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设计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教学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掌握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
2.了解酸、碱的概念及特点,熟悉 pH 值的计算方法。
3.明确 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掌握水的电离,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
2.熟悉酸、碱的概念及特点,掌握 pH 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和演示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辅助展示。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一、引言(5分钟)1.介绍电离的基本概念。
2.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酸、碱的应用使学生了解酸、碱的概念及特点。
二、水的电离(15分钟)1.电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
2.水的电离,并引出电离常数与 pH 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掌握电离常数的计算方法。
4.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电离常数的认识。
5.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水中加入少量酸和碱,依然保持中性。
三、溶液的酸碱性及 pH 值(15分钟)1.酸、碱的概念及特点。
2.酸碱反应的特征及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3.计算溶液的 pH 值。
四、pH 值与离子浓度(15分钟)1. pH 值的计算公式。
2. 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3.通过实例,练习 pH 值的计算。
五、实验演示(15分钟)1.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电离及 pH 值计算。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 pH 值与酸碱度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六、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再次强调电离常数与 pH 值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回顾了解到的内容,重新理清思路。
3.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此次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提高了教学效果,实验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电离及 pH 值的计算方法。
在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的语境下,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教授了与化学学科紧密相关的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值等知识。
2023年高三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反应和溶液的pH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2.掌握计算溶液的pH值的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个酸性和碱性溶液,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引导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的概念。
步骤二:水的电离反应1.向学生介绍水的电离反应,即H2O ⇌ H+ + OH-。
2.解释水的自离平衡,即水中既有游离的H+离子又有游离的OH-离子。
3.展示水的离子平衡图,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步骤三:溶液的pH1.向学生介绍pH的概念和定义,即pH = -log[H+]。
2.解释pH的定义,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解释pH表并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
4.进行pH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步骤四:巩固与评价1.组织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布置相关作业。
3.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教案二:水的电离与pH的计算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及其在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掌握计算溶液的pH值的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对开水和酸性溶液的观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中的差异,引导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的概念。
步骤二:水的电离反应1.向学生介绍水的电离反应,即H2O ⇌ H+ + OH-。
2.解释水的离子平衡图,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步骤三:溶液的pH计算1.向学生介绍pH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即pH = -log[H+]。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确定溶液的pH值,并进行计算练习。
3.引导学生思考pH值与酸碱性的关系。
步骤四:应用与巩固1.展示一组常见溶液的pH值,并让学生判断其是否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2.进行pH计算练习,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和分享学习成果。
步骤五:评价与扩展1.布置相关作业。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3.扩展讨论其他与pH相关的知识,如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pH。
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稳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稳。
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稳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专门重要的常数。
在25℃时,,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确实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浓度与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
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和,而是。
使学生了解溶液中浓度与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工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的含义,将与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7,介绍了有关的简单运算。
图3-8是对本部分内容的小结。
使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是为了实际使用时更简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大于1mol/L时,一样不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截了当用的浓度来表示,以教育学生应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法建议从水的电离平稳入手,把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的教学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从纯水是弱电解质,只能柔弱的电离动身,应用电离理论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
推导过程中应着重说明电离前后几乎不变的缘故,并将其看做常数。
然后由两个常数的乘积为常数而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
启发学生应用平稳移动原理,讨论温度对水的电离平稳的阻碍,进而得出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
关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是从电离平稳移动入手。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掌握水的电离的过程和离子产生的规律。
3.了解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原则和常用指示剂的作用。
4.掌握利用pH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5.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的电离和离子产生的规律。
2.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原则。
3.利用pH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和常见酸碱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思考“酸碱性是什么?”、“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判断?”等问题,并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介绍水的电离过程和离子产生的规律。
讲解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原则,包括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和酸碱中性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25分钟)3.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标有不同pH值的溶液,并将它们分别添加到几个试管中;准备好pH计和酸碱试纸。
3.2 实验过程让学生使用pH计测量不同pH值的溶液,并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使用酸碱试纸将溶液进行初步酸碱性判断,并与pH计的结果进行比较。
4.讨论(10分钟)让学生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探讨pH计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的优劣和注意事项。
5.总结(5分钟)总结讲解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判断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分析、搜集、总结关于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小组讨论、问题解答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酸碱指示剂实验、学生理解与回答问题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知识的掌握程度、交流与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高中化学优质课竞赛教案)
c(H+)>c(OH-)酸性
c(H+)<c(OH-)碱性
c(H+)=c(OH-)中性
作业:
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显什么性?
2、查资料找出量化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引入新课,板书: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值
水是怎样电离的呢?
结合自身对水组成的理解,阅读课本p52,思考并得出结论。
H2O H++ OH-
2 H2O H3O++ OH-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借助媒体增长知识。
投影:水的电离微观动画。
观察
确认水并不是完全电离的,电离出来的离子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
课题名称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课型
新课
课时
总2课时之第1课时
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c(H+)、c(OH-)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离子积的相关资料自学和数据查询,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2 H2O H3O++ OH-
H2O H++ OH-
2、特点
I、电离程度小,常温下,c(H+)=c(OH-)=10-7mol/L
II、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I、温度:升温可促进水的电离
II、浓度:加酸加碱可抑制水的电离
二、水的离子积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始终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它是一个温度函数,与溶液的溶质无关。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
第3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2H2O H3O++OH-,可简写成H2O H++OH-。
2.水的离子积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c(H+)与c(OH-)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的离子积,用K w表示。
(2)表达式:K w=c(H+)•c(OH-)25℃时,K w=1.0×10-14(3)影响因素:K w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温度升高,K w增大。
(4)适用范围: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水溶液。
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只要温度不变,K w不变。
【注】在不同溶液中,c(H+)、c(OH-) 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 -) 总是相等的。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增大。
(2)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程度减小,K w不变。
(3)加入弱碱阳离子或弱碱阴离子,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不变。
4.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例1.常温下,0.01mol/L 的盐酸溶液中,溶液中c(H +)、c(OH -)分别为多少?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分别为多少?解:酸溶液中,[]-14--101.0)(⨯=•=•+=+++)()()()(水酸水水酸OH c H c OH c H c H c K W()(水+H c 太少,可忽略) ① =+)(溶液H c L H c /0.01mol =+)(酸,根据K w 计算可得出,=-)(溶液OH c L OH c /mol 101-12-⨯=)(水②)(水+H c = L OH c /mol 101-12-⨯=)(水例2.常温下,0.01mol/L 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H +)、c(OH -)分别为多少?由水电离出的c(H +)、c(OH -)分别为多少?解:碱溶液中,[]-14-101.0)(⨯=•=•+=+-+-)()()()(水碱水水碱H c OH c H c OH c OH c K W① =-)(溶液OH c L OH c /0.01mol =-)(碱,根据K w 计算可得出,=+)(溶液H c L H c /mol 101-12⨯=+)(水②)(水+H c = L OH c /mol 101-12-⨯=)(水例3.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1×10-9mol/L ,求该溶液中的中c(H +)、c(OH -)分别为多少?解:L H c /mol 101-9⨯=+)(水 <L /mol 101-7⨯,说明水电离受到抑制作用,溶液为酸溶液或者碱溶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教案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3、通过水的离子积和溶液酸碱性等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水的离子积,溶液酸碱性和溶液pH 值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离子积 教学过程:引入:水是不是电解质?研究电解质溶液时往往涉及溶液的酸碱性,而酸碱性与水的电离有密切的关系。
那么水是如何电离的呢?精确的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地电离,生成H 3O + 和OH —: 板书: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H 2O + H 2OH 3O + + OH — 简写为:H 2OH + + OH —实验测定:25℃ [H +]=[OH -]=1710-⨯mol/L 100℃ [H +] = [OH -] = 1610-⨯mol/L 水的电离与其它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何异同? 不同点:水是“自身”作用下发生的极微弱的电离。
相同点:均是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提问:请学生计算水的浓度,1L 纯水的物质的量是55·6mol ,经实验测得250C 时,发生电离的水只有1×10-7mol ,二者相比,水的电离部分太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电离前后水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可以视为常数,常数乘以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K w 表示,即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板书2、水的离子积K w = c(H+)·c(OH—)由于250C时,c(H+)= c(OH—)= 1×10-7mol/L所以250C时,K w = c(H+)·c(OH—)=1×10-14(定值)(省去单位)提问:当温度升高时,K w如何变化?影响K w的因素是什么?(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000C时,K w = c(H+)·c(OH—)=1×10-1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Kw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
《第三章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的电离过程和原理,掌握水的离子性质和离子积常数的观点。
2. 学会应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理解pH值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解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电离过程,pH值的测定方法,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干系。
2.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离子性质和离子积常数,正确应用pH 计测定溶液的pH值。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械,包括pH计、试管、滴定管、试纸等。
3. 准备相关实验试剂,如水、酸、碱等。
4. 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水的电离实验、pH值测定实验等。
5.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高中化学课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包括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观点,掌握pH计的应用方法,学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过程包括以下环节: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水溶液,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引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观点。
2. 讲授新课:(1)水的电离:通过实验演示水的电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水电离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并介绍离子浓度和离子积常数。
(2)溶液的pH:讲解pH值的观点、计算方法和意义,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干系。
(3)pH计的应用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使学生掌握pH 计的应用方法,学会读取和记录数据。
(4)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介绍pH试纸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通过实例指导学生如何应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提供的试剂和仪器,检测不同类型的水溶液的酸碱性,并记录数据和结果。
4. 教室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教室讨论,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正确应用pH试纸和pH计,以及如何根据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精选3篇)
2023年高二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精选3篇)教案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的基本理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及其电离方程式。
2.理解溶液的pH值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掌握pH值与溶液酸碱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及步骤1.引入:师生对话,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我们小时候都学过酸雨的问题吧,你们了解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反应形成的。
”-老师:“对,而且这里涉及到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你们了解吗?”-学生:“知道一点,水会自己分解成H+和OH-,pH值是酸碱度的一个指标。
”2.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资料和示意图介绍水的电离和电离方程式,溶液的pH值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讲解水的电离:在适量的水中,水分子发生自离解反应,生成少量的H+与OH-离子。
-讲解水的电离方程式:H2O ⇌ H+ + OH--讲解溶液的pH值:pH值是溶液酸碱性质的指标,定义为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的负对数。
pH=-log[H+]-讲解溶液pH值的计算方法:根据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计算pH值。
3.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pH值计算。
-提供一道实例题目给学生:一个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为0.001mol/L,计算其pH值。
-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给出标准答案和计算步骤。
4.拓展应用:通过拓展应用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提供一道拓展应用题目给学生:如果将溶液的pH值从1降到2,H+离子的浓度变化了多少倍?-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给出标准答案和计算步骤。
5.总结归纳:归纳分析所学内容,做重点概括。
6.小结发展:师生互相交流,学生发表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与感悟。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资料-示意图-实例题目-拓展应用题目四、教学评价-课堂表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答题的准确性。
-小结回顾: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简洁准确的小结。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2、初步学会计算酸碱的pH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值的互算3、掌握pH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教学重点:有关pH的简单计算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有关pH的计算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什么叫水的离子积?影响水的离子积因素?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及pH的关系?溶液pH的计算?求0.1mol/L盐酸溶液中的[OH-]?(25℃)求0.1mol/LnaOH溶液中[H+]?②关于pH相同的酸(含强酸和弱酸)(1)溶液中c(H+)相等(填“相等”或“不等”)。
(2)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强酸 < 弱酸(填“>”或“<”)。
(3)耗碱规律:pH和溶液体积均相同的HCl、H2SO4、CH3COOH与碱完全反应时,消耗碱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CH3COOH 。
(4)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m , 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 ,但弱酸中c(H+)减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m 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
③pH的有关计算:(1)求酸或碱溶液的pH a·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2)求强酸或强碱稀释后的pH b·若为酸性,先求出c(H+)后(3)求混合溶液的pH 由pH =-lg{c(H+)}求pH①两种强酸(碱)混合若为碱性,先求c(OH—)后②强酸与强碱混合由K w = c(H+)·c(OH—)(4)pH+pOH=14 求c(H+),再求pH板书:三、有关溶液pH 的计算(一)强酸、强碱自相或互相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1)酸I+酸II [H +] = II I II I V V H n H n ++++)()((2)碱I+碱II [OH -] = II I II I V V OH n OH n ++--)()((3)酸I+碱II完全中和:[H +] = [OH -] = 1710-⨯mol/L 酸过量: [H +]= II I II I V V OH n H n +--+)()(碱过量:[OH -] = II I II I V V H n OH n +-+-)()((二)溶液酸碱性pH 计算经验规律(1)两强酸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小的+0.3(2)两强碱等体积混合 混合后的pH=大的—0.3(3)当按所给反应物质的量之比计算时,酸碱不论强弱,谁大谁过剩,溶液呈谁性。
《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水的电离过程以及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2. 掌握溶液pH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了解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水的电离过程及影响水电离的因素,pH值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理解溶液酸碱性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视频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水的电离实验。
3. 准备一些常见溶液,让学生进行pH值测量和记录。
4. 准备一些与溶液酸碱性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高中化学课程《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包括理解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概念,掌握测定溶液pH 的方法,以及学会运用pH值判断溶液酸碱性。
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水和酸碱性不同的溶液,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和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新课:(1)水的电离:通过实验展示水电离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水的离子性质和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2)溶液的pH:通过讲解pH值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用pH值判断溶液酸碱性,并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手操作测定溶液pH的仪器,学会如何准确测量溶液pH。
(3)应用举例: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理论题和实验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6. 拓展延伸:介绍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和学习。
高中化学-高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高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的电离及离解度2.酸和碱的定义3.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4.酸碱指示剂【教学目标】1.掌握水的电离及离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了解酸和碱的定义。
3.掌握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
4.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教学重点】1.水的电离及离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溶液的pH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教学方法】1.讲述与举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2.分组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课后预习,精读教材,在课上针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2.黑板板书3.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Step 1】知识梳理(5分钟)回顾高一学习的物质的三态、化学键的分类及性质,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Step 2】引入知识(10分钟)1.通过示意图,展示水分子的电离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水的电离及离解度,并简要介绍水的电离常数和离解度的计算方法。
2.简要介绍酸和碱的定义。
【Step 3】实验探究(20分钟)实验1:“溶解度对电离”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温度、离解度对电离的影响。
实验步骤及结果:将若干氢氧化钠加入纯水中,会出现明显的碱性,同时读取溶液温度,并记录离解度的值,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离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2:“溶液的酸碱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性的pH值。
实验步骤及结果:将一些常见的酸和碱的溶液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指示剂,通过对溶液颜色的变化,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应用及选择原则。
【Step 4】概念理解(15分钟)1.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pH的定义及应用,并介绍pH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2.通过实验结果和探究,让学生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定义。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说课稿 教案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教学目标】1、知道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2、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的关系。
【重点难点】水的离子积、c(H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言: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可用pH 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 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 二、新授1、水的电离阅读精确的导电性实验并归纳: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2)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H 3O + 和OH – (3)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H 2O+H 2OH 3O + + OH –简写为 H 2O H + + OH –根据水的电离平衡,写出相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应有K 电离=室温时,1L 纯水中(即55.56mol/L )测得只有1×10-7molH 2O 发生电离,电离前后H 2O 的物质的量几乎不变,故c (H 2O)可视为常数,上式可表示为:c (H +)·c (OH –)=K 电离·c (H 2O)思考:① 该水中c (H +)等于多少?② c (OH –)等于多少?③ c (H +)和c (OH –)有什么关系?K 电离与常数c (H 2O)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 表示室温时K W =c (H +)·c (OH –) =1×10-14mol 思考: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_________(“增大”,“减小”或 “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_________(“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K W 增大归纳:①电离常数是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趋势的物理量。
K 值越大,电离趋势越大。
②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
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化学教案-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一、教学目标1、理解水的电离过程,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及表达式。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掌握 pH 值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水的电离和溶液 pH 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溶液 pH 值的计算。
2、难点(1)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
(2)酸碱溶液混合后 pH 值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溶液,比如食醋、柠檬汁、肥皂水等。
这些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那么溶液的酸碱性是如何衡量的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值。
(二)水的电离1、水的电离方程式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够发生微弱的电离:H₂O ⇌ H⁺+OH⁻2、水的离子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水电离出的 H⁺和 OH⁻的浓度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用 Kw 表示。
Kw = H⁺OH⁻。
例如,在 25℃时,Kw = 10×10⁻¹⁴。
需要注意的是,水的离子积常数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Kw 增大。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Kw 增大;降低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Kw 减小。
(2)外加酸碱向水中加入酸或碱,会抑制水的电离。
例如,加入盐酸,H⁺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加入氢氧化钠,OH⁻浓度增大,平衡向左移动。
(3)外加可水解的盐向水中加入可水解的盐,会促进水的电离。
例如,加入氯化铵,NH₄⁺水解结合 OH⁻,使平衡向右移动。
(三)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 H⁺和 OH⁻浓度的相对大小。
当 H⁺= OH⁻时,溶液呈中性;当 H⁺> OH⁻时,溶液呈酸性;当 H⁺< OH⁻时,溶液呈碱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1.内容要求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pH,掌握检测溶液pH的方法。
2.学业要求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正确测定溶液pH,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
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选择性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位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后,盐类的水解内容之前,是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内容的延伸同时也为盐类的水解作铺垫。
该节包含三个内容: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和酸碱中和滴定。
一开始,教材以“水的全部分子形成存在,还是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为问题,根据精确的导电性实验表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突出了实验事实在化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与旧教材设计不同的是,教材中给出了水的电离方程式后,直接给出水的离子积这一概念,同时给出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供学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得出温度对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影响,便于学生理解同时加强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本节第二部分为溶液的酸碱性和pH。
教材指出了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稀的电解质溶液,并让学生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常温下,纯水以及酸碱溶液中c(H+)、c(OH-)的值或变化趋势,让学生通过比较三种水溶液中c(H+)与c(OH-)的大小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以及溶液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同时说明了引入pH的必要性,随即介绍了pH的计算公式,强调了pH的应用范围。
随后,介绍了溶液的pH测量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介绍,并说明了pH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新版教材的内容编排环环相扣、层次递进,还安排了“资料卡片”、“科学·技术·社会”等栏目,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学情分析通过以前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强弱电解质以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等理论知识, 对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是对于使用pH对酸碱溶液中c(H+)、c(OH-)的计算还存在困难。
高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精选3篇)
高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教案(精选3篇)第一篇:水的电离教学目标:了解水的电离过程,掌握水的电离方程式,理解pH的概念。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提问,水是否是电解质?为什么?2. 介绍水的电离:通过示意图或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到水在水中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3. 讲解水的电离方程式:H2O(l) ⇌ H+(aq) + OH-(aq)。
解释方程式中的符号和含义。
4. 解释电离常数Kw:Kw = [H+][OH-],指出在25℃的标准状态下,Kw的值为10^-14。
5. 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计算[H+]和[OH-]的浓度等。
6. 讲解pH的概念:pH是以10为底的负对数,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数。
7.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溶液的pH值,通过计算给出溶液的酸性、碱性或中性。
评估方式:让学生完成练习题,或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水的电离和pH的概念。
第二篇:酸碱溶液的pH值教学目标:理解酸碱溶液的pH值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水的电离和pH的概念,提问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pH值一般是多少?2. 引入pH计:介绍pH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指出pH计可以直接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3. 讲解酸碱溶液的pH值与氢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pH = -log[H+],指出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
4. 引入酸碱指示剂:介绍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指出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5. 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酸碱溶液的pH值,或使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6. 实验:进行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观察指示剂颜色变化的情况。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或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酸碱溶液pH值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篇:共享电离和强弱电解质的pH值教学目标:了解共享电离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计算弱酸、弱碱溶液的pH值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设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pH。
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
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
在25℃时,,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浓度与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
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和,而是。
使学生了解溶液中浓度与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工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的含义,将与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7,介绍了有关的简单计算。
图3-8是对本部分内容的小结。
使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是为了实际使用时更简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大于1mol/L时,一般不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的浓度来表示,以教育学生应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法建议从水的电离平衡入手,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的教学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从纯水是弱电解质,只能微弱的电离出发,应用电离理论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
推导过程中应着重说明电离前后几乎不变的原因,并将其看做常数。
然后由两个常数的乘积为常数而得出水的离子积常数。
启发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
关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是从电离平衡移动入手。
当在纯水中加入强酸时,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使氢离子浓度上升,氢氧根离子浓度等倍数下降。
如:达到电离平衡时,增至,则会减至,在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保持不变。
在水溶液中,和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共处于电解质水溶液的统一体中,它们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离子浓度主的一方决定溶液的酸碱性。
即:溶液呈酸性溶液呈中性溶液呈碱性关于溶液pH的教学,指出用的数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当溶液酸性很弱时,使用不方便,常采用的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这就是溶液的pH。
其数学表达式是:的负对数叫溶液的pOH,表达式: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pH的适用范围,理解与pH间的相互关系。
如适用范围是常温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温下的水溶液,水的离子积Kw才等于,而当酸、碱溶液的或大于1mol/L时,使用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时,可直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导出以下关系:pH + pOH = 14,pH = 14 pOH。
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方便计算出碱溶液的pH。
教学设计示例课题: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引言: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
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在25℃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的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和有什么关系? ①②③(2)水中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表示。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4)想一想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 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增大。
25℃时,;100℃时,。
(5)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
即溶液中①在酸溶液中,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浓度,则来自于水的电离。
且②在碱溶液中,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浓度,而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想一想] 为什么酸溶液中还有?碱溶液中还有?它们的浓度是如何求出来的?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常温时,溶液酸碱性与,的关系是:中性溶液:,,越大,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小。
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①当或大于1mol/L 时,可直接用或来表示溶液酸碱性。
②若或小于1mol/L,如,或,这种表示溶液酸碱就很不方便,化学上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为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度强弱。
练习:1.25℃时,纯水的pH? 解:纯水,25℃时答:25℃纯水pH为7。
2.物质的量浓度为盐酸溶液pH? 解:1 :1 答:盐酸pH为2。
3.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pH? 解:1 :1 答:盐酸pH为12。
③溶液中,pH与溶液酸碱性关系。
在中性溶液中,在酸性溶液中,酸溶液酸性越强,越大,pH越小。
在碱性溶液中,碱溶液碱性越强,越小,pH越大。
重点、难点剖析: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1)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也增大。
25℃时,100℃时,(2)酸或碱电离出来的或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来的与浓度减小。
其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决定于酸碱的或,而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3)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度不一定越小。
(具体实例待学习盐水解时介绍) 2.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1)酸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酸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等于; (2)碱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碱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此就是水电离出的且等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3)在水解呈酸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在水解呈碱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pH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一、知识要点1. ,关键是求溶液的。
2.强酸溶液中,直接由电离方程式求算。
3.强碱溶液中,先根据强碱电离方程式,求出,再由 4.弱酸溶液,用近似公式求算:或 5.弱碱溶液:先根据近似公式求溶液的或二、已知pH的强酸、强碱溶液稀释计算例 1 已知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的pH? 解:∵稀释100倍,则强酸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减少100倍,pH变化2个单位。
即pH由1变为3;溶液减小,而浓度增大。
pH变大。
例2 已知的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pH? 解:∵稀释100倍:强碱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溶液中减少100倍,pH降低2。
总结、扩展要点内容水(或溶液)离子积(25℃) 溶液pH 溶液酸碱性与pH :扩展1.已知强酸、强碱稀溶液的pH,等体积混合后,求混合液pH(近似计算) 适用于选择题型与填空题型的速算规律。
混合前混合后条件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 2.强酸强碱混合呈中性时二者体积与pH变化规律(1)若pH酸+pH碱=14,则; (2)若pH酸+pH碱14,则; (3)若pH酸+pH碱14,则 3.强酸(弱碱),弱酸(强碱)加水稀释后的pH变化规律:(1)强酸,,加水稀释倍,则; (2)弱酸,,加水稀释倍,则; (3)强碱,,加水稀释倍,则; (4)弱碱,,加水稀释倍,则; (5)酸碱无限稀释,pH只能接近于7,酸不可能大于7,碱不可能小于7。
二个单位,由13变为11。
溶液中减少,增大,pH变小。
例1 等体积的和的两种盐酸溶液,混合后,求混合液pH?(设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解:设混合前两种盐酸体积都为混合前:,,溶液中,,溶液中混合后,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是原两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总积。
即答混合液pH为3.3。
例2 指导学生练习。
和的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求混合液的pH? 板书设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pH 一、水的电离与离子积 1.水的电离 2.水的离子积常温下,( 仅是温度函数)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1)温度: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使电离,增大。
(2)溶液中,浓度增大,均抑制水的电离,但不变。
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溶液中小于1mol/L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
关键掌握求不同溶液中的。
探究习题pH等于13与pH等于9的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 pH等于1与pH等于5的两强酸溶液各10mL,混合后溶液的pH是多少? 并结合以上两题总结出规律。
参考答案:两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析先求出两溶液的,继而求出混合溶液的,再据水的离子积求出混合溶液的,并取负对数,即可计算出两强碱溶液混合后的pH。
解:pH = 13,= ,= 。
PH = 9,。
混合后溶液的为:混合后溶液的为:混合后溶液的pH为:两强酸溶液混合:分析pH等于1的强酸溶液为,pH值等于5的强酸溶液为,混合后溶液的要用原两强酸所含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解:两强酸溶液混合后的氢离子浓度为:混合溶液的pH为:小结: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由碱性强的溶液决定,比碱性强的原溶液pH略小,其值为-0.3。
两种强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由酸性强的溶液决定,比酸性强的原溶液pH略大,其值为+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