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置石

合集下载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石材置石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

置石可以起到装饰、排水、隔离等多重作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待置石的位置、大小、形状都需要考虑周到。

下面我们就来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和类型。

一、悬挂式置石悬挂式置石是指将石头悬挂在空中,使其呈现垂直状态。

在悬挂式置石时,需要考虑石头大小和重量,确保安全稳定。

悬挂式置石通常用于花园、庭院等小型场景中。

二、嵌入式置石嵌入式置石是将石头嵌入到地面内部,使其与地面齐平,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实用性。

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人行道、广场、花园等多种场景中。

三、山石式置石山石式置石是仿造山石构建的置石风格,以其原始、自然的风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风格的置石中,石头的样式和大小都非常关键。

山石置石可以用于公园、游乐场、庭院等大型场景。

四、波浪式置石波浪式置石是指将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叠起来,形成波浪形状的置石风格。

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可以应用于公园、广场等多种场景中。

五、拼花式置石拼花式置石是将不同种类的石头在一起组成形态各异的花型。

这种置石方式适用于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各种场景。

六、竖石式置石竖石式置石是指将长条形或扁平的石头直立放置。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公园、庭院等场景中。

竖石置石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神秘的氛围。

以上几种置石方式和类型,其实只是园林景观中的冰山一角。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置石方式和类型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掘。

丰富多样的置石方式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景观置石种类

景观置石种类

景观置石种类景观置石种类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石材,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石灰石、石英岩等。

这些景观置石种类各有特点,可以用于不同的景观设计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景观置石种类及其特点。

1.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坚硬、耐磨、耐久的石材,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石材之一。

花岗岩种类繁多,花纹美观,色泽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景观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花岗岩种类。

花岗岩还具有不易褪色、抗污染、易清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广场、公园、园林设计中。

2. 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种天然石材,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黑色等,质地柔软,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地面拼花、壁画等领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大理石可以用于建造花坛、墙面、步道等。

大理石具有优美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3. 砂岩砂岩是一种质地柔软、颜色多样的石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

砂岩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常用于建造石桥、石拱、水池等。

砂岩的颜色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

4. 石灰石石灰石是一种天然石材,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黄色等,质地柔软,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石灰石可以用于建造花坛、墙面、步道等,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石灰石可以与其他材料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5. 石英岩石英岩是一种硬度极高的天然石材,具有极强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

石英岩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常用于建造水池、岩洞等。

石英岩具有优美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总之,景观置石种类繁多,每一种石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根据设计风格和功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景观置石种类,使其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置石手册(高品质)

园林景观置石手册(高品质)

景观置石手册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置石也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通常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驳岸、挡土墙、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如石桌、石凳、石栏、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我们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

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也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景石的分类B类;圆形石头。

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

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

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景石的选购置石的选石要点: 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种类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布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杂乱不堪。

(设计师特别要求除外)要理解设计意图,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水体大小、建筑物的体量、植物配置等因素,必须从整体出发,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

大小控制1、大小的选择首先以设计方案中的要求为依据2、根据场地条件限制决定石头选择的大小3、依据工程中机械的条件决定石头的大小依照方案要求选择石头大小,如题铭石、独置的景石等,设计中常会明确标明石头的大小要求。

一般题铭石以入口空间、字数为参照,景石以场地大小为参照。

三分之一比例控制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园林置石

园林置石

园林置石的方法和特点特置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

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

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

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常石前“有框”(前置框景),石后有“背景”衬托,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对置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

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

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散置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

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

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

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

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古今中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置石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设计手法。

置石除了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增添景观的韵味,更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起到营造景观的效果。

本文将从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布局原则、搭配效果和保养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对置石进行分析。

一、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置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园林的各个角落。

比如可以应用在日本的庭园中,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美景;可以应用在欧式的花园中,突显出园林的高雅和贵气;还可以应用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营造出耐人寻味的空间气息。

正是因为置石可以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各个角落,并且通过合理的布置、搭配和保养,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其美丽和独特的风采,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置石的布局原则置石的布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注意石头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石头的大小、形状和质地对于整个景观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设计风格和场景进行选择和搭配。

其次,要考虑石头的色彩、材质和纹路。

不同的石头具有不同的色彩、材质和纹路,其效果也会截然不同,需要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此外,还需要注意石头与植物、水景等元素的搭配,以达到整个景观的和谐统一。

三、置石的搭配效果置石的搭配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

比如,当园林的设计呈现出浓郁的东方风情时,可以采用牛背石、水磨石等形态、颜色具有浓郁东方元素的石材,形成清雅、质朴的感觉;当园林的设计面向的是时尚、现代化,可以采用玄武岩、花岗岩等黑、白灰色的石材,形成简约、时尚、现代感;最后,还可以采用有毛石、水墨石等动态的石材,将番茄园的静态景观变成一个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景观。

不同的搭配效果都会营造出属于不同的风格和气息的景观。

四、置石的保养注意事项为了保持石材的整洁、美观和使用寿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定期进行清洗。

石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污迹和歪曲烦扰,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保持其整洁、美观。

园林置石的作用

园林置石的作用

园林置石的作用一、引言园林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园林中,石头不仅是一种装饰材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园林置石具有多种作用,本文将从美学、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美学作用1. 点缀景观园林置石可以点缀景观,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不同形态、大小、颜色的石头可以构成各种形态的山水景观,如山峦、峡谷、溪流等。

这些景观与植物相互映衬,形成了自然而又富有艺术感的环境。

2. 增强空间感园林置石可以增强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在空旷的场地上设置大型岩石或奇形怪状的小型岩石群,可以使场地显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同时,在景区内设置透明玻璃桥或栈道等设施时,配以巨大奇石,则会使游客感到身处于一个神奇而又惊险的环境中。

3. 体现造园主题园林置石可以体现造园主题。

在不同的园林中,置石的数量、形态和布局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主题和意境。

例如,在山水园林中,设置大型岩石并配以假山、水池等景观,强调山水之美;而在庭院式园林中,则强调雅致和精致。

三、文化作用1. 传承传统文化园林置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将自然景观与文化符号相结合,以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敬畏之情。

园林置石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通过对岩石形态、纹理和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构建出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景观。

2. 弘扬国粹艺术园林置石是中国古代艺术之一。

在古代,人们喜欢用岩石来表达自己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感悟。

这种艺术风格被称为“山水画”。

园林置石正是这种艺术风格的延续和发扬。

通过园林置石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四、环境作用1. 增加景区氧气含量园林置石可以增加景区的氧气含量。

岩石表面有许多小孔和裂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新鲜的氧气。

因此,在景区内设置大型岩石或岩石群,可以增加景区的氧气含量,提高游客体验感。

2. 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园林置石可以改善景区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包括:
1. 位置选择:选择石头的位置要考虑整体园林布局,石头的形状和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景观的重点。

2. 石块的布局:石块的摆放要有层次感,可根据石块的大小、形状和色彩来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的景观效果。

3. 石块的安置方式:可以采用立石、切石、贴石、堆石等方式来安置石块,使之更加稳固和美观。

4. 石块与植物的搭配:石块与植物的搭配要考虑到彼此的比例、色彩、形态等方面的协调,使之相互衬托,形成和谐的园林景观。

5. 石块的雕刻和加工: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对石块进行雕刻和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感和个性化。

6. 石块的植入和固定:石块要植入到地面,并通过固定设施如水泥、钢筋等固定,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7. 石块的照明:可以利用照明设施来照亮石块,增强夜间的观赏效果,使园林在夜晚也具有艺术感。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技法在于选择合适的位置,合理布局,搭配植物,进行加工和固定,以及利用照明等手段,使石块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美感。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山石组合体的美。

置石体量较小,不具备完好的山形特征,主要以欣赏为主。

〔一〕置石的设计形式根据造景作用和欣赏效果方面的差异,置石可有特置、孤置、对置、群置、散置和作为器设小品等几种布置方式,如图为置石的四种方式〔a〕特置;〔b〕孤置;〔c〕对置;〔d〕、〔e〕山石器设1.特置:将形状玲珑剔透、古怪奇特而又比较罕见的大块山石珍品,特意设置在一定基座上供欣赏,这种置石方法就叫特置。

图为园林石的特置2.孤置:孤立独处地布置单个山石,并且山石是直接放置在或半埋在地面上,这种石景布置方式是孤置。

孤置石景与特置石景主要的不同,是没有基座承托石景,石形的罕见程度及山石的欣赏价值都没有后者高。

3.对置:两个石景布置在相对的位置上,呈对称或者对立、对应状态,这种置石方式即是对置。

两块景石的体量大小、姿态方向和布置位置,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

前者就叫对称对置,而后者那么叫不对称对置。

图为园林石对置4.散置:以假设干块山石布置石景时“散漫理之〞的做法,即布置成为散兵石景观。

其布置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山石的分散、随意布置。

图为园林石散置5.群置:又称“大散点〞。

假设干山石以较大的密度有聚有散地布置成一群,石群内各山石互相联络,互相照应,关系协调,这样的置石方式就是群置。

在一群山石中可以包含假设干个石丛,每个石丛那么分别由3、5、7、9块山石构成。

一个石丛实际上就是一组子母石。

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南山西路山坡上,用房山石“攒三聚五〞,疏密有致地构成群置的石景,创造出比较好的地面景观,可以算是成功之作。

不仅起到护坡固土,减轻水土流失用,而且增强了山地地面的崎岖不平感和嶙峋之势。

图为园林石群置6.山石器设:用自然山石作室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如作为石桌凳、石几、石水钵、石屏风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造景效果。

这种石景布置的方式,即是山石器设。

作为一类休息用的小品设施,山石器设宜布置在其侧方或前方有树木遮荫之处,如在林中空地、树林边缘地带、行道树下等,以免因夏季日晒而游人无法使用。

园林假山置石施工工艺

园林假山置石施工工艺

二.抱角和镶隅
对于外墙角,山石成环抱之势紧包基角墙面,称为抱角;对于墙内角
则以山石填镶其中,称为镶隅。
三.粉壁置石
以墙作为背景,在面对建筑的墙面或相当于建筑墙面前基础种 植的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有称 “壁山”的。
四.廊间山石小品
在成曲折回环的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 可以用山石小品“补白”,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石景本身处 理亦精炼,一块湖石立峰,两丛南天竹作陪衬。
(5)“尺幅窗”和“无心画” 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 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景人画。称为“无心画”。以“尺幅 窗”透取“无心画”。 (6)云梯 云梯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既可节约使用室内建 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
第三节 假山结构
假山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基础、山体和山顶三大部分。假山结构设计的任务, 就是要解决假山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并使假山各部分构造成为假山整体。
六.山石器设 用自然山石作室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如作为石桌凳、石几、石 水钵、石屏风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造景效果。这种置石布置的 方式,即是山石器设。
二、置石的环境处理
置石的环境要素,主要有水体、场地、建筑、植物等。
1.与水体的结合 在规则式水体中,置石可布置在池中,置石(如单峰石)的高度应小于水池
二、置石 : 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 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置石主耍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 的作用,体量较小而分散。
假山设计的理论依据很多,尤其是一些古代山水画家的理论里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假山的施工也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不单单从受力分 析上能满足山体的稳定,更重要的假山里石的艺术效果。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概述园林假山、叠石、置石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运用不同形态、纹理和颜色的石材,结合自然景观和植被,打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

本技术方案将详细介绍园林假山、叠石、置石的施工工艺与方法。

二、材料准备1.石材选择:选用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天然石材,如花岗岩、石灰岩等。

2.砂石选择:选用颗粒度合适的河沙和石粉。

3.混凝土: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

三、施工步骤1.基础施工1.1划定假山、叠石、置石的区域,并清理出草皮和表土。

1.2按照设计要求,用砂浆或钢筋混凝土修筑基础,以确保假山、叠石、置石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3在基础上修筑园林水池(如有)。

2.假山施工2.1在基础上铺设一层防水材料,以保护水池。

2.2使用胶凝材料将底座石和假山石固定在一起,形成假山的主体。

2.3根据设计要求,将胶凝材料涂抹到底座石和假山石的接缝处,使其看起来更自然。

2.4根据设计要求,用水泥砂浆填充假山内部,然后用木棍或铁丝在其内部形成空腔和通道。

2.5等水泥砂浆干燥后,用小工具修整假山的表面和边缘,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

3.叠石施工3.1根据设计要求将石材进行分类,并根据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差异进行排列。

3.2先铺设一层砂石,然后再将石材依次置放在其上,注意保持石材之间的间距和均匀性。

3.3用适量的砂浆将石材进行粘合,并在石材的背面填充砂浆,以增加稳固性。

3.4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利用木质支撑物或钢筋等增加叠石的稳定性。

3.5先由专业人员拼接好大块石材,再由普通工人进行小块石材的填充,以确保施工质量。

4.置石施工4.1根据设计要求,在所选的区域先用浅层砂浆铺设一层砂石。

4.2在砂石上将石材逐个置放,并用适量的砂浆或胶凝材料进行固定。

4.3在置放石材时,要注意造型的合理性和美观性,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动感的景观效果。

4.4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木质支撑物或钢筋等增加石材的稳定性。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1]。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1 置石的人文作用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1.2 置石的使用作用1.2.1 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

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

1.2.2 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例如苏州留园东花园的“冠云峰”以及上海豫园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都是自然式园林中局部环境的主景,具有压倒群芳之势。

周围的配景置石起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1.2.3 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1.2.4 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1.2.5 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

1.2.6 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1)作铭牌石(也叫指路石);(2)作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3)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4)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浅谈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

浅谈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

浅谈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中,置石也是一个非常常见而重要的元素。

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效果,还能使园林更加自然,营造出不一样的景致。

在园林中置石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

一、营造自然氛围园林中常用的置石方式有山石、假山、石桥等等。

这些置石的作用既可以是美化园林,又可以让园林更加自然。

由于置石有着天然的纹理和形态,可以模拟出大自然的效果,使人们在走动的时候感到更加舒适和放松。

此外,在园林中摆放大石头,也能够让人们在走过去的时候触感到它的质感,亲近自然。

二、引导路径置石在园林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作为标识和引导路径。

通过在适当的位置放置石头,既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也能让人们在行走的时候更加方便。

例如,在假山的周围,放置几块大小合适的石头,让人们在观赏时可以顺着石头的路线来看。

再比如,在园林景区的入口处、或是不同景区之间,放置高大、有特色的石头,就可以让游客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三、打造重点区域在园林景区中,往往存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区域,例如,法云古寺中的香火宝塔、梵鐘等,这些地方普遍都是寺庙、园林景观中的重点区域。

这时,可以选择在这些区域周围放置大型的置石作为装饰,突出其重要性,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四、与花草搭配在园林中,将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石头与各种植物、花草搭配起来,可以更好地烘托美景。

置石可以让花草更加明显,花草也可以让置石更加生动。

在花园中,可以将石头堆积成一个小山,让其成为一道景观线,配合花卉添上柔和变化的颜色,使整个园林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置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

它不仅可以起到美化效果,还能让园林更加自然,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场地。

除此之外,置石还能引导游客路径,对于景区的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一定要充分考虑置石的应用,根据场地的不同特点进行巧妙的设计和搭配,使园林更加优美而生动。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园林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瑰宝,是一种采用天然山石或人工石料按照一定的造景手法制成的人工山峦、小山丘或嶙峋山峰等人工景观。

假山能为园林增添自然山水之趣,让游人在随意漫步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此外,假山的建造手法也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将就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进行介绍。

一、工程制作假山的制作需要按照自然山体的形态、风貌来规划,确定其高、宽、厚等园林中使用生料制作假山,其基本原理是参照现有的山体形态和地形风貌,采用一定形式、方法和技巧,由筑石师傅按照原有生石的颜色、形状及纹理组合而成,然后装修配置使之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

一般制作过程如下:1.精选石料,选择石质纹理、色彩、外形等符合要求的石材。

一些天然石头或是经过加工、打磨后的石材都可使用;2.确定假山的形状、大小。

在形状断面或是模型上来规划将要造出的假山形状,计算大小,以便后续施工完成后与周边环境、景色相协调,与园林建筑相呼应;3.制作模型,按照规划的造型要求可以模拟出真实感的假山模型,并且根据模型来摆放验石;4.验石,通过查找与模型相似度较高的真石推算出通用的大小及数量等,并现场验石,若符合要求则安排使用;5.施工,构建假山的形状,包括架设、开凿、码石、填方、粘结等;6.配景,贴石、点睛、安装水池、流水等完成景观的配饰。

二、置石方法1.多层堆叠法多层堆叠法是假山造景常用的一种手法。

将较大的石块放在底层,较小的石块放在上层,逐渐在原型上堆叠而成。

最后用海绵和布条将各层石缝隙填补,并用水泥等材料固定。

2.穿插交叉法穿插交叉法是将大大小小的石块通过交叉塑造出类似山脉的形貌做法,需要注意前后左右、内外颜色、纹理、形状等方面的协调搭配,使假山整体的表现更具动感。

3.堆砌法堆砌法是将石块砌成连绵起伏的山峰,在石块的摆放上要注意在高低处的对比以及在颜色上的过渡。

不同的石材砌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在色彩、形态上要有所变化。

园林置石的作用

园林置石的作用

园林置石的作用园林置石是一种常用的造园装饰方法,通过选择、摆放和布局石头来营造出独特的景观效果。

园林置石在园林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添园林的美感,还可以给人们创造出与自然亲近的舒适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置石的作用以及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 打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美景园林置石能够在人工环境中打造出自然的景观,创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通过灵活巧妙地摆放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石头,可以使园林中的空间布局更加丰富多样,增添环境的层次感和变化。

置石可以模拟山石、溪流、瀑布等自然元素,使园林中的景观更具有自然的美感。

石头的质感和颜色都能带来独特的观感,使人们在园林中游览时感受到与大自然相似的美景。

2. 赋予园林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不同形状、不同质感和不同颜色的石头可以赋予园林不同的气质和风格。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根据主题和定位选择适合的石材,使园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例如,在日式园林中可以使用灰色、黑色或青绿色的平滑石头,营造出简约、平静的氛围;而在欧式园林中,可以选择质感粗糙、色彩鲜明的石头,打造出古典、浪漫的风格。

园林置石的不同应用能够使园林独具特色,增添景观的艺术性和个性化。

3. 增加园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园林置石不仅能够提升园林的美观程度,还可以增加园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摆放和固定石头,可以使其形成自然的界限和隔离,限制人员的活动范围,避免人为破坏。

同时,石头的质地和重量可以增加园林的抗风抗水能力,保证园林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稳定和安全。

在山坡、水池、湿地等地方使用大型石头进行固定,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水体泥沙淤积,还可以起到景观修复和生态保护的作用。

4. 赋予游人亲近自然的感觉园林置石可以使园林更加贴近大自然,给人们创造出与自然亲近的舒适感。

无论是通过选择具有与自然相似外形的石头,并将其布置成山石、溪流等景观元素,还是通过石头的质感和色彩与自然景观相呼应,都能营造出一种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感觉。

园林置石工程施工方案

园林置石工程施工方案

园林置石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园林置石工程是指在园艺景观中,利用各种天然石材或人工仿石材料,按照设计方案和构思意图,进行布局和景观塑造的工程。

其施工要求严谨、细致、注重自然与艺术的结合,以期打造出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园林景观。

本施工方案将详细介绍园林置石工程的施工流程、工艺方法、施工作业安全与保障,以及品质控制的相关内容。

二、施工前准备1. 工程资料审阅与分析: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审阅工程资料,了解设计意图、工程范围、石材种类、规格尺寸、施工要求等内容。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勘测、平整度检测、地基土质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2. 现场环境保护:确定施工范围,搭设围挡,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措施,避免施工对周边植被或地貌造成影响。

3. 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4. 机械设备检测:对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确保设备完好无损,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施工工艺与流程1. 地基处理: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进行地面的平整和压实处理,以确保石材铺设的稳固性和整齐度。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对天然石材或人工仿石材料进行分类、测量、切割和加工,保证材料的品质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 石材铺设: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对石材进行铺设和拼接,采用合适的粘结材料,保证铺设的稳固性和美观度。

4. 缝隙处理:对铺设完成的石材进行缝隙处理,采用适当的填缝材料填充缝隙,提高石材的整体美观度和稳固性。

5. 防护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园林置石工程进行防护处理,采用防护剂或防护涂料,增强石材的抗老化、防滑和抗污染能力。

6. 清理保养:完成铺设和防护处理后,对园林置石工程进行清理保养,保持景观整洁和完好,延长石材使用寿命。

四、安全与保障1. 安全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教育,督促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防护鞋、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园林置石的常见形式

园林置石的常见形式

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方面亦有多种类型,常见形式有孤置、对置、散置、山石器设、山石花台、与建筑结合放置联体石、塑石等等。

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置石吧!1、孤置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做成。

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

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

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大门入口的影壁石,小有1~9t,大则重达10~90t。

2、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2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

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房山石。

在现代园林中,我们喜欢在有标志性的路口对置摆放景石,起引导性功能并保护路口植物以免游人踩踏。

3、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

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

散置石体量一般都不会大,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大散点处理,既减缓了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

小散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的作法,显得深埋浅露,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

4、山石器设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

北海琼华岛"延南薰"亭内的石几、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园林景色更有艺术魅力。

5、山石花台山石花台在园林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挡土墙的功能性置石。

布置石台是为了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合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庭园空间和使花木、山石显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中常以山石做成花台,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竺等观赏植物。

花台要有合理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

对于花台个体,则要求平面上曲折有致,兼有大弯小弯,而且曲率和间隔都有变化。

简述假山与置石的功能作用

简述假山与置石的功能作用

简述假山与置石的功能作用假山与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它们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功能作用。

本文将以简述假山与置石的功能作用为标题,分别从假山和置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假山的功能作用1. 装饰作用:假山是园林中的一种装饰景观,它可以增加园林的美感和艺术性。

假山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造型,丰富了园林的景观层次,给人以美的享受。

2. 点缀作用:假山常常被用来点缀园林中的水景、花坛等地方,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它可以与水景相结合,形成瀑布、溪流等自然景观,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

3. 遮挡作用:假山在园林设计中常被用来遮挡一些不美观的建筑或设施,如电线杆、垃圾桶等,使园林更加整洁美观。

4. 隐蔽作用:假山可以隐藏一些园林中的设施,如喷泉、喷水池等,使其不会显露在外,给人以一种神秘感。

5. 纪念作用:假山有时也被用来纪念一些名人或事件,如在园林中建造一座以某位名人为主题的假山,以表达对其的崇敬之情。

二、置石的功能作用1. 点缀作用:置石可以增添园林的自然气息,使整个园林更加生动。

它可以与花坛、草地等景观相结合,形成一种自然的景观效果。

2. 起伏作用:置石可以通过高低起伏的方式,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引导作用:置石可以用来引导人们的步伐,指引游览路线。

在园林中设置一些石阶、石桥等,使游客可以顺利地游览整个园林。

4. 稳定作用:置石可以用来稳定土壤,防止土壤流失。

特别是在一些山坡地或河岸边,通过置石可以加固土壤,防止土地滑坡或冲刷。

5. 纪念作用:置石有时也被用来纪念一些名人或事件,如在园林中设置一块石碑,以纪念一位历史人物或重要事件。

假山与置石在园林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它们不仅起到装饰和点缀的作用,还可以遮挡和隐藏一些不美观的设施,同时也能够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此外,假山和置石还具有引导人们游览和稳定土壤的功能,以及纪念名人和事件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用假山和置石,可以打造出美轮美奂的园林景观,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假山、叠石工程是指采用自然山石进行堆叠而成的假山、溪流、水池、花坛、立峰等工程。

置石工程的主要形式有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设等。

置石用的山石材料较少,施工较简单。

假山叠石或在重要位置堆砌的峰石、瀑布,宜由设计单位或委托施工单位制作1∶25或1∶50的模型,经建设单位及有关专家评审认可后再进行施工。

假山叠石选用的石材质地应一致,色泽相近,纹理统一,石料应坚实耐压,无裂缝、损伤、剥落现象;峰石形态完美,具有观赏价值。

1.假山、叠石基础工程假山、叠石基础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和安全规定,假山结构和主峰稳定性应符合抗风、抗震强度要求。

假山、叠石的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假山地基基础承载力应大于山石总荷载的1.5倍;灰土基础应低于地平面20cm,其面积应大于假山底面积,外沿宽出50cm。

(2)假山设在陆地上,应选用C20以上混凝土制作基础;假山设在水中,应选用C25混凝土或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砌石块制作基础。

根据不同地势、地质有特殊要求的,可做特殊处理。

2.假山、叠石主体工程假山、叠石主体工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体山石应错缝叠压,纹理统一。

叠石或景石放置时,应注意主面方向,掌握重心。

山体最外侧的峰石底部应灌注1∶2水泥砂浆。

(2)假山、叠石和景石布置后的石块间缝隙,应先填塞、连接、嵌实,用1∶2的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勾缝应做到自然平整、无遗漏。

明缝宽应不超过2cm,暗缝应凹入石面1.5~2cm,砂浆干燥后色泽应与石料色泽相近。

(3)跌水、山洞的山石长度应不小于150cm,整块大体量山石应稳定,不得倾斜。

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不小于悬挑重量的2倍,压脚石应确保牢固,黏结材料应满足强度要求。

辅助加固构件(银锭扣、铁爬钉、铁扁担、各类吊架等)承载力和数量应保证达到山体的结构安全及艺术效果要求,铁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

(4)假山山洞的洞壁凹凸面不得影响游人安全,洞内应有采光,不得有积水。

现代园林中的置石景观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中的置石景观应用分析

现代园林中的置石景观应用分析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山体局部的组合,它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置石石材的种类、选石的原则、置石与其他造园要素的组景等方面,分析了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造景手法。

一、现代园林置石的作用和使用要点园林置石用石材料少,篇幅不大,结构简单,对施工技术没有专门要求,但要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少质高却非易事。

在现代园林中,很大部分都运用置石这种造景手法,通过置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置石的人文作用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赋予石拟人化的特征。

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像珠海渔女峰的渔女献珠石雕即诉说着南海龙王的女儿在珠海治病救人与人神之爱的渔女传说。

2、置石的使用功能2.1、造景功能在现代园林中,置石的使用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广州会展公园同心桥旁,在水边放置三五块石头,配以蒲草、水生植物等,形成轻松、自然的景色;公园主入口主景石,既点出了公园主题,又具有压倒群芳之势;第十七届园博会“云山鸣泉”作品,置石与叠水结合,既可减缓水流冲力,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用置石营造玫瑰专类园,画龙点睛,和谐自然。

置石与园林各要素组景,充分体现了置石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的作用,其变化无穷,样式之多,不胜枚举。

2.2、实用功能某度假村用石堆成水中小岛,块石汀步供游人跨越水面,池底卵石在水面产生涟漪,景色亲切怡人;广州会展公园内驿站旁置石作室外洗手盆,具有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驿站空间充满自然气息。

3、与古典园林假山置石的传承过渡现代园林在继承古典园林中一些优秀的掇山叠石理论时,必须用分析的态度、批判的眼光予以考察、鉴别、挑选、剔除。

新时代要建造符合现代精神风貌的新颖园林,对于不合时宜的理论、作品,应予以批判和抛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

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

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因而,置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风格特色、发展趋势,探索现代园林中置石的新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对置石能够继续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园林有着现实的意义。

1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1]。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1 置石的人文作用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1.2 置石的使用作用1.2.1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

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

1.2.2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例如苏州留园东花园的“冠云峰”以及上海豫园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都是自然式园林中局部环境的主景,具有压倒群芳之势。

周围的配景置石起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1.2.3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1.2.4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1.2.5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

1.2.6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1)作铭牌石(也叫指路石);(2)作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3)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4)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凳、石栏、或掏空形成种植容器、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5)利用山石营建动物生活环境,如动物园用山石建造猴山,两栖动物生活环境;(6)作为名木古树的保护措施或树池。

1.2.7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常见以下几种作用:(1)山石踏跺和蹲配;(2)抱角和镶隅;(3)粉壁置石;(4)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5)漏窗、门洞透景石;(6)云梯。

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

1.2.8用山石营建岩石园、日式枯山水园或岩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专类园。

2 现代园林中置石的布局要点置石运用的山石材料少,结构简单,如果置石得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置石的布局要点有:造景目的明确、格局谨严、手法冼炼、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比例合宜、假中见真、片石多致、寸石生情。

3 园林置石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3.1特置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

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

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

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常石前“有框”(前置框景),石后有“背景”衬托,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3.2对置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

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

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3.3散置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

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

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

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

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

立面组合要力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的自由。

3.4群置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布置称为群置或称聚点、大散点。

群置常布置在山顶、山麓、池畔、路边、交叉路口以及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与特置山石结合造景。

群置配石要有主有从,主次分明,组景时要求石之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石的间距远近不等。

群置有墩配、剑配和卧配三种方式,不论采用何种配置方式,均要注意主从分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4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及发展趋势4.1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现代园林主要指首先在工业化国家发展起来的,与现代城市结构、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园林。

它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极端人工化所产生后果的一种平衡或补偿,是城市土地的一种利用方式,实现了创造者与使用者的同一。

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

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有性,且以自然、生态为主导的园林势必将代替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园林。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迅速扩大,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工业化带来的后果,反思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净化城市空气,减少人工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以利于人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园林建设可以缓解上述环境压力,因为园林建设可以优化环境质量,建立生态健全的环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园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园林。

园林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少用硬质景观。

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在现代园林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但由于置石组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

因此,它在现代园林中也具有重要的构景作用。

所以,置石也应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置石。

置石常结合植物、水体、建筑、道路与广场、地形组成各种园林景观。

常见的应用例如(1)置石作为主景,在环境中被赋予一定的目的和感情色彩,使置石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人们观赏;(2)置石还可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引导游览路线,丰富景观层次;例如用石做踏步、汀步,具有划分空间、丰富地面、水面景观和引导游览路线的双重功能;(13)置石与植物组景,用石来填充植物下部或围合根部,或用石衬托优美的树姿,二者互为补充,本来呆板、僵硬的山石线条在植物的点缀、映衬下,亦显得自然随意,富有野趣;(4)置石与水体组景,配以佳树,树木使石与环境融为一体,石块在植物的点缀下随意自然,水体在浑厚的石块衬托下更显轻盈、活泼、明澈,水石相依的幽静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置石与园林各要素组景,其变化无穷,样式之多,不胜枚举。

从各地园林优秀的置石作品看来,现代园林置石存在一些共同的风格与特点,可试概括为以下几点:4.1.1山石的选用及布置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因形就势,目的明确,追求与环境谐调,注重表现自然野趣和朴实的审美效果。

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纯净,朴实无华,巧布于环境中,可增添园林中质朴自然的气息。

4.1.2用石简洁,择要处而置,提倡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反对大堆大砌及“满铺”。

山石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虽“无园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点点缀、提示、寄托、补充,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昂升,失去造园生态意义。

4.1.3置石形式“置”多于“叠”,石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竖向的叠、垒。

4.1.4置石追求神似,也擅于拟形象物,增添情趣与活力。

4.1.5置石造景在空间上表现简洁、明朗,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的结合。

例如斜坡上做不规则排列的置石可打破规则的地平线,使地形有起有伏感,增加坡地景观,并有道路的功能和护坡作用。

4.1.6置石注重意韵和情调的表现。

常在大范围、大面积的植物造景或以植物造型为主的环境中点缀置石,创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观。

4.1.7因地制宜的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

4.1.8置石常利用其名称、题刻,或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活动相结合来造景,创造意境,使人们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引人遐思。

4.2 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置石缺乏像古典园林假山置石那样系统化、程式化的理论,但现代园林置石可以继承古典园林中一些优秀的掇山叠石理论。

但是在继承的同时,必须用分析的态度、批判的眼光予以考察、鉴别、挑选、剔除。

对于不适应于新时代、新世纪文化成分、审美习惯的理论、作品,应予以批判和抛弃。

新时代要建造符合现代精神风貌的新颖的园林。

在现代造园中,有一个时期出现了堆假山、置石的热潮,不论大小城市、平原、山区,也不管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单位,只要进行园林建设,必堆山、点石,这些假山置石呈现出明显的人工痕迹,给人感觉是刻意生拼硬凑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