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知识点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单招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单招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单招专业课知识点总结一、数学数学是单招考试中重要的考试科目之一,也是考生们最关注的科目之一。

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导数与微积分、概率与统计、空间几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并且进行大量的练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1. 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单招考试中的常考内容。

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有很多种,例如代数法、几何法、图形法、参数法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解法,灵活运用,从而解决各种类型的方程与不等式问题。

2.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单招考试中的热点内容。

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包括函数的定义、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运算、不等式与方程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能够灵活应用,解决各种类型的函数与方程问题。

3. 导数与微积分导数与微积分是数学中的难点知识,也是单招考试中的重点内容。

导数与微积分的知识点包括导数的定义、导数的运算、微分法、积分法、微分方程等。

考生需要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4. 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应用知识,也是单招考试中的常考内容。

概率与统计的知识点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互斥与独立、随机变量与分布、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

考生需要系统学习这些知识,能够理解概率与统计的应用场景,解决各种类型的概率与统计问题。

5. 空间几何空间几何是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也是单招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空间几何的知识点包括空间点、空间直线、空间平面、球面与球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知识点,能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各种类型的几何问题。

6.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单招考试中的常考内容。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的知识点包括数列的定义、数列的性质、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各种类型的数列问题。

二、英语英语是单招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电磁场与电磁波公式总结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电磁场与电磁波公式总结

电磁场与电磁波复习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矢量分析1、三种常用的坐标系(1)直角坐标系微分线元:dz a dy a dx a R d z y x →→→→++=面积元:⎪⎩⎪⎨⎧===dxdy dS dxdzdS dydzdS zyx ,体积元:dxdydzd =τ(2)柱坐标系长度元:⎪⎩⎪⎨⎧===dz dl rd dl drdl z r ϕϕ,面积元⎪⎩⎪⎨⎧======rdrdzdl dl dS drdz dl dl dS dz rd dl dl dS z zz r z r ϕϕϕϕ,体积元:dzrdrd d ϕτ=(3)球坐标系长度元:⎪⎩⎪⎨⎧===ϕθθϕθd r dl rd dl drdl r sin ,面积元:⎪⎩⎪⎨⎧======θϕθϕθθθϕϕθθϕrdrd dl dl dS drd r dl dl dS d d r dl dl dS r r r sin sin 2,体积元:ϕθθτd drd r d sin 2=2、三种坐标系的坐标变量之间的关系(1)直角坐标系与柱坐标系的关系⎪⎪⎩⎪⎪⎨⎧==+=⎪⎩⎪⎨⎧===z z x y yx r zz r y r x arctan,sin cos 22ϕϕϕ(2)直角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关系⎪⎪⎪⎩⎪⎪⎪⎨⎧=++=++=⎪⎩⎪⎨⎧===z yz y x z z y x r r z r y r x arctan arccos ,cos sin sin cos sin 222222ϕθθϕθϕθ(3)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的关系⎪⎪⎩⎪⎪⎨⎧=+=+=⎪⎩⎪⎨⎧===ϕϕθθϕϕθ22'22''arccos ,cos sin z r z zr r r z r r 3、梯度(1)直角坐标系中:za y a x a grad z y x∂∂+∂∂+∂∂=∇=→→→μμμμμ(2)柱坐标系中:za r a r a grad z r∂∂+∂∂+∂∂=∇=→→→μϕμμμμϕ1(3)球坐标系中:ϕμθθμμμμϕθ∂∂+∂∂+∂∂=∇=→→→sin 11r a r a r a grad r 4.散度(1)直角坐标系中:zA y A x A A div zy X ∂∂+∂∂+∂∂=→(2)柱坐标系中:z A A r rA r r A div zr ∂∂+∂∂+∂∂=→ϕϕ1)(1(3)球坐标系中:ϕθθθθϕθ∂∂+∂∂+∂∂=→A r A r A r rr A div r sin 1)(sin sin 1)(1225、高斯散度定理:⎰⎰⎰→→→→=⋅∇=⋅ττττd A div d A S d A S,意义为:任意矢量场→A 的散度在场中任意体积内的体积分等于矢量场→A 在限定该体积的闭合面上的通量。

职高二年级专业课知识点

职高二年级专业课知识点

职高二年级专业课知识点职高二年级专业课是学生在职业高中进行专业学习的阶段,旨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满足他们未来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职高二年级专业课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课内容。

一、专业课概述职高二年级专业课包括了各个专业方向的基础学科和实践技能课程。

根据学生所就读的专业不同,专业课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会学习酒店运营管理、前厅接待、客房管理等相关课程;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会学习机械设计、制图基础、数控加工等相关课程。

二、专业课知识点以下是职高二年级专业课常见的知识点:1. 基础理论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知识。

比如,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需要了解电子元件、电路原理、电子器件等基础知识。

2. 实践技能: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技能。

比如,学习美容美发的学生需要学习剪发、化妆、美甲等实际操作技能。

3. 行业规范和标准:学生需要熟悉所学专业领域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了解行业内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化操作。

比如,学习建筑工程的学生需要了解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施工标准等。

4. 职业素养: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相关的职场礼仪和沟通技巧。

三、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了更好地掌握职高二年级专业课的知识,学生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和技巧:1. 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出问题并寻求解答。

通过主动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多种学习资源的利用:除了教科书和课堂教学,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进行学习。

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文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学习。

坚持每天的复习和总结,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

4. 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进行学习和讨论,互相帮助和借鉴。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参加学习小组,共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专业课必备新媒体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专业课必备新媒体概论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构成侵权行为,需要承担停止侵权、 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
行业自律机制建设推进情况
行业自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我国新媒体行业自律组织逐渐建立,如中国网络视听节目 服务协会等,推动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
自律规范与标准的制定
行业自律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自律规范和标准,如《网络短 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等,引导新媒体内容健康向上。
资讯类平台
今日头条
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为用户推荐信息,提 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服务的产品。
腾讯新闻
包括新闻、资讯、视频、图片等内容的综合资讯平台。
网易新闻
涵盖新闻、财经、科技、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的资 讯平台。
视频音频类平台
哔哩哔哩
涵盖众多领域的视频分享网站,包括动画、番 剧、国创、音乐、舞蹈、游戏等。
打赏模式
鼓励用户对优质内容进行打赏, 形成内容创作者与用户的良性 互动。
06
新媒体伦理道德问题 及法律规范解读
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伦理道德问题剖析
1 2 3
虚假信息的定义与危害 虚假信息是指不真实或误导性的信息,其传播可 能对个人、组织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恶意炒作的动机与手段 恶意炒作通常是为了追求关注度、经济利益或特 定目的,采用夸大、歪曲事实等手段进行信息传 播。
02
社交媒体、博客等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形态兴起,用户开始参与
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
移动互联网时代
03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移动新媒体形态迅速崛起,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与新媒体融合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为新媒体 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如智能推荐、 语音交互等。

文史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文史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它是一门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之一,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为研究对象,并将分析研究文学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根本任务。

3.文本:文本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

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4.文学价值:文学价值是文学作品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主要包括认识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等。

5.文学价值的“真”:文学价值的真,是指文学要通过合乎艺术规律的方式,将社会的真实状况、人生的真正面目、作家的真诚体验等表现出来。

6.文学价值的“美”:文学价值的美,是指文学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

7.文学的功能定义: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内在依据是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存在于功能的系统之中。

8.文学创作(创作过程):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

(这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eg: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眼中之竹山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而胸中之竹则是艺术构思过程中的艺术形象,至于手中之竹,已经是经过艺术传达之后的竹子,是画在纸上的画图,是最终完成的作品。

)王国维的隔与不隔:“隔”意思则是指艺术技巧使用的很拙劣,以致不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情感,并使之升华为艺术情感。

“不隔”第一层含义是说文字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读者能够直接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内涵而感不到丝毫的文字障碍。

第二层含义是指用直书其事的方式作诗,不堆砌典故,使人不劳猜想就直接感知诗中蕴含的情感。

考研专业课考点总结

考研专业课考点总结

考研专业课考点总结考研专业课是考生们进入研究生阶段必经的重要门槛,对于考研专业课的学习,考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下面就对几个专业课的考点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考研数学专业课的考点。

数学专业课是许多考生头疼的一门科目,其中的难点和考点层出不穷。

在数学分析中,极限与连续是一道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熟练掌握极限定义、函数极限性质、极限运算法则等内容。

另外,微积分也是数学专业课中的重中之重,考生需要掌握极值点、最大值最小值等基本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微分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此外,数学专业课还包括复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学等内容,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考研英语专业课的考点。

英语专业课主要包括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和写作等内容。

在语法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虚拟语气等,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句子的构建和理解。

在词汇方面,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写作和阅读。

在阅读方面,考生需要熟悉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并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细节和观点。

在写作方面,考生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英语写作,如议论文、图表作文等,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写作展示。

此外,考研政治专业课的考点也是考生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政治专业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内容。

首先,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如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人民民主专政等,并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其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也是考研政治专业课中的重要考点,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重要历史事件,并能够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最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面,考生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如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阶级斗争理论等,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考研专业课的考点涉及到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考生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大学专业课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大学专业课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1.行政管理定义:行政管理是一种以国家权力为基础,以国家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为管理主体,以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2.美国行政管理学家弗雷德里格斯在其《行政生态学》一书中分为三种形态。

对此进行考察,融合型,衍射型,棱柱型。

3.第一个从一般的管理过程中区分出行政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4.行政管理活动的公共性特点:第一,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第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第三,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第四,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第五,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5.政治和行政分别代表两种功能,政治是表达国家意志的功能,行政是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

但是两种功能毕竟都统一在国家意志之下,实际上的政治需要,要求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必须高度一致。

6.传统理论的发展阶段(选择):1887年威尔逊在政治学期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开创了行政管理学术之先例。

1900 年,古德诺出版了《政治与行政》为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基础。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1926年,怀特出版了《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出了系统的阐述。

具有组织理论之父之称的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关于官僚组织理论论述对传统管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7.选择:汉唐明初精简机构行政效率为当时世界之首,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

8.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主要方法:历史的方法,理论的方法,调查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案例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9.国家政府的本质是阶级性与公共性的有机统一,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工具。

10.政府的基本结构不同,国家的政府的内部结构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领导机构职能机构,办公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

11.权利有如下三层内涵:权利是一种意志的强力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力是一种社会职位的标志,权利的实质是一种价值控制和资源控制。

医药护专业课复习资料-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医药护专业课复习资料-中医护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正治与正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又称“逆治逆护法”。

2.反治与反护:是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情况下所实施的治法与护法。

3.热因热用:用温热药、温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4.寒因寒用:用寒凉药、寒凉护法,治护寒的症状表现的方法。

5.塞因塞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症状的护法。

6.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

7.同病异护:一般情况下,相同的症证,应该使用相同的护法。

8.异病同护: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病证,应该使用不同的护法。

9.未病先防:使之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10.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早诊断、早诊断,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

11.汗法:亦称解表法。

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使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12.吐法:亦称涌吐法。

是指通过药物,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13.温法:亦称温阳法。

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的一种方法。

14.刮痧法:又称“挑痧”,是指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其局部皮下出现瘀斑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15.药熨法:是将中药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炒热,装入布袋内,在患处或特定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及药物的共同作用,已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16.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在人体体表的一种部位或腧穴进行烧灼熏烤,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7.拔罐法:又称“吸筒法”,是以罐或筒为工具,利用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或筒吸附于腧穴部位皮肤上或应拔部位,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产生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大一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大一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

大一第一学期知识点总结大一的第一学期是大家踏入大学的开始,也是接触大学阶段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专业课知识总结1. 我们学习了数学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这些是我们理工类专业的基础。

在微积分中,我们学会了导数、积分、极限等概念,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而线性代数则使我们对向量、矩阵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相关课程,如C语言、数据结构等。

通过学习C语言,我们掌握了编程的基本技巧,并且能够利用程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而数据结构则帮助我们优化算法,提高程序效率。

二、通识课知识总结1. 大学的通识课程是为了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扩展我们的知识面。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学等通识课程。

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我们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脉络和历史事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而政治经济学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社会和经济的运作规律。

2. 另外,我们还学习了英语、文学欣赏等课程。

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在这个学期里,我们通过英语课程提升了我们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而文学欣赏课程则带领我们欣赏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审美素养。

三、实践课知识总结1. 实践课程是为了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实验课程、实习等实践课程。

通过实验课程,我们进行了各种实验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而实习则是让我们走出课堂,去实际岗位上进行实践,获取实践经验。

总结:大一的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专业课、通识课和实践课。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学、计算机、语言、历史、经济等领域,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还提升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高职高考名词知识点汇总

高职高考名词知识点汇总

高职高考名词知识点汇总高职高考是中国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设立的一种职业教育考试。

它相较于普通高考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在准备高职高考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名词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职高考涉及的一些名词知识进行汇总,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专业课知识点汇总高职高考涵盖了各种专业类别,包括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医学卫生、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专业课知识点的介绍。

1. 经济管理类- 营销:指企业为了实现盈利目标,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推销产品或服务。

- 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对员工进行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 财务管理:指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运用、监督以及利润的分配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2. 工程技术类- 自动化控制技术:指利用机械、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 电气工程技术:指电力系统、电机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

- 建筑工程技术:指建筑设计、施工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与工程。

3. 医学卫生类- 护理学:指通过科学方法,对病人进行全面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护理。

- 医学影像技术:指使用X射线、超声波等技术对疾病进行影像诊断的技术。

- 中医学:指中医药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学科,包括中药学、针灸学等。

4. 文化艺术类- 广告设计与制作: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广告策划、设计和制作的过程。

- 动画设计与制作: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艺术手段进行动画制作的过程。

- 影视摄影与制作:指利用照相或摄像机技术进行影像制作和后期处理的过程。

5. 教育体育类- 学前教育技术与管理:指学前教育相关的教学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 体育教育:指通过体育运动和训练,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

- 教育学:指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学科,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

二、高职高考相关政策除了专业课知识外,了解高职高考的相关政策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1. 高职院校招生政策高职院校的招生政策与普通高考有所不同。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数据结构知识点全面总结—精华版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数据结构知识点全面总结—精华版

第1章绪论内容提要:◆数据结构研究的内容。

针对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研究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

数据结构涵盖的内容:◆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

数据——所有能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集合。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具有完整确定的实际意义。

数据对象——具有相同性质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为:Data_Structure=(D, R)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该值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由用户定义的一个数学模型与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它由基本的数据类型构成。

◆算法的定义及五个特征。

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是一系列输入转换为输出的计算步骤。

算法的基本特性:输入、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算法设计要求。

①正确性、②可读性、③健壮性、④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算法分析。

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稳定性学习重点:◆数据结构的“三要素”:逻辑结构、物理(存储)结构及在这种结构上所定义的操作(运算)。

◆用计算语句频度来估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第二章线性表内容提要:◆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定义,对线性表定义的操作。

线性表的定义:用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表示◆线性表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定义:把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存储在物理上相邻的存储单元中的存储结构。

链式存储结构: 其结点在存储器中的位置是随意的,即逻辑上相邻的数据元素在物理上不一定相邻。

通过指针来实现!◆线性表的操作在两种存储结构中的实现。

数据结构的基本运算:修改、插入、删除、查找、排序1)修改——通过数组的下标便可访问某个特定元素并修改之。

核心语句:V[i]=x;顺序表修改操作的时间效率是O(1)2) 插入——在线性表的第i个位置前插入一个元素实现步骤:①将第n至第i 位的元素向后移动一个位置;②将要插入的元素写到第i个位置;③表长加1。

法学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法学导论重点】

法学类专业课复习资料【法学导论重点】

《法学导论》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法与法律1、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

2、法的表现形态:制度法、观念法、现实法3、法的基本属性:1、法的特殊规范性2、法的国家意志性、3法的明确公开性4、法的国家强制性、5、法的普遍约束性4、法的本质:一、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的归属;二、法作为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三、法最终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第二章、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一国宪法作主导,由宪法在内的各个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1、法律体系是法律部门构成的统一整体2、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法律部门的划分:1、依据:根本依据:法律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性质;次要方法和辅助手段:法律调整方法主要的法律部门:宪法部门、民商法部门、行政法部门、经济法部门、社会法部门、刑法部门、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婚姻法部门、环境保护法与自然资源法部门、军事法部门法律体系的建构:内容上完备、结构上科学、形式上规范、价值上公正第三章、法律要素法律要素包括法律规范、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法律规范:法律规范也被称为法律规则或发的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的细胞,是法律的基本元素。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1、假定条件2、适用主体3、行为模式4、法律后果法律规范的种类:(不同分类方法)一、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指定一定主体可以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可以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义务性规范:规定一定主体应当或者必须做出某种行为的规范禁止性规范:指规定人们不得作出某种行为或者必须抑制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二、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三、确定性规范和非确定性规范附加:法律要素(1)→法的要素由规则、原则和权利义务构成;一、法律规则(1)→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条件时、空、人、情境行为模式可为模式(可以)授权性规则应为模式(应当)命令性规则勿为模式(禁止)禁止性规则法律后果肯定性后果(合法)否定性后果(违法)(2)→法律规则与语言道义助词的分类命令句must Ought to/shouldMust not允许句可以(may)☆考点:法律规则的表述是否必须有道义助词?(3)→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①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的,也不是每一个条文都完整地表述一个规则或只表述一个法律规则;②第一,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由数个法律条文来表述;第二,法律规则的内容分别由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条文来表述;第三,一个条文表述不同的法律规则或其要素;第四,法律条文仅规定法律规则的某个要素或若干要素。

专业课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专业课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

专业课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导论1.1 专业课期中考试的重要性专业课期中考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考核,也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检验和锻炼。

通过期中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指导;学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自我检测,发现自己的学习不足,及时进行补充和提高。

因此,期中考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1.2 期中考试的命题特点期中考试的命题特点主要有:全面性、综合性、灵活性、适度性、公开性。

全面性指考试内容应该覆盖全面,有代表性,考察面广;综合性指考试内容应该具有综合性,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灵活性指考试题型可以多样化,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适度性指考试内容和难度应该掉温适度,不应该过于偏离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公开性指考试内容和要求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让学生有所准备。

因此,命题时需要注意考试的全面性、综合性、灵活性、适度性和公开性。

1.3 期中考试的应试策略在迎接期中考试的时候,学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应试策略。

在备考阶段,学生应该对所学的知识做到全面掌握,理解透彻;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知识框架,有助于全面复习。

同时,学生还需要多做一些模拟试卷,增强对知识的串联和运用能力。

此外,考试阶段,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临场发挥。

这些都是应试策略的关键。

二、专业课期中考试知识点总结2.1 专业课重点知识在期中考试中,通常会以所学专业课程的重点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

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考试特点,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专业课程的重点知识:(1)金融专业金融专业的期中考试重点知识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法律法规、金融实务等方面的知识。

在期中考试中,通常会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掌握情况。

(2)工程专业工程专业的期中考试重点知识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学、土力学、水利水电、建筑学、道路桥梁等方面的知识。

学前教育专业课知识点大一

学前教育专业课知识点大一

学前教育专业课知识点大一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从事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学科。

大一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起点,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打好基础知识的基石。

下面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的大一知识点概述。

一、幼儿发展心理学1.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中身体、智力、情感、社会与性格等方面发展的规律。

大一学生需要学习关于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儿童青春期的发展规律,并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2. 儿童认知发展儿童认知发展是指儿童从感知、运动、语言、思维、符号游戏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

学生需要学习和理解儿童的感知、注意、记忆、问题解决、观念形成等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和特点。

3.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是指儿童在社会互动中形成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表达情感和培养社会习惯的发展过程。

学生需要学习儿童的情感表达、人际交往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4. 儿童个性与人格发展儿童个性与人格发展是指儿童在个体差异、性格形成和人际关系中塑造独特人格的发展过程。

大一学生需要学习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

二、幼儿教育学1. 幼儿教育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需要明确幼儿教育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并理解幼儿教育的对象、任务和原则。

2. 幼儿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幼儿教育中的各种教育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引导、激励、评价等,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活动。

3. 幼儿教育内容与课程编制学生需要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则,学习如何设计和组织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4. 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学生需要了解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习如何与家长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教育管理学1. 幼儿教育管理的概念与特点学生需要了解幼儿教育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理解幼儿园教育管理与其他教育管理的异同,并熟悉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化工原理》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压强1、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21101.3310330/10.33760atm kPa kgf m mH O mmHg====2、压力的表示(1)绝压:以绝对真空为基准的压力实际数值称为绝对压强(简称绝压),是流体的真实压强。

(2)表压:从压力表上测得的压力,反映表内压力比表外大气压高出的值。

表压=绝压-大气压(3)真空度:从真空表上测得的压力,反映表内压力比表外大气压低多少真空度=大气压-绝压3、流体静力学方程式0p p ghρ=+二、牛顿粘性定律F du A dyτμ==τ为剪应力;du dy 为速度梯度;μ为流体的粘度;粘度是流体的运动属性,单位为Pa·s;物理单位制单位为g/(cm·s),称为P (泊),其百分之一为厘泊cp111Pa s P cP== 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三、连续性方程若无质量积累,通过截面1的质量流量与通过截面2的质量流量相等。

111222u A u A ρρ=对不可压缩流体1122u A u A =即体积流量为常数。

四、柏努利方程式单位质量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式:22u p g z We hf ρ∆∆∆++=-∑22u p gz E ρ++=称为流体的机械能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衡算方程:Hf He gp g u z -=∆+∆+∆ρ22z :位压头(位头);22u g :动压头(速度头);p gρ:静压头(压力头)有效功率:Ne WeWs=轴功率:Ne N η=五、流动类型雷诺数:Re du ρμ=Re 是一无因次的纯数,反映了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1)层流:Re 2000≤:层流(滞流),流体质点间不发生互混,流体成层的向前流动。

圆管内层流时的速度分布方程:2max 2(1)r r u u R =-层流时速度分布侧型为抛物线型(2)湍流Re 4000≥:湍流(紊流),流体质点间发生互混,特点为存在横向脉动。

教育理论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教育理论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教育理论专业课知识点总结教育理论是教育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人类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对教育理论专业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概念和分类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包括有目的地引导和培养个体的心智、性格和行为,使其能在社会中适应、改进和发展。

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分类,例如按时间划分为前教育和后教育,按内容划分为全人教育和专业教育等。

2. 教育的目的和功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道德、审美、体育等各个方面。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国家功能等,主要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

3. 教育理论的概念和特征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总结,其特征包括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历史性等。

二、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流派1. 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哲学分支,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原理、方法和制度等。

常见的教育哲学理论流派包括实证主义、唯心主义、实证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等。

2. 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社会学分支,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的社会功能、社会结构、社会变革和社会政策等。

常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社会交互主义和批判教育社会学等。

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思维、学习过程、心理发展和心理调节等。

常见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心理学等。

4.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投入、教育产出、教育效益和教育资源配置等。

常见的教育经济学理论流派包括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生产函数理论和教育市场理论等。

考研专业课《管理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考研专业课《管理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导论1.管理的含义P22.管理的任务P33.管理的目标P4(包括效率和效果两方面)4.管理环境P5(管理环境的定义,管理环境包括组织内部环境和组织外部环境)5.组织与环境的关系P6(只背第一和第二即可)6.管理职能的延伸P9(即决策、创新、协调送三部分的重要性)7.管理者的角色P11(管理者的10种角色的表格)8.管理者的技能P12(三种技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需技能的差异)9.管理者的素质P13(管理者的五个重要习惯,但是对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道德素质)10.管理的科学与艺术之争P1411.管理学习的知行循环模式P16(记住图1-5及实干家与大学生处于这一循环系统的那一阶段)12.管理学的学习方法P17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进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三个基本出发点及六项科学管理原理P242.法约尔的六种经营活动及十四条管理原则P263.韦伯的三种权利的类型、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及理性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P294.厄威克和古利克的8项和10项原则及两人的管理新职能P315.P31综合来看这一段以及下边的图2-3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6.霍桑试验提出的3条原理P327.行为科学理论的4个方面P338.管理丛林的11个流派P349.管理新思潮P39第三章管理决策1.决策的概念及5层内涵P442.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P453.理性决策模式和有限理性决策模式P454.知觉决策模式和其他模式P465.决策的要素和决策系统P476.决策类型7种P487.决策过程(连同二级标题一起背)P55(其中的满意标准P57需要重点背)8.决策的影响因素P599.决策方法一节都很重要P6310.决策信息与决策质量的关系P7811.决策信息收集的原则P7912.决策信息的收集P8013.决策信息鉴别P8114.决策信息的分析P82第四章计划1.计划的概念P872.计划于绩效之间的关系P873.好的计划的标准P884.计划的8种形式P885.计划的类型(每种类型的定义和特点)6.短期计划与长期计划、具体计划与指导性计划、一次性计划与常备计划的定义P927.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P948.图4-5计划工作的程序及每一步骤的解释P959.组织目标的性质P9710.设定目标的步骤及目标的特征P9911.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由来、目标管理的内涵和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P10112.战略计划技术P10313.管理计划技术P10514.作业计划技术P10815.战略管理的定义及图4-12战略管理的过程P11316.战略计划为什么重要P11417.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P11518.总体战略计划和业务战略计划P116第五章组织与组织设计1.组织的含义P1252.组织的作用P1253.正式组织的运行需要的三要素和费正式组织的特征P1264.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及正确引导控制与利用非正式组织P1275.组织工作的含义P1296.组织工作的特点、组织工作的最终成果P1297.组织工作的内容P1308.组织设计的任务P1319.组织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步骤及组织设计的原则(可能出简答题)P13110.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定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11.影响管理复读的因素及管理层次的影响因素12.部门化的定义、部门化的形式现代组织的部门化主要呈现的两种趋势13.部门划分的原则P13514.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及职能职权的定义15.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及职能职权这三种职权的不同点表5-1和怎样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16.如何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17.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P13818.组织结构的类型(全背)19.新的组织结构类型20.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的优缺点21.机械式与有机式组织结构22.授权的定义及授权应遵循的原则23.集权与分权(全背)24.组织变革的定义及组织变革的的动力25.组织变革的内容26.组织变革的四大步骤27.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三大方面28.组织变革模式29.组织制度的两个层次30.制度化管理的优点(在组织中应该实行法治还是人治)31.组织文化的定义、特点、结构、内容、功能与作用。

大一专业导论知识点归纳

大一专业导论知识点归纳

大一专业导论知识点归纳一、引言导论课程作为大一新生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对于学生了解专业的背景、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以及培养专业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归纳总结大一专业导论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专业导论课程。

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是导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介绍专业的背景、学科特点、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所选择的专业。

在专业介绍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归纳专业知识点:1. 专业背景在介绍专业时,可以从该专业的发展历程、学科特点、相关领域的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说明。

2. 学科特点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可以对该专业的学科特点进行简要概括,例如:该专业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融合等。

3. 就业前景介绍专业的时候,可以简要介绍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包括就业领域、就业岗位和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三、专业知识框架梳理针对大一专业导论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可以将其框架梳理为几个重要的方面,比如学科基础知识、专业核心概念、专业应用技能等。

1. 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是每个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该学科的主要理论、基本概念、学科内的专业术语等。

2. 专业核心概念每个专业都有其核心概念,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概念可以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医学专业的核心概念可以包括人体解剖、疾病诊断等。

对于这些核心概念,可以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例子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专业应用技能除了学科知识外,专业应用技能也是专业导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技能可以包括编程语言、软件工程等;机械专业的应用技能可以包括机械设计、工程制图等。

对于这些应用技能,可以列举具体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其实际应用场景。

四、学术研究与实践学术研究与实践是专业导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相关的学术研究方法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培养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

1. 学术研究方法了解学术研究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

专业课核心知识点梳理

专业课核心知识点梳理

专业课核心知识点梳理在学习专业课程时,我们常常需要面对大量的知识点,而其中的一些核心知识点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专业课程中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概述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都有其特定的核心知识点。

掌握了这些核心知识点,学生才能在专业领域中具备基本的素养和能力。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1. 专业领域概念和基本原理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领域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是我们理解整个学科的基础。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等;在经济学领域,我们需要掌握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市场经济的概念等。

2. 关键技术和方法每个学科都有其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是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掌握的工具。

例如,在工程领域,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工程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相关的测量和实验技术;在心理学领域,我们需要了解各类心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实施心理学实验的技巧。

3. 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专业课程不仅要求我们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还需要了解学科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

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跟上学科的发展脚步。

例如,在生物学领域,我们需要了解最新的生物技术和研究成果,以及生物领域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4. 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应用专业课程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践应用。

学科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相互补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法学领域,我们需要了解不仅要了解法律的基本理论,还需要了解如何将法律应用到实际案件中。

三、总结专业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是我们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对这些核心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

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职能货币主要有以下三项主要的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

在这三项功能中,交易媒介是使货币区别于股票、债券和住宅的主要功能。

交易媒介:当一种商品要求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时,需要一个为社会所公认的媒介,而货币的出现充当了这个角色。

运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节省了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时间,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率。

记账单位:货币作为记账单位,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我们需要了解的价格数目,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

价值贮藏:价值贮藏可以将购买力从未获得收入之日起储蓄到支出之时。

当买卖的链条一经中断,卖了之后没有马上购买,货币就暂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货币就发挥了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

二、货币制度定义: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和条例等综合构成。

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当一国的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状况的变迁,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演变的阶段: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诸多新发展的当前国际货币体系。

二、金本位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处于金本位制度之下,即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为黄金。

在金本位制下,一国货币的升值将导致该国家的国际储备(黄金)增加,而其他国家的储备减少相等的数额。

将各国货币和黄金相挂钩,就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然而,坚持金本位制度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控制它的货币政策,因为他的货币供给是由国家之间的黄金流动决定的。

而且,各国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黄金产量和开采的制约。

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二战中,美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

在1944年,盟国在美国北部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同时,《布雷顿森林协定》于1945年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双挂钩制度。

即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当本国货币被高估时(汇率=外币/本币),中央银行必须购买本国货币以保持固定汇率,但其结果是国际储备减少;反之亦然。

上面的结论意味着,一国如果将本国汇率与较大国家的货币相挂钩,就会丧失对货币政策的控制。

如果大国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进而引起大国货币升值和小国货币贬值。

这时,小国发现其汇率被高估,将不得不出售大国的货币,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货币贬值。

小国无法控制它的货币政策,因为他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完全取决于大国货币供给的变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20世纪60年代,当美国试图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降低国内失业率时,被高估的美元的根本性失衡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了该体系在1971年崩溃了。

作为建立在黄金-美元本位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既是一国货币,又是世界货币。

作为一国货币,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供给又必须适应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需要。

由于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量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的需要,在“双挂钩”制度下,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增长的需要,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增长;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

美元的这种两难,即“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四、货币局制度货币局是解决汇率指标缺少透明度和承诺力的一种方法,是固定汇率指标的延伸。

在这个机制中,本国货币百分之百的由外国货币支持。

而货币发行机构确定对这种外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并且随时按公众要求以这个汇率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

优势:第一,当外币在央行被兑换成本币时,货币供给才会扩张,中央银行不再拥有印刷货币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

第二,货币局意味着央行更加坚定地维持固定汇率的承诺,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快速降低通胀,同时可以减少对本国货币投机性冲击的概率。

缺点:独立货币政策的丧失,经济受来自核心国突发事件冲击的风险加大,以及央行印制货币和充当最后贷款人能力的丧失。

五、美元化美元化是解决汇率指标缺少透明度和承诺力的另一种方法,是固定汇率指标的另一种延伸。

即采用一种稳定的货币,如美元,作为一国的货币。

比起货币局,他能提供更强的承诺机制。

优势:中央银行不再拥有印刷货币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它完全避免了对本国货币投机性冲击的可能性。

缺点:独立货币政策的丧失,经济受来自核心国突发事件冲击的风险加大,以及央行印制货币和充当最后贷款人能力的丧失,以及政府丧失了发行货币的收入,即“铸币税”。

六、欧洲货币同盟与欧元197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S),各国同意他们各自之间的汇率保持不变,并且相对于美元实行联合浮动。

七、对货币制度主权的挑战1.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2.欧元登上历史舞台第二章利息和利率第一节利息一、利息的含义利息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处获得的报酬,是货币资本的价格。

人们把钱存在银行,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把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银行,所以银行要付利息。

利率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表现在:第一,积累资金的功能;第二,调剂信用规模的功能;第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功能;第四,抑制通货膨胀的功能;第五,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

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杠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激励企业提高自己使用效率的功能;第二,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的功能;第三,作为租金计算基础的功能。

利率与回报率的区别:债券的回报率并不一定等于债券的利率。

一般地,从时间t到时间t+1,持有一种债券的回报率可以表示为:RET=C+P t+1−P tP t其中,RET 为从时间t 到时间t+1持有债券的回报率;Pt 为时间t 时的债券价格;P t+1为时间t+1时的债券价格;C 为息票利息。

式中,C/Pt=当期收益率;(P t+1−P t )/Pt 是资本利得率从以上式中,我们可以发现,长期债券的价格和回报率的波动性比短期债券大。

第二节 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在它自身内部包含着达到和维持充分就业的强大力量。

这些力量会防止经济偏离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

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

古典学派认为,储蓄取决于人们对消费的时间偏好。

不同的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不同,有些人偏好即期消费,有些人则偏好在未来进行消费。

而现实中,大多数人偏好在当期消费,如果要增加储蓄,就要要求他们放弃当前消费,此时投资者必须给与探们一定的利息补偿。

利率如果越高,意味着对这种放弃的补偿也就越多,那么储蓄也会相应增加。

由此得出一般情况下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如图中的S 曲线表示。

投资主要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收益和利率。

资本的边际收益代表了投资的收益,而利率代表了投资的成本。

只要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于利率,投资就有利可图,企业也就倾向于增加投资。

然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会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因此均衡状态将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等于利率此时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

如图中的I 曲线表示。

只有当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才会达到均衡水平。

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而储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供给,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

因此当资本的供求达到均衡时,也就决定了利率的水平。

由于储蓄和投资都是由实物层面上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利息所得完全是由技术水平、劳动供给、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是因素决定的,而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

货币就像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与利率的决定全然无关。

因此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被称为“真实的利率理论”。

二、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和利率的决定。

该理论作为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一方面肯定了古典学派考虑储蓄和投资对于利率的决定作用,但指出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恰当的;另一方面指出凯恩斯学派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是不对的,但肯定了其关于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作用的论述。

所以说,可贷资金理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和货币的窖藏等方面;而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储蓄和货币供给的增加等方面。

但是可贷资金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在利率决定的过程中,虽然它考虑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

当可贷资金市场实现均衡时,并不能保证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由此可见,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尽管克服了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缺点,但是还是不能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该理论仍是不完善的。

rS,I S(r) I(r)使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有:1. 财富(同向变动);2. 预期利率(反向变动);3. 预期通胀率(反向变动);4.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风险(反向变动);5.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流动性(同向变动)。

使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有:1. 各种投资机会的盈利性(同向变动);2. 预期通胀率(同向变动);3. 政府行为(政府赤字越大,债券供给量越大,推动供给曲线右移)。

三、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由凯恩斯学派创立的,该理论试图用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来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

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在利率决定问题上的观点与古典学派的正好相反。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人们储藏财富的资产只有两类,货币和债券。

因此,经济体财富的总量就应当等于货币总量与债券总量之和,即债券与货币的供给量必须等于债券与货币的需求量,即B s +M s =B d +M d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的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利息是对放弃流动性的补偿,因此利率就是对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衡量指标。

所谓的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持有货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程度。

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收入的函数,并且与收入成正比;而投机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则与利率成反比。

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L2表示投机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那么货币的总需求量可以表示为L=L1(y )+L2(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