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村教授针灸经验
针刺配合艾灸关元、百会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艾灸关元、百会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
察
李梅;袁军;宓丽颖;王耀民
【期刊名称】《河北中医》
【年(卷),期】2009(031)006
【摘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寒冷刺激、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则指病程较长(一般为2~6个月),经多种治疗效果不佳者。
2007—03--2008—02,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艾灸关元、百会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总页数】2页(P886-887)
【作者】李梅;袁军;宓丽颖;王耀民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内科,河北,清河,054800;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河北,石家庄,0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5.120.5
【相关文献】
1.艾灸百会穴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42例 [J], 杨声强
2.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观察 [J], 刘永锋;马晓明;闫兵;杨颖;黄杏贤;于海波
3.艾灸关元百会治疗小儿遗尿症89例 [J], 张桂艳;祝国歆
4.针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老年性眩晕临床观察 [J], 兰树华
5.针刺配合牵正散加减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J], 郭雪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0年临床的针灸经验(建议收藏)

50年临床的针灸经验(建议收藏)贺⽼德艺双馨,⼀⽣以“以医治⼈,以义正⼰”为座右铭,在5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博采众家之长,创⽴了“病多⽓滞,法⽤三通”的中医针灸病机学学说和独具特⾊的针灸治疗体系——贺⽒三通法。
积了50年了,这是我⼀⽣⽤针的⼼⾎结晶。
第⼀眼看到《“⼀针⼀得”针灸临证秘法》(以下简称《⼀针⼀得》),我们很惊讶,竟然是“⼿抄本”,⽽且是⽑笔字!流利有⼒的⾏书,写在⼀叠空⽩的“北京市中医医院门诊初诊病⼈统计表”背后,⼀字⼀字,集腋成裘。
稿纸已经发黄,这是⼀叠年深⽉久的记忆,令⼈想起⾦庸⼩说⾥威⼒⽆⽐的武林秘籍“九阴真经”。
翻开《⼀针⼀得》,⼀页页、⼀⾏⾏、⼀条条,记录了针灸治疗300多种病症最简易的独⽳秘法!1979年6⽉贺普仁在第⼀秘第81条结尾处做了专门备注:“以上为第⼀秘。
共计捌拾壹症。
不轻传。
诚者主动传。
”秘法,贺普仁的秘法,岂⾮中国针灸界的秘籍?当然,“九阴真经”是虚构的杀⼈秘籍,“针灸临证秘法”却是真实的救⼈秘术!贺普仁的孩⼦没有见过。
贺普仁的弟⼦也没有见过。
他给⼤家呈上⼀份⾮⽐寻常的⼤礼。
哪年完成的?为什么愿意公开?贺普仁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过了⼀会⼉才说:“积了50年了,这是我⼀⽣⽤针的⼼⾎结晶。
⼀针⼀得,就是⼀个⽳位治⼀个病。
要给⼤家实惠,就给这个。
”针⽳不在多,⽽在于精准:不必要的刺激总是个额外的负担。
因此,造成病⼈惧怕针灸,⾮逼不得已,不求治于针灸。
这是必须加以改进的教训。
1965年5⽉1⽇贺普仁完成的钢笔字版《⼀针⼀得》时,他在阐述《⼀针⼀得》的意义时这么说:“针灸这门独特技术,尤为必要。
因为针的刺激都要通过⽪肤,穿过筋⾻的间隙,不管多么⾼超的⼿法,对机体也要有些损伤。
虽然针刺是⼀种良性刺激,但对患者来说,不必要的刺激总是个额外的负担。
因此,造成病⼈惧怕针灸,⾮逼不得已,不求治于针灸。
”这是值得吸取,必须加以改进的教训。
“我们认为在保证临床有效基础上,尽量少‘配⽳’,这就相对减少了患者痛苦,另外在进针时⼿法⼀定要灵敏,这⼀点对减少患者痛苦也很重要。
李氏奇穴针灸学+李氏奇穴针灸学补遗资料

李氏奇穴,乃李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李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李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择其要者举述如下:穴法特色:李氏奇穴号称七百四十穴,真正公开的尚不足二百。
分布在手指(一一部位)、手掌(二二部位)、前臂(三三部位)、上臂(四四部位)、足趾(五五部位)、足背(六六部位)、小腿(七七部位)、大腿(八八部位)、双耳(九九部位)、头面(十十部位)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骨缘分布李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
如妇科、还巢、灵骨、足三重等,均贴骨缘。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李氏奇穴多贴骨缘分布,故疗效显著。
穴位组合李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
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
他如驷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
此乃李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穴可比。
命名朴素李氏奇穴之命名,朴素直观,容易掌握。
如正筋、正会、肩中(以部位命名);木火、水金、土昌(以五行命名);明黄、天黄、肺心(以五脏命名);妇科、眼黄、肝门(以主治命名)。
正经奇穴李公历来提倡李氏奇穴乃“正经奇穴”,正因为对十四经穴有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李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
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李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经》,李氏门生不可不知。
”尤值一提的是,李氏奇穴之最精华处,乃李氏七十二绝针(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之穴位)、李氏三十二解针(解毒、解晕、解痛有奇效)。
刺血疗法经验总结

刺血疗法经验总结
王文章;王贵华
【期刊名称】《中国针灸》
【年(卷),期】2002(0)S1
【摘要】笔者曾师从贺普仁教授学习刺血疗法。
刺血疗法用三棱针或其它针具,75%酒精消毒后刺破人体一定部位的浅表血管,根据不同病情,放出适量的血液,通过调气血,通经活络以治疗疾病。
刺血疗法是针灸临床实践中常用治疗手段之一。
在多年
的临床实践中,有很深的研究,总结出该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并用它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达到针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
《素问·调经论》:"刺留血奈何?……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
【总页数】1页(P150-150)
【关键词】刺血疗法;临床实践;酒精消毒;三棱针;治疗手段;疑难病症;治疗无效;通经活络;疾病;腮腺炎
【作者】王文章;王贵华
【作者单位】天津塘沽区天碱医院;天津开发区医院中医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刺络放血疗法探源--析《内经》刺血络法 [J], 张弛;周章玲
2.刺络放血疗法经验总结 [J], 张文远;王萌;潘韦韦;扬佳
3.贺氏三通法配合透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总结 [J], 陈婷婷
4.平衡罐法结合刺血疗法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40例 [J], 周京; 姜昆; 李燕红
5.火针浅刺法配合刺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J], 李文坚;罗晓舟;刘佳昕;唐纯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21 Vol.(13) No.9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韩永耀等[18]治疗该病以疏经通络 、活血止痛为治则 ,以近 端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上颌支痛选取迎香、颧髎、四白穴, 下颌支痛选取颊车、地仓、承浆穴,眼支痛选取阳白、丝竹空、鱼 腰穴 ,均配合阿是穴 ,远端循经取合谷和内庭穴。针刺后接着 用三棱针在扳机点和阿是穴刺络放血,之后再予拔罐,留罐 3~ 5 min 至淤血流尽后将罐拔起,2 个疗程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 93%。尚艳杰[19]、张继红[20]用三棱针在扳机点或疼痛局部先点 刺出血后在配合留罐。疼痛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经 1 年随访 后均未见复发,有效率分别为 83.3% 和 98.4%。徐刚等[21]治疗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21 年第 13 卷 第 9 期
中华医学 • 针灸推拿 -93-
以“调神通络”为治疗原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选取心经腧穴、阳明经腧穴、经外奇 穴治疗三叉神经痛[8]。贺春山[9]对该病 128 例患者进行深刺法 治疗,以人迎穴为主,再根据证型不同选择配穴,即风寒袭络选 取合谷 、风池为配穴 ,风热袭络选取曲池 、大椎为配穴 ,肝胃火 盛选取太冲、内庭、天枢为配穴,湿热并重选内庭、丰隆、中脘为 配穴,疗效均可。 2.2 针灸加电针疗法
【关键词】针灸;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综述;炎证神+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Methods: The current treatment status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was expounded from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filiform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acupoint injection therapy, diale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nd comprehensive therapy by reviewing,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in recent years.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pound therapy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acupuncture.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which can not only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curative effect of drug or acupuncture, but also increas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Acupuncture; Trigeminal neuralgia; Research progress
针灸治疗扁桃体发炎效果极快

针灸治疗扁桃体发炎效果极快
针灸治疗扁桃体发炎效果极快
扁桃体发炎,用针灸治疗效果极快,针扎后溪穴,一针即可治疗扁桃体发炎。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具体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针刺治疗扁桃体发炎,这是我亲身验证的,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我正在学习子午流注针法,正巧那时感冒嗓子疼得特别厉害,连咽唾液都不行(我感冒是从来不吃药的)。
心想正好验证一下子午流注的用法,于是便马上查找开穴,正值后溪穴开便拿针刺后溪穴。
没想到针尖才破肉皮即感到咽部非常轻松,试着咽了一下唾液,竟一点都不疼了。
于是留了二十分钟针,咽部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三天以后便彻底好了(中间再没做任何治疗)。
这次经历使我认识了针灸的神奇效果。
这之后每遇扁桃体发炎者,即针后溪,几乎都能立即止痛。
就在前几天,我的小侄女,感冒发烧39.6℃,扁桃体已经化脓,不能咽任何东西,我只给她用针灸扎了后溪穴,她当即就能咽唾液了,留针一小时后就可以吃东西了,之后又连续针灸了五天便痊愈了。
另外,对于长期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的朋友,每过一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滚动三到五分钟,可以缓解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澄江学派传人谢锡亮先生针灸经验精要

澄江学派传人谢锡亮先生针灸经验精要谢锡亮先生,现年82岁,河南原阳县人,是山西著名针灸家,也是近代针灸教育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首任校长承淡安的亲传弟子之一。
从事针灸临床针灸及教育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
今笔者总结谢老部分经验,以食同道。
1. 重视针灸基本功训练,提倡针灸要苦学加巧练谢老主张,学习针灸和艺术`书法一样,必须打下扎实的基本功,然后才能运用自如,才能发展创新和提高。
这个基本功就是熟读歌诀-划经点穴以及针法灸法的操作。
这一方法就是早年师从承淡安先生时学来的。
谢老说,当年跟随承老的学生都是要有“早读夜课”。
“早读”就是背歌诀,“夜课”的内容是划经点穴,这是今后从事针灸医学的基本功。
谢老认为:针灸歌诀是历代医学家经过千百年的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之精华,编成韵语,其词义广,文气流畅,一但念熟就会长期不忘。
在临床使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帮助我们准确地拟出配方找到穴位。
谢老常说:“临床医生使用针灸歌诀,犹如演员登场歌唱,必须熟记,能够背诵,说来就来,从容流利,出口成词。
否则临床用时胸无成竹,茫然失措,再查书本就来不及了。
”但是读歌诀一定要善于选择,抓重点,不能见歌就读,要选择少而精的,勿贪多喜大。
在众多歌诀中,其中《十四经穴分寸歌》尤为重要。
如果读熟《十四经穴分寸歌》,不但熟悉了全身穴位的名称,同时也对经脉在体表循行的路线有了概念,并且给循经取穴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读熟本歌诀,就能代替《脏腑十2经穴起止歌诀》《十四经穴总歌》和《周身经赋》,一举多得,省时省力,收效巨大。
这点笔者体会尤深。
将《十四经穴分寸歌》烂熟于胸之后,就要结合人体,划经点穴。
谢老取穴十分考究,总是反复参详,格守《标幽赋》中“取五穴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证”的古训。
但是谢老既有传承,有有发展。
如他总结出了“取穴姿势的三要点”:放松自然,充分暴露,有所依靠。
针对每个具体腧穴也总结出了各自的要点。
如足三里的取法,并不是简单的犊鼻穴下三寸,径骨前棘旁开一横指,而是要同时与胫骨粗隆--阳陵泉参照才是。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明医网摘录自《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编著)灵骨,大白为吾恩师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二十年心得,不揣愚陋,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要用董氏奇穴,第一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二明穴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
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心,那么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了。
一,位置(略)二,运用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
所谓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医者请特别注意这“肺机能不够”五字,我们董派学生,从掌诊上可以很轻易的从董氏掌诊上看出来肺机能不够,但未入董氏门者,请将中医脉诊应用就可以了。
只要病人右寸虚而无力,这样的病人若有坐骨神经痛,一针下去,马上见效,不必拘泥于十四经之经络流注,将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等等。
记住,只要“肺机能不够”,这是董师临床之真决。
(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
但要注意,此处之头痛,必须是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因为气虚,气逆,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寸过于浮大或过虚,若掌握此要领,无不针到病除。
(3)应用于咳嗽: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临床上,只要不是急性扁桃腺炎引起者,皆能立刻奏效,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真是混如“汤泼雪”。
记住,右关脉浮大,右关为脾胃之诊处,但脾胃之邪上逆,肺金受影响,能不咳那才是怪事,但是,只要针上那么两针,二十分钟后,就可以不咳。
此外伤中气之咳,不必讲脉,针之即愈。
(4)心脏病:若脾胃胀气,则横膈膜受气之挤压必略上升;横隔膜上升,则胸腔之压力必增高;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如此之病,很多医学博士无法治之,但董师却谈笑间,病去人安。
记住董师妙决:病人腹胀而右关脉浮大者,针之神效。
(5)耳鸣耳聋:本病我们的庄师兄,临床最多,只要诊断是肺或大肠之病,不论气逆或气虚,无不著手回春;但临床上,以气逆的收效较快,而气虚的余用驷马而获安。
卵巢早衰艾灸后,效果太惊奇了

卵巢早衰艾灸后,效果太惊奇了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1926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历任山西襄汾县中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1953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2009年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著。
谢老特别擅长用直接灸法,并多年来对灸法不遗余力,一贯主张选穴宜准不宜繁。
谢老用直接灸法治疗诸多中医、西医疗效不佳的疾病,例如遗精、阳痿、哮喘、肺结核、消化不良、便秘、肝硬化,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灸法医案》等著作,积累了很多经验。
比如乙型肝炎,谢老经过多年的精简提炼,采用灸肝俞、足三里治疗,一般在3个月可以改善症状,阳性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谢老用此法治疗诸多难治病,皆获良效。
谢老深有感触地说:“以我一生的经验总结,凡是大病、难治病、古怪病,用艾绒直接灸,都可以有效。
”而且凡是虚寒衰弱、免疫力低下,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以用灸法治疗、养生和保健。
网友分享:我今年43岁了,半年前,例假就断断续续的,特别不正常,慢慢地开始紧张起来,之前从来没有过的,现在怎么这样呢?带着忐忑的心情,先是去看了医院大夫,大夫说,这是卵巢早衰的表现,意思就是说,还没有到衰竭的时候,就衰竭了。
就给我开补充雌激素的药吃。
吃药,也是偶尔感觉只有一丁点改善,不容乐观。
后来是朋友介绍艾灸给我,让我试试艾灸。
我买来了一套相当豪华的艾灸套装。
采购回来,立刻上手。
才发现,这个艾灸盒特别大,灸着特别舒服。
依法炮制,灸: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足三里、三阴交。
还辅助八髎穴区域的刮痧(让老公给我慢慢刮),从命门开始,先在督脉顺刮,刮板从上到下,刮到红红的,然后从督脉到膀胱经部分,邪着刮,也是刮到皮肤红红的。
最全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一、二、三、四、五批)。

整理人:医中凡草-赖永金2009年30位入选“国医大师”的名老中医(民族医)名单为: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30位国医大师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总后勤卫生部(7人)吴一纯张志雄汪承柏赵冠英黄世林张剑秋高辉远卫生部直属单位祝谌予李介呜魏龙骧李鸿祥刘茂莆张德修李幼安夏幼周陈泽霖姜春华于尔辛俞瑾李超莉印会河焦树德张代钊陈克忠李文瑞李辅仁许润三肖琪梁贻俊武泽民北京市关幼波刘韵远李培松王为兰翟济生王玉章金世元屠金城马在山刘春圃许公岩粱宗翰方和谦李荣福王嘉麟巫君玉贺普仁中国中医研究院董德懋周济民赵永昌谢海洲路志正韦玉英刘志明张作舟傅方珍步玉如阎润茗尚尔寿方药中程莘农郭效宗谢宗万王孝涛施奠邦朱仁康上海市张镜人乔仰先韩哲仙陈苏生董廷瑶裘沛然钱伯文张赞臣夏少农顾伯华朱南孙丁季峰黄羡明李国衡秦亮甫颜德馨施维智何承志姜春华张志雄王正公李绍周孔庆蕃冯世镐黄有云余子贞广东省何炎燊林品生钟明远周伯康周瑞石刘明刘佥梁剑波冯耀南江苏省周仲瑛徐景藩邱茂良江育仁干祖望汪履秋诸方受丁泽民谢昌仁程子俊杨泽民徐迪华杜晓山汪朋梅王寿康汪达成郑绍先朱良春汤承祖姚寓晨任达然王玉玲福建省俞慎初俞长荣吴光烈康良石盛国荣郑孙谋黄宗勖骆安邦林朗辉蔡友敬林庆祥赵芬陈宣根山东省姚子扬周次清吕同杰衣元良陆永昌郑惠芳张子义孟铭三孙明仙刘洪祥于鹄忱陈伯咸李乐园张子函王传吉王云铭曲衍海张瑞丰李正之郭志尧李廷来冯宝麟湖南省郭振球吕侠卿赵尚久易希元颜文明胡毓恒肖佐桃刘炳凡张怀安刘祖贻谭新华欧阳琦王足明王奇成江西省钟新渊万友生洪广祥潘佛岩宗瑞麟余鹤龄张志钧范崔生龚子夫姚奇蔚曾庆骅廖彩森周炳文吴德兴魏稼四川省李仲愚何天祥倪宣化杜琼书江尔逊陈枢懋廖孔禹王静安杨介宾李孔定郑陶万邹学熹张签铭唐卡昂旺降措陈治恒唐成德徐楚江王临轩陈潮祖张士良旦科周楚良龚去非郑惠伯段亚亭王希知史方奇陶克文湖北省杜建民刘云鹏李今庸王明章李致纯李同生呂继端钱超铭涂绍川李丹初田玉美章真如陈绪伦张介安李培生叶明波杨百沸广西壮族自治区班文秀梁申秦家泰林沛湘李士桂黄荣活曾宜敬周基邦河南省娄多峰赵清理李振华邵经明吕承全武明钦乔保钧唐祖宣郭维淮毕福高石冠卿张海岑郭春园冯化驯李鸣皋翟明义浙江省何子准杨继荪钟一棠袭笑梅赵炯恒盛循卿张沛虬詹起荪施延庆陆芷青沈光祥蒋文照叶文瑜唐福安韩树滋何任辽宁省李玉奇洪作范彭静山查玉明王乐善李寿山王文彦周鸣岐孟宪民贲子明博宝庆何宏邦董子沛谷铭三潘廷尉黑龙江韩百灵妇科专家哈尔滨 2007年一百岁。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体会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以颞下颌关节区运动异常,开闭口障碍,开闭口运动和咀嚼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疼痛,下颌运动时有弹响者、摩擦者、破碎者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口腔科常见病。
笔者2003年以来,采用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4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8例病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14岁,年龄最大者6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年;单侧发病40例,双侧发病8例;单纯关节区弹响5例,弹响伴疼痛15例,弹响伴疼痛、张口受限15例,疼痛伴张口受限13例。
诊断依据: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并排除其他疾病者。
经X线平片检查为器质性病变的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未列入本方法内。
1.2 治疗方法针灸:患者仰卧位,取患者侧听宫、下关、颊车、外关、太冲、风池、膈俞。
0.35mm ×50mm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听宫,嘱病人张口喊声时(为减轻进针疼痛)直刺进针1.2寸,再针下关1.2寸,平补平泻手法;其余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同时在患侧颞下颌关节处及周围悬灸艾卷15分钟,以患部皮肤红润,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无灼痛为宜。
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中药外敷:处方组成为桂枝15g,当归15g,红花15g,防风15g,鸡血藤15g。
上药加水纱布包煎,热敷颞下颌关节周围15分钟,每日1~2次,7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颞下颌关节功能运动正常、开口度正常、关节弹响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关节区无压痛;显效:主客观症状基本消失、颞下颌关节开口度接近正常,仅余轻微弹响或大张口有不适感;好转:主客观症状均有好转,但未能全部消失;无效:主客观症状与治疗前无改变或加重[1]。
2 结果本组48例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占79.2%;显效5例,占10.4%;好转4例,占8.3%;无效1例,占2.1%;总有效率97.9%。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阅读笔记

《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阅读背景与目的 (3)2. 针灸的起源与历史 (4)3. 阅读意义与价值 (5)二、基层医疗环境与挑战 (6)1. 基层医疗机构的现状 (7)2. 针灸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 (8)3. 基层医疗的需求与问题 (9)三、针灸医生的角色与责任 (11)1. 针灸医生的专业素养 (12)2. 针灸治疗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13)3. 针灸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14)四、针灸治疗实践中的得失分析 (15)1. 针灸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6)2. 常见针灸误区的分析与纠正 (17)3. 针灸治疗中的个体差异与处理 (18)五、提升基层针灸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19)1. 加强针灸理论学习与实践 (21)2. 优化针灸治疗方案与技巧 (21)3. 建立完善的基层医疗体系与服务 (23)六、结论与展望 (24)1. 阅读收获与体会 (26)2. 对基层针灸发展的展望 (27)3. 对未来针灸教育的建议与思考 (28)一、内容描述《四十年基层针灸得失录》是一本关于中国针灸发展的专业书籍,作者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四十年来在基层针灸工作的经历和心得。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针灸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术方法、教学培训和科研创新。
通过对这五个部分的详细阐述,作者展示了自己在针灸领域的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广大针灸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第一部分,作者详细介绍了针灸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腧穴定位、针刺手法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针灸的本质和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针灸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作者也指出了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对患者的评估、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针灸的技术方法,包括毫针、电针、火针等。
作者通过对各种技术方法的详细介绍和实例分析,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方法的应用。
最全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一、二、三、四、五批)。

整理人:医中凡草-赖永金2009年30位入选“国医大师”的名老中医(民族医)名单为: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30位国医大师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总后勤卫生部(7人)吴一纯张志雄汪承柏赵冠英黄世林张剑秋高辉远卫生部直属单位祝谌予李介呜魏龙骧李鸿祥刘茂莆张德修李幼安夏幼周陈泽霖姜春华于尔辛俞瑾李超莉印会河焦树德张代钊陈克忠李文瑞李辅仁许润三肖琪梁贻俊武泽民北京市关幼波刘韵远李培松王为兰翟济生王玉章金世元屠金城马在山刘春圃许公岩粱宗翰方和谦李荣福王嘉麟巫君玉贺普仁中国中医研究院董德懋周济民赵永昌谢海洲路志正韦玉英刘志明张作舟傅方珍步玉如阎润茗尚尔寿方药中程莘农郭效宗谢宗万王孝涛施奠邦朱仁康上海市张镜人乔仰先韩哲仙陈苏生董廷瑶裘沛然钱伯文张赞臣夏少农顾伯华朱南孙丁季峰黄羡明李国衡秦亮甫颜德馨施维智何承志姜春华张志雄王正公李绍周孔庆蕃冯世镐黄有云余子贞广东省何炎燊林品生钟明远周伯康周瑞石刘明刘佥梁剑波冯耀南江苏省周仲瑛徐景藩邱茂良江育仁干祖望汪履秋诸方受丁泽民谢昌仁程子俊杨泽民徐迪华杜晓山汪朋梅王寿康汪达成郑绍先朱良春汤承祖姚寓晨任达然王玉玲福建省俞慎初俞长荣吴光烈康良石盛国荣郑孙谋黄宗勖骆安邦林朗辉蔡友敬林庆祥赵芬陈宣根山东省姚子扬周次清吕同杰衣元良陆永昌郑惠芳张子义孟铭三孙明仙刘洪祥于鹄忱陈伯咸李乐园张子函王传吉王云铭曲衍海张瑞丰李正之郭志尧李廷来冯宝麟湖南省郭振球吕侠卿赵尚久易希元颜文明胡毓恒肖佐桃刘炳凡张怀安刘祖贻谭新华欧阳琦王足明王奇成江西省钟新渊万友生洪广祥潘佛岩宗瑞麟余鹤龄张志钧范崔生龚子夫姚奇蔚曾庆骅廖彩森周炳文吴德兴魏稼四川省李仲愚何天祥倪宣化杜琼书江尔逊陈枢懋廖孔禹王静安杨介宾李孔定郑陶万邹学熹张签铭唐卡昂旺降措陈治恒唐成德徐楚江王临轩陈潮祖张士良旦科周楚良龚去非郑惠伯段亚亭王希知史方奇陶克文湖北省杜建民刘云鹏李今庸王明章李致纯李同生吕继端钱超铭涂绍川李丹初田玉美章真如陈绪伦张介安李培生叶明波杨百沸广西壮族自治区班文秀梁申秦家泰林沛湘李士桂黄荣活曾宜敬周基邦河南省娄多峰赵清理李振华邵经明吕承全武明钦乔保钧唐祖宣郭维淮毕福高石冠卿张海岑郭春园冯化驯李鸣皋翟明义浙江省何子准杨继荪钟一棠袭笑梅赵炯恒盛循卿张沛虬詹起荪施延庆陆芷青沈光祥蒋文照叶文瑜唐福安韩树滋何任辽宁省李玉奇洪作范彭静山查玉明王乐善李寿山王文彦周鸣岐孟宪民贲子明博宝庆何宏邦董子沛谷铭三潘廷尉 ?黑龙江韩百灵妇科专家哈尔滨 2007年一百岁。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

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2016-02-16 23:02:47)转载▼标签:董氏针灸董氏奇穴赖金雄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针灸经验分类:董氏针灸董氏第一奇穴———灵骨,大白(明医网摘录自《董氏针灸奇穴经验录》赖金雄编著)灵骨,大白为吾恩师董公之第一大奇穴,现就个人临床二十年心得,不揣愚陋,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要用董氏奇穴,第一个步骤,当然须先明位置,第二明穴性,第三须有正确的诊断。
如能将前三点了然于心,那么用起来就可得心应手了。
一,位置(略)二,运用以上就吾师原著录述,今就个人临床所得,简述如下:(1)用于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常两两合用。
所谓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医者请特别注意这“肺机能不够”五字,我们董派学生,从掌诊上可以很轻易的从董氏掌诊上看出来肺机能不够,但未入董氏门者,请将中医脉诊应用就可以了。
只要病人右寸虚而无力,这样的病人若有坐骨神经痛,一针下去,马上见效,不必拘泥于十四经之经络流注,将病分分为胆经,膀胱经,或肝经,肾经...等等。
记住,只要“肺机能不够”,这是董师临床之真决。
(2)各种头痛:主要运用于各种偏正头痛。
但要注意,此处之头痛,必须是肺经或大肠经引起者,因为气虚,气逆,皆足以治病,当然是右寸过于浮大或过虚,若掌握此要领,无不针到病除。
(3)应用于咳嗽:本病若风寒风热皆足以引起,临床上,只要不是急性扁桃腺炎引起者,皆能立刻奏效,尤其是脾胃气逆引起者,真是混如“汤泼雪”。
记住,右关脉浮大,右关为脾胃之诊处,但脾胃之邪上逆,肺金受影响,能不咳那才是怪事,但是,只要针上那么两针,二十分钟后,就可以不咳。
此外伤中气之咳,不必讲脉,针之即愈。
(4)心脏病:若脾胃胀气,则横膈膜受气之挤压必略上升;横隔膜上升,则胸腔之压力必增高;胸压增高则心脏受压迫,能不胸闷心跳心慌乎?如此之病,很多医学博士无法治之,但董师却谈笑间,病去人安。
记住董师妙决:病人腹胀而右关脉浮大者,针之神效。
(5)耳鸣耳聋:本病我们的庄师兄,临床最多,只要诊断是肺或大肠之病,不论气逆或气虚,无不著手回春;但临床上,以气逆的收效较快,而气虚的余用驷马而获安。
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刺法灸法学

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刺法灸法学第九章近现代医家刺灸经验刺法灸法是针灸操作技术的核心,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刺法灸法的临床运用。
刺灸技术的流派也异彩纷呈,擅长刺法灸法之名医不乏其人,当代针灸界更是名家辈出。
从刺灸技术来讲,各有所长,或家承相传,或秉承传统有所发挥,或手法针具有所创新,可谓百花齐放,为刺灸技术增添了新的篇章。
本章精选了十五位近现代针灸名家之刺灸经验,旨在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刺灸技术。
一、任作田任作田(1886—1950),辽宁省辽阳县人,著名针灸医家。
八法神针和经验十法是任老施术心得之精华,前者偏于行针,后者偏于补泻。
(一)八法神针所谓八法神针,即搓、捻、弹、燃、扪、循、揉、按八种手法。
搓即如搓绳状,拇指向前进,与示指合起来,用力搓针柄9次,再后退6次,如此连续行之。
捻即如捻线状,手法同搓法,但动作轻微。
弹即如针柄动作紧沉,不易转动时,用右示指弹针柄数次,松动针身以便行针。
撚即是用拇、示指左右旋捻,待针尖活动自由后,再按常法深进。
针下如有凝滞,可用旋捻法使之流畅,然后再深进直至目的层。
扪即行补泻手法,及出针后用左示指按压针孔。
循即在进针过程中,因气滞而针不能深入时,左示指可在臉穴附近从上向下点划,使气自上向下行动,促使针尖顺利到达预定的部位。
揉即在进针前,用两手中指或示指在针穴上揉数下。
按即在进针前,用两手中指或示指在针穴上深按。
揉按两法同时施行,以使针穴部位气血散开,减少疼痛。
(二)经验十法所谓经验十法,包括进、伸、退、提、卧、捣、摇、拔、扩、复十种手法。
每种手法各有深意,可相互结合操作。
①进即拇指前进9次,同时针尖向下用力;②伸即伸展之意,指进针时针尖向下用力,有探索“天、人、地”三层之虚实和病情的轻重,而定补泻之法;③退即拇指后退6次,同时将针柄微提;④提即提起针柄,用进九退六之平补平泻法或左右旋撚法将针提起;⑤卧取其“静”义,针至深层得气且行平补平泻法后,欲使病势镇静,将针静置10~60分钟;⑥捣即微捣法,针至浅层得气后,旋撚针柄一上一下,如捣米状,使针下虚状转实状,或凝滞状转流通状,再分别进至中、深层,行相同手法,待病势平和即出针;⑦摇即当针尖、针身过紧过沉时,可微摇针柄以使针身流利;⑧拔即出针时用轻微之力将针提出;⑨扩即将针尖向四周探刺,并施以旋撚法,使针下得气感扩大范围;⑩复即反复之意,指针入臉穴一定深度,针下有“气”不至,“血”不流畅之感,未出现循经感传现象,可将针退出一半,稍停2~3分钟,再将针伸进原处,行九九大补法,若气血仍不通畅,再往返施术2次,仍不达,行大补法后出针,急扪针孔。
周楣声吹灸疗法治疗经验

名&传承中国#间疗&CHINA'S NATUROPATHY,Jan.2021,Vol.29No.1周楣声吹灸疗法治疗经验贺成功1,,龙红慧1,朱才丰1,指导老师:蔡圣朝1,徐斌2(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61;2.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摘要】周楣声教授是梅花针灸学派第6代传人,著名针灸临床专家、教育家,其发明的喷灸仪代替以嘴吹气的火泻灸法,发现灸法“灸感三相”的感传规律,指吹灸疗法具有温泻、温通的效果。
【关键词】灸法;吹灸疗法;吹灸仪;灸感三相;灸具;治疗经验;周楣声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21/ki.11-3555/r.2021.0116周楣声(1918-2007),安徽省天长县人(现为天长市),主任医师,教授,梅花针灸学派第6代传人,著名针灸临床专家、教育家,为灸法学科的发展推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E。
《灸绳》是周楣声教授灸法临床经验和术的总结,曾作为灸法讲习班的教材囚。
2000年开始学习《灸绳》,并制条吹灸仪,临床疗效显著。
笔者在2017年为筹备周楣声教授诞辰107周年学术研讨会收集了/册手稿,结合周楣声教授的手稿及《灸绳》内容对其吹灸疗法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探讨,以飨读者笔1吹灸疗法源流从可知,吹灸疗法方法及器械变革经历了3个阶段闪笔第1阶段:用嘴吹气操作是吹灸疗法的特点。
吹灸疗法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操作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记载了“火泻”的操作治疗方法:“以火,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将用嘴吹气加速艾的燃烧的操作方法,认为具有“火泻”作用,这是艾灸“火泻”作用最早的文字世针灸医家在方法上均承和创新,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认为吹灸具有开穴的泻法作用,“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
”明•张介宾《类图翼》记载了化脓灸的方法,“用火泻者可火,传其艾,易于迅速,待灸疮溃发,然复贴膏。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梅村

名老中医经验集-李梅村李梅村慈颜对患者妙手运金针———针灸学家李梅村黄选玮整理编者按李梅村,贵州遵义县人。
贵阳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著名针灸临床学家。
从医60余年,对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收效甚好。
治疗喉部未分化癌疗效显著。
李氏擅长于运用针灸治疗急症、中风、神经性疼痛、枕神经痛、麻痹性斜视、痿证、水肿等证,效验显著。
强调针灸治疗的四大原则即医病与医人、整体与局部、标和本、补虚与泻实。
提出施针配穴的思路和方法,即近部取穴、远道取穴和随证取穴,前后、表里、上下、左右、远近配穴法。
指出运用时应注意穴位更换、针法和灸法的交替、治疗时间的把握。
还要注意针灸、药物、气功、推拿多法联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举,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重视针灸手法的运用和气至要点,归纳总结了临床26种刺法的具体运用,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实用性。
李氏的三针消痛方、三穴妙治肩周炎独具特色。
慈颜对患者,妙手运金针。
这是对李氏一生的真实写照。
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堪称后学楷模。
深信广大中医读者细读本文之后,必将受到教益和启迪。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李梅村,男,汉族,1916年生,贵州遵义县人。
1932年师承遵义名医王仲恒,得其真传。
卒业后,悬壶于故里。
1950年入遵义针灸学习班,1953年获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颁发的“中医师合格证书”。
后任遵义三合医院院长。
1958年在成都中医学院(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师资班深造,嗣后在贵阳医学院从事针灸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现为贵阳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国家指定的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对象之一。
李氏从医60余载,潜心研究《灵枢经》、《难经》、《针灸大成》等医籍及诸家著述。
擅长于针灸,对内、外、妇、儿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收效良好,对疑难杂病也多殊效。
特别是运用针灸治疗神经性疼痛、枕神经痛、麻痹性斜视、中风、急症,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喉部未分化癌第四卷575有显著疗效。
华州柳枝悬壶济世的好医生——柳枝镇卫生院李梅院长

华州柳枝悬壶济世的好医生——柳枝镇卫生院李梅院长悬壶济世的好医生——记华州区柳枝镇卫生院李梅院长作者:姚栓虎走进华州柳枝卫生院门诊大楼,从一楼往左拐,心理咨询室里坐着一位端庄秀丽、落落大方的女医生,她就是新任不久的院长李梅大夫。
柳枝卫生院院长李梅李大夫1977年9月出生于柳枝镇东辛庄村师高组一户普通农家,父母都是勤勤恳恳的农民。
她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校成绩优异,一九九八年毕业于临潼医学院,零三年被招聘到柳枝卫生院做见习医生。
她高挑的个子,白皙的脸庞。
披肩长发,走路轻盈,富有节奏。
无论是面对本院职工还是看病的患者,特别是老人,她总是面带微笑,热情地和每一个人打招呼,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每天上班,她的诊室里都围满了人,可她从来不嫌烦,一个个仔细诊断,合理开药,最多一天能接诊六七十人次,她却从来没有给病人发过一次脾气。
如遇严重病人,她会给病人详细解释清楚,有时连救护车都给都给联系好才让其转院。
有一次,医院来了一位宫颈癌患者,在西安手术后,由于天气炎热,回家不久后伤口感染,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儿。
本来她完全可以把这位患者推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她看到病人和家属可怜兮兮的样子,考虑到她们家的实际困难,便毅然决然地收下了这位病人。
每天她亲自给清洗伤口、换药,一点也不嫌脏,不嫌麻烦,天天挂针吃药。
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的伤口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丈夫张先生感动得不得了,对她千恩万谢,要给她送一面锦旗来表达谢意,被她言辞拒绝了。
她深知农民挣钱不易,不愿让他花钱,后来张先生把自家种的桃子和西瓜摘一些给她送来,她却都分给了病人。
李梅在给病人诊断病情由于业绩突出,李大夫二零一五年担任柳枝卫生院业务副院长,二零二一年荣升院长。
可她从不居功自傲,更没有摆过官架子,反而工作更加悉心和勤奋。
她经常要参加区上的会议,平时还得接待上级部门的随时检查,找她看病的人也多,简直应接不暇。
今年十月,本镇南关村曹巷二组,已逾九十高龄的王炳成老师,多年肺心病,在家人搀扶下来到本院。
利用大陵穴治疗高烧危重病人的经历与感受

利用大陵穴治疗高烧危重病人的经历与感受利用大陵穴治疗高烧危重病人的经历与感受(2011-01-18 09:00:22)转载▼标签:健康分类:针炙按摩我见过最重的感冒病人,是陈校长的女儿。
陈校长请我给她女儿治病,是头一天的事,她女儿发烧住院,一个多月办法用尽,医院说无救了,回家另请高明。
于是,他们把女儿抬回家。
这时,她女儿不仅是长时间茶饭不进,而且输液也进不去了。
所以医院这么说。
“你就死马当活马医吧,我们已作好心理准备了。
”陈校长说,她老伴也忍着悲痛点点头。
第二天给她女儿调理时,看见她女儿连嘴唇都发烧干裂了。
几乎没有呼吸声,心脏状态可想而知。
“这是救命,先调心神。
”我这么想。
我伸手用食指轻轻地扣住患者的大陵穴。
因为这是手厥阴心经,“厥”者,“短”也。
肺、心功能的“短”,就是这条经脉控制的,而直接作用于心脏的,是大陵穴和内关穴。
大陵穴比内关穴作用更深沉。
我一点一点用力,屏住呼吸,汗不敢出,不敢有丝毫大意。
我仿佛是把手伸向一个黑暗的深渊,摸索一个飘忽的生气,我必须全神贯注,不急不躁、、、、、、、过了六分钟左右,我感到大陵穴细若游丝的跳动之弦,似乎有力一点。
我心里感到“有救了”。
控制着欢欣,继续调。
又过了几分钟,大陵穴的跳动一点一点地加强了,约三十分钟,病人睁开了已经闭了十来天的眼睛。
我连患者心脏、肺在复苏功能也能感受到!我肯定地对患者的父母看了一眼,点点头,让他们宽心。
接着,“渴”,患者启开干裂的嘴唇说了一个字。
全家人高兴得什么似的“拿水去,拿水去!”接着患者开始出汗,汗是冷的,随着这冷汗从全身不停地冒出,持续一个多月的高烧退下去了!我心里发出了成功的微笑。
第一次调理不到一个小时,但我们当时觉得过了一个世纪似的。
前后只用了六天,剩下的其他症状都已治愈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梅村教授针灸经验临证特色一、透之法分深浅李氏擅用透针刺法治疗吐利、便秘、心胸疾患、腹痛、水肿、膝痛、痿、腰腿痛、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外感咳嗽、眩晕等,疗效甚佳。
透针刺法分为两种,即直透深刺,横透浅刺。
(一)直透深刺法直透深刺多用于四肢肌肉较丰满之位,如支沟透间使、内关透外关、阴陵泉透阳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等。
1.支沟透间使主治吐利便秘本症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所致。
取支沟透间使是以阳经经透阴经经。
二均为五输中的经,有从阳引阴之意。
支沟属手少阳三焦经,间使属手厥阴心包经,二经互为表里,透刺可疏调两经经气,使三焦气机升降和顺,则吐利便秘可愈。
2.内关透外关主治心胸疾患心胸疾病指心包、三焦经气失调所致病症,包括现代医学的一些功能性疾病,如肋间神经痛、胃神经官能症、心神经官能症等。
外邪侵犯两经,加之情志郁而不达,经气失调,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胁肋疼痛等症。
内关透外关,以阴经透刺阳经,乃从阴引阳之意。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与阴维脉相通而主里;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络,与阳维脉相通而主表。
透刺二可协调表里经之经气,使郁气得疏,经气乃调。
3.阴陵泉透刺阳陵泉主治腹痛、水肿、膝痛如属气郁、食积、湿热、痰结等所致之腹痛(如肠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可采用五刺中的输法(强刺激)以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化痰结。
如脾阳虚弱,虚寒内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可用徐疾补泻法温补脾阳,使脾运湿祛,而水肿自消。
如因风寒湿侵袭,或湿热流滞,或挫跌伤以致气血瘀滞,经脉不畅而痛者,透刺可愈。
阴陵泉为脾经合,阳陵泉为胆经合,又是筋之所会,透刺之可疏通经腑之气,使脾胃得运,腑气得通,气血流畅,其病乃瘥。
4.绝骨透刺三阴交主治痿躄 痿躄主要是由于肝肾精气虚亏,筋脉失养所致,治以绝骨透刺三阴交,用补法可愈。
因绝骨属胆经之,又为髓之所会,髓为肾之所生,骨之所藏,补之可充髓壮骨。
绝骨又为三阳之大络,刺之可调整足三阳经气而舒筋壮骨。
三阴交属脾经,为脾、肝、肾三阴之交会,透刺可补三阴,使其血旺、髓充、筋柔而痿 自愈。
5.昆仑透刺太溪主治腰腿痛腰腿痛多因风、寒、湿之邪流注于经脉,痹阻不通所致。
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为五输之经,具有通行气血,疏经活络之效。
常用于治疗其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病痛。
太溪为肾经之原,具有补肾强腰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肾虚所致的腰腿痛。
李氏多采用昆仑透刺太溪治疗腰腿痛。
根据其不同的病因施用不同的补泻手法,从而达到疏经活络,强腰壮肾,解除疼痛之目的。
(二)横透浅刺法横透浅刺法主要用于头面部及四肢肌肉层较薄的位。
如头部的曲差透刺头临泣,面部的地仓透刺颊车,阳白透刺鱼腰,左右透刺至攒竹、丝竹空,四肢部的列缺、太渊、太冲透刺涌泉等。
1.曲差透头临泣主治偏头痛风热上扰少阳,侵及太阳经脉,以致经脉阻滞而偏头痛者,以曲差透刺头临泣,用平补平泻法治之。
曲差属足太阳膀胱经位,头临泣属足少阳胆经位,借膀胱经的支脉和膀胱经相交会,头临泣又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阳维脉的会。
针刺曲差可疏通足太阳经气,泻其足少阳胆经上扰之邪气,透刺头临泣可祛风散热,则头痛之疾可以获愈。
2.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左右透攒竹和丝竹空主治面神经麻痹穆某,男,62岁,干部。
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面颊不适,含水漱口时漏水,即于某医院神经科就诊,诊为“ 右面神经麻痹”。
本院诊为“周围性面瘫”,治疗3月余,疗效不满意,遂于1992年6月6日求治于李氏。
诊见:右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闭合不全,流泪,鼻唇沟变浅,右面肌松弛,嘴角 向健侧,鼓腮漏气,右颊仍滞食,口唇下垂,舌脉无特殊。
李氏即采用地仓透颊车,阳白透鱼腰,左右透刺攒竹、丝竹空,隔日治疗一次。
治疗7次后患者额纹恢复,眼能闭合,不流泪,鼻唇沟加深,再经5次治疗后其症大减,后经9次治疗调整其病获效。
患者年逾花甲,且因病程较长,致脉络空虚,风邪侵袭,阻滞经脉,经筋失养,肌肉纵缓不收。
地仓透颊车为沿着经脉走向透刺,取“随而济之”之意以扶正祛邪。
地仓是胃经和阳跷的会,颊车亦属胃经,针刺地仓时针尖顺本经横浅透刺颊车,助其经气宣导。
阳白属足少阳胆经之会,又是阳明、少阳、阳维脉之会。
攒竹属足太阳膀胱经之,丝竹空属手少阳三焦经之。
诸合用,并予透刺,可加强其疏散面部风邪之作用。
尽管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仍能透刺二十余次而取效。
李氏说,他在数十年的临床观察中,透针刺比常规针刺治疗面瘫的效果较优。
3.列缺透太渊主治外感咳嗽外感咳嗽通常为外邪壅遏肺气,宣降失常所致。
取列缺透刺太渊,亦为随经脉循行而针以解表宣肺,使邪从外解。
列缺为肺经络,肺主气,大肠主传导,肺经实则应泻大肠,故肺气壅遏的表实证当选络列缺,取其上宣下泄之功。
顺经透刺肺经原太渊,以增强宣肺降气之效,加大发汗解表之力,使邪从皮毛而外泄,一针透刺原络两,故表实证的外感咳嗽自除。
4.太冲透涌泉主治巅顶头痛和眩晕巅顶头痛和眩晕多属虚火上炎,肝阳上亢所致(如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太冲系肝经的俞,也是原,涌泉系肾经的井,透刺此二可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上病下治,头痛可愈。
留针时可嘱患者自行活动足趾,以自觉舒适为度,增强其治疗效果。
透针刺法是一种一针多或一针多经的针刺方法。
《灵枢·官针篇》即有“恢刺者,直刺旁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合谷刺,左右用针如鸡足然,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盖脾主肌肉,故为脾之应也”的记载。
恢刺、直针刺、合谷刺均指针刺的深度和方向而言。
李氏指出临床除应掌握病因病机、熟悉经络、腧外,还必须掌握透刺上下相通,迎随逆从,内外相应的特点,才能“随手见功,应针取效”(《百症赋》)。
5.妙治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常给患者带来痛苦及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严重者则影响工作。
李氏针刺三治疗肩周炎确有良效。
曾统计33例患者,痊愈31例,好转2例(此两例因工作忙而未坚持治疗)。
其中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者34岁,最大者91岁,其中34~50岁10例,50~60岁12例,60~70岁6例,71~91岁5例。
左肩患者13例,右肩患者20例。
病程短者半月,长者三月。
经过封闭、推拿、中药热敷等方法治疗而疗效不显著者,均可采用此法。
取:中渚、列缺、阳陵泉。
操作:中渚、列缺均取用1寸半毫针逆经向上刺,患健两侧交替使用,针感向患处传导效果更佳。
当患者得针感后,嘱其微活动手拇指、小指及踝关节,均作屈伸动作,以患者能忍受或舒适为度,此为患者自我行针法。
同时嘱患者活动患处,皆以舒适为度。
隔日1次,或1日1次,5次为1疗程,可再作第2或第3疗程。
33例患者中治疗最长15次,短者5次,治疗1次症状可减轻。
留针时间视患者情况而定,短者15分钟,长者可留针1小时以上。
治疗标准:经过治疗后症状及主要体征完全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者,为临床治愈;症状显著减轻,肢体功能明显好转,能正常工作者为显效;症状好转,能坚持工作,为好转。
3个疗程治疗后症状仍无变化者,为无效。
病例一:王某某,男,48岁,省委组织部干部。
1992年8月11日初诊。
患者右肩部弥漫性疼痛3月余。
3月前乘车远行后,自感右肩部疼痛不适,继之活动受限,日轻夜重,甚则夜不能寐,经封闭、推拿、按摩、温泉浴、中药内服、热敷等多方求治,均收效甚微,不能坚持正常工作。
近日来其症状有加重趋势。
检查:局部有广泛性压痛,右肩关节外展平举约45度,旋后伸提右手拇指抵达右侧髋关节裤袋处,右手内收不能屈达左肩,肩 外后廉及肩胛部牵掣疼痛,天宗、肩 、肩 、臂 等处均有明显压痛,脉弦滑、舌苔薄黄腻。
系卫气不固,气血不和,经络不通,肢节不利所致。
针刺3而固卫气,疏经通络,活血止痛利节。
经3次治疗后,右肩关节活动范围扩大,疼痛明显减轻。
针此35次后,患者手可伸至左肩。
11次后肩外展活动无疼痛。
针刺15次后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病例二:陈某某,男,91岁,住贵阳制药厂宿舍。
患者右肩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抬、后伸、前举,其疼痛以夜间较重,甚则不能入睡,经封闭、理疗、药熨等无缓解。
于1993年5月25日初诊。
视患者痛苦面容,以左手托扶右手,穿脱衣服困难。
查右肩部肌肉僵硬如绳状,肩部压痛明显,臂内旋、外展、上举均受限制。
颈椎正侧位片:“未发现特殊异常的病理X线征”。
脉弦紧,舌苔薄白。
系风寒痹阻阳明和少阳经脉所致,治以疏风散寒,通经活络为法。
患者取侧卧位,行针刺阳陵泉,后针刺列缺、中渚二,均采用逆经刺。
得气后,嘱患者自我行针法,自己活动疼痛处,以能忍受且舒适为度,留针35分钟。
针毕,患者诉疼痛消失,肩部活动恢复正常。
随访年余,疗效巩固。
按:《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曰:“针刺之要,在于调气”。
位又称之为“气”,针刺以有针感为得气,气速至而速效。
其“气”与经络密切相关。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在体表与内脏之间又有双向性联系,发挥整体与局部的全息性调节作用。
中渚是三焦经之俞,三焦经循行经肩颈,其支脉由天髎交会肩井与大椎,“是主气所生病者,肩臑、肘臂外皆病”(《灵枢·经脉篇》),故取其疏通经气、活血通络。
“列缺是肺所生病者……,臂臑内前廉疼痛……,气盛有余,则肩前痛……,气虚则肩背痛”(《灵枢·经脉篇》)。
取其疏经通络和气血,“寒气入经则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由此可见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其主要是由于经络气血受到寒邪之涩滞闭阻,而致气血不和,经络不通,肢节不利。
故采用此3针刺之法,根据经脉循行路线的部位远道取,共奏调和气血,疏经利节,散寒止痛之功而获效。
B:经验方一、三针消痛方取:后溪透中渚,列缺、阳陵泉。
功效:疏筋利节,通经活血止痛。
用法:后溪透刺中渚,列缺与阳陵泉针尖逆经刺入,针刺深浅视患者体形而定。
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针之部位及疼痛处,活动范围以患者舒适或能忍受为度,这也叫作患者自我行针候气。
最好是自觉针感达患处效果更佳。
留针15~35分钟,1日1次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适应证:颈、肩、背部之病症及疼痛等。
二、葛根饮药物:葛根、山楂各等份,打粉,13克1包。
功效:解肌升阳,活血化瘀,消食健胃。
用法:沸水浸泡,待温热或稍凉后频饮之,可代茶,可常饮,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保健之功。
适应证:高血脂症、降压和改善脑循环及外周循环。
三、太庭方取:太冲透涌泉,内庭。
功效: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上病下治。
用法:采用2寸毫针,太冲透刺向涌泉方向,内庭针刺斜向脚掌,针刺深浅视患者得气速迟而定。
针刺得气后,嘱患者作足趾之屈伸活动,其活动幅度以患者舒适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