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明确提出:“建设‘必修+选修’的课程体系,……实施机制灵活,具有开放性,要有利于学生兴趣、需求、和智能的多样化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名言:“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而当教师把学生的兴趣唤起之后,学生便又被“兴趣”导向突破课本约束的课外广阔天地,去涉猎更广博的知识,一直向那学问的海洋遨游。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和意志,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目的明确了,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又会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加深对这一学科目的意义的认识,从而形成更为明确的目的,促使其更加自觉地学习,产生搞好学习的动力与智慧。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兴趣的有无或大小,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巩固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就难怪有人要把兴趣称为知识的最好老师了。

我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不论是跟班教学,还是接“新头”班教学,始终抓住“兴趣”不放,而且从多方面去抓,常抓不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基本做法是:

一、以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每接手一个班的语文课,我的第一堂课是“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大谈语文学习的工具作用,列举大量事实说明,学好语文与学好其他各门学科,乃至行行业业、方方面面的密切关系,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的事例,来说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目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文学习好坏,直接影响人生价值――贡献的自我实现的道理。

二、以语感情趣求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正确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高水平的教学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实践证明:严肃呆板的语言是激发不了学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接受的。而充满情趣的课堂语言,在语言的语文信息上叠加一层审美信息,用以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就会产生兴趣,

并在情感上与之接近,产生情感共鸣,产生情绪动力。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了,而且对教师从心里信赖、尊重、亲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往往在无意有意中增强,不仅容易接受知识,不感疲劳,而且印象深刻。我在教学中很注意语言的修养,除了要简明、准确、鲜明外,还要具有强烈的形象性。凡是课本里有形象的东西,都用直接“再现法”,而不用间接“转述法”。尽可能把课文里的艺术境界、艺术形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艺术享受中获得知识,接受熏陶。

三、以新颖变化引兴趣

首先,千篇一律,固定模式的教学不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注意以新颖变化引导学习兴趣。语言要具有明显的节奏感。随着讲授的内容不同,教师内心的情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语速的快慢急缓、语音的轻重强弱、语句的断连疏密、语调的刚柔抑扬也发生变化,真正做到“音美”和“意美”相统一。教学语言的声调根据表述内容的不同,或势如破竹,或绵绵微于雨,或行云流水,或环环相扣,或促膝话旧、侃侃谈心,或严肃庄重,一字一顿,这样有起有伏、抑扬顿挫、铿锵自如的教学语言,学生听来悦耳舒心,全神贯注,心领神会,乐于接受,其教学效果自然不比一般了。

其次,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新颖有趣。语文教材里的课文不可能都有趣,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这些知识又是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要使学生乐于学习这些知识,我运用变化有致、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过程兴趣化。例如,我在讲《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这篇知识短文时,就没有按部就班先讲概念,再举书上的例子,而是先将收集到的学生的错别字按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归类,进行小测验,以引起学生对这篇教材的注意。然后,从这些例子入手,再讲定义概念,接着又举了许多常用的而学生最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只见学生一会儿凝神静心听,一会儿急匆匆翻字典,一会儿刷刷地记笔记。这堂课,“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再次,要善于用各种情态和姿势的变化帮助讲话。姿势,包括手势、体态及面部表情,这些是辅助教学语言的重要手段,能表达情感、烘托气氛。例如,我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一边读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边自己配合面部表情,神情黯然地低头走着。一边讲读“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西天的云彩”,一边依依不舍地慢慢挥手向亲朋好友、向康桥作告别状的动作。这些表示情态、表达情感、烘托气氛的动作,增强了气势,传达了诗歌的深远意境,收到了与语言配合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引起学生的注

意和兴趣,达到只能会意难以言传之妙的效果。

四、以知识引兴趣

语文老师大多数都认为说明文最难教。所谓“难教”,是指说明文不像散文那样以情感人,也不像小说那样以情取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毋庸置疑,讲授说明文与讲授文艺作品是有所不同的,我在教学中“因体而异”。教散文、小说以“情”求趣,教说明文则以“知”引趣。说明文的主旨是向读者介绍某事物的知识,由于客观事物的千姿百态,反映在作品中的知识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就高一课本上的说明文而论,它们或以远古使其神驰,或以高邈唤起遐想,或以气势令其惊心,或以奇妙引起深思。讲授说明文要把握好三个环节,即讲――议――练。其中“议”是教法的重点。“议”是师生之间的共同活动,首先表现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提问去寻路探幽、解惑释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学记》)我的体会是:从揭示的因素入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和谐师生关系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亲其师,信其道”。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必然能准确、精彩地传授语文知识,必须在语文的语言和文学艺术上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