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精选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最新7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最新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a8f9f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7.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最新7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感知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2、激励、引导学生去开展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处理垃圾;开展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三、活动准备:1、教师:课件、小图片。
2、学生:收集一些环保资料。
准备一张画纸、水彩笔。
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和大家看看两组风景图片,大家要边看边思考:你有怎样的感受?1)师出示第一组。
(问:那么的感觉怎么样呀?好美啊)师说:我们再看看第二组。
(问:太脏了?)为什么呀?2)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在哪个环境生活呀?为什么呀?3)师说:对,环境污染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大家来读一读(展示幻灯片9):(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A:人类80%的疾病都是经水直接或间接传播的。
B:全球四分之一可预防的疾病是由于环境污染。
(板书:环境污染危害健康)4)过度:既然环境污染危害那么大,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5)弹出“绿色行动”图片10过渡:这节课老师把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看哪个小组最出色,就奖一些小礼物。
二、讨论学习发散思维(一)、师说: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52-53页的内容。
看看别人怎么做;想想自己应该怎么做?(板书:绿色行动)1)学生小组交流。
(说得好的奖给小树)把你们的建议写到课本上。
2)学生汇报(学生说:自己不乱扔。
,对乱扔垃圾的人给予重罚,垃圾分类回收)点子一:(板书:不乱扔垃圾)3)师点拨:怎么样才算不乱扔垃圾呀(在家里,学校,出门在外的时候)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处理垃圾的好点子说到垃圾分类回收。
大家认为该怎样分呢?请举个例子。
点子二:(板书:垃圾分类)(点幻灯片:垃圾分类。
点一下鼠标(1)可回收再利用的。
(玻璃、塑料瓶、废纸)(2)不可回收再利用的。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64f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d.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
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___,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精选16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67d5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7.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1、寻找自己所生活的地区在春天盛开的花朵,留住春天的方法及作品。
2、教学器材: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教学课件: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设计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介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朵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用学过的方法走进春天、留住春天、展示春天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1、了知道一年有四季,复习春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在春天盛开的花朵有哪些。
3、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认识春天盛开的花朵。
4、借助花体会春天的美丽。
5、学习展示、留住春天美丽的方法。
6、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行为。
7、向周围人宣传环保意识。
8、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回答问题。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caabc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6.png)
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精选10篇)小学思想政治课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让学生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绘制简易的公用设施图片。
3、组织学生课前调查: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活动过程一、说我认识的“朋友”1.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
(谜语、儿歌、图片、描述等)指名交流后,其他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把图片贴到黑板上)3、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和你们分享。
脑示:水坝、灌溉渠、室外健身器(画面),你能说出他们的用处吗?小结:是呀,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真像是我们的“朋友”。
(板书)4、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用设施(板书),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5、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脑示小资料)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得一样,公用设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以上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回顾自己熟悉的或曾经使用过的公用设施,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自己去认识去归纳什么是公用设施。
]二、我为小区请“朋友”1、瞧!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我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愿意吗?2、我们分小组合作设计,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在小区规划图上贴一贴。
哪一组到上面来?3、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提示学生: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没提供,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三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12ca7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a.png)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看看我们的学校 主题⽬标: 1、学⽣初步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
2、学⽣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并且学会利⽤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学习和⽣活中的问题。
活动重点: 认识学校,了解⾃⼰所在学校的环境 活动难点:会利⽤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学习和⽣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相机、参观需要的⼿持扩⾳器等 活动课时:2课 第⼆课时活动⽬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法; 3、学习利⽤学校的设施解决问题。
活动重点: 认识学校,了解⾃⼰所在学校的环境活动难点:会利⽤学校中的各种设施来解决⾃⼰学习和⽣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彩笔、铅笔、纸、 活动过程: 1、师:⼩朋友们好!你们知道学校的哪些情况呢? 2、师:刚才我们和⾃⼰的学校有了⼀次亲密的接触,⼩朋友们可以把⾃⼰在参观中看到的、听到的,⽤⾃⼰喜欢的⽅式表现出来。
可以⾃⼰设计,也可以合作完成。
3、“我的发现”汇报交流 (1)、学⽣展⽰⾃⼰的成果。
(2)、⾼年级的同学挑战⼩朋友,让⼩朋友回答问题。
4、设计展⽰ (1)、让学⽣⾃⼰将作品贴在“我的展⽰台”上 (2)、学⽣互相观看交流,并评议。
5、活动延伸: (1)、将学⽣各种形式的汇报展⽰出来,办⼀个墙报或编成⼀个册⼦,教师可以和学⽣⼀起设计封⾯、装订等。
(2)、开展以“我⼼中的学校”为主题的画展、作品展等。
(3)、与美⼯课、语⽂课以及其它班级活动结合进⾏。
篇⼆你真棒 【教学⽬标】 1、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
2、学会欣赏、赞美他⼈的优点 3、能学习同学的优点、长处,激励⾃⼰进步。
【重难点】学会赞美他⼈的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012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1.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小学思想品德教案1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说谎话害人害己。
2.知道有关诚实的故事。
3.结合事例说明说谎话的害处。
情感:愿意做城市的好孩子。
厌恶说谎。
行为:说实话,不说谎话。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设置的。
在低年级学生中,大多数孩子有过说谎的现象。
说谎是不诚实的前奏,但并不是每一个说谎的孩子都具有道德品质的问题。
有的孩子犯了错误,办了错事,或做了父母、老师不允许做的事情,因为怕挨批评、受惩罚而不敢和父母、老师说实话;有的孩子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羡慕,家长的称赞,而把自己说得比实际更好,或把别人做的好事、别人的优点安在自己的头上;还有的孩子是怕好朋友受批评,包庇朋友的错误行为而说谎。
但是,无论如何,说谎是不好的,若从小有了说谎的毛病,甚至养成习惯,就很难改正过来,发展下去,很可能造成人格上的偏差,成为不诚实的人。
因此,设置此课非常重要,把做人的美德——诚实的种子,从小播种到学生的心田中。
教法建议:1.本课教学应密切联系实际。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带进课堂,提出来大家讨论。
通过对一些真实、具体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说谎话害人、害己的恶果,以及诚实的人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取得事业成功,启发学生树立“不说谎话,做个诚实的孩子”的信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2.在教育学生不说谎话的同时,教师应注意学生良好心理倾向的养成。
教学中对学生说谎现象,必须从正面积极地启发、诱导,不能批评、指责。
如果有学生主动承认自己说过谎话,并有所认识,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应当及时告诉大家:这样做就是具有可贵的诚实的品德。
教学设计示例第八课说谎话害处大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说谎话害人害己。
2.知道有关诚实的故事。
3.结合事例说明说谎话的害处。
情感:愿意做城市的好孩子。
厌恶说谎。
行为:说实话,不说谎话。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说谎话的害处。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6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392e3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9.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6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为了完成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是勇敢的行为;只为表现自己,不顾后果去做无益的事,是逞强。
2、能举例说出勇敢和逞强的区别。
3、知道一些真正勇敢人的故事。
情感:1.敬佩真正勇敢的人,愿意向勇敢的人学习。
2.不喜欢逞强的行为,不愿意逞强。
行为:1.做有益的事,不怕困难和危险,表现出勇敢精神。
2.不逞强,见到逞强的行为能加以劝阻。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勇敢坚毅”德目中有关“要勇敢、不蛮干”的要求编写的。
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一般分不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
他们比较争强好胜,崇拜英雄和勇敢的人,但又不能分清勇敢与蛮干的界限。
本课鼓励学生学做一个勇敢的人,同时使学生划清勇敢和逞强、蛮干的界限,初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对学生进行勇敢的教育,一、二年级已有基础。
本课是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勇敢不胆小的基础上进行要勇敢,不逞强、蛮干的教育。
根据课程标准这一德目,在下一课还要进行勇敢机智的教育,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教育层次。
课文是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小故事,通过张勇和陈松的不同表现,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勇敢、蛮干与逞强。
教法建议:1、教学应有趣味性,如观看对比动画;还可适当穿插一些活动,如分角色读张勇和陈松的话等,学生通过看,来分辨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蛮干。
通过演来体会其中的不同。
使学生在愉悦中悟出道理。
2、寓理于具体事例之中。
注意归纳,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勇敢:做有意义的事时不怕困难和危险;什么是蛮干:做无益的事,不计后果,硬干。
3、在鼓励学生向英雄学习时,应强调学习英雄为了他人和国家的利益不怕困难甚至牺牲的精神。
但不鼓励学生同歹徒做面对面的斗争。
4、因为学生年龄小,很多时候应更多强调自我保护。
教育学生勇敢可落在:遇事不慌,镇定,不怕困难上。
5、如果遇到逞强的学生应积极引导,但不要过分批评,因为作为未来的人才也应有冒险精神,不要让学生变得谨小慎微。
小学思政课教案【六篇】.pptx
![小学思政课教案【六篇】.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d533b57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33.png)
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 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重要》。 3、引出孔子的名言 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板书课题《诚信是金》 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 二、故事与思考 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 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教学目标: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进行预防灾害,防肺结核的教育。 教学过程: 导入:列举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芦南公路上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班级举例 学校发生的事故及后果。 国家、政府狠抓安全教育工作。 4、 目前学校抓的几项工作。 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自救能力,预防和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上好新学期第一堂安全课:在开学第一天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育:
一是教育学生时刻注意交通安全,平时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乘坐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病车等。
二是教育学生谨防发生在身边的伤害事故,用血淋淋的事例教育学生平时严格遵守《守则》《规范》,远离学 生伤害事故。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请你用“朋友是 可以 ”的句型 编写。(播放歌曲《朋友》的背景音乐)同学相互赠送自己编写的“赠言”,传递朋友间真诚的友情。 活动五:讲故事,谈友情 讲述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故事,谈谈自己的友情。在故事会后,让学生归纳建立和呵护同学友谊的原则。 活动六:齐唱歌曲升华友情 齐唱歌曲《朋友》。结束上课。 教学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课型、上课班级、时间、节次、课室、教师。 一、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8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e74f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9.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精选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篇一在这一学期我承当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
依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研究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觅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知道何谓善、恶、美、丑,进步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构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以下: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进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
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弄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嘉奖,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故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故乡,知道故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引导学生保护故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惜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相互忍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熟悉哪些应当作,哪些不应当作,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情势引导和教育学生,不管甚么时候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相互忍让,见到他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勤俭的良好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平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知道尊敬老人、爱惜幼小。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c522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c.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0篇)思想品德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2、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教学重点:①了解风的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人们对风的利用。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扇子风车气球薄纸张香水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活动1、风儿在哪里游戏导入,引入主题——猜谜语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好),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课件)2、师:同学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风)对,是风。
今天,老师把风娃娃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好不好?(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活动2、和风儿一起玩感受风,发现风。
师: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粗心大意的小朋友看不见风娃娃,细心肯动脑筋的小朋友就可以找到它。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能)师:老师看见风娃娃躲在河水里,因为他把河水吹皱了。
我找到风娃娃了,就在旁边的花丛里。
同学们,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找到风娃娃吗?(能)好,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一起找风娃娃吧!①学生在四人小组找风娃娃,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②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
生:我做的风车被风吹转起来了。
生:风藏在柳条里,因为柳条被风吹地斜斜的。
生:小女孩手里拿着的手绢,因为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那个男孩子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
生:这个小女孩闻到了花香。
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闻到了花香呢?生:因为风把花儿的香味带过来了,所以她闻到了花香。
生: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风把帆船吹向远方。
生: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吹得越来越远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们还能在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找到风吗?生:旗杆上的国旗在飘动,说明有风。
小学思政课教案范文汇总三篇
![小学思政课教案范文汇总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b46d1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d.png)
小学思政课教案范文汇总三篇思想政治课,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肯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肯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整理的学校思政课教案范文汇总三篇,欢迎阅读与保藏。
学校思政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老师爱同学,为教育同学成长而辛勤工作。
2、知道同学应当爱老师,敬重老师。
情感:1、对老师的关怀、爱惜产生感谢之情。
2、产生尊敬老师的情感。
行为:1、敬重老师,听老师的话。
2、对老师有礼貌,做到进校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意,放学向老师说再见等。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一、二班级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中,其次德目是“孝亲敬长”。
这一德目中的教学内容有一项是“敬重老师”,与此内容相对应的基本要求的认知部分有“知道老师爱同学,同学也应当爱老师,敬重老师”。
行为部分有:“对老师有礼貌,上下课起立,进校时见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离校时说再见。
”一班级学校生刚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对学校生活有生疏感,畏惧感,也有新奇感,此时要准时对他们进行喜爱学校生活的教育。
首先要教育他们喜爱老师,对老师有亲近感,有尊敬之情。
由于同学在老师教育下一每天成长,准时地进行爱老师的教育。
,师他们情愿听老师的话,接受老师教育,有利于他们成长。
同学爱老师,也就更简单喜爱学校生活。
教法建议:1、在本课教学中要抓住爱的情感线索,使这一线索贯穿全课。
本课的课题就是富于情感的,尤其是看图讲讲这个环节,更要挖掘老师对同学的爱,激发同学对老师的爱。
行为指导时,也要留意引导同学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爱,要从始至终抓住情感的线索。
2、由于一班级学校生刚入学,还不识字,主要通过看图体会,所以本课插图较多,要防止逐一看图,就图说图,要以图为依据,让同学体会图中的内涵,用图要实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时要通过问题的设计把同学带入图中、融入图中。
3、这一课设在同学入学其次周,同学还不大熟识学校生活,不懂学校法规,因此要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正面引导和详细指导,关心同学知道行为要求,明确行为方式,并鼓舞同学课后坚持做下去。
小学思政课教案(6篇)
![小学思政课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066eb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9.png)
小学思政课教案(6篇)小学思政课教案1《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诚信,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以往的生活经验,了解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理解诚信的含义,懂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2、能力目标:理解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并学会怎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知道诚信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到发现诚信、感悟诚信、体验诚信,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做到在生活中要讲诚信。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诚信,将诚信内化为美德,外化为行动。
2、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惯、道德品质,能够及时的、正确的进行把握。
能够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做及时的更正、定位和适时的引导。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话题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在探讨之前,我们先来共同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哪个更紧张》。
3、引出XXX的名言———人无信不立。
4、点明本节课的讨论话题。
板书课题《诚信是金》5、说一说:什么是诚信?2、故事与思考:1、请同学阅读书第12页《曾子杀猪》的故事。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XXX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2、小结:XXX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
三、现实中的诚信1、说一说分享你知道的现实生活中的诚信故事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诚信故事。
2、想一想你觉得诚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四、研究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出示生活中不诚信的案例①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变乱。
XXX因用XXX做新月饼而破产事件。
③成绩优秀的留学生因有三次逃票记录而遭遇找工作屡次被拒聘。
问:看了刚才这几个事例,你有什么感受或想说什么呢?五、回归学生生活1、“真心话大表白”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自己身上的诚信是否一直随着我们?诚信有没有曾悄悄离开自己的时分?2、我们学生讲诚信应包括哪些方面?六、游戏举动找不诚信苹果七、深化导行1、学生谈收获、感受。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8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5246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6.png)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8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舒畅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3、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内容:春天到了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预备:歌曲:《春天在哪里》活动过程:1、提问导入:春天来了,你们找到她吗?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安闲四周生活中找到的“春天”。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话总结为“春天在……”的句式。
3、小结要点:春天真的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4、唱歌《春天在哪里》(1)跟着广播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3)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创作。
(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
5、自由创作: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第二课时活动内容:谁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熟悉春天的花,进一步了解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征;了解春天来临时动物们的活动变化。
难点: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和保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学生课前调查并收集有关春天里的花和动物活动变化方面的资料,并准备好彩笔和纸或剪贴工具。
活动过程:1、经验导入:你们知道哪些花是春天开放的吗?2、自由表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描绘春天的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剪贴……3、布置展板:一起将学生作品放在展板上,并商量给展板取个合适的名称,如“春天的百花园”之类。
4、小结要点:春暖花开,春天的百花园真美。
5、故事表演:《春天的动物们》。
(1)看教科书第5页组图,讲故事。
(2)学生谈论故事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春天到来时动物的一些典型行为。
如:燕子迁徙、冬眠的青蛙醒来、产卵……(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故事内容:春天里,你还发现哪些动物有一些行为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呢?(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即兴故事表演。
小学生思想道德主题教案通用8篇
![小学生思想道德主题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9c4d4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f.png)
小学生思想道德主题教案通用8篇做合格公民,需遵守社会公德。
从身边小事着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努力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
以自身行动,为社会增添和谐与美丽。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点滴之举汇聚文明力量,营造更美好的社会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小学生思想道德主题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思想道德主题教案(篇(1)一、活动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二、活动设计思想: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很多学生整天忧心重重,或者脾气暴躁,心神不宁,更严重的,患抑郁症、自闭症,甚而有自杀倾向。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要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三、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告诉大家生命不是你一人所有,请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父母。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不要忽视了解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四、具体过程设计:(一)活动热身:播放短片《珍贵的绿》(二)活动开始:主持人请大家猜谜:她像一支离弦的箭,像一只越燃越亮的蜡烛,是一笔留给后代的遗产,是一份来自上帝的礼物,她是最宝贵的。
下面的同学回答生命,主持人通过提出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生命。
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揭示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引出本次班会主题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宣布主题班会正式开始(三)活动过程:1、诗歌朗诵:《生命》2、图片展示由主持人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阐述那些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中失去生命的人和故事。
突出一个人失去生命以后,他们身边的亲人是多么地痛心和无奈,引发学生对生命的爱惜,并结合班会主题提出观点:生命不是一个人的,而是父母赋予的,我们应该爱自己,爱身边所有关心着我们的人。
3、数据展示由主持人展示近年来学生自杀的数据以及自杀的原因,结合图片和背景音乐举出一些例子。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8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b6fb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a.png)
学校思想品德教案8篇学校思想品德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知道盲目从众的不利的影响,懂得坚持自身的正确看法,提高推断是非的`本领。
2、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促进学生成长。
3、本领:帮忙学生渐渐养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一、学会独立思考——敢与“大师”^对`话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有关中外名人擅长发现问题、擅长独立思考的小故事。
2、看故事:《敢与“大师”^对`话》。
思考:汤姆发现了什么?结果怎样?讨论、沟通。
二、谁能独立思考——锁定模范人物1、小组讨论、沟通:魏新常常会在班上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有的同学说魏新擅长独立思考,有的同学则持不同看法,到底什么是独立思考呢?2、你认为班中谁擅长独立思考,请以小记者的身份现场采访,他是如何独立思考的?三、不要盲目从众——脑袋对你告白1、听《人云亦云》的故事,思考:鲍坚这样学对不对?为什么?你觉得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2、我们的脑袋也有话对大家说。
出示“脑袋的话”。
指名读,齐读。
四、案例分析——再现经过1、出示案例1、2,思考:认为这是从众行为吗?为什么?2、学生讨论、沟通。
老师小结。
3、在同学们四周确定还有从众行为,分小组,演一演。
五、坚持正确看法——巩固认得1、思考:你认为坚持自身的看法紧要吗?为什么?2、假如护士小王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3、小话吧里显现了几种情况,信任你确定能像护士小王一样正确处理。
学校思想品德教案篇2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的基本含义。
2、懂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人要。
3、懂得现代社会更需要。
情感1、乐意做的人,藐视虚假和不守信的行为。
2、对自身不诚实和不守信用的行为感到不安和歉疚。
行为1、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表里全都,当着人和背着人一个样。
2、做到学习、评比、竞赛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
3、做到承诺时实事求是、讲原则,作出承诺后努力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精选【篇一:人教版五上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01483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计划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
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
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
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
“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
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
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
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
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三、教学进度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请你相信我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名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我信任他的原因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四、自我反思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板书设计:我信得过他的是: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
(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 2、活动:悄悄话信箱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
(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篇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计划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二、教学策略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