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性介入电视新闻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11-15
作者简介:于丽梅(1973-),女,辽宁康平人,铁岭广播电视台,中级,主要从事电视新闻研究。
2012年第2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NO.22012
(总80期)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General No.80
谈故事性介入电视新闻报道
于丽梅
(铁岭广播电视台,辽宁铁岭112000)
摘
要:
本文以提高电视新闻可视性为背景,对“故事性介入电视新闻”进行了探讨,从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作用、新闻报道中故
事性的原则、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理论结合实践,目的是改变新闻报道中大而空、虚而假的成分,增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视性,
使电视新闻具有的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达到最大化。关键词:
故事性;介入;电视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98(2012)02—0039—02
近年来,作为一种报道风格与审美视角,电视新
闻“故事性”应运而生,故事性介入电视新闻报道的手法正在越来越多的得到运用,成为电视新闻具有特色的一种报道方式,并已初步形成风格逐渐成熟。尤其是在表现人物方面,更多的电视新闻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使电视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百
姓,
可以说,电视新闻“故事性”实现了电视语言的回归,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性,在电视新闻界,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示新闻事件,已经成为电视
新闻节目,
尤其是深度报道节目制作的一个方向。电视新闻“故事性”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GBS 的《60分钟》栏目,在我国,是《东方时空》的子
栏目《生活空间》首个把“讲故事”的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此后,用故事化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迅速普及。
一、电视新闻故事性的作用(一)增强了新闻的亲近感
电视新闻故事化实现了电视语言的回归,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
离。用“讲故事”的手法报道新闻,大多讲述的是百姓身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观众看了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让观众在
情感上自然而然产生了亲近感,
从而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
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推出的改革开放30年“我的亲历”系列报道,开篇通过讲述“中国
第一个体户”
温州女子章华妹从偷偷摸摸卖小百货,到拿到我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执照,成为最早一批“万元户”,最终办起大企业的传奇故事,折射了新中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历程。此外,中央电视
台推出的系列报道《我的这五年》,以众多普通民众
的奋斗故事为切入点,以平实、个性化的风格讲述百姓身边事,全景展现这一时期中国人的家国梦想,也因故事介入新闻报道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二)增强了可信度用
“讲故事”的手法做新闻,就是将生活原貌中有意义的精彩部分摄录、
剪辑下来,这与电视新闻制作“画面+解说”的陈旧形式相比,更能充分体现电
视新闻强烈的现场感,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身边的变化”《“过山瑶”的山下生活》便是如此。这条新闻以塔山瑶族乡搬迁移民彭阳秀养殖竹鼠在当地小有名气为切
入点,进而讲述了她在广东打工和瑶族丈夫盘玖海相识,来到瑶族,住在盘玖海山上的家里,几年后彭
阳秀一家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搬迁到山下,
并成为全乡第一批养竹鼠的大户,
过上了幸福生活。故事情节生动,感染观众,可信度强,同时,在故事背后反映了当地政府解决了瑶族群众的住房难问题,从大背景下反映的是广大瑶族同胞搬进新居,告别了长期
居住的“茅草屋”,耐人寻味。这条新闻从整体上来说讲述的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新闻故事,在微观上又穿插了一些新闻事件的细节,给人以真实可信的感觉。
(三)增强了可视性和说服力
故事介入电视新闻报道,
把沉重、敏感的话题和最积极、最生动、最具闪光点的东西用故事化、情节
化、细节化的电视语言描述出来,既有生动鲜活的纪实性、可视性,又有真人真事的启示性、示范性,观众在故事的讲述中能够体验一种新鲜感、好奇感,能把
·
93·
节目环环相扣的看下去。
当然,故事介入电视新闻报道还要有一定的原则,介入新闻报道中的“故事”必须是真实自然的。
二、新闻报道中的故事性原则
(一)要精心选择典型,遵循自身的规律讲故事
笔者认为,作为电视新闻报道,要突出典型性这一特点。也就是说,介入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或事件,要具备典型性,通过这些典型人物或事件,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扩展新闻报道的内涵与外延,达到增加新闻可看性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新闻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视角,能够站在一个高度去观察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审视典型人物或事件背后的社会效应。
(二)要讲究故事介入新闻报道中的技巧和方式
讲究技巧,就是把真实典型的故事很巧妙地融入电视新闻中,让故事讲得更具有情感性,更容易让观众对新闻事实产生共鸣。在故事介入的方式上要充分遵循电视新闻报道客观真实的原则,通过记者客观的叙述与画面的真实记录来反映“故事”。切忌加入记者过多的观点与摆布,以免使得真实的故事因为作者主观的叙述而变得虚假失真。用“讲故事”的方式做新闻,更能充分体现电视新闻的现场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如2005年获辽宁省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村里有了外出打工“红娘”》,说的是2004年,铁岭市昌图县宝力镇五道村党支部书记王久昱创办全市第一家劳务输出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输出本村和邻村农民外出务工赚钱的事情。当时,记者在昌图县宝力镇五道村呆了两天,采访、策划、讨论,然后又赶到农民外出打工的工地大连进行采访和拍摄,收集了丰富的新闻资料,出发点就是把这条新闻做得有故事性,那么怎样切入呢?我们策划了从这家公司组织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时入手:
(正文)昌图县宝力镇五道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是我市第一家由村党支部创建的劳务输出公司,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输出本村和邻村农民外出务工,被当地农民亲切的称为外出打工的“红娘”。
(同期声)“这里就是昌图县宝力镇五道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又到了农闲时节,现在一些五道村的农民来这里报名,想要外出务工。”(农民)“到这报名有保障,心里有底,签了合同有把握,钱能拿回来。”
(记者)“刚才农民说的保障指的是什么?”
(配片)昌图县宝力镇五道村党支部书记王久昱:“我们与本人签订法定合同,然后公司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使村民工资能够百分之百拿回来,这是一个保障,第二呢,是给他们上实名保险,一旦出现纠纷,我们公司向对方以法律形式索赔。”
(配片)五道村为什么要成立劳务公司呢?这还要从两年前村民王宝自己联系的外出打工经历说起……
新闻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真实的采访、巧妙的构思、丰富的镜头,充分发挥了电视的纪实功能,客观地反映了新闻事实。
三、怎样才能讲好“故事”
(一)充分发挥电视同期声的优势。同期声是拍摄电视画面时同时记录的与画面有关的人或环境的声音。同期声体现了真实感,形声一体化的结构,还原了生活本来的面貌,使被拍摄的事物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种逼真的效果。同时,同期声在展示被采访对象人物性格方面更有其独特的作用,让被采访者直接面对观众讲故事,把他的观点、感受、经历陈述给观众,使观众不但见其人,而且闻其声。这样人物的性格、学识、修养等诸多信息就会通过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举止等因素表现出来,从而使观众对被采访者的印象更深刻、更有立体感。
(二)尽可能保持现实生活细节的故事性完整,让生活本身说话。细节真实是电视新闻报道的生命活力所在。陈汉元说:“谁能拥有足够的反映、表现人物个性的众多细节,谁就能把故事讲得好听,好看,谁能捕捉到大量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形体、表情、动作、氛围、谁就更有可能把故事讲得特别好听,特别好看。”比如:记者采访的《扎根山村带民致富的村支书———李守发》,笔者叙述的是从长春军分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休的副司令李守发,本可住省城、坐专车、享清福,但是他却回到了家乡———当时有名的穷山沟开原市马家寨乡杏花村,通过承包荒山栽树、进行科学养殖、带领村民致富的动人故事。李守发富于个性、幽默的话语,村民朴实的心里话,一下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身临其境。
总之,故事性介入电视新闻报道的手法对于改变新闻报道中大而空、虚而假的成分,增加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可视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同时,也是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符合电视传播的发展规律。只要记者善于观察,把握全局,以情感人,精妙结构,故事性电视新闻必然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2〕蔡之国.回归事实用故事讲述新闻.新闻传播,2006(4).
·
04
·