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变化类计算
专题09 中考压强计算类问题(原卷版)
![专题09 中考压强计算类问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245d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7.png)
专题09 压强计算类问题一、固体压强及其计算类问题基础知识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 =F Sp ——压强——帕斯卡(Pa );F ——压力——牛顿(N )S ——受力面积——米2(m 2)。
4.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5.对压强公式P=F/S 的理解:(1)压力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
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可以等于或小于物体表面积,但绝对不会大于物体的表面积。
(3)在理解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之后,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 ),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这样得到物体所受压强P 的单位是帕(Pa )。
(4)在讨论压力作用效果时,应该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即当压力F 一定时,压强P 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P 与压力成正比。
如果在增大压力F 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那么物体受到的压强是增大的;在减小压力和同时增大受力面积时,压强是减小的,对后面两点希望大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5)压强公式P=F/S 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二、液体压强计算类问题基础知识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1)应用的公式是P=ρgh;(2)g=9.8N/kg 有时题中为了计算简单给出g=10N/kg(3)ρ是指产生压强的液体的密度,一般给出,但对常见的液体水,其密度需记忆。
专题:固体压强计算 - 教师版
![专题:固体压强计算 - 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0996702e3f5727a5e96279.png)
北辰教育学科老师辅导讲义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BA当V =0.0051米3,p 'A =p 'B当0.0051米3<V≤0.008米3,p 'A <p 'B3分【变式训练】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a 、b 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均为p ,求:(1)甲对地面的压力; (2)甲的密度;(3)若在两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均为V 的部分后,两正方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之比Δp 甲:Δp 乙(要求计算结果均用题中出现的字母表示)。
【难度】★★【答案】(1)F 甲=pS 甲=pa 2 (2)ρ甲=p/gh 甲=p/ga(3)Δp 甲=ΔF 甲/S 甲=pV/a 3;Δp 乙=ΔF 乙/S 乙=pV/b 3;Δp 甲:Δp 乙=b 3:a 3【例3】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B 的质量都为6千克。
求:①物体A 的密度ρA 。
②物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③小华设想在两物体中选择某一物体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定厚度L 、并置于另一物体上部后使二者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请通过计算分析小华的设想是否有可能实现,若有可能,求出L 的值;若没有可能,说明理由。
【难度】★★【答案】①V A =0.1m×0.1m×0.1m=0.001m 3,ρA ===6×103kg/m 3,②∵在水平地面上,∴B 对地面的压力:F B =G B =m B g=6kg×9.8N/kg=58.8N ;B 对地面的压强:p B ===1470Pa ;③p A ===5880Pa ,∵p A >p B ,∴将A 沿竖直方向切,∵p=====ρgh ,∴沿竖直方向切A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不变,仍为5880Pa ,若将A 全部放到B 的上方,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2940Pa ,还是小于5880Pa ,所以没有可能。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选择专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8858ab376baf1ffc4faddd.png)
压强选择专题【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ρ=p ghρ=p ghρ=Fps=Fps='p p p=+∆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ii.例题讲解1.如图2 (a)、(b)所示,若分别治虚线方向切去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实心正方体的左侧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A只有图(a)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B只有图(b)所示情况会发生变化C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会发生变化D图(a)、(b)所示两种情况均不会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 D2、如图2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分别将两正方体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将所截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pˊ甲、pˊ乙的大小关系是()A. pˊ甲大于pˊ乙B. pˊ甲等于pˊ乙C. pˊ甲小于pˊ乙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3、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备战2020年中考—“压强变化类”力学综合计算题专题剖析和训练
![备战2020年中考—“压强变化类”力学综合计算题专题剖析和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262d33a524de518974b7d95.png)
/S,如果一个物体截取 A :如水平截取,此时原物体的重力发生变化,但受力面积 题型应注意,若只向容器内增、减液体(加入液体后液体不外溢) 则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变化量△F= m 液 g ;备战 2020 年中考—“压强变化类”力学综合计算题专题剖析与训练力学压强与压力的计算是初中物理中考中的重点与难点,是中考中的压轴题型,由于其难大,综合性强,对分析能力与计算能力均要求较高,因此在各类型的考试中,此题型均为考查的重点。
要正确解任此种题型应注意两个问题:1:认真分析题意找出每道题的“题眼”弄清编者考查的主要目的,挖掘隐藏的条件,找到突破口;2:平时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的前提下,必须能正确求解题目中的未知量。
此题型主要考查两种题型:一:固体的叠加及截取导致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题型:(1)当多个物体叠加或一个物体被截取后,它的体积及质量发生变化,有时受力面积也要发生变化,如多个物体叠了加,对接触面的压力增大量为叠加的物体的重力,但此时下面物体的受力面积不发生变化,此时对支持面增加的压强: △P= F/S=G 物增不变,此时对支持面减小的压强△P= F/S= △G 减/S ,若规则物体竖直截取且不受其它外力,此时根据 P=ρgh 此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减小,但压强不变。
(2)多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求压强的变化量时或根据压强的变化及压力的变化量求解某些新的物理量如截取的物体体积 △V 或质量 △m ;此种题型必须注意,物体质量或体积或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后,物体对接触面上的压力会发生了变化,同时还要注意,受力面积有时也会发生的变化。
二:液体液面的变化或液体的溢出导致的压强变化题型:1:当容器中盛有液体,当液体的体积发生变化或有物体放入液体后,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与压强的变化;此种,若向盛有液体的容器内放入某物体后,要注意液体的外溢情况(如原容器盛满液体,无论放入任何物体也无论放 入物体后物体处于何种沉、浮状态,液体一定会外溢,如没有指明原容器盛满液体放入物体后必须根据物体的V排及容器的总容积,及原液体的体积,推知液体是否会外溢) 即应注意容器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化,如放入的物体与溢出的液体重力相等,则容器对支持力压力与压强均不变,如放入的物体重力大于溢出的液体的重力则此时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增加量为△F=G 物—G 溢,而此种题型,容器接触面的面积通常并不发生变化,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变化量取决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力变化量。
(中考物理)题型14 压强计算类题型
![(中考物理)题型14 压强计算类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1f9de13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2.png)
专题14 压强计算类题型1.压强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1)压强:SFp =(普遍使用) (2)p=ρgh (适用于液体、气体) 2.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1)力的国际单位是N, 受力面积国际单位是m 2,压强的国际单位是Pa 。
(2)1 Pa=1N/m 2(3)面积单位换算:1cm 2=10—4m 2 1mm 2=10—6m 2 3.利用压强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A.对压强公式SFp =的理解(1)压力F 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方向也不一定是竖直向下,压力与物体表面垂直; (2)受力面积S 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面积,与物体表面积不一定相等。
(3)运用压强公式计算时,F 的单位是牛顿(N ),受力面积S 的单位要用平方米(m 2),压强的单位是帕(Pa )。
(4)压强公式P=F/S 既适用与固体,又适用与液体,也适用与气体。
B.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问题时应重点关注的地方:应用的公式是P=ρgh ;h 是指深度,表示从自由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
精选习题1.(2017•滨州)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20cm2的薄壁容器中盛有500g水,将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水深h为20cm,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为 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答案】2000;3000。
【解析】(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2)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水+m容)g=(0.5kg+0.1kg)×10N/kg=6N,容器底部对地面的压强:p′===3000Pa。
2.(2018•莱芜)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为h A:h B=2:1,底面积之比S A:S B=1:2,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 A、F B和p A、p B,则F A、F B= ,p A、p B= 。
专题01压强计算(柱体切割叠放)-上海市2024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培优专用)
![专题01压强计算(柱体切割叠放)-上海市2024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培优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82f22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e.png)
专题01 压强计算——柱体切割叠放一、常见题目类型1.只切割不叠放:将甲、乙(或一个)柱形物体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如图1)。
2.只叠放不切割:将甲、乙柱形物体中的一个叠放到另一个物体上,(如图2)。
3.切割加叠放:将甲、乙(或一个)柱形物体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切去某一厚度(体积或质量)并叠放在对方(或自己)上面(如图3)。
4.柱体旋转:将一个柱形物体平放、侧放或竖放。
二、常用到的基础知识1. 压强: p =F/S p =ρgh (只适用于柱体)2. 密度: ρ=m /V3. 柱体对水平面压力的大小等于柱体的重力大小:F = G = mg4. 柱形物体的体积:V= sh (长方体) V= h 3(立方体) 柱体的底面积:S=ab S= h 2(立方体)5. 力的概念:力的平衡、压力。
三、常用的分析方法1. 压强的变化量计算:ΔP=ΔF/S (具有普遍意义);ΔP=ρg Δh (柱形物体可用)数学方法:ΔP=P 1P 2。
2. 压力的变化量计算:ΔF=Δmg 、 ΔF=ΔpS 、 ΔF=mg/n (n 为切割比例)或ΔF=F 1F 2等分析计算。
四、例题分析【例题1】(2021宝山一模题)如图9所示,质量均为m 的实心均匀圆柱体A 、B 竖直放置在水平地图1甲乙 图2甲乙 h图3甲乙乙甲甲乙图4面上。
已知A的密度和高度分别为4ρ和5h,B的密度和高度分别为5ρ和8h。
①试求A、B对地面压强之比p A:p B。
②为了使A、B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______(选填“质量”、“高度”、“体积”或“无法实现”),并通过计算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①1:2;②体积,见解析。
【解析】(1)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可用p=ρgh进行计算p A p B =ρAgh AρBgh B=4ρ×g×5h5ρ×g×8h=12或者根据p=F/S进行计算:因为m A=m B所以ρA S A h A=ρBS B h BS AS B=ρBh BρAh A=5ρ×8h4ρ×5h=21pApB=F AS AF BS B=G A S BG B S A=12(2)A、B质量相同,压力相等,根据p=F/S,因为p A:p B=1:2,所以S A:S B=2:1若截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的质量相等,即压力相等,S A:S B=2:1,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是不相等,可见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不行。
压强计算专题_最新修正版
![压强计算专题_最新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4466ae33d4b14e8424684c.png)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 初三 课 时 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 学科教师:龚智友 课程主题: 液体压强变化分析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液体压强变化分析常见题型与解题技巧教学内容【知识梳理】和公式物理含义 适用范围 SF p =表示压强是单位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成正比,压力大时,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压力小时,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小。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跟压力成正比,当压力一定时,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任何状态的一切物体gh p ρ= 某些物体的压强大小只跟物体的密度和深度(或高a. 实心均匀知识精讲内容回顾度)的乘积成正比,跟物体的多少形状等因素无关。
当密度一定时,压强跟深度(或高度)的大小成正比,深度(或高度)一定时,压强跟密度成正比。
柱状固体b. 液体【例题精讲】例1如图12所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实心均匀长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B的另一条边长为0.4米,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质量为1千克。
求:(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若在长方体A上沿竖直方向截去四分之一,求这时A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A′。
例2如图10所示,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
甲的质量为5千克,边长为0.1米。
①求甲的密度ρ。
②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
③若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p乙′_____________1(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③题不需要计算过程,请直接在空格内填写结果)AB图12BA图16例3去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探测器——“蛟龙号” 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海底。
专题06 固体与液体的压强变化分析计算-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原卷版)
![专题06 固体与液体的压强变化分析计算-上海市2019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冲刺(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58c2bee53a580216fcfe81.png)
专题06 固体与液体的压强变化分析计算一、分析计算压强变化常用到的基础知识:① 压强: S F p =gh p ρ= ② 密度:Vm =ρ ③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④ 柱形物体的体积:V = sh⑤ 力的概念:力的平衡、压力。
二、常见题目类型:面对的大多是柱形物体或柱形容器内的液体。
1、固体:①叠放(或施加压力); ②切割; ③叠放、切割+叠放等问题。
2、液体:①在容器倒入或抽取原液体;②在液体中放入或取出物体。
3、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比较。
三、选择题的分析判断方法:物理公式推导(定性、定量)、数学比例、极限法、分解法、给予数值法等。
①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判断出两个物体原来的密度、压力、压强的大小关系。
可根据 P=F/S P=ρgh ρ=m/V 等判断。
②根据要求的未知物理量,确定压强、压力的变化情况:变化量(ΔP 、ΔF )。
③结合题目找出改变(增大或减小)ΔP 、ΔF 的方法。
变化的压强可以用ΔP=ΔF/S (对于柱类物体也可用ΔP=ρg Δh )等分析计算;变化的压力可以用ΔF=Δmg 、 ΔF=ΔPS 、 ΔF=mg/n ( n 为比例)等分析计算。
④柱形物体或液体的压强均可以用P=F/S 或 P=ρgh 判断,要看题目提供的条件。
分析此类问题应用的知识多,综合性强,应熟练掌握质量、重力、压力、密度、压强及体积、面积等有关知识。
四、计算题的分析判断方法:一般计算的是有关压强、压力或它们的变化量等问题,需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可以列出等式求解更方便,g 可能不用参加计算。
【例题1】如图1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从甲、乙正方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它们剩余部分的体积相等,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F 甲和△F 乙的关系是A.△F甲一定大于△F乙B.△F甲可能大于△F乙C.△F甲一定小于△F乙D.△F甲可能小于△F乙【例题2】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
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
![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26c615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a.png)
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
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是指在液体中的任意一点,液体所受的压强大小。
液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P = ρgh
其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米/秒(m/s);h表示液体的高度,单位是米(m)。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液体所受的压强大小。
当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高度发生变化时,液体所受的压强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 1 -。
压强综合公式-拓展
![压强综合公式-拓展](https://img.taocdn.com/s3/m/7697c7969e31433238689342.png)
一、容器内液体始终不溢出1、名词解释①容器足够高:在题目中出现“容器足够高”,目的就是说明后面物体放进容器中时,容器里的水不会溢出。
题目中如果没有说明水是否溢出或者没出现容器足够高,那就要考虑液体溢出情况。
②轻质容器:题目中出现“轻质容器”,说明容易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公式中的G容可以直接去掉。
③薄壁容器:题目中出现“薄壁容器”指的是容器壁的厚度可以忽略不计,容器的内底面积和外底面积默认相同,考试中大部分题目都会注明薄壁,但是偶尔也会碰到非薄壁的题目,要注意区分。
☆④P液:表示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指的是液体内部压强,通常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来计算,通常考试都考规则柱形容器,里面只有液体时,也可以用公式P=G液/S来进行计算。
☆⑤F液:表示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⑥P容:表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接触面是容器和地面,两个固体相接处,所以用固体压强计算公式P=G/S来进行计算。
☆⑦F容:表示容器对地面的压力,是固体压力,大小为容器与地面的接触面以上的所有东西的重力之和。
※⑧△:“△”代表的是变化量的意思的,“△P”代表压强变化量,就是从物体放进之前到放进之后压强变化了多少,计算方法是用之后的压强-之前的压强。
同理“△F”就是压力变化量的意思,就是从物体放进之前到放进之后压力变化了多少,计算方法是用之后的压力-之前的压力。
2、题型分析此知识点通常考核压强计算题,在一模二模中考中是以计算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通常情况下计算题第一、第二问考核基础,公式应用表格中第三列、第四列的公式。
第五列中关于“△”的几个公式基本用语计算题的最后一问,有时直接考核这几个公式中的其中一个,有时考核对这些公式的应用。
所以对表格中的公式要做到掌握理解,然后熟练记忆。
3、答题方法①认真审题:读题时把题目中碰到的上面的专业名词用笔圈出来,理解题目中考核情境。
②读清问题:认真读问题两边,理清楚题目要我们求解的是什么,这点很重要,尤其要分清楚是求水对容器底部还是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
![上海中考物理压强计算专题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851cca76e58fafbb00367.png)
压强计算专题一【压强思维导图】i.基础引入: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 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4)压强变化范围(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 ρ=p gh ρ=p ghρ=F p s =F p s ='p p p =+∆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ii.例题讲解1、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 的边长为0.25米,B 的边长为0.4米。
①求正方体A 的密度ρA 。
②求正方体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
③若在正方体A 、B 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 后,A 、B 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和p B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 的取值范围。
⑴ ρA =A V A m=gA V A G =千克牛米)(牛/8.9325.0980⨯= 6.4×103千克/米3(3分)(ρB =B V B m =gB V BG =1.5625×103千克/米3)⑵ p B =BS BF =BS B G =980牛/(0.4米)2= 6.125×103帕。
2024年上海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练 专题03 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含详解
![2024年上海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精练 专题03 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a15f8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2.png)
专题03压强计算—在柱体或液体中加物体一、常见题目类型1.将物体甲全部或切去一部分体积浸没在容器乙的液体中(见图1)。
2.将乙容器放在甲的上方(见图1)。
3.将另一物体A分别放在柱体甲表面的上方或浸没在容器乙的液体中(见图2)。
4.将一实心物体A分别浸没于甲、乙液体中(见图3)。
图3二、常用到的基础知识与分析方法1.压强:p=ρgh,p=F/S2.变化(增大或减小)的压强:△p=△F/S△p=ρg△h3.把物体放入柱形液体中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F=pS=ρghS+ρg△h S=G液+G排(F浮)即等于原来液体的重力与物体受到的浮力之和。
F浮=ρ液gV排增大的压力△F=G排=就是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即浮力)。
4.区别液体的压强与固体的压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在液体不溢出时,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液=ρ液gh液=F液/S容器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地=F地/S容器=G物体+G容器/S容器5.区别液体的压强与固体的压强(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在液体不溢出时,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液=ρ液gΔh液=ρ液gV物体/S容器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地=ΔF地/S甲==G物体/S甲=ρ物体gV物体/S容器6.理解“轻质薄壁”容器即容器的重力为0,内部液体的受力面积与水平面的受力面积相等。
三、例题分析【例题1】(2023闵行二模)将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图9所示,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有深度为0.1米的酒精和质量为1千克的水。
已知容器乙的底面积为1×10-2米2,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甲乙图9。
①求水的体积V水②现将密度为2×103千克/米3的小球放入某个容器内,小球浸没于液体中,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恰好。
相等,求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Δp地【例题2】(2023普陀二模)如图所示,实心正方体甲和盛有水的轻质柱形容器乙放在水平桌面上。
专题复习.柱体压强的比较
![专题复习.柱体压强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7bbd104d4d8d15abf234e38.png)
际的是
(
)
C
C.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D.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C:已知:V甲 V乙,S甲 S乙
若p甲0
p乙0,V甲
V乙,且p0
gV
S
C:原来体积相等,压强相等。 抽取相同的体积后,剩余的体
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B.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
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 C.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
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D. 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
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
压强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
.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
3F S
,
p乙
2F 2S
,p丙
3F S
p甲 : p乙 : p丙 3 :1: 3,选A
地面所受的压强:p甲
4F S
,Leabharlann p乙4F 2S,p丙
4F S
p甲 : p乙 : p丙 2 :1: 2,选D
压强的基本概念
例2.实心均匀正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在其右侧,按如 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则其质量、密度、 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压强四个物理量中,不变的有( ) A.一B 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p原 p现 =p切
p 0
压强的基本概念
例1.如图所示,取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
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
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
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的压强变化
![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的压强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d1c5ed12cc58bd63186bd8f.png)
关于在“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内放入物体后”的“压强变化量”的计算柱形容器内装有深0.2m的水,容器底面积0.01m2,容器重4N,求:①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水¦ ③容器对桌面压力F桌②水对容器底部压力F水¦ ④容器对桌面压强P桌典型例题2 柱形容器内装有深0.2m的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的体积×10-3m3,A重10N,将A放入水中,A完全浸没且没有水溢出,求:①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③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量ΔF桌②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ΔF水¦④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典型例题3 柱形容器高度0.2m装满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的体积1×10-3m3,物体A重10N,A完全浸没,求:①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③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量ΔF桌②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变化量ΔF水¦④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典型例题4 柱形容器内装有深0.2m的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重10N,的体积1×10-3m3,将A放入水中,A完全浸没,求:①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范围②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范围0.2m的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重4.9N,的体积1×10-3m3,将A放入水中,A漂浮且没有水溢出,求:P水¦②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0.2m装满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重4.9N,的体积1×10-3m3,将A放入水中,A漂浮,求:P水¦②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典型例题7 柱形容器内装有深0.2m的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重4.9N,的体积1×10-3m3,将A放入水中,A漂浮,求:①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范围②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范围典型例题8 柱形容器高0.24m装有深0.2m的水,底面积0.01m2,正方体A的体积1×10-3m3,物体A重10N,将A放入水中,A完全浸没,求:①判断水是否溢出¦④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量ΔF桌②溢出水所受重力G水¦⑤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桌③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水典型例题9 柱形容器高0.24m 装有深0.2m 的水,底面积0.01m 2,正方体A 的体积 1×10-3m 3,物体A 重4.9N ,将A 放入水中,A 漂浮,求: ①判断水是否溢出 ¦ ④容器对桌面压力变化量ΔF 桌 ②溢出水所受重力G 水 ¦ ⑤容器对桌面压强变化量ΔP 桌 ③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ΔP 水2013.4各区模拟考链接(闸北201304)21.如图12 所示是一个重力不计的平底饮料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盛重为3牛的水,水的深度为0.1米,杯内、外底面积均为0.002米2,求: ① 水对杯底的压强。
压强ppt课件
![压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192b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8.png)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压强的变化
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总结词
随着高度的增加,压强逐渐减小。
详细描述
根据大气压强的原理,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空气逐渐稀薄,压强也随之减小 。这种现象在登山或飞行中尤为明显,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计显示的压强数 值会逐渐降低。
压强随温度的变化
总结词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详细描述
吸尘器
吸尘器通过产生强大的负 压吸力,将灰尘和杂质吸 入机器内部,保持室内清 洁。
压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液压机
液压机利用液体压强将压 力传递到工作部件,实现 大吨位的压力加工,如金 属板材的冲压成型。
气瓶压力
在工业生产中,气瓶压力 用于各种气体供应,如焊 接、切割、吹扫等作业。
压缩机
压缩机通过压缩气体产生 高压,广泛应用于气体输 送、制冷和气体分离等领 域。
气体压强的计算
气体压强公式
$p = frac{nRT}{V}$,其中$n$为 气体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 ,$T$为温度(开尔文),$V$为 气体体积。
计算方法
根据气体压强公式,可以计算出 气体在某一温度和体积下的压强 。
应用场景
在化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 气体压强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化学反应中,需要计算 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变化;在发 动机设计中,需要计算燃烧室内压强的定义 • 压强的应用 • 压强的变化 • 压强的测量 • 压强的计算
01
压强的定义
压强的定义与计算
压强的定义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表示为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压强的计算公式
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 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初三物理-压强变化专题讲解
![初三物理-压强变化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7257aeb8f67c1cfad6b8da.png)
甲乙图1 初三物理-压强变化专题● 知识精解1. 固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体压强问题,非柱形体压强在小题中体现。
2. 柱形固体压强涉及到长度、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压强等多个知识点,其中以压强为核心。
计算上既可以用p=F/S ,又可以用p=ρgh ,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
3. 题目情景:不同方式的切割问题,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外力施加问题,两物体的叠放问题。
4.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公式的使用条件,基本公式p=F/S 和p=ρgh 在实心的方柱体、长方柱体和圆柱体情况下是通用的。
其次,压强变化量△p=p2 – p1或△p=p1 – p2的理解和运用。
压强变化量△p=△F/S 须面积不变,△p=ρg △h 则要保证密度是不变的。
(具体问题中运用)最后,常规的结论或方法要熟练掌握应用。
比如:①h-a-S-V 四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m-G-F 三者的变化趋势也是相同的; ②竖切..不改变固体的压强,某些情况下横切和液体质量的减少效果是一致的; ③极限法要注意使用方式,物体被切光或提起时和一般情况是不同的,可适当用特殊值代入法;④画图对解题大有好处;⑤可以适时的反用公式,比如液体的用p=F/S ,固体的用p=ρgh ,多用逆向思维和整体法处理问题。
● 经典例题【例1】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表面上,它们对水平表面的压强相同。
已知甲的质量为1千克,甲的底面积为0.01米2。
求:(1)物体甲的重力。
(2)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
(3)如果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 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上,若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请判断p 甲和p 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析BA图2【例2】如图2所示,边长分别为0.1米和0.2米的实心正方体A 、B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B 的质量都为6千克。
求: ① 物体A 的密度ρA 。
压强计算压轴题完整版
![压强计算压轴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549cd5011ca300a7c39021.png)
压强计算压轴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上海中考物理专题计算压轴题液体压强类【考点说明】1.液体压强问题主要集中在柱形容器压强问题,非柱形容器压强问题也有,但是压轴题的可能较小。
2.液体压强问题涉及到深度、底面积、体积、质量、密度、重力、压力、浮力及液体压强等多个知识点,其中以压强为核心。
计算上既可以用p=ρgh,又可以用p=F/S,逻辑推理严密而灵活。
3.题目情景:相同容器不同液体的问题,不同容器相同液体问题,不同容器不同液体的问题。
4.解题思路:首先,确定公式的使用条件,基本公式p=F/S和p=ρgh在柱形容器情况下是通用的。
其次,压强变化量△p=p2–p1或△p=p1–p2的理解和运用。
压强变化量△p=△F/S须面积不变,△p=ρg△h则要保证密度是不变的。
(具体问题中运用)最后,常规的结论或方法要熟练掌握应用。
比如:h-a-S-V四者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m-G-F三者的变化趋势也是相同的;②液体质量的增加或减少效果在很多情况下是不改变原有压强状况的;体积的增加或减少会改变压强状况;③画图对解题大有好处;④可以适时的反用公式,比如液体的用p=F/S,多用逆向思维和整体法处理问题。
【习题分析】一、相同容器的液体吸加问题练习1.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重2牛,底面积为米2,容器高米。
现在两个容器中分别倒入一定量的水和酒精,使得两容器中离底部米处A、B两点的压强都为980帕,求:(1)A点离开液面的距离hA。
(2)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3)为使水和酒精对甲、乙两个容器底压强相等,小华和小芳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同学设计的方法可行,并求出该方法中的深度h。
(ρ酒精=×103千克/米3)练习2.如图2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千克,底面积为米2,容器高50厘米,分别装有2×10-3米3的水和×10-3米3的酒精(ρ酒精=×103千克/米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 年 级:初三 课 时 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C 压强变化类计算专题星 级 ★★★★★★★★★★★★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i.基础引入<建议用时5分钟!>批注:部分知识点由学生填空完成,5分钟左右完成。
:压强变化类计算题和电学压轴题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是两座大山,压的孩子们踹不过气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下这块难啃的骨头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先来看看压强变化类计算问题主要考到过哪几种题型?注意:思维导图中红色字体标出的是2012年上海一模出现的新题型。
压强变化类计算(1)压强变化量(5)v 、n 取值范围(7)判断解题思路正误七大题型(4)压强变化范围(6)判断计算过程正误(3)固体压强:切割叠放(h 、v 、m )(2)液体压强:抽倒加物(h 、m ):很多学生在这类题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路,不知道该选用哪个公式?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式的根本区别到底在哪里?: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主要用到哪些知识点? 压强变化分析压强的估值开放性试题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三个实心正方体叠放切割水平切割竖直切割切去相同质量切去相同高度切去相同厚度施压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杯中球杯中木块抽出倒入相同质量相同深度相同体积p gh ρ=p gh ρ=p ghρ=Fp s =F p s ='p p p =+∆原'p p p=-∆原人站立时、物理课本对桌面、“二指禅”压强可能是多少?ii.例题讲解<建议用时20分钟!>:对于4星级学生来说,我们需要掌握(2)、(3)、(6)、(7)四种类型.我们先来看看这类题题目是从什么样的题目中演变而来的?寻找足迹:压强分析选择题里的切割叠放问题例1、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3∶1,如图5所示,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同的部分,则正方体剩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 甲> p 乙B .p 甲= p 乙C .p 甲< p 乙D .视截去高度,三种情况都有可能题型一: 切割叠放问题(固体压强)例1.(★★★★)竖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 和B 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12所示。
物体A 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物体B 的质量为19.2千克。
求:在保持物体A 、B 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为行,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Δm )。
③ 计算所叠放物体的重力G´(或所截取的质量Δm )。
甲乙图5:我们先来看看这来看看这道题让我们求什么啊?那么和例题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Tips :这道题先得教学生分析出来,“行还是不行”,我们需要教会学生一种解题的技巧,看到m ,想起F ;看到F ,想起用什么公式呢?类似的问题还可以这样问学生:“看到ρ,想到m 、v ,看到v ,想到h ,看到h ,想起用什么公式呢?”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都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计算量小的方案做,可以省时间,正确率还可以提高。
Key :方案一:∴ G´= 235.2牛 方案二:∴Δm = 3.31千克小试牛刀:(★★★★)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边长分别为0.2米和0.4米,密度分别为4×103千克/米3和1×103千克/米3。
求:(3)若设想将正方体甲作竖直切割、正方体乙作水平切割,切下部分体积都为原来体积的1/2,如图13所示。
再分别将切下的部分置于对方的上表面,通过计算求出放置后甲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甲与乙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乙的比值。
Tips :学生容易漏步骤,尤其公式推导要原原本本体现在试卷上,否则扣分,例如:“F 甲 =G 甲 =m 甲g =ρ甲gV 甲 ”,要有公式推导的过程,不写的话,就扣1分。
难就难在第(3)小题,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学生“本题切什么?怎么切?这样切了以后什么量变了,什么量不变?用哪个公式已知量最多?”Key :p ’甲/ p ’乙=80.20.40.1A0.80.10.3B图112题型二:判断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是否正确:因为判断计算过程和解题思路是否正确的题型,加上4星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我们不防把这两种题型放在一起讲。
例2.(★★★★)如图11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是2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
求: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行,计算所截去的相等体积或质量。
Tips:本题来自2011年金山区一模卷第25题,Key:330.77410V-=⨯①行;②不行;③米19.6BG=牛小试牛刀:(★★★★)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A和B均为实心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如图18所示。
物体A的质量为1.6千克,物体B的密度为0.5×103千克/米3。
求: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若沿竖直方向截取物体,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压强相等。
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着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计算所截取的体积。
Tips :本题来自2011年杨浦区一模第27题,Key :方案一:不行 方案二:行 V=4.44×10-4米3题型三:抽出倒入加物快加小球问题(液体压强)例3. (★★★★)如图14所示, 两个底面积大小分别为10厘米2和8厘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 和B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 容器内部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为3136帕,B 容器内部盛的液体乙是水,且两容器中的液体液面高度均为0.4米。
若再从A 、B 两容器内同时抽出体积(ΔV )相等的液体后,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 的取值范围。
Tips :本题来自2012宝山区一模第22题,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学生,“第(3)小题告诉我们什么量在变啊?既然要求取值范围,实际上告诉了我们最后甲和乙的压强是怎么样的呢?Key :ΔV = 1.78×10-4米3小试牛刀:(★★★★)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装有1.8千克的酒精和2千克的水。
甲的底面积为0.016米2,乙的底面积为0.01米2。
(已知30.810ρ=⨯酒千克/米3).求:(1)水的体积;(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3)若从甲、乙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有没有可能使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如果有可能,请计算出抽出的体积△V ;如果没有可能,请说明理由.图14AB乙甲0.4米Tips :本题来自2012年崇明县一模卷第22题,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学生:“抽出的什么?你想到了哪个公式?最后甲和乙的压强要求怎么样?”Key :(1)V 水=2×10-3米3 (2)p=1960帕 (3)△V=1.75×10-3m 3iii.强化训练<建议用时5分钟!>iv.专题检测<建议用时10分钟!>(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小题20分,本大题满分80分)① 初始状态。
如:相同的容器盛有同种或不同种液体;底面积不同的容器盛有同种或不同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体积、密度、压强、压力等这些物理量。
② 变化过程:倒入液体、抽出液体、放入小球、取出小球。
③ 末状态:分析比较液体产生的压力、压强等。
① 根据初始状态判断出液体密度、压强(或压力)的大小。
可根据P=F/S P=ρgh ρ=m/V 判断。
② 根据末状态找出未知物理量,从而确定变化量(ΔP 、ΔF 、Δm 或ΔV 等)。
③ 结合题目所给选项找出改变(增大或减小)ΔP 、ΔF 、Δm 或ΔV 等的方法。
变化的压强可以用ΔP=ρg Δh ΔP=ΔF/S 等分析;变化的压力可以用ΔF=Δmg ΔF=ΔPS 等分析。
1.(★★★★)如图11所示,两个形状完全相同,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08米和0.1米。
求试比较距离容器底部h 处的A 、B 两点的压强p A 和p 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From :本题来自2012年普陀区一模试卷第22题,这道题有两种解法,分别是极值法和差值法,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原本分析归纳能力很薄弱的学生,更喜欢用极值法,即将A 点和B 点移到A 点的页面最高处,看看A 的压强和B 的压强现在是什么情况?Key :p A <p B2.(★★★★)如图10所示,圆柱形容器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
A容器中盛有0.2米高的水, B 容器中盛有0.3米高的酒精。
(ρ酒精=0.8×103千克/米3)求:若在两容器中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水'和p 酒精 '。
请计算当p 水 '>p 酒精 '时,抽出液体的质量范围。
From :本题来自2012年卢湾区一模卷第22题,我们需要告诉学生其实求范围的题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最大值或最小值其中有一个是已经确定了的。
我们可以这样问学生“这道题那个最值是确定了的呢?”Key :0.8千克<△m <2.4千克3.(★★★★)一个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米,内盛有0.1米深的水,如图14(a )所示,另有质量为2千克,体积为1⨯10-3米3的实心正方体A ,如图14(b )所示,求:将实心正方体A 放入图14(a )的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
• •A h B图11图10A B水酒A(a)(b)From:本题来自2012年金山区一模试卷第25题,Key:⊿H=0.02米4.(★★★★)如图11所示,质量为0.5千克,高为0.4米,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乙中盛有深度为0.15米,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求:现在要使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小明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在一个容器中倒入与原容器相同的液体,在另一容器中倒出液体,并且倒入和倒出液体的高度相同,请你判断小明在容器甲中液体(选填“倒入”或“倒出”)。
求:倒入或倒出的高度。
图11From:本题来自2012年嘉定区一模卷第22题,主要的突破口在于找到最适合的公式,建议先用p=F/s,当学生发现很麻烦了以后,自然就知道该选择哪个公式去做了.Key:倒入h=0.025米本次测试得分______________ < 喔………达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