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课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中结果补语的课堂教学
摘要:汉语结果补语是汉语言中经常使用而又是外国留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为了让他们较好地掌握结果补语的用法,本文将按照教学主要环节,使用归纳总结的课堂教学方法,较为系统地结果补语及其偏误分析进行讲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结果补语,偏误分析,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结果补语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留学生经常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虽然有的问题不大,不会影响口头上的交流,但中国人听着别扭,也有碍于外国学生学习地道的汉语,尤其妨碍了希望进人更高层次汉语学习或相关学科学习的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要及时予以纠正。
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应首先让学生对结果补语的定义有个大致的了解。“结果补语”就是“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结果”。它的形式是:动词十动词/形容词。并且同时给出一些实例去帮助他们理解结果补语的含义。如:吃饱,喝足,睡好,学会,救活,记住等等。一般说来,动词及其补语有两层含义,如:
吃饱了→我吃饭听清楚了→我听了书买到了→买书了
我饱了内容清楚了书得到了
以上的这些都可以通过ppt展示或老师自己板书写下让留学生看清楚,记清楚,以便他们去类推。然后老师可以每两个人发下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不同的句子(教师提前写好的,教师根据班级人数自由调整卡片的发放):1,衣服完了,2,今天我吃早饭就去上课了。3,这首歌很好听,我整整听到一天了。4,苹果要洗完干净了才能吃。5他的作业没完全写,6,他把玩具给弄坏着7我不修好自行车.留给学生5到6分钟去自由讨论手中的句子是否正确。讨论完后可以让学生发表他们的意见,最后老师宣布:他们手中的句子无一正确。然后老师一一讲解句子中的错误之处。这样会使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能促使他们认真听讲与思考。现在先来看第一句和第二句,它们同属于结果补语偏误中的缺漏现象。然而它们又有不同,第一句衣服完了是有结果补语但缺少谓语动词。应改为衣服做完了
分析:动词单用时,大多只表示动作方式而不能表示动作结果,
有些状态动词和非持续动词则只表示动作的结果(如“完,死,醒”
等),所以当表示动作完成并且有一定的结果时不能只用单个动词。
第二句:今天我吃早饭就去上课了是缺少结果补语,应该为今天我吃完早饭就去上课了分析:“去上课”应该发生在“吃早饭”的动作完成以后,因此
应该在“吃”后加上表示动作结束的结果补语“完”。还可以用“了”
代替“完”,是因为“完”的词汇意义在这里跟“了”的语法意义重
合。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属于误加现象。这首歌曲非常好听,我整整听到一天了。
改:这首歌曲非常好听,我整整听了一天。
分析:动词“听”带了表示动作持续时间的补语“一天”时,就
不能再带表示动作完成的结果补语“到”。
* 苹果要洗完干净了才能吃。
改:苹果要洗干净了才能吃。
分析:“洗完”和“洗干净”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动结短语。汉语
里一个动词只能带一个结果补语
最后三句是误用现象,第五句是该用结果补语而误用状语,应改为他的作业没全写完。
分析:该句谓语动词“写”的结果是完成作业。而用状语“完
全”来描述写的状态是不适合的。什么时候用动结短语什么时候用状语
要看谓语动词是否产生了某种结果。
第六句是时态有误改:他把给弄坏了。
分析:有结果补语的句子一定表示动作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这
个动作一定已经完成了,所以补语后用“了”不用“着”
最后一句否定式有误
* 我不修好自行车。
改:我没修好自行车。
分析:因为结果补语表现的是现在以前动作是否产生某种结果,
所以它的否定形式只能用“没(有)”,而不能用“不”。
讲解完后,让留学生们消化几分钟,有不懂的提问出来,最后再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再给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错误句子为课下作业,下次课前在进行讲解。如:
1.孩子们看西瓜就想吃。
2.妈妈听儿子的话,心里很高兴。
3.听介绍完,我们开始参观。
4.我好久不见到她了。
5.老师今天讲的内容我不听懂。
本次课堂教学遵循了语言课堂教学的5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来操作。有讲有练,使学生在疑问中学习,在学习后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该语法点的理解,使其融入到自己的系统知识当中。
参考文献: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7
程美珍,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
学出版社, 1996.
侗慧君.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