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中国与日本是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之间的双边货物贸易一直都是双方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双边贸易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双边贸易的现状中,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日本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根据数据,两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
日本主要出口汽车、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和化工产品等商品到中国,而中国则主要出口电子设备、纺织品、玩具和家具等商品到日本。
双边贸易也存在一些问题。
贸易不平衡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中国对日本的出口额明显高于进口额,导致中国在双边贸易中持续出现巨额贸易顺差。
这对日本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需要加强合作,推动更加平衡的贸易。
双边贸易还面临一些的贸易壁垒和争端。
日本对中国的一些商品实施了高额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了中国商品的进入。
两国在一些敏感领域,如农业和汽车等,存在贸易争端和对抗。
这些贸易壁垒和争端限制了双边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除了以上问题,中日之间的政治因素也会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
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一直都存在一些紧张和敏感的问题,如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双边贸易的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中日两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贸易合作和互利共赢。
两国可以在贸易领域加强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贸易关系。
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两国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减少贸易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
加强政治和外交沟通,解决政治问题,为双边贸易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也是重要的。
中国与日本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合作,减少贸易壁垒,解决政治问题等,可以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互利共赢。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精修订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一、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概况1、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日本的纺织工业在全国约有160个基地,雇用人员68万人,占全部制造业用工的10%,再加上纺织批发和零售等有关人员在内,总人数达到183万人。
目前,日本的纺织工业以高新技术为背景,其产品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信息工程、工农业、军工用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等非服装领域也有多种用途,广泛地支援着其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日本有不少世界着名的纺织品企业,如东丽公司、钟纺、东洋纺、龙吉尼卡和远东纺织等,其销售额一直排在世界前100强。
今日2005年以来,日本纺织行业的生产明显下滑,上半年日本大部分类别的化纤生产产量环比下降了%,为47474吨,1-6月累计生产化纤286618吨,同比下降%。
长丝类纤维6月份的产量下降了4%,为43066吨,1-6月累计生产263653吨,同比下降%。
6月份化纤纱的产量下降尤为严重,仅为5911吨,环比下降%;1-6月累计生产34061吨,同比下降%;6月份面料的产量保持平稳,长丝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短纤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05年日本棉纺织能力继续急剧萎缩,进入6月份棉纱的产量环比下降%,棉布的产量环比下降%,降至亿平方米,此外,6月份棉布的装运量也非常小,下跌了19个百分点,只有亿平方米。
1-6月累计生产棉布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日本的纺织技术领先世界,但它的服装产业在达到顶峰后开始萎缩,其生产规模和产量趋小。
日本已经由纺织品服装净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净进口国。
日本的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将技术与面料的完美结合使得各种新型面料精品甚多。
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日本纺织业

日本纺织业日本纺织业:高端产品极具竞争优势在日本明确提出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后的近十余年,日本纺织企业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靠着日益积累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策划能力,日本的纺织产品重新在国际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日本高端纺织品极具竞争优势靠研发优势立足202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亿美元。
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位列第二,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
202X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亿美元。
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位列第二,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
从以上数据看,日本纺织服装市场对中国产品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长期以来,日本从海外特别是从中国大量进口纺织品服装,使得日本传统的量产中心型的产业结构无法维持下去。
在中低档产品领域日本根本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近10年来,日本纺织制造企业数及就业人数减少40%-50%。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纺织业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策划能力,使得日本纺织业在高端纺织品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日本纤维产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新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上。
在研发方面,从上游到下游的所有企业都拥有很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商品开发能力。
特别是,高性能纤维及下一代纤维的开发、致力于保护环境及节能等技术水平很高,这些技术日本处于世界最尖端水准。
在应用技术方面,一种新材料被开发研制后,很快转化为划时代的新产品,这是日本的强项。
惊人的研发效率日本纺织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飞快,以下对今年部分企业的主要新品作了粗略收集,以便让大家对日本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个感性的认识。
1、高难燃性防火纤维6月份,日本钟渊化学工业成功开发出难燃纤维Kanekalon Protex。
Kanekalon Protex具有很高的难燃性,尤其是和棉、嫘萦等纤维素材料进行交织及混纺组合,且Kanekalon Protex遇热即收缩形成碳化层,故安全性比溶融型的聚酯和亚克力纤维还要高。
Kanekalon Protex可以和棉、羊毛等天然纤维及所有的纤维进行混合而达到此防火需求,可大幅解决以往天然纤维难燃制品手感不良、吸湿性及透气性不佳的问题,同时将天然素材优异手感与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日本服装市场分析

特征表现为: 1 市场规模巨大,消费呈现多元化; 2 年轻群体消费实力较 强且数量庞大; 3 品牌忠诚度高; 4 崇尚新奇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5、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在世界上的地位 日本已经从原先的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
我们为什么要做日本市场???
日本纺织品服装市场分析 (一)日本纺织服装市场 1、纺织工业发展概况
纺织工业曾是日本的基础产业,产值约占日本整个工业的 1/3。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纺织服装业都是日本最大的工业部门,其纺织品出口额占 当时日本出口总额的 50%以上。20 世纪 60 年代起,随着日本工业中心的转 移,纺织业逐渐萎缩,纺织服装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从 1950 年的 24.6%, 下降至 1998 年的 3.0%,纺织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 的比重也降至 2.0%。
2、贸易结构 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主要来自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其次是欧盟和美
国。中国是日本第一纺织品服装供应国,服装占日本进口份额从 1993 年的 62.1%增长到 2004 年的 95%,10 年增长了近 30 个百分点。 意大利是日本 第二大纺织品服装供应国,也是欧盟成员国中出口日本纺织品服装最多的国 家。 日本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地区。中国 是日本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纺织品市场行情作业第一大市场,其次是美国。
联系电话:021-60913182
手机:13262812687
传真:021-51714598
QQ:2851709028
邮箱:shLeabharlann nghaifumao@公司名称:上海福贸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 1951 号格兰大厦 403 室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在跨入近代社会的时候,中国与日本几乎处于相同的困难境地。
国门被迫打开,西方物美价廉的商品铺天盖地而来,社会旧有的经济秩序与基础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面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危险。
当清朝政府开始兴办洋务,对现有经济制度进行有限改革的时候,在日本,倒幕废藩后成立的明治政府,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进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开始了闻名于世的“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得两国从此走上了不一致的进展道路。
日本逐步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并最终进展成为军国主义,而中国则慢慢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中日两国近代社会不一致的进展历程,在同时期双方的商品贸易中,特别是作为要紧交易商品的棉织品贸易中,有着充分与清晰的反映。
对中日近代棉织品贸易的研究与考察,不仅能够使我们熟悉其贸易本身的进展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增加对两国近代社会不一致进展道路的认识与懂得。
本文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贸易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
中日近代商品贸易在19世纪70年代往常,基本处于进展停滞状态。
要紧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日贸易采取了限制压缩政策。
铜,是当时两国间最大宗的交易商品。
清朝政府鼓励中国商人从日本输入铜,以供国内鼓铸货币之需。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铜从日本输往中国。
“顺治迄嘉道年间,常与[日本]通市。
江浙设官商额船,每岁赴日本办铜数百万斤。
”(注: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47页。
)为了阻止铜的大量外流,日本幕府政府于十八世纪初颁布命令,限制来日中国商船数量及每只中国商船贸易额。
而且,这种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力度也越来越大。
准许赴日中国商船的数额,颁布该政策之初的元禄元年(1688)为每年70艘,到宽政二年(1791)缩减到每年10艘。
每只商船的额定贸易数量从最初的钱6,000贯,降到2,740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浅析中日贸易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浅析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摘要:本文通过对中日双方贸易背景及现状的挖掘,从中日间的贸易现状及特点出发,对其间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及前景作了相应阐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区域性合作与交流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字:垂直分工体系、贸易摩擦、可持续性发展、双赢背景:从汉代开始,我国就与日本有贸易上的往来,自此以后,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19世纪的被迫开放国门,抑或是20世纪后半叶的主动接纳,再到如今21世纪在经济上的息息相关,对中国而言日本是第一贸易伙伴,对日本而言中国是第二贸易伙伴,如今中日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和日本无法回避、需认真对待的双边贸易,期间所产生的问题以及摩擦及其发展,如今仍是众多国人关注的热点。
中日贸易现状: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幅为9.5%左右。
目前,中国已处于世界第三大贸易国、第四大经济体的地位。
而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展开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具有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这不仅会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而且会推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繁荣。
一,中日经贸结构上的互补性首先,从资源上看,中国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方面要超过日本。
就拿资本资源为例,中国资本资源占世界资本总量的9.4%,是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而且资本储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日本的资本资源则占世界资本总量的6.9%,其原因在于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都限制国外资本流入国内,同时又鼓励本国的企业去海外投资,使日本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净流出国。
但中国在知识技术资源、国际资源方面则落后于日本。
就拿知识技术资源为例,目前,日本的知识技术资源是中国的8倍。
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只占世界总量的 1.85%,而日本则占14.7%。
中日两国产业贸易的优劣势与竞补性

技术合作:中日两国在技术领域存在互补性,可以共同研发新技术 技术引进:日本在汽车、电子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中国可以引进学习 技术输出:中国在5G、高铁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可以输出到日本 技术交流:中日两国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共同提高技术水平
中日两国产业贸易互补性强,双方在多个领域存在互补性
中国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优势,日本在高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具有优 势
加强中日两国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贸易平衡与多元化发展。 鼓励中日两国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强中日两国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贸易平衡与多元化发展。 加强中日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贸易平衡与多元化发展。
深入了解市场需求, 制定针对性的营销 策略
中日两国产业 贸易的竞争激 烈,导致价格
战频繁发生
市场饱和,需 求增长缓慢, 企业利润空间
受到挤压
技术壁垒高, 难以突破,导 致产品同质化
严重
贸易摩擦频繁, 影响两国贸易 关系的稳定和
发展
PART FOUR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产业互补:中日两国在产业上存在互补性,如中国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具有优 势,而日本在高科技、金融等领域具有优势。
PART THREE
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 产业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 产业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 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产能过剩
中日两国贸易不 平衡的主要原因 是日本对华出口 产品结构单一, 而中国对日出口 产品结构多样化。
日本对华出口产品 主要集中在汽车、 机械、电子等领域, 而中国对日出口产 品则涵盖了纺织品、 服装、玩具、家电
电子产品:日 本在电子产品 方面具有优势, 而中国在电子 产品制造方面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

中日对外贸易发展及现状1. 引言说到中日对外贸易,那真是一段充满故事的旅程。
中日两国,像是两个好朋友,从早年的小打小闹到如今的亲密无间,贸易关系越发紧密。
要说这条贸易之路,可真是波澜壮阔,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今天咱们就来轻松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这对“好朋友”是如何互相扶持、共同成长的。
2. 中日贸易的历史回顾2.1 起步阶段一开始,中日贸易并不是那么顺利,像是两个人刚认识,互相都带着些许戒备。
早在唐朝时期,丝绸、陶瓷就开始在两国间流通,但那时候的贸易规模小得可怜,更多的是个体商人之间的交易。
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明治维新,日本迅速现代化,贸易才开始逐步上升。
哎,那时候的日本就像是一个刚刚长大的孩子,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各种新鲜事物。
2.2 逐渐发展进入20世纪后,中日贸易渐渐走上了正轨。
尤其是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两国之间的商品交换变得频繁。
中国的农产品、日本的电子产品,大家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互相“搭伙”。
说实话,这种互补的关系,让人觉得双方就像是一对珠联璧合的搭档,缺一不可。
3. 现代中日贸易现状3.1 当前规模如今,中日贸易规模真的是大到让人咋舌,成了全球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数据显示,202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几千亿美元,真是让人目瞪口呆!日本的汽车、机械设备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而中国的电子产品、纺织品也在日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这种合作,就好比是两个人一起开了一家店,互相帮衬,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3.2 未来发展当然,前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最近几年,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中日关系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不过,贸易依旧是两国关系中的重要纽带。
比如说,环保、科技等领域,双方都有合作的潜力。
这就像是两个老朋友,虽然偶尔有争执,但依然愿意坐下来聊聊,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4. 结论综上所述,中日对外贸易的发展,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代的选择。
就像人生的旅途,坎坷不平却又充满希望。
面对未来,我们期待这对“好朋友”能够继续携手同行,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日贸易特点与趋势分析

要的贸易关系之一, 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不断发展的贡献是 不可忽视的。 其次,对日本而言, 5662 年中国作为日本的出口市场仅 居第 51 位, 而到了 122; 年, 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从国土面积、 资源来看绝不能算是一个 大 国 , 它能 在世界上持续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 离不开对国外市场的占 有, 离不开钢材、 家用电器、 汽车、 精密机床等产品的出口, 对 外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近日本经济 情况有一定的好转, 主要得益于出口和投资的增加, 出口增 加成为日本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 而中国作为日本第一 大贸易伙伴国, 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 作用尤为重要。 二、 中日贸易的特点分析 (一) 中日贸易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的作用日益突显 中日贸易总额虽然在不断增加, 但是相对于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情况, 中日贸易的发展 只能算是一般发展。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政治因素 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最近几年, 中日在政治上问题不断, 责任当 然 在 日 本 方 面。如历史教科书问题、 日本 “入常” 问题、 东海油田问题、 参 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使中日两国关系出现紧张局面。这种政治 上的紧张局面势必对两国贸易产生影响, 更在一定程度上影
参考文献: [9 ] 冯昭奎 8 日本经济 [/ ] 高等教育出版社, 8 北京: 9;;<8 [1 ] 小泽一彦, 孙新 819 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 [/ ] 社 8北 京 :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258 [4 ]李 建 军 8 中 日 贸 易 对 日 本 经 济 复 苏 的 作 用 及 存 在 的 问 题 [! ] (1 ) ! 日本学刊 81226 , 8 [5 ] 江 瑞 平8论 新 阶 段 中 日 贸 易 五 大 特 征 [!] ! 日 本 学 刊 81225 , (5 ) 8
中日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

中日经贸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商务部经贸研究院研究员徐长文【徐长文】:各位网友你们好,我是商务部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院的研究员徐长文。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就中日之间的经济贸易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
【徐长文】:先谈一下我个人对中日贸易状况的基本看法。
日本是我们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有很大发展,从1980年的只有94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亿美元,增长了将近十七倍。
从1993年开始到2003年连续十一年日本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日双边贸易从2000年只有94亿美元,发展到中日双方的贸易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就是因为双方互补性强,大家互有需要。
另外,这些年来,日本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飞速增长,目前日本在中国已设立了三万多家企业,实际投资金额已经达到400多亿美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我们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开始对日本进行投资,截至到去年底,在日本投资的企业已经有130家,所以两国企业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发展得很好。
【徐长文】:另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向我们提供的开发援助资金(ODA)达三万多亿日元,建立了2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和扩大双方的经济贸易关系。
刚才我说两国贸易从94亿美元到去年的1678亿美元这样大幅度的增长,与两国企业相互投资的增加以及在资金上的合作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这些年来,中日两国的技术合作开展得也很好,日本是我们引进技术的主要国家之一。
但是自2000年以来,中日经济贸易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由于受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三参拜靖国神社的影响,致使中日关系政治冷,经济也开始变凉,首先表现在两国的增长速度变慢,比如2000年到2004年的这五年期间,我们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6%以上,而中日贸易增长只有%,另外我们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关系也都有很大的发展,比如我们和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发展年均增长%,同现在我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贸易增长%,东盟%,韩国增长%。
《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综述2000字》

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综述目录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综述 (1)(一)中日贸易发展现状 (1)(二)中日制造业贸易发展现状 (3)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整理得出 (4)(一)中日贸易发展现状图1和图2展示了2009-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情况和贸易增长率动态图。
从图1的中日进出口总额折线图可看出,中日双边贸易在2009-2011年期间的发展趋势良好,2011年的进口总额达到了3428.34亿美元,2011年后双边贸易总额处于下降趋势,直至2017年,才有所回升,但其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且由于中日双边的地理临近性和双方的资源禀赋差异,双边贸易关系也较为密切。
具体而言,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为2287.83亿美元,达到了新的最低点。
经过两年的不断建交往来,2010-2011年这两年的贸易总额有所增长,2011年相比2009年增长了49.85%。
2014年中日两国的进出口贸易开始走下披路,从2014年开始,中日贸易发生了新变化,即增长率由正转负,至到2016年后才再次出现正向增长趋势,发生这段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两国关系恶化以及日本在2016年期间发生了上千次的不同等级的地震,这都会对双边贸易增长产生影响。
而在2017年,中日贸易增长率又再次回升到了10.17%,因此,中日增长率中仍是以正向增长为主,而负增长的出现只是少数。
在中日双边贸易中,2018年出现了一个小高峰,其贸易总额达到了3277.09亿美元。
图1 中日双边贸易总额和贸易差额的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数据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总结得出图2 中日双边贸易增长动态图(单位:亿美元)数据资料来源:依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总结得出表1贸易资料显示了中日两国具体的双边贸易数据。
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合作总额已经达到3150.13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的2287.83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37倍。
其中,中国对日本的商品进口规模大约为1717.6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21%,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4.24%。
日本服装待业竞争力分析——兼论中日纺织品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

l54 6 14 3
1 1
1 l36 5 14
15 5 2 8 8 1
5 07
1 9 97
5 . 2O
19 98
5 51
19 99
5 . 78
20 Oo
6 04
2D O 1
日 本 服 装 进 口 额( 百万 日元 ) 其 中中 国产 服装 所 占份 额 ( ) %
1 67 8 7 5 1
6 37
18 19 63 9
6 .1 5 8
12 5 1 6 1 8
7 07
12 2 3 8 2 1
7 . 58
2 84O 18 5
7 O 7.
资 料 米 源 : E ) 野经 济研 究 所‘ 维 自书) 年 版 【1矢 纤 各
四 种 是 专 业 进 口 , 里 又 分 为 两 种 , 种 是 日本 车 行 业 是 日本 制 造 业 中 劳 动 密 集 度 最 高 的 行 业 , 且 这 一 而
起 中 日纺 织 品 贸 易摩 擦 的 内在 原 因 。 关 键 词 日奉 经 济 国 际 竞 争 力 纺 织 品 出 t 服 装 行 业 中 日 贸 易 3 ,
作者简 介 傅 钧 文 , , 9 7年 生 , 海 社 会 科 学 院 世 界 经 济 研 究 所 研 究 员 。 男 15 上
维普资讯
《 界经济 研究1o2 第 3 世 ,o 年 2 期
日本 服 装 行 业 竞 争 力 分 析
兼论 中 日纺 织 品 贸 易摩 擦 产 生 的根 源
上 海社 科 院世界 经 济研 究所
巴傅 钧 文
内 容 提 要 21 纪 9 I世 O年 代 以 来 .E皋 经 济 趋 于 衰 退 , 际 竞 争 力 减 弱 。 E 本 国 际 竞 争 力减 l 国 l 弱 的 现 象反 映 在 服 装 纺 织 行 业 中 尤 为 明 显 和 突 出 , 文从 分 析 日奉 服 装 业 竞 争 力 八 手 . 示 了引 本 揭
中日贸易的基本特点以及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摘要]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日经贸总量在世界排行第四。
中日合作影响巨大,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是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机遇年,不仅会影响到亚洲,而且会影响到全世界。
本文将以贸易角度,分别对中日贸易的必要性、现状、政策建议等方面来进行浅析。
[关键词] 中日双边贸易贸易摩擦贸易结构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流历史。
从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双方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中日贸易合作经历了由小变大、从浅到深的深化过程,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也是中日关系的机遇年,中日贸易合作将迈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扩大中日贸易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对彼此来说都非常重要,双方贸易互补性极强。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双赢,使中日双方的经济互补关系在双边贸易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两国在自然禀赋、要素相对价格方面的差异、产业结构发展层次方面的差异既是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使优化双边贸易结构。
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二、中日两国贸易现状1.双边贸易增速有所放缓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历年统计数据中可知:中日贸易总额从1980年的只有89亿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2073亿美元,增长了将近23倍。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统计数据2007年日中贸易额达到了2367亿美元,首次超过对美贸易额,中国已经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
而且比2006年将近增长了12%,连续9年更新历史最高纪录。
1980以来,中日两边的贸易额一直呈增长趋势,除了1998年有些例外。
2002年中日贸易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2006年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
1993年至2003年的11年间,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中日贸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文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日双边的贸易问题不断更新,进一步影响到中日两国贸易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来对中日贸易的现状进行阐述,同时针对两国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中日贸易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从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合作形式多样化,贸易额度曲折中增长来描述中日贸易的现状;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了中日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以分析制约中日贸易发展的因素;第五部分是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此略。
关键词:中国日本贸易制约因素策略AbstractChina and Japan are the two largest economies in an Asia Pacific region, at the same time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bilateral trade problems continue to update, which further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is paper is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data analysis, case analysis to expou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fter I know the problems in the trade , than I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advice.This paper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e goods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trade cooperation various form, trade and growth of amount; The third part is mainly introduced the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 The fourth part i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The fifth part is that I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to solve above problems.Key Words: China ; Japan ; trade ; restricting factors; strategy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1)(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二、中日贸易关系发展历程 (3)(一)改革开放之前 (3)(二)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 (3)(三)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4)三、中日贸易的现状 (4)(一)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4)(二)贸易合作形式多样化 (6)(三)贸易额度曲折中增长 (7)四、中日贸易存在的问题 (7)(一)双方贸易摩擦加剧 (7)(二)日本贸易壁垒提高 (9)(三)政治历史问题参杂严重 (9)五、中日贸易制约因素 (10)(一)中日政治问题不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日经贸现状分析及展望

贸易壁垒:中日 双方将加强合作, 降低贸易壁垒, 促进贸易自由化
贸易合作:中日 双方将加强贸易 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经济挑战, 推动区域经济一 体化
投资规模:预计未来几年内 将保持稳定增长
投资方式:直接投资、合资、 合作等
投资领域:制造业、服务业、 金融业等
投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 风险、法律风险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23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机电产品: 如汽车、电 子设备等
纺织品:如 服装、鞋帽 等
化工产品: 如塑料、橡 胶等
农产品:如 大米、水果 等
钢铁产品: 如钢材、钢 管等
能源产品: 如石油、天 然气等
贸易总额:中日双边贸易总额逐年增长 贸易商品:中日贸易主要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等 贸易方式:中日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 贸易伙伴:中日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Part One
202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2022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2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 37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人才流动:促进人才跨国流动,提高 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市场需求:中日两国市场需求旺盛, 推动经贸合作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推动力 自由贸易协定: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保障 投资合作: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支撑 技术合作:中日经贸关系的重要动力
关于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一、背景介绍棉纺织品贸易在近代中日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近代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棉纺织业成为了重要的产业,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日两国在棉纺织品贸易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进行考察。
二、中日棉纺织品贸易的历史1. 前期贸易情况中日棉纺织品贸易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中国主要是棉纺织品的生产国,而日本则主要依赖进口。
在此时期,日本进口的棉纺织品主要来自欧美国家。
然而,由于日本棉纺织品工业的兴起,中日棉纺织品贸易逐渐增加。
2. 近代棉纺织品贸易随着日本棉纺织品工业的发展,日本开始从中国进口棉花,以满足自己的生产需要。
同时,中国也从日本进口纺织机械和棉纱,以提升自己的生产水平。
双方的贸易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彼此的重要贸易伙伴。
三、中日棉纺织品贸易的影响1. 经济影响中日棉纺织品贸易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
日本依赖中国的棉花进口,推动了自己的纺织业发展。
而中国从日本进口纺织机械和棉纱,提高了自己的生产水平。
双方的贸易合作促进了两国的经济繁荣。
2. 技术影响中日棉纺织品贸易也带来了技术的交流和转移。
日本的纺织机械和棉纱的进口,为中国的棉纺织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中国纺织工人也通过与日本的交流学习到了更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3. 文化影响中日棉纺织品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棉纺织品是一种文化产品,两国在贸易中两国人民的交往也逐渐增加。
通过贸易,两国人民了解了对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了彼此的友好关系。
四、总结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是中日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贸易,两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技术得到了交流和转移,文化得到了交流和理解。
中日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和发展。
以上是关于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及 展望

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分析及展望■文/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赵虎林摘要: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来,双方经贸关系日趋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也有摩擦与纠纷,但两国之间有着明显的经济互补和依赖关系,努力实现中日经贸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和达到“双赢”局面,是符合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
本文从投资和贸易角度分析中日两国经贸的现状及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日经贸双赢对外贸易中日两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贸易往来,近年来,却由于各方面原因,两国现处于瓶颈时期,对此现象要用“望远镜”来看待未来,不能用“显微镜”来看现状。
双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继续走互利共赢、和平发展之路。
一、中日两国经贸发展的现状相互贸易的依存度仅表现中日两国的贸易现状,而目前两国的经贸关系处于停滞时期。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一进口国,以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出口国,此局面的打破主要是由于历史问题以及钓鱼岛等严重敏感事件,加上日本国内出现的“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严重阻碍了中日经贸的健康发展。
其表现主要有:(一)两国贸易额的下降中日两国自2012年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就处于滞缓阶段,致使两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波及,如同中日两国的贸易额从2011年的近3500亿美元降落至2013年的3100亿美元,贸易额在两年间下滑比例接近10%,从而严重影响了两国间贸易的正常发展,即便是在2014年有小幅度提高,但也不能完全解除两国间显现的经冷现状。
(二)对华直接投资跌幅缩窄在2014年日本对华投资由上年同期的第二下降到第四,降幅同比下降了接近49%,但根据2015年4月17日,凤凰财经综合频道报道,日本对华投资额度与去年相比较有所提升。
现阶段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缓和,但经贸关系是否能够回暖仍有待等待,即使是两国领导人就此问题进行了磋商交流,为推动中日经贸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国间的贸易矛盾,但也不能完全剔除两国间贸易存在的问题,要完全改善经冷现象,两国更要中国包装2016.1 81 市场纵横高瞻远瞩,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两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日本纺织服装产业现状及中日贸易分析一、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概况1、日本的纺织服装产业日本的纺织工业在全国约有160个基地,雇用人员68万人,占全部制造业用工的10%,再加上纺织批发和零售等有关人员在内,总人数达到183万人。
目前,日本的纺织工业以高新技术为背景,其产品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信息工程、工农业、军工用品、航空航天和建筑土木等非服装领域也有多种用途,广泛地支援着其他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日本有不少世界着名的纺织品企业,如东丽公司、钟纺、东洋纺、龙吉尼卡和远东纺织等,其销售额一直排在世界前100强。
今日2005年以来,日本纺织行业的生产明显下滑,上半年日本大部分类别的化纤生产产量环比下降了%,为47474吨,1-6月累计生产化纤286618吨,同比下降%。
长丝类纤维6月份的产量下降了4%,为43066吨,1-6月累计生产263653吨,同比下降%。
6月份化纤纱的产量下降尤为严重,仅为5911吨,环比下降%;1-6月累计生产34061吨,同比下降%;6月份面料的产量保持平稳,长丝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短纤类织物1-6月累计生产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005年日本棉纺织能力继续急剧萎缩,进入6月份棉纱的产量环比下降%,棉布的产量环比下降%,降至亿平方米,此外,6月份棉布的装运量也非常小,下跌了19个百分点,只有亿平方米。
1-6月累计生产棉布亿平方米,同比下降%。
日本的纺织技术领先世界,但它的服装产业在达到顶峰后开始萎缩,其生产规模和产量趋小。
日本已经由纺织品服装净出口国转为纺织品服装净进口国。
日本的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将技术与面料的完美结合使得各种新型面料精品甚多。
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东京作为世界四大时装之都之一,拥有三宅一生等许多国际着名的时装设计师。
日本本国开发出优秀的设计作品,送到劳动力便宜的发展中国家去加工,成为日本服装企业的发展之路。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本的高科技纤维产业,特别是功能纤维和超强纤维,已经在总体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的PAN基碳纤维总产能已经占世界总产能的3/4,产量占70%。
聚芳酯纤维、PBO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最早都起源与美国,但是最终的产业化都在日本得以实现,超强PVA纤维也是日本独有的高科技纤维产品。
日本是技术领先的纺织大国,其纤维面料产品档次高、技术超前、制作精良,在国际市场素以花色多、批量小的人性化服务着称。
日本最重要的面料生产基地之一是石川县,在那里生产的高附加值、高功能性合成纤维在世界面料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多年来,日本的化纤企业在应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进行新材料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如2004年,日本开发新型抗菌无纺布;2005年生产具有保湿效果的Purecare附着丝胶或胶原,它是突出保健功能的纤维产品;推出新型光纤保暖外套;2005年日本一进国开始生产聚乳酸纺粘布;推出可治皮肤病的T恤、改性莱泽诺娃羊绒;已经开始启用棉布光照漂白技术等。
目前,日本本国的纺织企业与其它亚洲日本的面料生产商,依靠高新技术,如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发出了多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
从2002年开始,日本在纳米技术的开发上逐渐有了突破。
东丽公司2002年成功开发了20~100纳米的超细纤维。
这种超细纤维不仅可以用于高级服装面料,还可以应用于高效除臭纸,粘合纸、过滤纸等产品中。
日本的服装行业是日本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地域经济和就业方面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据日本纤维时装信息中心统计,2002年日本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企业所数量为20,000家,从业人数约40万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众多服装小企业不具备产品设计能力,只是承接大企业的委托加工。
随着日本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企业纷纷在东南亚、中国等投资设厂,造成日本国内服装制造业的衰退。
但是,日本的服装产品质量严谨,款式前卫,在世界服装制造业中的技术居领先地位。
日本的纺织机械质量可靠、设计新颖。
其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和后整理机械的性能可与欧盟的纺织机械制造强国相媲美。
日本有悠久的缝纫机生产历史,在目前世界缝纫机领域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地位。
特别是日本制造的平缝机产品系列、特种机、专用机和高档辅助设备等,其工艺水准、产品质量和综合功能居世界领先地位。
近三十年来日本缝纫机制造技术发展很快,在产品多样化、交货期、推销能力及售后服务方面,日本占有相当优势。
着名的日本缝纫机企业,如兄弟工业公司、重机公司、田岛、大和、利是、美洲虎等专业缝纫机厂商生产的各种高档缝纫机设备占据很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以重机为代表的先进企业已全面推出各种无油缝纫机、低张力平缝机,重机公司研发开发的CAD服装设计系统等推动了服装产业的进步。
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展览会、时装周及纺织机械展览会:日本全国最高级的时装展览会—日本国际时装博览会(International Fashion Fair)的展品类别非常广泛,几乎包括了服装类的所有细目。
日本大阪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被称为世界四大着名纺织机械展览会之一。
近年来,日本纺织服装业在制定发展计划时,采取了大力发展纤维、染色等中上游产业的方针,以确保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日本在化纤技术、纺织品染色后整理、新产品开发、纺织机械设备、时装品牌设计和经营等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机械、电子工业的繁荣更为纺织机械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日本发展纺织服装业的主要措施有:拨出预算供中小型纺织厂进行技术升级,以创新纱类和染色技术;增加经济产业省的预算,加强商品的促销和直销力度;增加日本贸易振兴会的预算,以促进中小厂商的产品出口;此外,日本政府筹措资金支持纺织企业进一步研发多种高科技纤维,提高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鼓励纺织服装高等院校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加强服装品牌的国际经营,提高日本服装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从而带动其高质量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
日本政府筹措资金鼓励纺织企业进一步研发多种高科技纤维,提高纺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并鼓励纺织服装高等院校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加强服装品牌的国际经营,提高日本服装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从而带动其高质量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2、日本的纺织服装贸易日本纺织品所需天然原材料的80%、服装等成品的50%依赖从国外进口。
2003年,日本的纺织品进口额达231亿美元,出口额为70亿美元。
受日本经济衰退影响,日本的纺织品服装进口持续三年下降。
在日本市场,中国产品以%的占有率稳居供应国之首。
第二、三位供应国意大利和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和%。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内市场中进口服装和纤维产品所占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以服装为例,进口服装在市场中所占的比例,以件数计算由1997年的%上升到2002年89%;进口纤维制品在日本国内市场的比例也由1997年的55%上升到2002年的70%。
以金额为标准计算,进口所占的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别为%(服装)和33%(纤维制品)。
可以看出,日本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低档产品上。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1年日本进口纺织品亿美元,进口成衣亿美元,两项合计239亿美元,占该年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亿美元的%,位列全球纺织品服装进口国家和地区第四名。
2001年,日本出口纺织品亿美元,占全球纺织品出口总额亿美元的%,位居全球纺织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第7位。
成衣出口排在前15位出口国家和地区之外(其中排第15位的中国台湾出口额亿美元)。
2002年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亿美元,同比下降%,占全球纺织品、成衣进口总额亿美元的%。
其中进口纺织品亿美元,进口成衣亿美元。
2002年,日本纺织品的出口亿美元,同比下降3%,占全球出口纺织品总额亿美元的%,出口成衣排名在前15位国家之外(其中排第15位的菲律宾为亿美元)。
2003年,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共亿美元,增长%。
其中进口服装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纱线和织物分别进口亿美元和亿美元,分别增长和%。
日本于2003年4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普惠制,包括床上用品等三种共六个税号的中国产品被取消了普惠资格。
在日本新的普惠制中,日方制定了低标准的普惠制停止实施措施,即"来自某受惠国的进口超过进口总量的50%和10亿日元即可取消普惠资格"、"由于普惠产品进口急剧增加而导致国内产业受损,进而采取普惠制紧急停止措施",而且在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国际通行贸易保护措施中,进口国对其进口数量的时间考核范围均为3年,日方此次也缩短为2年。
可以肯定,纺织服装等传统对日出口产品会受到影响。
2004年日本纺织品服装贸易统计1、2004年全年日本出口纺织品服装前20位国别(地区)排序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序号 ?国别(地区)出口金额 ?占比% ?04/03%200220032004 ?2002 ?2003 ?2004 ?全球 ?7,141 ?7,541 ?8,338 ?100 ?100 ?100 ?1 ?中国 ?2,792 ?3,175 ?3,538 ? ? ? ?2 ?香港 ?862 ?873 ?986 ? ? ? ?3 ?美国 ?507 ?520 ?590 ? ? ? ?4 ?韩国 ?464 ?435 ?424 ? ? ? ?5 ?台湾 ?270 ?287 ?344 ? ? ? ?6 ?越南 ?209 ?242 ?284 ? ? ? ?7 ?泰国 ?212 ?229 ?264 ? ? ? ?8 ?印度尼西亚 ?174 ?162 ?160 ? ? ? ?9 ?德国 ?139 ?138 ?144 ? ? ? ?1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14 ?117 ?133 ? ? ? ?11 ?意大利 ?88 ?112 ?129 ? ? ? ?12 ?菲律宾 ?140 ?127 ?123 ? ? ? ?13 ?法国 ?108 ?101 ?109 ? ? ? ?14 ?马来西亚 ?94 ?88 ?94 ? ? ? ?15 ?新加坡 ?70 ?76 ?77 ? ?1 ? ?16 ?沙特阿拉伯 ?100 ?79 ?74 ? ? ? ?17 ?英国 ?71 ?66 ?69 ? ? ? ?18 ?印度 ?45 ?51 ?67 ? ? ? ?19 ?荷兰 ?54 ?49 ?61 ? ? ? ?20 ?伊朗 ?20 ?28 ?49 ? ? ? ?资料来源:GTI之日本海关统计2、2004年全年日本进口纺织品服装前20位国别(地区)排序金额单位:百万美元序号 ?国别(地区)进口金额 ?占比% ?04/03%200220032004 ?2002 ?2003 ?2004 ?全球 ?21,735 ?24,057 ?26,672 ?100 ?100 ?100 ?1 ?中国 ?15,484 ?17,555 ?19,737 ? ? ?74 ?2 ?意大利 ?1,153 ?1,229 ?1,317 ? ? ? ?3 ?美国 ?664 ?626 ?666 ? ? ? ?4 ?越南 ?543 ?578 ?662 ? ? ? ?5 ?韩国 ?637 ?588 ?576 ? ? ? ?6 ?印度尼西亚 ?435 ?486 ?495 ?2 ? ? ?7 ?泰国 ?328 ?387 ?434 ? ? ? ?8 ?台湾 ?251 ?264 ?305 ? ? ? ?9 ?法国 ?282 ?292 ?292 ? ? ? ?10 ?印度 ?268 ?278 ?284 ? ? ? ?11 ?英国 ?178 ?190 ?195 ? ? ? ?12 ?德国 ?111 ?131 ?139 ? ? ? ?13 ?马来西亚 ?133 ?125 ?129 ? ? ? ?14 ?澳大利亚 ?160 ?145 ?129 ? ? ? ?15 ?菲律宾 ?125 ?122 ?126 ? ? ? ?16 ?巴基斯坦 ?84 ?81 ?93 ? ? ? ?17 ?香港 ?62 ?61 ?71 ? ? ? ?18 ?西班牙 ?48 ?58 ?66 ? ? ? ?19 ?巴西 ?32 ?42 ?66 ? ? ? ?20 ?比利时 ?63 ?64 ?62 ? ? ? ?资料来源:日本海关3、2005年1-5月日本纺织品服装进出口国别(地区)排序(前20位)金额单位:美元排序?国别?纺织服装进口金额?占比%?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占比% 1?中国?1,367,613,508??271,055,467?2?意大利?76,920,089??10,653,729?3?美国?54,786,439??45,811,405?4?越南?56,158,162??24,204,373?5?韩国?67,758,686??28,432,139?6?印度尼西亚?44,075,259??13,091,434?7?泰国?34,044,390??21,326,652?8?印度?30,783,382??5,690,433?9?台湾?27,061,925??23,807,264?10?法国?14,411,005??6,816,462?11?英国?11,089,282??5,243,985?12?菲律宾?9,309,479??7,995,759?13?马来西亚?10,100,078??7,406,889?14?德国?11,589,206??12,001,224?15?巴基斯坦?9,186,917??1,906,135?16?澳大利亚?8,133,332??2,340,141?17?巴西?5,084,638??657,835?18?中国香港?4,075,827??75,127,599?19?西班牙?3,565,289??2,959,194?20?土耳其?3,395,366??3,812,222??其他国家?54,724,937??62,128,104?总计? ?1,903,867,198?100?632,468,444?100数据来源:日本海关二、中日双边纺织品服装贸易纺织品是我对日出口的传统大宗商品,日本是中国最大纺织品出口市场,同时中国也是日纺织品的主要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