卧
营卫郁滞
肺气郁闭
20.葛根芩连汤
表
邪
脉浮(数)
不
解
葛根
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
石膏-清泻肺热
邪热雍
盛
肺
热
麻黄-宣肺平喘
肺失宣
雍
开表散邪
降
盛
热
杏仁-宣气平喘
喘
邪热犯 肺
甘草-益气和中 调和药性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教学
8.升麻葛根汤
浸淫血 脉
凉血
芍药-凉血和营 甘草-调和药性
郁汗肌
麻
肤
肺胃蕴 毒
清
葛根-清热解毒
疹
腠理闭 塞
透
《方剂学》复习表格总结
![《方剂学》复习表格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4cc16b10661ed9ad51f3c5.png)
清暑利湿
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泄泻
滑石、甘草
(六一儿童玩)滑甘
(六一儿童玩)滑杆。
21.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暑热气津两伤证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西洋参、西瓜翠衣、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
(清暑)西斛荷叶翠,麦草知粳连
(清树)西湖荷叶翠,麦草枝精连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石膏 生姜 大枣
枝麻膏杏,三大青龙
芝麻高兴,三大青龙。
三指生姜、大枣、甘草。
3.桂枝汤※
《伤寒论》
外感风寒表虚证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
桂枝汤,三勺。
桂枝汤,三芍。
4.九味羌活汤
《此事难知》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1伤寒少阳证 2妇人热入血室
和解少阳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舌苔薄白,脉弦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芩人半甘姜枣。
小柴胡情人伴甘姜嫂。
2.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少阳阳明合病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身热谵语,斑色紫黑,吐血,便血衄血,尿血,舌绛,脉数
犀角(水牛角代)、生地、 芍药、 丹皮
犀地牡丹芍,(清热凉血好)。
西地牡丹少,(清热凉血好)。
4.3清热解毒
5.黃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
三焦火毒热盛证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
![中医方剂思维导图(精品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f6aeea8a417866fb94a8e20.png)
1
整理课件ppt
2
整理课件ppt
3
整理课件ppt
4
整理课件ppt
5
整理课件ppt
6
整理课件ppt
7
整理课件ppt
8
整理课件ppt
9
整理课件ppt
10
整理课件ppt
11
整理课件ppt
12
整理课件ppt
13
整理课件ppt
14
整理课件ppt
15
整理课件ppt
16
整理课件ppt
47
整理课件ppt
48
整理课件ppt
49
整理课件ppt
50
整理课件ppt
51
整理课件ppt
52
整理课件ppt
53
整理课件ppt
54
整理课件ppt
55
整理课件ppt
56
整理课件ppt
17
整理课件ppt
18整理课件ppt来自19整理课件ppt20
整理课件ppt
21
整理课件ppt
22
整理课件ppt
23
整理课件ppt
24
整理课件ppt
25
整理课件ppt
26
整理课件ppt
27
整理课件ppt
28
整理课件ppt
29
整理课件ppt
30
整理课件ppt
31
整理课件ppt
32
整理课件ppt
33
整理课件ppt
34
整理课件ppt
35
整理课件ppt
36
整理课件ppt
37
整理课件ppt
理气剂(方剂学)
![理气剂(方剂学)](https://img.taocdn.com/s3/m/bf241700312b3169a551a454.png)
【方歌】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湿食因, 芎苍香附兼梔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柴胡疏肝散
《证治准绳》
【组成】
陈皮醋炒柴胡各二钱(各6g)川芎枳壳萩炒芍药各一钱半(各 4.5g)甘草炙,五分(1.5g)香附一钱半(4.5g)
【用法】
水一盅半,煎八分(2.5g),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方解】
方以香附为君,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功善行 气活血,以解血郁;苍术燥湿运脾,以解湿郁;梔子清热泻火, 以解火郁;神曲消食和胃,以解食郁,四药皆为臣佐之品。诸药 合用,行气解郁,气行血活,湿祛热清,食化脾健,气、血、湿、 火、食五郁自解。至于痰郁,或因气滞湿聚而生,或因饮食积滞 而致,或因火邪炼液而成,今五郁得解,则痰郁自消。
理气剂
内容
概述 行气剂 降气剂
概述
学习目标
01.
掌握:理气剂的适用范围及应 用注意事项
02.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及分类
案例导入
朱某,男,26岁。夏季来诊,数年来常感胃脘部胀 痛不适,食纳差,嗳气吞酸,舌苔厚腻,左关脉小 弦,余部均缓。
该患者为何证?应如何治疗?
凡以行气或降气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气 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本 类方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逸者 行之”“高者抑之”的原则立法,属于 “八法”中的消法。
复习思考
1.何为理气剂?其适用范围有哪些? 2.使用理气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行气剂
学习目标
01.
掌握:越鞠丸、柴胡疏肝散、 半夏厚朴汤、瓜蒌薤白白酒汤。
02.
熟悉: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 散
案例导入
徐某,男,40岁。症见胸满而痛,有时胸痛会放射 至背部,喘息咳唾,倚息难卧,舌苔腻,脉沉弦或 紧。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 2021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 2021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6774f18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8.png)
目录
07 中医妇科学
09 针灸学
08 中医儿科学 010 诊断学基础
目录
011 内科学
013 医学伦理学
012 传染病学 014 卫生法规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我们医学生涯中的必经桥梁与核心环节,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中医临床、西医综合、 医学人文、实践技能等模块内容庞大而复杂。本书按照最新版大纲的内容修改,内容涵盖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各 科的全部重要考点,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 用书,也可供期末考试复习使用。本书以浓缩的课堂笔记为基本内容,编写时突出重要知识点,条理清晰。小开 本便携,随身携带集中干货600页,十几门课程一手掌握。
06
第六单元 瘤、岩
05
第五单元 瘿
1
第七单元 皮肤 及性传播疾病
2
第八单元 肛门 直肠疾病
3
第九单元 泌尿 男性疾病
4
第十单元 周围 血管疾病
5
第十一单元 其 他外科疾病
一 阴阳辨证
二 局部辨证
一 内治法
二 外治法
1
一疖
2
二疔
3
三痈
4
四发
5
五 丹毒
一 乳痈
二 乳癖(乳腺增生 症)
三 乳核 四 乳岩
五 问头身 胸腹
七 问睡眠 八 问饮食与口味
九 问二便 十 问经带
二 正常脉象(平 脉、常脉)
一 脉诊概说
三 常见病脉
一 按诊的方法与注 意事项
二 按肌肤
三 按手足 四 按腹部
一 表里 二 寒热
三 虚实 四 阴阳
一 气病辨证 二 血病辨证
三 气血同病辨证 四 津液病辨证
《方剂学速学速记》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方剂学速学速记》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a819666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8.png)
最 新
版
本
0 5
第五章 祛暑剂
0 1
第七章 表里双解 剂
0 2
第八章 补益剂
0 3
第九章 固涩剂
0 4
第十章 安神剂
0 6
第十二章 理气剂
0 5
第十一章 开窍剂
0 1
第十三章 理血剂
0 2
第十四章 治风剂
0 3
第十五章 治燥剂
0 4
第十六章 祛湿剂
0 6
第十八章 消食剂
0 5
第十七章 祛痰剂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方剂学速学速记》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1 上篇 总论
02 下篇 各论
本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将教材中必须掌握的方剂进行精简, 运用图表形式归纳各类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配伍特点、组方分析、注意点等,更将重点内容以歌诀形式展 示。本书重点突出,简洁明了,易学易记,适用于中医药高等学校学生及医师资格考试备考人员参考。
上篇 总论
0 1
第一章 方剂的起 源与发展
0 2
第二章 方剂与治 法
0 3
第三章 方剂的分 类
0 4
第四章 方剂的剂 型
0 5
第五章 方剂的煎 服法
0 6
第六章 方剂的组 方原则与 变化
下篇 各论
0 1
第一章 解表剂
0 2
第二章 泻下剂
0 3
第三章 和解剂
0 4
第四章 清热剂
0 6
第六章 温里剂
七版教材方剂学复习笔记版
![七版教材方剂学复习笔记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a30c7533d4b14e852468d6.png)
第一章、解表剂方名功效主治辨证要点方歌方歌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加味香苏散发汗解表理气解郁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项强,鼻塞流涕,无汗,身体疼痛,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加味香苏陈草煎,荆防艽芎生姜蔓;发汗解表理气郁,表寒重证止痹痛。
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枯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咽痛,头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菊饮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麻杏甘石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肺热壅盛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喘咳,舌苔薄白或黄,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脉浮而数柴葛解肌汤解肌清热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发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痛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枯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1a1a68c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d.png)
0 4
四、辨阳 明病脉证 并治
0 5
五、辨少 阳病脉证 并治
0 6
六、辨太 阴病脉证 并治
七、辨少阴病脉 证并治
八、辨厥阴病脉 证并治
九、辨霍乱病脉 证并治
十、辨阳阳易差 后劳复病脉证并 治
第五部分 金匮要略
0 1
一、脏腑 经络先后 病脉证治 第一(5 条)
0 2
二、痉湿 暍病脉证 治第二 (1条)
读书笔记
最 新
版
本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最
新
版
本
目录
01 编写说明
03 第二部分 方剂学
02 第一部分 中药学 04 第三部分 黄帝内经
目录
05 第四部分 伤寒论
07 第六部分 温病学
06 第五部分 金匮要略 08 附录
本书由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六部分组成,对《中药学》《方剂学》以及 中医四大经典条文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编录,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药
5
5.清虚热药
1.补气药 2.补阳药
3.补血药 4.补阴药
第二部分 方剂学
0 1
一、解表 剂
0 2
二、泻下 剂
0 3
三、和解 剂
0 4
四、表里 双解剂
0 6
六、温里 剂
0 5
五、清热 剂
0 1
七、补益 剂
0 2
八、固涩 剂
0 3
九、安神 剂
0 4
十、理气 剂
0 6
十二、治 风剂
0 5
十一、理 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