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8课《方山子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方山子传

苏轼

诗歌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赏析: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文言积累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僮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译文:杨子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他的亲友,还请杨子的僮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逃跑了。”问:“为什么会逃跑呢?”回答:“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驰骋.(ch ěnɡ) 当.

世(dānɡ) 闾.里(lǘ) 功勋.

(xūn) B .著.帽(zhù) 谪.

居(zhé) 俯.仰(fǔ) 耸.

然(sǒng) C .奴婢.(bēi) 萧.

然(xiāo) 矍.然(jué) 蔬.

食(shǔ) D .两骑.(qí) 精悍.

(hàn) 岐.亭(qí) 倜傥.(t ng)

解析:B 项,“著”读“zhuó”;C 项,“婢”读“b ì”;D 项,“骑”读“jì”。

答案:A

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阳狂垢污

B .方山子傥见之与

C .百有余年矣

D .鹊起于前

解析:A 项,“阳”通“佯”,假装。B 项,“傥”通“倘”,或许;“与”通“欤”,语气词。C 项,“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答案:D

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②蟹六跪而.

二螯 B.⎩⎪⎨⎪⎧

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 C.⎩⎪⎨⎪⎧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

九国之师也 D.⎩⎪⎨⎪⎧ ①呼于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

解析:A 项均为“连词,表并列”。B 项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C 项①介词,在;②

介词,比。D项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大概,表推测。

答案:A

4.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

D.使从事于其间

解析:A项为定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

答案:A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2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晚乃遁

..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一)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宗:尊崇,推崇

B.晚乃遁.于光、黄间遁:逃跑

C.余谪.居于黄谪:贬官

D.而妻子

..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妻子:妻子和儿女

解析:B项,遁:隐居。

答案:B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晚乃.遁于光、黄间乃.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因.谓之方山子因.击沛公于坐

C.⎩⎪⎨⎪⎧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D.⎩⎪⎨⎪⎧ 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解析:C 项均为“代词,他”;A 项,连词,表承接,于是/副词,竟;B 项,副词,于是/介词,趁机;D 项,句末语气词/助词,表判断。

答案:C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 .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 .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 .好文章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

解析:A 项,“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见了。

答案:A

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

(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