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通信原理第8章 衰落信道的通信
频率偏移 信道衰落
![频率偏移 信道衰落](https://img.taocdn.com/s3/m/8a9fbd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6.png)
频率偏移信道衰落
频率偏移和信道衰落是无线通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们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频率偏移。
频率偏移是指信号的实际频率与其理论频率之间的差异。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晶体振荡器的不稳定性、多普勒效应等),信号的实际频率可能会偏离其理论频率。
频率偏移会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调信号,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为了克服频率偏移带来的影响,通常会采用频率校正技术,比如频率同步算法和频率补偿技术等。
其次,让我们来讨论信道衰落。
信道衰落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衰减和失真。
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径效应、阴影衰落、多普勒频移等影响,导致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接收端对信号的正确解调。
为了克服信道衰落带来的影响,通常会采用多种技术,比如等化技术、分集技术和编码技术等。
综上所述,频率偏移和信道衰落都是无线通信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它们会对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部署无线通信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
技术手段来克服其带来的影响,以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性能。
信道快衰落和慢衰落发生的条件
![信道快衰落和慢衰落发生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5606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4.png)
信道快衰落和慢衰落发生的条件快衰落和慢衰落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现象,它们的发生条件和特点有所不同。
我们来了解一下快衰落。
快衰落是指信号的强度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
快衰落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多径效应:当无线信号传播时,会经历多个路径的传播,其中包括直射路径和反射路径。
由于路径的不同长度和不同的传播环境,信号会在接收端产生衍射、多次反射和干扰等现象,导致信号强度的瞬时变化。
2. 多普勒效应:当发送端或接收端或两者同时运动时,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公式,频率变化与相对速度成正比,这就导致了信号的瞬时衰落。
3.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也会对无线信号的传播产生影响。
例如,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信号会因为散射和吸收而发生衰落。
快衰落的特点是瞬时性强,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只有几毫秒或几微秒。
这对于某些应用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快速变化的信号强度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通信中断。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慢衰落。
慢衰落是指信号的强度在较长时间内发生较小的变化。
慢衰落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天线高度:天线的高度会影响信号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距离。
当天线高度较低时,信号容易受到地面反射和散射的影响,导致慢衰落的发生。
2. 阻挡物:在城市或室内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建筑物、树木等阻挡物,它们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影响。
这些阻挡物会使信号发生衰落,尤其是在信号传播路径上存在大量的阻挡物时,慢衰落现象会更加明显。
3. 天线方向性:天线的方向性也会影响信号的传播。
当天线的辐射方向与接收端的位置存在一定角度偏差时,信号会经历多次反射和衍射,从而导致慢衰落的发生。
慢衰落的特点是变化缓慢而稳定,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是几十毫秒甚至几秒钟。
与快衰落相比,慢衰落对于某些应用来说更容易适应和处理。
快衰落和慢衰落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现象。
快衰落主要由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和天气条件等因素引起,其特点是瞬时性强;而慢衰落主要由天线高度、阻挡物和天线方向性等因素引起,其特点是变化缓慢而稳定。
衰落信道数字通信技术
![衰落信道数字通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dc325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a.png)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无线资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配置, 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自适应性。
通感一体化
将通信与感知功能融合在一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MIMO和波束成形技术
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 实现空间分集和复用,提高通信系统 的性能。
信道编码和调制技术
采用更高效的信道编码方案和调制技 术,如LDPC、 polar码和64QAM等, 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协同通信和网络编码技术
通过多个节点间的协作,实现信息的 中继和转发,扩展通信系统的覆盖范 围和服务质量。
误码率增加
由于信号失真和干扰增加,接收端可能无法正确解调信号,导致误 码率增加。
通信可靠性降低
在衰落信道中,通信链路的可靠性降低,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数据 丢失。
02 数字通信技术基础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通信是指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 传输的技术,通过将信息转换为二进 制数字序列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将 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号质量下降。
噪声和干扰
无线环境中存在各种噪声和干扰源, 如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电磁干扰等,
影响信号的接收质量。
多径传播
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经过多个路 径,到达接收端时形成多径效应,造 成信号失真和干扰。
移动性管理
在移动通信中,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给 通信系统带来额外的挑战,如切换和 漫游等。
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通信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可 靠性高、传输质量稳定等优点,广泛 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载波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 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有关衰落瑞利衰落平衰落的理解
![无线通信基本概念--有关衰落瑞利衰落平衰落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e0860e52ea551810a687fa.png)
2009年8月23日什么是衰落(fading)?对于S---- D这样一个发送接收系统来说,理想的无线信号传播(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是由S发送的电磁信号经过一定衰减(attenuation ) 达到D点,我们可以理解为信号沿着S-D的直线从S传播到D点。
虽然,电磁波实际上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周围360度辐射,但是只有沿着S-D 直线传播的信号才能抵达D点,我们也可以把S-D路径称为直射路径。
这是对于自由空间来说的,在自由空间模型里面除了S和D,什么也没有。
而对于实际的大气传播环境,大气中包含着许多的小颗粒(悬浮物),或者其他的小粒子,从S出发,沿着非S-D方向的其他方向传播的电磁波可能经过一系列的反射(散射)后而抵达接收端D,我们把这种路径成为散射路径。
由于大气中存在很多的小颗粒,我们可以猜测将会有很多的散射路径。
由于每一条散射路径经历的路程都不一样,这样,他们抵达接收端的相位各不相同,如果恰巧各个相位相同,这样,多个信号进行叠加会导致总的信号增强,而如果相位互不相同,各个信号叠加则会互相抵消,导致总的信号强度变低。
这样,我们把由于信号经过了多个路径而抵达接收端导致信号强度发生随机变化的现象称为衰落(fading),也称为多径衰落。
广义的衰落还包括由降水、绕射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非正常衰减引起的衰落。
然而,如果不是特别声明,当我们说衰落的时候,一般特指多径衰落。
由于衰落是个随机现象,对于随机事件,我们一般使用概率分布等统计特性来描述,最常见的是瑞利衰落,也就是说接收信号强度服从瑞利分布。
瑞利衰落是如何来的?假设发射信号经过多条传播路径到达接收点,来自不同的路径信号的相对时延较小,在接收机处不可分辨(即平坦衰落),合成为一条单独的路径,接收的等效低通复信号表示为:u(t)exp(j*p(t))=sigma(K=1->K=N)u(k)(t)*exp(j*p(k)(t))= sigma(K=1->K=N)ui(k)(t)cos(p(k)(t))+ sigma(K=1->K=N)ui(k)(t)sin(p(k)(t))=ui(t)+j*uq(t)u(t)也称为信号的复包络,而p(t)称为信号的相位。
《通信原理》自测题3
![《通信原理》自测题3](https://img.taocdn.com/s3/m/7466346925c52cc58bd6be19.png)
1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B 卷)(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考试时间 年 月 日(120分钟) 课程 通信原理 教师签名__ ___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3分,共15分)1. 对于数字通信中的信道编码,下述正确的是( )。
A 、可提高传输的有效性;B 、可实现自动检错和纠错;C 、是一种纠错编码;D 、可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2. 关于衰落,下述正确的是( )。
A 、对多径传播,到达接收点的信号相位和总强度均随机变化;B 、对频率不敏感;C 、选择性衰落对不同边带的扰动不一样;D 、高频时的选择性衰落比低频严重。
3. 对于SSB 调制技术而言,下述正确的是( )。
A 、传输带宽比AM 和DSB 减少一半;B 、信道利用率降低一半;C 、同等条件下比AM 和DSB 更节省功率;D 、在军用短波通信中有广泛应用。
4. 对调幅信号的非相干解调中使用的包络检波器,下述正确的是( )。
A 、时间常数RC 的倒数应远远大于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 B 、时间常数RC 的倒数应远远小于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C 、时间常数RC 的倒数远远小于载波频率;D 、电路简单、解调效率高。
5. 对二进制频带传输系统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SK 、PSK 、DPSK 的抗衰落性能均优于ASK ; B 、FSK 、PSK 、DPSK 的最佳判决门限比ASK 容易设置; C 、接收机的输入信噪比增加,解调的误码率一定下降; D 、ASK 、PSK 、DPSK 的频带利用率均高于FSK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 AM 系统的最大优点是 。
2.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可分为两类,即 指标和 指标。
3.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将包含信号变换所需的部件和电路的传输媒介称为 ,如 和 等。
4. VSB 的主要优点是 、 。
5. 调频波的产生方法主要可分为 和 。
FM 广播系统中宽带FM 信号采用的是 。
第6章(6.1,6.1.1)衰落多径信道上的数字信号传输
![第6章(6.1,6.1.1)衰落多径信道上的数字信号传输](https://img.taocdn.com/s3/m/58249ccd89eb172ded63b71c.png)
第6章衰落多径信道上的数字信号传输引言:着重讨论陆地移动通信中的信道及数字信号传输问题本章内容:6.1移动无线信道(课本14.1和14.2节)6.2在频率非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上二进制数字信号传输(14.3节)6.3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集技术(课本14.4节)6.4 在频率选择性慢衰落信道中数字信号传输(课本14.5节)6.1移动无线信道本节讨论:1.移动无线信道的特性(6.1.1)2.信道的数学描述(6.1.2)3.信道的分类(6.1.3)4.移动信道的模型(6.1.4)6.1.1 移动无线信道的特性(物理信道)引言:1.物理描述—①侧重于定性、概念性描述②侧重于说明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衰落)2.移动通信媒质(电磁波传播环境)移动无线通信所传送的信息是通过电磁波承载在空中传播来实现的。
电磁波传播的途径就是无线信道,这种信道是一种开放性信道。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就决定了无线信道的特性。
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与电磁波的传播机制有密切关系。
1.电磁波的传播机制▲最简单的情况-自由空间传播,即视距传播。
这是一种直射的传播机制。
例:卫星通信系统和微波通信系统的无线视距链路中。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中22df传播路径损耗。
根据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可以对视距无线链路进行设计。
▲移动通信系统中电磁波的传播环境(或通信媒质)比较复杂:基站天线:30~100米,移动台天线1~4米通信媒质:大气,地形,自然物,建筑物,天气等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电磁波的传播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同时移动台运动过程中电磁波的传播环境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电磁波的传播机制通常不是自由空间的视距传播,而是反射(reflection)、绕射(diffraction)和散射(scattering)等三种基本的传播机制。
反射—当电磁波传播时遇到尺寸比波长λ大得多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如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壁表面都绘引起电磁波的反射。
绕射—当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存在密度比较大且尺寸比波长λ大的物体,就会在阻挡物的后面产生次级波,也就是说电磁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称为绕射。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5.5 多径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5.5 多径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a2ed96e52ea551810a68794.png)
-fm
0
fm
-fm
fm
电气工程学院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Clarke衰落模型的仿真(4)
计算机实现步骤: 指定S(f)频域样点数N和fm 计算相邻谱线的频率间隔 : ⊿f=2fm/(N-1) 用高斯随机过程产生噪声源的N/2个正频率分量 将正频率分量取共轭得到噪声源的负频率分量 将同相、正交的噪声源与S(f)相乘 进行IFFT变换
f ( )
fc
v
cos
fc
fm cos
df sin fm d
cos f fc sin 1 ( f fc )2
fm
fm
电气工程学院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平坦衰落的Clarke模型(4)
设接收信号的频率密度函数为S( f )
多径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
第一个多径衰落信道模型——Ossana模型
主要考虑因素: 建筑物表明随机分布的反射波的相互影响。
局限性: 由于假设存在LOS,无法反映市区的信道特性。
为了更好地表示移动信道的统计特性,目前已经建立了许多 多径模型,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Clarke模型。
电气工程学院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电气工程学院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平坦衰落的Clarke模型(3)
Clarke模型中由多普勒扩展产生的频谱形状:
2
接收功率:Pr AG( ) p( )d
接收天线的平 均接收功率
0
衰落信道
![衰落信道](https://img.taocdn.com/s3/m/070a093feefdc8d376ee323c.png)
4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2.1 衰落信道对通信的影响
在分析无线信道的传输特性时,通常认为信号衰减与距离的 关系与自由空间传播时一样。 在自由空间模型中,假定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传输过程 中射频能量不会被物体吸收或反射,也假定大气层对信号没有 影响,且认为信号的传输是远离地球的(或认为可以忽略各种 反射的影响)。 在理想空间信道中,射频能量的衰减和收、发端距离的平方 成正比,衰减Ls(d)称作路径损耗或自由空间损耗。当接收天线 是迷向(各向同性)时,Ls(d)可以表示为 (2.1) d是收、发端的距离,λ是传输信号的波长。
2007-08 10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2.2 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
利用复数概念,传输信号可以写成 (2.2) Re{· }表示{· }的实部,fc是载波频率。基带波形g(t)称为s(t)的 复包络,表达为 (2.3) R(t)=|g(t)|是包络幅值,Ф(t)是相位。 对纯频率或纯相位已调信号,R(t)是常量;对一般情况, R(t)相对于t=1/fc作缓慢变化。
2007-08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8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2.2 无线移动信道传播特性
大规模衰落可看成是信号的小规模波动的空间平均。 为了从大规模阴影效应中去除信号的小规模波动影响, 常将接收信号在10~30个波长上求平均来估计。 有3种影响信号传播的基本方式: 反射 当电磁波在传输时遇到尺寸远大于RF信号波长λ 的光滑表面时,会出现反射现象。 衍射 当收、发端之间的路径存在密度较大的物体,其 尺寸比λ大,就会在阻碍物之后产生次级波。衍射出现的 原因是收、发端之间没有视行路径,RF信号的能量不能 直接到达接收端。常称为遮蔽,因为即使存在不可穿透 障碍物,衍射场仍能到达接收机。 散射 当信号传输中遇到大的、粗糙的表面,或者尺寸 与λ相当的表面时,其能量会发生散射或向所有的方向反 射。传输路径上任何使信号发生散射或反射的物体都称 为散射物。
第6章(63,6.3.1)多径衰落信道的分集技术
![第6章(63,6.3.1)多径衰落信道的分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013bd61ba0d4a7303763a96.png)
6.3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集技术(课本14.4节)6.3.1 分集技术及其性能本节讨论:1、分集的必要性2、分集的原理与方法3、合并的方法4、分集性能的评价一、引言—分集的必要性必要性:抗信道的快衰落1.●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噪声与干扰瑞利衰落信道:接收信号电平(或SNR)波动范围达30~40 dB。
在该信道上的二进制数字传输性能远劣于与其平均SNR相同而无衰落时的性能。
(可参见p.313图14-3-2中m=1瑞利衰落与m=∞无衰落的平均误比特率比较)2. 抗(快)衰落的办法发端:抗衰落的调制技术、编码技术、提高发送电平等收端:分集接收技术二、分集的原理与方法1.分集的原理发送:同样的信息信道:划分为L个相互统计独立的衰落信道(按频率、时间、空间等划分)接收:合并技术(最大比合并,等增益合并,选择性合并)接收机对L的信道的接收信号进行合并,可提高接收信号电平(SNR)。
(注:分集与复用是相反的技术:1)分集重在提高可靠性,复用关注有效性;2)分集是各个信道上发同样的信号,产生复本,复用是各个子信道上传不同的信号。
)分集技术抗衰落的原理可从两个方面解释:●衰落概率解释—。
(注:设每个信道衰落的概率为p, 则L个信道同时衰落的概率为L p p这里衰落指的是信道衰减很大的意思。
) 衰落信噪比解释—从瑞利衰落的信噪比形式看:1()exp b b b b p γγγγ⎛⎫- ⎪⎝⎭= (0max (b b γγ==当时)小的概率大) (指数衰减函数)分集的作用是:通过分集合并技术,修正无分集时()b p γ,使()b p γ↓小,而()b p γ↑大。
)(b p γ b γ2.分集的方法(划分不同独立信道的方法)有三种基本方法: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
(1) 空间分集不相关衰落所要求的空间间隔距离为:D λθ=其中,λ为载波波长,θ为天线波束张角(扩散角)。
【例1】短波通信:15θ=o o~,则10~100D λ≥。
数字通信第十四章 衰落信道上的数字通信综述
![数字通信第十四章 衰落信道上的数字通信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e221045af1ffc4ffe47ac4d.png)
信道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
假定 c( ; t ) 关于 t 是广义平稳的,于是自相关函数为 1 c ( 1 , 2 ; t ) E[c ( 1 ; t )c( 2 ; t t )] 2 在大多数无线电波传播媒介中,分别与时延 1 和 2 对应的那二部分信道 的衰减与相移可认为是不相关的,这样的信道称为非相关散射信道。
xl (t ) C (0; t ) Sl ( f )e j 2 ft df C (0; t ) sl (t )
所以对于非频率选择性信道来说
C(0; t ) (t )e j (t )
当 C (0; t ) 被建模成零均值园对称复高斯过程时,则在任何固定时刻包络
(t ) 是 Rayleigh 分布, (t ) 是在 ( , ) 上均匀分布的随机相位。如果信
当 Sl ( f )的带宽 W 大于信道相干带宽时,时变传递函数 C ( f ; t ) 会使信号
失真。这时 Sl ( f ) 的不同频率分量在通过信道时受到不同的增益和不同的
相移。在这种情况下信道被称为是频率选择性的。另一种信道失真是由于
C ( f ; t ) 的时变引起的,这种失真表现为接收到信号强度随时间变化,称为
慢变信道具有较大的相干时间,或者说有较小的多普勒展宽。
2、时延—多普勒功率谱
Sc ( ; ) c ( ; t )e j 2t d t
由于
所以
散射函数
c ( ; t ) C (f ; t )e j 2f d f
Sc ( ; )
衰落。
频率选择性与衰落是二种不同的失真。前者决定于多径扩展,或者等效地 决定于信道相干带宽 (f )c 与信号带宽 W 的相对值。后者则决定于信道的 时变。衰落快慢由信道的相干时间 (t )c 或由多普勒扩展 Bd 来表征。
信道相位衰落
![信道相位衰落](https://img.taocdn.com/s3/m/4746e1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3.png)
信道相位衰落
信道相位衰落(Channel Phase Fading)是无线通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等原因导致信号的相位发生随机性的变化。
这种随机性的变化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信道相位衰落的一些基本概念:
1.多路径效应:多路径效应是指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因经过多条不同的传播路径,导致信号的多个版本(副本)在接收端相互叠加,引起信号强度和相位的波动。
2.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由于信号源或接收端移动引起的频率变化。
在移动通信中,如果移动速度较大,信号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相位衰落。
3.相位衰落对通信的影响:
4.抑制码:相位衰落可能导致信号的相位变化,使得接收端难以准确解调信号。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通常使用差分相移键控(DPSK)等抗相位衰落的调制方式。
5.误码率增加:相位衰落会增加误码率,因为在信号传播过程中相位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接收端难以正确解调信号。
6.信号失真:在强烈的相位衰落情况下,信号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失真,影响通信质量。
7.衰落模型:为了模拟和分析信道相位衰落,通常使用一些数学模型,如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
这些模型描述了不同环境下信道的统计特性。
8.对策和调整:为了应对信道相位衰落,通信系统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自适应调制、差分编码、等化器等,以提高系统对信道衰落的抗性。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_08抗衰落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_08抗衰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310c404f18583d049645939.png)
第8.3节、分集技术
3、极化分集 电磁波是一种极化波,在无线信道中,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路径是非相 关的。经过多次随机反射后,不同极化方向的信号就变成互不相关或者相 关性很差。当某个极化方向接收不到满足要求的信号时,与其正交的极化 方向很可能可以接收到很好的信号。 双极化天线就是把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也可能是+45°和-45°极化)两 副接收天线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中,通过极化分集接收来达到与空间分集 接收相同的效果,所以极化分集实际上可以看作空间分集的一种特殊情况, 只不过其分集支路只使用了两个极化相互正交的分集支路。由于两个极化 的天线安装在一个整体的天线结构中,从外观上看,双极化天线可以被作 成一个整体。
1 G1 2 G2 n Gn
移相
同相求和
自适应控制
检测器
第8.3节、分集技术
等增益合并分集:在某些应用中,按照最大比率合并分集的要求产生可变 的权重很不方便,可以采用等增益合并分集。这种方法同样也是把各支路 的信号进行同相后再叠加,但是每个支路信号的权重相同。这样,接收机 仍然可以利用同时收到的各支路信号,从大量无法解调出来的信号中合成 出一个可以解调的信号的概率仍然很大,其性能只是比最大比率合并分集 要差一些,但比选择分集要好很多。
第8.3节、分集技术
V/H (垂直/水平)
倾斜 (+/- 45°)
第8.3节、分集技术
4、频率分集 频率分集是在发射端将一个信号利用两个间隔较大的不同发射频率同时发 射,在接收端同时接收这两个射频信号后进行合成,由于工作频率不同, 电磁波之间的相关性很小,出现衰落的概率也不同。 频率分集用于改善频率选择性衰落特别有效,但付出的代价是要相应地增 加发射机和接收机设备,还要增加占用信道带宽,降低了频谱利用率。但 是对于一些特定的业务需求,这个代价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分集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衰落信道的相干带宽,一般情况下,在信 道相干带宽之外的频率上不会出现同样的衰落,不相关信道产生同样衰落 在理论上的概率是各自产生的衰落概率的乘积。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经常采用跳频技术,用户数据被分为一定大小的组 并在不同的载波上发射出去,这可以看做是一种频率隐分集技术。
第八章 分集与均衡
![第八章 分集与均衡](https://img.taocdn.com/s3/m/f92db08e8762caaedd33d4ab.png)
•若按照合并的位置可分为射频合并、中频合并与基带合并, 而最常用的为基带合并;
•分集还可以划分为接收端分集、发送端分集以及发/收联合 分集。即多入/多出(MIMO)系统; •分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划分为显分集与隐分集。一般称 采用多套设备来实现分集为传统的显分集,空间分集是典 型的显分集;称采用一套设备而利用信号设计与处理来实 现的分集为隐分集。
本章内容
本章讨论和介绍抗平坦瑞利衰落(空间选择性 衰落)和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多径引起的)的传统性 典型抗衰落技术。 为了对抗这些衰落,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分集 接收、RAKE接收和均衡技术。 分集接收技术是传统的抗空间衰落的方法, RAKE技术是经典的抗多径衰落,提高接收 信噪比的手段, 均衡技术是另一种抗对径衰落的常用技术。
14
BUPT Information Theory & Technology Education & Research Center
8.2 RAKE接收与多径分集
8.2.1 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
在接收端的多径传播信号可以用下列矢量图表示如下:假 设有三条主要传播路径,
接收的合成矢量 第3径
第2径 第1径
8
BUPT Information Theory & Technology Education & Research Center
典型的分集与合并技术
3. 时间分集 时间分集利用一个随机衰落信号,当取样点的时间间隔 足够大时,两个样点间的衰落是统计上互不相关的特点,
1 t T B
时间分集与空间分集相比较,优点是减少了接收天线 及相应设备的数目,缺点是占用时隙资源增大了开销,降低 了传输效率。 分集效果与运动速度有关,如果想要利用时间分集, 还必须高速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衰落信道的通信
多径时变信道
多径信道指信号传输的路径不止一条, 多径信道指信号传输的路径不止一条,接收端同时收到来自 多条传输路径的信号。由于多径时延差不同, 多条传输路径的信号。由于多径时延差不同,每径信号的衰 减不同,因此数字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有码间干扰。 减不同,因此数字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有码间干扰。多径时 数字信号经过多径信道后有码间干扰 延扩展将引起信道的平坦性衰落或频率选择性衰落。 延扩展将引起信道的平坦性衰落或频率选择性衰落。 信道时变是指信道参数随时间变化, 信道时变是指信道参数随时间变化,它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 使输入信号的频率弥散。如果输入信号为单频信号, 使输入信号的频率弥散。如果输入信号为单频信号,经过时 变信道后的输出不再是单频信号,而是一个窄带的信号, 变信道后的输出不再是单频信号,而是一个窄带的信号,带 宽大小视时变因素的快慢而定, 宽大小视时变因素的快慢而定,时变的快慢由多普勒频移等 参数来描述。信道时变将造成接收信号的强度随时间变化, 参数来描述。信道时变将造成接收信号的强度随时间变化, 称为衰落。 称为衰落。
作业 6- 9 - 统中, 一 个蜂窝 移动通 信系 统中 , 车辆相 对于基 站的移 动速度 为 100km/h,信号的载频为 1GHz 的窄带信号。 , 的窄带信号。 ( 1)计算多普勒频移; )计算多普勒频移; ( 2) 设计一个环路来跟踪多普勒频移,则该跟踪环的带宽 ) 设计一个环路来跟踪多普勒频移, 为多少? 为多少? ( 3)设发送信号带宽为 2MHz,中心频率为 1GHz,该信号 ) , , 在高低频之间的多普勒频率扩散。 在时间 、 在移动通信中,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 在移动通信中 ,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接收信号的载频 会产生多普勒频移。 的正弦波, 会产生多普勒频移 。设发射信号是一个频率为 f c 的正弦波,对于到 达移动台的某一径的入射波与运动方向的夹角为 α , 则多普勒频率
如果信号的码元间隔远远大于多径间的最大时延差, 如果信号的码元间隔远远大于多径间的最大时延差,此时 不会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平坦性衰落 瑞利衰落);相反 瑞利衰落); 不会产生严重的码间干扰(平坦性衰落/瑞利衰落);相反 ,如果信号码元间隔与多径间的时延差可比时,将产生码 如果信号码元间隔与多径间的时延差可比时, 间干扰(频率选择性衰落),此时接收端需要采用均衡和 间干扰(频率选择性衰落),此时接收端需要采用均衡和 ), 其它消除码间干扰的方法才能正确接收。 其它消除码间干扰的方法才能正确接收。 衰落的快慢取决于信道随时间变化的快慢。通常, 衰落的快慢取决于信道随时间变化的快慢。通常,当信息 速率远大于信道的衰落速率时,信号经历慢衰落; 速率远大于信道的衰落速率时,信号经历慢衰落;当信息 速率和信道的衰落速率可比时,信号经历快衰落。 速率和信道的衰落速率可比时,信号经历快衰落。 实际信道经常是多径且时变的,如移动通信信道、 实际信道经常是多径且时变的,如移动通信信道、短波信 道等,信号通过该类信道的输出是时变的有码间干扰的信 道等, 号,解决方法是采用自适应均衡器。 解决方法是采用自适应均衡器。
1、多径随参信道的相干带宽 、
两径传播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设信道多径扩展为 τ max , 则信道的相干带宽为 BC =
1
τ max
设信道多径扩展为 τ max ,则定义多径传播信道的相干带宽 为 BC = 1 / τ max 。 如果数字调制信号的带宽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 如果数字调制信号的带宽大于信道的相干带宽,将产生明 显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不同的频率分量产生不相同的幅度变化, 显的频率选择性衰落。 不同的频率分量产生不相同的幅度变化, 造成接收信号波形的严重失真, 引起码间干扰, 进而产生误码。 造成接收信号波形的严重失真, 引起码间干扰, 进而产生误码。 在工程设计中, 在工程设计中, 为了保证接收信号质量, 通常选择信号带宽为 为了保证接收信号质量, 相关带宽的 1/5~1/3。因此受到多径信道的影响,为避免码间干 。因此受到多径信道的影响, 扰,数字调制信号的最大符号速率受到很大限制。 数字调制信号的最大符号速率受到很大限制。
fd =
v
λ
这样,在移动信道条件下, cos α = f D cos α 。这样,在移动信道条件下,接收信号的频
谱展宽, 谱展宽, 频谱范围为 ( f c − f D ) ~ ( f c + f D ) , 该频率弥散现象称为多 普勒扩展。例如 , 普勒扩展 。例如,载频 f c = 900MHz , 移动台车速 v = 50km / h , 则接收信号的载波频谱展宽 2 f D 约 80 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