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学.ppt

合集下载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3.采样面积: 常规监测时被采面积<100cm2时,取全部外表;被 采面积≥100cm2时取100 cm2。爆发流行时采样不受 此限。
4.结果判断: I、II类区域≤5cfu/cm2 III、IV类区域≤10cfu/cm2
无菌器械监测
1.采样时间:灭菌后存放至有效期内采 样。
2.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 拭子在被检物体外表往返涂抹,并随 之转动采样棉拭子,采样完毕后将棉 拭子投入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立即送检。
监测的目的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的爆发 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评价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主要内容
一、空气监测 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三、物体外表监测 四、灭菌物品的监测 五、消毒灭菌后内镜的监测 六、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七、口腔器械卫生学监测 八、本卷须知和科室要求
李静
3.结果判断:
外科手消毒≤5cfu/cm2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物体外表卫生学监测
1.采样时间: 常规监测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假设是爆发流行时
的环境卫生学监测,那么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 样。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采样方法: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外表往返涂 抹,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局部,将棉拭 子投入10ml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 小型物体那么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外表采样。
3.结果判断:灭菌器械应为无菌
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消毒、灭菌后,使用前。 2.采样方法:监测 采样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用无菌注
射器抽取50ml无菌生理盐水,从待检内镜活检口注入, 用一次性无菌采样拭子管从活检口收集,及时送检。内 镜活检钳、附件等采样参照无菌器械采样方法。 3.结果判断: 消毒后的内镜菌落总数≤20 cfu/件。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医疗设备消 毒情况
01
监测指标
监测医疗设备的消毒情况,包括消 毒剂的种类、浓度、消毒时间和消 毒方式等。
02
监测目的
确保医疗设备的消毒效果达到标准, 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04 监测频率与范围
定期监测与临时监测
监测频率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应定期进行, 以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质量。
监测范围
监测范围应包括医院内的各个区 域,包括病房、手术室、实验室 等,以确保所有区域的卫生质量 得到保障。
改进措施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环 境卫生水平。
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案
监测结果分析
对医院环
实施改进方案
落实改进措施,对医院环境进行持 续监测和评估,确保改进效果。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 措施,提高医院环境卫生水平。
提高医疗环境质量
监测目标
监测医院内各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如病房、手术 室、实验室等。
防止交叉感染
通过监测医院环境的微生物和污染物指标,有效预 防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提高医疗服务水 平
良好的医疗环境能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患者提 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02 监测方法
常规监测
持续改进与优化
监测结果分析
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 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为改进提供依据。
改进措施制定
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制定针对 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医院环境 卫生水平。
措施实施与效果评 估
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
进行评估,不断优化改进方案,
实现持续改进。
谢谢
汇报人:XXX
监测频率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许多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02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技术难题与挑战
01
当前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面临设备落后、标准不
统一等问题,亟需技术创新突破困境。
新技术应用与研发
02
未来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远程监控、智能传感
器和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
行业标准与规范
03
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
培训内容
包括医院环境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监测技术、采样 方法、实验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核、实际操作等方式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效果 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合格的专业水平。
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从具有 代表性的采样点进行收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和 统计,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监测效果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提高监测质量。
02 改进措施
医院环境卫生学 05 监测的挑战与展

面临的挑战
技术挑战
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环境卫生领
域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01
社会认知度
在大众和相关从业人员中提高医院环
境卫生监测的重要性与意义。
03
经济压力
由于资金不足、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
典型案例分析
监测实践
介绍医院环境卫生学 监测的具体实践方法, 包括采样点的选择、 监测项目的确定等。
成功案例
介绍医院环境卫生学 监测的典型成功案例, 通过具体数据和效果 分析,展示监测实践 的价值和意义。
监测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
01 监测效果评估
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进行效果评估,包括 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
对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 统计、分析和比对,找出潜在的
问题和隐患。
监测结果的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对医院环境卫生 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
措施。
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追踪
问题的发现
在定期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中,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 现,并及时提出
问题的整改
对于监测中提出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及时整改,以 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重点物品如医疗器械、床单、毛巾 等
医疗器械 01
医疗器械在使用后可能携带病菌,因此需 要进行严格的卫生学监测,防止交叉感染。
床单和毛巾 02
床单和毛巾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也 是病菌容易传播的媒介,因此需要定期进 行卫生学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 04 监测的发现与处

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监测结果的分析
问题追踪
对于已经整改过的问题,需要进行持续追踪,确保 问题不再发生
监测效果的持 续改进
发现问题的处理
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监测技术的提高
持续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监测准确性和效 率,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医院环境卫生学 05 监测的注意事项
监测技术的趋势
未来,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信息化,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医院环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保障医疗安全。
谢谢
汇报人:XXX
目的和意义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可以评估医院环境中的卫生情况,包括空气、水质 和物体表面的微生物等,有助于减少感染、提高患者的健康和医务人员 的工作效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能及时发现医院环境 的卫生问题,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保障 患者的健康安全。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PPT73张)

环境卫生学及管理监测(PPT73张)

9cm直径平皿暴露规定时间后,收集培养皿
37.℃±1℃恒温箱培养48h后观察结果 记录每个平皿上的菌落数 计算结果(平均每平皿的军落数):.....≤4cfu/(15min.Ф9cm平皿) .........≤4cfu/(5min.Ф9cm平皿)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手术区: Ⅰ级 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少各外 推0.4m后 (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Ⅰ级 眼科专 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 小于1.2m; Ⅱ级 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少各外 推0.4m后 (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Ⅲ级 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 )的区域; Ⅳ级 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手术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
外科手消毒监测采样
2
(三)检测方法:
•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 振打80次,用无菌 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 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 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 的45℃-48℃的营养琼脂 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 待琼脂凝固,置36℃±1℃ 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二、紫外线灯监测
• 2003年11月1日,《紫外线杀菌灯》实施新的国家标准: GB 19258-2003。新标准对紫外线灯强度和寿命都提出 更高的要求。新灯管30w、40w辐照强度不同。 • 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试。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直管紫外线灯(30w)新灯管的 辐照度值在灯管下方垂直1m的中心处,应≥90uw/c㎡,使 用中的灯管的辐照度值应≥70uw/c㎡。低于此值应予更换。 • 辐照强度检测关键参数 • 1.镇流器(电感、电子、基准) • 2.电压 • 3.强度仪(253.7nm、检定)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ppt课件
4
一、医务要员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5
七步洗手法洗手2-3次后采样 (卫生手消毒) 手术室医务人员落实外科洗手和手消毒方法后采样 (外科手消毒)
6
7
采样方法正确吗?
8
9
10
11
结果判断
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 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 数应≤5cfu/cm2
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规范采集标本的意义: 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才准

3
采样前准备:
环境准备:物表清洁、消毒
物品准备: 检验科准备:培养皿,无菌试管、无菌棉拭子等
科室准备:无菌镊子、无菌剪刀、无菌棉签、无 菌手套、酒精灯、打火机、胶布、笔等
操作者准备:着装整齐、口罩、帽子、手套、
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方法
1
主要内容:
一、手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三、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方法 四、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监测采样方法 五、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方法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2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 监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寻
监测方法:
37
结果判断:
38
照射强度:
普通30 W新紫外线灯辐照强≥90μW/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μW/cm2为合格 30 W高强度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180 μW/cm2为合格 监测频率:新灯管使用前监测
使用中灯管半年监测一次。
39
六、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流程
40
41
42
20
监测方法
21
洁净手术室静态(空态)时空气采样方法(沉降法)

环境卫生学讲义ppt课件

环境卫生学讲义ppt课件
五、住宅卫生 1、研究住宅的设计、室内小气候、室内空 气污染、照明、噪声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2、制定卫生学要求和标准。 3、探讨在住宅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管理中 保证满足卫生学要求和卫生标准的技术措 施。
13
环境卫生的具体研究内容
六、城乡规划卫生 1、研究城乡规划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城乡规划中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和功能分 区,生活居住区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卫生学 要求。 3、城镇环境噪声的控制和合理的环境规划。
16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 1、环境污染可通过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等多种途径 对人体产生影响,作用对象是整个人群。 2、污染物多数是低剂量长时间接触,有的甚至是终身。 3、污染物对机体的危害作用比较复杂,既有局部刺激作 用又有全身性中毒反应,既有特异作用又有非特异作用。 有的作用不易被察觉,甚至产生远期效应。 4、环境污染可通过生物的或化学的作用发生转化增毒、 降解或富集,从而改变其原有的性状、浓度和毒性,产生 不同的危害作用。要注意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10
环境卫生的具体研究内容



三、饮用水卫生 1、研究由于饮水引起的 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饮水生物性污染 与介水传染病的关系,化学污染造成的化 学性中毒。 2、制订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的理论依据、 原则和方法。 3、探讨城乡给水各个环节的卫生学要求和 技术措施。
11
环境卫生的具体研究内容

14
环境卫生的具体研究内容
七、环境质量评价 1、通过环境卫生监测,可以了解一个地区大 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污染状况,污 染的范围和程度。 2、根据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对照相应的卫生 标准对单个或多个环境因素的综合质量进 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环境卫生学(5.1)--5.饮用水卫生.pptx

环境卫生学(5.1)--5.饮用水卫生.pptx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指定依据 (3)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 均为限值
硫酸盐:轻泻作用,异味,250mg/L 溶解性固体:苦咸味。1000mg/L 总硬度: 碳酸钙计,450mg/L 耗氧量:3mg/L 挥发苯酚类:恶臭,0.002mg/L 阴离子洗涤剂: 泡沫和异味,0.3mg/L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指定依据 2.非常规指标: (1)微生物学指标:2项。 (2)毒理学指标:39项;除10项无机物外皆为有 毒有害的有机物,如氯乙烯、苯化合物、藻毒素、农 药、氯化消毒副产物等。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3项。
二、生活用水量标准
“用水量”在居民区是指每一每天消耗的平均水量, 在工业企业是指每一职工每天的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 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是指一年中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 用水量。最高时用水量是指最高日内最高小时的用量。 在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日变 化系数(kd),在最高日内,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 用水量的比值称时变化系数(kh)。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二)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及其指定依据
(2)毒理指标 均为最高限值 硝酸盐:硝酸盐氮10mg/L 三氯甲烷(氯仿):更严格,0.06mg/L 四氯化碳:肝细胞癌风险增加,更严格,
0.002mg/L 溴酸盐:0.01mg/L 甲醛:0.9mg/L 亚氯酸盐:0.7mg/L 氯酸盐:0.7mg/L
二、饮用水的其它健康问题
1.藻类及其代谢产物对健康的危害 (1)海洋赤潮藻类毒素: 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 、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 、西加鱼毒 (2)淡水藻类毒素: 肝毒素、神经毒素、皮肤毒素 (蓝藻)微囊藻毒素(MC)危害:①急性毒性: 肝损害、接触后患皮炎、眼过敏(游泳)、胃肠炎 ②慢性危害:肝癌 2.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微囊藻毒素 限值为0.001mg/L

《环境卫生学监测》课件

《环境卫生学监测》课件

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和可能对人类健 康造成的影响。
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和可能对人类健 康造成的影响。
空气质量监测是指对大气中的 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和可能对人类健 康造成的影响。
水质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CONTENCT

•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 • 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 • 环境卫生学监测应用 • 环境卫生学监测展望
01
环境卫生学监测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评价和预测,以评估其对人类 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改善。
土壤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壤污染 状况,为土壤环境管理和土壤污染治 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障农产品安 全和人类健康。
噪声监测
噪声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噪声 进行检测,以评估噪声对人类
生活、工作和健康的影响。
噪声监测的指标包括声音的强 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噪声监测的方法包括声级计测 量和遥感监测等。
噪声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噪 声污染状况,为噪声管理和控 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保障人 类生活和工作的安静环境。
目的
环境卫生学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 预测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
监测的重要性
保障人类健康
环境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环 境卫生学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环境问题,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PPT

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及意义-PPT
7
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部门
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 监测部门: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 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 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8
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频度
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
30
二、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31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1、物品准备: (1)衣帽整齐、戴帽子口罩。 (2)准备物品:采样化验单、5×5cm标准灭菌规格板、装有
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无菌棉签、酒精灯、 火柴、试管架、标记笔、无菌剪刀。
室(二更)清洁走廊
/m3)
28
结果判定3、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Ⅱ类)
•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 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血液病病区
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
29
结果判定4:环境细菌菌落总数标准 (Ⅲ、Ⅳ类)
•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 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 (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 诊及其病房
32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2、采样要求 (1)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
行采样。 (2)根据物体表面是否规则,采取规格板或直接涂擦采样。 (3)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擦采样。
33
34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3、采样方法: (1)点燃酒精灯。 (2)用5cm×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ppt

医院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ppt

环境 范围 类别
空气平均菌落数a
CFU/皿
CFU/ m³
Ⅰ类 洁净手术部 环境 其他洁净场所
符合GB50333要求 ≤4.0(30min)b
≤150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导管室、 ≤4.0(15min) 环境 新生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
烧伤病房、ICU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
➢ 必须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 进行 生物和化学的监测。
➢ 使用中的消毒剂国家卫生标准:皮肤黏膜消毒液细 菌菌落总数应≤10cfu/ml;其他使用中的消毒液细 菌菌落总数≤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三、消毒剂的监测
化学监测要求
应该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 含氯消毒剂:应该每日监测浓度,并做好记录;消毒剂使用
3.17. 15 原则执行)检测致病菌(金葡、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 消毒液染菌量( cfu/ml)=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50
三、消毒剂的监测
生物监测
检测方法:
B、倾注法:
➢ 用无菌吸管吸取消毒液1.0ml,加入9.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采 样管中混匀;
➢ 分别取0.5ml放入2只灭菌平皿内,加入已熔化的45℃-48℃ 的营养琼脂 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
❖ 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 对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 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 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 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重要措 施。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ppt课件
腔镜监测方法
质控标准: 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 20 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内镜:应无菌生长 计算方法 消毒后腔镜细菌菌落总数(cfu/件) = 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
医院环境监测的目的
为啥要进行病原微生物监测 监测是评价消毒效果的手段。 评价: 1. 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工艺监测) 2. 消毒药剂是否有效 3. 消毒方法是否合理 4. 消毒效果是否达标
注意事项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 安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30min 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有灰尘、油污等随时擦拭。
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医院空气消毒与监测
空气净化方法
1
通风
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3
空气洁净技术
6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4
紫外线消毒
5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7
化学消毒法
通风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2
4
7(3+4)

准洁净 手术室
300000级
5
5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 取100cm2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 PPT课件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卫生学)  PPT课件
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功能:可进行水循环 。当某种水体(如河
水)受到污染,污染物也将会通过水循 环而 进人大气、土壤、食物和人体。 水圈中海水占97.41%,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
0.2%左右,其中部分已遭到污染。饮水短缺已
成为世界的严重危机。
ppt课件
5
(三)土壤岩石圈
• 地壳主要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层构成。 • 岩浆岩化学组成以Si02为主。 • 沉积岩含H20和C02量较多。 • 各地区岩石类型不同,对地下水有很大的影响。 • 土壤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量-效应(dose-effect)关系 随着环境 有害因素剂量的增加,它在机体内所产生的 有害的生物学效应增强,这称为剂量-效应 关系。它表示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 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剂量-反应(dose-response)关系 是指 随着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 个体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 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这是 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后,机体反应的一 般表示方法。
ppt课件
8
生态系统特点: 1.大小不等
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都可以组成一个生 态系统 。例如池塘、森林、湖泊、城市、矿区 都是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即生物圈。 2.组成复杂 任何生态系统都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无机界组成。 3.可进行良性循环 植物、动物及它们的废物都可以作为别的生物 的食物被利用。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没有纯 粹的废物。
环境与健康的 关系
ppt课件
1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一)环境
1.定义 是与主体相关的周围因素的综合
体,从医学角度研究环境主体是
人,环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