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柱修正试验法:试验方法同前,在每根沉降柱 上开多个取样口,取H以上所有取样口的水样。设 水样中的SS浓度为Ci ,则出水中的剩余SS的比例为 Pi=Ci/ C0 ,SS实际在ti时的去除率为1- Pi,作的 P0 ~ ut曲线,凡沉速ut≧ u0=H/t的所有颗粒都可能 去除,其去除率为1- P0 ;而沉速ut< u0=H/t的颗粒 能被去除的比例为ut / u0 ,其在t时刻去除该颗粒的 效率为∫ut / u0 dp;故总去除率为(1- P0 )+ ∫ ut / u0 dp 。 所以η%= (100- P0 )+ 100/ u0 ∫ ut dp 。 例题 (见p65例3-2)
二、沉淀理论
1.沉淀类型: 沉淀是实现固液分离或泥水分离的重要环节,由于沉淀的对 象和空间不同,其沉淀形式也各异—自由沉淀、絮凝沉淀、 区域沉淀、压缩沉淀。 自由沉淀:指SS浓度不高,沉淀过 程中颗粒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 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淀过程。如 沉砂池和初沉池中的沉淀。 絮凝沉淀(干涉沉淀):当SS浓度较 高(50~500mg/L)时,沉淀过程中颗 粒间可能互相碰撞产生絮凝作用, 使颗粒粒径与质量逐渐加大,沉速 加快。如活性污泥在二沉池中的沉 淀。
②将实际数据 Q、L、B、H带入,则颗粒在池内最长沉 淀时间为:t=L/v=H/ u0。沉淀池容积V=Qt=HLB, 因Q=HBL/t=HA/t=A u0 。 故Q/A= u0 =q。 Q/A的物理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 积的流量,即表面负荷率或溢流率,用q表示( m3/m2s 或m3/m2h)。表面负荷的数值等于颗粒沉速u0 。 由L/v=h/ ut,h= utL/v,则沉速ut为的颗粒去除率为: η=h/H= utL/vH= ut/vH/L= ut/vHB/LB= ut/Q/A= ut/q= ut/ u0 。 所以,平流式理想沉淀池的去除率取决于表面负荷及 颗粒沉速ut ,而与t无关。
d.格栅安装角度:一般45~75°,对人工清渣,为省力一般角度 ≦60 °;对机械清渣,角度一般60~75 °,特殊时为90 °; 对回转式一般60~90 °。 e.流速:栅前渠道流速V=0.4~0.9m/s,过栅流速0.6~1.0m/s, 通过格栅水头损失宜采用0.08~0.15m。 f.高度:设水深h,格栅水头损失h1 ,栅前渠道超高h2(一般采 用0.3m),则后槽总高度H= h1+h2+h。
3.理想沉淀池原理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沉淀理论与实际沉淀池的运动规律有所 差距,为合理表征实际沉淀状态,提出了“理想沉淀池”概念。 理论假设条件: a.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作等速流动,速度为v。 b.在流入区颗粒沿AB断面均匀分布,并处于自由沉淀状态, 其水平分速等于v。 c.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被去除。
格栅工作台高度: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工作台宽度:人工清渣≧1.2m,机械清渣≧1.5m。 g.栅条断面形状、尺寸:正方形20×20mm;圆形=20;长方形 10×50mm,迎水面半园矩形10×50mm。
3)设计参数 栅槽宽度:已知B或Qmax 、水深h、流速V,则栅条间隙数: n=Amax(sinα) 0.5 /ehv,B=en+(n-1),栅条数n-1,栅宽s。 格栅的水头损失: h1=Rh。R为倍数,一般取3。 h0= ζV sin α /2g, ζ=β(s/e) 4/3,为阻力系数;对圆形β=1.79, 矩形β=2.42,迎面半园β=1.83,迎背面半园β=1.67。 栅槽总高度:H= h1+h2+h, h2为超高。 栅槽总长度:L= L1+L2+1.0+0.5+H1 /tg α, 式中:L1=(B-B1)/2tgα1,L2= L1/2, H1= h2+h L1为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L2为渠出水渐窄处长度。 α1为渠道展开角,一般20° ; B1为进水渠宽度。 0.5与1.0为格栅前后的过渡段长度。 每日栅渣量:W= Amax W1×86400/K总×1000(m 3 /d)。 式中: W1为栅渣量(m 3 /10 3 m 3污水),一般取0.01~0.1。粗 格栅取小值,中格栅取中值,细格栅取大值。 K总为生活污 水变化系数,见p59表3-3。 例题:见p59例3-1。
2)絮凝沉淀 试验思路同前,柱略高略粗,取样口间距500mm,取样时 间间隔5或10min,则SS在ti时的去除率为η=(1- Ci/ C0 )× 100% 。记算去除率,并记录与表中(见表3-6)。
具体计算见例3-3,首先计算临界沉速,后在图上作中间曲 线,找出其与t时刻的交点,计算对应沉速,后计算去除率。 η= η1+ u1/ u0(η1- η2)+ u2/ u0 (η2- η3)+…. 3)区域沉淀和压缩沉淀安排在第八章讲解。
2)设计参数 B、L、e和b的相关尺寸见p55表3-1。 长度L:取决于水深,以200mm为一级增长值。当 L>1000mm时,框架应加横向肋条。栅条材质为A 3钢制, 栅条偏差≦1/1000,总偏差≦2mm。 栅条间隙e:10、15、20、25、30、40mm(细格栅);50、 60、70………150mm(中或粗格栅)。 a.水泵前:人工清渣e ≦20mm;对大中型泵站,采用机械 清渣,e =20~150mm。 b.污水处理系统前:人工清渣e=25~40mm,机械清渣e= 15~25mm。污水处理厂前可设粗细二道格栅,粗格栅e= 50~150mm,细格栅e=15~40mm;当提升泵站前格栅e ≦25mm时,泵后可不住设格栅。 c.格栅数量:当每日渣量>0.2 m 3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 格栅台组数不宜少于2台。Hale Waihona Puke Baidu仅为1台时,应另设一条人工 清渣格栅备用。
1.平流式沉砂池。 构造:由入流渠、出流渠、闸板、砂斗组成。
设计参数: A.Vmax ≤0.3ms,Vmin ≤0.15ms。(为什么?) B.水力停留时间:Qmax不少于30s,一般30~60s。 C.有效水深h ≤1.2m,一般采用0.25~1.0m;池宽≧0.6m。 D.进水头部应采取消能和整流措施。 E.池底底坡一般为0.01~0.02。 F.沉砂池超高不宜小于0.3m。 排砂方式:重力排砂,排砂管d ≧200mm。对大中型污水处 理厂,一般采用机械排砂。 优缺点:构造简单、处理效果好,但重力排砂时构筑物需高 架。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三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教学要求: 1.掌握沉淀理论,理解各种沉淀类型的内在联系 和区别,并学会分析沉淀池的影响因素。 2.了解各种沉淀池的适用范围,掌握其相关的工 程设计,并结合流体力学理解其设计要求。
概述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漂浮物与悬浮物,其进 入水处理构筑物会沉入水底或浮于水面,对设备的正常运行 带来影响,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必须予以去除。 物理处理的去除对象:漂浮物、悬浮物。 物理处理方法:筛滤、重力分离、离心分离。 筛滤:筛网、格栅(去除漂浮物、纤维状物质和大块悬浮物) 滤池、微滤机(去除中细颗粒悬浮物)。 重力分离:沉砂池、沉淀池(去除不同密度、不同粒径悬浮 物)、隔油池与气浮池(去除密度小于1或接近1的悬浮物)。 离心分离:离心机、旋流分离器(去除比重大、刚性颗粒)。 本章主要就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使用的格栅、沉砂池、沉淀 池进行讲授。
③竖流式理想沉淀池(自学。分析方法同前,但结果有差距, p=100-p0 )。 ④实际沉淀池与理想沉淀池之间的差距(自学) a.深度方向水流速度分布不均匀对去除率没有影响。 b.宽度方向水流速度分布不均匀是降低沉淀池去除率的主要 原因。 c.紊流对去除率的影响:减慢沉速,降低去除率;扰动底部 沉淀物,降低去除率。
计算公式:见p73 池长:L=vt, V为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 水流断面面积:A=Qmax/v; 池总宽:B=A/h2; h2为设计有效水深;
沉砂斗容积:V=86400 Qmaxtx1/105K总,x1为城市污水沉砂 量,取3 m3/105m3污水 ; 沉砂池总高度:H=h1+h2 +h3 ;h1为超高,取0.3m。 h3为 砂斗高度; 检验:按最小流速>0.15m/s进行验算,保证沉掉0.21mm的 砂,而不去除有机物。Vmin=Qmin/nω。 ω 为单池过水断面 面积。
可见沉速u与ρg - ρy以及d 2成正比,与成反比。但 由于污水中的颗粒为非球形,直接采用斯托克斯公 式会油很大误差,需要修正。具体修正方法如下: 多个沉降柱试验法:见p63,沉降柱6~8个,d= 80~100mm,h=1500~2000mm,出水口位于 1200mm处,出泥口在底部,进水SS浓度为C0,经 沉淀t1 、t2、t3… ti… tn时,分别在1~8号沉淀柱取 水样100ml,得出水SS浓度C1 ~C8,并作出η~t的 关系曲线以及η~ui的关系曲线(见图3~9)。沉速 ui是指在沉淀时间ti内能从水面恰好下沉到水深H处 的最小颗粒的沉淀速度。对于u ≧ ui的颗粒,可在 时间ti内全部沉淀去除;而对u < ui的颗粒,在时间ti 内能否被沉淀去除取决于颗粒所在位置,因而此方 法存在误差。
区域沉淀(成层、拥挤沉淀):因SS过大,沉淀过程中相邻 颗粒间互相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 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颗粒群以整体向下速度沉降, 并与上清液形成清晰的固液界面。如二沉池中下部的沉淀。 压缩沉淀:颗粒间相互支撑,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压下 层颗粒间的间隙水,使污泥得到浓缩。如二沉池泥斗和浓缩 池的过程。 2沉淀类型分析 1)自由沉淀: 假设颗粒为球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du/dt=F1-F2-F3 。 式中 ; F1为重力,Vgρg; F2为浮力,Vgρy。 F3为下沉摩擦阻力,CA ρy u 2 /2。 带入整理得:u= (ρg - ρy )gd 2/18,即斯托 克斯公式。
三、沉砂池
功能和任务:去除比重比较大的无机颗粒 (ρ≧2.65,d ≧0.21mm,或65目的砂),以减轻 对设备的磨损,降低或减轻构筑物(沉淀池)的负 荷。 设置位置:泵站、倒虹管和初沉池前。 常见类型: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和多尔沉砂 池等。 设计规范要求:①组数不少于2组,一备一用;② 设计流量:自流按最大设计流量设计,提升泵站按 工作水泵最大组合流量设计,合流制系统按降雨时 的设计流量设计;③沉砂量15~30 m3/106m3污水 , 含水率60%;④砂斗容积≤2日沉砂量,斗壁与水平 面倾角≧55°。
1)平流式理想沉淀池 ①平流式理想沉淀池分流入区、流出区、沉淀区和底 部的污泥区。从图中可以看出,必存在一种从A点进 入、以流速为u0 的颗粒,最后刚好在出水口D点沉入 池底污泥区。根据几何相似原理,则u0 /v=H/L,即u0 =vH/L。 所以凡沉速大于u0者全部沉入池底(代表I轨迹的颗 粒);凡沉速小于u0者、且在对角线AD以上者,均 不能被去除(代表Ⅱ轨迹的颗粒);凡沉速小于u0者、 且在对角线AD以下者,仍可以被去除(代表虚线Ⅱ 轨迹的颗粒)。 设沉速ut < ut的颗粒质量为dP,则可被沉淀去除的量 为ut / ut dP,故总去除率η= (1- P0 )+ 1/ u0 ∫ ut dp , 用百分数表示为η%= (100- P0 )+ 100/ u0 ∫ ut dp , 与前者分析推导结果相同,说明理论上是可行的。
一、格栅
1.格栅:是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带钩的塑料栅条或金属筛网组成。 安装地点:污水沟渠、泵房集水井进口、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及 沉砂池前。 设置目的:根据栅条间距,截留不同粒径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栅渣:被截留的污染物,其含水率70~80%,容重750kg/m 3 。 分类: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又称回转式格栅)。 2.平面格栅 1)格栅设计主要依靠水量大小、栅渣量多少来确定(机械清 渣、人工清渣)。机械清渣采用回转式、或栅条置于外侧耙头 抓渣适于水量大、渣多或机械程度、自动化程度较高时采用; 人工清渣适于水量小、少栅渣,当栅渣多为纤维状物质而难于 用耙清楚时,也多采用定时吊起栅渣人工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