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的法律法规
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的法律法规一、教育基本法律法规1.1 国家教育法国家教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为确保全民受教育权利,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定了国家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体制等相关内容。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教师法旨在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社会地位,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保障制度,确保每个学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鼓励、引导和保护民办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多样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制定的法律。
二、学校管理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法学校教育法是为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明确学校的教育职责,维护师生权益,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法学校安全法是为保证学校的安全和稳定,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法律规定了学校安全的管理责任、安全防范措施等内容。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课程标准法学校课程标准法是为统一学校教育教学的标准、要求和质量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是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产教融合而制定的法律。
法律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和管理制度等内容。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是为规范高等教育的管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目标、管理机制、学位授予等相关规定。
附件:1. 《国家教育法全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全文》3.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全文》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全文》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法全文》6.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法全文》7.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课程标准法全文》8.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全文》9.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家教育法:是针对国家教育事业制定的一部法律,包含了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体制等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及作用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规则和制度,用以保障和规范教育活动的进行。
1.2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是保护教育权益,维护学校秩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国际化。
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2.1 宪法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关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对教育事务有一定的规定,教育法律法规必须与宪法相一致。
2.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基本法律,细则法律和实施条例三类,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2.3 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由宪法、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教育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组成。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3.1 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机关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机关主要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和教育部等。
3.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主要包括立项、起草、审议、公示、颁布实施等环节。
3.3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教育法律法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活动,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
四、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解读4.1 教育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用以保障公民的教育权益。
4.2 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等,规范和管理教育行政工作。
4.3 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质量监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督导条例》等,用以评估和监测教育质量。
五、本文涉及附件1、附件一、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文件(列表形式)六、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教育事务有一定规定。
2、教育法: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用以保障和规范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
3、教育行政法规:由教育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规范和管理教育行政工作的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教育法律法规大全一、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对于教育领域中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等的总称。
这些法律法规旨在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等。
二、教育法律法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内容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法律法规分类:1. 国家层面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这些法律法规是全国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法规,对于教育领域具有普遍适用性。
2. 地方性法律法规《北京市教育条例》《上海市义务教育条例》《广东省教育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是指定地区内的具体规定,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3. 教育部门制定的法规《学前教育工作规定》《义务教育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这些法规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主要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规范。
4. 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学校章程学校教职工管理办法学生管理规定这些规章制度由学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用于管理学校内部的各项事务。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教育权益教育法律法规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教育参与者的权益提供了保障。
它规定了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确保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正。
2. 规范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法规规范了教育行为,明确了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
它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家长的监护责任,保障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3.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规定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质量的监督评估机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稳定与发展。
4. 处理教育纠纷教育法律法规为处理教育纠纷提供了依据和程序。
当教育参与者之间发生争议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正处理,维护教育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 引言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发展日益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引导。
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发布的以法律形式规范教育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旨在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环境,保障学生权益,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教育法律法规进行概述,以便读者理解和应用。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根据其性质、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性质可分为宪法、教育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按照内容可分为教育经济管理法规、教育公平法规、学校管理法规等;按照形式可分为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办法等。
各类法律法规都对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了规范和约束。
3. 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3.1 《教育法》《教育法》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础法。
该法于1995年颁布施行,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法律。
《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标、教育体制的基本原则、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则以及师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3.2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颁布施行,是为了保障我国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而制定的。
该法规定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就近入学、义务教育的质量保证等内容,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3.3 《教育督导法》《教育督导法》于2018年颁布实施,是我国教育监督管理的基本法律。
该法规定了教育督导的任务和职责、教育督导的方式和方法、教育督导的监督和监察等内容,旨在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3.4 《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法》于2003年颁布实施,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实施机构、法律援助的受援人、法律援助的范围和条件等内容。
在教育领域,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他们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益。
3.5 《大中小学教师法》《大中小学教师法》于1994年颁布施行,是为了保护教师合法权益、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而制定的。
该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 教育法律法规概述1.1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1.2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与意义1.3 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与构成要素2. 教育法律法规分类2.1 宪法与行政法规2.2 学校管理与组织法规2.3 教师法规2.4 学生权益保障法规2.5 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法规3.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解释3.1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与程序3.2 教育法律法规的解释权机关与程序4. 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4.1 学校管理与组织4.1.1 学校设置与规划4.1.2 学校运行与管理4.1.3 学校资金与财务管理4.2 教师法规4.2.1 教师资格与教师招聘4.2.2 教师职责与权益4.2.3 教师考核与奖惩制度4.3 学生权益保障法规4.3.1 学生入学与招生4.3.2 学生权益保障与培养4.3.3 学绩与评价制度4.4 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法规4.4.1 教育质量评估机构与标准 4.4.2 教育质量监督与督查4.4.3 教育质量改进与提高5. 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与违法处理5.1 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机构与程序5.2 教育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与处理措施5.3 教育法律法规的救济方式与程序附件:附件一:相关宪法与行政法规附件二:学校管理与组织法规全文附件三:教师法规全文附件四:学生权益保障法规全文附件五: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法规全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教育法律法规:指与教育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2. 学校管理与组织法规:包括学校设置与规划、学校运行管理、学校资金与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法规。
3. 教师法规:涉及教师资格、教师职责与权益、教师考核与奖惩制度等方面的法规。
4. 学生权益保障法规:包括学生入学与招生、学生权益保障与培养、学绩与评价制度等方面的法规。
5. 教育质量评估与监督法规:涉及教育质量评估的机构与标准、教育质量监督与督查、教育质量改进与提高等方面的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
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教育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非常重要的领域,为了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权益,各国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
本文将回答一些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简答题,旨在增进对教育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
1. 什么是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规范教育活动、保护教育权益、维护教育秩序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
它们对于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家长等相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和保障,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确保公民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 维护教育秩序和教育质量。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维护教育领域的良好秩序,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 保护教育工作者的权益。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权益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以激励他们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法律保障。
3. 举例说明一项关于学生权益保护的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一项关于学生权益保护的教育法律法规。
该法确定了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明确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该法,学校应当提供基本的学习条件,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学校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虐待或者其他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和创造力,不得歧视、侮辱或者虐待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当尽力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故负有责任。
通过该法的规定,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教育法律法规具体有哪些
教育法律法规具体有哪些教育法律法规具体有哪些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对教育领域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它们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教育的公平、安全、高质量进行,保障教育工作的规范和合法性。
下面将详细地介绍教育领域中的常见法律法规。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一)宪法法律部份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明确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育基本法律法规及文件1.《教育法》:明确了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制度等内容,规定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和权益。
(三)学校管理法律法规及文件1.《中小学教师法》: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入职、任职、培训、评定等事项,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学校安全工作规定》:确保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四)学生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及文件1.《义务教育法》:保障全体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机构和方式。
2.《学生资助法》:保证贫困学生获得资助,促进教育公平。
(五)师德师风建设法律法规及文件1.《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规定》: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和道德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六)教育督导法律法规及文件1.《教育督导规定》:规定教育督导的范围、内容和方式,确保教育工作的质量和规范。
(七)学科教育法律法规及文件1.《高等学校自学考试实施办法》:规范高等学校自学考试的选拔、组织和管理。
2.《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指导中小学校书法教育的开展。
二、附件清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教育法》3. 《中小学教师法》4. 《学校安全工作规定》5. 《义务教育法》6. 《学生资助法》7. 《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规定》8. 《教育督导规定》9. 《高等学校自学考试实施办法》10. 《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工作指导意见》三、法律名词及注释1. 宪法: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最高的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明确公民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教育法规有哪些(最新教育政策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的。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23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23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3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作第三次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是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998年8月29日通过,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的法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1996年5月15日修订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的法律。
教育法律法规精简版
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教育法律法规是指规范教育活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障教育权益,规范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具有约束力和指导性。
2.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教育法律法规可以分为宪法、教育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司法解释等几个层次。
宪法是所有法律法规的根基,它规定了公民的教育权益。
教育法则是对教育领域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规定的法律,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核心。
3. 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保障教育权益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益,保障了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它对教育公平、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保护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3.2 规范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要求教育机构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办学,保证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3 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质量进行了要求,要求教育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保障教育过程的规范性和教育成果的质量。
3.4 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保障了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它规范了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4. 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教育法律法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约束教育行为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活动进行了规范,约束了教育行为,防止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滥用职权、违法违规办学等行为。
4.2 保护教育权益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学生权益受到侵害,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4.3 促进教育改革教育法律法规对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支持,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的进展。
4.4 维护教育秩序教育法律法规通过规范教育行为、管理教育机构,维护了教育秩序,保障了教育事业的稳定运行。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一、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和重要性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和社会对于教育事务所制定的、具有强制力和指导性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它是教育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旨在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教育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为教育行政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确保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它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
再次,它为教育行政举措提供了法律的合理性依据,确保教育行政工作操作规范、公开透明。
最后,它为教育纠纷处理提供了法律界定,维护了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
二、基础教育相关法律法规1.《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法定依据。
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政府的责任、学生的权益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落实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中小学教师法》《中小学教师法》对中小学教师的职责、权益、专业发展等进行了规范。
它明确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保障了教师权益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3.《学校安全条例》《学校安全条例》主要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原则、措施和责任。
目的是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明确了学校应具备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
三、高等教育相关法律法规1.《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定依据。
它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目标、体制、管理和学生资助等方面的内容。
它重点强调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和内涵式发展,鼓励高等学校创新和人才培养。
2.《教育部学历证书管理办法》该法规制定了学历证书的颁发和管理制度,规范了学历证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它保障了学历证书的社会认可性,维护了学历证书制度的公信力。
3.《研究生教育管理条例》《研究生教育管理条例》规定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术要求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内容。
它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规范和制度保障,确保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综合性教育法律法规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规划纲要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纲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育法律法规重要知识点梳理
一、教育法律法规的层次结构
教育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规范性文件等多个层次。
具体而言,宪法是最高法律法规,确立了国家教
育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定全国范围内的教育事务的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的法规;规章是中
央和地方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是中央和地
方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为加强教育管理、促进教育和发展而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教育主管部门是国家行使教育管理职能和权力的机关,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实施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有关教育管理和监督的规程和办法;审批
办学许可证和开展学校评估;监督教育行政执法和公办学校管理;促进教
育和发展等。
三、义务教育法律法规
四、高等教育法律法规
五、教师法律法规
六、幼儿教育法律法规
七、校外培训机构法律法规
总之,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
从业者和教育管理者应当熟悉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管理和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我国教育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3.3.考试作弊和违规处理:法律法规对于考试作弊和违规行为有明确规定,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4.学校管理和安全
4.1.学校组织管理:我国的学校管理法规定了学校的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学校的设置、管理机构和管理程序等。
引言概述: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为了保障和规范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领域。本文将继续探讨我国教育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教育法、劳动法、课程标准和考试制度、学校管理和安全、以及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
正文内容:
1.教育法
1.1.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普及教育、素质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为主、改革创新等。
4.2.学校教育质量保障:学校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规定了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机制和措施,包括教师素质、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保障等。
4.3.学校安全管理:学校安全管理法规定了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包括安全教育、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处置等。
5.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
5.1.特殊教育的定义和范围:特殊教育法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定义和范围,包括残疾儿童、困境儿童和学习困难儿童等。
5.2.特殊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特殊教育法规定了特殊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包括个别化教育、特殊支持和辅助技术等。
5.3.特殊教育的资源保障和监督机制:特殊教育法规定了特殊教育的资源保障和监督机制,包括教育设施、教育人员和资金的保障等。
总结:
我国教育的法律法规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教育法、劳动法、课程标准和考试制度、学校管理和安全,以及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保障教育工作者的权益,提升教育质量,增强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以及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然而,仍需持续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不断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2023年最新最全教育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2023年最新最全教育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最全的教育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以帮助教育从业者和相关机构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教育领域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教育法律和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保障和监督责任,以及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内容、组织和管理方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涉及高等教育的管理、发展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组织和管理进行规范,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高。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法:关于学校安全的各项措施和管理规定,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
教育要求和标准1. 国家教育考试要求:包括高考、中考等各级别的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
2. 教育机构注册要求:教育机构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完成注册和备案手续,并满足一定的师资、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要求。
3. 教师资格认定要求:教师需要满足一定的学历、资格和培训要求,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书。
4. 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教育部门会定期对教育机构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其他要求1. 学生权益保障要求:教育机构需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禁止歧视、虐待和其他侵权行为。
2. 安全防护要求: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身安全。
3. 教育信息化要求:教育机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运用。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和要求的概述,具体情况可能会受到其他具体法规和政策的影响。
建议教育从业者和相关机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遵守。
教育法律法规十大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教师体罚学生案案例简介:某小学教师因学生成绩不理想,对几名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第(四)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处理结果:该教师被学校解聘,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案例二:教师泄露学生信息案案例简介:某中学教师为提高班级成绩,私自将学生姓名、成绩等信息公布于网络,导致学生个人信息泄露。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处理结果:该教师被学校解聘,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案例三:学校违规收费案案例简介:某小学为弥补经费不足,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教材费等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收取与入学、升学、成绩等挂钩的费用。
”处理结果:该学校被责令退还违规收费,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四、案例四:学生欺凌案案例简介:某中学发生学生欺凌事件,受害者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预防和制止学生欺凌。
”处理结果:涉事学生被学校处分,并对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关爱。
五、案例五:教师职称评定舞弊案案例简介:某中学教师在职称评定过程中,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职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教师职称评定应当公开、公平、公正。
”处理结果:该教师被取消职称,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案例六:学校违规招生案案例简介:某高中违规招收学生,导致招生秩序混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擅自招收学生。
”处理结果:该学校被责令停止违规招生,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七、案例七:教师学术不端案案例简介:某大学教授在学术研究中抄袭他人成果,严重违反学术道德。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一、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教育的公正与质量,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以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权益。
本文将介绍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二、教育法律法规的概念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关于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等文件。
它们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制度、措施和保障等内容,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特点包括:1.稳定性:教育法律法规是国家层面的法律文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它们不仅要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2.系统性:教育法律法规是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多个层级的文件。
这些文件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
3.程序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育实践所需遵循的程序和步骤。
它们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教育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执行、管理和监督教育工作。
三、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根据教育法律法规的性质和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其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教育权益。
法律是国家对于教育领域制定的具体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
2.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对教育行政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的法规,如《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
3.部门规章和规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教育组织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规章和规定,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学科课程标准》等。
4.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具体情况对教育领域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上海市义务教育条例》、《北京市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
四、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和原则,要求教育机会的均等和公平。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
教育法律法规大全近年来,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确保教育的公平与顺利进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
下面是针对中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大全,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教育体系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方针。
一、宪法宪法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法律地位等。
中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每个公民有义务接受教育,学习本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一条规定明确了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二、义务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法是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以及相关政策。
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每个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律进一步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和管理办法。
其中,义务教育的内容、教育资源的分配、学生的权益保障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该法律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制度。
三、高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该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服务制度,包括高校的设置、教育质量评估、教师聘用等方面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学位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认证,该条例规定了学位的颁发标准和程序。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条例》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条例规定了研究生教育的内容、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规定。
四、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法律规定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服务制度,包括职业学校的设置、教学质量评估、师资培养等方面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对职业教育中学生实习和就业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保护了学生的权益。
五、特殊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是面向残疾人群体进行的教育,该法律规定了特殊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服务保障。
教育法律法规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教育法律法规是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规范教育行为,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经典案例的分析,探讨教育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二、案例一:刘某某诉某市教育局招生录取纠纷案(一)案情简介刘某某,女,2007年高考成绩达到某市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然而,由于该市教育局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导致刘某某未能被录取。
刘某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就近入学。
”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侵犯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三)法院判决法院认为,某市教育局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刘某某的受教育权利。
判决某市教育局依法录取刘某某,并赔偿刘某某因未能被录取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此案体现了教育法律法规在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方面的作用。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教育行为,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三、案例二:李某诉某中学违规收费案(一)案情简介李某,男,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某中学在收取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时,存在违规收费行为。
李某认为某中学的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依照国家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费用,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三)法院判决法院认为,某中学在收取费用时存在违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判决某中学退还李某违规收取的费用,并赔偿李某因违规收费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案例分析此案反映了教育法律法规在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方面的作用。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障学生及其家长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公平。
四、案例三:某小学教师虐待学生案(一)案情简介某小学教师因对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教育的法律法规
教育的法律法规教育的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概述教育的法律法规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教育的质量、平等和公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家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保障和管理要求,包括学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质量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公正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三、地方教育法律法规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法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育相关法规,涉及各地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教育招生等方面的内容。
2. 学校教育章程和规章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法规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对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教学活动等进行规范和管理。
四、教育监管机构及其职责1. 教育部:负责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与监督、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等。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教育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3. 教育监察部门:对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保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
4. 教育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各类教育考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法规6. 学校教育章程和规章制度法律名词及注释:1. 教育法律法规:涉及教育活动的法律和法规,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一、义务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全国实行义务教育,为每个公民提供九年免费教育。
- 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禁止进行歧视、虐待等行为。
- 确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 强调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和投诉处理机制。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的发展。
- 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开办,保证教育质量。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体质健康条例》- 保障学生身体健康,规定学校开展体育锻炼、提供营养餐等措施。
-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
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规定高等教育应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确立高等教育的属性、任务和目标。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规定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
- 加强学位管理和学位质量监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条例》- 规定研究生入学条件和培养方案。
- 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督和评估。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暂行规定》- 规范高校法人治理,确保高校科学、民主、法治管理。
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规定国家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力资源培养质量。
- 建立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
2. 《职业教育学校设置管理办法》- 规定职业教育学校的设置条件和管理要求。
- 强调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工人职业资格法》- 规定技术工人职业资格的授予和管理。
- 促进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四、特殊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保障残疾人的教育权利,提供适应残疾人特点的教育服务。
- 建立残疾人教育的评估和辅助机制。
2. 《残疾人社会保障条例》- 规定残疾人享受教育扶助的条件和标准。
教育法律法规有哪些
引言: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在教育领域内对教育活动、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
这些法律法规的存在和实施,是为了保障教育的合法性、公正性,维护教育的秩序和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概述: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教育活动、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
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对于保障教育的公平、公正、优质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一、教育活动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制度、教育目标等内容,明确了教育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该法还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教育法》: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了规范,包括学校的设立、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管理等方面内容。
该法明确了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制度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学前教育的管理和发展,包括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教师的培养和管理、课程设置等内容。
该法为学前教育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包括义务教育的对象、义务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等方面。
该法的实施有效保障了全民受教育的权利。
三、教育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主要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保护了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包括高等学校的管理、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等内容。
该法的实施为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
四、教育质量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自由法》:保障了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自由,充分发挥了学术界的创新力和学术研究的自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律法规
一、教育法
功能:规范;标准;预设;强制功能。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保障性原则;教育平等性原则;终生教育的原则
《宪法》是我国之根本大法,是国家法律的总章程,是一切立法依据。
《教育法》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并有同年9月1日实施,是我国教育基本法。
教育行政法规一般有三种形式:条例、办法、规定。
地方性教育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教育行政规章包括部门教育规章和地方性教育规章。
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的存在;2损害行为违反教育法律3行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和过失)。
4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1行政法律责任(承担教育行政法律责任的方式行政处分,行政处罚);2民事法律责任;3刑事法律
责任(刑罚是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刑罚可以分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留、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教育法律救济:的渠道有——1行政渠道(主要方式,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对教师提出的申诉,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诉书的次日起30天内进行处理)2司法渠道又称诉讼渠道(行政诉讼是一种“民告官”的诉讼)3仲裁渠道(仲裁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进行判断裁决,)4调节渠道(司法、行政、民间调节)行政、司法救济都是由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二、教育法律法规解读
(一)《教育法》是教育的“宪法”“母法”,是我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教育大法,在教育法律法规纵向层次中处于顶层。
教育法共有十章84条,教育法有十大教育基本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扫除文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
(二)《义务教育法》1986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7月1日施行,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强调了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不得分重点班,不得改变、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
实行校长负责制;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实施。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教师享有的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权利,开展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享受国家规定待遇和带薪休假;5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教学活动提意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中小学教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都要经历试用期。
受到剥夺政治权利
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丧失资格。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辱骂学生影响恶劣的;有第二项和第三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法分则: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法律责任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满十八岁公民,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
轻或者免除处罚;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的,应当对其进行义务教育。
解除羁押、服刑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有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解、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五)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6月1日施行:幼儿园规模以有利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为原则,不宜过大。
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
幼儿两餐间隔不少于3.5小时,户外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幼儿园实行聘任制。
(六)《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11月20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第25号决议通过,1990年9月2日生效。
缔约国确认儿童均有生命权、生存和发展。
缔约国确认儿童有受教育的权利,机会均等:1实现全面的免费义务小学教育;2鼓励发展通形式的中学教育,包括普通和职业教育,使所有儿童均等享有和接受这种教育3采取措施鼓励学生按时出勤和降低辍学率。
四大原则:1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涉及儿童必须以儿童为重;2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生存权和发展的权利;3无歧视原则4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任何事只要涉及儿童应当提取儿童意见。
四大权利:1生存权:儿童有权利接受可达最高标准的医疗服务;2保护权:防止儿童受到歧视、虐待及疏忽照顾,尤其是哪些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
3发展权:培养儿童身体、心理、精神、道德及社交发展4参与权利:儿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并有权利影响他们的任何事情发表意见。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方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的责任在政府,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到202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生教育,健全充满活
力的教育体制,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扩大农村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发展任务: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任务: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保障措施:倡导教育家办学,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制度,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
实的投入体制。
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予以扶持。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的基本权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公民权利(人身权利——生命权、健康权和人身自由,和人格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最重要);一方面是教师的职业权利(教育教学权利、学术权利、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可推动教师工作效率,推进学校民主化管理、进修培养权);两部分权利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教师义务:公民的义务;作为专业教育人员的义务(1遵纪守法;2履行教育教学职责;3对幼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爱护尊重幼儿;5保护幼儿合法权益;6提高水平——教学业务水平和政治思想水平)
四、幼儿的权利保护
幼儿的基本法律权利:1人生权(生命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2财产权(所有权、继承权、受赠权、知识产权里的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之中的财产
权)3受教育权(教育启点机会平等、受教育过程的机会平等和受教育结果的计会平等)
公民人身权利:人格权和身份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利、监护权和亲属身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