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圈教学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主学习理论

学生自由挑选阅读书籍 学生自发组成合作小组 学生自主选择角色 学生自行安排讨论议题
(二)合作学习理论
基于相同书本选择的小团体 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参与讨论 定期开展阅读讨论会
(三)读者反应理论
四、文学圈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一)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体裁不论,但 必须包含动作、悬念、对话、幽默以及争议性的 内容,人物描写栩栩如生
(一)所需时间较长 (二)各讨论组进度不一 (三)教师负担加重 (四)选材问题的困惑 (五)纪律组织不容易
6.阅读技巧与延伸学 习
7.学习成果评价方式
着重在字、词及课文原意的 理解,多为静态的阅读
多为有标准答案的笔试,老 师负责评价工作,重视பைடு நூலகம்试 成绩 被动的听命者,多顺从老师 的一切指示 积极的主控者,百分之百掌 控教室中的一切 师生间有疏离感,身份观念 强烈
除课文原意的理解之外,藉由角色扮演,鼓励学生 由不同角度来解读原文;读写并重之外,小组讨论 时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加强,阅读活动兼动、静态
进 度 安 排
选 择 书 籍
学生可以自由 选择书籍这些书 的风格与内容是 各异的
组 教师来组建小组 建 通常小组成员能力 小 相当 组 举 行 讨 论 书 面 反 馈 教师引导讨论或参 与其中一个小组的讨 论 学生们运用角色表 来指引他们的讨论 小组成员对文本中 的每一个章节都要做 出反馈 运用角色表为讨论 做准备
文学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王国均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它是一种什么方法?


摘要:“文学圈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 美国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它的引入与实践给语 文阅读教学带来了重大革新。“文学圈”倡导以 阅读为中心,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学生通过 “文学圈”所设计的阅读活动,发现自我,提升 自信,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与思维品质,成 为终身阅读的爱书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读者反应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 学生自由选择小组 阅读兴趣与爱好组成 小组中成员能力不一 小组 教师观察各小组的 讨论并给予促进推动 学生根据角色表中 的指令组织讨论 确定每周阅读要反 馈的数量 可以修订角色表 小组讨论自然进行,教 师观察其进展情况 小组可以根据讨论需要 修订角色表以使讨论顺 利进行 运用多种反馈形式(例 如:文字、图画等) 可以修订角色表或其中 的角色不全使用

摘要小神童
充 角 色 文本大神探 追踪小记者
负责对所阅读文本的梗概作简短报道 突出文中所叙重要事件部分
负责用流程表形式呈现故事发展情节、 时空背景及推展进度 以“主人公”的行踪为着眼点和切入 点 负责挖掘文中所介绍的故事 介绍作者的生平背景及写此文本时的 时代背景 收集任何与文本相关联的周边故事
评 教师评定为指导下 定 的学生自我评判
一些学生自行评定 全员式的学生自我评定 讨论结束后根据 讨论的全过程在评判中 1—2个标准评定等级 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
六、文学圈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之比较一览表 项目 1.阅读作品选定 传统阅读教学 老师决定 文学圈阅读教学 老师与学生共同决定
2.课堂主导控制
举办一个小型书展
确定一个推荐书单
(二)组成阅读小组
4-8人是每个小组的理想人数 预热活动(明确讨论规则)
•“如何处理文本中的生词”
•“怎样对圈中成员的意见与观点作出回应与反馈” •“选择什么样的话题进行讨论” •“讨论中怎样与同伴和谐相处避免纷争” 1916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三:民权初步(社会建设)》一文 中恳切而言:“夫议事之学,西人童而习之,至中学程度则已成为
第二之天性矣,所以西人合群团体之力常超吾人之上也。”
——《罗伯特议事规则》书评 “只有当学生以礼相待,学习才会在课堂上发生。” ——“克拉克和他的55条班规”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
(三)分配研讨角色
四个必备(关键)角色、四个附加(补充)角色
角色功能 角色名称
研讨会主席
角色职责
负责主持整个研讨会全过程 指导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进行分析 准备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 引导小组就整个文本进行交流而不过分关注 细节 负责把书本中有意义的文句、段落挑选出来 大声向同伴朗读这些段落、句子
(二)发轫契机
1982 年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小学教师卡伦· 斯密史 (Karen Smith) 的一个惊喜发现:学生们自发开展了一 种特殊而复杂的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 (三)专家提炼
哈维· 丹尼尔斯(Harvey Daniels)《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室里的呼声与选择 》(1994年)
负责把作品的情节用绘图方式呈现出来 使用图型、符号、或素描的形式 细心地绘图确保凸现与再现文本细节 在一张作业纸上绘图并且此图最好是彩色的

文艺指路人
键 角 色
连结小天使
绘图小天王
负责把故事内容与外部世界相连结 分析、比较、发现文内文外的关联性
单词小灵通
负责挑选陌生或重要的词汇 向小组成员阐明词汇的发音、意义及 特殊用法
一、文学圈教学法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
(一)理论土壤
肯尼斯· 古德曼(Kenneth Goodman)的“全语教学思想” 提出阅读是一个“心理语言猜谜游戏”。阅读已不是一个 字接一个字的文学编码过程,而是一种与文字互动,并将 此体验与先前所学到的经验相连结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 构意义的过程。 弗兰克· 斯密兹(Frank Smith):“儿童并不是为了要了 解文字而去学习阅读,他们是先努力理解文字,结果就学 会了阅读”。
《文学圈:读书会与阅读团体里的声音和选择》 (2002年)
二、“文学圈”与“读书会”的 异同
(一)共同点
都注重于以小组的方式讨论文学作品,都注重师生共评
(二)不同点
文学圈 读书会
学习场所
组织结构 学习内容 角色扮演
教室
紧密 多层面 有
不限场地
松散 文学的主题或象征分析 无
自我评价
有反思
无反思
三、文学圈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四)全球推广
欧洲、澳大利亚 亚洲(日本、我国国内以及港台) ——许正义等的研究“文学小圈圈”
哈维· 丹尼尔斯(Harvey Daniels) LiteratureCircles.com
Literature Circles Resource Center
《文学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里的声音和选择》 1994年
多元评量方式,由学生自行评价与教师评定,及小 组成员评价,重视整个阅读过程 活跃的参与者,对自己的学习有主导权,与学习团 队合作、责任分工 管理辅导者,权威角色淡化 老师也是一位共同阅读者,师是生的良师益友、学 生的行动受到重视
8.学生角色 9.老师角色 10.师生互动关系
八、文学圈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四)填写两种日志
(五)扮演讨论角色
(六)评价讨论成效
(七)组成新的小组
五、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进度安排一览表
初学者 时 间 安 排 3-6周时间 了解文学圈阅读的 过程 教师确定小组讨论 的时间、文学圈的大 小规模 小组通常一周聚会 一次,在讨论前进行 独立阅读 整个班集阅读同样 的书籍或章节 阅读的书籍由教师 选择 较有经验者 3-6周时间 发展对文学圈阅读的应 变能力 师生共同商议文学圈的 大小规模 师生聚会商议何时讨论 以及讨论的准备工作 小组通常一周聚会一次 ,但有时也会因需要而进 行调整 学生可自由选择一些书 籍但这些书内容要具有相 关性与趣味性 熟练者 3-6周时间 关注文学圈阅 读的复杂性 小组聚会商议 并自行决定何时 讨论以及讨论的 准备工作
3.上课方式 4.对阅读作品的见解 阐释 5.学生阅读行为
老师引导与控制
一对多人讲课 老师为唯一权威 虽然由老师规定阅读量,但 除非有考试,学生不会主动 阅读。实际阅读行为的发生 常为短暂的
学生主导与控制 老师从旁辅助
学生小组自行讨论 学生的个人见解受到高度的重视,老师的意见可供 学生参考,但并不是唯一答案 由研讨小组自行决定阅读量,各组可能进度不同, 但全班可共同制定一个特定日期来完成阅读。阅读 行为的发生是定量、分散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